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的撰写需要注重细节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不能偏颇或夸大事实。通过阅读这些事迹材料,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人物或组织的成长和进步过程,感受到他们的坚持和努力。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材料

朱彦夫,在战争过程中,失去了双手、双脚,左眼失明。他身残志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迟浩田上将专程看望他时,称他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并称赞他“虽然失去一只眼睛,但更能把人生看得透彻。”一部长达4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使他成了全国的新闻人物。近日,笔者专程赴山东沂源县,采访了朱彦夫。

特残英雄赢得幸福爱情。

1947年,山东省沂源县金星乡张家泉村15岁的朱彦夫光荣参军,并于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役。1950年,_战争爆发后,他奔赴朝鲜战场。在二五0高地狙击美特种师的激战中,他失去了双手、双脚,左眼失明,身受7处重伤,住进了泰安荣军医院。

入院后,他想起自己已成为一个生活难以自理的残疾人,不由得对生活和前途悲观失望,多次自杀,因医护人员及时发现而未遂。“在祖国和事业不需要你献出生命时,自杀就是背叛祖国、背叛党啊!”医院马政委的一席话一下子让他清醒过来。从那后,他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从1950年到1956年的6年中,先后做了47次手术。

1956年,特等伤残军人朱彦夫谢绝了组织送他到疗养院生活的决定,坐在一辆破旧的独轮车上返回家乡后,他年老多病的母亲不禁黯然神伤,说:“儿啊,娘身板不好,实在是拉扯不过来,娘怕养活不了你啊,你还是回疗养院去吧!”望着母亲瘦弱的身躯,他深知母亲的苦衷。

一天夜里,他在窗下对住在另外一间房子里的老娘说:“娘,疗养院里来车接我了,我走了,你把门锁上吧!”老母亲蹒跚地走进小房子里,划着火柴照了照床上,没有人。她喃喃自语:“老天爷保佑俺儿活得好好的”然后锁上了房门。躲在一个破筐里的朱彦夫听到母亲回房的声音,才艰难地爬回床上。从此,10来斤生地瓜干,半盆水伴着他度过了一个月。最后水没有了,地瓜干没有了,他饿倒在房门边。也许是老天爷格外垂青这位不幸的年轻人,他命不该绝。几天后,当时任沂源县民政局局长的武宪德前来看望朱彦夫,听老人一说,立即意识到出事了,撞开小房门后,见朱彦夫已昏死在渗进的雨水里经过抢救,朱彦夫再次摆脱了死神的纠缠。当武宪德与妻子说起此事时,他的侄女_在旁边听得泪水涟涟。几天后,她执意让姑父带她去看望朱彦夫。一进门,就见朱彦夫正用腋窝夹着两副拐杖艰难地走动,每移动一步,都显示出他的顽强毅力。跌倒了,爬起来,双腿和双臂的断截面摔得鲜血淋淋。_被这种精神深深震撼了。“俺扶你!”她脱口而出,并快步冲上去扶住欲倒的朱彦夫。

回去的当天夜里,这位生性倔强的姑娘失眠了。在她的脑海里,始终是朱彦夫艰难地煅炼生活自理能力的情景。“他是人民的功臣,俺有责任照顾他!”这晚,她下定了决心。

次日,她把这一想法向父母亲和姑父讲了。然而,父母不无担忧地说:“你嫁给他,今后咋样活?这可不是小事,你得想清楚。”_动情地说:“朱彦夫是功臣,这么可怜,俺心里难过啊!俺身子壮实,到生产队挣工分,能养活一个家。他为了保家卫国,把双手双脚和左眼都搭上了,为了他,俺受再多的苦又算了什么呢?爹,娘,还有姑父,俺这样做,只是为了让他活得好一点啊!”面对此情此景,忠厚老实的爹娘还能说什么呢?武宪德局长深思良久,说:“孩子,你的心思我懂,可婚姻大事不能一时冲动,要慎重啊!”“姑父,俺是反复考虑过的,俺一辈子也不后悔。”“好吧,我过几天跟朱彦夫说说。”

朱彦夫一听武局长提亲的事,目光一亮,但马上又暗了下来。“武局长,俺是个废人,不能连累她。”不管武宪德怎么说,朱彦夫就是不松口,武宪德回去后把情况如实告诉了侄女。_说:“姑父,他怕拖累俺,俺明天到他家去亲自和他说。”

_还是不由分说地来到朱彦夫的家,一到他家,_一边搀扶着他练习走路,一边跟他聊天,两个人很谈得来。通过几天的接触,_从他的表情中读到了他对爱情的渴望和一种深深的自卑。“你是国家的功臣,俺有责任照顾你。你怕俺受苦,可俺从小就苦惯了”“你别再傻了,俺没手没脚左眼又瞎了,你跟了俺,今后咋办啊?俺配不上你啊”_恳切地说:“俺的脚就是你的脚,俺的眼就是你的眼”

