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是我们学习和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和模仿范本,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小编搜集了一些精美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工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对能源有着更大的需求。新能源的出现,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新能源有着更低污染、可再生、使用清洁高效等优势。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新能源前景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新能源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在寻求经济与能源平衡点的过程中,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污染少、可再生等优势,成为了我国发展低碳环保型经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新能源大致主要分成了六种,依次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太阳能的理论能源存储量大概为每年24000亿tcc(吨标准煤),66.6%的陆地年日照小时大于2200,每平方米收到的太阳辐射是6000兆焦;风能的能源储量为3.23tw(1太瓦=10亿千瓦),可以挖掘的隐藏陆地为250gw(1吉瓦=1百万千瓦),而近海为750gw;小水电的能源储量为19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1.28gw;海洋能的能源储量为26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50gw,当中潮汐能的能源储量为11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23gw;生物质能的能够挖掘潜力现在为3.17亿tcc,2050年将会达到9.75亿tcc;地热能源量为2000亿tcc,高温是6.5gw。

2.1我国太阳能目前的发展状况。

太阳能的应用方式往往是利用太阳自己创造出的热能通过正确的技术方式转变成电能系统,然后变成电能进行使用。我国拥有丰厚的太阳能资源[1],国内当前市场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相当快速,往往是针对光伏发电。我国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很广,包含了通信工业(占36%)领域、农村地区(43%)、光伏并网发电系统(4%)、其他商品占了17%。而市场化自行管控与政府政策性扶植的市场又分别占了一半。我国非常关注且加大了支撑大范围的地面光伏型发电站创建的力度。在今后的太阳资源发展目标中,增加了智能化电网构建,推行分布式屋顶光伏站的构建,如此做不但可以处理居民大量用电的需求,也可以很好的管控并降低在电力系统上的投资成本。

我国的风能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富有的。然而因为在很多方面受到了技术的限制与实际实施环境的约束,所以我国的风能源目前的开发使用领域较窄。努力的开发我国的风(力)能源,正确的使用它的资源优势,给资源环境保护带来实质性的帮助。风能源在某些程度中能够降低由于能源匮乏导致的能源紧缺,能够促使改进我国的资源产业构造,与相关的资源体系。风电发展的相对来说缓慢局面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规模、产业和核心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资金投入太高,同时没有相关的专业性优秀人才。风能源使用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这需要国家在相关政策与财政上予以支持与帮助。政府在风能源政策上的支持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对其实行贷款补助另外还要减少相关的风电税收。第二,在风电设施的创新与更新上加大财政的投入[2]。第三,我国将风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投入到相对的科技探究范围,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快速的协助企业获得产业的关键技术,提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了经济林、薪炭林、田间农作物秸秆与林业相关的资源和有机型垃圾物等等。我国的生物能资源储量相对富有,开采潜力较大。开发生物质能资源必须加大力度完成对能源基地的建造,确保拥有持久可观的燃料数目,同时创建完善的相应原材料管理体制[3]。我国现在的生物质工程高科技产业化的重点工程主要包含了:生物材料的应用、生物能源的应用和生物质原料的有效生产。

我国的铀资源和其资源相比是比较缺乏的,同时分布的比较散。阻碍了我国的核资源原材料的研发探究使用。然而核能源跟其他的能源又不相同,它拥有了无限再生和无污染的优势,某种程度可以促进改善社会资源发展的困难。构建商业聚变堆,研发核聚变能,使其在我国的能源构造改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调整今后我国的能源结构。

我国的风能资源十分富有,但是现在开发程度较低,当前风电装机容量所拥有的比例较低,不及1%,即便是到了2020年我国的风电发展计划的3000万千瓦,所拥有的全国发电总装机的比例也只是3%左右,因此,要推广提高应用这一类洁净能源,一定要给风电一个宽阔的政策氛围,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依据我国电力科学院的预判,至2050年,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会是全国的电力装机的25%左右,当中光伏发电装机会是5%左右。预测至2020年荒漠光伏电站的累计装机会是205mw。我国拥有广阔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性沙漠,总计是110万平方公里左右。1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安置105mwp的太阳能电池,假如仅通过1%的沙漠面积来放置太阳能电池,那么可以安装1000gwp,是我国当前电力装机的两倍之多。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1年的信息数据,五类海洋能在理论上能够再生的总量为767亿千瓦,当中温差能会是400亿千瓦,盐差能为300亿千瓦,潮汐和波浪能又分别为30亿千瓦,海流能为6亿千瓦,但是很难将全部能量取出用于使用的。因此技术操作上可以使用的功率为65亿千瓦,当中盐差最多,能为30亿千瓦,温差能为25亿千瓦,波浪能为10亿千瓦。根据有关专家的预计判断,至2020年,国内的年生产生物燃油总量会是1950万吨左右,其中生物乙醇是1000万吨,生物柴油是900万吨。

4结语。

由于我国新能源开发比较迟,所以在技术上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化石能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日益增加的经济发展要求了,所以,一定要努力改善能源结构,借鉴国外先进的开发技术,制定好相关的新能源发展政策等,才能够有利于新能源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王胜举,仝玉娟,姜陆洋.新能源汽车亮剑世界[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09).

[2]张程,张晶.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机会赶超世界[j].新财经,2008(12).

[3]李金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8(01).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范文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它指的是传统能源以外的各种形式的能源。指刚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聚变能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新能源市场发展趋势怎么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能源资源日趋紧张,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各个国家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世界各国都立足于本国资源和国情制定自己的能源发展战略,寻求本国资源利用的同时从其他途径和地区来获取能源满足日趋膨胀的能源问题。在资源和能源紧张的现实前提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我国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国家的推动下,行业加速发展,2020年新能源行业的营收规模超过4.5万亿元。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新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新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穿透生物质能。

当前,在双碳目标下,能源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合作的主要方向。中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

据了解,以沙特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是中国主要原油供应地区之一以及在西亚非洲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中阿在光伏、光热、风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和高层交流;加强技术创新合作。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我国和阿拉伯国家签约77个项目,计划投资和贸易总额1346.7亿元,涵盖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产能合作、“互联网+医疗健康”、旅游合作等多个领域。仅是国家层面,就有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项目、沙特红海综合智慧能源投资类项目等,投资额达145.8亿元。

商务部数据显示,20xx年,中阿之间贸易额达到2344亿美元,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2.5亿吨,占到进口总量的一半;阿拉伯国家从中国进口总额1229亿美元、同比增长2.1%,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达到67.4%,同比分别增长6.1%和3.3%。

双向投资规模也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存量201亿美元,阿拉伯国家来华投资累计38亿美元,涵盖油气、建筑、制造、物流、电力等众多领域。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阿联酋哈利法港二期集装箱码头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成为新时期中阿经贸合作转型升级的标志性工程。

新能源市场产销规模分析。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34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7.5%;其中,水电装机3.2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149万千瓦)、风电装机2.3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952万千瓦。

1、新政落地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所下滑,为124.2万辆,较2018年下降2.20%。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29.5万辆,累计下降39.7%。

注:2016年产量增速为51.8%。

从销量来看,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较2018年降低4.0%。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2020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两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时间与覆盖范围,将原计划于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同时,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也有所平缓,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8.9万辆,同比下降38.7%。

2、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更高。

2019年,新能源市场经历了补贴的巨大退坡,产品自身的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分车型来看,2019年,北汽新能源eu(参数|图片)(参数|图片)系列销量领先,并与第二名拉开较大差距。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最高。2019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69.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比分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为0.5%。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补贴退坡、产能过剩等问题,从政策来看,《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国家将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研究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共同主导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和核聚变能等。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有珠穆朗玛峰、西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辽东丘陵等,各种地形的具备使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新能源市场也比较广阔。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比较快、利用率比较高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风力发电是我国一项新的发电技术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是很早,但是风力发电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发电技术,风力能源的发展主要在我国新疆、甘肃的戈壁大漠,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地区,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100多个风电场,2017年止,已安装了1450台风机,这样的发展速度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了。

太阳能是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重点产业。由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再加上新能源自身的价格便宜、安全环保,实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所以在近年来发展飞快,特别是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由于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在这些区域中太阳能的利用情况比较充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应用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中心。

生物质能技术在我国运用的较为广泛,其中我国是世界上开发。

沼气较多的国家。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薪材、秸秆、畜类等农业生物质能非常丰富,而这些物质都是发展生物质能的好原料,所以便可“就地取材”。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也极为重视,国家科委已连续在国家五年计划”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国家在如何发展生物质能上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也在发展当中。

我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今天,煤、石油等旧能源仍是我国所依赖的主要能源。

从经济上看,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约达19亿吨汽油量,而价格比较便宜,能够大量的开采和使用。从科学技术上看,我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新能源的发展也比较晚,在产品的质量上,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例如沼气运用不当产生爆炸。另一个是我国不少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性不足,例如太阳能技术中,不少光伏产品的核心技术是法国的。我国对新能源技术的运用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全国的开展,而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虽然煤资源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已发现的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精查储量少,用于规模建设的资源供给能力不足。而煤、石油等旧能源的消耗产生的大量污染气体,破坏生态环境和损害国人的健康。另外在国际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在2017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也曾郑重做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7年下降40%-45%。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煤、石油、天然气等旧能源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从整个地球上看,各种旧能源很丰富,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开采,总有一天会消耗完,例如:按目前开采水平,世界煤炭剩余储量可供开采192年,而我国仅可供开采110年。

所以,新能源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相信中国的未来,旧能源的使用会不断地减少,而新能源会逐渐的发展,最终取代旧能源。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新能源ne:也称为非常规能源。它是指除传统能源以外的各种形式的能源。指刚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聚变能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新能源市场发展趋势怎么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能源资源日趋紧张,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各个国家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世界各国都立足于本国资源和国情制定自己的能源发展战略,寻求本国资源利用的同时从其他途径和地区来获取能源满足日趋膨胀的能源问题。在资源和能源紧张的现实前提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我国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国家的推动下,行业加速发展,2020年新能源行业的营收规模超过4.5万亿元。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新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新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穿透生物质能。

当前,在双碳目标下,能源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合作的主要方向。中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

据了解,以沙特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是中国主要原油供应地区之一以及在西亚非洲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中阿在光伏、光热、风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和高层交流;加强技术创新合作。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我国和阿拉伯国家签约77个项目,计划投资和贸易总额1346.7亿元,涵盖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产能合作、“互联网+医疗健康”、旅游合作等多个领域。仅是国家层面,就有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项目、沙特红海综合智慧能源投资类项目等,投资额达145.8亿元。

商务部数据显示,20xx年,中阿之间贸易额达到2344亿美元,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2.5亿吨,占到进口总量的一半;阿拉伯国家从中国进口总额1229亿美元、同比增长2.1%,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达到67.4%,同比分别增长6.1%和3.3%。

双向投资规模也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存量201亿美元,阿拉伯国家来华投资累计38亿美元,涵盖油气、建筑、制造、物流、电力等众多领域。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阿联酋哈利法港二期集装箱码头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成为新时期中阿经贸合作转型升级的标志性工程。

