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月的展开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全员参与质量工作的浓厚氛围。质量月总结的作用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和学习的质量月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

材料学院就业质量报告范文

有的毕业生,因为公司保密和不清楚等原因没有反馈暂定年薪。若去除这部分同学,其余毕业生中有集中在7-13万之间,在15万以上。为计算均值,现将3万以下按2万计算,40万以上按45万计算,其他按区间中值计算,浙江大学毕业生的暂定年薪均值是万元,比2016届毕业生(万元)提升了近20%。13万以上的高薪段,男生的比例较高,而13万以下的低薪段,女生比例较高,男生的总体暂定年薪明显高于女生。

三、工作岗位与专业的相关度。

浙江大学有的毕业生认为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非常相关或比较相关,也有的同学认为不太相关。

四、毕业生工作满意度。

浙江大学有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有的同学不太满意。

五、毕业入职培训情况。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毕业生适应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单位的入职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的用人单位都有专门的入职培训。其中入职培训一周左右和五周以上的最多。

六、对毕业生满意度和发展潜力评价。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的满意度和发展潜力评价,可以初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浙江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评价中,“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超过99%;在发展潜力评价中,“比较好”和“非常好”的比例也超过99%,说明浙江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和综合素质都很好。

七、对毕业生能力和素质评价。

从用人单位对浙江大学毕业生各个方面的评价来看,“好”或“特别好”的总和都在95%以上,处于较高水平。

八、企业青睐的能力与素质。

作为即将踏入职场的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即对于用人单位来讲,什么能力和素质是最重要的。

广东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平均月薪

1月18日,广东省教育厅向社会公布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广东省共有49.3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初次就业率为94.8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比有所增加,为3130元,管理学类研究生、哲学类本科毕业生分别坐上“最高月薪”的宝座。

报告显示,2015年广东省共有49.3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初次就业率为94.80%。201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比20有所增加,为3130元,管理学类研究生、哲学类本科毕业生分别坐上“最高月薪”的宝座。

49.35万高校毕业生在粤就业。

深圳有1.83万毕业生。

据统计,2015年广东省共有49.3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其中研究生2.46万人,本科生22.10万人,专科生24.78万人。初次就业率为94.80%,比年同期上升0.19个百分点,其中毕业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0.19%,本科毕业生的为94.08%,专科毕业生的为95.91%。

从生源地区分布看,2015年生源地是广东省的毕业生有43.74万人,占毕业生数的88.65%,其中,最多的是广州市,有4.57万人,占毕业生数的9.25%;深圳市有1.83万人,占毕业生数的3.70%。外省生源毕业生有5.60万人,占毕业生数的11.35%。其中华东地区的最多,占外省生源毕业生数的28.29%,其次是华中地区,占27.16%。最少的是东北地区,占5.14%。

报告显示,2015年广东省共有49.3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初次就业率为94.80%。201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比2014年有所增加,为3130元,管理学类研究生、哲学类本科毕业生分别坐上“最高月薪”的宝座。

经济、工学类就业“吃香”

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率100%。

报告显示,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经济学类、农学类、工学类和管理学类4个学科较为“吃香”,皆高于平均初次就业率。

从研究生来说,工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为92.63%,其中公共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材料加工工程、临床医学博士、制浆造纸工程等就业率达到100%。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的就业率也较高,达到92.24%。就业率较低的学科有教育学类、艺术学类和哲学类,分别为81.48%、82.47%和83.56%。

从本科生来说,经济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为95.39%;其次是农学类,就业率为95.37%;第三是工学类,就业率为95.28%。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财务管理、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就业率尤其不错,均超过96%。

本科生哲学类工资最高。

专科最高的是交通运输类。

报告指出,201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为3130元,比2014年增加240元,增幅为8.30%,其中毕业研究生的平均月薪为5720元,本科毕业生为3439元,专科毕业生为2646元。在各学科(专业大类)平均月薪中,研究生最高的是管理学类7123元,农学类毕业生的平均就业薪酬最低,仅为4419元;本科最高的是哲学类4325元,专科最高的是交通运输大类3065元。

