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需要发表演讲或演讲比赛的人来说,写一篇恰当的讲话稿是非常重要的。尊敬的听众朋友们,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发表讲话。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和观点。

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尊敬的范副主席、各位领导:

正当全乡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力推进全乡农业农村工作之际,范副主席携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乡各族干部群众的关心和厚爱。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及全乡1万2千多各族干部群众,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乡位于××县南部,距县城17公里。北靠上帕镇,东临兰坪县,南接子里甲乡,西与缅甸毗邻。境内山高坡陡,平均坡度为30度以上。国土面积为274.3平方公里,边境线长8.25公里。共有6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年全乡年末总户数为3221户,总人口为12607人(其中农业户2842户、农业人口11941人);共有耕地面积12246.6亩(其中水田2135亩),人均耕地面积1.03亩;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8元,粮食总产量达418.91万公斤,人均有粮350.82公斤;年内牲畜出栏2232头(只)。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历史和群众思想文化素质总体较低等诸多因素制约,我乡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是典型的集边疆、贫困、山区、民族、宗教为一体的特困乡。

近年来,在州、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农村低保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动态管理和提高标准为中心,不断加强调研,完善制度,规范操作,确保了全乡农村低保整体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下面,我就全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贯彻落实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加强领导,统一部署。

自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人大的监督及县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乡多次召开专题会,对农村低保工作进行研究。为加强对农村低保工作的领导,乡人民政府成立了由乡长为组长,民政助理为副组长,民政办、扶贫办和社会保障所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在乡民政办设立了低保办公室,专人负责低保工作,同时,各村委会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由民政办负责具体业务指导及核实上报等工作,村委会负责低保户的申请、核实,初步形成了三级联动、上下贯通、层层落实的农村低保工作组织网络,保证了农村低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有序运行。

(二)结合实际,制定相应政策。

为了规范农村低保工作的操作和管理,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力度,我乡制定了《××乡人民政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建立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农村低保工作的有序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开展农村低保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严把农村低保对象的申报、审核、审批程序关,分类施保、动态管理。

随着全乡农村低保工作的不断推进,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低保管理逐步规范,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申报、审核、审批和发放程序。一是摸清底数,落实责任。对提出申请农村低保户的家庭情况、人口、人均收入、家庭主要劳动能力的身体状况等,进行入户调查,填写《农村低保入户调查表》,明确责任并坚持“谁入户,谁签字,谁负责”的调查责任制度,做到不重、不漏;二是坚持三榜公布制度。即村委会受理农村低保申请后,在7天内对申请人家庭成员的户籍、收入状况进行调查取证,集体讨论认为符合保障条件的,在村委会进行张榜公布,群众无异议后,将申请表签署意见等相关材料,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上报乡镇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对接到的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无误后,将符合保障条件的申请表连同相关材料报送县民政局。县民政局对上报的申请表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保障条件的给予审批,并经乡镇人民政府通知村委会将发放金额张榜公布。张榜公布的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共同生活家庭人口、补助金额。公布时间不得少于3天,让群众知情放心。对有异议的,重新审核,对不符合保障条件的,通知申请人,并做好解释工作。三是建档立卡,严格审批。建立了农村低保家庭备案制度,对农村低保户的家庭情况、收入状况、年龄等都做了详细登记,同时实行农村低保对象动态管理,按季走访,按季审批。四是农村低保金实行按季发放。每季上旬,民政办将全乡各村已保的对象分别统计报送县民政局,民政局将资金划拨到农村信用社,再由乡民政办领取负责发放。在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中,始终遵循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原则,坚持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方针,进一步健全了制度,强化了管理,完善了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切实将符合农村低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

(二)分类施保,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

人均年收入在693元以下的特殊困难家庭成员。

三、存在的问题。

农村低保工作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保证。通过不断努力探索,我乡的农村低保工作已步入正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让部分低收入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全乡农村低保工作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面窄标准低。从目前纳入低保的人数来看,我乡仍有许多需要低保而未纳入低保范围内的居民。**年我乡农业人口11941人,按照693元的温饱标准,目前只纳入4860人,全乡还有4590人的贫困人口需纳入农村低保,要实现“应保尽保”目标差距还很大。同时,农村低保标准偏低。目前我乡农村低保标准的月平均水平仅为50元,随着近年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低保资金更显不足。

二是保障对象的鉴定难,工作经费短缺。首先,在“低保”资格确认上,最大的问题是对收入缺乏有效的审核手段,或者隐性收人问题比较严重,难以货币化。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中粮食等实物收入占相当比重,在价值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其次,难以准确计算农民的个人收入。在审查、审核“低保”对象时,在操作中,标准的确定人为因素比较多,缺乏科学测算和合理精算。一是划定的贫困线不好掌握,对低保户的收入只能大概估算。二是在农村生活困难的家庭比较多,部分村干部为避免出现矛盾,需要多次召开会议反复评议才能确定。有的村因指标不够,而使符合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不能够享受低保。同时,低保宣传、核查、公示等费用较大,乡内又无能力解决相应的工作经费,制约了救助工作的快速发展。

总之,农村低保任重而道远。但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民政局的具体业务指导下,我乡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调查落实,推进分类施保,强化动态管理,切实加快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确保应保尽保。为我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创造良好环境。

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县委:

按照地区人大工委内部明电的安排部署,6月30日—7月1日,县人大会会同县委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民政局、民宗局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基层组织建设专题调研组,重点对我县4个乡镇、8个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其他乡镇作了面上的了解,在肯定了近几年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好的作法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也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部分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推动了我县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为开展好乡镇和村一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了借鉴。

一、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情况。

阿瓦提县辖15个基层党委,其中乡镇党委8个,企业党委2个,5个县直机关党委,8个党组,15个党总支,378个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119个),党员总数为8255名,其中农村党员5629名(含乡镇机关及站所党员);农村党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472名,中专(高中)文化的1110名,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4047名;有村组干部829名。近几年来,我们开展了争创“五好”乡村党组织、人民满意县直部门、群众满意乡镇站所、“五好”学校党支部、“六好”社区党支部等活动。目前,全县有2个乡党委被地委命名为“五好”乡镇党委,1个村被地委命名为“红旗村”;86个村党支部被县委命名为“五好”村党支部,2个村被县委命名为“红旗村”。在县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命名了4个“六好”社区党支部、6个“五好”县直机关党支部、7个“五好”学校党支部。

二、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目标,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狠抓落实,形成了“党委龙头活、各级班子强、乡村基础实、配套组织全、整体效能好”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新格局,为建设和谐、文明的阿瓦提县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齐心协力抓落实,形成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合力。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一把手”抓党建责任制和“包扶帮带”制度,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考评细则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联系指导,健全和落实了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四同”工作机制,规定了县级、科级领导干部每年下乡驻村的具体目标任务,各级领导干部通过与农民“四同”,加强对联系点党建工作的指导。三是强化督导,县委每年召开1—2次规模较大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现场会(观摩会),每季度对乡镇党建工作进行一次考核,不定期地对基层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落实了基层党委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责任。

(二)选贤任能抓“龙头”、带班子,造就了一支坚强有力的干伍。一是拓宽渠道选人,着力搞好乡村班子的选配,全县8个乡镇党委书记的平均年龄由的39.8岁下降到现在的36.1岁,下降了3.7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由20的3人上升到现在的8人。通过班子换届选举和集中整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平均年龄38.7岁,比年下降了5.1岁。二是强化培训育人,突出抓好干部教育培训,重点抓了新提拔的乡镇领导干部、新参加工作的乡镇干部及新任村支部书记、主任的岗前培训、党校轮训、赴外培训和学历教育。目前,乡镇科级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07人,占科级干部总数的70.8%;村干部中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206人(其中大专11人),占村干部总数的23.5%。三是转变作风带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四同”日记、信访接待日、首问责任制等制度,1+1助学机制和扶贫共建机制,全县30多名县级领导每人联系3户贫困户,400多名副科以上干部和700多家特困户签订了扶贫帮困协议,县直90多个单位与对口村建立了扶贫帮困联系点。

(三)因地制宜抓基建,规范了乡镇“4211”工作机制。一是实施“五小”工程建设,5个乡镇都建起了机关干部宿舍、食堂、澡堂、阅览室、娱乐室,总投资446万元,总建筑面积6018平方米,营造拴心留人的好环境。二是制定完善了《阿瓦提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汇编》,使乡镇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四)创新思路建机制,推行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一是制定出台了《阿瓦提县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在全县118个行政村全面推行了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二是创新工作机制,推行村干部星级化管理,每年按照村干部星级化管理实施办法,对村两委主要领导年度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在考核定等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条件对村主要干部进行授星升级。目前,全县共有五星级以上村干部43名,其中八星级村干部19名,七星级村干部4名,六星级村干部11名,五星级村干部9名;今年我们为14名八星级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交养老统筹费68544元。三是加强村级后备干伍建设,把政治素质好、年纪轻、文化高、懂经营、善管理的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实用技术骨干、经济带头人纳入视野,重点培养,每个村都培养选拔了5名左右的后备干部,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

(五)从严要求抓管理,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坚持对党员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以支部为单位,每年年初,由党支部制定党员工作目标,实行百分制,半年初评,年底总评,并与“争先创优”相结合。二是开展农民党员设岗定责,将农民党员设岗定责纳入乡镇季度目标考核内容,指导乡镇及村党支部结合实际,合理设置岗位,引导农民党员根据自己的特长积极竞岗,把党员放在最合适的岗位。目前,全县有近3000名无职党员通过竞争上了岗;今年“七一”县委对20名人优秀上岗党员进行了表彰。二是严把党员“入口”,疏通“出口”,重点在青年知识分子、农村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及大中专毕业学生中发展党员,积极培养和吸收其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较好地改善了党员队伍的分布和结构。近五年来,全县共发展党员1519名,平均每年发展303名;新发展的党员中女党员456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30.6%,35岁以下的1305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86%,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874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57.5%。同时加大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疏通“出口”,对长期不参加党的活动、不交纳党费、不发挥作用,且民主评议为不合格的党员,给予了组织处置。近五年先后对22名不合格党员进行了劝退、除名等处理,保持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xx乡位于x县东部,总面积x平方公里,辖x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x余人。xx新集镇距x县城8.5公里,自二0一0年进入建设高峰期以来,已初具规模,城镇常驻人口达到近x人。现将我乡的基层党建及农村清洁工程两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全乡现有党支部x个,其中机关事业支部x个,协会支部1个,农村支部x个。共有党员x名,其中妇女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的x%,高中以上学历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的x%,60岁以上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的x%,35岁以下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的x%。机关事业单位党员x名,农村党员x名,农村党员中,有职党员x名,其中交叉任职x名,无职党员x名,其中流动党员x名。,全乡共发展新党员x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x名,x个农村党支部无两年以上不发展新党员的空白村。

二0一二年,为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县委“一化四建”发展战略、“一创五争”主题活动等工作,现汇报如下:

1、抓班子,促合力。

首先是强化乡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将班子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核心,把抓班子建设作为抓好党建工作的着力点,确保班子成员一班人齐心谋事,同力成事。一是完善党委议事制度,班子成员多沟通、多交流、多交心,使权力运行阳光化,基本形成大事会上集体议,小事分管领导放开干的工作局面。二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一般干部和副职领导的支出由分管财贸领导审签,分管财贸领导支出由乡长审签,乡长、人大主席、政协联工委主任支出由书记审签,书记支出由乡长审签的财务支出互签制度,此举不仅杜绝了人情支出、好人支出、为难支出现象的发生,真正发挥了相互监督作用,使分管领导可以安心理财,同时也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使干部职工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做到了心平气和、肚中清白、心中明白。三是抽调一名副职两名一般干部成立了群众工作站,专门负责群众来乡的信访接待和综合协调工作,使老百姓来乡办事、反映问题有人听,有人记,有人协调、有人解决。

其次是强化村级班子建设。一是加强村级班子的调整配备。在去年的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中,全乡x个村有7个村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x个村书记实现连选连任,黄埠村因情况复杂暂由乡领导兼任支部书记,也于今年4月成功完成调整。二是加强后备干部的发掘、储备、管理和培养工作,不断完善后备干部人才库,将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人才作为重点对象加以培养,逐步建立起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现全乡共有在册农村后备干部x名。三是严把党员发展审核关。为切实做好的党员发展工作,年初乡党委即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纳入各支部年度工作的考核项目,要求各支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做好党员发展,特别要注重在职村组干部、后备干部、女性党员的发展工作,杜绝发展关系党员、在校在读学生党员。

2、抓机制,促规范。

首先是强化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年初成立了年度目标管理考核领导小组,根据各支部、各战线的实际和今年的工作重点,进一步细化了各支部、各战线具体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和奖惩办法,按绩计酬,奖优罚劣,提高了干部想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积极性,基本形成了充满活力与竞争的工作机制。

其次是强化完善干部“四联”包村机制。年初,将所有部门和单位划分5个战线,将全乡x个村根据地域分布和工作量的大小划为4个片区(集镇单列),分别由5名党政副职具体分管,x名主要领导再对党政副职分管的战线和村实行“一对一”联系,使每个班子成员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尽展所长,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基本形成了每条战线、每个村都有主要领导联系抓总、管片副职分管联系抓具体、一般干部联系抓落实、党员干部联系抓党建的“四联”工作机制。

其三是强化“三评”干部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实行周一例会汇报点评、半年工作小结测评、年终全年工作总结总评的干部管理机制,公开对干部开展工作情况适时进行点评、测评和总评,将干部目标考核分为x级,评议定级结果与干部绩酬挂钩,此举增加了干部职工的工作压力,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肯想事、会想事的干事创业、争先创优干劲,促进了责任心和开展工作的主动性、灵活性和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其四是强化公开公示机制。一是扎实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要求每个支部确定一名专人对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内容进行适时更改和更新,财务公开数据由乡经管站直接提供,乡党建联村干部负责督促各村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及时性,确保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数据有准头,内容有看头。二是对群众关注和敏感的如低保评定、危房改造户确定等,严格按程序张榜公示,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确保群众对政策理解到位,对评定结果认可无异议。

3、抓作风,促转变。

首先是强化“一个中心”建设。年初,将国土、林业、民政、计生、财政(主要是粮食补贴、家电下乡和农机具补贴)等具有办证服务职能的部门进行归口管理,抽调专门人员,安排专门办公室,设立了xx乡便民办证服务中心,同时进一步完善机关效能制度和限时办结制度,使群众来乡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其次是强化“两牌”公示建设。一是在乡机关制作了便民服务牌,在各站所办公室的门口将站所成员的相片、姓名、职务、分管事项、电话号码等逐一进行公示,使群众来乡办事一目了然。二是在各村的主要路口和集中活动场所制作了xx乡干部联村情况公示牌,将联村主要领导、联片副职领导、综合联村干部、党建联村干部的姓名、职务、电话号码等进行公示,便于群众掌握自己所在村的联村乡领导、联村乡干部情况,方便群众进行监督和联系。

再次是强化公开承诺、践诺、兑诺(三诺)工作。年初,全乡x个支部结合所在单位的工作重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作出承诺87件,全乡x名党员围绕如何推动中心工作,服务群众作了承诺1x2件,在经乡党委审核备案后,全部在各支部党务公开栏中予以张榜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将践诺兑诺作为此后干部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考核指标,截止目前,已兑现承诺x件。

4、抓载体,促实效。

首先是强化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按照“结合党建开展主题活动,开展主题活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乡党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乡各支部开展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以实际成绩向党献礼的通知》,一是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以“五抓五促,党群同创,将xx建设成为辰溪后花园”的主题实践活动;二是要求各支部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主题实践活动,截止目前,各支部共上报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方案x个,经乡党委审核同意已批复开展的有x个,还有x个正在进一步完善方案中。

其次是强化“双十工程”结果的运用。4月全面启动了“双十工程”,一是制定工作细则,以不护短、不怕揭丑的决心扎实开展了支部分类定级工作,力求以此为契机,达到促进各支部各项工作上台阶的目的。经审核全乡x个支部,有x个支部被评定为好,x个评为较好,x个评为一般,x个评为差。二是制定“找差距、定措施、赶先进、优者示范、劣者争优”的整改思路,明确整改方案和整改时间,激发各支部力争上游、力争进类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扎实开展了党员“十星”评议工作,全乡共参评农村党员xx名,通过评议共评出九星以上党员x名,六到八星党员x名,五星以下党员x名。四是对实行定级结果与年终目标考核结合,被评为差等级的支部不能评先进单位,支部书记不能评先进个人,五星以下党员不能评先评优,并由支部书记进行谈话,制定整改措施予以限期整改,给支部和党员增压,达到党员争模范,工作争上游的目的。

再次是强化党员先锋模范建设。一是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乡党委结合各支部的实际情况及每名党员的业务特长,坚持因人设岗、科学设岗的原则,全乡共设农村党员岗位x个,对x名在乡农村健康无职党员设立了岗位,协助村支两委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和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开展“1+1”结对帮扶活动。全乡除外出及老弱病残党员外,共结对帮扶困难群众x户,大力开展“送思路、送信息、送技术、送物资、送温暖”活动,确保帮扶落在实处。三是加大干部“一人学一技”示范基地创建,突出实践操作,根据全乡产业发展趋势,确定了x个示范基地,按照“一人学一技、一人专一业,牵手共致富”的工作要求,通过技术指导拉近群众距离,帮助群众发家致富,为民排忧解难。

5、抓阵地,促形象。

首先是强化乡级阵地建设。一是年初乡党委政府即投入资金x万余元,对乡机关大小会议室进行了重新装修和布置,添置了一些办公设备和用品,有效地改善了办公环境。二是筹集资金x万元,正式启动了乡机关食堂的修缮工程,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6月底前全面完工。三是筹集资金x万元,对政府大院的操坪进行硬化,现已完成地基整理,预计本月底全面完成。通过以上措施,力求使乡政府机关大院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彻底扭转以前“脏、乱、差”的形象,方便了群众来乡办事。同时由于办公条件的改善,也大大提高了乡机关的吸引力,使干部从内心深处肯留乡、多驻乡,政府机关大院也真正成为了“留人、拴心、干事业”的干部之家。

其次是强化村级阵地建设。目前,全乡x个农村支部中,有x个村完成了党员活动室的新建,x个村完成了体育集中活动场所的修建。今年3月,乡党委责成各党建联村乡干部下到各联系点上,协同支部对活动室重新进行了规范化布置,购置了一些必备的办公用品,要求每个支部安排一名专人进行管理,使党员活动室不成为虚名,真正成为议事的主要场所。

存在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发展不平衡,有些村干部虽有心干事,但却因种.种因素的限制而难以干成事,造成了“有了项目就干事,没了项目不干事”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项工作的开展。

2、农村党员年龄普遍偏高,老、弱、病、残及外出党员逐年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部的正常活动开展。

3、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和党员发展质量越来越难以得到保证,因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造成可选择的适龄优秀人员越来越少,培养和发展要么只能矮子里面选高子,要么留不住不人,新培养和发展的后备干部和党员外流严重,造成培养和发展无实际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战斗力的提升。

4、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造成支部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难以到位,思想涣散,集体观念、大局观念减弱,“好好先生”或事不关已、出人不出力类的党员不泛其数,在一定程度下影响了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5、阵地建设发展不平衡,因缺乏资金,大部分党员活动室陈旧不堪,有些支部活动室虽有集体场所,但因选址不科学远离人口集中区域,难以充分发挥阵地作用,有些支部甚至没有活动室完全依靠租住民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的培训、教育和主题活动的开展。

1、以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县委“一创五争”活动开展为契机,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扎实开展好“五抓五促”主题活动,指导各支部开展好各自已确定的主题活动,以将xx打造成为辰溪的后花园和为民办实事,为民服好务作为检验活动开展成效的唯一标准,为全乡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3、充分利用和发挥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平台作用,切实开展几次集中学习教育和培训活动,真正使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4、严格把关做好度的党员发展工作。

5、做好“七.一”党庆、半年工作总结和个人的测评、表彰工作。

6、加入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努力打造特色党建。

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的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一年是加快建设经济强县建设的关键一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总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工作目标是:全县农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20%以上农机化率达到40%以上农民集中居住率达到50%以上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大基地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基础上,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成片推进现代农业大基地建设,做强做大主导产业,重点推进6大主导产业发展。实施200万头优质生猪工程,大力开展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等“五化”示范活动,积极推进适度规模健康养殖小区建设,培育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大户,新建养殖小区20个,新发展50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50户以上。实施1亿只白羽肉鸡建设工程,依托金川公司,采取“五统一分零风险”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化肉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力争生产加工能力达到5000万只以上。实施20万亩“稻-鱼-果”建设工程,以陈古、、等乡镇为核心,以有机水稻、生态水产、极晚熟李子为重点,新建“稻-鱼-果”立体农业基地2万亩。实施30万亩现代林产业基地和柏木精油精深加工建设工程,依托威迈公司、隆鑫香料公司、云南寿利国公司等龙头企业,以、、、东岳等乡镇为核心辐射全县,新建2万亩青花椒、1万亩核桃、1万亩香桂种植基地;依托广西森呼吸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柏木精油深加工基地。实施15万亩优质柑桔及林下生态种养基地建设工程,以金华、广兴、、、等乡镇为核心,建设高标准甜橙、子昂金柑、柠檬基地,并在林下套种3万亩中药材、花生等,种草养殖100万只百草鹅。实施40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建设工程,以、、、等乡镇为核心,建设35万亩榨菜、青菜、海椒等加工型调味品蔬菜基地、5万亩商品设施蔬菜基地。

(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全县现代农业跨越发展,重点抓好4个特色农业园区发展。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5个乡镇建设核心区5万亩,辐射区10万亩,加快建设4万亩优质柑橘、5万亩有机稻及生态水产、3万亩蔬菜、3万亩青花椒基地、50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生态肉牛养殖小区、80个白羽肉鸡标准化养殖小区。抓好金鹤超强绿色农牧园区,以超强公司为依托,以才子中心村建设为平台,建设绿色蔬菜基地1万亩,发展绿色生猪1万头,带动农民养殖生猪500户。抓好标准化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引进业主实施土地整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棚设施蔬菜基地1万亩。抓好百亿农产品生产加工园区,稳妥推进大塘溪村、金龟寺村、万福桥村征地拆迁工作,加强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促进加工型龙头企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开展产品、科技和管理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深入推进“两个带动”,加快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全县重点产业领军企业,支持企业集群化发展,扶持农民专合组织强化功能,推广“大园区、小业主”、“大产业、小单元”等新机制、新模式,力争新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0家以上,规范发展农民专合组织50家以上。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积极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积极争创名品名牌,深化农业与文化有机融合,改进农产品包装设计,提高我县农产品知名度。继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深入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努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群英水库、东明分干渠、灾毁水利设施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沈水河、桃花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加大四大灌区沟渠疏浚整治力度,继续强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力发展农村“五小”水利工程设施,切实提高农田排灌能力。加强农村道路建设,重点加强通村通社断头路、水泥路建设,实现农村公路全覆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新型农业机械推广力度,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力提高农机化水平。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建设,重点加大畜禽养殖场配套沼气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落实好“成片连线、扩面连片、整体推进、全面覆盖”的要求,继续大力抓好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促进省道205线新农村示范带集中连片发展。大力加强新村建设。按照“全域、全面、全程小康”、“三打破、三提高”和“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要求,抓好新村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重点加强魏家营村、木孔坝村、才子中心村等新村建设,注重体现田园风光、农家情趣和地域特色,加快形成产业促新村、新村带产业的发展新格局。深入推进“挂包帮”活动,依托有关涉农项目实施,加强部门配合,合力推进9个乡镇12个整村扶贫开发、16个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优美乡镇、优美村庄”建设,强力推进“两池六清六改”,深入治理“五乱”,大力推进农村风貌改造,建设完善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池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农村环境。

