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为了提供给学习者一个参考和借鉴的样本,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技巧和规范,我觉得我们应该多看一些范文范本来提高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小蜗牛一年级课文原文

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

春天来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新的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变化与特点,知道小蜗牛在四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明白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全”等4个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用谜语,导入新课。

1.教师利用谜语引入新课。

2.出示小蜗牛的图片,谁来看图说说它的模样?

3.板书课文题目。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讲清要求。

2.引导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自主识字。

3.指导分自然段读文,读后说一说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4.分角色朗读,读后评议。

三、指导写字。

1.同学观察“对、妈、全、回”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出示)。

2.利用演示字和笔顺,同学书空。

3.教师范写。

4.同学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四、课外延伸,激发想象。

鼓励同学说一说,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并用相机拍下来。

第二课时。

一、趣味复习,巩固生字。

同学比赛读:蜗牛大树发芽已经小草爬呀爬。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指导同学读课文,思考。

(1)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了什么?

(2)第二次妈妈对小蜗牛说了什么?

(3)小蜗牛采回草莓没有?为什么?

(4)小蜗牛采回蘑菇没有?为什么?

(5)一年有几个季节?

3.正确朗读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三、总结拓展。

引导同学总结,你喜欢文中的小蜗牛吗?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

一年级小闹钟课文原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生字,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字型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要树立时间意识,学会科学合理的利用时间。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课文内容。

2、树立时间意识,学会科学合理的利用时间。

教具准备:

课件、字卡。

一、谜语导入,谈话激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

2、小朋友们,你们谁都有小闹钟啊?你们用小闹钟来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原来小闹钟的作用有这么大!今天,老师就跟大家讲一个关于小闹钟找朋友的故事。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小闹钟》到底是怎样找朋友的。

齐读两遍,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钟”字。

板书:《小闹钟》(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字的笔画)。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提出读文要求: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课文,拿出铅笔画出不认识的字。

2、大家读得非常认真有不认识的字吗?

(二)想一想以前学习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都用过那些识字方法?(学生畅谈)。

师:我们最常用的就是看拼音和听别人读。

(三)读课文,识字。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4课《四季》课文原文及教案

设计理念: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本设计力求体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求知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的兴趣,整合音乐、美术学科的方法,使静止的语言符号流淌出音乐的旋律,图画的意境。使语文课堂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唤起一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喜欢我们的语文教学。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2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乚”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3.课前收集四季景物的图片、儿歌、歌曲。

4.预习本课要求认识的11个生字。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画面渲染,激情导入、揭题。

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秋天的景色)教师配乐朗诵:听,这悠扬的笛声。看,那满山遍野都充满着红色和金色。这里简直成了花的海洋、火的世界。瞧,那一棵棵高大的白桦树,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挺拔。金灿灿的叶子随风摆动,在细细看那一片片枫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耀眼。叶子红了,果实也熟了。瞧,那鲜红的山楂是多么可爱。那一串串水晶似的紫葡萄,更是惹人喜爱。还有这不知名的果实也挂满了枝头。这不,就连那小小的蘑菇也被这迷人的景色吸引了。一阵风吹来,一片片金色的叶子慢慢地飘落下来。

看了画面上的景色你们想说点什么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板书:秋)你是从哪看出的?秋天,除了我们刚从画面上看到的景色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一年之中,除了秋季,还有哪些季节?(板书:春、夏、冬)真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去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揭题,板书:四季)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生动、形象的画面,加上教师充满激情,诗情画意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进了硕果累累的秋天。通过自然的导入,揭示了课题,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自主读书、合作探究。

1.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同桌交流,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组长检查,总结方法,练习说话。

(1)认读卡片上的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记字方法。(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3)扩词练习。用“圆、叶、秋”扩词。(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词汇的积累)。

(4)练习说话。用“是”练习说一句话。(注重说话训练)。

4.自由读文。(在读中体现层次,培养学生的语感)。

过渡:同学们生字学得这样好,相信课文读得更棒。我们先自由读一读,然后比一比,谁读得声音最响亮,字音读得最准确,课文读得最熟练。多媒体出示朗读要求:

一读:咬字准确,声音响亮。

二读:读通句子,语速稍快。

三读: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5.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多媒体出示评价标准:

