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报告的撰写要求我们关注实践的实质和目的,以及我们在实践中所获得的成果。通过阅读这些实践报告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实践活动的具体细节和经验教训,为自己的实践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冬令营内容总结

我们已是三年级的小雏菊了,也已不再是那个爱哭、不认字、不懂事的小种子了。我们经过了“园丁”——老师和父母的精心培育,可以“独立”的去生活了。我突发奇想:要是我能尝试一下真正的独立,那该多好啊!不久以后妈妈就给我报上了冬令营。

出发时,经过了激烈的心理斗争——想家怎么办......终于踏出了向独立生活迈出的第一步。那步伐颤抖着、克服着。意味着对家的留恋往返和对冬令营的期待......此时我只想大声大声再大声地说:“我出发啦!!!”

下午,我们上了美国橄榄球,有着会说美式纯正英语的阳光教练细心的教导者我们,戴着头盔、穿着盔甲,难受!!!欣赏了《功夫熊猫2》也学会了几句风趣幽默的句子。

晚上,我马上要睡觉了。这时突然觉得好想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只听“嗒”一声.......

今天是快乐的,也是悲伤的。

冬令营闭营仪式总结

本学期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干部冬令营活动,令我受益万分。在这几天中我认识了许多朋友,学习了许多知识。

首先,我们联排练了节目,大家都辛勤付出,为了这个节目,我们在吃饭的时候,都尽量在15分钟内吃完,回宿舍是在10:10分才回去。虽然最后在表演时只获得了二等奖,但是,我们还是很开心。我还记得在开总结会时,我们连的张萌,上台发言了,表达了我们八连的感情,我真的很想一家人,真的很温暖。然后,我们每天都会把连队打乱,分成八个小组,去玩不同的游戏。在这些游戏中,我所在的.组从来没拿过第一名,但是,大家不约而同地不怪罪别人,只是在不停的想着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这里表现了团结协作,表现了像家一样的温暖。

在这几天,我觉得营是一个大家庭,连和组是一个小家庭。在以后的生活中,广附就是一个大家庭,班是一个小家庭,宿舍就是一个最最温暖的小家。

冬令营闭营仪式总结

20**年1月11日至17日,我有幸参加xx机构开展的冬令营活动。短短一个星期的跟学生工作生活接触,我深深地爱上了他们,觉得为学生服务是很开心的事情。

从第一天培训的那天开始,我已经深深的迷恋上了酷学酷玩这个团结积极向上的集体,在这里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亲切。真的很荣幸能够来到这里工作,与这么多可爱的人在一起工作。来营地的前一天晚上我已经激动的睡不着了,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23日早早的我准时从家出发,很荣幸的我是第一个来到营地的工作人员。7点钟我和我的搭档xx就去西门开始了接待孩子的工作。天已经的深灰色慢的变成了淡淡的蓝色,路上的积雪还没有化,路上的行人也寥寥无几,站在门口我们冷的瑟瑟发抖,期盼着孩子们的来临。十几分钟后来了第一位孩子,我们热情的跟家长交谈,并且说明了营地的具体地址。从这一刻开始我被自己的热情所感染,似乎天气没有那么冷了。慢慢的孩子们陆陆续续都来了,我们也加快了接待的速度。

xx,xx和我是春节中考全科营的助教老师。由于她们的接待工作比较繁忙,我是第一个进班的助教老师。一开门就看到孩子们安静的坐在教室里,没有经验的我紧张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转了一圈赶紧走出了教室。我很不擅长在大家面前讲话,一站在讲台上脑袋就一片空白,把之前想好要讲的话全都忘记了。但是,我来到这里也是为了锻炼自己,连进去跟大家打招呼的勇气都没有,之后的工作还怎么进行下去。我告诉自己深呼吸,不要紧张,走进去,很自然的跟大家讲接下来的工作安排,都是些可爱的孩子,紧张什么。终于,我克服了自己的胆怯推开了门。第一天的工作,紧张而有序的进行中。孩子们做了入营测试之后,我大方的站在讲台上开完了班会。13:40分,冬令营正式的开始了第一节课。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很好,马上进入了状态。一直忙到晚上11点,邓宠老师给助教们开会,讲了很多的注意事项。这一天下来,虽然很累,但是受益匪浅,我得到了更多。

前三天,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结营那天似乎遥遥无期,永远不会到来。每天跟班上课,给孩子们安排好每一件事情,在办公室改成长日志,出卷子,改卷子。很累,但是很开心。中考营与其他的营不一样,主要是学习,没有一点活动。孩子们很辛苦,每天10个小时的课,从早学到晚。看着孩子们疲惫的脸,我们好心疼。就策划着给孩子们利用晚上上自习的时间举办一个活动,劳逸结合。挑选了好久,最终决定玩创意t台秀。但是现实跟理想差别真的很大,孩子们很不配合,都9点半了还没有进入状态。我们三个心里好难过,我们的苦心他们怎么一点都不理解。很不争气的眼泪流了出来,被xx老师看到了,他很生气的去教室把孩子们说了一通,孩子们好像知道我们的苦心了,xx还拿卫生纸给我们擦眼泪,孩子们集体起来给我们道歉。那一刻,真觉得之前受再大的委屈也不算什么。创意t台秀就在着一段小插曲之后顺利的开始了,大家玩的好开心呢。