从研究生专业平均月薪看,平均初次就业薪酬最高的是企业管理专业,为11317元,其次是工商管理,为9283元;第三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为8779元。最低的是市政工程专业,为3470元,其次是劳动经济学,为3615元。

报告显示,2015年广东省共有49.3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初次就业率为94.80%。201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比2014年有所增加,为3130元,管理学类研究生、哲学类本科毕业生分别坐上“最高月薪”的宝座。

从本科生专业平均月薪看,平均初次就业薪酬最高的是信息安全专业,为5231元/月,其次是侦查学,为4839元;第三是计算机软件,为4767元。最低的专业是工程造价,为2249元;其次是机电技术教育,为2603元。

从专科生专业平均月薪看,平均初次就业薪酬最高的'是空中乘务专业,为4089元,其次是电气化铁道技术,为3920元;第三是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为3601元。最低的则是临床医学,为2079元,还有中医学,仅为2119元。

毕业生深圳就业工资最高。

平均月薪3502元。

2015年毕业生中,有76.19%到企业单位就业;有4.95%选择升学和出国;有2.22%到机关、部队、党群及政法系统单位就业。

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有39.01万人,占毕业生数的79.06%。自主创业人数有3671人,比2014年同期增加114%,其中本科毕业生创业人数为2350人,占创业人数的64.18%。较多毕业生选择在广州、深圳等地区和零售业、教育、文化艺术业等行业创业。

从就业地区来说,广州市就业的毕业生最多,有15.72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35.45%,比2014年减少0.31个百分点;其次是深圳市,有6.89万人,占15.55%,比2014年增加1.22个百分点;第三是佛山市,有3.94万人,占8.88%。比2014年减少0.4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2015年广东省共有49.3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初次就业率为94.80%。201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比2014年有所增加,为3130元,管理学类研究生、哲学类本科毕业生分别坐上“最高月薪”的宝座。

到广东省外地区就业的有2.31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数的5.20%,比2014年减少0.27个百分点。外省地区中,到上海市就业的最多,有2217人,占到外省地区就业毕业生的9.61%;其次是北京市,有2195人,占9.51%。

在广东21个地级市中,到深圳市就业的毕业生平均就业薪酬最高,为3502元/月,比平均就业薪酬高11.88%。其中,研究生平均就业薪酬为6831元/月;本科生则为3899元/月。深圳也是为本科毕业生提供4000元以上薪酬比例最大的地区,达到41.44%。

到广州就业的毕业生平均就业薪酬仅次于深圳,为3233元/月,比平均就业薪酬高3.29%。到揭阳市就业的毕业生平均就业薪酬最低,为2478元/月。

化学专业就业质量报告范文

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化工技术和生物生化知识,通过专业实验、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后,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2.应用化学具备的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化学、化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与方法;

4.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5.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应用化学专业,这个专业的就业面不是很广阔,但是招生人数少,就业需求的领域多,在每年不管是江西省,还是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评估报告中,化学类专业均榜上无名,因此看好化学类专业就业前景,化学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高校、科研院所、市政、轻工、医药卫生、商检、卫生防疫、环保、建材、消防、化工、食品、农业、冶金等与化学相关的政府部门工作,还可到化工厂(珠三角化工企业多)、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石油开采、天然气输送、建材厂、制药厂等企业单位任职,化学专业(师范类)可以中学任化学教师,如果想要继续学习,适宜攻读应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应用化学一毕业就可以就业而且薪水很高,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广东、山东、上海、天津、北京。

应用化学是研究如何将当今化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实用产品的应用型专业,应用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及当今所有高新技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所以本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天地和发展前景,由于所学的知识比较广泛,毕业生将会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广泛的选择范围,化工企业、贸易公司和政府机关中的口岸、海关、商检、公安和环保等部门,也都非常需要应用化学人才的加入,此外,毕业生在选择就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等方式继续深造时余地较大。