新能源市场产销规模分析。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34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7.5%;其中,水电装机3.2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149万千瓦)、风电装机2.3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952万千瓦。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工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对能源有着更大的需求。新能源的出现,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新能源有着更低污染、可再生、使用清洁高效等优势。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新能源前景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新能源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在寻求经济与能源平衡点的过程中,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污染少、可再生等优势,成为了我国发展低碳环保型经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新能源大致主要分成了六种,依次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太阳能的理论能源存储量大概为每年24000亿tcc(吨标准煤),66.6%的陆地年日照小时大于2200,每平方米收到的太阳辐射是6000兆焦;风能的能源储量为3.23tw(1太瓦=10亿千瓦),可以挖掘的隐藏陆地为250gw(1吉瓦=1百万千瓦),而近海为750gw;小水电的能源储量为19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1.28gw;海洋能的能源储量为26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50gw,当中潮汐能的能源储量为11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23gw;生物质能的能够挖掘潜力现在为3.17亿tcc,2050年将会达到9.75亿tcc;地热能源量为2000亿tcc,高温是6.5gw。

2.1我国太阳能目前的发展状况。

太阳能的应用方式往往是利用太阳自己创造出的热能通过正确的技术方式转变成电能系统,然后变成电能进行使用。我国拥有丰厚的太阳能资源[1],国内当前市场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相当快速,往往是针对光伏发电。我国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很广,包含了通信工业(占36%)领域、农村地区(43%)、光伏并网发电系统(4%)、其他商品占了17%。而市场化自行管控与政府政策性扶植的市场又分别占了一半。我国非常关注且加大了支撑大范围的地面光伏型发电站创建的力度。在今后的太阳资源发展目标中,增加了智能化电网构建,推行分布式屋顶光伏站的构建,如此做不但可以处理居民大量用电的需求,也可以很好的管控并降低在电力系统上的投资成本。

我国的风能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富有的。然而因为在很多方面受到了技术的限制与实际实施环境的约束,所以我国的风能源目前的开发使用领域较窄。努力的开发我国的风(力)能源,正确的使用它的资源优势,给资源环境保护带来实质性的帮助。风能源在某些程度中能够降低由于能源匮乏导致的能源紧缺,能够促使改进我国的资源产业构造,与相关的资源体系。风电发展的相对来说缓慢局面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规模、产业和核心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资金投入太高,同时没有相关的专业性优秀人才。风能源使用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这需要国家在相关政策与财政上予以支持与帮助。政府在风能源政策上的支持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对其实行贷款补助另外还要减少相关的风电税收。第二,在风电设施的创新与更新上加大财政的投入[2]。第三,我国将风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投入到相对的科技探究范围,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快速的协助企业获得产业的关键技术,提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了经济林、薪炭林、田间农作物秸秆与林业相关的资源和有机型垃圾物等等。我国的生物能资源储量相对富有,开采潜力较大。开发生物质能资源必须加大力度完成对能源基地的建造,确保拥有持久可观的燃料数目,同时创建完善的相应原材料管理体制[3]。我国现在的生物质工程高科技产业化的重点工程主要包含了:生物材料的应用、生物能源的应用和生物质原料的有效生产。

我国的铀资源和其资源相比是比较缺乏的,同时分布的比较散。阻碍了我国的核资源原材料的研发探究使用。然而核能源跟其他的能源又不相同,它拥有了无限再生和无污染的优势,某种程度可以促进改善社会资源发展的困难。构建商业聚变堆,研发核聚变能,使其在我国的能源构造改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调整今后我国的能源结构。

我国的风能资源十分富有,但是现在开发程度较低,当前风电装机容量所拥有的比例较低,不及1%,即便是到了2020年我国的风电发展计划的3000万千瓦,所拥有的全国发电总装机的比例也只是3%左右,因此,要推广提高应用这一类洁净能源,一定要给风电一个宽阔的政策氛围,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依据我国电力科学院的预判,至2050年,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会是全国的电力装机的25%左右,当中光伏发电装机会是5%左右。预测至2020年荒漠光伏电站的累计装机会是205mw。我国拥有广阔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性沙漠,总计是110万平方公里左右。1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安置105mwp的太阳能电池,假如仅通过1%的沙漠面积来放置太阳能电池,那么可以安装1000gwp,是我国当前电力装机的两倍之多。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1年的信息数据,五类海洋能在理论上能够再生的总量为767亿千瓦,当中温差能会是400亿千瓦,盐差能为300亿千瓦,潮汐和波浪能又分别为30亿千瓦,海流能为6亿千瓦,但是很难将全部能量取出用于使用的。因此技术操作上可以使用的功率为65亿千瓦,当中盐差最多,能为30亿千瓦,温差能为25亿千瓦,波浪能为10亿千瓦。根据有关专家的预计判断,至2020年,国内的年生产生物燃油总量会是1950万吨左右,其中生物乙醇是1000万吨,生物柴油是900万吨。

4结语。

由于我国新能源开发比较迟,所以在技术上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化石能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日益增加的经济发展要求了,所以,一定要努力改善能源结构,借鉴国外先进的开发技术,制定好相关的新能源发展政策等,才能够有利于新能源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王胜举,仝玉娟,姜陆洋.新能源汽车亮剑世界[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09).

[2]张程,张晶.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机会赶超世界[j].新财经,2008(12).

[3]李金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8(0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工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对能源有着更大的需求。新能源的出现,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新能源有着更低污染、可再生、使用清洁高效等优势。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新能源前景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新能源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在寻求经济与能源平衡点的过程中,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污染少、可再生等优势,成为了我国发展低碳环保型经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新能源大致主要分成了六种,依次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太阳能的理论能源存储量大概为每年24000亿tcc(吨标准煤),66.6%的陆地年日照小时大于2200,每平方米收到的太阳辐射是6000兆焦;风能的能源储量为3.23tw(1太瓦=10亿千瓦),可以挖掘的隐藏陆地为250gw(1吉瓦=1百万千瓦),而近海为750gw;小水电的能源储量为19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1.28gw;海洋能的能源储量为26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50gw,当中潮汐能的能源储量为11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23gw;生物质能的能够挖掘潜力现在为3.17亿tcc,2050年将会达到9.75亿tcc;地热能源量为2000亿tcc,高温是6.5gw。

2.1我国太阳能目前的发展状况。

太阳能的应用方式往往是利用太阳自己创造出的热能通过正确的技术方式转变成电能系统,然后变成电能进行使用。我国拥有丰厚的太阳能资源[1],国内当前市场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相当快速,往往是针对光伏发电。我国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很广,包含了通信工业(占36%)领域、农村地区(43%)、光伏并网发电系统(4%)、其他商品占了17%。而市场化自行管控与政府政策性扶植的市场又分别占了一半。我国非常关注且加大了支撑大范围的地面光伏型发电站创建的力度。在今后的太阳资源发展目标中,增加了智能化电网构建,推行分布式屋顶光伏站的构建,如此做不但可以处理居民大量用电的需求,也可以很好的管控并降低在电力系统上的投资成本。

我国的风能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富有的。然而因为在很多方面受到了技术的限制与实际实施环境的约束,所以我国的风能源目前的开发使用领域较窄。努力的开发我国的风(力)能源,正确的使用它的资源优势,给资源环境保护带来实质性的帮助。风能源在某些程度中能够降低由于能源匮乏导致的能源紧缺,能够促使改进我国的资源产业构造,与相关的资源体系。风电发展的相对来说缓慢局面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规模、产业和核心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资金投入太高,同时没有相关的专业性优秀人才。风能源使用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这需要国家在相关政策与财政上予以支持与帮助。政府在风能源政策上的支持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对其实行贷款补助另外还要减少相关的风电税收。第二,在风电设施的创新与更新上加大财政的投入[2]。第三,我国将风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投入到相对的科技探究范围,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快速的协助企业获得产业的关键技术,提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了经济林、薪炭林、田间农作物秸秆与林业相关的资源和有机型垃圾物等等。我国的生物能资源储量相对富有,开采潜力较大。开发生物质能资源必须加大力度完成对能源基地的建造,确保拥有持久可观的燃料数目,同时创建完善的相应原材料管理体制[3]。我国现在的生物质工程高科技产业化的重点工程主要包含了:生物材料的应用、生物能源的应用和生物质原料的有效生产。

我国的铀资源和其资源相比是比较缺乏的,同时分布的比较散。阻碍了我国的核资源原材料的研发探究使用。然而核能源跟其他的能源又不相同,它拥有了无限再生和无污染的优势,某种程度可以促进改善社会资源发展的困难。构建商业聚变堆,研发核聚变能,使其在我国的能源构造改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调整今后我国的能源结构。

我国的风能资源十分富有,但是现在开发程度较低,当前风电装机容量所拥有的比例较低,不及1%,即便是到了2020年我国的风电发展计划的3000万千瓦,所拥有的全国发电总装机的比例也只是3%左右,因此,要推广提高应用这一类洁净能源,一定要给风电一个宽阔的政策氛围,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依据我国电力科学院的预判,至2050年,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会是全国的电力装机的25%左右,当中光伏发电装机会是5%左右。预测至2020年荒漠光伏电站的累计装机会是205mw。我国拥有广阔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性沙漠,总计是110万平方公里左右。1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安置105mwp的太阳能电池,假如仅通过1%的沙漠面积来放置太阳能电池,那么可以安装1000gwp,是我国当前电力装机的两倍之多。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1年的信息数据,五类海洋能在理论上能够再生的总量为767亿千瓦,当中温差能会是400亿千瓦,盐差能为300亿千瓦,潮汐和波浪能又分别为30亿千瓦,海流能为6亿千瓦,但是很难将全部能量取出用于使用的。因此技术操作上可以使用的功率为65亿千瓦,当中盐差最多,能为30亿千瓦,温差能为25亿千瓦,波浪能为10亿千瓦。根据有关专家的预计判断,至2020年,国内的年生产生物燃油总量会是1950万吨左右,其中生物乙醇是1000万吨,生物柴油是900万吨。

由于我国新能源开发比较迟,所以在技术上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化石能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日益增加的经济发展要求了,所以,一定要努力改善能源结构,借鉴国外先进的开发技术,制定好相关的新能源发展政策等,才能够有利于新能源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王胜举,仝玉娟,姜陆洋.新能源汽车亮剑世界[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09).

[2]张程,张晶.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机会赶超世界[j].新财经,2008(12).

[3]李金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8(01).