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脸,我们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28号晚上没有课,我们策划着举办一个结营晚会,偷偷的给孩子们做了结营视频。

冬令营内容总结

这一启示于xx老师给我分析的两个教学实例。实例一:我声情并茂地带领晨读,有些孩子显得兴致不高;其中有个孩子提出要背另一篇,我拒绝了他的“殷勤”。龙老师认为,我这样做忽略了孩子的心理状态,没有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是在把自己的“标准”强行塞给孩子。实例二:班组建设上,我让新入营的一对双胞胎姐妹在班里作自我介绍。姐姐慷慨大方,妹妹在台上则有些胆小羞怯,待其入座后莫名地哭起了。过了一会儿,又以肚子疼为由要给妈妈打电话。这一现象让我实在不解,龙老师及时给我分析其中原由:妹妹刚离开妈妈,到新环境还不适应,在众多陌生面孔前有强大的压力感。老师在其刚家馆时就发现了她的这种心理,所以避免了让她在全员面前作自我介绍。而我偏偏在这时候让她在班里作,显然又没有觉知到孩子的心理状态。

不得不承认,我在觉知他人心理状态上的功力甚弱,在上述两个教学实例中确实是站在我本人的角度去处理问题的。至于龙老师对我做法的否定,本人是持保留意见的。或许是各人所站立场不同的原因罢:龙老师考虑更多的是让孩子体验到冬令营的乐趣,尽量避免孩子产生离营的想法;而我没考虑这个方面,单纯从育人的角度出发,考虑的是如何让孩子喜欢上朗读,如何尽快让新伙伴融入集体。如果说,孩子不想做就由着他不做的话,那与家长的宠溺有何异?本质上,都是由着孩子的性子。老师的一大使命就是让孩子突破自我,没有痛苦就没有突破,没有突破就没有成长。

觉知孩子的心理是必要的,但迎合孩子的需求就值得商榷了。其实,这一点更适合用在人际交往中,而非教育中。教育是引导,交际才要“迎合”。我细细反思,之前的我在为人处世方面确实忽略了这一点。坦诚直率的个性决定了我不会过多地去考虑他人的内心想法,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应该坦诚相待,有什么说什么。现在我才知道这种想法明显脱离实际,忽略了个人性格的差异性以及社会化的作用:有些人的个性就是内敛的,心中有想法,不愿直接主动地说出;中国社会又有着浓重的“面子”化,说话做事都处处小心,唯恐损了他人的面子。因此,您真的不能要求别人跟自己一样,好比如,您对人家好,就要求人家也要对您好。这便是人性的规律,深谙人性并能圆融对付的人才能赢得人心。

社会处世、与人交往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刚刚相识的两个人,肯定说不上多少话。一方面原因是没找到共同话题,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彼此没有建立信任感,大多数人对说出自己的心声都谨小慎微。所以,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性上的契合,而非事理上的认同。古代人士大夫多感伤遇不到知己,在精神生活中极其孤独。这是本性清高自傲造成的,他们总寄希望于别人赏识自己,而不放下自己的清高去包容别人。其实,这世界上哪有什么知己,各家自有各家事,谁管您家的破事?真正应该做的,是向圣人学习,圣人“无私”,能够放下自我去成就别人。因为圣人达到了“无我”的境界,没有了任何私心杂念,所以圣人的心是澄净的,能知是非,能辨善恶。处事合乎道义,没有任何偏袒,自然就能赢得人心。圣人是无我的,不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满足,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成就他人。没有了自我,就没有了私欲,也就没有了烦恼忧愁,实现了心灵的自由。啊!多么美妙而令人向往,我要成为圣人!

师生关系篇之倾听孩子的诉求。

说实话,刚接触孩子们的前几天,我是有腻烦抵触心理的。之前从没有同时遇到这么多10岁左右的孩子,您一言我一语的,着实把我的头给嗡嗡嗡地轰炸了一番。对于我这种习惯了清静生活的人,更是一时转换不过,以至于感觉心好累。喜欢表达也就算了,关键是要想理解他们的话语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有的因语言能力欠缺而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说话声音太小而很难听清,有的口齿吐字不清而很难听明白,有的面对老师会紧张而吞吞吐吐……这些都严峻地考验着老师的耐心与技巧。

虽然产生了腻烦心理,但静心细思,觉得是自己的心态没有摆正。作为“大人”,我们往往以一种高姿态面对孩子,不会耐心去倾听孩子的话语,更不会细心去揣摩孩子的意图。(体制内的老师在学生面前更是一副高高在上的神气,谈何“教育”)通常的立场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就把孩子打发了,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期望。例如,小杨找老师,说“小黄又骂我”。这个时候,小杨的真正意图是想让老师帮助他解决与小黄之间的矛盾。倘若作为老师的回答是:下次您离他远点,不要理他。那就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只是采取了消极逃避的方法;更何况,如此处理也不利于集体的团结。因而,要成为良师,必须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平等相待。把孩子作为自己的朋友,用同理心去理解他,用诚恳心去帮助他。如此,方能赢得孩子的信赖与喜爱,进而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亲切而高大的形象。