就业行业或部门百分率。

国有企业。

录取研究生。

民营及私营企业。

三资企业。

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

其他事业单位。

高等学校。

科研设计单位。

医疗卫生单位。

自主创业。

金融单位。

注:本专业的各方向及就业率分别是:应用化学、海洋化学、西部某高校。

应用化学专业偏重于应用.应用化学是研究如何将当今化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实用产品的应用型专业,化学类专业包括精细化工、石油炼制、石油化工、有机化工、无机化工、高分子化学工艺、塑料化工、药物化学、分析测试与检验、环境工程等专业方向。

广东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平均月薪

上海市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近日联合发布一份报告显示,201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平均月薪4990元,比上届同期增长6.8%,其中管理学、哲学、工学学科的毕业生月薪较高。

专家指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平均月薪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由于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还处于试用期,因此上述统计数据仅仅是上海高校毕业生月薪的起步水平,从历年经验来看,毕业一年后的月薪水平有望在此基础上再增长20%左右。

从不同学历的月薪情况来看,毕业生的学历与平均月薪呈现出强正相关关系。201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中,大专高职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3729元,本科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4410元,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7389元,比大专高职学历毕业生高了近一倍。

从分学科来看,管理学、哲学、工学毕业生平均月薪较高,分别达到6054元、5752元和5619元,明显超过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水平;农学、文学毕业生的月薪水平则相对较低,分别为4403元和4590元。

值得注意的是,大专高职毕业生中的竞技体育、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学前教育等专业,收入水平超过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水平。

从行业来看,金融、it行业位居高校毕业生平均月薪榜首,分别达到6121元和6045元。

据悉,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中心和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联合发布这份报告前,先后对8.5万名毕业生的薪酬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

山东大学近日发布《山东大学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3.17%,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4.54%,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8.03%。

总体就业率为93.17%,总体签约率仅6成。

根据统计,山东大学2016届毕业生共计11368人。截至12月9日,就业10592人,总体就业率为93.17%。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6133人,就业率为91.89%;硕士毕业生就业3863人,就业率为94.54%;博士毕业生就业596人,就业率为98.03%。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主要是签约就业和国内外深造,研究生就业流向主要是签约就业。

2016届毕业生中,以各种形式签约就业的有6999人,总体签约率为61.57%。因升学需求、深造机会等不同,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签约率有所差异:本科生签约3056人,签约率为45.79%;硕士生签约3407人,签约率为83.38%;博士生签约536人,签约率为88.16%。

备受关注的大学生创业情况,从山东大学数据显示,并不十分活跃。2016届毕业生自主创业29人。毕业生创业比较多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创业毕业生来自17个学院(研究生培养单位),涉及九个学科门类,分布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基础科学五个学部和威海校区。

就业率高的专业不乏一些“冷门”,哲学、历史均在列。

就业率达到100%的这24个本科专业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机械工程学院的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交通运输专业。生命科学学院的生态学专业。泰山学堂的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理学院的微电子学专业。儒学高等研究院的历史学专业。外国语学院的`朝鲜语、翻译专业。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哲学专业。管理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业工程专业。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国际政治、英语双学位专业。护理学院的护理学专业。威海校区的舞蹈编导、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专业。

就业率排名靠前的学院分别是护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药学院、威海校区等。

就业率排名靠后的学院有土建与水利学院、数学学院、法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医学院等。

一些热门专业反而就业率低,但并不代表找不到工作。

就业率排名倒数前十名的本科专业包括:儒学高等研究院的哲学专业(50%),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人类学专业(55%),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71%),数学学院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73%),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73%),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国际政治专业(74%),物理学院的应用物理学专业(7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电子商务专业(78%),管理学院的市场营销学专业(79%),土建与水利学院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79%)。

由于就业率包含范围的原因,我们一般认为的一些热门专业反而就业率低。按照教育部统计口径,毕业生“就业”主要包括: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国内升学;出国(境)学习、工作;参加村官、三支一扶等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遴选;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自主创业;应征入伍;以灵活方式(弹性工作、自由职业等形式)就业等形式。可以说,就业统计还是相当宽泛的。就业率低的专业并不代表找不到工作。