化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深度受益,并开始迎来政策补贴。现在,补贴回落、准入门槛上浮、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多,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汽车价格相关的质量和技术体系如“硬件”的新一轮考验。

产业链主线。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肯定不会是一个主干到终点。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主要板块主要是汽车制造、电池系统和售后运营维护。今天,由需求发展带来的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了许多分支。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人工智能发展前景论文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了,大家知道人工智能发展前景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人工智能发展前景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摘 要:人工智能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从其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诞生以来,大致经历了神经网络、弱方法、知识工程以及知识工业等四个时代。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工业和军事等领域之中。虽然人工智能研究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但只要人类继续孜孜以求地进行研究开发,其发展前景可期,必然能够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本文在对人工智能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状况,并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说是计算机技术、信息论、心理学以及语言学等诸多学科彼此联系与交叉之后形成的一门全新的学科。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发展,计算机的形象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机交互的场景变得愈来愈普遍,计算机被人们赋予了更加多的智能性因素。因为人们将最新计算机技术运用到了诸多学科,对这部分学科的认知也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期,从而推动了诸多新研究成果的持续出现。比如,围棋人机大战之中人工智能“阿尔法狗”的轻松取胜、人类大脑奥秘的发现、单一器官克隆的实现等。鉴于计算机这一人类诞生以来所发明的最为重要工具的持续发展,大量新知识、新理论持续涌现,促使人类一定要对其开展全面分析与研究。因为近些年来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等各种新研究成果的产生,让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相互关系引发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探讨。

人工智能(简称ai),又被称为机器智能,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dartmouth学会当中被首次提出的,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当前能用以研究人工智能的重要物质手段和能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设备即为计算机。人工智能是通过研究让计算机全面模拟人类思维的过程以及学习、推理和思考等功能的学科,包含了计算机智能的产生原理、形成与人脑智能近似的电脑等,从而让计算机能够真正实现更加高层次、更加高水平的实践运用。人工智能的本质其实是对人类思维中信息过程的一种模拟。对人类思维所进行的模拟主要可通过两条道路来开展,其一为实现结构上的模拟,也就是模拟人类大脑的结构,从而制造出类似于人脑的一种智能化机器。这一设想在实践中被证明为无法实现,这是由于人类对自身大脑和思维的过程还未能形成清晰而又明确的认知;其二是实现功能上的模拟,也就是放弃对人类脑部结构的仿真性模拟,转而从功能角度对人类大脑的思考过程加以模拟。如今人工智能所进行的努力就是对人脑功能的一种模拟。

(一)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中非常突出的美国ibm 公司已为加利福尼亚州的劳伦斯?利弗摩尔实验室研制出了具有人脑智力能力的ascii white电脑和蓝色牛仔电脑。据披露,后者的智力水平大体上和人脑等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则在实施一个代号是cog的新型项目。该项目希望能够给予人工智能以类似于人类的行为。这一项目的项目之一就是让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来捕捉人类眼睛的移动状况以及面部的表情,而另外一个项目则是让人工智能机器人抓住从其眼前所经过的物体。此外,还有一个研究项目是让机器人能够学会倾听音乐节奏,并且把其所听到的音乐旋律通过乐器加以演奏。因为人工智能具备了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其庞大的发展市场始终为全球各国以及各大企业所一致看好。除美国ibm公司继续在人工智能技术上投入大量资金来确保其在这一领域具有全球领先的地位之外,别的跨国巨头也在人工智能领域之中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比如,世界首富美国微软公司前总裁比尔?盖茨就曾经在美国召开的人工智能国际会议之中作了人工智能方面的专题演讲。其所演讲的主要内容是称微软公司正在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和实用技术之研究,其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自我决定、知识和信息检索、数据搜集、自然语言以及语音笔迹识别等各项内容。

(二)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可以说,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人工智能研究界的主要探究方向都是把研发具备了人类各种行为特点的高度类人性的机器人作为始终坚持的奋斗目标。在我国机械制造与自动控制专家学者们的努力下,在国家863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支持之下,我国的两足步行机器人研究与类人性机器人研究均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就成功地研制出了国内首台两足步行机器人,其后又通过长达十年时间的刻苦攻关,在本世纪初,终于成功地研发出了国内首台类人性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拥有和人一般大小的身躯、四肢以及眼睛等,而且还具备了相当强的语言对话能力。其行走之频率也从以往的每六秒钟走一步发展到了每秒钟能够走两步,从以往只能静态地站立到如今能够快速而又自如地进行动态行走,从以往只能够在已知环境下步行到如今可以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探索前行,而且还取得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神经网络、生理视觉、双手协调以及手指控制等系统开发的多项人工智能领域重大科研成果。

技术的不断发展往往会超出人类最初的想象,要想能够精确入微地得出人工智能的今后具体发展趋势是不可能做到的任务。然而,从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界所实施的一部分前瞻性研究之中即可看出,今后人工智能有可能会朝着智能模糊处理化、人工智能并行化、神经网络化与机器情感化等方向加以发展,人工智能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潜力。实事求是地说,将人工智能作为整体加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离人类所设定的目标尚有相当遥远的距离,人工智能在以下方面可能还会有新的更大的发展与突破。一是自动推理取得新的发展。自动推理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之中最为经典的研究分支之一。其主要理论是人工智能别的分支所具有的十分重要的共同基础。长时间以来,自动推理均属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最为热门的研究项目,其中对机器人知识系统动态化演化的特点和可行性的推理所进行的研究,笔者觉得将会是全新的研究热点,而且非常有可能在今后获得新的成绩,而且还会是相当巨大的突破。二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研究能够获得长足的进展。如今,诸多新型学习方法不断出现,而且相继获得了研究的进展,比如,增强学习算法就是其中的典型,而reinforcement learning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但是,笔者也发现,如今研究中所得出的学习方法处理还存在不足之处,也就是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在线学习上显得有效性不够,十分需要找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来解决诸多移动机器人、自主agent以及智能信息存取等目前人工智能研究中的问题。可以说,在线学习问题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界人士都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今后将会在以上这些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三是自然语言处理。这一技术是人工智能技g运用到现实领域之中的一个典型示范例子。通过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工作者艰苦卓绝的.努力,该领域目前已经获得了诸多让人瞩目的理论和运用成果。各类人工智能领域之中的新产品已进到了各个领域之中。比如,智能信息检索技术就在互联网技术的大力影响下,近些年来得到了极其快速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之中的重要的研究分支之一。因为信息的获取和纯化精化技术已经成为当前一个时期计算机研究技术之中十分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之一,所以,把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内容引入到该领域之中,将会是人工智能从理论研究转为实践运用的一个重要契机和突破口。从近些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实践来看,在此方面的探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让人激动的成果。笔者相信通过今后的持续的研究,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让人工智能能够真正做到造福于民。

总之,人工智能始终处在计算机研究技术的前端,其研究进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会决定计算机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只是人类工具的一种延长,无法替代人类的大脑,这一点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已确定。虽然人工智能无法对人类的智能造成挑战,但是随着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还会越来越接近于人类的智能。人工智这一人类智能客体化后之产物,其功效依然会受到人类智能之控制。如今已有大量人工智能的科研成果进入人类的现实生活之中。今后,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必然会对人类的生活与工作等带来更加巨大的影响。

[1]史忠植,王文杰. 人工智能[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周以真. 计算思维[j]. 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7(3).

[3]陈庆霞. 人工智能研究纲领的发展历程和前景[j]. 科技信息,2008(33).

[4]周晓东,刘雪梅. 信息时代的计算机人工智能[j]. 硅谷,2010(1).

[5]朱祝武. 人工智能发展综述[j]. 中国西部科技,2011(17).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深度受益,并开始迎来政策补贴。现在,补贴回落、准入门槛上浮、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多,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汽车价格相关的质量和技术体系如“硬件”的新一轮考验。

产业链主线。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肯定不会是一个主干到终点。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主要板块主要是汽车制造、电池系统和售后运营维护。今天,由需求发展带来的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了许多分支。

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本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了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中国自然也不例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石油需求不断增加,从1993年就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50%以上,然而,寻找石油资源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因此,新能源的发展对中国来说更显迫切和重要。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

    新能源一方面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

    中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产业化已初具规模。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

    新能源作为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基础。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能源需求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为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中国政府正研究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未来将研究开征化石能源消费税,并实现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二五”能源规划,到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1亿吨标煤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一是大力发展太阳能。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电池。在光伏发电方面,中国仍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但随着中国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技术逐步提升,光伏发电成本会逐步下降,未来中国国内光伏容量将大幅增加。按照《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未来5年内中国太阳能屋顶电站装机规模将达现有规模的十倍。在太阳能电池方面,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已在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也将成为使用太阳能的大市场。

    二是大力发展风能。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并网风电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中国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再创新高,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也正式起步。“十二五”期间,中国风电产业仍将持续每年10,000兆瓦以上的新增装机速度,风电场建设、并网发电、风电设备制造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市场前景看好。

    三是大力发展水能。目前,中国不但是世界水电装机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已逐步成为世界水电创新的中心。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加快西部水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是积极发展核能。发展核电是中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点之一,未来5~10年,我国新建核电机组将以每年5~8台的速度递增,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火车头。

    五是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理论上生物质能资源达50亿吨左右。现阶段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通过合理布局生物质发电项目、推广应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稳步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积极推进生物质气化工程,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到1,300万千瓦。

    六是大力发展氢能。在氢能领域,中国着重要解决的是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关键技术。虽然这方面的技术已有突破,但还需要更进一步对燃料电池产业化技术进行改进、提升,使产业化技术成熟。中国将加大对氢能研发的投入,以提高中国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技术方面的水平。

    总体来说,中国未来新能源发展的战略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到2010年,实现部分新能源技术的商业化。第二阶段到2020年,大批新能源技术达到商业化水平,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总量的18%以上。第三阶段是全面实现新能源的商业化,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到2050年在能源消费总量中达到30%以上。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以外的各种形式的能源。它通常是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摘要: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的发展是人类作为世界上促进人类生存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上人类对绿色环保的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地扩大和增加,地球上的各种不可再生能源已经快要完全枯竭,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并且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和提高能源使用的质量和效率的绿色环保新能源。目前,新型绿色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其生产规模和利用的问题已经进一步的得到了来自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和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采取了积极的鼓励和实施支持新能源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绿色环保的政策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规模和生产使用的覆盖范围都正在进一步的增加和扩大。

我国的能源结构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以下主要的特征:

(1)我国的天然气和利用石油以及电力水电等清洁再开发利用再生能源所消费占的国民消费总值比重由1990年的19%、2%和4.8%分别迅速增长上升为2000年的20.94%、3.3%和9.64%。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在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其他能源可持续消费资源生产中的石油开采量所占比例长期都保持占百分之70以上。据当前的有关机构以及国家和能源部门的统计数据預测,到2005年,全国的石油和一次能源生产量大约为12.3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其中煤炭大约生产量为7.8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大约等于折合11亿吨的石油原煤),仍大约等于占63.8%。在21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当前的我国石油和一次能源的生产量结构中仍将可以继续地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

(2)以天然煤炭和水资源利用为主的新型替代能源结构,从其总量和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国的天然水能资源、煤炭资源、天然气和水资源分别为世界第2位、第12位和第24位。目前我国的天然煤炭资源中所蕴藏的天然气总量大约为5.6万亿吨,其中已公开的天然气储量大约为1万亿吨,占当前已公开和世界总自然资源可采储量的11%(其中已公开的石油和天气资源可采储量占2.4%,天然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占1.2%)。从人均的煤炭和天然可采储量的水平情况看,仅相当于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可采储量水平的1/2。据国务院能源部专家机构有关人士的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石油天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相对的短缺,人均的煤炭和天然水资源相对的储量不足。

新能源按照其直接利用形成和综合利用的电能来源不同可以被按其划分类别为多个清洁能源利用类别,我国的新能源一代清洁能源源在大体上的情况下是可以按其划分类别为:新型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规模水电、核能等。

2.1核电。

核能主要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预计中国的核电在建的装机规模将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在中国新建的核电机组30台,总在运核电的装机容量3281万千瓦,占全球装机容量仅次于全球的45.7;2020年中国在运大型核电的在建装机规模将在全球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三,达到5800万千瓦,在世界新建3000万千瓦,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目前关于我国新一届政府的核电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每年的核发电装机能力,从目前的8700兆瓦,增加到4万兆瓦,意味着2006-2020年的14年里,中国将继续增建30座大型核电厂。