学生心理篇之孩子为何哭泣。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自主意识尚未觉醒,倾向于从父母那里寻求安全感。一旦离开了父母,就会觉得失去了保护,产生孤独无依这感。尤其是刚到一个陌生环境中,心中难免会恐惧不安。这时,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者面临无法承受的压力,往往会采取哭泣的方法渲泄心中的恐惧不安。

在冬令营初期就遇到了两个相同的案例。一位10岁的男生与一位9岁的女生,都是刚离开父母到家馆。男生是在轮到进行自我介绍时哭了,女生是在事情完成后哭了。当时我就懵了,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好好的就哭了。经过询问,他们都表示“想妈妈了”。于是,我只好安慰他们,说“妈妈会希望您在这里能坚强,可以照顾好自己;而且,还有这么多亲爱的伙伴们一起陪您玩呢!”

事后经过反思,我认为,造成两个孩子哭泣的根本原因确实是“离开了妈妈”,但导火索是我让他产生了“心理压力”。在压力的诱导下,思念妈妈的情绪加重,只好用哭泣排解。这给我的启示是:作自我介绍时,没必要要求人人都站上台,一切自愿;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用强求。当然,这是从冬令营的趣味性考虑的,不同的目的得采用不用的手法,如果考虑到自我的突破成长的话,那就必须严格要求,不留情面。

学生生活篇之安全事故的处理。

当老师同样不仅要“上得了厅堂”,还要“下得了厨房”。大到冬令营总目标的把握,小到学员身体的不适,都需要老师统筹兼顾,龙老师在这方面是我学习的榜样。年幼的孩子并不会过多关注自身身体的安全,往往一不留神,就容易产生安全事故。作为老师,尤其是体育老师,要把孩子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会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

冬令营期间,在事故处理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龙老师的心理疗法。小杨在打闹中不小心被同伴打到了眼睛,疼得睁不开,找龙老师哭诉。老师当时非常镇定,让小杨在身边坐下,并把手搭在小杨肩膀上。话语轻柔,向他问清:怎么打伤的?现在哪个位置感到疼痛?再让他闭上双眼,细心去感觉疼痛的位置,并带领着小杨说::对不起,我的眼睛,我没能好好保护您是我的责任。感谢您的提醒,我忽略了您,我以后会好好照顾您的。完后,小杨感觉没那么疼痛了。

我不知道这种治疗方法的头,但我猜这是一种内求的心理疗法。它意在让患者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身体,去用心感受身体的状态,与身体进行对话。这样达到的'效果是,能让身心平静下,消除掉心中的怨气与怒气,避免了不良情绪对身体的伤害。

冬令营内容总结

于家馆而言,举办冬令营是扩大自身知名度的有力举措。在举办过程中,家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起到宣传效应:发布冬令营举办公告、开结营仪式网络直播、上传精彩视频、参营家长的口碑等。这可以扩大家馆在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为学校发展奠定如群众基础。

同时,它可以给学堂管理带来一次全方位的检验。承办大型活动,极大考验着一个团队的做事能力,其中需要兼顾诸如营员报到、家长接待、膳食准备、教师分工、课程安排、场地布置等诸多事宜。这就要求家馆必须做好全方位的准备,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并保证学员能在冬令营中学有所得。它尤其考验着校长的领导力:作为学校负责人,校长是主心骨,他得统筹协调好各项事务;没有相当的经验积累是难以胜任的。当然,举办中肯定会暴露出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可能是学校管理方面的,也可能是教学能力方面的。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与反思,能为整个教师团队带来成长,提升学堂的软实力。

硬实力上,则可以给学堂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当前,新教育学堂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运作都尚未成熟,相当部分学校面临资金不济的局面,听说有的甚至还因此而关闭。(咱们不是成立了“新教育基金会”?没有给予全国的新教育学堂以资金支持吗)所以,对于没有强大资金后盾的学堂,要获得长足发展还是有相当困难的。(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新教育运作体系,促进新教育在各地的成长发展)。

于学员而言,他们可以切身体会新教育与体制教育的不同,并从中收获成长。对于有意愿入读学堂的家庭来说,冬令营为他们提供了一次深入接触新教育的机会。孩子可以在营期充分体验新教育的学习环境,为入读作好前期的考察。对于单纯想体验新教育,并从中收获成长的孩子而言,他们可以暂时抛掉寒假作业,享受新教育学堂中的学习乐趣。并与今日学堂的优秀伙伴学习生活,在他们身上学习高贵、卓越、至上的精神能量。