一年后,在_的帮助照顾下,朱彦夫的生活已基本能自理,同时,她买来字典,帮助他识字。两人之间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不久,在武宪德局长的撮合下,二人喜结良缘。婚后,他们相继有了四女一男五个孩子。_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无微不至地温暖着朱彦夫的心,令他感到了生活的无限美好。“希永,没有你,就没有俺朱彦夫的今天,只是拖累了你,俺心里不安。百年之后,俺做牛做马报答你”1956年9月的一天,朱彦夫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贫穷的村民和时刻关心自己的党组织,他暗下决心:“我要为群众干点力所能及的事,让乡亲们过上温饱日子。这个目标我一定要走到底,就是死上几次,也心甘情愿。”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材料

苏炳添最大的天赋就是坚持,干一件事,就要干到底,不达目的决不放弃。

他的付出终归获得了回报。在20xx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摘得铜牌,成了第一位闯入9秒关口的黄种人。那一刻,站在他身边的清一色的黑人选手,苏炳添为中国扬眉吐气了。

3个月后,20xx年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百米半决赛,苏炳添与维考特在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上的数字皆为9秒987,因此两人以并列第八的成绩晋级决赛。苏炳添也成为了首位杀入世锦赛百米决赛的亚洲运动员。决赛他以10.06的成绩获得第九名。

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这样评价苏炳添:“苏炳添非常伟大。过去我们一直认为自己跑不过黑人选手,每到大赛,输竟然成了‘正常’结果。整整等了几代人,我们才赢来了苏炳添的爆发。他的突破有一个特别大的意义,那就是打破了我们长期被禁锢的思想和一些神话性的东西,挖掘出了队员的潜力。”

20xx年里约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苏炳添以10秒08排名第14位。8月18日,里约奥运男子4*100米接力预赛,中国队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张培萌跑出37秒82的成绩,破亚洲纪录晋级决赛。8月20日,里约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苏炳添与汤星强、谢震业、张培萌代表中国队以37秒90获第4名。

再快的选手也跑不过时间,20xx年,28岁的苏炳添曾一度向田径队递交过退役报告,打算年内结婚,开启新的生活。

但是生活给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在当年天津全运会上,苏炳添输给了新人谢震业屈居亚军,苏炳添回忆,“我觉得上天一直在考验我,但是没关系,我有这个耐心。运动员有谁愿意服输呢?”

名师出高徒,20xx年,苏炳添开始正式跟随美国外交兰迪-亨廷顿训练。兰迪出身于ncaa名校俄勒冈大学,迄今从事跳远和短跑的支教工作长达四十年,曾带出两位男子跳远世界巨星班克斯、鲍威尔。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材料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提出了"杨-米尔斯方程",与巴克斯特()创立了"杨振宁-巴克斯特方程"。

宇称不守恒理论。

他与李政道提出基础粒子间的弱核力并没有镜像对称的特性,违反了当时物理家的认知。该理论后得吴健雄的实验验证。

杨—米尔斯方程。

他与罗拔米尔斯(robertmills)提出的理论,是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的基础理论。

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美国鲍尔奖授予杨振宁时的颁奖词说杨-米尔斯方程和牛顿、麦克斯韦及爱因斯坦的工作相提并论,必将对未来有着足堪比拟的影响。

杨-巴克斯特方程具有基本的数学结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也慢慢在物理方面显示出深层的意义。1990年菲尔兹奖颁给四位数学家,其中就有三位和杨-巴克斯特方程有关。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事迹

1928年杨振宁6岁的时候,父亲从美国回来,一见面就问他念过书没有?他说念过了。念过什么书?念过《龙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来了。杨振宁回忆道:“父亲接着问我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我完全不能解释。不过,我记得他还是奖了我一支钢笔,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创立了”杨-巴克斯方程“。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他频繁穿梭往来于中美之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他写过这样两句诗:”云水风雷变幻急,物竞天存争朝夕。"。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事迹摘抄

是杨振宁的“望九之年”。6月18日至19日,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举办了一场“理论物理前沿讨论会”,以此纪念该所的理论物理研究室诞生25周年,并为研究室创办人杨振宁教授预先庆寿。3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及近百位杰出的学者与会,使之成为该领域罕见的学术盛事。

校方在数学所大厦前特别打出横幅,上书“杨振宁先生学术青春长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解释,杨先生本不喜做寿,因为真正做科学的人是“没有年纪的人”。

1986年,刚刚创办南开数学所的数学大师陈省身,邀请老友杨振宁到此创办理论物理研究室。尽管“完全没有思想准备”,杨振宁却欣然从命,只因“陈先生的邀请是无法拒绝的”。

25年来,这间起初仅有一位、目前也只3位教授的研究室,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培养的25名博士中,有人当选院士,有人成为大学副校长,有人拿到海外名校终身教职。

用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的话形容,研究室如今算略有成就,“毕业了一批人、做出点事”,总算对陈、杨两位先生有所交代。