不同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存在差异。

世界经济变化新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给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与往年相比,毕业生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来校单位的数量和层次都有明显提高。秋季学期开始后校招热度迅速升温,宣讲会高峰期略有提前;春季学期许多单位通过实习招聘等形式提前延揽人才。

不同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存在差异。从行业来看:随着“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实施,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新型互联网经济日趋繁荣,市场对计算机、软件、微电子相关学科的人才需求较大;在电子商务带动下,物流、仓储等交通运输行业的人才需求较大;随着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及产业升级,通讯、it、核电、高铁、基建等领域迎来发展机遇,行业就业机会增长明显;较快发展的教育培训产业表现出较大的招聘热情;金融业的人才需求保持稳定势头;房地产行业受宏观政策和投资影响较大,行业的转型发展正在影响人才需求;高耗能、高污染、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面临着产业转型任务,岗位需求萎缩;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和国防军工单位的“人才多元化”战略,以及我校积极引导学生“军工报国”,都为毕业生投身军工装备制造领域提供了机遇。从单位性质来看: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需求旺盛,国有企业的人才招聘更加规范严格。

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

园林园艺学院、人文学院2006年毕业生就业讲座安排表(表一)。

时间主讲人题目地点备注。

3月22日曹忠民职业的选择综合楼一楼阶梯教室已讲。

3月29日谢国文大学生就业机会成本分析综合楼一楼阶梯教室已讲。

4月4日马茜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就业观综合楼一楼阶梯教室。

(表二)。

2002级社会工作专业。

总人数40人调查表回收数37份。

社会实践情况登记已找到工作人数(1人)。

空白四项以上男生女生。

2份23份1人0。

想要找的工作类型百分比。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自主创业考研。

70%77.5%52.5%25%27.5%32.5%7.5%。

特殊情况无。

特长偏向方向。

计算机5人写作10人体育15人。

文艺6人英语2人茶艺2人。

演讲2人社交6人摄影1人。

书法1人驾驶执照2人。

(表三)。

2002级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

总人数56人调查表回收数55份。

社会实践情况登记已找到工作人数(9人)。

空白四项以上男生女生。

33份7份2人7人。

想要找的工作类型百分比。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自主创业考研。

75%75%69.6%41%36%15.4%5.4%。

特殊情况无。

特长偏向方向。

计算机8人写作5人体育17人。

文艺12人英语1人茶艺1人。

阅读1人社交3人绘画4人。

书法1人。

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附近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

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10.48%、10.34%、12.69%。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

园林园艺学院、人文学院20毕业生就业讲座安排表(表一)。

时间主讲人题目地点备注。

3月22日曹忠民职业的选择综合楼一楼阶梯教室已讲。

3月29日谢国文大学生就业机会成本分析综合楼一楼阶梯教室已讲。

4月4日马茜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就业观综合楼一楼阶梯教室。

(表二)。

2002级社会工作专业。

总人数40人调查表回收数37份。

社会实践情况登记已找到工作人数(1人)。

空白四项以上男生女生。

2份23份1人0。

想要找的工作类型百分比。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自主创业考研。

70%77.5%52.5%25%27.5%32.5%7.5%。

特殊情况无。

特长偏向方向。

计算机5人写作10人体育15人。

文艺6人英语2人茶艺2人。

演讲2人社交6人摄影1人。

书法1人驾驶执照2人。

(表三)。

2002级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

总人数56人调查表回收数55份。

社会实践情况登记已找到工作人数(9人)。

空白四项以上男生女生。

33份7份2人7人。

想要找的工作类型百分比。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自主创业考研。

75%75%69.6%41%36%15.4%5.4%。

特殊情况无。

特长偏向方向。

计算机8人写作5人体育17人。

文艺12人英语1人茶艺1人。

阅读1人社交3人绘画4人。

书法1人。

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

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10.48%、10.34%、12.69%。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33.07%和30.69%;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创新能力”、“实践*作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结果见图7。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