于今日学堂的学生而言,担任助教是一次有益的社会实践。今日学堂强调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规格,勉励学生将所学的本领用来创造社会价值。担任冬令营的助教正为展示他们的价值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够真正检验出自己是否学得到位。施大于受,让别人学会远远难过自己学会。助教们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也可以识别自己的短处。这既加深了自我认知,又给自己指明了今后成长的方向。同时在与同龄人及家长接触中,也能学会如何与人沟通、相处,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冬令营闭营仪式总结

尊敬的教官、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在这喜庆收获的季节里,我校20xx级1000余名新生为期四天的军训活动圆满地结束了。刚才,我们在这里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军训阅兵式。同学们步伐整齐,纪律严明,精神抖擞,作风过硬,全面展示了军训的成果和当代中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祖国和人民、向学校和亲人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在本次活动中获得“优秀营员”称号的等名同学、获得“先进集体”称号的初一、高一班等。在此,向“优秀营员”、“先进集体”表示诚挚的祝贺!向获得“优秀教官”的名武警战士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是全体新同学刻苦训练的结果,是承训部队洪泽县武警中队全体教官精心指导的结果,是各级领导老师关心、辛勤耕耘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军训付出辛勤劳动的武警中队的全体教官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关心支持军训工作的上级机关领导和学校各部门的同志以及直接参与军训工作的初一、高一年级的老师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同学们,在短短的五天时间里,你们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天气热等困难,经历了风雨的洗礼,饱受了烈日的煎熬。经过军训的磨练,同学们强健了体魄,振奋了精神,磨砺了意志。通过一个星期的军训,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品尝了军人生活的酸甜苦辣,而且增强了国防观念,强化了国家安全意识。同时,同学们也增强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了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和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思想、革命传统美德进一步得到升华。你们用自己的行动吹响了青春的号角,用自己的体验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你们和军训教官一样,都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同学们,你们作为洪外的学子,身处风景秀丽的洪外校园,脚踏这片神奇的'湖畔沃土,你们当了一回军人,与现代军人结下了挥之不去的情缘。当兵一日,受益终生。我深信,军训培养出来的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精神,顽强不屈、勇往直前的毅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定会成为同学们人生道路上一笔珍贵的财富。同学们,如火如荼的军训生活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我们在军训中学习和形成的好作风、好传统却永远也不能丢。

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国防观念,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特别是要把在军训中形成的好思想、好传统、好精神带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为成为品德高尚、素质全面、特长突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而不懈努力!同学们,让我们满怀豪情投入新的学习与生活。最后祝同学们生活愉快、学有所成!祝各位教官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祝我校与县武警中队友谊之树常青!谢谢大家!

冬令营实践心得2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自主意识尚未觉醒,倾向于从父母那里寻求安全感。一旦离开了父母,就会觉得失去了保护,产生孤独无依这感。尤其是刚到一个陌生环境中,心中难免会恐惧不安。这时,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者面临无法承受的压力,往往会采取哭泣的方法来渲泄心中的恐惧不安。

在冬令营初期就遇到了两个相同的案例。一位10岁的男生与一位9岁的女生,都是刚离开父母来到家馆。男生是在轮到进行自我介绍时哭了,女生是在事情完成后哭了。当时我就懵了,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好好的就哭了。经过询问,他们都表示“想妈妈了”。于是,我只好安慰他们,说“妈妈会希望您在这里能坚强,可以照顾好自己;而且,还有这么多亲爱的伙伴们一起陪您玩呢!”

事后经过反思,我认为,造成两个孩子哭泣的根本原因确实是“离开了妈妈”,但导火索是我让他产生了“心理压力”。在压力的诱导下,思念妈妈的情绪加重,只好用哭泣来排解。这给我的启示是:作自我介绍时,没必要要求人人都站上台,一切自愿;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用强求。当然,这是从冬令营的趣味性来考虑的,不同的目的得采用不用的手法,如果考虑到自我的突破成长的话,那就必须严格要求,不留情面。

学生生活篇之安全事故的处理。

当老师同样不仅要“上得了厅堂”,还要“下得了厨房”。大到冬令营总目标的把握,小到学员身体的不适,都需要老师统筹兼顾,龙老师在这方面是我学习的榜样。年幼的孩子并不会过多关注自身身体的安全,往往一不留神,就容易产生安全事故。作为老师,尤其是体育老师,要把孩子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会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

冬令营期间,在事故处理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龙老师的心理疗法。小杨在打闹中不小心被同伴打到了眼睛,疼得睁不开,来找龙老师哭诉。老师当时非常镇定,让小杨在身边坐下,并把手搭在小杨肩膀上。话语轻柔,向他问清:怎么打伤的?现在哪个位置感到疼痛?再让他闭上双眼,细心去感觉疼痛的位置,并带领着小杨说::对不起,我的眼睛,我没能好好保护您是我的责任。感谢您的提醒,我忽略了您,我以后会好好照顾您的。完后,小杨感觉没那么疼痛了。

我不知道这种治疗方法的来头,但我猜这是一种内求的心理疗法。它意在让患者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身体,去用心感受身体的状态,与身体进行对话。这样达到的效果是,能让身心平静下来,消除掉心中的怨气与怒气,避免了不良情绪对身体的伤害。