一听:字音准不准。

二听:语速快不快。

三听:读得美不美。

6.学生赛读,师生评价。

(1)每组选一名代表,读后师生评价。

(2)组与组齐读,评出优胜组。

7.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你们想把课文读得更美、更好听吗?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读一读,然后再比谁读得最美。

(1)小组合作、探究,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美美地读一读。

(2)出示课件,启发、指导把课文读美。

(3)生生、组组、师生挑战读。

(4)熟读成诵。

(5)离开课本,看四季的画面,读一读,也可以试着背一背。

8.欣赏、背诵。

(1)学生离开座位,边欣赏画面,边做动作,边背诵全文。

(2)师生合作,共同背诵。

(3)思考:这么美的景物,大家知道是谁送的吗?(大自然)。

9.学生质疑,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质疑的好习惯)。

学生会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小草、荷叶、谷穗、雪人都是景物,怎么会说话呢?

(2)“谷穗”是什么?它为什么要弯弯的呢?

以上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方法来解决。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应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说话的训练、语感的培养,体现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原则。注意体现读书的层次性,读熟课文,读懂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三、思维拓展,强化训练。

1.模仿书中的句子,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__________会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__________会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__________会对____说:“我是秋天。”

__________会对____说:“我是冬天。”

过渡:同学们说的可真好,大自然中除了诗中所描写的这些景色,还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景象。谁愿意把课前收集的描写四季景色的资料带上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介绍收集的图片,练习说话。

3.分组活动,采用不同的形式来颂四季。(尊重学生选择的权利,可以采用背一背、画一画、唱一唱、说一说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展示,尽情发挥。)。

(设计意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通过背一背、画一画、唱一唱、说一说的方法,让学生在课程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四、写字指导。

1.认识笔画“乚”,指导书空练习。

2.指导书写“七、儿”。

(1)引导学生发现“七、儿”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提醒学生在书写每个字时应注意些什么。

(3)学生练习书写,每字练写2遍。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忽视的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每节课上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即使是写1-2个字。既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又将课外作业在课内完成,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是一举两得。)。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读熟了课文,而且还读懂了课文。尤其是从课文中,我们还了解到一年四季不同的景物特征,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可爱。课后,请同学们把四季中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说给爸爸、妈妈听,再把课文美美地读一读。

板书:

四季。

春夏秋冬。

一年级小闹钟课文原文

小闹钟想为朋友们做点事。

大清早,小闹钟来到猫头鹰的家。它看见地上放着一本翻开的日记,上面记着:“晚上我抓了三只老鼠,完成了任务。”“哦,猫头鹰晚上抓小偷,很辛苦,应该让它好好睡觉。”小闹钟离开了猫头鹰的家。

小闹钟走到小兔子的家,看见墙上贴着一张作息时间表,上面写着:“6点15分做早操。”小闹钟一瞧,小兔子已经在院子里做早操了,不用叫醒它了。

小闹钟走到小熊的家。小熊的桌上有一张纸,上面写着一行大大的字:“我一定要改掉睡懒觉的坏习惯。”可是,小熊到现在还在呼呼睡觉。小闹钟就使劲闹起来:“滴铃铃,滴铃铃,该起床了!”

小熊爬起来,说:“谢谢你,小闹钟。”小闹钟说:“滴答,滴答,不谢,不谢!咱们是好朋友嘛。”

有了小闹钟,小熊再也不睡懒觉了。

一年级语文课文要下雨了原文

拼音是基础,也为其它方面的学习做铺垫。可以说,整个一年级的学习,拼音是重中之重。拼音主要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表,做到熟练地认、写之后,就是拼读。拼读要在读准四声调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捷径,就是多拼多读,拼读了就拼出感觉,就像语文的语感一样。拼音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它同传统的学习一样但又区别与传统。学习大纲里要求孩子们做到正确拼读音节,并不要求会默写,不等于学习拼音就可以放松,因为拼音是孩子今后识f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拼音学不好,那么孩子今后学语文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如何学好拼音呢?除了要学好声母韵母外,还要培养孩子的拼读能力。组织一些小游戏:让孩子准备声母韵母卡片,做拼读练习。久而久之,拼读就会成为一种能力,可以说这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2、培养良好的识字方法和书写习惯。