(六)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项目,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30万人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发展粮食生产、调优产业结构、标准化生产带动和提高市场流通等方法,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按照产村相融要求,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重点探索财政投入固定资产作为农民与企业、专合组织合作发展的分红依据。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林下经济,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空间。挖掘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增长潜力,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展劳务市场,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工就近就地创业的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吸纳使用当地农民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提高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增加农民非农转移和技能型劳务输转为重点的工资性收入。完成输转富余劳动力35万人,创收45亿元以上。

(七)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限制、不强迫农民流转土地,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信息和管理服务,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积极筹建县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搭建投融资平台,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发展。强化农村信贷服务,增加涉农信贷投入,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发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加大对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县域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创新农村生产经营机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清理化解公益性乡村债务和义务教育债务。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强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农村基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改革。

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县政府召开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精神,特别是贯彻落实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改善民生的工作部署,要利用2-3年时间完成全县自来水“村村通”工程,年内解决荣兴等5个乡镇4.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的有关要求,总结前一个时期工作,安排部署“十一五”期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一、充分认识全县安全饮水工作紧迫性和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的重要性。

我县农村大规模改水是从1980年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建设,解决了农村饮水问题,从吃小井水、泡子水、土井水到绝大多数村屯吃上了自来水,从根本上改变了世世代代吃不干净水的局面,全县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归功于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民生问题当作头等大事,在解决群众饮水问题上,舍得投人力、物力、财力。

但是,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要求和县政府提出的3年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县农村总人口为34.3万人,集中供水受益人口为32.3万人,全县农村供水普及率为93.9%,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为20.6万人,饮用不达标水人口为77389人,其中饮用氟超标水30158人、苦咸水21477人、其他超标水25754人;饮用水量不达标为59462人,全县饮水安全普及率60.1%,可以说全县饮水安全工作任务非常重。

当前,全县饮水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供水能力不能满足需要。二是自来水工程设备老化,水质、水量得不到保证。从1980年至今,我县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问题基本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质不好、水量不足、持续供水能力差、管道老化。以前改水工作任务是从吃坑水、土井水变为吃自来水,这次是让全县农工吃上安全水、放心水,达到规定标准的用水量。三是设计不合理。上世纪80年代改水,由于大家都没有经验,管径设计不合理,管材选用不科学,再加上输水时间长,现在不敢加压,造成吃水困难。四是投入大。解决全县饮水安全问题初步预算为4699万元,仅靠县、乡财力解决这个问题难度非常大。五是管理体制落后、机制不活。国营事业单位铁饭碗,收费欠账不断增加,职工没有危机感,服务不到位。投入机制单一,国家、省、市、县、乡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给钱就停,没有长远打算。

总的说,我县饮水安全工作既有机遇,又有现实的困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这是各级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要确保全县人民喝上放心水。

二、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确保2-3年内解决全县饮水安全问题。

国务院根据全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实际提出利用“十一五”、“十二五”时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我们不能等,我县群众已经吃上了自来水,实现饮水安全工作目标,不能让群众等8年、9年,我们要在3年内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县委八届三次全会和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切实加强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二)要明确工作目标。一要确定总的工作原则和目标。饮水安全工程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解决饮水安全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是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我们要抓住国家实施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有利契机,加强农村供水基本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为原则,利用3年时间全面解决我县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让百姓喝上健康、安全的水。二要按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要求供水。水质:供水水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水量:生活用水量每人每天不低于25升为基本安全;方便程度:用水方便程度为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水源保证率: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不符合以上指标中的任何一项均可视为不安全。三要确保实现各年度工作目标。解决唐家乡、新开镇、平安乡、二界沟镇、清水镇、荣兴乡、西安镇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打深水井4眼,对管网系统进行部分改造,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4.3万人。解决田庄台镇、东风镇、田家镇、赵圈河乡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打深水井3眼,对管网系统进行部分改造,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4.5万人。解决王家乡、新兴镇、*镇、新立镇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打深水井4眼,对管网系统进行部分改造,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2.9万人。

(三)要强化措施,确保按期完成任务。一是坚持以农村自来水站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供动力。承包人要选择有资金实力、有管理能力和有责任心的人。出让经营权的年限可以3年、10年,最长不能超过。认真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政府负责水源,合理确定水价;企业保证运行,保证水质,保证管理及资产的投入,文明经营;用户负责进户内的投入。二是坚持科学设计,保证高标准、高质量施工。请专业队伍搞好设计,设计使用期至少30年。根据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划,从材料采购、施工队伍选择、施工质量,都要严格把关。打井设计要参考油田油井资料,最好请油田队伍施工。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各乡镇必须把出让自来水经营权所得资金全部用在饮水安全工程上,虽然企业负责,政府也要资助。同时县农村饮水安全办公室要做好对上争取资金工作,“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都得安排,多渠道融资,多元化投入。四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要想3年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没有强有力的领导作保证不行。各乡镇长要重视,亲自把关,亲自安排;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县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发挥作用;有具体的工作计划,还有多少人口,几个村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什么时间解决,列出时间表,“五一”前报县饮水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不能放松,不是一改就什么都解决了,管理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因为饮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管谁负责,出现问题群众还是找政府,政府有这个责任。五是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水质问题,千万不能出问题,必须有具体的措施保证水质达标;水价问题,不能由经营企业决定,要由行政主管部门、乡镇、物价部门共同来决定;地下水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同时强调废井必须找专业队伍封井,不然形成污水漏斗就会影响水质;监督检查不能放松,县政府分管领导把关,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分工负责;各级政府给企业创造环境,支持其做好收费、改线等工作。

同志们,饮水安全工作是一件关系民生的大事,只要全县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全县人民广泛参与,我们就一定能够按期实现全县人民吃上干净水、健康水的工作目标。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农业问题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乡镇农业农村工作会议。

讲话稿。

仅供参考。

同志们:

刚才,从兵镇长对当前农村财务管理、资金收缴、苗木管护、秸秆焚烧和防汛抗旱等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讲的很全面,也很到位,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结合几项重点工作,就做好今后的农业农村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真真切切地认识到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去年,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质量效益较好的一年。今年,是“”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情况看,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布置的工作基本都能够推进得力、落实到位,农口条线的同志工作非常辛苦,工作也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但客观审视当前我镇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可以说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从政策机遇上来看,一是中央和省市区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减。二是对我镇农业园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重点更加突出。三是对规模和层次的要求更高,流转土地、项目推进、科技含量都是强势督查推进。特别是近期发生的农产品市场问题,中央和国务院反映非常迅速,应该说当前从上到下,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政策支持达到了空前。

从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上来看,一是抓了多年的农业产业化,目前还处在初始化阶段,产业化程度不高。二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不多。目前看,三大产业对农民持续增收的贡献基础非常薄弱。农业上,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生产成本加大,农业增效促增收的空间相对缩小;工业上,虽然物价上涨带来一定的工资性收入有所增长,但项目引进少、工资性收入增长面不广的问题非常突出;三产服务业上,由于城乡统筹推动三产扩张的局面尚未形成,与市、区融入度还不高。三是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在抓农村工作上思路不活、办法不多,习惯于凭老经验、老思维办事。

因此,各村居、各单位一定要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趋利避害,发挥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为,确保全镇“三农”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抓实抓牢事关大局的一些重点问题,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突破。

当前及今后,我们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解决项目少、投融资难的问题,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我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是一个品牌,打响、做特、做大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争取实施更多的农业项目。我们要抢抓政策机遇,敏锐把握投资导向,加强对外衔接联系,精心论证储备一批好项目,及时申报一批大项目,千方百计把有政策的、能争取到的、该争取的项目和资金一个不落地争回来,确保全年实施的项目规模和数量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要按照分头争取、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支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优化组合,拼盘匹配,倾斜集中到确定的重点工作上来,集中到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上来,集中财力建办一些大事、好事。在这个问题上,希望农口部门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切实改变各自为政、分散投入、零敲碎打、撒胡椒面的现象。实事求是地讲,近几年我镇在产业开发上下的决心、花的气力很大,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始终有一种钱花了、成果不大的感觉,究其根源,还是项目的问题,没有项目,就没有形象,更谈不上农民增收。

二要解决基础条件差、设施不配套的问题,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抓好四件事:一要抓路。通组公路、机耕道都要有计划,都要计划确保实施到位。二要抓水。郭猛的河道脏乱差全区有名,是城乡统筹的重中之重。党委政府已经将河道整治列为本届的重点工作。请相关单位认真抓好落实,我们要组织好调研和实施。三要抓新农村建设。郭猛的新农村建设思路就是以点带面,要按照区委要求,切实抓好杨侍和三湾两个点,从人力和资金上保障,高起点、快推进。

三要解决执行政策不规范、不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突出抓好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各级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我们做好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党委政府对农口资金绝不克扣一分钱,我们一定要增强政治意识,抱着对组织、对群众、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不折不扣地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村低保、救灾救济等强农惠农政策,严格执行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册明、一折统”支付方式,按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绝对不能截留和挪用。要严格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程序,绝不能向群众伸手多摊多收一分钱,更不能因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矛盾和群众上访。现在,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越来越好,投入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严,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该发的钱要一分不少的发下去,不该收的钱一分也不能收,这是一条“红线”,大家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今后,如果哪个部门有截留、挪用政策性补贴、向群众多摊多收的行为,在发放惠农补贴资金过程中违规操作,谁出了问题谁负责,镇里要严肃查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决不姑息迁就。

关于今天布置的几项具体工作,我想讲几点意见。

一是财务规范化管理问题。要重点抓住三个方面:第一,要明确管理的内容,就是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第二,要明确管理的关键,就是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农村工作的主体是村居,村居干部在财务上不清,工作就无法开展,矛盾问题就特别多,更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后果和影响难以估量。我们的村居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没有本事把账理好,就要特别注重公开,不要账理不好,矛盾处理不好,党委政府有意见、群众也有意见。第三,要明确管理的办法,农经站、审计站要加大指导和审计力度,一月一理、一季一审。同时,对重点村居要倾斜,确保不出问题。

二是资金收缴问题。第一要明确任务,第二要明确时间要求,第三要抓住关键,要把宣传和资金管理抓到位。从目前看,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资金的公开度非常关注,而我们绝大部分村居也没有做到位。

三是绿化管护问题。关键是抗旱,一定要加大检查指导的力度,千方百计提高成活率,千万不能投入大量资金,工作却给上级和群众留坏的影响。

四是秸秆禁烧问题。这是郭猛的老大难,也是全区“有影响”的工作。(区会精神,表态一改以往落后面貌)我想重点是要抓住四个方面:一是村组干部、联系点干部都要强化责任意识;二是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现在我们很多干部已经不会做宣传工作了,总认为群众知道、群众难教育,要知道宣传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长期、需要潜移默化地进行,大家一定要革除怕做思想工作、怕做群众工作的想法。

五是防汛问题。今年的天气很不正常,这项工作关键是要思想重视,准备充分。请沈镇长把好关,预案、资金、人员、物资的方案都要制定好、保障好。

三、严格落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措施,保证完成各项任务。

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村居、各单位一定要打破常规,加快节奏,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是行动要迅速。农时不等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六月份以前是抓农村工作的黄金季节,前半年就要拿下主要任务。

我们要算好时间账和任务账,盯住重点抓落实,一周之内要见成效。

二是责任要明确。各村居、各部门要围绕重点工作,尽快量化细化任务,特别是对刚才布置的几项重点,要明确包抓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合理调派力量,确保每一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定了的事情全部落到实处。

三是督查要严格。今天的会议对各项工作安排的很具体,为了抢抓时间,尽快启动落实工作,除督查会,这次会后,不再专门召开专题会,一竿子到底。联系点干部要抓指导和督查,特别是我们的职能部门,要按照李书记的要求,不是检查、通报情况,而是要强化对下进行指导的职能,甚至帮助动手干。

同志们,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大家坚定信心,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全镇城乡统筹发展再作新的更大贡献!

同志们:

大家好!乡党委政府刚才表彰了20xx年度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和个人,福明副书记安排部署了今年党建群团工作,玉兰副乡长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20xx年党建群团工作和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已经确定,如何科学谋划,确保任务落实,思想理念起着方向指引性作用。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理念,用科学先进的思想理念指导工作,用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法狠抓党建群团工作和“三农”工作。结合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我主要再讲三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党建群团工作农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xx年我们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去年秋天至今连续降于严重偏少,土壤墒情不容乐观。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虽大,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团结一致,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为此,我们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农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临江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要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不断壮大畜牧业规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就是坚持扩玉米、增小麦、调大豆、上水稻。扩大玉米、小麦、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全力打造大石-庆丰-后马-苇芦-铁古等公路沿线玉米种植示范带建设,苇芦泡村要实施玉米种植整村推进,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调整大豆的品种、品质,全力打造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15万亩基地,以多金河流域治理为重点,实施旱田改成水田,在丹凤村种植水稻10,00亩,提升粮食产能,增加农民收入。畜牧业发展要以质量效益为目标,以生猪、奶牛、肉牛为重点,推进畜牧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建设以小石、后马、桦木、铁古新江5个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基地。加强小石、赤卫、新江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多金奶牛养殖小区建设,肉猪年出栏2,000头;多金奶牛养殖小区奶猪年存栏1,000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以绿色食品为主体,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建设,依托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嫩江非转基因大豆食品科技产业园的契机,我们在县工业园区已经了建立四合非转基因大豆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并以此引领示范.在赤卫、桦木、博尔气建三个加工基地,年加工大豆将近3万吨。在已建立的后马、苇芦2个大豆腐竹专业村的基础上,在大石、江南两村再上腐竹生产线2条,腐竹产量实现每年160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就业,巩固扩大丹凤马铃薯种植基地,促进丹凤村马铃薯深加工企业大发展,引导农民向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模式方向发展。

要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要以场乡共建为契机,利用大西江农场、后马大型机械的优势,加快我乡土地流转进程,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今年要在苇芦村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今后要在其他村逐步展开,进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要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在泥草房改造、街巷道路几排水、庭院硬化美化、村屯绿化亮化、文体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大力度,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今后丹凤、前马、后马、庆丰、大石等村屯建房一定要按照乡土地、城建等统一规划审批后方可实施,否则乡政府一律不予审批,私接乱建乡政府要会同有关给予强行拆除并追究法律责任。

要加强殡葬管理,彻底整治乱建滥建墓地现象。林业、土地、民政、公安等部门要协同配合,切实加强对墓地的管理。杜绝境外人员到我乡境内私自乱建滥建墓地,目前乱建滥建墓地已经严重扰乱我乡的村容乡貌。民政部门要协同公安、殡葬管所、林业、土地等部门对我乡境内的外来私自乱建滥建墓地,在近期集中进行整治,彻底根除乱建滥建墓地现象,恢复我乡境内青山绿水环境。

要强化计划生育管理,坚决遏止计划外生育。我乡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空前的压力,去年计划外生育19胎,已经严重影响我乡整体功工作进位排名。为此,今年我们要下大力气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要形成主管副乡长全面抓,包片领导总体抓,包村干部协同抓,村三职干部和专职计生干部具体抓的常效机制。今年乡党委政府要严格兑现计生奖惩责任制,对出现计划外超生的村三职干部和专职计生干部每人罚款一千元,并取消其评选优、先、模的资格和推荐其参加公务员考试资格。

要加强村级财务审查监督,做到公共开透明。乡农经、纪检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村级财务审查监督,特别是对移民村的村级财务审查监督,村级大额财务支出要经过召开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要形成完整规范的会议记录,要有与会人员的签字记录。之后上报乡党委政府,经乡党委扩大会议集体表决通过后,才能具体实施。否则,乡党委政府不予审批。只有做到村级财务公共开透明,才能实现“还村干部一个清白,给百姓一个明白”,减少村民的疑虑和猜忌,从而减少或降低村民上访事件的发生,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争取工作。要利用国家和省市县出台的各种强农惠农的政策,我们乡这几年争取国家扶持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后马村1,000万农机合作社建设项目,丹凤村的扶贫和农业开发项目都走在了全县的前列。今后我们不要加在争取力度,用活用足国家的优惠政策。

二是做好本土资源开发建设的工作。开发矿、旅游业,发展畜牧业是我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加快土地流转规模,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后,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江苏雨润集团落户嫩江,辰鹰乳业的投产达效,必将对我乡的奶牛、肉牛、生猪养殖起到拉动作用,我们要在基地建设上给予支持,在科学化、规模化养殖有所突破。另外,我乡沿江库区旅游资源潜力较大,我们要在规划、开发、抓好试点上下功夫,争取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是抓好自主创业工作。全乡十四个行政村,各村的实际工作际情况各具差别,应该开动脑筋,发挥优势。在乡里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家创业,争取离土不离乡,这是土地流转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最佳方式。

二、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党建群团工作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毛主席说过,政治的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关键。我们乡村两级干部总体上是好的,但如何发挥大家的作用,是现在必须做好的工作。一要加强干部的思想教育。思想决定行为,理念决定实践。作为乡村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不能动摇,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契机,结合本职工作,要时刻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在此,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要作好本村本单位的信访稳控工作。本村本单位要想工作有起色,为群众做些令人满意事情,都离不开和谐稳定环境。为此乡党委政府对各村各单位实行信访稳控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年末兑现奖惩,信访稳控工作不达标的各村各单位和个人取消其评优、先、模资格。同时还要对其单位的负责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二要维护好班子团结。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大家知道跑项目、争取资金必须班子意见一致,天上不会掉馅饼。决不能有杂音和噪音,如果有的话,任何的主管部门都不敢把项目放在你这里。能够争取项目并落实好项目。想事、干事、出事能平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三是强化廉洁自律。几年来,尤其是移民工作以来,总体上讲都是按原则严格使用资金,基本上做到了清正廉洁、自警自律,但也有个别个干部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作风不够严谨,给我们的工作造成被动,为此,我们引以为戒,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四是要摆正位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谓规矩简而言之,就是下级服从上级,下级对上级负责。要绝对明确村委会要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村党支部、村委会要绝对服从乡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一个乡、一个村、一个单位只能有一个声音,绝对不能自以为是,不顾大局,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全乡上下一盘棋,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政令畅通。

三、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乡村干部在多年的工作中,特别是移民工作中,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因此我们要总结经验与不足,改进方式,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一是要树立服务识。我们要时刻记住自己是百姓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要以多为群众做贡献为己任,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了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一个单位工作多年,是各方面信任的结果,刚走上这个岗位,是多方面努力的结果,但没有群众的支持我们将一事无成。二是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方法就是好比过河的桥和船,任何一件事都有处理解决的多种方式,虽然殊途同归,但总有最佳方式,这就是工作艺。一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取得截然不同效果。我们要取其最佳方式,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工作中最佳的方式方法。三要学会特事特办。要转变观念,不能墨守成规,但也不能随心所欲。要抢抓机遇,听党的话,走自己的路。困难越多,机遇也就越多,找准工作切入点,切实做好自己的工作。

同志们,一年之计在于春,党建群团工作和农业农村工作目标已经明确,目标已清晰,措施已完善,任务艰巨,形势喜人又逼人。乡村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凝心聚力,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合力攻坚,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科学的方法,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今年的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为建设“富裕、秀美、和谐新临江”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来迎接党的的胜利召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们民联村位于南丰镇北街,是个镇郊结合部村。20xx年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关心和帮助下,全村上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村经济建设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稳定繁荣为目标,更新观念,强化功能,增强效益,不断加强两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20xx年我村的总体目标:不断用新的思维增强发展意识,确保“率先现代化、建设新民联”目标始终贯穿于我村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村民收入总体增加,实现全村环境洁而美,积极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真正打造出我村新型服务型经济的新亮点,构建携手共进、平安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具体目标任务。

1、经济发展目标:

20xx年全村工业销售收入7300万元,技改投入350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1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万元。

2、社会事业发展目标:

村庄建设科学规划,布局合理。达到“四化”、“三改善”目标,即:进村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村容美化、庭院净化;改善村组生产生活道路、改善村容村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年年争创市级文明村。杜绝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村风正、民风好,村民文化生活丰富。

二、发展思路和措施。

1、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为发展创造优越条件。

想办法,多渠道地争取项目资金。要利用一切机遇,争取建设资金和农村投资项目,确保村各项建设顺利进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切实壮大村级经济,增加村级收入,我村党支部一班人将继续发扬“四千精神”,即千山万水找商机,千言万语拉客户,千辛万苦抓注册,千方百计增效益。在工作方法上将采取“筑巢引凤”的办法,招商引资,增加村级可用资金,“引一家企业,富一方经济”已成为共识。今年我村将对年久失修的原长兴村村部及厂房进行改造,借明华机械公司资金翻建标准型厂房1500平方米,每年可以增加收入5万元,同时继续做好原1000平方米闲置厂房的招租工作,增加村级可用财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已有企业,“做大做强”就是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好服务对接工作,促使已有的企业继续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管理,增强应对市场变幻的能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不断增强企业的信心,留住企业,凝聚人心。完善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服务的平台,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调整优化结构,在发展中转变增长方式,在转变中提升发展质量。

2、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有效地做好今年的工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要解决四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好状态不佳“松”的问题。重点解决部分村干部作风偏差、干劲不足的问题。每位村干部都要振奋精神、恪尽职守,不断强化时不我待的忧患紧迫意识,树立无功便是过的思想,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居安思危、勤奋进取,在现有工作水平上争取再上新台阶。二是解决好畏难发愁“怕”的问题。重点解决怕得罪人、怕触及矛盾、怕冒风险、怕担责任,“怕”字当头、“私”字作怪的问题。三是解决好拖拉疲沓“慢”的问题。重点解决抓工作慢半拍,抓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全体村干部进一步增强进取心,强化争强当先的意识,把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放在全镇乃至全市考核中比较衡量,把是否位次前移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在更大范围内确立发展位次和争先目标,瞄准目标一步不慢、一刻不停的持续作战,具有持久的爆发力,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四是解决好标准不高“低”的问题。重点解决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对待工作大而化之,满足于一般化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开拓创新的意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水平,大胆冲破陈旧思想固式,积极开动脑筋,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抓重点,切实抓出工作特色棱角,提升工作质量标准,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3、进一步改善村级基础设施,为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实施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使社区配套功能不断得到完善,首先对我村16组、18组、26组、28组新增两条绿化示范埭;其次对100户村民进行污水管网改造,同时为了方便农民耕作、美化环境,今年将继续做好拆坝建桥11座;对损坏的村级道路进行修建。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对村庄道路进行综合整治,消除“脏、乱、差”现象,进一步抓好改水改厕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净化环境。为广大村民提供更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4、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发展提供稳定基础。

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种植传统作物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做好土地流转,以农村承包土地为载体,成立村集体控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土地股份合作为纽带,以高效设施农业建设为抓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级经济增长的新突破。我村打算村委集体投资建设30亩标准钢管大棚设施,继而出租给承包大户,通过培养挑选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有经验并热爱农业的农民经纪人来共同经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我村已开始初期成立筹备工作,力争在5月份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

5、进一步强化社会事务工作,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我村把社会事务作为民生工程来抓,以劳动保障平台、民政措施为依托,继续宣传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从而加大农转城人数、巩固合作医疗的参保率。配合政府做好南丰客运中心建设、泗兴路拓宽拆迁工作,确保新丰小区2期征地安置顺利完成。把拥军优属、关心下一代、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强化学习意识,健全各种送温暖、慰问活动,为民办实事,增强基层党组织、村委会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和满意度,做到“求真务实,勤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医疗、保障、救助等体系建设,适时开展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以实用技术和科技文化为内容,加强村民的教育。

6、坚定维护稳定局面,优化村级发展环境,实现自身良性发展。

我村将紧紧围绕“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牢牢把握“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积极探索新时期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新路子、新举措,依托村级调解室,把矛盾化解在村里,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全村的社会稳定,促进全村经济的发展。

7、进一步深化平安创建工作,为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继续推进平安村创建工作,巩固创建成效,在创造特色、探索经验上下功夫,努力使每一个地方和单位、每项活动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经验,营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治安环境。创建过程中要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充分发挥村委会、调委会、治保会等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教育管理,加强司法所建设,强化为农服务的法律援助职能,做好重点人群管理,主要包括做好“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落实防范控制措施,防止、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中心建设,做到“底子清、台帐齐、责任明”。

20xx年,我村将紧紧围绕目标规划,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以期成就一番事业,满怀雄心壮志,以拼搏向上、争创一流的精神,在不断创新中奋发有为,在脚踏实地中干事业,在不断思想解放中抓机遇、促发展,为率先现代化、建设新民联而奋勇向前!