根据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可以知道在过去,人们的印象中,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时都倾向于去大城市、好单位,而本次调查中选择去欠发达地区学生却占有相当一部分。这一方面与有些学生提到的“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观念有关,也与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现实有关。这表明已有更多的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与社会现实,为自己的将来做较为恰当的定位。

从学生对选择理由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同样的选择却可能源于不同的动机,而不同的选择也可能是出自相同的动机。比如同样是选择比较低的工作待遇,人次百分比排在第一位的动机因素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占总人数的31、8%,典型的表述有:在相对差的单位能拥有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使自己有用武之地,更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可为落后地区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与其在舒适环境中平凡地过一辈子,不如在艰苦环境中干一番大事业。

而同样是选择宁愿作为普通人员去发达地区的人其动机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动机是与选择去欠发达地区的同学殊途同归。如其中人次百分比居首位的就是为了发展,占总人数的37、6%,典型的表述有:“一个好的环境能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人会随着对手的强大而不断强大”、“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放在高手如林的地方,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只有面对强手才会激起奋进的激情”、“在大城市发展机会比较多”等。

这样的人是乐于挑战自我,占9、6%,典型的表述有:“我喜欢有挑战性的生活”、“巨大的压力,激烈的竞争,会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在竞争激烈的地方磨炼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大城市的环境会增加人的压力和动力,有助于发挥人的创造性”。

以我对大学生工作问题的理解,谈几点认识:

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是社会性的问题,其次才是个体问题;。

还没有就业的我们,承受着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甚至是人格的压力,他们最希望得到的是机会、关怀和指导。如果我们大学生有观念或能力问题,作为老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工作,我想家长也应该这样去面对问题,而不是事后的责备或教训。

如果我们的学校,当初能够使我们更懂得面对社会现实的不易,更懂得承担公民责任、独立承受压力的不易,更懂得在现实中保持理想的不易,更懂得依法维护自己权利的不易,更懂得先生活再发展的道理,他们或许不会等待,而是已经工作,并在不理想的工作中保持积极追求的愿望。因为我们知道人生的发展比具体的工作重要得多,而独立生存是发展的基础;我们虽然还没有工作,但内心的支撑仍然坚固,并在可以自控的程度下寻找更合适的工作。因为我们知道顺利自然可喜,能够经受压力更是能力。有满意的工作自然可喜,但工作以后还有失去的风险,人总要有抗压能力的;我们或许不会埋怨家长,抱怨社会,因为我们知道家长是最无私的,而人生的道路本该自己开拓,没有人可以给自己安排一生,即便可以,那也是表面的,真正的幸福是不依赖他人的。

单就就业而言,学校固然可以做一些更切合实际的调整,包括规模、结构、特色、师资和教学方式等,坦率地想,大学生就业困难,也是大学的压力,所以,每所高校都要有忧患意识,要提高自我调节和推动发展的能力。

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作为一个学生,既不能创造就业机会,也拿不出一贴良药,提出的建议,也未必能行。但希望大家都以人为本,关照我们大学生,更希望我们未就业的大学生们,珍视自己的心灵,别让它受污受伤。

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大学生就业问题早已成为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年复一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为就业而四处奔波。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看法也是参差不齐。20xx年发生的金融危机无疑又使这一问题雪上加霜。这一问题成了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就业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广东20xx年发布了就业形势分析评估。其中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人才就业失衡。总体趋势呈现出研究生供不应求,本、专科生供过于求。研究生人数与就业岗位数之比为1:50,也就是说平均50个就业岗位来争抢一个研究生。而本、专科生人数与岗位数之比还不到1:1。可以想见,人才就业失衡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涌现了一些新问题。大学生违约、跳槽的现象开始跃然于水面。违约不仅给企业带来不便,同样也给大学生的信誉蒙上一层阴影。由此,社会上也曾讨论过我们的高等教育方法是否有误。有些大学生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或者想自己创业,所以选择跳槽,这种行为还有待商榷,无法一言而定它是否正确。还有一些大学生不知晓相关政策,从而对企业及单位有一定的误解。大学生表达能力差,无法向企业展示自己的优点。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人生过于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些什么。所以在对待工作上缺乏上进心,缺乏创新能力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些都是现行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就业问题。

