范本可以作为学习和借鉴的素材,从中吸取经验和启示,为我们的写作提供指导和帮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后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我在课中通过“为什么不相等、移动的变化规律、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怎么办”三个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规律。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来突破难点。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关键让小数点“动”了起来。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小数点“动”起来。在操作的过程中,我注重“说”,使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数学资源,使教学在动态中的到延续说明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和思考。还有在过河这道题上,好多孩子都无从下手,不理解题意,最后我就从算式的实际意义引导,最后孩子们基本上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后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时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难度,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的处理掌握不好。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我能按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在课一开始通过孙悟空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导入,使这淘气的小数点活动起来。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其次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我采用分层教学,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变化和金箍棒的长短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学生马上可以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金箍棒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学生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边说出整个移动的规律以及方法。因为学生有了刚才学习的经验,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己学习。通过猜一猜:一个小数乘100、1000以及除以100、1000结果是多少?小数点该怎样移动?然后把猜的结果写下来,再用验证。通过指导看书掌握规律中的一一对应以及省略号的作用。同时课堂首尾呼应,使学生真正明白小数点的移动原来是这个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当然可以用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的结果。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本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内容安排的多,练习较少,希望在以后教学中能注意存在的问题,改正缺点。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首先我出示小数56.9不改变小数的数字,怎样改变小数的大小?让学生初步感知:如果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小数扩大10倍——则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则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最后总结成四句话:小数点移动,左移缩小,右移扩大,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是10倍(100倍、1000倍……)位数不够0补位。

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在做题时将缩小十分之一,写的是缩小10倍。自己在课堂上教学语言不够严谨,没有及时纠正学生。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部分知识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难以掌握。我在课中通过“为什么不相等、移动的变化规律、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怎么办”三个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教学“小数点移动”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

一、设置疑问,激发兴趣。首先出示一组数据:9、0.9、0.09、0.009,从学生己有知识出发,通过“考考你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到底变化有什么规律呢?”通过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探索、猜想、验证。教学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

0.004米= 4毫米 0.04米= 40毫米

0.4米= 400毫米 4米= 4000毫米

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行的两个式,通过比较后,让学生自主比较第二行式子,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已的看法,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变化情况,接着利用练习巩固知识,在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变化规律后,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然后互相交流,让学生说出怎样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引起小数大小的变规律,然后及时完成练习,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的实质。

三、灵活应用。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一)基本练习,让学生观察两排数,说说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数是怎样变化的。

(二)加深练习,通过判断,先让学生诊断,然后对症下药。

(三)提高练习,赛一赛,谁最聪明,出示一个数,向左向右移动多次,让学生看谁先得出结果来。来一齐巩固小数点左移和右移的灵活应用。

总结:小数点作用大,左移小右移大,右移一位扩十倍,右移两位扩百倍……左移一位缩小到原数得十分之一,左移两位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觉得本节课学生学习过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应是学生熟悉的、有现实意义的,但本部分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把生活性、探索性、时效性结合起来有待于我们继续思考。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学得主动,知识的获得和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有效地达到了课程的要求。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部分知识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难以掌握。我在课中通过“为什么不相等、移动的变化规律、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怎么办”三个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规律。课中,我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通过问题——操作——发现的过程,学生亲身经历、体验了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过程,探索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找到了位数不够用0补足的解决办法,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本节课注重知识对比,让学生感知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小变化的关系。小数点移动能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而前面学习的小数的性质则是在小数的不可末尾添“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对比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注重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规律。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抽象,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构思维模型,再放手让学生探索,使学生对规律理解更深刻。

语文

数学

英语

美术

科学

体育

品德与社会

音乐

信息技术

最新文章

缅怀革命先烈 做感恩少年

多举措育人 创健康和谐校园

我校教研活动如火如荼

五(7)班——举行“珍爱绿色 保护家园”

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让成长不烦恼

四(7)班——放飞希望 播种梦想

开展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 护航生命健

春季开学工作小记

五(6)班“我让妈妈露笑脸”活动成果展示

热门文章

20xx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20xx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20xx年秋各班总分前10名名单