镇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今天开调研座谈会,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三农”板块的基本情况,对20xx年和“十三五”的工作做一些谋划。从大家交流的情况来看,各部门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刚才,春华、兴德同志提的意见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林光同志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做了很详细的安排,各个部门要按照各位领导讲的意见和要求抓好落实。我想强调几个方面。

一、“三农”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是山区、是农村,不管其他条件怎么变,山区这一条件是变不了的,所以在最近一段时期,甚至在未来二、三十年时间,农业的基础地位改变不了。特别是我们在新的国家主体功能区和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下的情况更是如此,大家对农业是基础这一定位一定要清楚,定位准了才知道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三农”工作是全区发展的基础,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个基本定位和核心要求抓好“三农”工作,进一步提高“三农”工作水平,巩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必须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在市委四届六次全委会上,政才书记的报告对“三农”方面强调了“现代、特色、高效”这几个字,而且他特别强调这几个字是他一个字一个字修改确定的。虽然有特殊情况,但“现代、特色、高效”同样也是农业发展基本遵循的思路。由于山高坡陡,耕地碎片化,发展现代农业目前还不是很现实,现在主要还是抓特色和效益。

第一,特色。如果不体现特色,像这样的地方的农业是发展不过别人的,因为农业的基础条件差。比如种玉米、土豆,人家是几十万亩的种植,我们全区也就80万亩土地,根本没法跟别人比,所以还得在特色上下功夫,但是现在恰恰是特色没发挥出来。年产100万头生猪,是我们最规模化的东西了,但那也只是进入一般常规市场的白毛猪;如果养殖黑毛猪就有特色了,再把黑毛猪培育成生态猪,创一个**品牌,就更有市场了。如果我们不养饲料鸡,而是养生态鸡,把规模做大,那么我们也能像秀山的“武陵山生态鸡”那样到处营销,也能打响品牌,也能做电子商务。所以,要解决量和品质的问题,把电子商务这些东西做起来,就得发展产业化、特色化。

第二,效益。就像刚才林光同志讲的,发展产业没效益,虽然表面上搞得热热闹闹,但那不管用,最终还是要拿产出效益和农民增收来考核。那么要出效益该怎么办呢?第一个是得发展有点现代的产业,老在土里面刨,刨不出效益来,再刨亩产也就是1000多块钱,而且土地是不可能增加的,只能是越来越少,那么就得想方设法在单位产量上提高效益。刚才林光同志说了那么多措施,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有什么样的科技含量,有什么样的高水平的东西,包括机械化之类的,大家下来都要认真消化落实,努力提高产出效益。

三、抓好几个关键环节。

要解决好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三个“三农”的核心问题,必须围绕品牌、产业化、市场化、改革这几个环节入手。

(一)抓品牌。生态产品是一个优势,要抓住生态这一概念,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现在我们的市场要由自给自足转向瞄到全国甚至国外,这样才能出效益。要把市场瞄到全国和国外,就要有品牌。比如以前发展供港高山生态蔬菜产业,在重庆有一定知名度,现在武隆也做,这对来说,要想把品牌保住,就必须实打实地把供港高山生态蔬菜产业做好,让产品真正卖出去,否则,很快会被人取代。以前我们有创品牌、创原产地的奖励资金,由于缺乏统筹指导,结果致使各个乡镇各个部门各自为阵。比如“金溪猕猴桃”就是一个典型,为了区域的利益搞了个“金溪猕猴桃”,为什么不搞“猕猴桃”,或者我们全区都叫“金溪猕猴桃”呢?只叫一个品牌,并把品牌叫响。因为有品牌,才有市场。有品牌的基础是要有规模,有规模就要产业化,农业就是这么一个关系。

(二)抓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要走产业化道路。我们的三大骨干产业,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目前已具备一定规模,都还发展得不错,但是在市场化竞争里面它们是没有任何优势的。所以,要巩固发展三大骨干产业,做强产业化,不能把这三个扔掉去搞新的东西,尤其是“两烟”不能丢,这是我们的支柱;同时,也要认识到,搞新的并不都意味着否定过去。比如说畜牧业,去年搞环境整治,要关一些畜牧场,并不是说面上就不要畜牧产业了,离水源地远、不污染的,甚至增加一些防污设施可以解决问题的,都可以发展。我们已经有了年产100万头生猪这么一个产业化的基础,如果再增加它抗市场风险之类的能力,就是一个很好的产业。现在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要把有效的劳动力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大户和合作社的作用,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至于发展新的产业,做成产业化,我很赞成刚才林光同志说的,重点抓高端水果,猕猴桃和脆红李这两种水果有基础,有基础的东西就要抓实,要在有限的范围内把它做到最大规模。

(三)抓市场化。我们在农业上,原来考虑最多的是生产,实际上农业最关键的是销售,就是产业转化率和市场的问题。现在,农业缺乏市场化,主要有两点原因:一个是我们缺乏市场化的条件;第二是农民传统意识,没觉得他要市场,他觉得屋前房后刨一点就够了,养点猪就够了,不需要扩大规模,不需要市场化。所以农业口的各个部门,要更加重视市场化,包括我们供销社,要利用各方面的优势,跟商业部门联合起来,做大农业规模,提高产量;要用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市场化。要出台实实在在的支持政策,谁能干我支持谁,谁真干我支持谁,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新时期,电子商务是推动农业市场化的有效渠道。秀山县全县上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出了打造“农村淘宝县”,“买武陵、卖全国,买全国、卖武陵”等口号,农业产业在电子商务带动下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也因此增收。秀山县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更应该发展好农村电子商务。

(四)抓改革。要改变农村经营体制,这是在20xx年全国农村工作会上确定的今年工作重点。目前,农村的现实是劳动力外出务工过多,留守的基本是老弱病残,这些人群种不了地,造成大量土地撂荒、资源浪费。只有通过改革农村经营体制,把土地流转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大户手头,培养职业农民,才能发展农业,繁荣农村,让农民增收致富。

四、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

农业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必须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向上争取扶持的力度。刚才大家都感到我们区里面的财政困难,所以必须加大向上争取扶持的力度。事实上,农业板块是国家扩大支持的板块,向上争取支持,关键是我们要有概念。比如,我区作为生态保护发展区,要着力在生态上做好文章。生态不仅仅是保护,关键还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把它变成钱、变成效益,这才叫生态保护发展区。孙书记讲话里面关于生态产业讲了两点,一个是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第二个是要把生态的优势转化为产业的优势。这些对我们的指导性很强,所以农业相关部门,要在这些地方下工夫,看能不能在生态农业方面解放思想、创造概念,加强与市上的汇报、对接,争取更多扶持政策、更大扶持力度。

二是发挥资金效益。农口的资金,应该来说总数不少,关键是要发挥好效益。水务局去年做小南海干渠防渗整治工程资金效益就发挥得较好,几千万的投入,实现了几个亿的效益。农业领域的投资,要以此为标准,把资金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农业绝对是国家政策、地方政策都要支持的,但是要支持引导它健康发展,不能变成补贴式的,那个是不可持续的。下一步,请林光同志重点研究一下农业政策和资金的使用,哪几个是该重点发展的产业,应该补偿,要尽可能朝健康发展方式上引导。

镇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全镇各项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目标、任务。这次会议既是事关今后发展的全局性的重要会议,也是村两委换届圆满完成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你们的当选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你们不负党和群众的重托,以崭新的姿态,崭新的面貌,为把建设成为“开放、富裕、和谐”的经济强镇贡献才智和力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全镇上下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20xx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我镇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镇人民紧紧围绕建设“开放、富裕、和谐”、跻身全区经济强镇梯队的总体战略目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创先争优,继续保持了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经济实力在保稳促调中显著增强。按照“投产项目抓达效、在建项目抓竣工、规划项目抓开工”的思路,强化服务职能,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加快项目建设速度。重点推进了**个项目,投资**万元的工程、投资**万元的**项目、投资**万元的*项目,以上项目已全部完工,投产后可年创产值亿元,利税**万元。同时,为确保生产安全,由工业办牵头组织了**次地毯式安全隐患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处,全部整改完成。20xx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主要经济指标的显著增长,说明我镇经济实力正在迅速壮大。

——农业工作在产业化经营中取得新进展。着力优化蔬菜产业结构,引导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发展生态农业,成功申请通过万亩菜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资质认证,蔬菜占地面积达到万亩,总产量万吨,棚室面积**亩;推动畜牧业扩建增容,促使养殖场存栏增至头,牧场完成64头现代化挤奶大厅及1000头牛舍建设;培植壮大了7家农业龙头企业,完善了5个专业合作社,并利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农民提供产、供、销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投资……万元,安装了管灌……万亩,打农田机井……眼,架设低压线……公里。

——新农村建设在谋划改造中扎实推进。启动旧民居改造工程,以“五改”为主要模式,完成对……村100户农居的改造;开展卫生清理工作,打造了……个卫生样板村,消灭了……个卫生落后村;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投资……万元完成3个村创建工作,实现了生态村全覆盖;大力推进绿化攻坚行动,完成生态林建设……亩;开展综合治理工作,投资……万元安装……套监控系统,提升了辖区治安防控体系的覆盖率。

——社会事业在多措并举中长足发展。开展为民办实事工程,投资……万元建成一所建筑面积……平方米的省级标准幼儿园,并配套建设相应附属设施;投资……万元修建了一条250米的地下排水网管,投资……万元对排水管网进行清淤和疏通;投资……万元,实施了东大、窦庄子、桥西3个村路面硬化;投资……万元实施了路网改造工程;新建农家书屋……家。落实农村低保制度,按时发放各类款项……万元;为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户,完成……名残疾人调查录入工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全力维护农村稳定,接待群众来访……人次,立案……件,按期结案率100%;成立了……群众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

——党建工作在创先争优中得到全面提升。严格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开展了“三日一网”、“双创双带”、对标拉练争旗、警示教育等活动;深化党员承诺制,将各村党支部承诺以报纸形式发放到村民手中,兑现率达到了98%以上;完善“一定三有”档案管理,逐村、逐人建立档案,落实村两委工资待遇。20xx年我镇……个村书记荣获了……称号,……个支部荣获……称号,………………荣誉,这说明我们的党建工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

20xx年,我镇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并获得……等荣誉,成绩有目共睹。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困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招商引资引进项目还比较少,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二是特色农业实施力度不够大,经营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三是社会治安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不稳定因素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四是新上任的村干部可能存在发展思路不清、民主意识不强、带动能力较差等问题,工作能力有待考察。所有这些问题仍需我们深入研究,加强领导,切实加以解决。

二、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努力找准**科学发展的方向和定位。

20xx年是确保各项事业顺利推进较为关键的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各项工作,对于我们站位新起点、实现新跨越至关重要。我们要更加坚定信心,更加务实进取,化危为机,跨越发展。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xx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财政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同比增长。要实现这些预期目标,我们需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开放兴镇,全力掀起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高潮。狠抓项目,实现效益达标。按照“投产项目抓达效、在建项目抓竣工、规划项目抓开工”的思路,力促个新完工项目——…………项目投产达效;帮助2个在建项目——……项目加快工程进度;推动3个规划项目——………………项目尽快开工。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力度。以“招商引资突破年”为契机,搭建唐山企业外拓承接平台,实施以企招商、以情招商、政企联合招商战略,依托…………等骨干企业,借助…………等大型国企,建立招商网络,优化发展环境,把国内外知名大公司、大财团引进来。做强物流,推进产业聚集。立足区位和交通优势,以钢材、木材市场为带动,大力引进现代物流项目,全力促成…………物流项目签约落地。

二是坚持农业富镇,全力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规模设施农业。按照“……”的农业产业布局,谋划新建设施蔬菜……亩;本着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重点推进奶牛养殖业上水平,以……等村为主,推动……牧场增容至……头,实现全镇奶牛存栏量达到……头。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培植龙头、壮大基地、带动农户”的思路,实施“三大工程”:龙头带动工程,推进……企业建设上档升级,争创国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加大对新兴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与特殊优惠。品牌创建工程,重点培植……公司投资……万元的新型复合微生物肥项目和……公司投资……万元的……项目,打响农产品品牌。金桥工程,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中介作用,通过新建1家、择优培育三家、引导同一产业联合等方式,搭起企业与农户间的桥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灌溉面积……亩、除涝面积……亩,推广节水灌溉智能控制柜及卡表……套,清淤沟渠5公里,新建改造闸桥涵……座。推进绿色家园创建工作。大力开展镇村街道绿化、镇村周边绿化、美化等活动,投资……万元新增造林……亩,绿化示范村……个,深化绿色家园创建。积极培育农民创业主体。计划扶持自主创业户……户,开展创业辅导,实施创业直补,建立农民创业项目库,培育一批新型农民。筹划农村资金专业合作社。积极与本地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联系沟通,谋划建立农村资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搭建创业平台,有效缓解农村融资难问题。

三是坚持和谐创镇,全力塑造幸福和谐新农村。切实抓好民心工程。今年我镇计划为民办实事8件,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亩;二是民居饮水灌溉工程,更新……个村自来水;三是村村通建设工程,重点推进投资……万元的……项目的协调工作,投资……万元开工建设……路……公里。四是慈善救助工程,投资……救济困难户……。五是新建……家农家书屋。六是扩大监控面,投资……增加监控系统……套。七是开展清淤工程,投资……,投入……人力对陡河段进行清淤排涝。八是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投资……对……亩土地进行……。

四是坚持规划立镇,全力做好古镇振兴文章。以唐柏路拓宽改造为切入点,以打造唐山未来“首席卫星示范镇”为目标,邀请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专家重新为**镇量身定制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争取到666年规划期末,把我镇建设成为多功能、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小城镇;以镇区城中村改造为重点,稳步推进新民居建设;以6666住宅项目为示范,提升现代城镇品质、形象和亮点;加快推进道路硬化、庭院净化建设,计划筹资666万元建设666个村的街道“户户通”工程,重点支持666666三个村率先开工建设;继续完善农村垃圾“户清、村集、镇运、区处理”模式,继续实行村两委成员包片、保洁员包街、镇环卫站督导检查、考核奖惩等制度,净化生活环境。

五是坚持党建活镇,全力打造基层管理创新示范镇。紧扣“社会管理创新年”主题,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信访化解攻坚行动,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体系,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实现“无信访案件、无群体性事件、无安全事故、无非法组织、无治安案件、无刑事案件”的“六无”村居创建率达到6666的目标。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深化村情民情调查、村级干部警示教育、镇属支部对标拉练争旗、任职承诺公开入户等主题活动,着力提高村级组织民主决策规范化水平,规范村级组织民主管理机制。

三、夯实基础,凝聚合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20xx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已定,村“两委”选举工作也已圆满结束,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能不能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那就是对我们全体机关干部和村干部的执行力的考验。今年是“”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希望大家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落实好各项工作,树立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就如何抓好落实,我提几点要求:

一要及时收心,认清形势,全面投入到当前的工作中去。目前,正处在重大战略机遇期和转型发展关键期,全体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务必始终保持敢想敢干的精神状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新路子。

二要解放思想,勤思苦学,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各村各部门都要组织干部进行学习讨论,要和学习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和当前开展的争先创优结合起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切实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理清发展思路。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准确把握各项方针政策,加强执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三要严于律己,德厚行端,充分发挥机关干部和村干部的表率作用。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和群众纪律,牢固筑起政治防线、思想防线、道德防线和法纪防线,坚持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树立机关干部和村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要自我加压,负重拼搏,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目前已经确定了今年的发展思路、任务目标和各项措施,各部门、各村都要把主要经历放在这些目标、任务和措施的落实上,自我加压,负重拼搏,坚持不懈抓落实,一丝不苟抓落实,全力以赴抓落实。

同志们,20xx年的各项工作目标已经明确,新的一年同样又充满希望和挑战。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力拼博,以决战决胜之势推动全镇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奋斗!

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努力开创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局面。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农村工作会议。

讲话稿。

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切实落实中央、省委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提出“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发展建设翻身仗”的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战胜了低温冰冻雪灾,奋力抗震救灾,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呈现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工作。

(一)以贯彻中央、省委1号文件为抓手,深入宣传发动,推动“三农”工作。市上及时召开了市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农村工作座谈会进行传达学习,专题研究。市委、市政府春节后召开了高规格的农村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指导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文件,接着又分别召开了农业、畜牧、水利、农机、扶贫等专题会议,全面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市各级干部、农技人员深入乡镇、田间地头、村社院落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督查春耕生产。通过电视、电台、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多层次多形式宣传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得到了省委1号文件宣传督查组的充分肯定。

(二)以奋力抗震救灾为重点,抓好灾后重建,做好“三农”工作。全市落实“一增两补三恢复”措施,战胜前期低温冰冻雪灾。一增:增温育苗大种春洋芋、春玉米,全市春洋芋面积达53万亩,扩大2.8万亩,产量预计达16万吨,增加2100吨,特别是大抓地膜玉米,种植面积111.3万亩,比去年增加2.3万亩,其中地膜玉米达80.6万亩,目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赢得了抗灾主动权。两补:及时补栏畜禽2063万只,补育经济林苗1.5万亩,增种蔬菜3.1万亩。三恢复:恢复因雪灾断道、中断公路和损毁供水供电设施;恢复重建倒房户、危房户1000户,下拔雪灾倒房和减灾安居工程专项资金520万元;恢复重建损毁农作物,全市安排雪灾农业生产重建资金1131万元。特别是“5.12”特大地震后,积极组织抗震救灾,做到“两及时、两认真、两防止、两落实、两确保”。两及时:及时召开了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灾情、回答了提问、消除了恐慌;及时支援灾区,按照省上的安排,积极做好向重灾区组织调运猪肉的准备工作,调运粮油11877吨。两认真:认真核实灾情,不虚报、不谎报、不漏报;认真搞好灾后重建规划。两防止:防止次生灾害,防止动物疫病发生。两落实:落实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资金物资保障,全市下拔救灾应急资金1000万元,首期安排生活补助资金1500万元,安排救灾粮2800吨,共接受社会各界捐款捐物3954万元;落实损毁塘库、饮水工程、农田、道路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措施,已解决农村5.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整治病险水库14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两确保: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无群体事件、无重大人员伤亡,确保了农业和农村经济良好运行态势。

(三)以扶贫开发为中心,推进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坚持把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区域作为主战场,把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作为首要任务,突出基础优先、培育产业、提高素质、改善环境,切实改善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今年以来,按照“项目建设推进年”的要求,落实财政扶贫资金6360万元,到位资金5360万元。扎实开展通江连片开发、整体推进试点和“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创新扶贫机制,落实领导联系、部门定点帮扶工作。1—5月解决了9887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了24559名农村低收入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坚持以扶贫开发为中心,推进新农村建设。本着“既急不得、又慢不得、更等不得”的要求,全市依托扶贫新村、土地整理项目,新启动了100个村的新村建设。坚持把生产发展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大力发展优质粮油业、特色产业、畜牧业、劳务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全市建立了农产品基地170万亩,培育发展粮油加工、畜产品加工、肉类加工、食品饮料、中药材、茧丝加工等43家重点龙头企业,培育专合组织741个。小春粮油预计总产达到50.17万吨,增加1.16万吨,增长2.37%,油菜籽总产达10.01万吨,增长6.74%;大春作物栽插进展顺利,水源、种苗保障,开局良好。1-5月生猪出栏181.34万头、增长3.9%,牛出栏9.09万头、增长2.9%,羊出栏38.49万只、增长2.8%,小家禽出栏931.84万只、增长2.9%。劳务开发转移输出104.5万人,劳务收入22.5亿元、增长8.6%。农民现金收入预计可达1236元、增加198元、增长19%。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切实增加对“三农”投入,今年落实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资金2.3亿元,兑现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后期扶持补助资金438.4万元,全市财政预算“三农”资金1.3亿元,其中新增产粮大县奖励资金1400多万元用于地膜玉米生产,市本级安排150万元用于重点龙头企业贷款贴息。

(四)以抓住农时季节为关键,明确阶段任务,部署“三农”工作。年初,在对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总体安排部署的基础上,分季度又作出了专门的安排,细化阶段目标任务,突出阶段工作重点。先后对春耕生产、大春作物“三抢”、畜牧业生产、水利建设、林业建设、防汛抗旱、移民工作、劳务开发、扶贫开发等都发出了专门的文件,召开了专题会议,并及时开展农村政策落实和农村工作跟踪督查,工作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