葛墨林1986年由陈省身、杨振宁自兰州大学聘至南开大学。他最初问陈先生该怎样发展,陈先生提出要“不开会、无计划、多做事”;再问研究室该做什么方向,陈先生回答“就做振宁的方向”。

杨振宁则说,不善做研究的人,看某个菜园里人多,就挤进去找个角落,花大力气刨个坑。一定要找一个较空的园子,一刨就出个萝卜。他为研究室设定的“杨——巴克斯特系统”相关的数学物理方向,当年并不被人看重,日后逐渐成了该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如今,葛墨林认为,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的师生,不仅在学问上受惠于杨振宁,人品、学风上也受益颇多。杨振宁“宁拙毋巧,宁朴勿华”的要求,影响极大。

25年来,这里一贯奉行“不宣传”方针,数理学界之外,少为人知。数学所共计12位全职教授,理论物理室占四分之一,在葛墨林看来已不算小。陈省身初期就提出不希望扩大规模,永久教职保持很少。这个方针坚持至今。

“就叫研究室,也不扩大,不叫‘中心’。”葛墨林说。

此间风气的一处体现是,本次讨论会不少大腕到场,但葛墨林在开幕式上说:“恕我不能一一介绍各位的头衔,大家都是重要的人物。”他给同行鞠了一躬,“一介书生,无权无势,对大家无可贡献,鞠个躬表示感谢”。

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因公爽约,专门发来长信,但大会决定节省时间,不再当众宣读。由于学术报告安排极为紧凑,葛墨林提醒在座上了年纪的院士们,感觉累了就去休息,也可腾出座位,让给后面站着听讲的年轻人。此语令与会者不禁莞尔。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事迹

杨振宁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渊源深厚,结下了几十年的良缘,多年来对大学的学术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杨振宁长期为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讲课,和开设的课程是“二十世纪理论物理的主旋律”,研究生和本科生都有修读。

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何真:“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经常参加国内的学术交流,国内已有不少地方通过杨振宁教授引进了不少‘少壮派’高端人才,这其中包括杨振宁教授的弟子。”

1986年,杨振宁创建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本着“立足南开,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开放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83]杨振宁创建后亲自指导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物理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包括量子可积系统,杨—mills场,杨—baxter系统,量子群,关联体系的代数结构,yangian,纽结理论等。

杨振宁创建的理论物理研究室,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培养的博士中,有人当选院士,有人成为大学副校长,有人拿到海外名校终身教职。用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的话形容,研究室如今算略有成就,“毕业了一批人、做出点事”。

据葛墨林院士回忆,杨振宁“管”得很细。从1988年开始,南开的理论物理室办过7次讲习班,邀请的都是各个方向最有发言权的科学家。因经费匮乏,要靠杨振宁从香港募捐讲课费。

1992年,为了南开主办的一场国际会议,杨振宁筹集了两万美元。考虑到大陆不易换开百元大钞,他特地换成20元、50元的钞票,捆在一个包里带来。南开数学所的第一台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也是杨振宁当时购自香港,运到天津的,他还派自己的秘书负责打字。他甚至考虑到了外宾喝咖啡的习惯,打算自带咖啡壶。

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的早期毕业生,包括吉林省政协副主席、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薛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都曾受杨振宁的资助到他任教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访问一年。他们当时并不知道,杨振宁为了筹钱,曾发着高烧去唐人街演讲。

6月18日,南开大学以理论物理前沿讨论的方式庆祝理论物理研究室成立25周年和杨振宁先生89华诞。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说,在庆祝之际,我们更要记住陈省身先生和杨振宁先生。正值陈省身先生诞辰100周年、杨振宁先生89华诞,他们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有超过70年的学术合作与深厚友谊,理论物理研究室则是他们晚年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25年来,理论物理研究室做出了突出成绩,培养了大批人才。

杨振宁个人简介。

杨振宁,男,1922年10月1日(护照上为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穆藕初奖学金,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3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任清华大学教授[2]。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杨振宁还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杨振宁早年经历。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生于安徽省合肥县(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4岁时,母亲开始教杨振宁认字,一年多的时间杨振宁学了3000个字。

1928年,杨振宁父亲自美国归来。同年随父赴厦门大学,进小学二年级。

1929年,其父应聘清华大学,举家赴北平,居于清华园西院十一号;入读教员子弟学校成志小学三年级。

1933年,小学毕业,入读城内绒线胡同天主教圣公会崇德中学。

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北平不稳,随母携弟妹返回合肥。

1938年,受日本侵华战争影响,全家逃难,经广州、香港、越南河内辗转抵昆明,杨振宁入读昆华中学高中二年级。同年秋天,以高二学历参加统一招生考试,被西南联大录取,先遵父命报化学系,后改物理系。

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论文导师为北京大学吴大猷教授,后考入该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王竹溪教授。

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

1944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硕士论文导师是王竹溪教授。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事迹摘抄

杨振宁读联大物理学系时,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清华大学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周培源教授等。

但对杨振宁来说,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父亲杨武之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