让孩子掌握科学的识字方法,可以尽量杜绝孩子写错别字的现象。错别字的危害人尽皆知,但错别字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产生了呢?当然是从一年级开始。家长在陪孩子学生字的过程中,可以用一些孩子喜闻乐见的谜语、故事,或者风趣幽默的讲解让孩子掌握其字形。比如“纸张”的“纸”字,一些孩子容易在右边部件的下方加上一点,那该怎么办呢?很简单,拿出一张纸来,让孩子两只手拿着,然后家长用手指朝纸张的中间用力戳去——“孩子,‘纸’加一点,还是完好无损的纸吗?我们写‘纸’这个字,一定要写出完好无损的‘纸’来!”在这种形象又风趣的讲解之下,孩子很可能很快就掌握了纸字的写法。

3、培养阅读乐趣,学习读图读书。

1.读课本里、实物中、生活中的图画。读出图意,感受情趣,并变成语言和文字。

2.读课文,感受阅读的乐趣。这比理解课文重要的多。

3.读好教科书,指导学生读绘本,讲绘本。学会将图画和文字结合,表情达意。

实现儿童课程的阅读化,常态化。

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力;阅读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每科的知识,都需要阅读做支撑。给孩子读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是终身享用的最佳礼物。

一年级是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学习知识的深浅并不重要。学习有了兴趣,就可形成一种巨大的动力,在付出辛苦的同时也会从中体会快乐。习惯养成了,就能促进学习,提高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

学习目标:

1、会朗诵儿歌,激发对坐小学生的热情。

2、能用确切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学前老师的感激之情。

课前准备:

书包一个,文具一套。

学习过程:

一、猜猜谜语,导入新课。

1、教师说谜语,学生猜谜底。

小小身子细又长,身穿彩衣直心肠;嘴巴尖尖会写算,只见短来不见长。(铅笔)。

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橡皮)。

有厚又有薄,有长也有方,打开看一看,知识里面藏。(书)。

2、学生每猜对一个谜语,教师便展示相应的实物,并告诉学生: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3、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文具装在哪里?引出“小书包”。

二、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与要求:

观察、讨论书包的外形、特征等,尝试正确使用小书包。

有入小学的愿望。

活动重点:观察、讨论书包的外形、特征等,尝试正确使用小书包。

活动难点:有入小学的愿望。

活动准备:1、每个学生准备书包一个;2、学生参观小学的照片若干;3、区角活动的渗透。在区角中投放各种小学里要使用的文具,让学生写写字,整理整理书包。

激发兴趣:

师:我们离学生园毕业已经进入倒计时了,还有几天啊?

师:再过34天我们就要毕业,做一个真正的小学生了。我们做小学生要准备些什么呢?(买新衣服,买书包等)啊!今天你们都带来了自己的书包。

交流讨论:

1、师:你的书包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师小结:吴老师知道了你们的书包有送的,也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的。他们希望你们以后做个好学生,戴红领巾。

2、互相交流讨论书包的外形、特点等师:那你的书包是什么样的?我们找个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1)和同伴交流书包的外形、特点(2)个别介绍3、师提问:如果班级里的2只书包一样,你怎样来识别呢?(学生充分讨论)师小结:我们的每一只书包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可以双肩背,有的可以拎的,还有的书包是拉链的,有的是按钮的,而且每个书包上口袋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

4、师提问:你的小书包里放些什么呢?

(1)上小学可不可以拿玩具?

(2)书包里可以放点心零食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师小结:原来书包里也是一个小世界,所有的学习用品都可以放在里面,现在让我们把书包里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看谁整理的又快又好。

三、学习儿歌。

1、教师有感情的诵读儿歌。

2、讨论:儿歌里说了什么?

3、运用多种方法教学生诵读儿歌,引导体会儿歌抒发的情感。

4、学生个别、小组、集体诵读儿歌。

四、谈话,鼓励。

2、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本领,做个好学生。

3、歌曲欣赏打开小书包(学生齐唱)。

五、活动延伸:

2、整理铅笔盒。看看铅笔盒的文具,用用、试试,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他们的用途,学会知道使用。

2、知道学习用品来之不易,要爱惜他们。

3、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

4、初步知道文具的演变,对学习用品的变化发展感兴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指名讲。

出示:小书包。

2、几乎每位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准备了一个漂亮,实用的小书包。因为这书包将伴随你没们学习,是你们获得知识,学习本领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4课。

出示:我的小书包。

二、初步感知小书包的作用。

1、小朋友,你们的书包里都装着哪些好朋友啊!

它们分别是谁?