冬令

xx年x月x日下午,数字冬令营总结会在北京x中学召开。各实验校的骨干教师及信息中心、教委中教科、小教科、职教科的相关人员围坐一堂,总结过去,畅谈未来。会议由中教科副科长王梦娜主持,教委副主任冯洪荣、职教科科长姜婷、信息中心副主任詹伟华参加了此次会议。

1、继续完善“好书推荐”和“佳文共赏”两个板块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

3、建立网上班主任部落,利用现代化网络平台,搭建多样化的班主任培训机制;

4、结合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在数字德育网上开通法制知识“小英雄”闯关活动;

5准备在原有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成立活动策划、设计宣传、网站管理等三个工作组,进一步推进数字德育的整体工作,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续为数字德育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座谈过程中,各学校教师踊跃发言,总结了学校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的经验,如65中、景山学校、和一小等学校都在放假前把活动写在了家长信中,对教师、学生进行了专题培训,东四九条小学在放假前还培训了学生网管,171中学把数字冬令营活动与假期活动手册相结合,学校培训宣传到位,学生积极参与。老师们表示数字冬令营活动丰富了学生假期生活,受到了学生广泛欢迎。

冯主任在最后作了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数字冬令营活动,“促进了学生交流、提高了文化品位、追求传统与时尚的有机结合”分析了数字德育网对学生教育的积极作用,他指出数字德育网突破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使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受时空的限制,在数字德育网的基础上我们正在策划建设功能更加强大的“e网通”工程,实现东城教育新的突破。

冬令营的活动总结

筹备了将近一个月的冬令营在20xx年1月9号落下了帷幕,原本3天的冬令营因为参加人数的原因提前结束了,根据活动的性质来看,冬令营做的很成功,这一大部分的关系都要感谢09级的人们,尤其是汉连,小丹,杨琦,黄利明,一直在忙着帮我准备着。也很感激10级的部分理事们,我相信只有这一次全力以赴的同学,收获是最大的。

7号上午的乡村建设培训确实让我感触很深,中国农业部首席培训师田维华老师在跟我们讲到现在农村乡村建设的时候,确实让我对现在的乡村改变有了一点点的认识,至少让我很赞成田老师所说的,有的打工农民花十几年时间赚的钱回到农村后修一座房子,可是等政府改变时,那辛辛苦苦的钱却变成了一堆瓦,虽然政府也会做出相应的赔偿,但是看到自己辛苦赚的钱就那样失去了也会很心疼的。

下午去了重庆北碚柳荫镇做农村文化调查,发现老年人的生活观价值观比中年人的成熟很多,很多中年农民问他们最想要自己的乡镇哪方面的改善时,他们都说我要钱,这也是农村文化需要大力加强的。其实这次调查我自认为我们小组的还不够全力以赴,在跟村民们交流上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听到周老师对潘志军说,她只对下乡感兴趣,对我们的冬令营一点都没兴趣时我确实有点难过,不过我们还是需要做好我们该做的。

8号晚上的篝火准备的很好,看到篝火晚会顺利进行,让我想到了才开始提议要做篝火晚会时连自己都觉得会遇到很多问题,什么场地申请,柴火问题还要电源音箱问题等等,但看到篝火晚会顺利的进行,突然让我相信很多事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只要有想法,在困难的事都可以得到解决,冬令营活动存在的几个问题:

新闻宣传部的没有主动意识,不知道怎么去做宣传,也没有人把心思放在宣传上,部门理事和部长一直没有主动跟我联系过什么时候需要写新闻,什么时候需要宣传,这次人数参加先不说宣传上存在的问题,因为大家都要忙着考试,所以也能理解,但是在以后活动中的宣传要怎么做起来还需要好好思考。

本次活动是针对所有作孚学社的干事部长理事的一个活动,目的是为了加强大家的团队凝聚力,但是参加的人数每个部门加上干事不到3个,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是09级的,所以值得我们好好反思,为什么我们决定做这个冬令营活动了,但是部门的干事和理事不能全程参与呢,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大一急着回家,是我们的活动不够吸引人,还是我们的活动在前期宣传上没做好,让所有干事对冬令营没有了兴趣。

飞信问题,每次飞信我感觉就是抱着一个通知的心态,没有想过要怎样去发飞信,要怎样去通知,什么时候通知效果才是最好的,办公室负责这块的同学没有想过要怎么去做好,而是在想怎么才能完成分配下来的任务。任何一件事都是在锻炼一个人,只有把任务当成一种责任,作出来的事才是最好最成功的。没有花心思做的事是感动不了别人的,也无法让别人信任的。

(1)很少乡镇有文化广场但没有文艺表演,没有娱乐活动。

(2)农村文化的宣传。

(3)带着文化下乡的提议。

最后借用汉连的一句话:紧张的活动节奏,急速的办事能力。

冬令营的活动总结

伦敦时间的2015年1月30日下午3时许,我们顺利抵达了伦敦的希斯罗机场。天空依旧晴朗,走出机舱,贪婪地呼吸着英国的清新空气。身旁的文字全都换成了英语,工作的人群全都长着一双碧蓝的眼睛。这令我耳目一新。