杨振宁还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年,杨振宁本科毕业时,选了《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作毕业论文,并请吴大猷做论文导师。杨振宁在研究生院读书时,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对统计物理发生了兴趣。1944年研究生毕业时,杨振宁请王竹溪教授作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其指导下又非常成功地写出了硕士论文,《超晶格》即为其中的一部分。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杨振宁发来唁电说:“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杨振宁还回忆道:“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和王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杨振宁在研究生院期间听了马仕俊教授的课后,开始注意“场论”,并对变形物体热力学也非常感兴趣。

1957年12月10日,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领奖台。其前,杨振宁写信给吴大猷,感谢吴先生引导他进入对称原理和群论的领地,并说后来包括宇称守恒在内的许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吴先生前介绍给他的那个观念有关。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材料

20xx年,一部反映全国脱贫攻坚题材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火了,豆瓣评分9.5,片子的主创是香港的媒体人陈贝儿。出发前,她看到许多西方媒体对中国脱贫成功的质疑。陈贝儿觉得作为一个媒体人,真的不可以只看人家的报道就信以为真。是真的要亲身去看、去听。陈贝儿出生在香港,生长在温哥华,一直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她对贫穷没有什么概念,对去脱贫地区的艰辛是她未尝预料的。为了拍摄悬崖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因,陈贝儿两次攀爬天梯上悬崖村,来回共一万多级,每次花费十几个小时,累得脚软不说,有恐高症的她身体一度抖到不行,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去怒江拍摄交通扶贫时,陈贝儿不顾危险,亲身体验了过去百姓过江用的溜索。一路走来,对于西方媒体的质疑,贝儿也有了自己的认知与看法。陈贝儿:我拍摄之前就看过一些外媒的报道,说那些村民搬到安置房之后很不习惯,配套又不好,但是我自己亲眼看到的不是这样的。我真的非常震撼,从这一点我就看到,国家是很大手笔,也不惜代价的,国家为了脱贫的决心是非常强大。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全面详实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无穷之路》播出之后,出乎陈贝儿的意料,不仅内地观众赞誉不绝,香港观众也好评如潮。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事迹

(1926.3.12-)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196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各项性能也均超过美国1954年的第一艘核潜艇。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新寮村,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先后从事过民用船舶和军用舰艇的研究设计工作。

1958年开始参与并领导我国核潜艇的研究设计,历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一九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所长兼代理党委书记,受国防科工委任命为核潜艇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现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30多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3、陈俊贵:守墓老兵。

陈俊贵,男,汉族,55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杜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4年冻伤治疗后,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2005年10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

4、段爱平:老百姓的贴心人。

段爱平,女,57岁,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998年,段爱平嫁进了返底村。为改善生活,她借钱做起了焦炭生意,两年下来赚了几十万元。当时的返底村是个名副其实的穷村,村小学的教室是危房,孩子们没有教师上课。没上过学的段爱平决定出资为村里建一所新小学。1999年,段爱平在没有参加候选的情况下,高票当选为返底村委主任。上任后,段爱平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为了建养老院,她没时间陪肝癌晚期的老伴,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她带领村民种植药材,改造全村电网,投资园林建设,栽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段爱平自己就贴了十几万。去年,段爱平被诊断为淋巴癌,经过化疗、电烤,她的脖子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肌肤,每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药度日,身体已经到严重透支的地步。就是这样,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每天想着的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5、沈克泉、沈昌健:“油菜花父子”35年追梦路。

沈克泉,男,享年74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沈昌健,男,46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1978年,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3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将其带回家乡播种,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继而想到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吃油难的问题。一开始,乡亲们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直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优质油菜种,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种未经国家审定,当地部门对沈克泉进行了罚款、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知识。在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的情况下,父子俩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1996年,家里为搞油菜研究欠债不少。沈昌健卖掉中巴,带着卖车款回家投入油菜研发。2004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年,沈克泉带着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独闯”在武汉召开的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009年,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家人将沈克泉葬在离试验地不远的山坡上。家人知道,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牵挂。如今,沈昌健的“沈油杂”202、819已进入区域试验环节,五亩送检试验田里有300个单株样本,每个样本送检一次就是200元;300亩的示范片里还欠着两万多的工钱,马上要施肥又是两万的肥料钱。对于已经35年没有主业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吃饭靠田,科研靠借”。几十年来,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筹资金150多万元,这几年政府也常有资助,可沈家里欠下了不少债,“几乎所有亲戚都借遍了。”家里最值钱的是两台用来贮藏油菜种子的冰箱。35年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沈昌健说等现在的种子通过审定了,会卖给种子公司,拿着资金去滚动开发下一代油菜杂交新组合。自己的油菜育种路也许得“慢慢走”,但怎么也会走下去。

6、方俊明:迟到的荣誉、不悔的信念。

方俊明:男,56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

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直到2013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虽然荣誉迟到了28年。但方俊明从来没有后悔那次行动。一个家庭的艰辛,一个生命的委屈,这一切都见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