2.2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新型清洁能源,目前已在我国各地区得到较大程度和范围的推广使用,主要是体现在人为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研发和普及推广使用。在河北山东等全国各地,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正逐步得到快速的发展,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如太阳能动力电池等也日臻成熟。

2.3水能。

水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早已充分开始使用并得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主要用途之一最重要的就是水力发电。较早期的风力水电站主要有小浪底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现在还有规模较大的如三峡水电站等。这些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和发展为促进了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和人民的社会发展建设了事业并且为人民提供了清洁能源的安全保障,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

2.4风能。

据世界和中国的近十年风电建设和综合利用发展研究的报告分别指出,如果充分的研究和深入开发,中国到2020年将已经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大规模风电的并网和装机容量,风电将远远的超过日本和美国的核电成为目前世界和中国第三大以利用风能为主力发电的风能综合电源。在目前我国四川和甘肃等西北盆地风能的综合利用发电和资源丰富的发达省份和边远地区有较大实力和规模的投资进行风电建设和应用。

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绿色的新能源,不管当前无论是从大力的节能和低碳减排,还是从大力发展了我国的节能和低碳绿色新能源实体市场经济,都被认为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基础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一代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持续快速的发展对于各个新一代能源行业来说无疑都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机遇也甚至可以说本身就是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由于近年来利用新能源的广泛利用工业技术以及应用日益广泛,所以对于如何促进新一代能源的广泛使用安全性、制取与传输以及数据与存储等工业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水平提高事在必行,我们能源企业应该为此提前做好必要的规划和准备,希望在未来的利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中有所作为。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没有哪一种新的现代科学型能源技术或者是其他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案,能够独立的研究和应用来解决整个的全球节约能源和碳排放的基础性问题,而是必须与全球的各个行业相互结合的先进技术,才能有效的使之可行。控制全球的能源消耗与推动全球实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相辅相成,因此积极的探索开拓、发展并加速对下一代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本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了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中国自然也不例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石油需求不断增加,从1993年就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50%以上,然而,寻找石油资源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因此,新能源的发展对中国来说更显迫切和重要。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

新能源一方面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

中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产业化已初具规模。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

新能源作为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基础。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能源需求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为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中国政府正研究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未来将研究开征化石能源消费税,并实现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二五”能源规划,到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1亿吨标煤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一是大力发展太阳能。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电池。在光伏发电方面,中国仍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但随着中国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技术逐步提升,光伏发电成本会逐步下降,未来中国国内光伏容量将大幅增加。按照《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未来5年内中国太阳能屋顶电站装机规模将达现有规模的十倍。在太阳能电池方面,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已在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也将成为使用太阳能的大市场。

二是大力发展风能。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并网风电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中国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再创新高,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也正式起步。“十二五”期间,中国风电产业仍将持续每年10,000兆瓦以上的新增装机速度,风电场建设、并网发电、风电设备制造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市场前景看好。

三是大力发展水能。目前,中国不但是世界水电装机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已逐步成为世界水电创新的中心。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加快西部水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是积极发展核能。发展核电是中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点之一,未来5~10年,我国新建核电机组将以每年5~8台的速度递增,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火车头。

五是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理论上生物质能资源达50亿吨左右。现阶段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通过合理布局生物质发电项目、推广应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稳步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积极推进生物质气化工程,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到1,300万千瓦。

六是大力发展氢能。在氢能领域,中国着重要解决的是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关键技术。虽然这方面的技术已有突破,但还需要更进一步对燃料电池产业化技术进行改进、提升,使产业化技术成熟。中国将加大对氢能研发的投入,以提高中国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技术方面的水平。

总体来说,中国未来新能源发展的战略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到2010年,实现部分新能源技术的商业化。第二阶段到2020年,大批新能源技术达到商业化水平,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总量的18%以上。第三阶段是全面实现新能源的商业化,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到2050年在能源消费总量中达到30%以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工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对能源有着更大的需求。新能源的出现,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新能源有着更低污染、可再生、使用清洁高效等优势。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新能源前景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新能源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在寻求经济与能源平衡点的过程中,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污染少、可再生等优势,成为了我国发展低碳环保型经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新能源大致主要分成了六种,依次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太阳能的理论能源存储量大概为每年24000亿tcc(吨标准煤),66.6%的陆地年日照小时大于2200,每平方米收到的太阳辐射是6000兆焦;风能的能源储量为3.23tw(1太瓦=10亿千瓦),可以挖掘的隐藏陆地为250gw(1吉瓦=1百万千瓦),而近海为750gw;小水电的能源储量为19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1.28gw;海洋能的能源储量为26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50gw,当中潮汐能的能源储量为11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23gw;生物质能的能够挖掘潜力现在为3.17亿tcc,2050年将会达到9.75亿tcc;地热能源量为2000亿tcc,高温是6.5gw。

2.1我国太阳能目前的发展状况。

太阳能的应用方式往往是利用太阳自己创造出的热能通过正确的技术方式转变成电能系统,然后变成电能进行使用。我国拥有丰厚的太阳能资源[1],国内当前市场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相当快速,往往是针对光伏发电。我国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很广,包含了通信工业(占36%)领域、农村地区(43%)、光伏并网发电系统(4%)、其他商品占了17%。而市场化自行管控与政府政策性扶植的市场又分别占了一半。我国非常关注且加大了支撑大范围的地面光伏型发电站创建的力度。在今后的太阳资源发展目标中,增加了智能化电网构建,推行分布式屋顶光伏站的构建,如此做不但可以处理居民大量用电的需求,也可以很好的管控并降低在电力系统上的投资成本。

我国的风能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富有的。然而因为在很多方面受到了技术的限制与实际实施环境的约束,所以我国的风能源目前的开发使用领域较窄。努力的开发我国的风(力)能源,正确的使用它的资源优势,给资源环境保护带来实质性的帮助。风能源在某些程度中能够降低由于能源匮乏导致的能源紧缺,能够促使改进我国的资源产业构造,与相关的资源体系。风电发展的相对来说缓慢局面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规模、产业和核心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资金投入太高,同时没有相关的专业性优秀人才。风能源使用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这需要国家在相关政策与财政上予以支持与帮助。政府在风能源政策上的支持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对其实行贷款补助另外还要减少相关的风电税收。第二,在风电设施的创新与更新上加大财政的投入[2]。第三,我国将风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投入到相对的科技探究范围,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快速的协助企业获得产业的关键技术,提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了经济林、薪炭林、田间农作物秸秆与林业相关的资源和有机型垃圾物等等。我国的生物能资源储量相对富有,开采潜力较大。开发生物质能资源必须加大力度完成对能源基地的建造,确保拥有持久可观的燃料数目,同时创建完善的相应原材料管理体制[3]。我国现在的生物质工程高科技产业化的重点工程主要包含了:生物材料的应用、生物能源的应用和生物质原料的有效生产。

我国的铀资源和其资源相比是比较缺乏的,同时分布的比较散。阻碍了我国的核资源原材料的研发探究使用。然而核能源跟其他的能源又不相同,它拥有了无限再生和无污染的优势,某种程度可以促进改善社会资源发展的困难。构建商业聚变堆,研发核聚变能,使其在我国的能源构造改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调整今后我国的能源结构。

我国的风能资源十分富有,但是现在开发程度较低,当前风电装机容量所拥有的比例较低,不及1%,即便是到了2020年我国的风电发展计划的3000万千瓦,所拥有的全国发电总装机的比例也只是3%左右,因此,要推广提高应用这一类洁净能源,一定要给风电一个宽阔的政策氛围,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依据我国电力科学院的预判,至2050年,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会是全国的电力装机的25%左右,当中光伏发电装机会是5%左右。预测至2020年荒漠光伏电站的累计装机会是205mw。我国拥有广阔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性沙漠,总计是110万平方公里左右。1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安置105mwp的太阳能电池,假如仅通过1%的沙漠面积来放置太阳能电池,那么可以安装1000gwp,是我国当前电力装机的两倍之多。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1年的信息数据,五类海洋能在理论上能够再生的总量为767亿千瓦,当中温差能会是400亿千瓦,盐差能为300亿千瓦,潮汐和波浪能又分别为30亿千瓦,海流能为6亿千瓦,但是很难将全部能量取出用于使用的。因此技术操作上可以使用的功率为65亿千瓦,当中盐差最多,能为30亿千瓦,温差能为25亿千瓦,波浪能为10亿千瓦。根据有关专家的预计判断,至2020年,国内的年生产生物燃油总量会是1950万吨左右,其中生物乙醇是1000万吨,生物柴油是900万吨。

由于我国新能源开发比较迟,所以在技术上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化石能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日益增加的经济发展要求了,所以,一定要努力改善能源结构,借鉴国外先进的开发技术,制定好相关的新能源发展政策等,才能够有利于新能源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王胜举,仝玉娟,姜陆洋.新能源汽车亮剑世界[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09).

[2]张程,张晶.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机会赶超世界[j].新财经,2008(12).

[3]李金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8(01).

和核聚变能等。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有珠穆朗玛峰、西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辽东丘陵等,各种地形的具备使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新能源市场也比较广阔。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比较快、利用率比较高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风力发电是我国一项新的发电技术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是很早,但是风力发电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发电技术,风力能源的发展主要在我国新疆、甘肃的戈壁大漠,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地区,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100多个风电场,2017年止,已安装了1450台风机,这样的发展速度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了。

太阳能是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重点产业。由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再加上新能源自身的价格便宜、安全环保,实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所以在近年来发展飞快,特别是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由于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在这些区域中太阳能的利用情况比较充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应用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中心。

生物质能技术在我国运用的较为广泛,其中我国是世界上开发。

沼气较多的国家。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薪材、秸秆、畜类等农业生物质能非常丰富,而这些物质都是发展生物质能的好原料,所以便可“就地取材”。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也极为重视,国家科委已连续在国家五年计划”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国家在如何发展生物质能上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也在发展当中。

二、以煤为代表的旧能源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我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今天,煤、石油等旧能源仍是我国所依赖的主要能源。

从经济上看,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约达19亿吨汽油量,而价格比较便宜,能够大量的开采和使用。从科学技术上看,我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新能源的发展也比较晚,在产品的质量上,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例如沼气运用不当产生爆炸。另一个是我国不少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性不足,例如太阳能技术中,不少光伏产品的核心技术是法国的。我国对新能源技术的运用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全国的开展,而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虽然煤资源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已发现的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精查储量少,用于规模建设的资源供给能力不足。而煤、石油等旧能源的消耗产生的大量污染气体,破坏生态环境和损害国人的健康。另外在国际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在2017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也曾郑重做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7年下降40%-45%。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煤、石油、天然气等旧能源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从整个地球上看,各种旧能源很丰富,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开采,总有一天会消耗完,例如:按目前开采水平,世界煤炭剩余储量可供开采192年,而我国仅可供开采110年。