早就在电视和网上看过关于伦敦的介绍,这样现代的,繁华的城市,曾经福尔摩斯居住的城市,学生们可以真正的置身于其中,感到了一阵兴奋。漫步在伦敦的街头,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行人。来往的车辆很多,英国的建筑物都是古典中却带着点华丽的感觉,有点虚幻有那么真实,建造这样的作品,不管是财力还是人力的耗费都相当大的。站在海德公园里的一座桥上,远远的,看见了举世闻名的london eye,它稳稳地矗立在泰晤士河畔,但是在水洗似的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发出银色璀璨的光芒。在泰晤士河旁远眺,风吹来的感觉,就像自己要飞起来一样。不多久,我们就看到英国皇室建筑的最典型代表big ben,站在它下面,才感觉它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宏伟。想起临行前,好友要求我带给她一个大本钟模型,即使是看着模型,也能想象它矗立在伦敦那样的威严姿态,我抬头看钟表,忽然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在心中弥漫开来,因为它代表着时间吧!伦敦的名胜古迹更是数不胜数,我们去了白金汉宫,海德公园,阅马场,首相府,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大本钟,伦敦塔桥等许多地方,感受了与剑桥截然不同的氛围。

在伦敦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对刚刚熟悉的环境又要说“再见”,还真有些不舍,看着一张张照片,感受着伦敦与剑桥相比明显的更加热闹与快捷的生活,感慨良多。

有趣的课堂:这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学习,也让学生们感受了回原汁原味的英国式课堂。孩子们最喜欢上的是英文基础课,老师用生动的讲课让大家知道了许多有关英国的知识,从英国教育到英国小说,从流行运动到文学巨匠,从英国历史到皇室成员……英文基础课让孩子们对英国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大家决心要好好学习英语。

专业课程同样有趣,各个不同的老师来给我们介绍不同的专业,有丰富的社会学,深奥的心理学,还有经济学……这些很新鲜的学科,使孩子们十分感兴趣。

当我们来到剑桥,感受到剑桥的风景非常迷人,也有许多著名景点,最有名的就要算是剑桥大学的三大学院了(圣约翰 三一 国王)其中我最喜欢国王学院,那儿建筑非常雄伟壮观,而且草地上的一块石头上还刻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里的诗句,充满诗情画意。

温莎城堡,这是我们在离开英国前游览的最后一个地方。记得那艳阳是如此明亮,湛蓝的天空上高挂着的白云,大片大片地接着,没有一丝瑕疵的乳白反射着太阳光,有些晃眼。

这是我此行对于英国的最后印象。记不起我是用怎样复杂的心情站在温莎城堡高耸的城墙边向下俯视的。城墙下就是很陡的山地了,粗壮的树木拔地而起,青翠欲滴的树叶簇拥着高高在上的城堡。我看着它们的俯仰生姿,笑而不语。哦,我将要离开,该说再见了。终于还是到了分别的这一天了呢。为什么,心里会泛起不舍的涟漪呢?下午,走进机场,排在如长龙般的队伍的最末端。告别,总是无法避免的。与这些天来与我们朝夕相处、悉心照顾我们饮食起居的导游依依不舍地告别。这一别,再见便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终于下定决心准备离开了,却还是会情不自禁地一次次回眸。

英国精彩纷呈的文化,英国别具一格的生活……难以割舍的太多太多了。

冬令营的活动总结范文

数字冬令营总结会在北京x中学召开。各实验校的骨干教师及信息中心、教委中教科、小教科、职教科的相关人员围坐一堂,总结过去,畅谈未来。会议由中教科副科长王梦娜主持,教委副主任冯洪荣、职教科科长姜婷、信息中心副主任詹伟华参加了此次会议。

王x娜副科长在会议中对今年数字冬令营活动前期的设计、安排,后期的整合、制作进行了总结,并用翔实的数据展示了数字冬令营活动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对各学校教师在假期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深深的感谢。会上还对新学期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继续完善“好书推荐”和“佳文共赏”两个板块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

3、建立网上班主任部落,利用现代化网络平台,搭建多样化的班主任培训机制;。

4、结合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在数字德育网上开通法制知识“小英雄”闯关活动;。

5、准备在原有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成立活动策划、设计宣传、网站管理等三个工作组,进一步推进数字德育的整体工作,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续为数字德育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座谈过程中,各学校教师踊跃发言,总结了学校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的经验,如65中、景山学校、和一小等学校都在放假前把活动写在了家长信中,对教师、学生进行了专题培训,东四九条小学在放假前还培训了学生网管,171中学把数字冬令营活动与假期活动手册相结合,学校培训宣传到位,学生积极参与。老师们表示数字冬令营活动丰富了学生假期生活,受到了学生广泛欢迎。