7、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这些年,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央珍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2013年,时逢格桑德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节目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儿来到北京。同时,这也是格桑德吉与女儿的第五次见面。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8、姚厚芝: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

姚厚芝,女,38岁,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红土村村民。

1999年,姚厚芝嫁给了王以朝,婚后一起赴山东煤矿打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姚厚芝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2006年,一场病魔突袭,彻底摧垮了这个家。姚厚芝查出乳腺肿瘤,需立即做切除手术。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选择了“药疗”。几年下来,病情没有丝毫好转。2009年2月,姚厚芝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第二天,她坐车辗转十余小时,咬牙花2800元购回一幅6.5米长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次的“先斩后奏”,让一向疼她的丈夫火冒三丈,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可姚厚芝有自己的想法。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17个小时。2012年7月,经过3年零5个月的昼夜追赶,这幅共需127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图》终于落针。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姚厚芝拒绝了。姚厚芝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即便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卖出去,孩子们上大学的钱就不用愁了。姚厚芝的儿子王锐读初中,女儿王琼读小学。王锐说长大了要当医生,给妈妈治病。不善言辞的丈夫,不知道怎么劝说妻子,本身患有肝病的他只是拼命地下井,希望能早点挣够钱给妻子治病。第一幅十字绣完工后,姚厚芝又买回了一幅长22米、宽0.85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幅刺绣的难度、时间和价钱是第一幅的好几倍。姚厚芝偷偷找以前的工友七拼八凑了一万元,瞒着丈夫说只花了两三千元。她怕丈夫心痛和着急,因为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从2006年到现在,姚厚芝花去的医药费已达10多万元。如今,王以朝仍在山东挖煤,姚厚芝在家照料两个孩子的生活。姚厚芝说,第二幅《清明上河图》已绣了快6米。希望老天能再给她3年时间。她现在就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时会终结。她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

9、龚全珍:将军梦,守护情。

龚全珍,女,90岁,现居江西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

1957年8月,开国将军甘祖昌主动向组织上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职务,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务农,龚全珍相随而归。那一年,她34岁。将军当农民,甘祖昌是新中国第一人。龚全珍完全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决定:“老甘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正像他说的那样,‘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从新疆到江西,全家11口人的行装只有3个箱子,却带了8只笼子,里面装着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种。当时甘祖昌每月工资330元,生活上十分节俭,把2/3的工资用来修水利、建校舍、办企业、扶贫济困。他一共参加建起了3座水库、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公里长的渠道。龚全珍全力配合丈夫,也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花在支援农村建设上。回到莲花头几年,她没有做一件新衣服。龚全珍在家里呆不住。步行25公里到县文教局联系工作,被分配在九都中学任教。这所学校条件很差,只有3名老师,她却一点不嫌弃,第二天就搬铺盖去了学校,开始把自己赤忱的爱投入到这片红土地。

1961年,县文教局安排龚全珍到同乡的南陂小学当校长,在那里一呆就是13年。后来,她又被调到离家不远的甘家小学当校长,依然还是老作风,吃住在学校,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1986年3月,甘将军因病逝世,一只铁盒子是他留给妻子和儿女唯一的遗产,里面用红布包着3枚闪亮的勋章。离休后,龚全珍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2013年9月26日,龚全珍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高度赞扬。

10、胡佩兰: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

胡佩兰,女,98岁,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医生。

1944年,胡佩兰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70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2013年7月,98岁胡佩兰心脏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她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因为慕名找上门的病人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对患者也极有耐心,给病人开药,很少超过一百元。如今,胡佩兰的记忆明显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楚,耳朵里放着助听器,听不清的地方,便由旁边的学生解释。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她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直至今日,胡佩兰已经在一个工厂职工医院和现在的地方,连续坐诊20年,坚持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材料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张桂梅,但对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来说,张桂梅却是改变她们命运的人。_年,张桂梅创办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免费接收贫困家庭的女孩。十多年的坚守,18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所学校走出、走进大学,也走向她们更广阔的人生。

张桂梅的坚守,源于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仰,源于对教育扶贫的信念。华坪女子高中的办学成绩,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贫困地区孩子缺的不是天赋,不是智慧,而是缺少优质教育资源,缺少像张桂梅这样呕心沥血付出的优秀教师。当他们遇到像张桂梅这样的燃灯者,兴趣被点燃、潜力被释放,也能拥有灿烂的未来。而且,发展乡村教育,帮助贫困地区孩子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还具有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

所以,弥补乡村教育短板,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了国家共识和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受限于客观条件,乡村教育仍面临人才下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制约着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据统计,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教师中,研究生的比例是9.8%,而oecd国家达到45.5%。

打造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需要教师自身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也需要给乡村教师一份坚实的制度和物质保障。只有让乡村教师的腰杆更直、钱包更鼓,切实为在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地区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解决收入、住房、医疗保障、职业发展等问题,让他们可以为乡村孩子付出的同时更好实现人生价值,才能让更多优秀人才扎根乡村教育,为实现教育公平、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此前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从乡村教师职业发展、职业供给、地位待遇保障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瞄准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痛点,也反映了广大乡村教师的心声。希望各级政府落实政策要求,保障教育投入,善待乡村教师,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事迹