指名讲:

2、这些好朋友能帮助我们学习,所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学习用品。

板书:学习用品。

3、这些学习用品为我们小朋友获得知识,学习本领提供了许多帮助。小朋友,请你说说你是怎样使用你的学习用品的。挑选一两种说说。

交流。

师:这些学习用品每天默默地为我们服务。我们的学习工作离不开他们呢。

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

板书:学习用品是我们的好朋友。

三、深入学习课文。

1、这些学习用品是怎么来得?

指名讲。

那么有谁能说说造出一支铅笔需要多少的劳动?

指名讲。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铅笔娃娃的自我介绍吧:

2、看图简述制造铅笔的步骤,再次体会一支铅笔的来之不易。

3、察写字时,文具的使用情况。

四、实际生活。

1、平时如何对待你的学习用品的?

生进行自评、互评。

2、整理书包比赛。

五、新视窗。

1、学生看图,听老师介绍。

a、中国从竹片刻字到毛笔字。

b、欧洲古代从羽毛管在羊皮纸上写字,到用钢笔在纸上写字。

2、穿插介绍文房四宝的由来。

六、总结。

一年级语文课文要下雨了原文

一节课40分钟,课堂上老师要讲很多知识,作为小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思路。不说话,不做小动作,保持良好的听课习惯。凡是会听课的同学都是成绩好的同学。打个比方:老师一节课讲了10个内容,最会听课的同学接受了10个内容。而不好好听课的同学只接受了2个,天长日久就拉开了距离。所以认真听课很重要。

2、训练朗读。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把课文读通、读懂,这也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基础。

没有了这个基础,任何语言的学习都将事倍功半。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许多精彩的课文或片段,学生的理解也许达不到透彻的程度,但熟读成诵并不难,当课文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储备和积蓄时,他们日后便会受益无穷。

3、锻炼孩子们多读好文章的习惯。

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要求作为家长的你们能够每天抽出时间来陪同孩子一起欣赏一些美文,陪她一起读,让您的孩子读后说说这篇文章的观后感然后你在旁边加以引导。

4、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长应在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的同时,注意在家庭中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孩子读书、写字、做作业时,家长不宜在一旁观看电视、说笑娱乐,而应该或工作,或读书看报。

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也较薄弱,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长期在不安静的环境中学习,容易造成孩子读书学习不专心,思想易于开小差的毛病。

5、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训练孩子课前预习课文,认真听老师讲课,思考并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课后学习复习,爱阅读,不懂就问孩子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用一生。

一年级孩子不仅要督促孩子学习基础知识,训练基本能力,还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姓氏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第一小节中的6个生字,书写“姓,什、么、双”4个汉字。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一小节并练习背诵。

3.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步骤:

一、结合学生姓氏,谈话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吴”“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徐”和“许”。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

学生再次朗读:“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4.游戏巩固。

摘苹果送朋友: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

5.练习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练习朗读第一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位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第一小节要求会写的字:什、么、双,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师范写讲解:“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双”左右相同,左边略小,又字的捺画变成点画。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姓氏,区分了它们的字形,还学习了写字。课下,请同学们继续了解自己的家人还有哪些姓氏,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李张胡吴徐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第二小节中的6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国、王、方”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二小节,背诵课文。

3.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指名认读。

2.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师相机板书。

3.师过渡: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常见的姓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中国、赵、钱、孙、周、郑、王、东方、上官,指名学生认读,强调:“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

(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

3.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2)指名学生交流第二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姓氏,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张贴相关卡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姓。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如:“赵、钱、孙”都可以用第一小节的汉字组合法来识记;“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

4.了解单姓和复姓。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黑板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5.游戏进一步巩固: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示例:我姓钱,金钱的钱。

6.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练习背诵。

三、适当拓展,激发兴趣。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3.师小结:古人也把常见的姓氏编成《百家姓》一书。师简介《百家姓》:此书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并不是按照姓氏人口的多少来排序的。据最新的资料统计,“王李张刘”这四个姓氏的人最多。

4.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历史名人、现当代名人姓什么:学生自主交流,师适时板书。(预设:司马光姓司马,诸葛亮姓诸葛,毛泽东姓毛,周恩来姓周,朱德姓朱,王二小姓王,等等。)。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第二小节要求会写的字:国、王、方,指名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笔顺,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教师范写讲解:“国”是全包围结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方”字的笔顺中,第三笔是横折钩,略呈仰势。学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百家姓》,知道中国姓氏有很多,其实,每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来历和故事,希望课下同学们能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上网去查一查自己姓氏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常见姓氏:李、张、胡、吴、徐、许。