所以,新能源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相信中国的未来,旧能源的使用会不断地减少,而新能源会逐渐的发展,最终取代旧能源。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和核聚变能等。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有珠穆朗玛峰、西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辽东丘陵等,各种地形的具备使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新能源市场也比较广阔。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比较快、利用率比较高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风力发电是我国一项新的发电技术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是很早,但是风力发电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发电技术,风力能源的发展主要在我国新疆、甘肃的戈壁大漠,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地区,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100多个风电场,2017年止,已安装了1450台风机,这样的发展速度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了。

太阳能是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重点产业。由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再加上新能源自身的价格便宜、安全环保,实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所以在近年来发展飞快,特别是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由于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在这些区域中太阳能的利用情况比较充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应用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中心。

生物质能技术在我国运用的较为广泛,其中我国是世界上开发。

沼气较多的国家。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薪材、秸秆、畜类等农业生物质能非常丰富,而这些物质都是发展生物质能的好原料,所以便可“就地取材”。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也极为重视,国家科委已连续在国家五年计划”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国家在如何发展生物质能上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也在发展当中。

我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今天,煤、石油等旧能源仍是我国所依赖的主要能源。

从经济上看,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约达19亿吨汽油量,而价格比较便宜,能够大量的开采和使用。从科学技术上看,我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新能源的发展也比较晚,在产品的质量上,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例如沼气运用不当产生爆炸。另一个是我国不少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性不足,例如太阳能技术中,不少光伏产品的核心技术是法国的。我国对新能源技术的运用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全国的开展,而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虽然煤资源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已发现的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精查储量少,用于规模建设的资源供给能力不足。而煤、石油等旧能源的消耗产生的大量污染气体,破坏生态环境和损害国人的健康。另外在国际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在2017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也曾郑重做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7年下降40%-45%。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煤、石油、天然气等旧能源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从整个地球上看,各种旧能源很丰富,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开采,总有一天会消耗完,例如:按目前开采水平,世界煤炭剩余储量可供开采192年,而我国仅可供开采110年。

所以,新能源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相信中国的未来,旧能源的使用会不断地减少,而新能源会逐渐的发展,最终取代旧能源。

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摘要: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的发展是人类作为世界上促进人类生存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上人类对绿色环保的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地扩大和增加,地球上的各种不可再生能源已经快要完全枯竭,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并且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和提高能源使用的质量和效率的绿色环保新能源。目前,新型绿色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其生产规模和利用的问题已经进一步的得到了来自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和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采取了积极的鼓励和实施支持新能源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绿色环保的政策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规模和生产使用的覆盖范围都正在进一步的增加和扩大。

我国的能源结构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以下主要的特征:

(1)我国的天然气和利用石油以及电力水电等清洁再开发利用再生能源所消费占的国民消费总值比重由1990年的19%、2%和4.8%分别迅速增长上升为2000年的20.94%、3.3%和9.64%。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在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其他能源可持续消费资源生产中的石油开采量所占比例长期都保持占百分之70以上。据当前的有关机构以及国家和能源部门的统计数据預测,到2005年,全国的石油和一次能源生产量大约为12.3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其中煤炭大约生产量为7.8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大约等于折合11亿吨的石油原煤),仍大约等于占63.8%。在21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当前的我国石油和一次能源的生产量结构中仍将可以继续地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

(2)以天然煤炭和水资源利用为主的新型替代能源结构,从其总量和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国的天然水能资源、煤炭资源、天然气和水资源分别为世界第2位、第12位和第24位。目前我国的天然煤炭资源中所蕴藏的天然气总量大约为5.6万亿吨,其中已公开的天然气储量大约为1万亿吨,占当前已公开和世界总自然资源可采储量的11%(其中已公开的石油和天气资源可采储量占2.4%,天然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占1.2%)。从人均的煤炭和天然可采储量的水平情况看,仅相当于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可采储量水平的1/2。据国务院能源部专家机构有关人士的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石油天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相对的短缺,人均的煤炭和天然水资源相对的储量不足。

新能源按照其直接利用形成和综合利用的电能来源不同可以被按其划分类别为多个清洁能源利用类别,我国的新能源一代清洁能源源在大体上的情况下是可以按其划分类别为:新型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规模水电、核能等。

2.1核电。

核能主要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预计中国的核电在建的装机规模将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在中国新建的核电机组30台,总在运核电的装机容量3281万千瓦,占全球装机容量仅次于全球的45.7;2020年中国在运大型核电的在建装机规模将在全球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三,达到5800万千瓦,在世界新建3000万千瓦,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目前关于我国新一届政府的核电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每年的核发电装机能力,从目前的8700兆瓦,增加到4万兆瓦,意味着2006-2020年的14年里,中国将继续增建30座大型核电厂。

2.2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新型清洁能源,目前已在我国各地区得到较大程度和范围的推广使用,主要是体现在人为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研发和普及推广使用。在河北山东等全国各地,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正逐步得到快速的发展,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如太阳能动力电池等也日臻成熟。

2.3水能。

水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早已充分开始使用并得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主要用途之一最重要的就是水力发电。较早期的风力水电站主要有小浪底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现在还有规模较大的如三峡水电站等。这些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和发展为促进了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和人民的社会发展建设了事业并且为人民提供了清洁能源的安全保障,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

2.4风能。

据世界和中国的近十年风电建设和综合利用发展研究的报告分别指出,如果充分的研究和深入开发,中国到2020年将已经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大规模风电的并网和装机容量,风电将远远的超过日本和美国的核电成为目前世界和中国第三大以利用风能为主力发电的风能综合电源。在目前我国四川和甘肃等西北盆地风能的综合利用发电和资源丰富的发达省份和边远地区有较大实力和规模的投资进行风电建设和应用。

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绿色的新能源,不管当前无论是从大力的节能和低碳减排,还是从大力发展了我国的节能和低碳绿色新能源实体市场经济,都被认为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基础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一代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持续快速的发展对于各个新一代能源行业来说无疑都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机遇也甚至可以说本身就是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由于近年来利用新能源的广泛利用工业技术以及应用日益广泛,所以对于如何促进新一代能源的广泛使用安全性、制取与传输以及数据与存储等工业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水平提高事在必行,我们能源企业应该为此提前做好必要的规划和准备,希望在未来的利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中有所作为。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没有哪一种新的现代科学型能源技术或者是其他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案,能够独立的研究和应用来解决整个的全球节约能源和碳排放的基础性问题,而是必须与全球的各个行业相互结合的先进技术,才能有效的使之可行。控制全球的能源消耗与推动全球实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相辅相成,因此积极的探索开拓、发展并加速对下一代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新能源市场发展趋势怎么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能源资源日趋紧张,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各个国家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世界各国都立足于本国资源和国情制定自己的能源发展战略,寻求本国资源利用的同时从其他途径和地区来获取能源满足日趋膨胀的能源问题。在资源和能源紧张的现实前提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我国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国家的推动下,行业加速发展,2020年新能源行业的营收规模超过4.5万亿元。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新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新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穿透生物质能。

当前,在双碳目标下,能源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合作的主要方向。中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

据了解,以沙特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是中国主要原油供应地区之一以及在西亚非洲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中阿在光伏、光热、风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和高层交流;加强技术创新合作。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我国和阿拉伯国家签约77个项目,计划投资和贸易总额1346.7亿元,涵盖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产能合作、“互联网+医疗健康”、旅游合作等多个领域。仅是国家层面,就有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项目、沙特红海综合智慧能源投资类项目等,投资额达145.8亿元。

商务部数据显示,20**年,中阿之间贸易额达到2344亿美元,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2.5亿吨,占到进口总量的一半;阿拉伯国家从中国进口总额1229亿美元、同比增长2.1%,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达到67.4%,同比分别增长6.1%和3.3%。

双向投资规模也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存量201亿美元,阿拉伯国家来华投资累计38亿美元,涵盖油气、建筑、制造、物流、电力等众多领域。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阿联酋哈利法港二期集装箱码头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成为新时期中阿经贸合作转型升级的标志性工程。

新能源市场产销规模分析。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34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7.5%;其中,水电装机3.2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149万千瓦)、风电装机2.3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952万千瓦。

新能源发展前景和趋势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4]吴步军.未来中国能源多元化趋势[j].应用能源技术.2010。

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4]吴步军.未来中国能源多元化趋势[j].应用能源技术.2010。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行业

统计数据显示,智能家电就国内来言拥有着过亿的潜在客户,特别是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人,对智能家电的要求高,需求大,是最大的潜在客户群。根据数据预估,2015年智能家电产值将达到1250亿元,2020年或将冲破一万亿,成为家电行业发展最快的关键部分,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及趋势集合

1、新政落地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所下滑,为124.2万辆,较2018年下降2.20%。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29.5万辆,累计下降39.7%。

注:2016年产量增速为51.8%。

从销量来看,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较2018年降低4.0%。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2020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两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时间与覆盖范围,将原计划于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同时,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也有所平缓,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8.9万辆,同比下降38.7%。

2、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更高。

2019年,新能源市场经历了补贴的巨大退坡,产品自身的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分车型来看,2019年,北汽新能源eu(参数|图片)(参数|图片)系列销量领先,并与第二名拉开较大差距。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最高。2019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69.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比分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为0.5%。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补贴退坡、产能过剩等问题,从政策来看,《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国家将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研究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共同主导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4]吴步军.未来中国能源多元化趋势[j].应用能源技术.2010。

和核聚变能等。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有珠穆朗玛峰、西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辽东丘陵等,各种地形的具备使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新能源市场也比较广阔。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比较快、利用率比较高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风力发电是我国一项新的发电技术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是很早,但是风力发电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发电技术,风力能源的发展主要在我国新疆、甘肃的戈壁大漠,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地区,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100多个风电场,2017年止,已安装了1450台风机,这样的发展速度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了。

太阳能是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重点产业。由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再加上新能源自身的价格便宜、安全环保,实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所以在近年来发展飞快,特别是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由于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在这些区域中太阳能的利用情况比较充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应用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中心。

生物质能技术在我国运用的较为广泛,其中我国是世界上开发。

沼气较多的国家。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薪材、秸秆、畜类等农业生物质能非常丰富,而这些物质都是发展生物质能的好原料,所以便可“就地取材”。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也极为重视,国家科委已连续在国家五年计划”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国家在如何发展生物质能上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也在发展当中。

二、以煤为代表的旧能源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我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今天,煤、石油等旧能源仍是我国所依赖的主要能源。

从经济上看,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约达19亿吨汽油量,而价格比较便宜,能够大量的开采和使用。从科学技术上看,我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新能源的发展也比较晚,在产品的质量上,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例如沼气运用不当产生爆炸。另一个是我国不少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性不足,例如太阳能技术中,不少光伏产品的核心技术是法国的。我国对新能源技术的运用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全国的开展,而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虽然煤资源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已发现的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精查储量少,用于规模建设的资源供给能力不足。而煤、石油等旧能源的消耗产生的大量污染气体,破坏生态环境和损害国人的健康。另外在国际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在2017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也曾郑重做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7年下降40%-45%。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煤、石油、天然气等旧能源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从整个地球上看,各种旧能源很丰富,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开采,总有一天会消耗完,例如:按目前开采水平,世界煤炭剩余储量可供开采192年,而我国仅可供开采110年。

所以,新能源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相信中国的未来,旧能源的使用会不断地减少,而新能源会逐渐的发展,最终取代旧能源。