20xx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实验小学开展“读书之星”评选活动

20xx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20xx年春季学期各班前10名单

20xx年秋“读书之星”名单

我校120名同学荣获湖北省第十六届中小学

建始县实验小学20xx年庆“六。一”现场书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的变化》是本单元比较重要的一课,对于这节课我很重视,精心设计,用心揣摩,这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的规律,难点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尤其是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在教学中重点突破。

1.故事激趣,引人入胜

新课的引入是非常有意思的有关孙悟空金箍棒的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一个神奇的宝贝,叫做金箍棒。话说孙悟空和一起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了遇到一个妖精,孙悟空从耳朵里一掏,出现一条0.009米的金箍棒说:“变”接着一吹,变成了0.09米.还不够长呢?孙悟空又用力一吹金箍棒变成了0.9米.妖精更是觉得挺奇怪,只听悟空一声大喊:“看棒”妖精应声到下。原来金箍棒倾刻间变成了9米长,重重的砸在妖精的身上。通过学生熟悉的金箍棒会变大变小的情节,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感受新知的过程。

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当出现下面数据变化后,我将这些数据书写在黑板上:0.009米---0.09米---0.9米---9米,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研究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然后提出问题:小数点移动了,小数的大小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以小组合作的方法研究规律,学生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验证:有的把三个小数都转化成以毫米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有的学生利用小数的意义验证得出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等,小组成员汇报交流,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学生在思考中猜测规律,在合作中探索规律,在交流中发现规律,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习讨论。然后我再进行了有条理的板书:

小数点向右移,右移是扩大。

(1)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倍;

(2)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0倍;

(3)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左移是扩小。

(1)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分之一;

(2)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0分之一;

(3)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00分之一;

虽然这个板书用时较长,但是我仍然进行了完整的板书,我想只有这样,才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在发现小数点向左和向右移动的规律后,我让学生猜想向左和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进而深化规律的认识。

3.动画演示,直观形象

我精心制作了动画演示小数点的移动过程,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小数点的移动方向和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有效地突破了尤其是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难度,这样就使一个真正动的的小数点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1.书写训练有些弱化。

我关注让学生听和说的训练,学生听得质量比较高,但是回头考虑,学生写的能力却被忽略,被弱化,今后注意掌握好听与写的度,把握好时间分配,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听进去,说透彻,写正确。

2.重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

本节课我自己觉得学生的表现比我设想的要好,如果重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多些鼓励的话语,那整节课就生动丰富多了。

每一次的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反思和进步的过程,希望自己的教学艺术在反思中不断提高。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中“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着。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教学中,我首先做到扶放有度,巧妙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难度更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我首先引导学生去理解小数点移动;然后指导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原数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单位名称之间的转换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数的10倍,而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这一规律,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扩大”的规律,去总结“缩小”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环扣一环的探究过程。在教学中我采取了这样两个方法:

1、从网上找了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规律:小数点,真奇妙;向左移动就缩小,向右移动就扩大,左小右大莫混淆;小数点,跳跳跳,几个圈圈跳几跳。

2、强化练习,并要求学生把小数点的移动过程写出来。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教学反思

(2)1.02810.28102.8从学生己有知识出发,将四个相同数字分别排成两种不同情况的小数,通过“考一考你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知: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到底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小数点移动后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小数点移动时位数不够时该怎么办?这些问题不是老师直接提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并提出的问题。学生面临的问题,又是让学生在活动、交流中来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在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中,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向左移或向右移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大家的交流来印证每一种情况;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来证明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10倍,学生的方法非常多,在此过程中,不怕花时间,目的在于把学生的差异当作有用的教学资源,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理解问题的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用儿歌形式总结:小数点作用大,左移小右移大,右移一位扩十倍,右移两位扩百倍……左移一位缩小到原数得十分之一,左移两位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觉得本节课学生学习过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应是学生熟悉的、有现实意义的,但本部分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把生活性、探索性、时效性结合起来有待于我们继续思考。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读法、写法及小数的大小比较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在生活应用中比较广泛,如:商品的价格,长度单位之间的互化等,学生接触也比较多,但对于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有部分学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创设生动的、愉悦的学习气氛和情境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诱发学生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动力的前提。我认为这一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操作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