《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单姓)。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复姓)。

一年级课文《四季》教案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二类生字,教写一类字“四”的写法,认识“横折勾、竖弯”两个笔画名称;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景物特征;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仿照课文创编诗歌。

重点难点:

1、理解“谷穗”的词义、感悟“谷穗”谦虚的品质;

2、创编小诗。

教具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板书: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合起来就是叫做——(板书)四季指导在田字格里写“四”字,并学习笔画名称“横折勾竖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四季的诗歌,板书2(齐读课题——第2课四季)。

二、果园摘果,复习生字。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园里果实都成熟了,孩子们,走,老师带着你们到果园去摘苹果吧!

出示课件“苹果树”,认读生字:

(1)、集体认读带拼音的生字(2)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开火车)。

三、动画演示,激发兴趣。

(1)你们的字认得真好,老师特别高兴,就奖励你们看这篇课文的动画片,好不好?

四、自由练读,初步感知。

动画片这么好看,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1、自由读。

五、范读课文,认识诗歌。

1、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了,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配乐)。

思考:这篇课文有几副图?几句话?

2、学生回答并讲解:这篇课文有4副图、4句话,每句话叫一小节。

诗歌一般都由小节构成,这是一首诗歌,共有4小节。

六、细读品悟,学习课文。

1、每一小节主要写的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画:草芽荷叶谷穗雪人。

老师一边画一边对学生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

草芽尖尖——尖尖的草芽荷叶圆圆——圆圆的荷叶。

谷穗弯弯——弯弯的谷穗雪人——顽皮的雪人。

2、在四个季节当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3、学生回答,随机学习。

春天:重“朗读的指导”

(1)指导“尖尖”的读法。

(2)换词练习:还可以说成草芽怎么样?(草芽嫩嫩、草芽绿绿)。

夏天:重“故事创编”想象力的培养。

(1)看图编故事。

(2)课中操《小青蛙找家》。

秋天:重“质疑”能力的培养。

(1)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解释“谷穗”:我国北方的粮食作物,脱壳后是小米。

解释“弯腰”——庄稼成熟了,沉甸甸的,压弯了腰。

(2)你读懂了什么?

学习谷穗谦虚的品质,感恩教育:感谢谁?

(秋天的到来;农民伯伯播种;土地给了他营养)。

冬天:重“表演读”

(1)理解“顽皮”的意思,用词造句。

(2)表演读指导读出顽皮的语气。

4、背诵全文(分组背——男女生背——集体表演背)(配乐)。

七、总结全文,美景激趣。

2、播放课件“四季美景”(每一个季节都有哪些美丽的景物?认识的喊出它们的名字)。

3、看到这么美的景物,你想说什么?想不想也来当当小诗人,把它写下来?

八、诗歌创编,能力拓展。

我是小诗人,诗歌创编。

(1)以“桃花”为例,讲解诗歌的写法。

(2)分不同的季节创编(先想想这个季节都有什么景物,然后模仿小诗的格式)。

九、总结点评,布置作业。

咱们班的小朋友不但是背诗小能手,还是做诗的小高手,来,孩子们,为你们今天出色的表现鼓鼓掌吧!

作业:精彩二选一。

把创编的小诗发到自己的博客上;

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

一年级下课文内容

小柳树呀,醒了。

春雨给柳树洗澡了,

洗着洗着,

小柳枝哟,软了。

春风给柳树梳头了,

梳着梳着,

小柳枝啊,绿了。

春风跟柳树捉迷藏了,

藏着藏着,

小柳絮啊,飞了。

柳树跟柳孩子们玩耍了,

玩着玩着,

小朋友们,长高了……。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

麻雀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从中,杜鹃花也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的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

一年级课文说课稿

1、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湘版1年级音乐课本采用简谱,具有普及大众化的使用特点。从内容看具有儿童音乐短小、简明的特点,与儿童生活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突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特点。从音乐的要素方面看,教材立足于音乐起步,节拍以3/4,4/4为主,音符以四分音符、八分音节和二分音符组成的音乐;调式以五声音阶、六声音阶、七声音阶;节奏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语言……。音乐知识渗透在音乐作品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的新课程理念。从量上看,每学期十五个教学内容占学期教学的80%,涉及感受与鉴赏的内容有100%。另外20%,教材提供了部分(选唱,选听)内容,这给我们音乐老师提供了补充校本课程内容的灵活时间。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开展丰富的活动,突出课外艺术实践,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目标。