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家居这样一个概念,想必今天的人已经不再陌生了。智能化、信息网络化、自动化等概念走进千家万户,也渗透到汽车工业的未来。如果无人驾驶汽车从设计到制造都是为了未来,那么新能源汽车凭借“起步晚”的优势,进入尖端技术领域的第一步。

摩托化标签越来越清晰。

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即使在续航能力、电池技术、维护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但仍有优于传统燃料汽车的优势。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将共存的市场,未来的发展标签仍将“摩托化”。

两极分化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深度受益,并开始迎来政策补贴。现在,补贴回落、准入门槛上浮、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多,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汽车价格相关的质量和技术体系如“硬件”的新一轮考验。

产业链主线。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肯定不会是一个主干到终点。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主要板块主要是汽车制造、电池系统和售后运营维护。今天,由需求发展带来的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了许多分支。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4]吴步军.未来中国能源多元化趋势[j].应用能源技术.201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工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对能源有着更大的需求。新能源的出现,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新能源有着更低污染、可再生、使用清洁高效等优势。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新能源前景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新能源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在寻求经济与能源平衡点的过程中,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污染少、可再生等优势,成为了我国发展低碳环保型经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新能源大致主要分成了六种,依次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太阳能的理论能源存储量大概为每年24000亿tcc(吨标准煤),66.6%的陆地年日照小时大于2200,每平方米收到的太阳辐射是6000兆焦;风能的能源储量为3.23tw(1太瓦=10亿千瓦),可以挖掘的隐藏陆地为250gw(1吉瓦=1百万千瓦),而近海为750gw;小水电的能源储量为19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1.28gw;海洋能的能源储量为26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50gw,当中潮汐能的能源储量为11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23gw;生物质能的能够挖掘潜力现在为3.17亿tcc,2050年将会达到9.75亿tcc;地热能源量为2000亿tcc,高温是6.5gw。

2.1我国太阳能目前的发展状况。

太阳能的应用方式往往是利用太阳自己创造出的热能通过正确的技术方式转变成电能系统,然后变成电能进行使用。我国拥有丰厚的太阳能资源[1],国内当前市场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相当快速,往往是针对光伏发电。我国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很广,包含了通信工业(占36%)领域、农村地区(43%)、光伏并网发电系统(4%)、其他商品占了17%。而市场化自行管控与政府政策性扶植的市场又分别占了一半。我国非常关注且加大了支撑大范围的地面光伏型发电站创建的力度。在今后的太阳资源发展目标中,增加了智能化电网构建,推行分布式屋顶光伏站的构建,如此做不但可以处理居民大量用电的需求,也可以很好的管控并降低在电力系统上的投资成本。

我国的风能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富有的。然而因为在很多方面受到了技术的限制与实际实施环境的约束,所以我国的风能源目前的开发使用领域较窄。努力的开发我国的风(力)能源,正确的使用它的资源优势,给资源环境保护带来实质性的帮助。风能源在某些程度中能够降低由于能源匮乏导致的能源紧缺,能够促使改进我国的资源产业构造,与相关的资源体系。风电发展的相对来说缓慢局面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规模、产业和核心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资金投入太高,同时没有相关的专业性优秀人才。风能源使用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这需要国家在相关政策与财政上予以支持与帮助。政府在风能源政策上的支持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对其实行贷款补助另外还要减少相关的风电税收。第二,在风电设施的创新与更新上加大财政的投入[2]。第三,我国将风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投入到相对的科技探究范围,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快速的协助企业获得产业的关键技术,提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我国生物质能能源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了经济林、薪炭林、田间农作物秸秆与林业相关的资源和有机型垃圾物等等。我国的生物能资源储量相对富有,开采潜力较大。开发生物质能资源必须加大力度完成对能源基地的建造,确保拥有持久可观的燃料数目,同时创建完善的相应原材料管理体制[3]。我国现在的生物质工程高科技产业化的重点工程主要包含了:生物材料的应用、生物能源的应用和生物质原料的有效生产。

我国的铀资源和其资源相比是比较缺乏的,同时分布的比较散。阻碍了我国的核资源原材料的研发探究使用。然而核能源跟其他的能源又不相同,它拥有了无限再生和无污染的优势,某种程度可以促进改善社会资源发展的困难。构建商业聚变堆,研发核聚变能,使其在我国的能源构造改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调整今后我国的能源结构。

我国的风能资源十分富有,但是现在开发程度较低,当前风电装机容量所拥有的比例较低,不及1%,即便是到了2020年我国的风电发展计划的3000万千瓦,所拥有的全国发电总装机的比例也只是3%左右,因此,要推广提高应用这一类洁净能源,一定要给风电一个宽阔的政策氛围,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依据我国电力科学院的预判,至2050年,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会是全国的电力装机的25%左右,当中光伏发电装机会是5%左右。预测至2020年荒漠光伏电站的累计装机会是205mw。我国拥有广阔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性沙漠,总计是110万平方公里左右。1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安置105mwp的太阳能电池,假如仅通过1%的沙漠面积来放置太阳能电池,那么可以安装1000gwp,是我国当前电力装机的两倍之多。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1年的信息数据,五类海洋能在理论上能够再生的总量为767亿千瓦,当中温差能会是400亿千瓦,盐差能为300亿千瓦,潮汐和波浪能又分别为30亿千瓦,海流能为6亿千瓦,但是很难将全部能量取出用于使用的。因此技术操作上可以使用的功率为65亿千瓦,当中盐差最多,能为30亿千瓦,温差能为25亿千瓦,波浪能为10亿千瓦。根据有关专家的预计判断,至2020年,国内的年生产生物燃油总量会是1950万吨左右,其中生物乙醇是1000万吨,生物柴油是900万吨。

由于我国新能源开发比较迟,所以在技术上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化石能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日益增加的经济发展要求了,所以,一定要努力改善能源结构,借鉴国外先进的开发技术,制定好相关的新能源发展政策等,才能够有利于新能源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王胜举,仝玉娟,姜陆洋.新能源汽车亮剑世界[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09).

[2]张程,张晶.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机会赶超世界[j].新财经,2008(12).

[3]李金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8(01).

 1、新政落地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所下滑,为124.2万辆,较2018年下降2.20%。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29.5万辆,累计下降39.7%。

注:2016年产量增速为51.8%。

从销量来看,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较2018年降低4.0%。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2020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两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时间与覆盖范围,将原计划于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同时,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也有所平缓,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8.9万辆,同比下降38.7%。

2、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更高。

2019年,新能源市场经历了补贴的巨大退坡,产品自身的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分车型来看,2019年,北汽新能源eu(参数|图片)(参数|图片)系列销量领先,并与第二名拉开较大差距。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最高。2019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69.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比分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为0.5%。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补贴退坡、产能过剩等问题,从政策来看,《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国家将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研究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共同主导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4]吴步军.未来中国能源多元化趋势[j].应用能源技术.2010。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本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了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中国自然也不例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石油需求不断增加,从1993年就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50%以上,然而,寻找石油资源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因此,新能源的发展对中国来说更显迫切和重要。

第一,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

新能源一方面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

中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产业化已初具规模。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

新能源作为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基础。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能源需求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为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中国政府正研究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未来将研究开征化石能源消费税,并实现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二五”能源规划,到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1亿吨标煤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一是大力发展太阳能。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电池。在光伏发电方面,中国仍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但随着中国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技术逐步提升,光伏发电成本会逐步下降,未来中国国内光伏容量将大幅增加。按照《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未来5年内中国太阳能屋顶电站装机规模将达现有规模的十倍。在太阳能电池方面,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已在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也将成为使用太阳能的大市场。

二是大力发展风能。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并网风电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中国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再创新高,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也正式起步。“十二五”期间,中国风电产业仍将持续每年10,000兆瓦以上的新增装机速度,风电场建设、并网发电、风电设备制造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市场前景看好。

三是大力发展水能。目前,中国不但是世界水电装机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已逐步成为世界水电创新的中心。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加快西部水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是积极发展核能。发展核电是中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点之一,未来5~10年,我国新建核电机组将以每年5~8台的速度递增,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火车头。

五是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理论上生物质能资源达50亿吨左右。现阶段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通过合理布局生物质发电项目、推广应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稳步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积极推进生物质气化工程,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到1,300万千瓦。

六是大力发展氢能。在氢能领域,中国着重要解决的是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关键技术。虽然这方面的技术已有突破,但还需要更进一步对燃料电池产业化技术进行改进、提升,使产业化技术成熟。中国将加大对氢能研发的投入,以提高中国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技术方面的水平。

总体来说,中国未来新能源发展的战略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到2010年,实现部分新能源技术的商业化。第二阶段到2020年,大批新能源技术达到商业化水平,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总量的18%以上。第三阶段是全面实现新能源的商业化,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到2050年在能源消费总量中达到30%以上。

21年1-5月,全球广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306万辆。其中,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狭义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达到186万辆,同比增长165%。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世界份额在19年间达到了51%。但2020年,受政策环境和疫情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世界地位下降至41%,在欧洲的超越趋势明显。2021年1-5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86万辆,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全球份额为51%,表现优异。

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高的原因是碳排放的压力,而不是特斯拉的重大贡献。在海外疫情影响下,欧美新能源政策大力支持,2020年下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逐步复苏。2021年4-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占全球47%,重回高位。中国回归世界的增量主要是由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向市场化的转变所驱动,形成了强大的内生增长动力。

商用车市场分析在这里故意抛出来,主要是因为全球新能源卡车和公交车基本都在中国,疫情过后新能源公交车在萎缩。虽然中国的份额增加了一点,但分析的意义不大。

一、世界新能源车走势。

从广义新能源汽车到狭义新能源乘用车分析。

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始于混合动力,随后逐渐进入电池化时代。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成为新能源真正的主要政策支持力量。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是从常见的混合动力配套公交车和卡车开始的补贴过程。随后公交车进入纯电动时代,混合动力公交车成为历史。

我们在这里分析的时候,不考虑乘用车和专用车,只考虑乘用车。原因是乘用车和专用车技术相对落后,近期在公交车、路权、小汽车等政策之外没有市场空间。因此,各国都把乘用车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点。

012年全球通用新能源乘用车158万辆,到2015年仅179万辆,增长缓慢。随着2016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2016年广义新能源汽车数量突破200万辆,2017年突破316万辆,2018年突破400万辆。2020年将达到515万台。2021年1-5月,广义新能源汽车306万辆,其中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占39%。

2018年至2021年,混合动力汽车占比持续下降至41%,份额逐步稳定。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占比从12年的93%逐渐下降到2015年的80%,之后混合动力汽车占比每年下降10个百分点。2019年,混合动力市场份额下降速度有所放缓,但2021年仍降至39%。2021年,混合趋势强劲。混合动力性能逐渐减弱,纯电动力相对稳定。

 1、新政落地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所下滑,为124.2万辆,较2018年下降2.20%。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29.5万辆,累计下降39.7%。

注:2016年产量增速为51.8%。

从销量来看,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较2018年降低4.0%。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2020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两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时间与覆盖范围,将原计划于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同时,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也有所平缓,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8.9万辆,同比下降38.7%。