冬令营实践心得2

社会处世、与人交往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刚刚相识的两个人,肯定说不上多少话。一方面原因是没找到共同话题,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彼此没有建立信任感,大多数人对说出自己的心声都谨小慎微。所以,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性上的契合,而非事理上的认同。古代文人士大夫多感伤遇不到知己,在精神生活中极其孤独。这是本性清高自傲造成的,他们总寄希望于别人来赏识自己,而不放下自己的清高去包容别人。其实,这世界上哪有什么知己,各家自有各家事,谁来管您家的破事?真正应该做的,是向圣人学习,圣人“无私”,能够放下自我去成就别人。因为圣人达到了“无我”的境界,没有了任何私心杂念,所以圣人的心是澄净的,能知是非,能辨善恶。处事合乎道义,没有任何偏袒,自然就能赢得人心。圣人是无我的,不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满足,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成就他人。没有了自我,就没有了私欲,也就没有了烦恼忧愁,实现了心灵的自由。啊!多么美妙而令人向往,我要成为圣人!

师生关系篇之倾听孩子的诉求。

说实话,刚接触孩子们的前几天,我是有腻烦抵触心理的。之前从来没有同时遇到这么多10岁左右的孩子,您一言我一语的,着实把我的头给嗡嗡嗡地轰炸了一番。对于我这种习惯了清静生活的人,更是一时转换不过来,以至于感觉心好累。喜欢表达也就算了,关键是要想理解他们的话语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有的因语言能力欠缺而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说话声音太小而很难听清,有的口齿吐字不清而很难听明白,有的面对老师会紧张而吞吞吐吐……这些都严峻地考验着老师的耐心与技巧。

虽然产生了腻烦心理,但静心细思,觉得是自己的心态没有摆正。作为“大人”,我们往往以一种高姿态来面对孩子,不会耐心去倾听孩子的话语,更不会细心去揣摩孩子的意图。(体制内的老师在学生面前更是一副高高在上的神气,谈何“教育”)通常的立场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就把孩子打发了,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期望。例如,小杨来找老师,说“小黄又骂我”。这个时候,小杨的真正意图是想让老师帮助他解决与小黄之间的矛盾。倘若作为老师的回答是:下次您离他远点,不要理他。那就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只是采取了消极逃避的方法;更何况,如此处理也不利于集体的团结。因而,要成为良师,必须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平等相待。把孩子作为自己的朋友,用同理心去理解他,用诚恳心去帮助他。如此,方能赢得孩子的信赖与喜爱,进而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亲切而高大的形象。

冬令营的活动总结

为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学校科技特色教育,让学生度过一个愉快、充实、有意义的假期,学校按照市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20xx年寒假冬令营活动。

在今年的中,学校把寒假的科技冬令营作为学校第七届科技节的主要内容之一,暑假前又召开专门的会议,对冬令营活动进行了认真的布置和安排,要求各冬令营团在学期结束前制定好活动,学校对计划进行论证、通过,对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器材、参加活动人员、安全措施等进行认真落实。

今年冬令营活动的主题是:快乐、体验、高效、和谐。冬令营团有:航空模型、车辆模型、航海模型、无线电测向、电子百拼、信息技术六个营团,参加冬令营活动的学生有110人,参加辅导的教师有10人。活动时间是每天上午7点至9.30进行。活动内容以模型活动为主,活动以少年科学院研究所为组织单位。

整个冬令营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1.5日,是在校训练阶段;第二阶段是1.10———1.26日为提高和比赛阶段,原则上是10天时间。

训练结束后,电子百拼项目参加了全国在合肥举行的比赛,车辆模型、无线电测向将参加了省级比赛,信息技术参加了市级比赛,航空型模将在3月份参加省级比赛。

冬令营活动坚持自愿、公益的原则。由于辅导教师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精心的指导,冬令营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冬令营的活动总结

2月5日是学校组织我们笔行社的同学们去上海过冬令营的日子,也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心里特别的激动和兴奋。早上八点钟,我们乘上大巴车准时出发了。

一路上欢歌笑语,很快汽车驶上了舟山跨海大桥。远看大桥像一条条巨龙横跨在海面上,在海风的吹拂下,海面泛起层层波涛,雄伟壮观的大桥让大家发出阵阵赞叹声。导游小夏阿姨让我们玩了一个游戏——“吃鸡”,车厢内的气氛更加活跃了……。正当大家玩得兴高采烈时,钱塘江大桥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它也叫“七色彩虹桥”,因为大桥的栏杆能发出七种不同的颜色,就像彩虹一样,可惜不是在晚上,我们不能大饱眼福。

12时左右,我们到达了上海之行的第一站——东方明珠。远看“东方明珠”像一枚直插云霄的巨型火箭,进入塔内我们乘座电梯直达283层,从这儿望下看,大上海的新风貌尽收眼底,街上的行人小如蚂蚁,汽车像一个个小盒子,密密麻麻的房子连成一片……。随后我们参观了陈列馆,里面陈设摆放了很多古代的兵器、车辆、药房等等,让我们懂得了很多历史知识。

晚饭是在宾馆里吃的,大家围成几桌,有说有笑,望着一桌的美味,大家狼吞虎咽,吃得津津有味。三(3)班的陈喆为了挣足男子汉大丈夫的面子,一连吃了六碗大米饭,成了名副其实的“超级大饭桶”。