新课程确立的“三维目标”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课程目标分为了三个学段。其中1~2年即总体目标为:

a: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b: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c:能自然的,有表情的歌唱,乐于参与其它表现和即兴创造。

d: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发展精神。

(3)教学重、难点。

a:教学重点。

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了解音乐,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学生对与过程中开发音乐感知力,培养良好的聆听、感受、鉴赏音乐的习惯。

b:教学难点。

媒体为教学服务。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和对音乐作品的不同理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

2、说教法。

1年级这一学段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我们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课的特点。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行动。

(2)注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了学,教法的设计是为学法服务的。没有学法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无从谈起。因此,学法的指导是重中之重。在音乐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聆听感受的习惯,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参与,通过听赏、律动、唱游、创编等形式让学生感知音乐。

一年级下语文课文

我有硬硬的嘴巴。”不一会儿,小野猪就用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

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小袋鼠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一个皮口袋。”不一会儿,小袋鼠就用皮口袋运来了一堆肥料。

三个小伙伴把小树栽进坑里,施上肥料,培上泥土。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小象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长长的鼻子”。小象跑到小河边,用长鼻子吸足了水,把树坑浇的湿湿的。

小树栽好啦!三个小伙伴手拉着手,围着小树又跳又笑。

大海睡了。

《大海》教学反思。

《大海睡了》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流畅生动,读来琅琅上口。学生基本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明他们对词句的意思已基本理解,思想情操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另外,朗读既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理解内容的一种手段。既然理解力要靠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既然朗读又是理解内容的有效方法,就要动用指导朗读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因此,在教学中,我没有进行过多的讲解,而是给学生留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读自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所描绘的大海夜景,一个“读”字应该贯穿始终。但强调读,不等于盲目地多读,什么时候读,是读一段还是读几句?采取什么形式读,读出什么样的语气?都始终从教学目标出发,以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在朗读指导中,也有遗憾之处。学生没有很好地读出课文的意韵。问题可能出在我没有真正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即使反复引导,仍未达到好的效果。另外,孩子本身对文字接触也刚起步,还需要多读、多听、多感悟。还有我忽视了个别学习薄弱孩子的体验体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

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能用“渐渐”说话。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文中感悟乌鸦的聪明能干,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背诵课文。

2.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明白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能用“渐渐”说句子。

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的生词卡片;。

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3.乌鸦喝水的图片;。

4.投影仪、视频展台和大屏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这节课继续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吗?(乌鸦,你为什么要喝水?你怎么找水喝的?最后你喝到水了吗?)2.现在,小乌鸦可要考考大家呢。认读生字词。(出示生词卡片)口渴喝着水瓶子到处石子渐渐办法许多找水在这些生字中,有两个字很相像,你是怎么记住并区分它们呢?喝—渴(口“渴”需要水—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口字旁)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他生评议。

二、问题引领,感悟课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句。

(1)你知道,乌鸦为什么找水喝吗?快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第一句)。

(2)乌鸦口渴了,你知道它渴到什么程度吗?

(4)你能通过读把这种口渴的感觉表现出来吗?谁想试试?

指导读:渴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p

小学一年级课文心得

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状,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复杂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动手做(一)。

学生能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欢的图案。

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动手做(二)。

了解七巧板的组成。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只让学生直观认识,知道形状和名称即可。

动手做(三)。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小小运动会。

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4、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1、先复习十以内的减法然后过渡到十的倍数的整数减法运算。比如5-2=,8-4=等,孩子会马上说出答案,然后再给出50-20=,80-40=等算式。如果孩子有犹豫,可以对比着出题让孩子做,比如先出5-2=,再出50-20=,先出8-4=,再出80-40=等。

2、学会拆分数字。比如23可以拆成20和3,59可以拆成50和9等等。如果孩子不明白,可以这样做,先考孩子20+3=,答案是23,那23可以拆成20和几呢?类似的训练要反复多次。

3、学习100以内大数减小数的算法。一是能从任何位置熟练正数或倒数100以内的数字,二是理解减法的基本算法,加是往后数的,减是往前数的。很奇怪,十以内的加减法孩子们会数手指头,但数字一大,他们往往不知所措了,所以父母要教给他们。如果孩子认真学,不长时间,不用数手指头也可以给出答案的。