(五)以落实省委巡视组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整改意见为契机,细化工作目标,推进“三农”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将省委巡视组对农业农村工作组整改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将其细化分解为3个大项13个小项,落实了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实施单位。坚持把落实整改意见与推动部门工作有机结合,坚持注重实际、确保实效,以此推动“三农”各项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由于农资化肥价格上涨,据调查尿素比去年同期涨幅20%,碳铵涨幅24%,磷肥涨幅40—50%,柴油上涨20%,农业比较效益低,整家外出务工多,造成部分边远地方种应付田的现象严重。

(二)产业发展不强。由于部份干群受传统农业影响束缚较深,加之体制、机制等客观原因,使特色产业化基地规模难以做大,龙头企业培育壮大较难,龙头企业、业主与农户利益机制形成较难,农业产业化推进缓慢。

(三)农业基础不牢。全市中型水库少,已有的塘、库、渠、堰病险较多。据估算,全市人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不到半亩,农业机械化水平低,靠天吃饭并没有根本改变。

(四)农业投入不足。全市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产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病险水库整治和水利设施建设、灾后农房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恢复任务艰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市本级财力十分困难,加之农民收入水平低、自身缺乏投入,农村融资十分困难。

三、下步工作。

当前正是抗震救灾和“三农”工作非常关键时期,切实做好灾后农业恢复、发展和重建工作十分重要。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完成农村工作各项任务,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轻灾区不减产、保增收,非灾区多增产、多增收”的目标任务。一是集中全力抢栽抢管。今年“三抢”农事集中,农活打逗,农村劳动力缺乏,要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集中全力抢栽抢管,改种增种,力争多栽多种,种满种尽。二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修复。尽快组织排查修复被损坏的塘库、渠道、提灌站等水利设施,抢修损毁农村道路、农田及农村公益设施。三是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要抓好倒房户的重建,做好灾民安置,落实受灾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政策,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让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洁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基本医疗。四是严防次生灾害。当前正值主讯期,严密监控病险水库、塘堰,抓好除险加固,严防地质灾害、泥石流、动物疫病等次生灾害的发生。五是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整顿规范农资市场流通,加强农资价格监控,稳定和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防止假冒伪劣化肥等农资进入农村市场。六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加强蔬菜、茶叶、干果、中药材、食用菌、蚕桑等特色基地建设,抓好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培育,增强带动能力。抓好畜牧业发展,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大力推进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饲料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加快畜牧科技进步。七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当前灾后农业恢复、发展和重建作为头等大事,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和干部都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灾后农业恢复、发展和重建上来。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特别是农口部门要加强为民服务工作。要积极争取和及时下拔专项扶持资金,加强扶贫、救灾、移民资金的监督管理,开展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继续抓好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确保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各项目标的超额完成。

20xx年我镇农村和农业工作将继续深入贯彻xx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以及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抓市委农工部、市农业局支持镇沿江开放开发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以路线教育为动力、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增产增收为目标、加快推动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发展升级,全面提升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保持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证和有力支撑。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三个“1号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的总目标,以“百佳”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深化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繁荣稳定。

二、工作目标。

完成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20xx年11月底完成;落实农村一事一议政策,力争完成5个建设点,争取奖补资金30万元;切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早落实、早部署;继续抓好镇村联动工作,完善相关制度;认真落实农村清洁工程,确保农村清洁工程全覆盖;切实抓好农业产业化工作,力争新增专业合作社2家、新注册家庭农场2家、新增规模以上种养大户2户;切实抓好防控工作,保障食品安全。

三、主要措施。

(一)加快推进,着力深化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稳妥、重点突破”的原则,细化实施方案,把握时间节点,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取得实效,力争年内完成确权颁证工作。二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对接报务,坚持示范带动,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和标兵农场创建活动,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产品优、声誉好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积极引导同片区、同行业、同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以产品、产业和服务为纽带,组建农民合作社联社,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二)完善体制,增强发展活力。继续巩固和深化体制改革成果,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成人员分流、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三大任务。提高气象为经济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等培训工程,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建管并重,改善人居环境。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继续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让村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住整洁房、上卫生厕、用洁净能”。结合镇村联动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注重实效、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好公共活动场所、农家书屋、村内绿化等建设,提升工作水平和建设品位。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抓好村民、农村保洁员、村民理事会等三个主体建设。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的长效机制,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防止农村环境出现“反弹”。

(四)科学应对,做好防汛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长江堤岸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完善各类。

应急预案。

按要求储备防汛物资。重点抓好“水情预报、洪水调度和巡查报汛”三个主要环节确保“思想、组织、责任、预案、检查、培训、队伍、物资”八到位主动应对科学防控全面提高洪水灾害防御能力。

(五)警钟长鸣,保护森林资源。配合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做好全镇范围的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及防火知识的宣传,加强防火队伍建设,增强林火处置能力,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三是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综合治理工作和防止乱砍滥伐等工作,确保山林生态安全。

(六)民生为本,提升防控水平。探索建立并完善重大动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维护码头经济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要有效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发生,重点对水产养殖、生猪养殖等方面进行监管和督查,严格要求生产基地(户)按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生产纪录档案,严禁在生产环节使用违禁药物,并对其是否有使用禁用药物和添加剂的行为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促进农产品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改进工作方式。全镇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其职能和政策优势,认真落实年度包村帮扶目标和任务,真心诚意地服务“三农”。涉农部门要深入基层一线、创新思路办法、强化政策保障、狠抓工作落实,特别要在农业技术服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防火防汛责任制落实、农村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以及化解农村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等方面下工夫,出实招、办实事、讲实效,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二)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认真做好“惠农信贷通”工作,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各种补贴资金向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倾斜。加大村级公共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服务支撑体系和新农村建设。

(三)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民主管理。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协调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建立和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发挥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大力推进农口基层单位财务公开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坚决查处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问题。创新和改善农村矛盾调处机制,基层单位要设立群众来访接待室,建立民情访问制度,畅通农民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尊敬的范副主席、各位领导:

正当全乡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全力推进全乡农业农村工作之际,范副主席携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乡各族干部群众的关心和厚爱。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及全乡1万2千多各族干部群众,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乡位于××县南部,距县城17公里。北靠上帕镇,东临兰坪县,南接子里甲乡,西与缅甸毗邻。境内山高坡陡,平均坡度为30度以上。国土面积为274.3平方公里,边境线长8.25公里。共有6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年全乡年末总户数为3221户,总人口为12607人(其中农业户2842户、农业人口11941人);共有耕地面积12246.6亩(其中水田2135亩),人均耕地面积1.03亩;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8元,粮食总产量达418.91万公斤,人均有粮350.82公斤;年内牲畜出栏2232头(只)。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历史和群众思想文化素质总体较低等诸多因素制约,我乡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是典型的集边疆、贫困、山区、民族、宗教为一体的特困乡。

近年来,在州、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农村低保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xx大精神,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动态管理和提高标准为中心,不断加强调研,完善制度,规范操作,确保了全乡农村低保整体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下面,我就全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贯彻落实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加强领导,统一部署。

自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人大的监督及县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乡多次召开专题会,对农村低保工作进行研究。为加强对农村低保工作的领导,乡人民政府成立了由乡长为组长,民政助理为副组长,民政办、扶贫办和社会保障所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在乡民政办设立了低保办公室,专人负责低保工作,同时,各村委会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由民政办负责具体业务指导及核实上报等工作,村委会负责低保户的申请、核实,初步形成了三级联动、上下贯通、层层落实的农村低保工作组织网络,保证了农村低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有序运行。

(二)结合实际,制定相应政策。

为了规范农村低保工作的操作和管理,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力度,我乡制定了《××乡人民政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建立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农村低保工作的有序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开展农村低保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严把农村低保对象的申报、审核、审批程序关,分类施保、动态管理。

随着全乡农村低保工作的不断推进,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低保管理逐步规范,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申报、审核、审批和发放程序。一是摸清底数,落实责任。对提出申请农村低保户的家庭情况、人口、人均收入、家庭主要劳动能力的身体状况等,进行入户调查,填写《农村低保入户调查表》,明确责任并坚持“谁入户,谁签字,谁负责”的调查责任制度,做到不重、不漏;二是坚持三榜公布制度。即村委会受理农村低保申请后,在7天内对申请人家庭成员的户籍、收入状况进行调查取证,集体讨论认为符合保障条件的,在村委会进行张榜公布,群众无异议后,将申请表签署意见等相关材料,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上报乡镇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对接到的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无误后,将符合保障条件的申请表连同相关材料报送县民政局。县民政局对上报的申请表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保障条件的给予审批,并经乡镇人民政府通知村委会将发放金额张榜公布。张榜公布的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共同生活家庭人口、补助金额。公布时间不得少于3天,让群众知情放心。对有异议的,重新审核,对不符合保障条件的,通知申请人,并做好解释工作。三是建档立卡,严格审批。建立了农村低保家庭备案制度,对农村低保户的家庭情况、收入状况、年龄等都做了详细登记,同时实行农村低保对象动态管理,按季走访,按季审批。四是农村低保金实行按季发放。每季上旬,民政办将全乡各村已保的对象分别统计报送县民政局,民政局将资金划拨到农村信用社,再由乡民政办领取负责发放。在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中,始终遵循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原则,坚持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方针,进一步健全了制度,强化了管理,完善了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切实将符合农村低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

(二)分类施保,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

人均年收入在693元以下的特殊困难家庭成员。

三、存在的问题。

农村低保工作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保证。通过不断努力探索,我乡的农村低保工作已步入正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让部分低收入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全乡农村低保工作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面窄标准低。从目前纳入低保的人数来看,我乡仍有许多需要低保而未纳入低保范围内的居民。**年我乡农业人口11941人,按照693元的温饱标准,目前只纳入4860人,全乡还有4590人的贫困人口需纳入农村低保,要实现“应保尽保”目标差距还很大。同时,农村低保标准偏低。目前我乡农村低保标准的月平均水平仅为50元,随着近年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低保资金更显不足。

二是保障对象的鉴定难,工作经费短缺。首先,在“低保”资格确认上,最大的问题是对收入缺乏有效的审核手段,或者隐性收人问题比较严重,难以货币化。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中粮食等实物收入占相当比重,在价值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其次,难以准确计算农民的个人收入。在审查、审核“低保”对象时,在操作中,标准的确定人为因素比较多,缺乏科学测算和合理精算。一是划定的贫困线不好掌握,对低保户的收入只能大概估算。二是在农村生活困难的家庭比较多,部分村干部为避免出现矛盾,需要多次召开会议反复评议才能确定。有的村因指标不够,而使符合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不能够享受低保。同时,低保宣传、核查、公示等费用较大,乡内又无能力解决相应的工作经费,制约了救助工作的快速发展。

总之,农村低保任重而道远。但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民政局的具体业务指导下,我乡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调查落实,推进分类施保,强化动态管理,切实加快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确保应保尽保。为我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创造良好环境。

同志们:

县政府召开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精神,特别是贯彻落实县xx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

工作报告。

》中关于改善民生的工作部署,要利用2-3年时间完成全县自来水“村村通”工程,年内解决荣兴等5个乡镇4.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的有关要求,总结前一个时期工作,安排部署“”期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一、充分认识全县安全饮水工作紧迫性和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的重要性。

我县农村大规模改水是从1980年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建设,解决了农村饮水问题,从吃小井水、泡子水、土井水到绝大多数村屯吃上了自来水,从根本上改变了世世代代吃不干净水的局面,全县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归功于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民生问题当作头等大事,在解决群众饮水问题上,舍得投人力、物力、财力。

但是,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要求和县政府提出的3年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县农村总人口为34.3万人,集中供水受益人口为32.3万人,全县农村供水普及率为93.9%,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为20.6万人,饮用不达标水人口为77389人,其中饮用氟超标水30158人、苦咸水21477人、其他超标水25754人;饮用水量不达标为59462人,全县饮水安全普及率60.1%,可以说全县饮水安全工作任务非常重。

当前,全县饮水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供水能力不能满足需要。二是自来水工程设备老化,水质、水量得不到保证。从1980年至今,我县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问题基本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质不好、水量不足、持续供水能力差、管道老化。以前改水工作任务是从吃坑水、土井水变为吃自来水,这次是让全县农工吃上安全水、放心水,达到规定标准的用水量。三是设计不合理。上世纪80年代改水,由于大家都没有经验,管径设计不合理,管材选用不科学,再加上输水时间长,现在不敢加压,造成吃水困难。四是投入大。解决全县饮水安全问题初步预算为4699万元,仅靠县、乡财力解决这个问题难度非常大。五是管理体制落后、机制不活。国营事业单位铁饭碗,收费欠账不断增加,职工没有危机感,服务不到位。投入机制单一,国家、省、市、县、乡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给钱就停,没有长远打算。

总的说,我县饮水安全工作既有机遇,又有现实的困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这是各级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要确保全县人民喝上放心水。

二、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确保2-3年内解决全县饮水安全问题。

国务院根据全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实际提出利用“”、“”20xx年时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我们不能等,我县群众已经吃上了自来水,实现饮水安全工作目标,不能让群众等8年、9年,我们要在3年内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以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县委八届三次全会和县xx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切实加强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二)要明确工作目标。一要确定总的工作原则和目标。饮水安全工程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解决饮水安全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是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我们要抓住国家实施饮水安全“”规划有利契机,加强农村供水基本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为原则,利用3年时间全面解决我县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让百姓喝上健康、安全的水。二要按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要求供水。水质:供水水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水量:生活用水量每人每天不低于25升为基本安全;方便程度:用水方便程度为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水源保证率: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不符合以上指标中的任何一项均可视为不安全。三要确保实现各年度工作目标。20xx年解决唐家乡、新开镇、平安乡、二界沟镇、清水镇、荣兴乡、西安镇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打深水井4眼,对管网系统进行部分改造,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4.3万人。20xx年解决田庄台镇、东风镇、田家镇、赵圈河乡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打深水井3眼,对管网系统进行部分改造,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4.5万人。20xx年解决王家乡、新兴镇、*镇、新立镇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打深水井4眼,对管网系统进行部分改造,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2.9万人。

(三)要强化措施,确保按期完成任务。一是坚持以农村自来水站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供动力。承包人要选择有资金实力、有管理能力和有责任心的人。出让经营权的年限可以3年、20xx年,最长不能超过20xx年。认真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政府负责水源,合理确定水价;企业保证运行,保证水质,保证管理及资产的投入,文明经营;用户负责进户内的投入。二是坚持科学设计,保证高标准、高质量施工。请专业队伍搞好设计,设计使用期至少30年。根据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划,从材料采购、施工队伍选择、施工质量,都要严格把关。打井设计要参考油田油井资料,最好请油田队伍施工。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各乡镇必须把出让自来水经营权所得资金全部用在饮水安全工程上,虽然企业负责,政府也要资助。同时县农村饮水安全办公室要做好对上争取资金工作,“”和“”期间都得安排,多渠道融资,多元化投入。四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要想3年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没有强有力的领导作保证不行。各乡镇长要重视,亲自把关,亲自安排;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县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发挥作用;有具体的。

工作计划。

还有多少人口几个村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什么时间解决列出时间表“五一”前报县饮水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不能放松不是一改就什么都解决了管理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因为饮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管谁负责出现问题群众还是找政府政府有这个责任。五是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水质问题千万不能出问题必须有具体的措施保证水质达标;水价问题不能由经营企业决定要由行政主管部门、乡镇、物价部门共同来决定;地下水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同时强调废井必须找专业队伍封井不然形成污水漏斗就会影响水质;监督检查不能放松县政府分管领导把关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分工负责;各级政府给企业创造环境支持其做好收费、改线等工作。

同志们,饮水安全工作是一件关系民生的大事,只要全县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全县人民广泛参与,我们就一定能够按期实现全县人民吃上干净水、健康水的工作目标。

党的xx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活动,是贯彻执行依法治国方略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贯彻执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活动。“一五”、“二五”、“三五”普法以及快要结束的“四五”普法,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普法是全民普法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有了很大进展,但是效果不太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个认识问题,一个方法问题。本文就怎样才能抓好农村普法,从认识、方法、效果三个方面谈点看法。

一、站在依法治国的高度深化普法认识。

搞好农村普法工作,首先要从依法治国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

第一,深入农村普法,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需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党在农村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极大成功,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社会的等方面的原因,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还很低,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与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不相适应,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相差更远。依法治国,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一个基本要求是全体公民应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学法、懂法、守法成为整个社会的时尚,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开展普法教育,就是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把法律交给全体公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仍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从根本上说,没有农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全民法律素质的提高。“一五”、“二五”、“三五”普法,在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农村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偏远山区,在一定意义上走了过场。这就要求我们在“四五”普法中,一定要把农村普法拿在手中,克服困难,做好工作。

第二,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在社会大变革中,由于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由于新旧体制转换出现的摩擦,必然会产生矛盾和纠纷。就农村来说,近几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行政许可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规范。但是由于宣传普及不够,农村还存在许多问题:基层干部不依法办事,侵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侵占集体资财等等,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农民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有的无故拖欠甚至拒交数量不大的税费。有的邻里之间经常发生争田、争水、争山林、争宅基地等矛盾。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妥善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要靠教育,靠法治。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开展农村普法,增强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使干部群众都依法办事,依法理顺农村各种关系,使干部在依法管理中为农民热情服务,使农民在依法行使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农村社会进一步安定和稳定。

第三,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是加强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全面进步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本特征。《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国宪法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农民居住分散,生活自由散漫,文化生活贫乏,思想观念僵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特别是一个时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思想、宗族房头观念、邪教组织和邪教势力有所抬头,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重在宣传,重在教育。法制宣传教育既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有助于其它教育内容和效果的增强。我们深入开展农村普法,一方面在学法的基础上,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完善村规民约,把村级财物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实行依法治村;另一方面依法打击取缔破坏、影响社会精神文明的活动,净化社会风气,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这也是我们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针对农村工作的特点优化普法方法。

农村普法应针对农村工作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居住分散,文化素质低,生产季节性强,开展普法教育工作难度大、任务艰巨,基于这种情况,现阶段开展农村普法应当坚持以下四种方法:

(一)组织法律培训,主导普法。坚持面授为主,是开展普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和要求。农村普法,也必须这样。在实际工作中,要分级负责,层层抓好法律培训,充分发挥法律培训在普法中的主导作用。一是乡、镇要负责抓好村(居)民委员会主要干部的法律培训,每年要集中进行一次3至5天的法律培训;二是村(居)民委员会要负责抓好农户(居民)户主的培训,第季度要组织一次。通过法律培训,重点抓好基层干部和普法骨干的培训,实现一户一个“法律明白人”的目标。

(二)利用农村工作,渗透普法。普法是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农村普法也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这个前提下,要充分利用中心工作和其它工作开展普法,把普法与农村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党建、奔小康”、“治安模范小区创建”、“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等工作结合起来,把普法教育渗透到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贯穿这些工作的全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干部群众受到多方面的教育,达到普法的目的。

(三)抓住学校教育,辐射普法。开展农村普法,由于农民居住分散,不易组织,文化素质低,集中起来学法确有困难。而各级各类学校,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人数多,人员集中,有固定的学习场所,有专业教师。要利用学校这一有利条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特别是在中小学校,要把普法内容组织编写成易懂易记的顺口溜、三字经、打油诗,由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培养“小小普法员”,让他们放学回家后,背诵给父母和他人听,使家长和学生都受到普法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一所小学就能覆盖一个村。这样,既抓住了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又发挥了学校在农村普法中的辐射作用,从而促进农村普法。

(四)开展多种活动,烘托普法。普法教育是一项社会宣传、社会教育工作,没有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是很难开展的。因此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促进农村普法。一方面,要针对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农民爱好热闹的特点,广泛组织开展编演法制文艺节目,放映法制题材影片,展出形象生动的法制宣传图片和漫画等活动,赋予普法一个有效的载体,通过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辟法制宣传专题或专栏节目,加大普法的宣传力度,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普法活动。另一方面,要以部门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适时组织开展一些有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不断掀起一个个普法高潮,烘托出一个浓厚、强烈的普法气氛。

三、围绕农村社会的稳定强化普法效果。

农村普法必须办实事、重实效。农村最大的实效,就是要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定和稳定。因此,必须围绕农村社会的稳定,强化普法的具体效果。目前,农村普法效果要从三个方面强化:一是增强权利义务观念。通过普法教育,全面宣传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使干部群众树立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明确不能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也不能只讲义务不讲权利。二是培养依法办事的习惯。通过普法教育,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学法、懂法、守法,遇事想问题要想到法,解决问题要依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合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三是规范依法治村行为。普法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做到严格依法办事。在普法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依法治村活动,是普法工作的深入和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过去几年的实践来看,由于农村普法工作不深入,有些地方的依法治村工作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作用,使依法治村变成了一句。

口号。

因此要通过深入开展农村普法工作,进一步规范依法治村行为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学“大法”立“小规”,在全面学法的基础上,按照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修改完善依法治村的规定和制度,把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在内的村级事务纳入法治轨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村,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的金川县农村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我县“三农”工作的新挑战、新机遇,全面落实新常态下我县“三农”工作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明确重点难点,落实有力举措,努力实现农村工作新突破、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金川、美丽金川”打下坚实基础。刚才,会议书面传达了中央、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部分单位、乡(镇)、村作了很好的经验交流发言,各片区农牧民增收增幅末位乡镇作了述职发言,希望大家学习先进、激励后进、相互促进。何西同志代表县政府全面安排部署了农业农村工作,我完全赞同。会上,县政府分管副县长还将就如何抓好具体工作作安排,请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一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攻坚克难、扎实苦干,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农产品价格波动和自然灾害等多重风险挑战,农业和农村继续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创历史新高;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建设、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项目建设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肯定和认可。“一分辛勤,一份收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农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更是付出了辛勤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对大家多年来为“三农”发展付出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表示亲切的问候!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全县“三农”工作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村稳则天下稳,农民富则全县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已经连续15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工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强调农业农村工作在新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省委东明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努力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州委作明书记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基层都非常重视“三农”工作,“三农”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向好,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也将越来越多。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金川要强,农业必须强起来。我县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一直是我县的基础产业,也是优势产业,但是离农业现代化还远远不够。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县真正的现代化。大家一定要明白,我县农业虽然有特色,但是特而不强;虽然有优势,但是优而不强;虽然有名气,但是名而不强。全县上下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扎扎实实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农业一步步强起来。

其次,要充分认识到金川要美,农村必须美起来。党的把“美丽中国”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和位置。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提出了把阿坝州建设成“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和打造“四川生态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定位。为全面融入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我们提出了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县”和“生态文明示范县”的科学定位。实现这些目标,离开农村万万不行,要坚持“生态立县”的理念,推进我县农村发展生态化,努力打造既保持田园风光,又融入现代生活的美丽乡村,让金川大地呈现出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美好景象,让金川老百姓过上“村前长流水,村后水长流”的幸福生活。

再次,要充分认识到金川要富,农牧民必须富起来。习讲得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我县的城镇化率还相对较低。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83.7%,农民收入也比较低。20xx年我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6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2455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按照“人人有技能、户户有产业、家家住新房、个个开小车”的目标,加快推进“三农”工作,让占全县大多数人口的农牧民致富奔康,与全国全省同步达到小康水平。