2、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更高。

2019年,新能源市场经历了补贴的巨大退坡,产品自身的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分车型来看,2019年,北汽新能源eu(参数|图片)(参数|图片)系列销量领先,并与第二名拉开较大差距。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最高。2019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69.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比分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为0.5%。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补贴退坡、产能过剩等问题,从政策来看,《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国家将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研究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共同主导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摘要: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的发展是人类作为世界上促进人类生存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上人类对绿色环保的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地扩大和增加,地球上的各种不可再生能源已经快要完全枯竭,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并且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和提高能源使用的质量和效率的绿色环保新能源。目前,新型绿色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其生产规模和利用的问题已经进一步的得到了来自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和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采取了积极的鼓励和实施支持新能源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绿色环保的政策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规模和生产使用的覆盖范围都正在进一步的增加和扩大。

我国的能源结构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以下主要的特征:

(1)我国的天然气和利用石油以及电力水电等清洁再开发利用再生能源所消费占的国民消费总值比重由1990年的19%、2%和4.8%分别迅速增长上升为2000年的20.94%、3.3%和9.64%。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在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其他能源可持续消费资源生产中的石油开采量所占比例长期都保持占百分之70以上。据当前的有关机构以及国家和能源部门的统计数据預测,到2005年,全国的石油和一次能源生产量大约为12.3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其中煤炭大约生产量为7.8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大约等于折合11亿吨的石油原煤),仍大约等于占63.8%。在21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当前的我国石油和一次能源的生产量结构中仍将可以继续地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

(2)以天然煤炭和水资源利用为主的新型替代能源结构,从其总量和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国的天然水能资源、煤炭资源、天然气和水资源分别为世界第2位、第12位和第24位。目前我国的天然煤炭资源中所蕴藏的天然气总量大约为5.6万亿吨,其中已公开的天然气储量大约为1万亿吨,占当前已公开和世界总自然资源可采储量的11%(其中已公开的石油和天气资源可采储量占2.4%,天然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占1.2%)。从人均的煤炭和天然可采储量的水平情况看,仅相当于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可采储量水平的1/2。据国务院能源部专家机构有关人士的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石油天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相对的短缺,人均的煤炭和天然水资源相对的储量不足。

新能源按照其直接利用形成和综合利用的电能来源不同可以被按其划分类别为多个清洁能源利用类别,我国的新能源一代清洁能源源在大体上的情况下是可以按其划分类别为:新型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规模水电、核能等。

2.1核电。

核能主要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预计中国的核电在建的装机规模将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在中国新建的核电机组30台,总在运核电的装机容量3281万千瓦,占全球装机容量仅次于全球的45.7;2020年中国在运大型核电的在建装机规模将在全球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三,达到5800万千瓦,在世界新建3000万千瓦,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目前关于我国新一届政府的核电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每年的核发电装机能力,从目前的8700兆瓦,增加到4万兆瓦,意味着2006-2020年的14年里,中国将继续增建30座大型核电厂。

2.2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新型清洁能源,目前已在我国各地区得到较大程度和范围的推广使用,主要是体现在人为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研发和普及推广使用。在河北山东等全国各地,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正逐步得到快速的发展,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如太阳能动力电池等也日臻成熟。

2.3水能。

水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早已充分开始使用并得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主要用途之一最重要的就是水力发电。较早期的风力水电站主要有小浪底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现在还有规模较大的如三峡水电站等。这些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和发展为促进了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和人民的社会发展建设了事业并且为人民提供了清洁能源的安全保障,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

2.4风能。

据世界和中国的近十年风电建设和综合利用发展研究的报告分别指出,如果充分的研究和深入开发,中国到2020年将已经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大规模风电的并网和装机容量,风电将远远的超过日本和美国的核电成为目前世界和中国第三大以利用风能为主力发电的风能综合电源。在目前我国四川和甘肃等西北盆地风能的综合利用发电和资源丰富的发达省份和边远地区有较大实力和规模的投资进行风电建设和应用。

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绿色的新能源,不管当前无论是从大力的节能和低碳减排,还是从大力发展了我国的节能和低碳绿色新能源实体市场经济,都被认为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基础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一代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持续快速的发展对于各个新一代能源行业来说无疑都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机遇也甚至可以说本身就是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由于近年来利用新能源的广泛利用工业技术以及应用日益广泛,所以对于如何促进新一代能源的广泛使用安全性、制取与传输以及数据与存储等工业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水平提高事在必行,我们能源企业应该为此提前做好必要的规划和准备,希望在未来的利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中有所作为。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没有哪一种新的现代科学型能源技术或者是其他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案,能够独立的研究和应用来解决整个的全球节约能源和碳排放的基础性问题,而是必须与全球的各个行业相互结合的先进技术,才能有效的使之可行。控制全球的能源消耗与推动全球实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相辅相成,因此积极的探索开拓、发展并加速对下一代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和核聚变能等。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有珠穆朗玛峰、西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辽东丘陵等,各种地形的具备使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新能源市场也比较广阔。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比较快、利用率比较高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风力发电是我国一项新的发电技术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是很早,但是风力发电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发电技术,风力能源的发展主要在我国新疆、甘肃的戈壁大漠,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地区,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100多个风电场,2017年止,已安装了1450台风机,这样的发展速度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了。

太阳能是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重点产业。由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再加上新能源自身的价格便宜、安全环保,实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所以在近年来发展飞快,特别是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由于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在这些区域中太阳能的利用情况比较充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应用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中心。

生物质能技术在我国运用的较为广泛,其中我国是世界上开发。

沼气较多的国家。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薪材、秸秆、畜类等农业生物质能非常丰富,而这些物质都是发展生物质能的好原料,所以便可“就地取材”。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也极为重视,国家科委已连续在国家五年计划”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国家在如何发展生物质能上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也在发展当中。

二、以煤为代表的旧能源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我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今天,煤、石油等旧能源仍是我国所依赖的主要能源。

从经济上看,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约达19亿吨汽油量,而价格比较便宜,能够大量的开采和使用。从科学技术上看,我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新能源的发展也比较晚,在产品的质量上,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例如沼气运用不当产生爆炸。另一个是我国不少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性不足,例如太阳能技术中,不少光伏产品的核心技术是法国的。我国对新能源技术的运用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全国的开展,而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行业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都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行业,皆因全球各地的能源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的子孙后代很快就要没得用了。为了改善现有环境,为了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可持续再生资源就成了我们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年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年

高歌猛进,更上层楼。

需求未来无限大,只须时日。

从宏观经济分析:一方面,从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分析来看,2009年房地产市场出现短暂的动荡后快速反弹,上半年全国cpi指数一直在下降,但从2009年房价态势分析,不降反升且一直处于上升期,消费者市场则出现“抢房”现象,甚至各地“地王’飚现,房地产商囤地现象严重;另一方面,股市自6000多点跌破到1600多点后,现有开始回暖,升至3000多点,世界经济处于企稳向好阶段,国内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但楼市和股市的上升态势的信号,预示着通胀的靠近。通胀则意味着,未来消费者手中可能钱不值钱了,买东西也就更贵了。如果能够根据市场变化、遵循政府政策引导,及时做出调整,这对一些行业来说,盈利的机会也就可能增多。同样,对智能家居的行业来说,节能环保和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的政策要求,外加购房者被激发的购房热情必然带动更大的智能化装修的市场需求量,那么智能家居必将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期。

当然,国家不会没有通胀的预警机制,对于当前市场发展得态势,中央必将采取一些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做到“有加有减”,即加大中小企业投资力度,减少“三高”企业信贷,收缩一部分银根(资金回笼)、减少一部分信贷等措施来防止泡沫经济,这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政策的风险可能会让它们转入市场的“寒冬”。为了更好的减少这种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在全国大范围圈地的房产商可能会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多出促销措施,加快刺激消费者的买房欲望,赶在国家在相关政策出台之前把大批商品房推销出去;一是大力实施“精装房”策略来面对国家出台的相关限制政策,已增加和保持商品房的成交量。如果这样,“精装房”策略无疑对我们智能家居行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另外,国家计划在未来三年对3g的进行2000亿的投资,2009年全国大中小城市相继开通3g,而3g的启动把智能手机的“智能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3g的发展必然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手机可视对讲、视频监控等功能给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会,也使智能化的概念得以大力推广,让智能家居行业的智能化装修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因此,危机下的智能家居行业并不会被打垮,反而愈发生机与活力。从国家产业政策方向分析,智能家居行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必定是国家产业扶持的对象。智能家居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处于行业的快速发展期,智能家居的潮流不可逆转。在中国的13亿人口中大概有3.5亿个家庭,如果平均每个家庭在智能化装修的费用上做出6000元的预算,那么未来的整个智能家居的产业值将超过上万亿元,可以想象这样的市场会有多么庞大,这样一笔收入有多么可观。

从微观经济分析:智能家居行业的厂商从最初为数不多的几家,到现在各地的遍地开花的上百家,这样的数据不难想象它的生命力有多大。“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商人不做亏本的买卖,正因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市场潜力如此庞大才引得无数“英雄”厂家竞折腰。

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的智能化设计,给敏感的国人带来不少的刺激,在感叹智能化产品神奇时尚的同时,也刺激他们消费的需求。随着智能家居的推广,智能家居走进了中国众多的私人豪宅和复式楼宇,如今消费者大多追求时尚、智能、舒适生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智能家居抱有极大的兴趣,他们愿意关注、体验和购买。预计届时智能家居行业将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样,不久将全面进入亿万普通家庭,每年的销售额将达数百亿或上千亿。因此,要实现家家智能化的伟大目标,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每个行业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它要依次经历、萌芽、发展、成熟、衰退、死亡五个阶。

五金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分析

由于五金行业畅销火爆,导致市场供不应求,很多企业纷纷向供大于求转变,迫使市场竞争由以价格为主转向以高品质、高技术含量为主。很多相关企业竞争力度大,迫使各阶段利润空间减少,同时,国际市场对我国五金产品要求也逐渐增大,产品质量要求也有更高要求。而且,五金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外贸格局,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量将增长。

目前我国五金市场行业已形成地型与流通型、大型与中小型、综合型与单一型合理搭配,相辅相成的格局,市场建设相对完善,他们都根据各自不同的市场定位形成各自发展的模式。五金市场的'多元效应不仅可以聚集大部分的五金商户经营者,也可以将产品引进当地市场,从而使五金市场地位越来越稳固。

中国五金市场新趋势越来越明显,如果五金行业不面向现代化发展,很有可能使企业面对市场旁落的危险。随着现在代理商、经销商地位的庞大,五金也应该有个立足之地,个人强则集体强,集体强则个人强。专卖店也应该是五金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今专卖店越来越受大众喜爱,从专卖店做起,一点点发展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中国现代农业未来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0年中国现代农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随着“三化同步”战略的提出,可以预见,农业现代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以下从经济发展趋势和诱致性创新理论两个维度展望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

(一)经济发展趋势与农业现代化展望

1、经济结构变动与农业现代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逐渐凸显,三次产业协同性增强。第一产业产值占比由2000年的15.1%下降到2017年的10.1%,降速趋缓;第二产业占比基本保持平稳;而第三产业占比迅速上升。2003-2011年,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工业整体素质的稳步提升,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然而,从城乡结构来看,2017年城乡二元结构系数仍高达4.76,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见,城乡二元结构仍旧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因此,只有将农业现代化放在首要位置,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才能突破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的发展瓶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根本要求。