反思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

其一巧改了教材,使学习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我让学生以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缩小的变化规律为例进行研究,学生有的把三个小数都转化成以“分米”有的把三个小数都转化成以“厘米”有的把三个小数都转化成以“毫米”为单位,把小数进行比较,也有的把三个小数写在数位表内,通过数字“9”,在不同的数位上,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学生轻松地发现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其二广挖了素材,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在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后,我让学生猜想向左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进而让他们大胆猜想向右移动原来的数会出现什么变化。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的变化规律。

其三巧设了题材,让数学到生活中去。对在探索中有困难的学生,我给予适当的点拨与帮助。在个别学生说出规律后,我还让学生举例来说明,让结论变得有理有据,让全体学生有一个认识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只是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作业中发现描述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说成缩小10倍),不习惯于新的表述方式,后面学习时要强调。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1)1.036、1.0360、1.03600。

(2)1.036、10.36、103.6。

教学从学生己学过的知识出发,将这些小数排成两种不同情况的小数,通过“考一考你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知: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两组小数的特点,产生为什么第二组数的大小变化的疑问,促使进一步观察。得出是因为小数点移动了,然后又会产生小数点的移动到底会怎样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呢?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做好积极参与学习的准备。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变化情况,在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变化规律后,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然后互相交流,让学生说出怎样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引起小数大小的变规律,然后及时出示练习进行巩固练习,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的实质。

在练习设计时,首先让新知与巩固练习穿插进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加深印象。其次,加大难度,由浅入深,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练习变得有趣,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增加了童趣,让学生先诊断后下药,使学生不仅知道哪错了更会对症下药,让学生当医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的同时,增加了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也发挥了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在这节课中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讨论。并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何规律,而是让学生自主去观察,去探索寻求知识的方法,并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自主猜想,得出的结论,向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使得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小数点移动的奥秘,但是学习稍困难一些的同学对于小数点的移动还是掌握不扎实,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特别注意这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小数点的移动》北师大版教材

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创设了“快餐”这一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我将多媒体引入课堂,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故事来组织学习,在观察与探索过程中,使学生轻松的掌握所学知识。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情境,它们与数学学习巧妙结合起来,引领孩子们进入数学的园地,是件十分有趣的事。其次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我采用分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由扶到放。让学生观察快餐的价格,从4.00、0.40、0.04之间的关系着手,通过观察小数点的移动,共同探究发现:一个小数乘1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然后,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摆、移、说、归纳的过程,真正理解与掌握一个小数乘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并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多余的.0,以及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小数点“动”起来。在操作的过程中,我注重“说”,使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本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内容安排的多,练习少。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小数点的移动》北师大版教材

1、创设情境,为新知识的探索提供了理想的自由拓展的平台。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猜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如:当学生观察发现四个小数中的小数点位置移动时,相邻两个数是10倍关系,很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得乐意继续探索下去。

3、给学生提供讨论、合作、交流的平台。如:学生获取了小数点向左移动时会引起小数缩小的变化规律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索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4、搭建了学生联想的舞台,开放性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放飞,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认识,又使学生的思维获得了提高。

不足: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数学资源,使教学在动态中的到延续说明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和思考。还有在过河这道题上,好多孩子都无从下手,不理解题意,最后我就从算式的实际意义引导,最后孩子们基本上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是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的内容,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两组小数:(1)1.036、1.0360、1.03600(2)1.036、10.36、103.6,教学从学生己学过的知识出发,将这些小数排成两种不同情况的小数,通过“考一考你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知: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两组小数的特点,产生为什么第二组数的大小变化的疑问,促使进一步观察。得出是因为小数点移动了,然后又会产生小数点的移动到底会怎样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呢?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做好积极参与学习的准备。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变化情况,在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变化规律后,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然后互相交流,让学生说出怎样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引起小数大小的变规律,然后及时出示练习进行巩固练习,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的实质。

在练习设计时,首先让新知与巩固练习穿插进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加深印象。其次,加大难度,由浅入深,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练习变得有趣,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增加了童趣,让学生先诊断后下药,使学生不仅知道哪错了更会对症下药,让学生当医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的同时,增加了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也发挥了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在这节课中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讨论。并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何规律,而是让学生自主去观察,去探索寻求知识的方法,并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自主猜想,得出的结论,向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使得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小数点移动的奥秘,但是学习稍困难一些的同学对于小数点的移动还是掌握不扎实,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特别注意这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