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我们要从县情农情出发,把促进“三农”工作发展的短腿加长、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补齐。新常态下,农村改革不能畏首畏尾,而要敢闯敢试;现代农业不能徘徊彷徨,而要加快推进;农民增收不能丝毫松懈,而要加力提速;新村建设不能裹足不前,而要凯歌行进,为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留出回旋余地,为改革、发展、民生、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三农”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全县农村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消除贫困人口,农牧民收入接近或超过全省全州平均水平,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农村依法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要完成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保持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更加紧迫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时代担当感,奋发有为的应对新挑战和新机遇,一心为民、干在实处,不失时机地将“三农”工作推上一个新的更高台阶,让金川老百姓过上更加殷实、更加幸福的好日子。下面,我就抓好全县“三农”工作,讲五点意见。

一、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通过加快发展生态农业,让农业更加强起来。

我县发展的难点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后劲在农村、前景也在农村。全县上下要始终保持发展生态农业的信心和定力,按照“抓产业、调结构、促增收”的思路,以“助农增收”“奔康致富”为核心,以“1+3”项目建设为抓手,把“农业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不断引向深入。

(一)生态农业是效益农业,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挖掘产业增长空间。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充分挖掘“七大特色产业”的开发利用价值,举好生态特色旗、打好绿色有机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高半山区以优质核桃、酿酒葡萄、道地中药材为主,河坝地区以雪梨、蔬菜、玫瑰、甜樱桃为主的农业分布格局,形成毛日、阿科里、俄热等牧区以金川牦牛养殖为主,高半山以良种公牛和肉牛养殖为主,河坝地区以生猪和家禽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带。要重点向高半山拓空间,朝林业挖潜力,宜药则药,宜果则果,宜林则林,宜粮则粮,由单纯依靠耕地向综合利用资源转变,着力念好“山水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奏好“交响乐”。同时,按照“农旅相融、农城相通、农工相连”的思路,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有效带动互联网、商贸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失时机把生态农业与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机相融,不断拓展农业综合经济功能,拓宽广大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二)生态农业是设施农业,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加快改善发展条件。树立“设施农业”观念,着力解决好“山、水、林、田、路”等问题,努力做到“山青、水秀、林丰、田润、路畅”。“山清、水秀、林丰”是固有的自然环境支撑,我们的着力重点在“田润”和“路畅”上,这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保障。要畅通区域对外联系,让生态农业布局和交通要素保障实现“双轮驱动”,着力构建生态农产品大流通的格局。按照“公路围着产业转,产业围着公路建”的思路,在农村公路建设“三个百分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第四个百分之百工程。要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水利建设会战年”工作,有序推进崇化水利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不断夯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加快推进电网、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防灾减灾和发展保障能力。

(三)生态农业是集约农业,要打造生态特色品牌,延伸产品价值链条。生态农业的集约,包括生态资源、农业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的集约。我们要纠正生态农业不需要转型的错误观点,准确把握转型升级这一本质要求,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下工夫延伸产品价值链条,加快培育生态特色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要加强品牌包装和商标注册,实施“以区域品牌带产品品牌、以产品品牌促区域品牌”的统筹发展战略,孵化一批具有鲜明“金川符号”的知名品牌,并积极融入全州“川藏高原”品牌,构建生态特色名优品牌体系。要积极推广“企业+基地+专合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和扩大金川名优产品订单产销通道,实现销售额和标准化双提升,充分发挥“创一个品牌、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经济”的现实效应,不断扩宽农牧民群众致富增收的路子。

(四)生态农业是科技农业,要强化科技推广应用,提升农业现代水平。生态农业要求达到绿色、有机、无公害,实质是一个艰难的价值提升过程,关键要靠科技支撑。倘若科技服务、品种研发等工作接续不上,生态的牌子马上被毁,难以重树。要加快构建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组织科技攻关,确定一批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组建专门队伍开展科技攻关,确保在疫病防控、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粮食增产模式等方面取得成果。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首先要给科技人员插上奋斗的翅膀。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励他们在扶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中建功立业,使创新的种子落地生根,创新的大树枝繁叶茂。

(五)生态农业是安全农业,要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建立生态种植模式。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舌尖上的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食品安全涉及的环节和因素很多,但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关键就是种植的土地、水质、肥料、种子、农药,等等。要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格的保障、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建立健全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和监管机制,坚决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切实把好源头净化、标准生产、品牌培育和产地准出“四关”。要根据生产生活功能区划,分层级划分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区,尤其要注重做好土壤、大气的质量保护和污染评估,加快推进金川“安全菜、放心肉、健康果”标志性品牌,努力打造“有机食品”之乡。

二、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为统领,通过助农增收和扶贫攻坚,让农民更加富起来。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直接收益相对较低。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探索,怎样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这当中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对此,我认为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留住”农民。立国之道,惟有富民。助农增收历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现在的农村“留不住人”,很多村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或者创业,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务农,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农牧民收入上不去,农村还比较落后。因此,我们必须适应新常态、开辟新门路,带领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在效益上,要通过调整种养结构、积极培育农业新业态,不断提高产业效益,增加农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实现农牧民多元化增收。要大力实施“回引工程”,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在外企业家回乡创业,带动老百姓奔康致富。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农业“重中之重”的思想,大力营造干事创业、重农兴农的浓厚氛围,真正让农业成为最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最体面的职业。

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活动,是贯彻执行依法治国方略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贯彻执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活动。“一五”、“二五”、“三五”普法以及快要结束的“四五”普法,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普法是全民普法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有了很大进展,但是效果不太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个认识问题,一个方法问题。本文就怎样才能抓好农村普法,从认识、方法、效果三个方面谈点看法。

一、站在依法治国的高度深化普法认识。

搞好农村普法工作,首先要从依法治国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

第一,深入农村普法,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需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党在农村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极大成功,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社会的等方面的原因,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还很低,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与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不相适应,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相差更远。依法治国,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一个基本要求是全体公民应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学法、懂法、守法成为整个社会的时尚,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开展普法教育,就是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把法律交给全体公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仍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从根本上说,没有农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全民法律素质的提高。“一五”、“二五”、“三五”普法,在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农村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偏远山区,在一定意义上走了过场。这就要求我们在“四五”普法中,一定要把农村普法拿在手中,克服困难,做好工作。

第二,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在社会大变革中,由于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由于新旧体制转换出现的摩擦,必然会产生矛盾和纠纷。就农村来说,近几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行政许可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规范。但是由于宣传普及不够,农村还存在许多问题:基层干部不依法办事,侵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侵占集体资财等等,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农民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有的无故拖欠甚至拒交数量不大的税费。有的邻里之间经常发生争田、争水、争山林、争宅基地等矛盾。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妥善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要靠教育,靠法治。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开展农村普法,增强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使干部群众都依法办事,依法理顺农村各种关系,使干部在依法管理中为农民热情服务,使农民在依法行使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农村社会进一步安定和稳定。

第三,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是加强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全面进步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本特征。《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国宪法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农民居住分散,生活自由散漫,文化生活贫乏,思想观念僵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特别是一个时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思想、宗族房头观念、邪教组织和邪教势力有所抬头,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重在宣传,重在教育。法制宣传教育既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有助于其它教育内容和效果的增强。我们深入开展农村普法,一方面在学法的基础上,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完善村规民约,把村级财物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实行依法治村;另一方面依法打击取缔破坏、影响社会精神文明的活动,净化社会风气,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这也是我们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针对农村工作的特点优化普法方法。

农村普法应针对农村工作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居住分散,文化素质低,生产季节性强,开展普法教育工作难度大、任务艰巨,基于这种情况,现阶段开展农村普法应当坚持以下四种方法:

(一)组织法律培训,主导普法。坚持面授为主,是开展普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和要求。农村普法,也必须这样。在实际工作中,要分级负责,层层抓好法律培训,充分发挥法律培训在普法中的主导作用。一是乡、镇要负责抓好村(居)民委员会主要干部的法律培训,每年要集中进行一次3至5天的法律培训;二是村(居)民委员会要负责抓好农户(居民)户主的培训,第季度要组织一次。通过法律培训,重点抓好基层干部和普法骨干的培训,实现一户一个“法律明白人”的目标。

(二)利用农村工作,渗透普法。普法是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农村普法也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这个前提下,要充分利用中心工作和其它工作开展普法,把普法与农村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党建、奔小康”、“治安模范小区创建”、“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等工作结合起来,把普法教育渗透到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贯穿这些工作的全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干部群众受到多方面的教育,达到普法的目的。

(三)抓住学校教育,辐射普法。开展农村普法,由于农民居住分散,不易组织,文化素质低,集中起来学法确有困难。而各级各类学校,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人数多,人员集中,有固定的学习场所,有专业教师。要利用学校这一有利条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特别是在中小学校,要把普法内容组织编写成易懂易记的顺口溜、三字经、打油诗,由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培养“小小普法员”,让他们放学回家后,背诵给父母和他人听,使家长和学生都受到普法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一所小学就能覆盖一个村。这样,既抓住了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又发挥了学校在农村普法中的辐射作用,从而促进农村普法。

(四)开展多种活动,烘托普法。普法教育是一项社会宣传、社会教育工作,没有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是很难开展的。因此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促进农村普法。一方面,要针对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农民爱好热闹的特点,广泛组织开展编演法制文艺节目,放映法制题材影片,展出形象生动的法制宣传图片和漫画等活动,赋予普法一个有效的载体,通过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辟法制宣传专题或专栏节目,加大普法的宣传力度,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普法活动。另一方面,要以部门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适时组织开展一些有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不断掀起一个个普法高潮,烘托出一个浓厚、强烈的普法气氛。

三、围绕农村社会的稳定强化普法效果。

农村普法必须办实事、重实效。农村最大的实效,就是要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定和稳定。因此,必须围绕农村社会的稳定,强化普法的具体效果。目前,农村普法效果要从三个方面强化:一是增强权利义务观念。通过普法教育,全面宣传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使干部群众树立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明确不能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也不能只讲义务不讲权利。二是培养依法办事的习惯。通过普法教育,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学法、懂法、守法,遇事想问题要想到法,解决问题要依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合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三是规范依法治村行为。普法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做到严格依法办事。在普法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依法治村活动,是普法工作的深入和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过去几年的实践来看,由于农村普法工作不深入,有些地方的依法治村工作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作用,使依法治村变成了一句口号。因此要通过深入开展农村普法工作,进一步规范依法治村行为。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学“大法”立“小规”,在全面学法的基础上,按照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修改完善依法治村的规定和制度,把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在内的村级事务纳入法治轨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村,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这次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正确分析把握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工作。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今年省委会的第一次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了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守盛书记和家毫省长对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全国农业、扶贫等会议的贯彻落实意见。今天家毫省长亲自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下午金龙副书记还要作总结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两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过去一年“三农”工作,清醒认识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0xx年,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努力克服自然灾害频发和经济下行压力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总体向好,稳中有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单,为全省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粮食总产再次突破600亿斤,增产15亿斤,占全国粮食增产量1/6。生猪出栏6220万头,同比增长5.4%。猪、牛肉类产品出口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出口达8.5万吨,创汇5.12亿美元,跃居全国第一位。油菜、蔬菜、水果、茶叶、水产等农产品产量均有增加。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7%,增加值增长4.6%,为近五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休闲农业、森林旅游等新型业态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年实现经营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709.96亿元,增长3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60元,增长11.4%,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2.3个百分点,增幅连续四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

2、现代农业发展持续加快。“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和“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顺利实施。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全省累计流转耕地1380万亩,畜禽规模化养殖率达到65%。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547.3亿元,增长9.8%。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超级杂交稻亩产1026.7公斤,四期攻关目标提前一年实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4.6%,粮食“危仓老库”改造超额完成任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林业生态保护利用、气象预测预警等取得明显成效。

3、农业基础建设持续增强。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00亿元,洞庭湖治理、涔天河水库扩建、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全面完成年度计划任务,战胜了多次暴雨山洪和沅水流域超标准洪水,实现了防汛抗灾工作目标。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8320公里。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扩大到99个县。完成营造林1347万亩。新增沼气用户5.8万户。长株潭地区170万亩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稳步开展,湘江流域禁养区规模养殖退出工程进展顺利,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加强。粮食、供销、气象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4、农村改革积极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3万家,114家合作社进入国家示范社行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取得新进展,沅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初见成效,农业保险试点范围扩大。中部林权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挂牌运行。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启动。水利改革深入推进,扶贫机制创新力度加大。

5、农村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205个行政村,美丽乡村建设274个村。解决了36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新增农村低保对象60万人。开展了新一轮农村民居改造、村组道路硬化、电网改造、灌渠修整、村庄绿化美化。水库移民后扶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民政、社会保障等事业全面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能有这么好的局面,主要得益于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省人大、省政协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得益于省直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此,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省“三农”工作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决不可忽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形势时指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发展遇到了两个“天花板”、两道“紧箍咒”。我省“天花板”的情况和全国一样,“紧箍咒”比全国还要紧。具体表现在:一是资源环境约束更紧。人均耕地少,只占全国的2/3,而且,污染比较严重,有些地方环境压力达到极限。二是生产和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棉花种植需调整优化。我省口粮生产没有问题,但饲料粮主要靠外调。三是农业要素成本快速增长。稻谷、生猪、油料、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均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下降。四是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农村青壮劳动力已大量进城务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今后还有大量青壮劳力转移就业,“地谁来种”、“新农村谁来建设”的问题日益凸显。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潜在风险增加。前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镉米舆情风波,给我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当然,我们在看到问题和严峻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当前农业农村实现转型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农业发展基础比较好,增长潜力比较大;新型城镇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二、三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势头强劲等等。面对这些机遇,因此新常态下湖南农业不能有任何闪失,发展不仅不能减速,而且还要稳中有增。农业上不去,就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速走低、物价走高的不利局面,改革发展就会失去支撑。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二、明确今年“三农”工作的任务和重点,努力实现农业农村发展新跨越。

今年全省“三农”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三农”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以提出的“五新”要求为统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统筹城乡发展,用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和合作化,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善农村环境,确保农村和谐稳定。具体目标: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左右,农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一)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是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关系,真正从指导思想和发展的路径上,由过去的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物质投入为主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为主上来,由生产导向型转到消费导向型上来,促进“两型”农业加快发展。

1、在稳定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能上下功夫。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生产是我省的优势。调结构、转方式,必须坚持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决不能把我省粮食生产的产能调减了,决不能把我省粮食生产的优势调没了。稳定提高粮食产能,基础在地,关键在技,核心在人。要坚守5655万亩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品质和效益。着力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要用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开展种粮补贴改革试点,将新增补贴向主产区、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另一方面要调动县市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党委、政府和广大基层干部抓粮的积极性。中央已决定“实施粮油生产大县、粮食作物制种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牛羊养殖大县财政奖励补助政策”。各县市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要充分认识,抓粮食生产也是抓财政增收,抓转型发展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生猪也是我省的优势产业,要积极推动转型发展,实现稳量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牛羊草食动物、水产、油料、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提高主要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

2、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新常态下调整农业结构,必须拓宽视野,实行“四化”联动、城乡互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拉动,优化一产业,做强二产业,加快发展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一产业。要在优化区域布局、产业、产品结构上做文章。进一步明确洞庭湖生态农业经济区、长株潭都市农业区、湘南特色农业区、大湘西生态保护与休闲旅游农业区四大区域功能定位,明确各区域优先发展、重点发展、限制和禁止发展的产业、产品及项目,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优势产业带。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打好特色牌,形成各具特色、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产业和产品。做强二产业。以两个“百千万”工程为平台,加速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规划,重点打造粮食、畜禽水产、果蔬、林产、茶叶等千亿产业。关键是要把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抓上去。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要突出培育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和带动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发展,推动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上规模、上水平。加快发展三产业。着力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生物质农业、休闲生态旅游农业,传承农耕历史文化等多种功能。完善粮食收储体系,推进“智慧粮仓”建设。加快培育农村冷链物流、农产品期货交易、农超对接等农村新型流通业态,促进农产品市场体系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电商、物流、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互联网农业发展,用信息化助推农业现代化。

3、在加速实施品牌战略上下功夫。新常态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未来竞争是自主特色品牌的竞争,谁拥有了自主品牌,谁就把握了未来细分市场,也就把握了经济发展主动权。美国之所以能主导世界经济,主要是90%出口额来源于品牌经济。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却是品牌小国,在全球100个有影响力品牌中,我国只有1个(华为),出口商品大多是贴牌和代工,赚的是血汗钱。我省是农产品生产大省,却是农产品创汇弱省,尽管肉类、茶叶外销取得长足进步,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农产品出口大多靠转口贸易,靠卖原料,在国内市场影响力也不大,关键是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因此,各级特别是各县市区要下决心,加速实施品牌战略,把打造农产品品牌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制定和完善品牌培育保护政策,着力创建高知名度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品牌集聚各种生产要素,推进特色县域经济县、“135”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有品牌特色的县域经济加工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推动县域加工业向园区集中,特色产业围绕品牌集群发展。要认识到,抓品牌建设,既是抓硬实力,也是抓软实力。今后看一个地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效,评价县域经济的影响力、竞争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看是否培育和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4、在科技创新驱动上下功夫。突出种业科技创新,加大超级稻、优质稻、生猪、油菜、油茶、茶叶、竹木等品种选育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加快水稻、油菜分子育种平台建设,巩固水稻育种及栽培配套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继续加强农业配套组装、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技术体系。加强农业机械研发,大力推广适地适业、安全高效的新农机,加快水稻农机农艺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及林果业机械化水平。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支持农林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实行创新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积极推进农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科研知识产权交易机制。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引导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平台、人才、项目等各类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行动,开展精准式与多极化相结合的全方面配套服务,鼓励引导农业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5、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下功夫。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体系、信用体系和技术管控保障体系。依法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支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以粮食、蔬菜主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为重点,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加大畜禽屠宰监管力度,省里已将畜禽屠宰职能划转省农委,各地要抓紧抓好职能移交工作,做到无缝对接。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强化基础建设,增强农村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从源头抓起,实行山水田林综合治理,着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治水。要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加快构建人水协调的现代水利体系,用三到五年时间,将我省重点防护区整体防灾能力提高到二十年一遇以上,突出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启动实施涔天河灌区、莽山水库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洞庭湖和“四水”流域综合治理,解决“”国家规划内和洞庭湖区省级规划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推动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力提高防汛抗旱能力。治山。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由一般造林绿化转到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绿色通道、秀美村庄建设上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实施森林资源禁伐减伐三年行动,进一步加大“裸露山地”绿化攻坚力度。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切实加强“四水”源头水土流失重点防御,建立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激励机制。治地。实施农业生产环境治理“三同时”制度,着力强化农业环境治理和保护。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严格落实耕地“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要求,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沃土工程”,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抓紧抓好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逐步扩大耕地修复治理规模;做好“四水”流域和洞庭湖区养殖区划定工作,稳步实施湘江流域禁养区生猪规模养殖退出计划。严格城镇和工业“三废”排放管控。开展农业环境容量评价,完善并严格落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快发展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大力推进规模化沼气工程建设,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清洁低碳进农家、有机生态进农业、绿色环保进农村步伐。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三)坚持“两手”发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加农民收入。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两手发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要发展家庭经营促增收。念好“山水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引导农民闯市场,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二要引导农民创新创业促增收。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完善就业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稳定就业,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环境条件,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三要增加农民财产权能促增收。强化村级“三资管理”,落实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盘活现有农村集体资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积极发展多形式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服务能力。按照依法有据、封闭运行、风险可控原则,切实抓好浏阳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房、林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综合试点。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非经营性集体资产,探索建立统一运营管理的有效机制;对经营性资产,进一步明晰产权归属,努力实现折股量化,让农村集体每个成员获益。严格村级财务管理,加强民主监督和财务审计,有效防控农村基层腐败现象发生,确保村级财务安全规范运行。四要落实惠农政策促增收。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已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要及时足额落实到村到户;继续加强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发展农民合法权益。

(四)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1、坚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总的方向是,“三权”分置、稳定放活,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要守住“三条底线”: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动摇。当前要抓紧抓好三件事:第一,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能搞大跃进,不能下指标,不能搞一刀切。第二,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现代种养业和服务业。“老板下乡”应该是带动老乡,而不是代替老乡。要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明确上限控制,严格准入门槛,加强监管,防止“非粮化”,严禁“非农化”。第三,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分期分批、稳步推进的原则,今年在基础条件具备的县市区开展整县推进工作,长株潭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试点的19个县市区,要整县启动;其他县市区分两年做出安排,确保20xx年基本完成确权任务。农村承包土地确权,总体上要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范围。各市州、县市区要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现在起,全省各地要充分利用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时机,全面开展土地确权入户调查核实工作。

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着重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农户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特点的经营单位和形式,动摇了以农户为基础的经营模式,就动摇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基础。坚持农户家庭经营,要注重支持种田能手、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承包农户的升级版,是我们今后支持发展的一个方向,家庭农场搞多大的规模比较适度,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当前我省有种粮大户14万多户,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超过70%,培育家庭农场要从这些规模种养大户中抓起。二是加快培育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的意见》,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鼓励发展农民合作联社。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密切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支持合作经营、企业经营、集体经营。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多元主体为支撑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加大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力度,鼓励社会多元主体投身农业服务行业。

3、切实抓好水利、国有农林场、供销合作社改革。要继续深化水利改革,建立健全水权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和精准补贴机制,简化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审批程序,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机制,推进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制度和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国有农场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国有农场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明晰国有农场资产权属关系,建立符合农垦特点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推进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明确国有林场生态功能定位,抓好国有战略储备林建设;认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深入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坚持为农服务方向,大力实施“惠农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着力推进基层社改造,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拓宽服务领域,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服务“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骨干力量。

(五)加快城乡一体化,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要用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建设统一规划、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要素平等互换、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城镇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实行城乡建设两驱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百城千镇万村”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打造美丽乡村。今年重点整治4000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建设300个美丽乡村。现在财政、农业、住建、环保等部门均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专项经费,要统筹谋划,整合资金,分期分批,连片推进,提高新农村建设资金整体效益。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新农村要像新农村,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更加注重古村名镇的保护,守住老祖宗留下的已为数不多的宝贵遗产,传承农村文明。真正做到,既重视生产发展,又重视文化发展;既重视村庄建设,又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实现“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使新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要切实抓好扶贫攻坚。坚持以湘西自治州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全面落实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今年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把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精准帮扶、进退有序的工作机制,对8000个重点贫困村实行驻村帮扶全覆盖。织好最低生活保障、新农合、新农保、农村义务教育“四张网”,重点推进水、电、路、气、房、环境整治“六到户”,实施好特色产业、安居、雨露计划等重点扶贫工程,创新扶贫金融服务方式,扩大扶贫信贷投入规模,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探索社会扶贫新模式,继续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困。进一步完善移民后扶政策,大力推进移民产业建设,改善特困移民居住条件,依法推进移民安置工作。

春节临近,当前要做的工作很多,有几件事我强调一下。一是尽早启动“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省直农口和涉农关部门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要深入调查研究,注重谋划一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措施、重大项目,并及时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十三五”规划相衔接,争取国家更多支持。二是抓紧抓好“三冬”生产。加强越冬作物田间管理,认真组织开展好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和造林绿化,抓紧抓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化森林防火,严格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不出大的问题。三是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和农村维稳工作。组织干部深入基层,走访农户,做好困难群众过冬和节日生活安排,妥善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确保农村和谐稳定,让全省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定欢乐祥和的春节。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持续发展的大旗,凝心聚力,创新进取,苦干实干,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步伐,开创新常态下全省“三农”工作新局面!