引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可归结为两点:一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二是市场的需求。

一个重点大学学生,我们可以完全不用怀疑他的智商。不过我们也同时慨叹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的大学是作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我认为求取真知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学应该锻炼的是获取真知的能力和方法,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大学教给我们如何做人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显然,我们大学生缺少这样一种能力,也同样缺少一种好的心态。社会上出现许多由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事件如:清华大学学生用浓硫酸泼熊,震惊全国的马家爵事件。

20xx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袭卷了全球。雷曼兄弟、花旗等有着百年历史的银行相继倒闭。这场危机同样波及到了中国。我国的市场经济由于开放度有限,所以受损程度有限。不过,这次危机同样给中国带来了很大波动。我们多年以出口商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显现出了他的脆弱性,大批订单急剧减少,企业亏损严重,成百上千的中小型企业已经停产倒闭,农民工提前返乡,由金融危机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同样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开始裁员,不准备招聘人员了。所以,打部分大学生面临无业问题。甚至一些研究生不得已去卖肉等等。

面对这一危机,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四万亿拉动内需政策,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前一阵,国家主席下阶层时差时说将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作为工作重点来做。总理也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大学生们交谈。可见,国家已经意识到就业文图的严重性,它与整个是个会的经济政治体制有着重要的关联。所以,解决它并不是一个想法,一项措施可以奏效的。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利用科学发展观,长远地,发展地看待整个问题。而这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具有的品质。

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根据各高校公布的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最好大学网对各个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了统计、比较和排名。

专业选择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报考高等学校时需要面对的关键选择之一。专业选择的基础应当是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但也要考虑社会对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正是社会对各个专业的人才需求的直接体现,因此倍受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20xx年,应教育部要求,90%以上的本科层次高等学校都编制发布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布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这其中,又有超过半数的高校除了公布整体就业率,还公布了各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最好大学网对各高校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进行了系统收集和整理(截止到20xx年3月31日),发现有425所高校公布了本校部分或全部专业20xx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涉及300多个本科专业,累计频次1.5万以上。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类和汇总,不仅可以获取各专业、各门类毕业生就业率的整体情况,也可以得到各个专业内有关高校的就业率排名(排名名单详见最好大学网)。

1、工学门类的就业率最高,法学、教育学、历史学门类的就业率最低

将各本科专业的就业率按学科门类汇总后可以看出,工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是所有门类中最高的,达94.04%;农学和医学门类的就业率也较高,分别是93.15%和93.06%;管理学和经济学是考生们热衷报考的两个门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都高于总体平均水平,达93.02%和92.87%;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于总体平均水平的门类依次是文学、理学、艺术学、哲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其中法学、教育学和历史学的就业率都低于90.00%。

2、高就业率专业绝大多数是工学门类下的专业

高就业率专业如表2所示,能源与动力工程(96.71%)、机械工程(96.20%)和工业工程(95.68%)位列前三。18个高就业率专业中,有15个是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管理学门类的2个专业工业工程和工程管理也都和工学有交叉(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充分体现了工科毕业生在就业上的优势;高就业率专业中还有1个医学门类的专业,即药物制剂,该专业的就业率在高就业率专业中处于最后一名。

3、低就业率专业中艺术体育类专业最多

低就业率专业如表3所示,音乐表演(87.22%)、体育教育(87.26%)和美术学(88.24%)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的3个专业。18个低就业率专业中,有6个是艺术类专业,还有2个教育门类下的体育相关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说明艺术体育类专业尽管在高考招生时有特殊通道,考生大多具有相关特长,但是在就业上存在一定劣势;理学门类有5个低就业率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地理科学、统计学这些基础性很强的专业以及目前社会实际需求还不够大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法学门类下的3个主要专业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也都是低就业率专业;历史学专业既是冷门专业,也是低就业率专业;文学门类下的新闻学很受考生欢迎,但是也属于低就业率专业。