4、最后直接教给孩子方法。上面的几步熟练掌握后,就可以直接教给孩子百内的减法算式了。比如70-46=,孩子可能一下子算不出,那就问孩子,46可以拆分成几和几?(要十的整数的),孩子会说40和6,那再问70减40等于几?孩子会说出答案是30,那30再减6等于几呢?那孩子就觉得简单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

喜滋滋地送给了。

邻居家的盲婆婆。

婆婆,婆婆,

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

在我上学的时候,

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

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

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

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

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

婆婆,婆婆,

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

您听,它唱得多好,

咯咯,咯咯,咯咯……。

一年级课文《四季》教案

教学内容及背景材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1页。

教学设想:

《四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以儿歌的形式,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文章语言亲切、生动、文字优美,并且四幅插图艳丽,是一篇适合朗读且体现新课标合作学习为主的,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教材。

根据本课特点及语言特色,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1、采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在读中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分析、自己解决问题、表达情感,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2、儿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整个过程以孩子们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培养他们主动观察,团结合作的精神。

3、为适合低年级儿童特点,采用激情导入法、游戏法、表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4、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选择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教学过程:

一、课题的导入。

1.边播放音乐边朗读诗: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黄澄澄的是梨,红彤彤的是枣。

3.揭示课题:小朋友这么喜欢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性,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小朋友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四季》(板书课题)。

二、对课文进行感知性阅读:

提出要求:

1.请小朋友借助汉语拼音试着自己指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个别小朋友来读。教师及时地正音,并且鼓励。

三、图文结合,边看图,边读诗,边了解四季的特征。

1.教师提出要求,以小组的形式来学习。

(1)请每个小朋友在组里读读诗。

(2)看看图上画着什么?想想诗中告诉我们什么?

(3)组里小朋友互相说说,你怎么知道诗中说的是哪个季节?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情况。提问:请每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学这节诗的?(注意引导抓住描写四季特征的词。)。

3.抓重点词,指导朗读。诗中把四季的特征描写得那么生动,春天草芽是尖尖的,夏天的荷叶是圆圆的,秋天,金黄色的谷穗成熟,挂在枝头弯弯的,冬天大雪纷纷扬扬,堆起个雪人,那顽皮的样子多么可爱。而且诗中都是以说话的形式来表现,如草芽对小鸟说:让我们感到亲切。课文该怎么读呢?请小朋友试着读,如果能适当地加些动作就更好了。

4.生动表演,加深记忆把文中四幅插图贴在黑板上,给每组小朋友发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特征有关的头饰,结合挂图,进行表演。

四、扩展知识:

五、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比尾巴原文一年级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1种笔画“撇折”,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及相关尾巴图。

2、课前让学生收集小动物图片或者玩具,并了解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一年级比尾巴教案|比尾巴公开课教学设计。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主题。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

2、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都喜欢哪些小动物?(指名回答)把你收集到的小动物图片或玩具,展示给大家,说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先组内交流,再汇报。)我们把这些小动物聚在一起,举行“比尾巴”交流会怎么样?(板书课题)。

(“课的第一锤重音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趣味性的`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脑、眼、口、手并用,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自由地探究、表达,陶冶了性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对话平台。

初读。

1、“比尾巴”大赛的项目都有哪些呢?(出示文中六个问句)。

2、自由练读问句,指导认识问句,教师示范问句的读法。

3、指名读,开火车读这六个问句。(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4、评选结果怎样呢?请你打开书找一找吧。(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以问促读,有效地组织起学生的注意及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

5、汇报。(读出六个陈述句)。

6、同座互相练读全文。读给小伙伴听,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要互相帮助。

7、组内4个小伙伴合作读,互相评价,把课文读通顺。

(堂课中穿插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实现真正的自主实践,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识字。

1、课件出示生字,问:这些字你认识吗?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这些字曾经在哪里见过。

2、识新偏旁“八”和“鸟”。

3、拿出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4、请一名同学当小老师,其它同学提问题,考考他怎样识记这12个字。(调动学生的识字经验和积累,引导说出识记这些生字的方法。)。

5、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贴动物图片或挂图)出示生字卡片: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开火车读词。