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全县“两会”刚刚闭幕,县委、政府又接着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参加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切实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认真回顾总结和20__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成绩,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县委、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下面,我就去年和今年的“三农”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在大灾之年取得显著成效。

20__年,是我县农业农村工作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特大旱灾的严重影响,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和“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作物损失经济作物补、农业损失工业补”的思路,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最坚定的信心、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扎实的作风,在应对困难中抢机遇,在抗击旱灾中求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保增收。全年农业总产值达8.7亿元,同比增长4.8%;农业增加值达5.8亿元,同比增长4.2%;粮食连续5年增产,达到14.46万吨,同比增长5.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2元,同比增长10.1%。为全面完成规划确定的农业农村发展目标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万众一心抗击特大旱魔,抗旱救灾取得全面胜利。在长达9个月的抗旱救灾攻坚战和持久战中,全县投入抗旱人员19.33万人次,筹集抗旱救灾资金3104.6万元(含特殊捐赠),出动抗旱救灾车辆6450辆次,抗旱机动设备2334台(套),地下找水打井36口,日出水量2210立方米,修建水池水窖4968口,新建灌溉沟渠104公里,实施管引133件,解决了9.2万人和4.4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投入农业单项抗旱救灾资金359万元,调运籽种2.4万吨、化肥1.1万吨、农膜686吨、农药75.6吨,确保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开展。森林防火能力全面加强,新增森林管护人员120名,消除火灾隐患16处,扑灭火灾1起,被省政府表彰为森林防火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云南省绿化模范县。发放生活救助资金1150万元、粮食632吨,救助困难群众7.6万人。在较长时间、全县较大范围严重干旱的极端天气情况下,群众生产生活井然有序,社会稳定,抗旱救灾取得全面胜利。

(二)举办样板向科技要粮,粮食生产灾后再夺丰收。大力开展科技增粮技术培训,累计投入技术人员5660人次,深入田间地块开展培训1315场次,培训农民21.2万人次,发放培训资料6万余份,农业科技普及率达95%。按照“小春损失大春补”、“农作物损失经济作物补”的思想,通过采取扩大浇灌面积、改种补种经济作物、实施地膜覆盖、玉米集中育苗、施用抗旱剂等措施,完成粮食作物播种69.26万亩,占计划66万亩的104.9%。实施玉米套马铃薯(大豆)省级高产示范样板21.97万亩,成功创办省级粮食丰产样板8片,带动县、乡、村举办样板33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38.3万亩,良种推广率达100%。基于多项科技综合措施落实到位,粮食生产灾后仍然丰收,总产达到14.46万吨,比20__年增加0.72万吨,增长5.2%。

(三)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由于年初旱情严重,农民增收。

形势十分严峻。我们按照省市的部署和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75万人,累计转移11.4万人,新增转移1.26万人,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10.96亿元、纯收入6.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58%。想方设法向上争取各种支持,累计投入三农资金2.48亿元,发放各项惠农补贴3724万元。由于农产品量增、价好,农民务工人数、工资大幅增长,各种补贴明显提高,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全面增加,综合作用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2元,增长10.1%,比上年净增236元。

(四)持之以恒发展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变特大旱灾造成传统作物难以播种的困难为机遇,县财政投入农业产业发展资金453.9万元,全力以赴发展优势产业。种植烤烟5.43万亩,比常年增1.2万亩,完成烟叶收购18.5万担,比常年增3.5万担,收购总值1.4亿元,实现收3083.66万元。实现畜牧业总产值3.13亿元,同比增长7.9%。新植核桃20万亩,全县种植面积达到80.44万亩;新植花椒5.68万亩,全县种植面积达到21.14万亩,实现核桃仁产量3000吨,花椒产量1200吨,产值3.5亿元。新建蔬菜大棚50亩,引进蔬菜新品种32个,完成蔬菜种植14.56万亩,产量26.6万吨,实现产值1.7亿元。完成杂交玉米制种6100亩、苹果标准化示范建设5000亩、马铃薯试管苗大田扩繁500亩,优质葡萄示范园、特色观光桃园、甜樱桃示范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理世、云香、长城建安、鑫辉、大成等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产值不断提升。农产品流通体系更加健全,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17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7个,专业协会12个,培训农产品经纪人100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核桃商会。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五)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共争取农林水项目资金2.2亿元,同比增长59.5%。完成水利投资6982.58万元,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434件,建成猫鼻子水库东干渠防渗工程、火德红南筐片区小型水利工程、昭鲁大型灌区小寨支渠、大面人饮安全工程等一大批水利项目,全县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2.7个百分点,达到25.82%,再次被省政府表彰为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建设一、二期工程圆满完工,被秦省长称之为“乌蒙山区的红旗渠”。完成交通投资53741万元,昭巧二级公路鲁甸段及昭鲁快捷通道完成工程量的61%,新增油路101公里,完成通达工程58.5公里,硬化和新修乡村公路45公里,王火油路、龙新油路等工程进展顺利。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4.86万亩,新建农户用沼气池9300口,节柴灶1200眼,改造农村电网8821户,兑现农机购机补贴400万元,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9.29万千瓦。防灾减灾、预测预报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六)创新思路推进扶贫开发,贫困人口脱贫步伐明显加快。累计投入扶贫项目资金11538万元,投入小额信贷及扶贫贴息贷款3200万元,易地开发资金35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75个,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10个,改造茅草房300户,“百千万帮扶工程”深入实施,0.63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整合资金2495万元,建成新农村示范点92个。圆满完成了小寨乡“整乡推进”任务,成功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之路,“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昭通现场会”和“第三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的与会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被省政府秦省长誉为“乌蒙山区扶贫的一面旗帜”。

(七)积极而为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两基”顺利通过验收,发放中小学贫困家庭寄宿制生活补助1096.69万元,中考综合成绩列全市前茅,高考上线率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改扩建乡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3个,新增卫生设施12413平方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达到36.8万人,参合率达95.6%,累计减免资金4264万元。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25‰,自然增长率降至6.43‰。建设廉租住房1.5万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00户,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1480户。新增农村低保对象2__0个,6436个城镇低收入人口和33331个农村贫困群众纳入低保。新建乡镇文化站8个,农家书屋38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个。“百场演出进百村”等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八)坚定不移推进城乡统筹,集镇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围绕市委、市政府实施昭鲁一体化战略部署,强势推进城市建设“二次创业”,完成投资3.9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0.64平方公里,湖滨小区、文屏山森林公园一期开发、老城区排涝改造等工程投入使用,县三小和第二幼儿园片区道路建设全面完工。小寨、江底、龙树等7个集镇建设基本完工,其余集镇建设全面展开,共完成投资5.41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5.5平方公里,发展个体工商户2856户,累计转移农村人口3万余人。成功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试点推进会。

(九)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继续完善农业农村工作考评体系,实行风险金抵押考评制度,兑现年度考评资金49.2万元。实行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扶持制度,落实产业发展扶持资金453.9万元。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经完成,确权到户51419户,确权面积77.59万亩。累计实施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83个,总投资2600万元。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12个乡镇均建立委托代理中心。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水利投融资体制、基层农技推广等改革工作有序推进、不断深化。

在认真总结成绩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的农业农村工作仍然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难等问题。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扎实工作抓机遇,不断克服、不断解决。

二、奋力拼搏,全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根据中央和省市的部,我县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坚持“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水利改革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推进扶贫开发三个重点,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

按照这个总体要求,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确定为:全县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粮食总产增长5%以上,烤烟生产收购17.5万担,改造中低产田地3.6万亩以上,新增耕地有效灌溉面积3.1万亩以上,解决3万以上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万人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巩固和解决1万以上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围绕目标任务,重点抓好8方面的工作。

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月亮湾中型水库建设前期工作,确保10月前开工建设,对猫鼻子、大岩脚等5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启动山洪泥石流非工程治理、中央小农水专项县项目、赵家海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加强灌溉水费征收,完成昭鲁河白庙提灌站改造任务,完成1500件“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通过承包、成立用水合作组织、委托管理、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多种管理方式,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得到明确、经营方式搞活、管护责任落实,安全运行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做到建、管、用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切实抓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二是要突出抓好中低产田地改造。扎实抓好3.6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确保按质按量完成改造任务。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全面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三是要突出抓好现代农业烟草项目。认真抓好20__年大水塘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确保20__年10月30日前竣工接受验收,力争将大水塘打造成为全市中低产田地改造示范典型。四是要突出抓好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一事一议项目首先安排在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想干的村组,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五是要突出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加快王家桥至火德红、龙树至新街油路建设,尽快完成扫尾工程。完成100公里以上通村公路硬化、3个农村客运站和50公里村组公路建设任务。六是要突出抓好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广泛宣传农村购置补贴政策,加大财政配套支持力度,完成中央农机购置补贴200万元以上,使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1万千瓦。七是要突出抓好农村电网改造。抓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落实城乡电网同网同价政策,力争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亿元,农村户表覆盖率达到82%以上。八是要突出抓好生态建设。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12000口(农业10000口,林业20__口),加强乡镇“两污”项目建设,做好造林绿化、石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

(二)以狠抓样板示范为抓手,确保粮食持续增产。继续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稳定面积、优化品种、改善品质、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的思路,重点抓好3个方面。一是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其中:夏粮9万亩以上、秋冬粮51万亩以上。二是要层层举办样板。要向科技要粮、向高产创建要粮、向提高复种指数要粮,在去年成功创建三片省级粮食间套种示范样板的基础上,落实县、乡、村粮食丰产示范样板20万亩(其中:玉米样板9万亩,马铃薯样板8万亩,水稻样板2万亩,小麦1万亩)。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增粮工程,实施好“300亩核心区、20__亩展示区、10000亩示范区”的高产创建样板5片,积极探索整乡、整村粮食高产样板推进工作,在水磨、龙树2个乡镇实施马铃薯高产创建整乡推进,在文屏镇实施玉米高产创建整乡推进,重点抓好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建设,确保面积达到7000亩以上。三是要加大科技增收力度。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村、社田间地块,切实提高科技到户率和到田率,确保良种、玉米地膜覆盖、科技措施普及率达到100%。力争20__年粮食产量在无极端天气的情况下达到15.1万吨,增长5%。

(三)以发展优产业为先导,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发展好吃好喝的特色绿色农业、好销好价的优质高效农业、好看好玩的休闲观光农业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6个方面:一是要继续抓好烤烟生产。以提高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为主线,努力实现“一增五保”目标。即:增加生产总量,保证计划完成,保证质量提升,保证结构优化,保证出口备货,保证烟农效益。有效杜绝粗放无序种植,在提高种植水平、提升烟叶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上狠下功夫,确保17.5万担烟叶生产收购任务圆满完成。二是要加快发展畜牧产业。以发展科学养殖示范小区和畜牧养殖大户为重点,以强化疫情防控为保障,建立和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推进冻精改良等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广“熟改生”饲养方式,发展无公害规模养殖,实现畜牧养殖规模与质量并进。在新街、龙树、水磨、文屏、茨院等乡(镇)新建8个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养殖村,扶持发展15户年出栏生猪3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抓好15户生猪养殖场建设,加快桃源肉牛养殖基地建设,推广肉牛短期育肥技术。力争实现家畜存栏128.3万头(只),家畜出栏114万头(只),实现畜牧业产值3.8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三是要重点培育核桃、花椒优势产业。在圆满完成100万亩核桃、花椒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要强化抚育管理,组织全县林业、科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群众做好核桃、花椒抚育管理,层层举办抚育管理现场培训会,直接通过技术人员承包培训到村、到组、到农户,全面提升核桃花椒抚育管理水平。要积极推广推介,结合建党__周年系列活动,认真组织筹划好核桃、花椒产业发展“四个一”活动,出版一本关于鲁甸核桃的书、筹办一次核桃文化艺术节或论坛、拍摄一部高质量的核桃花椒产业发展专题片、成立一批核桃花椒产业发展协会或商会,着力提升我县核桃、花椒品牌,拓宽销售渠道,为核桃、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开空间。要狠抓样板建设,实行挂钩领导和乡镇主要领导实名制。具体目标是:核桃示范样板(文屏镇1片,江底乡4片,火德红乡3片,小寨乡3片,龙头山镇5片,乐红乡2片,梭山乡2片)共20片;花椒示范样板(火德红乡1片,小寨乡1片,龙头山镇5片,梭山乡3片)共10片;每片样板不低于5000亩连片。通过强化抚育管理、狠抓样板建设、提升产业品位,力争核桃、花椒产业到“十二五”末在20__年不变价的基础上产值突破30亿元。四是要加快马铃薯、果蔬等基地建设。种植马铃薯16万亩以上,推广三级以内脱毒马铃薯8万亩以上,在江边河谷地区发展冬早马铃薯2万亩以上,力争马铃薯产量达到24万吨以上,产值突破4亿元。着力加快冬早蔬菜及温凉型蔬菜两大特色基地建设,种植蔬菜18万亩以上。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辣椒定单生产基地1万亩。切实改造和管护好现有樱桃、苹果等现有果园,新植大樱桃1000亩,苹果1万亩,葡萄500亩。加大对水果协会扶持力度,力争水果产值达到6500万元以上。五是要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行业前景好、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在资金、土地、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加快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增强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要着力强化农产品市场开拓,巩固和提升我县农产品在周边省市的市场占有率,建立农产品网上购销平台,支持网上交易,组织龙头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推介活动,扩大影响力,力争优势农产品走出国门。要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新建25个农家店,12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使农家店的乡(镇)覆盖率达到85%以上。要培育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培训农产品经纪人400人以上,发展“两社一会”组织20个以上,拓宽农产品经营渠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以加大务工培训力度为依托,着力发展劳务经济。要把提高农民工工资性收入作为农民稳定增收的支撑。重点抓好3个方面:一是要尽快争取启动建设县职教中心,以“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为载体,抓好农民工培训工作,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向纵深推进。二是要努力开辟新的劳务市场。加强与省内外、市内外、县内外重点企业的对接与联系,扩大定单输出规模,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三是要抓住县内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多,建成投产企业增多等有利于就近就地务工的机遇,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力争最大限度安排本地农民工参与建设,让农民工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中得到实惠。通过努力,今年确保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以上,累计转移12万人以上,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12亿元以上,纯收入7亿元以上。

(五)以实施整乡整村推进为核心,着力抓好扶贫开发工作。要突出抓好3个方面.

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简报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系列涉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二五”期间佛山市农业农村工作,研究部署2016年及“十三五”时期工作任务,7月5日,佛山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

市长朱伟、市委副书记李子甫、副市长王玲出席会议,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各区区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各区农林渔业局主要负责同志,南海城乡统筹办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李子甫副书记主持。

会上,王玲副市长传达了全省系列涉农会议主要精神,各区政府分别作专题发言,朱伟市长作讲话。

会议充分肯定了“十二五”期间佛山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二五”期间,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农业转型发展,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创收、农村大局和谐稳定,“三农”工作整体迈上新台阶。

全市农业增加值近5年年均增长2.55%,农地产出率近5年年均增长超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0%,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4.81%。

会议强调,各区各部门要以确保到2018年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与全市一起进入高水平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农业高端化、农村同城化、农民职业化和林业生态化”为方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动“三农”工作全面上水平。

突出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创新强农,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二是坚持协调促农,着力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完善支持农业发展制度,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三是坚持绿色兴农,着力推动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全力以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林生态安全管理,加强村级工业园区整治提升。四是坚持开放助农,着力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

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区域农业合作发展。五是坚持共享惠农,着力增强农村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简报

3月10日至11日,全省“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省政府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戴道晋在会上部署,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要精准把握怎么“+”“+”什么,以系统的思维、有效的路径、务实的举措,引领农业现代化进程。

湖南农业发展正处在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新时期。戴道晋指出,发展精细农业亟需“互联网+”提供新载体,全省必须把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突破口,助推农业农村发展冲关过坎。

从政策环境、硬件设施来看,湖南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条件成熟。戴道晋强调,各地要从生产端入手,引导“智慧农业”加速发展;抢抓电商发展机遇,推动农产品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推进“互联网+”服务,为农民提供足不出户的个性化需求;利用“互联网+”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全力推动各项保障措施落实落地,为“互联网+”现代农业提供更多阳光雨露。

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简报

我们必须坚持富民为先,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12日下午,江苏省农业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在发言中说,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省农业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高效农业结构。

加快结构调整让传统农业更高效。

“应该说2017年是困难重重的一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江苏作为粮食大省,未来我们的农业结构该如何调整?”吴沛良直言,经过连续多年的发展,江苏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但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各地应大力推进产业高效化、产品品牌化、生产绿色化,打破传统农业高产不高效的局面。

镇江句容素有南京后花园之称,丁庄葡萄等特色农产品成为不少南京市民的首选。句容市农委主任王建祥介绍,近年来,句容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新理念,统筹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问题,着力破解大田作物增收难问题。一方面推广市场认可度好的`优质品种,另一方面有序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发展特色园艺产业,重点推广稻鸭共作、稻虾稻整共生等高效稻田混养模式,以及稻套绿肥养鹅养羊模;推进粮食烘干,收储、加工一体化,让农民直接获取加工销售环节的高利润。

在经营理念上,当地以产业链条延伸为抓手,培育园艺种业,鼓励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发展小型加工、精加工,开发精致产品、馈赠礼品、休闲商品。顺应农业劳动功能向休闲观光功能拓展,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由卖产品到卖生态,由种风景到卖风景;顺应农产品消费功能向保健养老功能拓展,主动连接康养产业。

吴沛良表示,各地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效益高种什么”,拜托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他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拿出具体措施,切实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发展重点产业、推广高效模式,总结推广粮经饲草结合、林牧结合、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稻渔结合等多元复合经营模式,增加单位士地综合产出效益,让传统农业更高效。

同时,要打破农业品牌多乱杂、优质不优价的格局,培育江苏农业大品牌,用好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区位优势,紧盯国际国内农产品中高端消费市场,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与保护,提高品牌农产品、高端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坚持富民为先让农民钱袋更厚实。

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会明确“两聚一高”主题,农业是聚力创新的基础领域,农民是聚焦富民的重点群体。如何促进百姓增收,成为各地着力攻克的工作重点。

宿迁沭阳县地处苏北,经济基础并不雄厚。但近年来,当地坚持以“一村一品一店”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力促进了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沭阳县农委主任司绪中说,调优农业种植结构、打造电商产业集群、完善服务体系是他们的三大“法宝”。围绕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沭阳着力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在全县集中打造了一批规模适度、特色鲜明、产品质优、产业融合的一品产业村,建设了25个特色农业基地。依托电商销售平台,沭阳花木、茆圩草莓、汤涧蔬菜等传统地域品牌叫得更响,在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大潮中,农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厚实。

截至目前,沭阳已建成“一村一品一店”达标村343个、“中国淘宝镇”3个、“中国淘宝村”31个,是全国五大淘宝村集群之一,农产品销售网店达到2.3万家,2016年全年销售突破60亿元,带动了20余万人实现创业就业。

“沭阳模式”受到了多方肯定。吴沛良透露,今年全省将开展“一村一品一店”等三项示范创建活动,形成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合力。“‘互联网+’是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因素。”吴沛良说,江苏将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大力建设农产品电商和智能农业,推动江苏“互联网+”现代农业以更快速度、更高水平发展。2017年,全省农产品网络营销额要达到360亿元。

“省第十三次党*会提出,到,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翻一番,农民增收是难点。”吴沛良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今年农民收入增幅明显回落,而且每个季度增幅呈现逐步下降趋,“农民增收的难度不可忽视,压力前所未有。”他指出,全省农业系统必须牢固树立富民为先思想,把农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农民收入的增加,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检验尺度。既要主动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又要大力推进农民创新创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鉴于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工作对政府的依赖惯性,政府不抓是不行的,政府乱抓更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把该抓的事情抓住、抓准、抓好,多做有用功,少做无用功,不做瞎折腾之功。

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根据不同职责,各有侧重地抓好九件事。

第一件事:基础设施。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不达标仍然是当前农村的主要问题之一。村级公路狭窄,农忙季节保不了畅通,建设质量差,使用寿命短;农村电网建设标准低,农业生产用电体制不顺,农民生产生活用电保障系数低;剅闸泵站、大沟大渠、田间末渠建设不配套、不达标,旱能灌、涝能排仍然只是农民美好的向往;农村安全饮水标准低,供水数量和质量均满足不了农民的需要。这些问题,就是主要的表现。

农村的道路,至关重要,道路一通,精气神一振,其余万事皆通。当今时代,农村道路问题,既不是通不通的问题,也不是通的数量问题,而是通的质量问题。从20xx年左右开始启动“村村通”工程以来,基本上每村都通了水泥路,这两年又在提“组组通、户户通”的问题。但是,我们的通村公路通的等级很低,质量也差,一般的路面只有3.5米,一公里的补助资金只有10万元。所以,虽然村村通了,但通的质量很差,多数村级公路错不了车,很多村级公路刚刚修通,又开始损坏,修路时就是东拼西凑勉强筹到的资金,坏了就完全没有能力维修。通村公路,我们应该按照二级公路的标准去修,舍得花20xx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做这件事,做成一劳永逸的事情。对于时下提倡的“组组通、户户通”,我们应该持反对态度,为什么要浪费那么多耕地和公共资源去满足几个住户并非很长久的通路要求?这种投资,如果不遵循规律,不尊重现状和趋势,必定是浪费资源式的无效投资。

农村电网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当年,政府给农民补贴资金用于买家用电器,却没有料到,空调、洗衣机买了,由于电网质量差,都用不了。可见,初衷再好的决策,也不一定符合实际。把电网质量建设好,是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把这个职责尽到了,农民买不买洗衣机,用不用空调,那是他自己的事。所以,政府不要总是去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情,却又总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荒废了。农业生产用电,是另外一个问题。那些泵站的电线造成的电损,应该归谁承担,那些排灌设施的线路设施,应该归谁建设,这些问题,历史上一直是水利部门和电力部门在吵架,并将继续吵下去。然而,这两个部门吵归吵,那只是面上的热闹,真正的经济负担归谁?还是归了农民。不论这架怎么吵,吃亏的都是农民。农村电网,亟需提质升级,要舍得投大钱高标准建设到位,不要走过去那种翻烧饼式的反复、低投入、不解决问题的老路。