4、热门专业的`就业率有高有低

热门专业一般是指报考人数多、招生人数多、开设院校也多的专业。本文根据各个专业公布专业就业率的院校数量多少,列出了公布频次最高的二十个专业及这些专业的就业率,如图3所示。其中高就业率专业有1个,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5.32%);较高就业率专业有3个,分别是自动化(94.38%)、通信工程(93.71%)、财务管理(93.64%);较低就业率专业有3个,分别是信息与计算科学(91.39%)、公共事业管理(91.10%)、汉语言文学(91.03%);低就业率专业有2个,即数学与应用数学(90.55%)、法学(88.49%);其他热门专业的就业率与平均水平都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

大学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20xx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余万。

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但是形势依旧不是很好,虽然今年第三、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回暖,不过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典型现状。

1、蚁族生活在劳碌奔波中寻求改变。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他们高智、弱小、群居,但是他们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典型现状2: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不同,由于大城市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近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从05年的高校毕业生338万,到09年的611万,预计10年更是高达700万,高校的盲目扩招,直接让大学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如此庞大的就业人口直接给就业结构带来巨大震荡;而且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更是让就业形势变得不可捉摸起来;再者大学的许多专业并不能很好的与市场需求相接轨,所学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甚至背离市场。

由图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19xx年85万人,到20xx年,应届毕业生630万,加上往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已突破70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然而全国大学生就业率只有68%左右。

实践调查。

调查时间:20xx年12月20日20xx年12月31日。

调查对象:湖南工学院专南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形式:走访、问卷调查以及专家的数据分析。

在这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6份(有14份问卷没有作答的或者没有按照要求作答,视为无效问卷)。数据仅供参考。

就业形势分析调查如下:

对问卷反馈的数据可以做出结论:52.33%的大学生觉得现在的就业形势严重,就业难,而认为形势正常占了29.07%,有12.79%的人觉得就业容易,而不了解占5.81%。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同学对于找工作都抱有困难的心理。的确,现在的应届毕业生很难一次就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求职中需要具备的能力调查如下:

在求职时,大学生觉得自己最需要具有的能力是什么,30.23%的大学生选择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27.91%选择沟通协调能力;11.63%选择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18.6%选择了相关工作经验;8.14%选择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有3.49%的人还不清楚。从现在的社会需求来看,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最能反映一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图像分析可得,对于工作地区的选择,有41.86%的人希望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40.7%的人愿意留在中部的大城市,而接近20%的人有去一线城市的、回家就业等选择。然而,随着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城市所需要的中低端人才已趋近饱和,但是,尖端的技术人才依旧缺乏。

其他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选择职业你最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分析结果为:有36.1%的人最先考虑的是职业发展潜力,有20.3%的人考虑工作的环境,21.1%的人考虑工资待遇问题,也有8.3%的人考虑工作稳定有保障,而3.8%的人考虑到家人的情况。

在得到较好的就业信息途径问题:有一半多的同学只是通过学校或人才招聘会得到就业信息的,就业信息渠道狭窄。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问题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只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1、经济原因。

中国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也好受到金融危机引发的就业冲击的影响,尤其是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所受冲击最为明显。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大学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用人单位存在选材难的问题。对于大学生从学校从学校到工作的持续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的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不能迅速适应就业市场。

3、自身原因。

学生期望值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很多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如此挑剔,必然难以找到工作。等到原因。

看清问题是必要的,然而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的。既然只是了原因,那要求相应方面共同努力,解决当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就要求以下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1、社会方面。

作为工作第一线当地各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地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收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尝设市场。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跟过的大学生。

2、大学生方面。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面对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结语。