_年,在中美关系,先后有毛泽东邀请他的老友、美国着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走上天安门、“乒乓外交”等震惊中外的大事,这一系列重要信号预示着中美关系解冻在即。

_年以后,杨振宁一直与在上海的父母弟妹保持着联系。他曾经四度跟家人在瑞士日内瓦和香港等地见面。面对着这些世界名城的湖光山色,如画美景,与家人久别重逢的片刻喜悦却无从消除长期离别的苦涩愁情。

当他获知“乒乓外交”的信息后,立即给父亲去信,要求回国探亲。忐忑不安地,父亲将此事向有关方面作了请示汇报。很快,杨武之教授就接到来自国务院的答复:“欢迎!让你的儿子到中国驻法大使馆去签证。”当时中国和美国之间没有建交,许多中美之间的重大外交谈判都在巴黎进行。

就这样,杨振宁,_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便成为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成绩卓着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回国访问的第一人。

杨振宁在上海华山医院见到了父亲杨武之。当时父亲已经罹病住院,但他气色不错,特别是见到爱子归来,更是喜出望外。

两年以后,杨武之教授在华山医院故世。这位老人离去时的心情当是安详自如的,因为他为社会、为祖国、为世界奉献了一个杰出优秀的儿子,而且,在他有生之年,终于能与远隔重洋的儿子在祖国重逢。

大饼油条摊的“粮票风波”

杨振宁_年第一次回国,上海是他的第一站。他住在锦江饭店。

住进饭店的第二天一清早,他就被宣传喇叭给吵醒了。他随手取了照相机走出饭店。他看到,马路对面有一家大饼摊。好香哪!大饼,油条,还有豆浆、粢饭团,这里面,有多少儿时的欢乐,多少青少年时代的往事!他走近大饼油条摊,把手伸进裤袋,袋里有弟弟杨振汉头天晚上给他的一些人民币零钱。他看见一位中年妇女在舀豆浆。

“一碗豆浆多少钱?”

“两分钱。”

掏钱。伸手接豆浆。

“同志,粮票——”

“粮票,什么粮票?”

他一脸惊愕。对方却是一脸疑惑。

他一想不妙,回身就走。豆浆也顾不上拿了。

他继续漫无目标地走,略微显得有点心神不宁。忽然,他瞥见前面不远处那一长排修剪整齐的法国梧桐树中间,有一个小男孩的身影。一定是在摸知了——真像自己的童年哪!杨振宁一时童心大发,举起手上的照相机,便要把这动人的一幕记留下来。

“不要动!”

猛然间,他听到一声断喝。他的手一哆嗦,照相机差点跌出手去。

抬头望去,那是一张警觉的脸。很认真很执着。对方示意他站在原地不要动。

那是一个对许多事许多人保持着高度警惕的时代,站在杨振宁前面的是一位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紧紧的市民。

那人叫来了一位正在茂名路上值勤的解放军。解放军是懂纪律的,他对杨振宁说:“你先站着,我去请示一下。”

“误会了,这是我们请来的客人!”

幸好,一位锦江饭店的工作人员看着杨振宁从饭店大门口走出去,见他久久不归,便走出饭店张望一下,不想正好给杨振宁解了围。

一场虚惊。

风波过后,杨振宁的父母坚持让弟弟陪哥哥同住,以免再有什么希奇古怪的事情发生。

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的事迹系列

杨振宁用50年回应邓稼先千里同途之约。百岁寿辰上,杨振宁深情提到已故同窗好友邓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适合了你的嘱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中国的禁令时,一位思乡的游子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他就是已经誉满天下、功成名就的大物理学家杨振宁,他也成为美国对华解禁后申请归国的华裔科学家之第一人。

杨振宁:我虽然在美国住了多年,可是就像我的一个朋友所讲的,说杨振宁你血管里所流的是你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杨振宁:希望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

慎重起见,邓稼先在请示了周总理后,次日托人转交给他一封信,十分确定地告诉他,原子弹的成功完全是中国人自主研发。

杨振宁的弟弟杨振汉:我大哥拆完信以后他就哭了,然后他就跑到了洗手间,整理了以后出来。

杨振宁:这是灵魂深处的一个震荡。当我知道邓稼先的回答以后,我感情上的冲动不是当时能够自己控制住的。

杨振宁的激动是有原因的,早在1945年出国前,父亲杨武之就曾叮嘱他,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在美国,读完博士并正在从事基础物理研究的杨振宁为了继续当时的研究工作,没有像邓稼先等人那样1950年就乘船回国,但等他想回的时候,已经回不了了。