农田灌溉设施,大沟大渠与“最后一公里”同样重要。没有大沟大渠,“最后一公里”的水从哪里来?没有“最后一公里”,大沟大渠的水又怎么到得了农田?我们不能讲大沟大渠重要的时候,就忘了“最后一公里”,在讲“最后一公里”重要的时候又忘了大沟大渠。剅闸泵站、江河湖堤、大沟大渠和田间末渠都很重要,各级政府应该合理分工,各抓要点,建一片成一片,成体系配套一片,让每一分钱都投得有价值。中央政府要加大对大型水利设施的投入,省政府要负责中型和区域性水利设施的投入,县乡两级要承担小型和末级水利设施的投入。仍然是要有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思想,办一件成一件,管个几十年。

农村饮水安全,已经有了本质的改变。问题在于,农民分散居住,供水范围太大,水质没有保障,水压低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根本解决。解决饮水问题,只能将设施建设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不能够哪里有一户人家就铺一根水管、分一个龙头。如此广袤的农村,无论是什么设备,也无法保证正常的水压和水质。只对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供水,还可以变相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从而大幅度地降低电力、电视、宽带等设施的投入。这个问题,应该予以重视。

第二件事:规模经营。

过去有人说,农业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现在,农民已经减少了,而且将继续减少。从我调研的8个村样本情况来看,农村基本没有70后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平均年龄是58岁,最高是72岁,最低是41岁,人均种田面积是10亩。从农民的年龄构成和人均种田面积的现状,就可以看明白,为什么冬季农村撂荒的田越来越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生产关系,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了,我们应该深刻地看到这个问题,更应该大胆地提出和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发展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就是探索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的有效途径,使之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更相适应。

农业产业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和农业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而农民的大量转移则使农业规模经营变成必需。我们弄清楚了谁在种田这个问题,就一定会担忧谁来种田这个问题,也就一定会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规模经营可以解决谁来种田的问题。规模经营就必须要走机械化之路,就一定可以减少农业用工。同时规模经营,既可以继续解决留在农村人口的就业出路,又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变农民为农工,让农民过上市民生活。规模经营可以在同样的版土上增加耕地面积。因为规模经营了,几十家农民的田统到一个组织去经营了,那些不必要的道路、田埂、沟渠就可以取消,恢复成耕地。这个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一般来说是20%左右,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规模经营增加20%左右的耕地。我们始终担忧的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完全可以用规模经营盘活存量来保证的。

规模经营,不能靠行政手段来生拉硬合,但政府必须有所作为。那么,政府干什么呢?应该做好四件事:一是引导农民按照规范的程序把土地流转出去;二是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规范转让的服务场所,比如各种交易所;三是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按规模予以补贴、减税免费、建立农产品物流绿色通道等等;四是协调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规模经营,强调的是规模,而不是别的什么。不要一讲到规模,就延伸为要发展名特优,这两者不是一码事。讲规模经营,指的是种植面积,是一种耕地的集约经营方式,哪怕是种粮食,也是可以创造新的增值空间的。

规模经营,要鼓励公司化这一形式。合作社也好,家庭农场也好,均能够实现规模经营。但是,由于农民千百年来的现实利益第一的思想禁锢,现阶段合作社很难走出高水平之路。家庭农场虽然可以达到一定规模,但仍然属于规模不够的类型。而公司化经营,就可以克服这些缺点,让其成为有资本、有管理水平、有市场搏击经验和优势的经营模式。农村,真正缺的是资本和市场开拓能力,让工商资本以公司化的方式进入农村,正是几个方面优势的完美整合。这必将开创中国农村再次飞跃的精彩局面。不要动不动就担心工商资本剥削了农民。当年,关于姓资姓社的讨论,至今犹言在耳,那些振振有词地说资本会剥削工人的论断,有几条被实践证明了?当年的担忧,现在还是担忧吗?现在的担忧,以后会是担忧吗?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规模经营,重在引导。我们的方法是培育典型,引导扩大。既要顺其自然、不搞行政命令,又不能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要因势利导地推动其健康发展。我们可以展望,什么时候我们的农村万亩农场林立,什么时候就是农业现代化实现之日。

第三件事:特色产业。

你这一方水土,从来都不曾自己自由生长的东西,那不是你的东西,也不可能成为特色。比如苹果是山东的特色,湖北就不要去搞,你硬要搞,它也不是不长,也不是不能吃,它就是产量低、风味差、寿命短、生不逢季。你硬要搞,也是可以搞起来,但是,它的成本会高,它的市场会窄,它的效益会低,结果仍然是得不偿失。比如椰子是海南的特色,湖南就不要去搞,你搞也会得不偿失,你徒然浪费很多资源,最终,它不可能成为你的产业。

全国各地,你在搞我的特色产品,我在搞你的特色产品,而自己具有天然优势的东西,却又统统丢掉了,这样的情况很普遍。

一种农作物,只有在它最适宜的地区种植,它才不娇贵,它才具有最强的生命力,即使是“靠天收”式的最粗放的种植水平,它也仍然有足够的产量和优秀的品质。我们发展农业生产,就要有这个意识。这个意识,实质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讲人定胜天,谁要是胜天,谁就会受到天的处罚。

农民自己讲,吃的东西,要吃本地的、本季的、本来的。吃本地的就不会沾上因长途运输和保鲜需要投入的添加剂,本季的就不会承受因保证市场季节而采取保护性栽培措施带来的危害,本来的就不会受到因人为追求高产或早产而施用这激素那高效肥带来的残留毒害。

事实上,多年来,我们都把增产增收当做了农业生产的目的。当下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严重堪忧,就是这一错误指导思想产生的恶果。为了增产增收,就大量甚至全部施用化肥,为了增产增收,就毫无顾忌地投放激素农药,为了增产增收,就十分愚昧地引入转基因作物,为了增产增收,就不择手段。这种指导思想必须叫停。

农业生产的首要目标,是产出对人民的生命健康没有丝毫影响的合格产品,这才是第一位的,是不容践踏的伦理标准。回到特色产业上来,发展特色产业,就是要顺自身的传统农业产业之势,借科技和组织方式变革之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哪怕是水稻、小麦、玉米、土豆这些大宗农产品,也是有区域分布的,也是可以做成特色产业的。之所以我们抱着个金饭碗,却在讨别人的饭吃,就是因为我们很多人,心气浮躁,不愿静下心来耐心地培育自己经得起岁月检验的特色产业,却想着通过投机取巧能一夜成名,结果把精力、物力、财力、人力都投入到本不该去着手的东西上,弄了个场面热闹,这一届这样整,那一届又那样整,都在想着翻新花样,所以几十年下来,没有几个地方,按照科学规律,把自己的特色产品做成了特色产业。

所以,抓特色产业,想抓出成效,就得静下心来,耐心细致地研究、培育,不懈怠、不冒进、不异想天开、不逆规律而动。做任何事业,都不可能一鸣惊人,它必须是几代人几十代人扎扎实实的积淀,最终才会修成正果。

特色产业需要形成规模。所以,扩大种植面积,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规模,是发展特色产业的首要之途。再好的东西,如果只有500吨、1000吨,那又能带来什么效益呢?相反,有特色的产业,规模越大,就越能够淘汰那些本不属于他们自身特色的同质产品,市场服务也会更好更全地配套,市场竞争优势就会越强。这个规模要以能够保持特色为限,如果扩张到失去特色优势的区域,特色也就丢失了,也就谈不上什么产业和优势了。

第四件事:培育品牌。

农业产业之所以利润低,特别是农民受益的利润低,没有品牌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水稻,农民卖1.35元一斤,就以为是好价钱了,经过一般的加工厂加工之后,大米能卖到2.5元一斤,就又算好价钱了。然而,通过具有中国驰名商标的加工企业加工成大米,还会只有2.5元一斤吗?米还是那个米,为什么价钱大不一样?又比如说野生鲫鱼,渔民捞上来,拿到市场上去卖,一定是和别人池塘里人工养殖的卖个同等价钱,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品牌,谁都不知道你这个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哪里。这两个事例,都说明了品牌的重要性。

品牌,它不是虚张声势的自我叫好,而是质量、信誉、影响力、认可度的代名词。品牌,在中国,最高的是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现在还有个地理标识产品,但讲影响力,讲一下就把别人镇住,还是非中国驰名商标莫属。

品牌意识,农民应该有,农业企业应该有,地方政府领导更应该有。有的人一开口就喊,自己那个地方有什么什么,一口气可以数出七八上十个,这只能忽悠外行人。因为你有那个产品,不一定变成了商品,你即使变成了商品,也不一定卖出了它应该卖的好价钱。一个地方有若干个中国驰名商标,才是真正有实力的表现。当今时代抓农业,如果没有培育出几个中国驰名商标的产品来,就相当于没有抓。

相比之下,农民的品牌意识最弱。不仅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品牌对于自身利益的重要性,还因为我国的品牌申领体制,实际上,是把普通农民关在门外的,作为一个单独生产者个体,农民无法去申领自己的品牌。

眼下正在大力提倡的家庭农场,其品牌意识应该更强。如果一个家庭农场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仍然不能直接入市,还是交给市场中间商去完成产品的商品化过程,那么,这个家庭农场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意义就没有体现出来,他充其量是个种田能手,不是一个合格的农业产业经营者。家庭农场的品牌建设,我们要向日本学习。日本的酸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每袋酸梅,上面都有家庭农场的名称、联系电话、品牌、质量检测标识。如果说学日本的基础工业比较难,那么学这个东西就容易得多。只要政府把申请品牌的门槛降低放开,把质量监管的工作做深做细,学起来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农民和家庭农场,其实可以把自己的很多产品品牌化,让自己的农产品带着品牌和包装入市。比如,玉米棒子,有了品牌,就会论只卖;土鸡,有了品牌,价格就可以翻几倍;传统饲养的猪肉,有了品牌,价格也会有天壤之别。我们应该鼓励农民和家庭农场,都用最传统的方法去种植和养殖,都靠质量和品牌去提升单位产品的价值,这样一来,产量虽然降低了,但由于单价的大幅上升,农民和农场主仍然有高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激素的生产方法追求高产而带来的利润。我们应该有这方面的鼓励措施,可以说,靠增加产量来增加农民收入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如果还想继续提高农民收入,倡导品牌化和无害化无疑是最有希望的出路。

而作为农业产业发展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则更是要有品牌意识。很多企业老板,对于自己的品牌建设问题不屑一顾,他们认为,产品能销出去就是硬道理,有没有品牌,是不是驰名商标又有什么要紧。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也是小富即安的心态,他们缺乏对自己的企业长远的谋划和构思,只管当下赚不赚钱,没有想今后何去何从。很难想象,一个百年企业没有品牌,也很难想象,这个企业能冲破区域,走向全国,渗透全世界。我以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首要的是研究自己的品牌。没有品牌,产品在哪里生根?如果没有品牌,产品打入一个新区域的时候,是以何种面目出现?所以,农业企业家们,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政府,则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引导和唤醒他们的重视。

品牌建设,归根结底,是商品生产者的责任,但是,政府的作为,也是必不可少的。

采取有效的方式,比如学习、培训、展览、展示等,引导全社会重视品牌建设,让所有商品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都牢固树立起品牌意识,是政府的职责。帮助企业研究品牌、创建品牌,政企共同努力,实现人力、智力等资源共享,创建出一个又一个的知名品牌,是政府的职责。

出台鼓励政策,刺激和引导人们去设计、构思、创建、培育知名品牌,也是政府的责任。

从制度上研究解决人们在品牌创建上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给社会松绑,让社会成员自由驰骋,更是政府的职责。

第五件事:提升流通。

农产品流通,是被绝大多数人忽略的问题。流通,不仅仅是解决买难卖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延伸农业产业的价值链条,大幅度增加农民农产品之外的收益。

农业产业的更高价值,在产品生产之外的环节,这是我们首先应当认识的问题。没有这个认识,抓流通就没有立足点和应当性。在通过产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空间触顶之后,流通环节就是其新的增长空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养猪和贩猪、卖猪肉这三个环节相比较,养一头猪好的年景赚80元左右,差的年景20至30元甚至亏本,贩一头猪,无论怎样也有三四十元利润,而卖一头猪肉则可以赚到200至300元左右。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越是在高端的流通环节,利润率越高。农民有些口头禅:养猪的不如贩猪的,种菜的不如卖菜的,搞生产的不如搞生产资料的,等等,表达的就是这个认识。

提升流通,重点是要研究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两个关键环节。

降低生产成本,要在生产资料的流通环节上下工夫。种子、农药、肥料,是主要的生产资料,这些物品,农民是从零售渠道购入,还是从批发渠道购入,是从一级批发商手中购入,还是从末级批发商手中购入,是独自一家购买还是多家联合购买,等等,均会产生各不相同的成本。如果是从零售商手中购入或者是末级批发商手中购入,单价就比较高;如果是单独一户购买,运费就比较高。这就是成本,而且常常为很多人看不见或者是不在乎。也许一亩田的成本并无多大差异,但如果是1000亩、1万亩呢,这个成本节约就十分可观。所以越是规模化经营,就越是可以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直接成本。对于公司化经营模式来讲,想办法实现这个成本节约就很容易,如果是单家独户、家庭农场或者是协会合作社,就要增强这方面的意识,大家抱团购买,以降低成本。很遗憾的是,我们很多经济组织没有想到这一点,包括传统优势十分明显的供销社也没有抓住这一条财路。农民则是各自为政,没想到抱团,或者是想到了但做不到。农业生产者要组织起来,努力直接统一从厂家购买各种生产资料,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购买的直接成本和物流成本,从而间接地提高农业的效益。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在农产品商品化环节上做文章。所谓商品化,就是从产品变成商品、从生产者手中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农产品附加值增长幅度最大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我们要做的功课是: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并将一些核心指标的检测结果明显标识于产品包装之上,使农产品经检测入市;给即将入市的农产品贴上创建的商标标识,让消费者从商标中了解该产品的质量、品牌、影响力、认可度等潜在信息,使农产品贴商标入市;对农产品进行适当的包装,改变以斤、以吨、以车卖的传统习惯,一袋一袋卖,一个一个卖,一两一两卖,使农产品有包装入市。

提升流通,还要在寻找农产品从生产基地直达消费者手中的直通销售渠道上实现突破,使农产品增值环节的利润能够为农产品生产者或者组织获得,实现农产品成规模入市。比如,引导支持发展农村电商,就是非常好的模式。销售渠道与商品化过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商品化过程,直销入市的可能性就变成了零。这是农业生产者实现农产品增值的又一重要领域。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有销售优势的企业,从农民手中以很低价格收购农产品,经他们稍一打理,其实就是商品化过程,就立马增了值,原本是一元两元一斤的,就变成了十元二十元一斤了。怎样让农民、家庭农场、农业产业组织等农产品生产者也有这种意识和能力,把农产品价值链的增值关键环节全部掌握在农业产业内部,这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来讲,对于提升农业发展空间来讲,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很成熟的国家,这些本不是政府的职责,但在我国,还处于市场培育这个初级阶段,需要甚至是离不开政府对这个层面的引导、扶持和支持。县乡两级政府尤其要舍得花功夫来培养他们的意识和能力,大力地扶持那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如果一个地区,其农产品产前和产后的效益有80%至90%能够掌握在农业生产者内部,那么,那个地区的农业产业质量就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

第六件事:深化加工。

农产品加工是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链,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的又一条有效途径。

农产品加工,要立足于本区域的主导农产品来开展。因为农产品都是辎重货,只有在合理的运输半径以内,才能保证适当的利润。如果经济发展到自由竞争的时候,这一条就会更加明显。所以,我不主张此地的企业去加工彼地的农产品,那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

农产品加工,要走全产业链之路。就是说,围绕一个主导产业,通过若干家企业,把整个链条的各种资源吃干榨尽。虽然这有点理想化,但毕竟也是可以探寻的,这正是循环经济的思路。如果走出了这一条路,那一个地方的农产品加工就真正形成了产业,而且其竞争力一定会超群、悠久。比如水稻加工,传统办法就是实现了从稻谷到大米的转变,附加值并没有增加多少,而谷壳、米糠等成了废弃物,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但有的企业走的就是吃干榨尽的路子,企业的效益和质量就截然不同,优质大米加工出来以后,谷壳就作为燃料,米糠就用于加工提炼米糠油,碎米就用于酿酒,一个工厂,若干条生产线,下一个环节以上一个环节的废弃物为原料,不断延伸产生出新的产品。从本质上看,这样的企业就是运用免费的原材料,生产出了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其产业质量可想而知。当然,并非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走出这样的路子,这需要科研的支撑、创新的支撑、资金的支撑、人才的支撑。这从另一个方面又说明,农产品加工并非是低科技含量的代名词,恰恰相反,现今时代,更需要培育高技术水平的企业来从事农产品加工,才不至于因为装备和技术水平的低下而变宝为废,形成农产品资源的极大浪费。

农产品加工,要限制粗加工,支持深加工和精深加工。粗加工,规模越大,浪费越大,对整个产业的损害越大。因为粗加工不能从本质上提升产品附加值,无法提振生产者的信心,时间久了,一个主导产业可能因为效益过低而被淘汰。限制粗加工,要各种措施并举,最主要的是两手,一手是严控土地供应,越是粗加工,越不能供应土地,每个地方原则上都不能为粗加工提供新增建设用地;一手是从严征税,越是粗加工,越是不能减税免费,否则就是保护落后,保护落后就会扼杀创新。通过这样的政策杠杆,来迫使粗加工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出路。对于深加工和精深加工,则要大力扶持。如何判断是否是深加工或精深加工呢?通俗地讲,只要看产品就可以了,看产品是不是与原材料发生了质的变化,比如,稻谷变成大米就不是质的变化,稻谷变成了夹心饼干就是质的变化,是不是生产出了一系列各不相同的产品。另外,从剩余物的多少也可以判断,如果产品加剩余物就基本等于原材料的数量,那么就不用多想,一定是粗加工,相反,如果最终没有什么废弃物,而是全方位地吃干榨尽了,那也不用多想,一定是层次比较高的加工了。

比如,水产品中的鱼加工,如果鱼经过加工环节后,主要产品就是鱼糜,外加剩下了一大堆的鱼鳞、鱼翅、鱼骨等等,那么,这个加工只能算个粗加工。如果加工之后,产品有鱼片、鱼糜,有鱼丸、鱼肚,有风味鱼、即食鱼,有胶原蛋白的饮品、护肤品,那么,这个鱼加工就算是做到家了,其产业的质量绝不是只产出鱼糜的企业可以比肩的。

在加工这个问题上,要有这样一种理念,即优势资源一定要交给优质企业来经营,一定要交给有实力的企业来经营。如果我们把优势资源交给一些“土八路”去经营,其结果只能是暴殄天物,浪费资源,形不成优势产业。

从产品质量安全这个角度讲,农产品不经过加工是最好的。因为,每一次加工,都免不了要添加这种剂那种剂的,添加了东西,总是比没有添加要差。但是,由于运输、储存、消费爱好等等各种原因,农产品加工有其必然性和刚性需求。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要合理控制那些添加品的数量和质量,在需要与质量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确保经过加工的农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不给人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事实上,越是粗加工产生的生鲜产品,其添加保鲜防腐剂的需要就越强,其量的投放就越多,对人体的健康可能影响就越大。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也要主张深加工和精深加工。

农产品加工,我们追求的核心应该是质而不是量。如果单纯去看量,看加工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多少,其意义并不大,既容易导致粗加工泛滥,也容易产生水数字。而质,才更具有实质性意义。而且,重视了质,绝大多数加工企业都是走的精深加工之路,其价值的大幅度提升自然可以起到扩张量的作用。所以,在政府的引导问题上,要注重在质上做文章,这才是对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有利的方向。

农产品加工,其排放物常常比较多,因此,要趋向于建设统一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将污水处理等设施高水平配套好,避免加工产生环境污染。

农业工业化,核心的环节是加工,农业产业增效,关键的环节也在加工,所以,政府要重视,要下功夫去抓。

第七件事:环境治理。

农村,在我们儿时的记忆之中,是一尘不染之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绿油油的稻田,金灿灿的菜花。而今,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均已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农业面源污染十分严重。此种情形,在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带,尤为突出。

看到农村环境如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揪心和担忧。别以为与我们自己没有关系,恰恰相反,农村环境好坏与每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然而遗憾的是,高层、中层都没有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农村环境污染,有工业污染,但更多的不是来源于工业污染,其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活垃圾,二是生活污水,三是种养殖污染。

关于生活垃圾问题,不是清扫清运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无害化处理的问题。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经过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由于垃圾量小,农民种田肥料来源少,各家各户在堆烧农家肥时自行消化了。第二个时期,农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种一次性用品大量涌入,而农民既没有精力也不愿意再把垃圾用作肥料了,同时也无法处置那些无法消化的垃圾,所以家家都往野外倒,形成了农村垃圾遍地的局面,是分散的污染。第三阶段,近年来,各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农村建立了垃圾清扫清运系统,但由于多数村镇没有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到县城处置运距又太远,所以很多地方只采取了简单的填埋和堆放,农村垃圾污染从分散污染变成了集中污染。

关于生活污水问题,主要是农户家中的生活污水绝大多数都是直排到沟渠河湖里面,连最起码最简单的处置都没有,久而久之,形成了如今污水横流的局面。尤其是农户居住密集的区域,河水深黑,河面污物汇集,村子里臭气熏天,目不忍睹。

所以,我们要大声疾呼:拯救农村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我们能不能下决心,集中五年的时间,解决农村环境的问题。虽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但是问题得有轻重缓急,问题也只能一个一个地彻底予以解决,才会达到目的。

要通过大力的扶持,保证每个乡镇都建立起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系统,以达到全域垃圾无害化处理和镇以上污水全处理达标排放的目标。

要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促使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实现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污水的污染。

要采取铁腕措施监管农业投入品,高残毒高残留危害人体健康的投入品应该禁止生产、禁止流通、禁止使用。对于投肥投粪投激素开展养殖的行为必须全面禁止,并依法严厉追究责任。对于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的使用进行限制,以有效政策措施鼓励大量施用农家肥和推动秸秆还田。对于那些低水平规模化养殖,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和措施对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做不到这一条的,要下决心关闭。凡是对环境带来破坏的发展都不足取,这个认识要成为全民共识。要逐步开展土壤休耕、湖泊休养试点,以全面恢复地力和保护水环境。

关于农村的工业污染,也要下狠心治理。严格地说,农村不应该办工厂,因为那里的基础设施配套不了,实现不了污染物的有效处理。对于办在农村的工厂,粗放低水平的,要下狠心关闭,恢复农业生产;有发展前景的,应该进入设施配套的园区,并以搬迁为契机实现转型升级。