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更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加强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业敬岗,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按教育部要求,今年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截至昨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林业大学7所在京部属高校,首次公布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7所高校本科生就业率均超90%,其中,北师大99.81%的本科生就业率更是接近百分之百,这些毕业生中,多扎堆留京。

结果显示,上述7所高校20xx年毕业生本科生就业率均已超过90%。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就业率最高,截至去年10月底,该校本科生就业率达99.81%,其中,免费本科师范生的就业率为100%。最低的北京林业大学,截至去年9月1日,也已达到93.37%。

在毕业去向方面,多数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清华本科毕业生中,签三方协议就业和灵活就业所占比例,加起来仅为16.4%,最多的是在国内读研,足有54.4%,其次才是留学,占到27.3%。

北大本科毕业生的深造比例也不低,达到69.0%,人大本科生深造率则是60.33%,北师大本科非免费师范生相应比例为57%以上。

不过,以传媒类学科见长的中国传媒大学本科、二学位毕业生主要以找工作为主,占到57.5%。对外经贸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相对多元,就业和在国内外深造基本各占一半。

人民大学调查显示,20xx届毕业生去国有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占到77.5%。其中,国有企业签约率为35.35%,为各种就业单位之首。

就业的清华毕业生中,也有43.8%的投奔国有企业,而去各级党政机关就业的仅有12%。北大本科毕业生更倾向于事业单位,而硕士毕业生则青睐国有企业。

除北师大未公布就业单位分布外,有5所高校就业报告显示,就业毕业生半数以上选择留京。北大20xx届本科毕业生签约北京单位的比例更达到71.79%。人民大学在20xx届毕业生中调查显示,有77%的毕业生首选在京就业,最终,有56.78%的实现在京就业。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赖德胜表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多选择北上广,二是会留在学校所在地。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京部属名牌高校毕业生多选择留京了。另一方面,随着北上广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产生溢出效应,导致毕业生逐渐往省会城市、地级市分散。

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

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一)自然情况。

(二)生源地分布。

(三)各系毕业生数。

(四)各专业毕业生数。

(一)就业去向分布。

(二)就业地域分布情况。

第二章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一)坚持推行就业工作体系建设,继续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

(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三)积极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坚持开展主题服务活动。

(四)努力强化市场导向作用,按需培养社会亟需人才。

(五)加强就业工作理论研究,提升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素质。

(六)努力搭建就业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

(七)积极做好宣传动员,配合兵役部门开展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

(八)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开展与俄罗斯高校就业工作交流互访活动。

(九)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核查工作机制,落实毕业生初次就业统计核查工作。

二就业指导服务情况。

第三章就业相关分析。

(一)专业相关度。

(二)就业现状满意度。

二毕业生满意度分析。

(一)专业相关度。

(二)就业现状满意度。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一)用人单位满意度。

(二)整体表现评价。

第四章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一对学校的满意度与反馈。

二对学生工作满意度与反馈。

三对生活服务的满意度与反馈。

四对教育教学满意度与反馈。

第五章特色与优势。

一推进中俄教育合作,培养区域发展适用人才。

(一)融合中俄文化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激发专业办学活力。

(三)开展中俄科研协作,促进学科专业建设。

(四)扩大师生交流规模,拓展师生国际视野。

(五)合作建设孔子学院,推进中国文化传播。

(六)开展文化体育交流,服务中俄人文合作。

二开展顶岗实习支教,促进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第六章后记。

学校概况。

黑河学院坐落在国家首批沿边开放城市——黑河市,与素有“大学城”美誉的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是中俄边境线上我国境内第一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校创办于1958年,历经黑河师范专科学校、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分校等发展阶段。2004年5月晋升为本科院校,2006年4月纳入省属院校,2008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0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培育单位。

人才为宗旨。“携手青春共享阳光——中俄国际青年大会”入选为俄罗斯100个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最佳方案之一。学校被誉为“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桥头堡和枢纽站”。2012年,布师大孔子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

近年来,学校荣获“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省文明单位标兵”、“省三育人工作先进单位”、“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省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和“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