2、消费结构变化与农业现代化展望

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必然促使人们改善消费结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近年来,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逐步加强,关注的重点除了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外,还集中在产品品种的创新和品质的提升等多方面。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食物消费需求的转化,必然导致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转化。这就要求农业生产要满足市场需求,农业品种结构要进一步优化,农业要朝着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也要求农业生产经营者不断提高农业的产销一体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同时也要求市场形成一系列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

3、劳动力流动与农业现代化展望

2011年,我国农业产值占gdp比重下降为10、0%,但是农业就业人员仍高达34、8%,这表明我国就业结构仍存在脱节现象。与此同时,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农村劳动力将进入结构性短缺阶段。这就要求努力实现“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方向转变”,用现代化的经营服务体系培养新型农民,引导和带动用现代物质条件和科学技术装备和改造农业。

(二)诱致性创新理论与农业现代化速水

佑次郎和拉坦(1985)发展了诱致性创新理论,运用大量历史数据、生产函数模型、理论推导证明了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是经济体系内变量引起的,并且强调在任何一个经济中,农业的发展都要依赖于资源禀赋、文化禀赋、技术和制度的相互作用。他们还指出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失败与世界农业不平衡是由于不利条件阻碍或延缓了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诱导过程;这些不利条件包括市场扭曲、文化环境、研究机构与科学家的不完善和缺乏等;这些不利条件主要是由不合理制度与政策造成的。基于诱致性创新理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重视对教育与研究的大量投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并强化制度创新和改革的能力。

第2页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既被称为20世纪世界三大尖端科技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被发达国家视为人类的最后科学尖端,科研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二)人工智能的分类

人工智能的概念很宽泛,按照人工智能的实力可分为三大类:

1、弱人工智能:在特定领域等同或者超过人类智能或效率的机器智能。

2、强人工智能: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

3、超人工智能:在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等各个领域都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革命就是从弱人工智能,通过强人工智能,最终达到超人工智能的过程。目前人类已经掌握弱人工智能,生活中弱人工智能无处不在,比如siri、垃圾邮件过滤器、谷歌翻译、电商网站上的商品推送、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等等。

人脑与电脑的最大差别在于,一些我们认为困难的事情,如微积分、金融市场策略、翻译等,对于电脑来说都十分容易;但一些人类认为容易的事情,如视觉、动态、移动、直觉,对于电脑来说却是十分困难。而要达到人类级别的智能,电脑必须要理解更高深的东西,比如微小的脸部表情变化,以为为什么喜欢这个而不喜欢那个,要达到这样的水平首先在硬件方便要增加电脑处理速度,其次在软件方面要让电脑变得智能。

美国发明家、未来学家kurzweil估算出人脑的运算能力是10^16 cps(calculations per second,每秒计算次数,描述运算能力的单位),即1亿亿次计算每秒。现在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国的天河二号,运行能力已达到3.4亿亿次,已经超过人脑,但由于其成本高、规模大、功耗高,使其并不能够被商业及广泛运用。kurzweil认为考虑电脑发展程度的标杆是看1000美元能买到多少cps,当1000美元能买到人脑级别的1亿亿运算能力的时候,强人工智能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目前1000美元能买到10万亿cps(人脑的千分之一),根据加速回报定律,科技的进步将呈指数型增长,按照这个速度,到2025年1000美元就可以买到和人脑运算速度抗衡的电脑了。

二、 人工智能的产业链分析

从发展路径及阶段上看,实现人工智能需经历三个阶段:计算智能(能存会算)、感知智能(能听会说、能看会认)和认知智能(能理解会思考)。

从产业链上看,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基础技术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及人工智能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基础技术支撑由数据中心及运算平台构成,即计算智能阶段,包括数据传输、运算、存储等;人工智能技术是基于基础层提供的存储资源和大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建模,开发面向不同领域的应用技术,包含感知智能及认知智能两个阶段,感知智能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音处理和生物识别等,认知智能如机器学习、预测类api和人工智能平台;人工智能应用主要为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实现不同场景的应用,如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领域。

图表 人工智能产业链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三、 各国加快布局人工智能行业

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发展。自人工智能诞生至今,各国都纷纷加大对人工智能的科研投入,其中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公共投资的方式引导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2017财年美国政府将22亿美元的国家预算投入到了先进制造业,投入方向之一便是“国家机器人计划”。

在技术方向上,美国将机器人技术列为警惕技术,主攻军用机器人技术,欧洲主攻服务和医疗机器人技术,日本主攻仿人和娱乐机器人。

现阶段的技术突破的重点一是云机器人技术,二是人脑仿生计算技术。美国、日本、巴西等国家均将云机器人作为机器人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之一。伴随着宽带网络设施的普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机器人技术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机器人量产化目标实现,机器人通过网络获得数据或者进行处理将成为可能。目前国外相关研究的方向包括:建立开放系统机器人架构(包括通用的硬件与软件平台)、网络互联机器人系统平台、机器人网络平台的算法和图像处理系统开发、云机器人相关网络基础设施的研究等。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前景展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行业

目前我国老年用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为每年6000亿元,但目前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有服务则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让老龄产业“商机无限”。我国的老年用品和服务产业才刚刚起步,涉及养老机构、医疗保健产品、旅游、房地产等领域,在各方面的专项产品及服务都还待开发。

网页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

在中国真正普及全职的网站设计员严格讲是2002年,在之前更多是由技术性人才担任此项职位,随着中国互联网环境转晴,网站的高竞争使网站策划的地位突显。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真正处于领军性地位的网站平台90%具有一个特点——网站策划思路清晰合理,界面友好,网站营销作用强;因此专业的网站设计是未来网站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深圳达内uid培训李老师跟大家一起分享在未来,网页设计呈现以下5大趋势:

1.具备市场销售意识,且掌握扎实技术的专业网站策划人才成抢手货 具备市场销售和扎实技术于一身,这种复合性网站策划人才则是现今大网站品牌竞争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其中当前网站竞争实力不高的情况下,技术人才转型是网站策划是当前现状,不过未来以市场销售为主的人才转型,才能真正推动网站策划走向专业化。

2.人机工程学思想将大行其道 人机工程学又称人机工效学,是一门让技术人性化的科学,一门关于技术和人的协调关系的科学。即如何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把人作为产品和环境设计的出发点,使其性能、色彩等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从而使人们在工作中更安全、便捷和舒适,工作效率更高。

3.文化理念全面渗透网站策划实战 网站竞争从技术竞争、平台竞争,以及现在的市场竞争,经过几年的发展,未来将上升至“文化竞争”的高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经济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却能够决定经济、政治的走势;从网站经营的角度来看,好的网站经营能够促使网站的客户不断的聚集、交流,逐步建立以网站或网站行业或网站性质为核心的文化。

4.系统网站策划理论在五年内产生网站策划是一门有趣的学问 它涉及心理学、美学、人机工程学、工程技术、网络知识等多项学科,在国外,已逐渐有这方面的专业理论,在未来5年内,专业网站策划的理论书籍会出现,但我们更期待在具备丰富网站策划经验的这群队伍,将自己的实战经验提升至理论知识,使网站策划理论更贴近市场,推动中国网站经营专业化。

5.网站策划的专业化导致网站设计风格整合:简约与个性成主流 随着网站策划的专业化进程加速,未来大型网站设计表现风格应该会有所整合,并走向:极至简约、个性十足两个方面。 极至简约风格:指以最简约的方式,分配、表现页面内容,以引导客户直抵目标内容,避免了因内容过多而产生的焦点分散问题。 个性十足风格:指以多样化的表现方式,设计网站。它主要针对一些以娱乐性质为主的大型网站或企业网站,它具备高强度的眼球吸引力、丰富的图片或文字表现形式。

除了上边功能强大的上传工具以外,用户还可以选择一些短小精悍的上传工具。

uploadnow!上传工具可以自动上传本地站点中更新过的文件,避免上传没有更新过的文件,节省上网的时间和费用。

现在的互联网用户对网页的功能和用户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页的设计必须注重功能,因为没有内涵的华丽很快就会被浏览者抛弃。未来的网页设计趋势是:响应设计( responsive design)、持续联系(constant connection)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出色的网页设计需要优秀的配色、直观的设计、良好的交互性和快速的.响应。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行业

“女怕嫁错郎,人怕入错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未来哪些行业会快速发展!

未来趋势:生物医药是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制药技术将成为未来创新主动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对研发人员的薪酬策略上,也可以看到生物医药行业对研发人员的重视程度。

未来趋势:数据表明,近3年来,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复合增长率超过3成,使得传统旅行社越来越看重在线旅游市场的力量。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中国在线旅游行业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因此可以明确的是,市场对于旅游体验师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到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4650亿1.元,复合增长率超过20%。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会更加注重网络平台的口碑营销模式,旅游体验师由此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增长,但在物质生活空前发达的当下,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却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老年用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为每年6000亿元,但目前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有服务则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让老龄产业“商机无限”。我国的老年用品和服务产业才刚刚起步,涉及养老机构、医疗保健产品、旅游、房地产等领域,在各方面的专项产品及服务都还待开发。

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基数巨大,劳动力技术技能培养的需求也是巨大的,这个行业的潜力从新东方火热上市就可以看出端倪。并且,不管什么时候,中国人对下一代培养都是全力以赴。

以前一部大片,能赚个几百万都非常不容易。现在,一部成本几千万的小片,也能赚个十几亿票房。这个票房数字的背后,说明现在的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渴望。中国很多地方也有客观条件大力发展会展文化经济,但常缺乏宏观大思路。现代信息化时代的传播媒介,会加快这种新文化的扩展速度,会迅速产生全国性的,甚至世界性的影响力。所谓的新文化的创造产品,不是去抢世界现成的“蛋糕”,而是创造自己特有的“蛋糕”。网络经济与网络文化的融合发展,是当代网络经济与网络文化的一大特色。网络游戏就是当代网络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统计数据显示,智能家电就国内来言拥有着过亿的潜在客户,特别是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人,对智能家电的要求高,需求大,是最大的潜在客户群。根据数据预估,2015年智能家电产值将达到1250亿元,2020年或将冲破一万亿,成为家电行业发展最快的关键部分,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这两年,互联网行业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而它们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这两年互联网企业的涨薪速度曲线几近陡直向上。未来趋势:互联网本身是个瞬息万变的大行业,不同子行业的热门程度往往与所在行业的垄断程度、发展速度和从业公司数量有关,目前较为热门的有互联网金融、电商、视频、搜索等。比如大数据开发、云计算、搜索、移动互联网等热门领域都有大量的高薪工作需求。除了技术人员外,还有两类人才是许多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中小电商急需的人才类型。一类是熟悉网络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另一类是懂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的人才。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总体来看,作为新兴产业,互联网企业的薪酬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数据显示,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的收入水平最高。由此可见,中国互联网企业目前还是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大北京这三大经济最发达的都市圈。如果想在这个行业里淘金,那就不要梦想逃离“北上广”的高房价、高物价和令人窒息的交通和雾霾了。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都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行业,皆因全球各地的能源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的子孙后代很快就要没得用了。为了改善现有环境,为了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可持续再生资源就成了我们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无论科技在怎样发展,人工智能永远都不能替代人类去感知情绪,去发现美丑。所以“时尚”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无论何时人类都不会放弃对美的追求尤其是当科技与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