不知不觉中说再见的时间到了,尽管我们是多么的流连忘返,依依不舍。踏上汽车,看了最后一眼美丽的大上海,我心里暗暗想:下次有机会,一定会再来到您的身边的。

冬令

筹备了将近一个月的冬令营在xx年x月x号落下了帷幕,原本3天的冬令营因为参加人数的原因提前结束了,根据活动的性质来看,冬令营做的很成功,这一大部分的关系都要感谢09级的作孚人们,尤其是汉连,小丹,杨琦,黄利明,一直在忙着帮我准备着。也很感激10级的部分理事们,我相信只有这一次全力以赴的同学,收获是最大的。

7号上午的乡村建设培训确实让我感触很深,中国农业部首席培训师田维华老师在跟我们讲到现在农村乡村建设的时候,确实让我对现在的乡村改变有了一点点的认识,至少让我很赞成田老师所说的,有的打工农民花十几年时间赚的钱回到农村后修一座房子,可是等政府改变时,那辛辛苦苦的钱却变成了一堆瓦,虽然政府也会做出相应的赔偿,但是看到自己辛苦赚的钱就那样失去了也会很心疼的。

下午去了重庆北碚柳荫镇做农村文化调查,发现老年人的生活观价值观比中年人的成熟很多,很多中年农民问他们最想要自己的乡镇哪方面的改善时,他们都说我要钱,这也是农村文化需要大力加强的。其实这次调查我自认为我们小组的还不够全力以赴,在跟村民们交流上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听到周老师对潘志军说,她只对下乡感兴趣,对我们的冬令营一点都没兴趣时我确实有点难过,不过我们还是需要做好我们该做的。

1、前期宣传。

新闻宣传部的没有主动意识,不知道怎么去做宣传,也没有人把心思放在宣传上,部门理事和部长一直没有主动跟我联系过什么时候需要写新闻,什么时候需要宣传,这次人数参加先不说宣传上存在的问题,因为大家都要忙着考试,所以也能理解,但是在以后活动中的宣传要怎么做起来还需要好好思考。

2、冬令营会员参与问题。

本次活动是针对所有作孚学社的干事部长理事的一个活动,目的是为了加强大家的团队凝聚力,但是参加的人数每个部门加上干事不到3个,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是09级的,所以值得我们好好反思,为什么我们决定做这个冬令营活动了,但是部门的干事和理事不能全程参与呢,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大一急着回家,是我们的活动不够吸引人,还是我们的活动在前期宣传上没做好,让所有干事对冬令营没有了兴趣。

3、办公室。

飞信问题,每次飞信我感觉就是抱着一个通知的心态,没有想过要怎样去发飞信,要怎样去通知,什么时候通知效果才是最好的,办公室负责这块的同学没有想过要怎么去做好,而是在想怎么才能完成分配下来的任务。任何一件事都是在锻炼一个人,只有把任务当成一种责任,作出来的事才是最好最成功的。没有花心思做的事是感动不了别人的,也无法让别人信任的。

4、参与活动过程中。

5、乡村调查时发现的问题。

(1)很少乡镇有文化广场但没有文艺表演,没有娱乐活动。

(2)农村文化的宣传。

(3)带着文化下乡的提议。

最后借用汉连的一句话:紧张的活动节奏,急速的办事能力。

冬令营实践心得

在与老师们的相处中,我发现自身要克服的一个缺点是:性子太急。当任务分工不明确时,别人反驳时,团队效率低时,我都会急躁不安。细想下,之所以产生这种情绪,根上还是“我执”太重了。总爱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掌握的就是对的;当别人据理力争时,又会因对方态度的蛮横而失去对话的耐心,不屑一顾;但轮到表达自己的主意时,又表达得不好,不能有力地说服别人。究其根,是在团队中的历练还远远不够。

在一个团队中,是最能培养“经营者意识”的。要想成为团队领导者,就得有为团队“付出”、“奉献”的精神,而非“索取”、“回报”,贪图小便宜。领袖的地位,不是由他人任命的,也不是自居的,而是众人抬起的。是您有德行,发自内心地愿意放下自我,全心为他人、为集体而贡献生命能量;也要您有才华,具备过硬的本领帮助集体生活得更幸福美好;德才兼备,方能成为一位真正的领袖人物。

有句话说得好,才华是蒲公英,品德是微风,才华只有在品德的助力下才能大放光彩。才华之花朵于内在力量的蕴积,是自我发奋力强结出的硕果;品德之微风形成于与外界的互动,是集体对个人品质的评价;个人才华唯有借助于众人的力量才能使其发挥最大效能,闪烁出最耀眼的光芒。即个人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真正实现,是集体成就了个人,而非个人成就了集体。

所以,不能有通过团队谋取私利的想法,为团队、为他人奉献自我才是合乎道义的做法。当自己的才华还不够时,就发奋图强、韬光养晦,不断壮大自己;品德还不够时,就“日三省吾身”,直至“无我”的境界。正所谓:“圣人无私,故能成其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