总之,农村就应该是一片净土,是一片与污染沾不上边的净土。

第八件事:农旅一体。

所谓农旅一体,是指树立农业旅游化思维,实现农业和旅游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增加农业的附加值。中央提出,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旅一体化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传统抓农业的思维,暗含着这样一种认识:农业就是靠农产品自身产生价值。比如,种水稻,一年忙到头,只要把稻谷卖出去了,就算是价值实现了。比如,种葡萄,也是一年忙到头,只要把葡萄卖成了钱,也算是价值实现了。然而,这种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除了产出产品本身的价值外,还附着着可供人们欣赏、参与、消遣、娱乐等诸多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市人口开始眷恋乡村气息,农业的这些附加值将会加快显现。

也就是说,我们要树立这样一种全新的思维:在抓农产品生产的同时,我们要想办法把农村的景观、空气、阳光、劳动、科普等卖成钱,而且还要卖个好价钱。

归根结底,就是要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发展乡村旅游,通过牵引人们到乡村来休闲、观光、体验、认知、怀旧、创作等,促使城市人口的第三产业消费向农村覆盖,给农民和农村带来农业生产外收入,实现农业和旅游同步发展。对于地处城市近郊的农村,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通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子。

实现农旅一体化发展,首要的条件是建设农村景观。在规划布局农业基础设施、产业板块、民居风格、生态维护等功能时,按照全域景观化的思路,开展景观建设,使农村的各项建设项目,建成后都是可供欣赏和玩味的景观,把农村打造成一个集农业生产、农村景观、农业科普、农耕文明于一体的生态景观新农村,成为人们倾心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建设生态景观新农村,我们需要做的功课是很多的。首先是要把农村的环境治理好,实现垃圾和污水全处理,让农村清洁起来,成为清洁农村。其次是构造景观,主要是花海、林海,在种植各种植物时需要精心策划,既要有大规模的主打品种,又要能四季各有不同,形成精巧的色块和季节搭配,产生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让人们今年来了明年还想来,最终年年都要来。有的产业,其生产环节中的某一个季节,本身就是景观。比如,桃、李、梨、杏、樱桃、油菜等,它们的花期都是景观,关键是要有卖景观的意识。第三是构思各种特色园区,供人们从事采摘、劳动、科普等参与式、体验式活动,把农耕生活、亲子教育、家庭享受融为一体,收获激情和幸福。第四是打造特色民居,做好保护旧居和建设新居两篇文章。那些具有特定时代烙印的旧居,可以说是农村的无价之宝,当下废弃的多,应该想办法把这些资源盘活,采用修旧如旧的思路,使之成为特色乡村旅馆,吸引人们前来短期居住。农民建设新房,也应当严格管控,必须做到在规划的地方建房子,建经过设计的房子,并且要紧密传承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让它们一建起来就是景观,就能够勾起人们儿时的记忆和感伤,从而产生先天性的亲和力,吸引人们主动前来。

光有景观,显然是不够的。乡村旅游,终归不是名山大川的旅游,必须与之区别对待、形成差异化供给。人们对乡村旅游的迷恋,主要不是来源于景观,而是来源于乡土文化。因此,一定要把文化的文章做足。文化常常是隐含在某种事物之中,处于潜伏状态,没有外力的呼唤,它可能会沉睡千年。但它又是一颗生命力极强的种子,一旦遇到合适条件,就会破土而出,形成燎原之势。这个合适条件就要靠我们主动创造,就是要策划既符合乡土优势、又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活动。比如,借助乡村的优美环境,每年在某一个季节固定开展体育活动,如田园马拉松、田园篮球或其他趣味运动;比如,种田能手比赛、特色小吃烹饪比赛或其他怀旧性比赛活动;比如,摄影采风、文学采风等艺术创作活动;比如,开展各类创意碰撞、与乡村发展相关联的论坛讲坛等等。用固定活动吸引特定群体前往,长年累月之后形成品牌和口碑,文化的影响力与凝聚力就充分发挥出来了,到了这个境界,乡村旅游就形成了气候。

景观建设也好,活动策划也好,并不是每个乡镇、村都要去把文章做满做足,做成个大而全、小而全,而是要立足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做出哪怕只有一项但却具有别人无可替代竞争力的品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不仅如此,在一个县域内,最好是各个乡镇或村,要统一进行规划和构思,形成季节相错的旅游景区,保证全年都有火爆的乡村旅游市场。

推动农旅一体化、发展乡村旅游,农民能从中得到什么?这可能是绝大多数人最关心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农民的所得,除了农产品因为休闲、观光、体验等活动而增值外,还可以获得提供服务而带来的收益。如果农村的景观足够吸引人,那么农民的房子就可以成为家庭旅馆,农民通过卖农家小吃和家居房间,就完全可以养活一家人。服务业与农业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利润率比后者高出好几倍,但其劳动强度却又大大小于后者。正是因为农旅一体化发展,可以给群众带来服务业收入,才更显其推动农村振兴、农民致富强大动能,也更显其紧迫性和必然性。因此,抓紧行动乃第一要务。

第九件事:政策支持。

当前“三农”工作,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支持,需要认真研究。

当前针对“三农”的政策是不少的,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需要研究的是,这些政策与“三农”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到底有多高。须知,好政策,不一定是正确的政策。只有能够有针对性解决突出问题,能够体现正面引导作用,能够推动产业持续发展进步,能够简便操作的政策,才能堪称正确的政策。

我们需要反思针对“三农”的系列补贴政策。这些政策无疑是好政策,但要想被承认为正确的政策,我想需要过程。这些政策最大的缺陷就是只照顾了农民个人的利益,而忽视了农村的公共利益。这些政策实施了这么多年,钱花费了不少,但是,农村面貌却没有什么根本性改变。这实际上是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

当前的各项惠农补贴,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以县为单位统计,一般小县有1亿元左右,大县有2亿元以上的。这些钱,分散到千家万户,便成了每家几百元。农民高不高兴呢?的确高兴。但是农民满不满意呢?不一定满意。因为与他们生产生活更直接相关的运输、灌溉、排涝等大问题没有人去解决,几百元的补助抵不了因为基础设施条件差而增加的生产成本。

有的补贴没有达到引导农业发展的效果。比如粮食直补,也许真的种粮食的人并没有享受到这个补贴,而没有种田的人却在享受这个待遇,因为我们的补贴方式并没有把补贴与粮食直接挂起钩来。在一些地区,这个补贴成了土地规模流转的绊脚石。有的补贴带来了农村新的不平等。比如家电补贴,买空调买洗衣机的给予补贴,而能够买空调买洗衣机的,本来就是条件好的家庭,那些条件差的根本想都不敢想这个事情。有的补贴成了部门和不法商人谋利的工具,农民却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实惠。比如农机补贴,本是好事,但在操作中,要上了目录的品种才能补贴,在经销商处购买时通过扣除的方式兑现补贴款,结果导致了歪风邪气。有可能部门通过控制目录谋利,商人通过涨价谋利,而农民则只是背了个空名。一台农机具,在未进入补助目录时,可能卖价5000多元,在进入补助目录之后,卖价就成了6000多元,就是最直接的表现。如果不搞什么目录,只要农民购买了多大功率的农机具就可以凭票到财政领取补贴,这个事情就会大不一样。有的补贴实质上是损害农民利益的。比如说曾经风靡一时的能繁母猪补贴,一度成为笑谈。这个补助的实施,因为政策的刺激,破坏了市场的正常调节机能,导致了猪肉周期性的供大于求,严重损害了养殖户的利益。

支持“三农”,政策要对路。“三农”最重要的支持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这是最迫切的,如交通、水利、土地等条件改善,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大投入,让农民因为生产条件配套问题的投入成本接近于零。二是加快改善农村环境,要下决心给予政策支持,抓紧改变农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局面。三是要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决定了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必须是公益性的、全天候的,过早地将这一职能推向市场,是对“三农”工作的削弱。四是加大村级转移支付力度。大力提高村干部待遇,让有能力的人能够安心于村干部岗位为民服务;大力提高村级组织解决村内小问题的能力,让村级组织在群众心目中有地位、有威信。那些惠及困难群众的所有资金都应该由村干部去落实到户,让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恩具体化为对村级组织的感恩。如果村级组织没有什么治力可言,如果对群众的好处都由上级或上几级越过村级直达农户,久而久之,我们的基层工作基础是十分令人堪忧的。

支持“三农”的政策,落实的方式也要对路。严格说来,中央、省两级政府,只需要把支持“三农”的资金按照一定的系数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安排到县,指明用途,加强监管和审计,即可。至于具体到哪一个项目,如何规划设计搞建设,交给县级政府去统筹安排。如果一个项目的规划、设计、评估、招标、建设、验收均由厅局直接操作,则必然既不能保证所实施项目的正确性,也不能保证管理这方面的领导和干部自身的安全性。有些项目,其前期费用就占去了项目总投资的40%至50%,有些项目,允许实施的内容是实际不需要的,而实际需要的内容又不允许实施,从而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和设施闲置,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仍然没有解决,十分令人痛心。导致这一恶果的罪魁祸首,就是上级一竿子插到底,管了自己管不了、管不好的微观事务。这种局面,如果不从顶层设计上去改变,更加痛心的后果还将继续出现。所以,我们必须下大决心整合项目和资金,办成农村真正需要的大事。

以上观点,供大家参考,目的是要把“三农”工作抓得更好。

3

页,当前第。

2

1

2

3

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全县农村工作会,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年的三农工作,推进全县农业发展升级、农村繁荣稳定、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我们在主攻“三区”建设的同时,狠抓“三农”工作不放松,全县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x年,我县先后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先进县等20多个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农业战线的同志们团结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要向奋战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向会上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

刚才,陶冶同志对x年三农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xx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晓明同志作了很好的讲话,我都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还有4个同志作了发言,都讲得很好。农口是个大系统,农业是个大产业。关于如何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务必发展好农业产业。

农业产业是“六大产业”之一,是绿色崛起的支柱,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1、要打响生态品牌。品牌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是提高农业发展效益的出路。生态环境好,发展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努力创建一批“拿得出、叫得响、靠得住”的优势农业企业、优质农业产品,鼓励农产品品牌注册统一冠名,统一包装,统一宣传,让更多的人知晓x品牌,认同x品牌,消费x品牌,把生态农产品做成名牌,做成奢侈品。今年要重点推出一批中国好产品、江西好产品、好产品。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确保质量安全。再好的品牌,一旦发生大的质量安全事故,就会砸了企业牌子,毁坏地方声誉,使消费者望而却步,使生产者得不偿失。去年高安市的病死猪肉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农产品安全质量,绝不能掉以轻心。谁砸生态品牌,就要追究谁的责任,绝不含糊!

2、要促进规模经营。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效益很低,也没有出路。农业要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依靠大项目带动,实行公司化、规模化经营。近年来,我县引进的农业产业项目不少,规模以上的农业企业已经达到了28家,去年全县乡域经济巡回看变化,在各地都看了一些大项目、好项目,令人振奋,这种发展势头一定要保持下去,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围绕创建绿色、有机、生态农产品品牌抓招商,继续引进一批大型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油茶、香榧、山核桃、蓝莓、药材、特色果蔬、特色水产、花卉苗木等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种养业。要特别强调的是,今年要在城郊重点发展蔬菜和农副产品,拿出专项资金,建立一批城郊蔬菜基地。要在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设立蔬菜直销点,确保群众种出来的东西货畅其流。同时,也要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大户示范、在家农户跟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财政惠农信贷通”工作要重点支持这些农村创业主体,去年20xx万的额度,实际放了3000万,今年要力争突破5000万。

3、要规范土地流转。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广大青壮年外出务工、进城谋生已经常态化,农村留守人群以老弱妇孺为主,土地抛荒比较普遍,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但与此同时,农业产业、矿业经济、旅游产业等产业发展需要进行土地流转,但部分群众虽然不耕种,却又不想流转,制约了产业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给农民群众把道理讲清楚,把好处讲清楚,打消他们的顾虑,鼓励他们把土地自愿流转给产业化项目、大型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种粮大户、农场主,鼓励整村整组或集中连片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特别强调的是,决不允许没有项目的土地流转,决不允许用假项目进行流转,决不能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违规流转土地。

二、务必保护好农村生态。

生态保护得越好,就越能形成品牌价值,就会发展得越好越快。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抓好“九项整治”工作,重点在农村,农口部门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走在前列。

1、要管理好青山。生态好,首先就是因为植被好。如果山场被“剃了光头”,变成荒山秃岭,所有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定位都要付之东流,美好的蓝图就会成为泡影,全县上下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增强紧迫感,立即行动起来,做到“刀口留树、火口留树”。从今年开始,除群众必需自用材和林地已经批准为项目建设用地需要砍伐木材外,要求全县做到不砍树,不向县外出售商品木材,包括不砍树烧炭,并作为一项刚性制度长期坚持下去。要有计划地安排好森林低改除杂工作,持续提升林相。守住了大好青山,这将载入史册,子孙后代会感谢我们这代人的,九项整治都是如此。对一些没有实质种养和投入内容、仅以砍树为目的的山场流转,一律中止合同,收回山场,还给老百姓。这项工作,要广而告之,接受群众的举报、监督。保护森林资源,还要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严格落实防火工作责任制,从源头上消除森林火灾隐患。清明节即将来临,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早布置、早宣传、早准备,非常时期要采取非常措施,杜绝重大森林火灾发生。

2、要保护好绿水。最有特色、最吸引人、最有发展潜力的就是一湖秀水。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最核心的资源也是一湖秀水。如果把这一湖秀水给污染了,就会黯然失色。保护一湖秀水,对农口部门来说,一是要打击非法挖沙采砂。无序挖沙采砂,不仅破坏河床河道河岸,而且污染水体,要狠抓整治,严格按规划、定区域、限规模进行,实行定点、定量采沙,严禁无证开采,严格控制运输超载和砂石外运,严禁垄断砂石哄抬售价,一经发现坚决打击。二是要巩固库湾清理成果。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库湾清理的成效已经显现,剩余的几座库湾也正在走司法程序,要继续抓好,一清到底,不留后患。特别是要巩固好清理成果,防止回潮反弹。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大水面清水渔业养殖,不但要养鱼,还要养好鱼,向湖中大量增殖放流鲢、鳙鱼种,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使湖水越来越清,水质越来越好。农时不等人,这项工作一刻也不能耽搁。三是要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养殖业专项整治,对属于禁养区的一律搬迁或关停,限养区内的责令做好污水达标排放;禁止新、扩、改建规模养殖场,限养区和可养区内不能做到达标排放的一律关停。要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多种植绿肥和使用农家肥。

3、要处理好垃圾。现在农村的房子都建得很漂亮,但群众的一些好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比如垃圾问题,有些村庄还没有集中处理,房前屋后随处可见,有的甚至往河里倒垃圾,下雨涨水,很多垃圾被冲进西海湖里,这不仅大煞风景,也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加强宣传力度,培养农民群众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推进“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为主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农村清洁工程全面覆盖。

三、务必落实好惠农政策。

从x年开始,中央连续20xx年出台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强农惠农政策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广。对各项惠农政策,必须公平、公开、公正地抓落实。

1、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保障,必须长抓不懈。要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村庄整治工作。一要积极争资争项。今年中央和省市财政都对“三农”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投入,对中央和省市的政策要研究透、争取够、使用足、配套好,要主动做好项目的开发和对接,力争更多的项目挤进建设盘子。争资争项要专项考核,既考核总量,更考核增量,考核结果要排排队,名列前茅的要给予奖励。同时,要撬动社会资金,多渠道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二要做好科学规划。发改、财政和涉农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将争取到的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打包”整合,“捆绑”使用,打好政策“组合拳”,在安排使用上,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不能“撒胡椒面”,要切实提高资金综合使用效益,每年集中力量干几件大事,逐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三要做到保质保量。不管是道路交通建设,还是农田水利工程,都要认真实施好,确保程序规范、质量达标。有关部门要从严把关,既要对上级负责、对群众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特别是主汛期临近,按照专家预测,今年的防汛形势严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责任制,提前做好防汛准备,确保安全度汛。

2、要推进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移民搬迁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大实事,必须抢抓政策机遇,抓实抓好。要按照“应搬尽搬,能搬尽搬”的指导思想,凡是有搬迁愿望的都鼓励他们搬迁出来。对还在犹豫、还在观望的群众,要给他们吃好“定心丸”,上好“思想课”,重点是要把靠山吃山的林农搬迁出来,不砍树要有生活出路。当前,特别是要高标准、快速度推进武安锦城建设,尽快安置好搬迁对象,力争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移民搬迁的样板工程,以最好的面貌,最好的成效争取全省、全国扶贫移民搬迁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效应。

3、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中央和省市对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详细的部署和要求,政治性、政策性都非常强,我们要按照要求,扎实深入推进。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县是全省3个省级试点县之一,要认真抓好,确保出经验、出成果。要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林地流转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要在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释放农村耕地、宅基地和建设用地“三块红利”,增加农民收入。此外,计生工作改革要按照政策要求,稳妥推进。殡葬管理改革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不能时紧时松。

四、务必维护好农村稳定。

农村稳则社会安。要始终紧绷农村稳定这根弦,充分运用经济、政治、法律、教育等多种手段,维护农村稳定。

1、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工作中,我们也常有切身感受,如果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就会严重影响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信访问题也更多;如果基层组织健全完善,干部工作能力强,班子团结有力,开展工作就可以事半功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要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各乡镇党委要严格把关,多渠道选贤任能。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要彻查彻办,有问题的绝不能瞒着护着。如果经过认真调查,群众反映不属实的,也要向反映人反馈好、沟通好,在此基础上还要纠缠不放,恶意诬告诽谤的,要依法依规坚决打击,还乡村干部一个清白,给他们撑腰,为他们壮胆,让他们放开手脚、集中精力为群众做好服务。

2、要注重改进工作作风。三农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真抓实干。作为农口的干部、乡镇的干部,要履职尽责、敢于担当。我们有许多同志一心扑在事业上,在普通的岗位上作出了不普通的成绩,刚才会上受到表彰的同志,就是其中的代表,值得大家学习。但也有极少数干部私心杂念较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作风漂浮、责任意识差,遇到困难就躲,见到矛盾就绕,碰到问题就上交,群众反映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对这样的干部,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严肃查处。

3、要持续倡导文明新风。一贯民风淳朴,备受称道。近年来,随着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进一步形成,系列文明创建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村风民风建设有了进一步加强。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随着利益诉求的多元化、群众需求的多样化、社会矛盾的复杂化,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良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直接影响着发展环境的优化,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各地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挖掘出一批热爱、奉献,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尊老孝亲等先进榜样和道德模范,广为宣传,形成带动效应,传递社会正能量。要教育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对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工作,各乡镇、各涉农部门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总体部署,亲自抓组织实施;分管负责同志要集中主要精力抓好具体工作落实。各级各部门都要把支持服务农村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县委、县政府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要坚决落实,不打折扣,不截留走样。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要及时将镜头、笔头对准农业农村工作,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宣传农村改革发展成就。

同志们,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为“致力绿色崛起,建设幸福”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简报

要在产业发展上有所作为,整合资源,统筹兼顾,整体布局,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简报,感谢您的阅读!

衡阳市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4月1日上午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农出席会议并讲话,动员全市上下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强市,为建设“五个新衡阳”提供有力支撑。市委副书记邓群策主持会议。

周农指出,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深刻认识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准备把握“三农”工作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丰富内涵。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新使命,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重大意义,瞄准这一目标不动摇。

周农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就衡阳而言,重点是要做好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补短板的文章。要优化产业结构,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着力构建油茶、茶叶等十大产业体系。要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强化农产品安全质量建设,创建一批国、省驰名商标,打响一批“雁字号”农业品牌。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康养、文化、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让传统产业更好地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要加快补齐农村的基础设施短板、农业科技短板、公共服务短板。

周农强调,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向改革要活力。加快农村“三权”分置改革,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让沉睡的农村土地资产“醒过来”。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

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进一步压实责任。各项扶贫举措要落细落实,工作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对未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的地方和工作推进不力的职能部门,要约谈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

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美丽乡村提质升级行动,突出抓好雨母、横江、茶山坳、萱洲四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美丽乡村核心片区。要大力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治理,让农村更整洁、更靓丽。努力创建一批文明村镇,培植一批特色小镇。

周农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确保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取得实效。各级党委政府要在工作精力、资金投入、干部配备等方面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保障。要创新方式方法,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传统思维,以工业引领农业,以城镇带动农村。当前要抓好春耕生产、防汛抗灾、森林防火和疫情防控等工作。

会上,各县市区递交了“三农”工作的责任状。

3月26日,织金县在县政府六楼会议室召开全县20xx年农业农村暨大扶贫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xx年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任务。县委书记杨桦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潘发勇主持会议,县领导袁家艺、徐开焱、朱宇翔、雷文军、袁靓、郭波、王宁在主席台就坐,县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出席会议。

杨桦指出,20xx年,织金县如期实现2.74万贫困人口脱贫、51个贫困村出列、2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3.12个百分点,农业农村及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时刻绷紧决战之弦,时刻保持决战状态,深刻认识做好“三农”和脱贫攻坚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坚决打赢农业农村翻身仗和脱贫攻坚决胜仗。

杨桦强调,要聚焦精准,全面吹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集结号。要紧盯存在的问题不放松,把扶贫对象搞准,把退出对象认准,把建档立卡做准,扎实抓好“百企帮百村”工作;要紧盯产业扶贫不放松,明确产业精准扶贫要求,精准选好产业扶贫项目,着力拓宽贫困户增收门路;要紧盯基层基础不放松,稳步推进产业高效发展,大力消灭空壳村,着力夯实脱贫攻坚基础;要紧盯易地扶贫搬迁不放松,及时调整规划,尽快启动实施,配套谋划产业,按时搬迁入住,着力改变贫困户恶劣生存环境;要紧盯人口控量提质不放松,全力抓好人口计生,提高创业就业技能,强化教医扶贫,着力增强脱贫能力。

杨桦强调,要全线出击,迅速掀起“三农”转型升级新高潮。要紧盯园区建设不放松,探索园区运作新模式,加快乡镇园区建设,着力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带动作用;要紧盯绿色发展不放松,大力抓好农业生态保护,积极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扎实开展污染源治理,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着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紧盯市场需求不放松,抓好绿色生产、品牌培育和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产品供给水平;要紧盯改革创新不放松,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财政支农改革,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着力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动力。

杨桦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强化保障,全力抓好政策落实、项目实施、典型示范、作风保障和督查指导,确保“三农”工作和脱贫攻坚再打翻身仗。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努力推动全县“三农”工作和大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上,徐开焱通报了20xx年全县农业农村暨大扶贫工作情况;雷文军通报了贵州省、毕节市脱贫攻坚暗访情况;郭波宣读了织金县委、织金县人民政府《关于对20xx年扶贫开发工作突出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的决定》;胡明武对全县农业农村暨大扶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有关乡镇作了经验交流或表态发言。

杨桦、潘发勇分别与全县各乡镇(街道)代表签订了20xx年脱贫攻坚责任状。

会议以电视电话形式向各乡镇(街道)直播。县直及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县农牧局、扶贫办相关人员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乡镇(街道)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二级机构负责人、农业服务中心及扶贫工作站全体工作人员、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驻村帮扶干部在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