杨振宁:我们当时已经想要回来了,但美国的总统杜鲁门下了一个命令,说是中国学生在美国得到理科功科博士学位的人,不可以让他们回国,所以,很多这种人被挡住了。

这一等就是20年。然而,在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在为华人赢得了巨大的荣誉。1956年,他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颠覆性地震惊了世界,并在1957年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我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自己觉得不如外国人这个心理。

杨振宁的成就远不止此,1954年他和米尔斯教授共同创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为粒子物理学提供了基本框架。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翟荟:杨先生的科学贡献,是人类科学文明的一个宝库中非常璀璨的一个明珠,可能再过1000年,再过几千年,我们人类提到我们最重要的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还是不可避免要说到杨米尔斯理论。

学术界公认,杨振宁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4个领域拥有13项诺贝尔级别的成就,他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使他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

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渌:杨先生是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杨-米尔斯场是物理上革命性的贡献。

杨振宁:基本上每一次探亲访问,回国以后都有中情局的人或fbi的人来了解情况。

尽管不断受到盘查和压力,杨振宁仍然坚持每年回国一两次。他跟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等领导人都多次研讨中国教育和科技上存在的问题,主张重视基础理论的发展。他十分关心新中国的科研力量,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成立了与中国教育交流委员会,资助了数百名中国学者去美国学习深造,这些人日后都成为了新中国建设的骨干力量。

1996年,杨振宁接到了一份协助清华大学创建高等研究中心的邀请。

杨振宁:我从小在清华长大。这个要求我必然答应。

2003年,杨振宁回国定居清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不仅不领年薪,还将美国的一栋房产捐给清华。2004年,82岁高龄的他,甚至主动为200多个大一新生教了一整个学期的《大学物理》课。他为清华高研院累计筹措资金1亿多元,为吸引中国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同时,他始终关心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以一片赤子之心进行谏言和批评,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中国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他始终关心着中国一流的创新人才怎么成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杨先生其实带动了一批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他的归来我觉得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他是一个大师我们都是跟随他去做的。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2021年9月,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习近平专程委托教育部同志前去探望贺寿。

在致辞中,他再次提起早已因为核辐射的伤害而离世的邓稼先早年给他写过的一封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这位百岁老人,隔着几十年的岁月和生死,对着当年共同意气风发许下报国志愿的儿时同窗深情喊话。

杨振宁:这50年,我符合这共同途的期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

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材料

在中国,杨振宁的名字从知识阶层,到平民百姓,可谓家喻户晓。一位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具有这样宽泛的知名度,不仅因为他是_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另一位得主是同为美籍华裔学者的李政道教授),还因为他是_年新中国建国以后第一个回国访问的卓有成就的美籍华裔学者。

合肥小男孩从厦门走进清华园。

_年10月29日下午,杨振宁应上海市海外联谊会邀请,在浦东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作《21世纪的科技》演讲后,又以“八十自述”为题即席演讲。他用亲切的语调对大家说:“按中国旧历的算法,今天我整整八十岁!”

台下响起一片深情的掌声……。

_,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当他未满周岁时,父亲杨武之先生考取美国公费留学,去了着名的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整整6年,他一直没有见到过自己的父亲,甚至不认识父亲。

6年过去了,父亲从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受聘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母亲带着全家人从合肥老家出发,风尘仆仆地赶往厦门与父亲团聚。他们一路水陆兼程,途经上海。当杨振宁站在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的大马路上,望着生平第一次见到的往来穿梭奔驰的汽车,他的惊愕程度绝对不会逊于《子夜》里那位从乡下初到大上海的吴老太爷!尔后,他在下榻处,又第一次看到了手指一揿便会涌出哗哗流水的抽水马桶。这个富于想象的孩子第一次朦胧地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无比伟力!

父亲任教的厦门,是一个给杨振宁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他们家住的那栋小楼就坐落在大海的边上。在那段美妙岁月里,他看到了蓝天大海无穷无尽的变化,看到了伟大宇宙无边无际的奥妙。这片广袤无垠的天地,在杨振宁的心里,种下了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深深情种,以及对探索自然奥秘的无穷兴趣。

后来,父亲受聘于清华大学,一家人又去了北平。

杨振宁在清华园生活了8年,这8年恰恰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青春岁月。杨振宁曾多次谈到,清华园的8年,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至为深刻的印象。过了半个世纪,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欣然应聘出任清华大学名誉教授。近年来,在他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后,他更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完善和发展上。

当然,在这8年里,杨振宁也跟所有的中国人一样,亲历了日本军国主义入侵祖国东北三省事件,亲历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段历史自然是终身难忘的。

卢沟桥事变以后两周,杨振宁与全家人一起回到了合肥。原以为会像上海“一·二八”事变后一样,日本人会撤退。但事与愿违,几个月后,日机开始大规模轰炸,回北平的梦成了泡影。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材料2

继_年荣膺“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朱彦夫又入选2021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颁奖辞让人泪目: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作为横跨革命、建设、改革三大历史时期的英雄模范,朱彦夫成为伟大中国精神的践行者:从革命战士到一级伤残军人,从农村党支部书记到退休老人,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他都赋予了每个角色不同的先进事迹,这些事迹成为践行伟大中国精神的一面光辉旗帜,彰显着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这样的精神力量,感动了你我,也感动了中国。

溯源这样的精神力量,绕不开长津湖战役。长津湖精神里,有信仰和意志,有勇气和力量,有牺牲和奉献。正如朱彦夫,17岁的他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中失去了四肢及左眼,却以长津湖精神书写了波澜壮阔的极限人生。

朱彦夫之所以能感动你我,是因为他的人生经历堪比一部精神史诗,甚至比电影还要精彩。他的先进事迹耳熟能详,简单的话语铿锵有力,“回看走过的一生,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运。我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党!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

铿锵的话语,诠释了朱彦夫身上肩负的使命感从何而来,朱彦夫在对伟大中国精神日复一日的践行中,用人性的光辉照耀了我们心灵的天空,种下的信仰种子,在某些时刻破土发芽时,我们赫然会发现:朱彦夫不仅感动了你我,还指引我们做了很多曾经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去做的事情。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尽管朱彦夫伟大到同普通人有了距离感,但他的存在成为一种指引。这种指引,让我们明白正确的价值判断是什么。

这,也正是朱彦夫能够感动中国的原因所在。

朱彦夫的人性光辉感动了中国,更感动着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淄博。淄博先模人物辈出,典型人物不是朱彦夫一个人,而是一批人。这些先模人物有不同的先进事迹,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基因,挺起了淄博精神的脊梁。

一时艰难困苦,终将玉汝于成。感动了中国的朱彦夫让淄博更笃信奋斗的意义,从而咬定目标、加力冲刺,围绕淄博的战略构想,开拓高质量发展路径,心无旁骛、一往无前地拼搏奋斗,跑好我们这一代人的“跨越赛”。

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材料2

杨振宁青年时期喜爱物理,而且想成为一位实验物理学家。_年杨振宁赴美国留学时,就立志要写一篇实验物理论文。_年,杨振宁进入芝加哥大学费米主持的研究生班,希望能在费米的指导下写篇实验论文。当时,费米正忙于在阿贡国家实验室从事军事技术研究。像杨振宁这样初到美国的中国人是不能随便进入阿贡实验室的,于是费米建议杨振宁先跟泰勒做些理论研究,实验则可以到艾里逊的实验室去做。

艾里逊是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一名教授。在费米的推荐下,杨振宁成为艾里逊的6名研究生之一。然而,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中,杨振宁的物理实验进行得非常不顺利,做实验时常常发生爆炸,以至于当时实验室里流传着这样一句笑话: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此时,杨振宁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

一天,一直在关注着杨振宁、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关切地问杨振宁:“你做的实验是不是不大成功?”

“是的。”面对令人尊敬的前辈,杨振宁诚恳地说。

“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你已经写了一篇理论论文,我建议你把它充实一下作为博士论文,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泰勒直率地对杨振宁说。

杨振宁听了泰勒的话,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从心底深处感到自己做实验确实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他又不甘服输,非常希望通过写一篇实验论文来弥补自己实验能力的不足。他十分感谢泰勒的关怀,但要他下决心打消自己的念头实实在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想考虑一下,两天后再告诉您。”杨振宁恳切地说。

杨振宁认真思考了两天。他想起在厦门上小学时的一件事:有一次上手工课,杨振宁兴致勃勃地捏制了一只鸡,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爸妈看了笑着说:“很好,很好。是一段藕吧?”往事一件接一件地在他的脑海浮现,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实在不强。

最终,杨振宁接受了泰勒的建议,放弃写实验论文。从此,他毅然把主攻方向转至理论物理研究,_年10月杨振宁与李政道联手摘取了该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放弃有时候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十分痛苦的。适时地放弃,不仅需要勇气和胆识,更需要远见和智慧。人生之树,只有舍弃空想与浮华,才能撷取丰硕甜美的果实。

志向坚定固然有助于人生走向成功,但超出自身能力的志向无异于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所以,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放弃不切实际的追求目标,人生才会转向真正的成功。杨振宁放弃物理实验研究转向理论研究是理性而明智的,他的选择是他的人生与事业的华丽转身。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事迹

或者根本不在意这些言论,只是冷笑一声:虫子真多。

中国人真的了解杨振宁吗?他真的是只是个利用诺贝尔虚名来骗取小姑娘的老色鬼?

杨振宁到底有多厉害,简单来讲,他是有史以来排名前15的物理学家,与费曼、朗道奠定20世纪物理学的白银时代,是继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最卓越的设计师(弗里曼·戴森语)。他是华人骄子中的骄子,他的伟大是历史级别的伟大。

可能有人说,你这话置霍金于何地。好吧,虽然科学不比排名,我们尊重《时间简史》的作者,但从科学成就上讲,霍金没有资格与杨振宁相提并论,他们之间相差了3个黑洞。

如果华人在世界上有足够的话语权的话,杨振宁就是当代牛顿和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