6、你能给这些字宝宝找到它的朋友吗?(指导把字卡贴在相应的动物上。)。

7、出示:长、短、一把伞、弯、扁、看,指名领读这些词。问:这些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呢?请你把这些词贴在相应的动物下面。

(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并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从而使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

质疑。

出声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问题意识。)。

写字。

1、出示生字:云、公、车,认读,组词。

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的笔画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学习新笔画:撇折,书空。)。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学会思考,并且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3、这节课学习写“云、公”两个字,出示田字格中的字,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好看。(同桌交流)。

4、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观察所得范写。(“云”字第二笔横要比第一笔长,要托住第一笔的横,并落在横中线上;“公”上面的“八”开口度要适中。)。

5、学生先描红,再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6、评议。(用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评出最作品,奖励一颗闪光的小星。)。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游戏:捉小动物。森林里的小动物和我们一起上课来了,谁能捉住它并把它背后的词读出来就让它和你坐在一起学习。

2、游戏:找尾巴。

熟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读。(可以自己读,同座读,组内读,自由找伙伴读。

2、师引读,学生引读,对读。

3、二人拍手读,一人问一人回答读。

4、小组比赛读,男女生赛读,二人赛读。(赛后要评出优胜者)。

5、组内推荐能手,开展比赛读。

(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感受读的乐趣,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背诵。

1、边想象课文内容和小动物的可爱样子边练习背诵。

2、加上动作边背诵边表演。

(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他们与动物的距离,在表演和感悟中增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练习。

1、小动物们真贪玩,把尾巴都玩丢了。出示课后“读读画画”图,看看都是谁丢了尾巴?(指名说),你能给他们找到尾巴吗?(指一名同学到黑板上贴,其它同学在下面画。)。

2、评议,比比谁画得好,画得准。再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拓展。

1、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的尾巴各不相同,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小组内出示剪下的动物和尾巴的图片,交换拼图,并用“__的尾巴___”的句式说话。)。

2、模仿书中的句式编儿歌。

3、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同学们可以到书中查找资料,也可以上网,搜索动物尾巴的奥秘,在电视上看《人与自然》这个栏目,或者到动物园去参观,把你看到的讲给同学老师和家长听。

(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中,增加课堂信息量。)。

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车”,书空,你都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2、组内讨论:怎样写好“车”字。(教师参与其中)。

3、学生汇报后教师范写。(最后一笔“丨”要写在竖中线上。)。

4、先描红再自由练写,找出自己最满意的字在小组内展评。

(指导学生写好每一个字,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如何起笔、收笔及笔顺规则,把写字教学抓牢抓实,让学生体验到汉字的形体美,教会学生欣赏汉字的美,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动物的尾巴。

阅读在线。

谁的尾巴尖?谁的尾巴圆?谁的尾巴翘?

乌龟的尾巴尖,兔子的尾巴圆,小狗的尾巴翘。

谁的尾巴变?谁的尾巴像剪刀?谁的尾巴细又长?

孔雀的尾巴变,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蛇的尾巴细又长。

布置作业。

3、你们画好后,吴老师希望你们把它保存好,留作纪念。今后,只要看见这幅画,你们就会想起老师,想起老师为你们上的《比尾巴》这堂课。(发《动物画》奖品)。

板书设计: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课文《四季》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天、四、是”4个字。认识“言字旁、虫字旁”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四季景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你觉得这几幅图怎么样?(播放四季景物的课件,然后定格四幅图。)。

2、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画,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第一幅图画的是春季,第二幅是夏季,第三幅是秋季,第四幅是冬季。我们从草芽、小鸟可以看出是春季;从荷叶、青蛙看出是夏季;从谷穗看出是秋季;从雪人看出是冬季。)(教师板书春、夏、秋、冬)。

3、揭示课题。

师:春、夏、秋、冬就构成了一年的--“四季”(学生答后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强调:“四”为平舌音)。

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字读词。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2.再数一数课文中有几句话,把它读通顺。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生字。(自读、同桌互读)。

(2)检查读:指名读、开火车、齐读。(“说、是”是翘舌音,“叶、圆”是整体认读音节。)。

(3)去掉拼音认读。

(4)把生字放在词语中认读。

3、识记字形。

(1)我把本课生字分为两类,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

(2)图文识字法(弯与弓)。

演示识字法(下面“大”,上面“小”,合起来就是“尖”)。

部首识字法(虫字旁的字,你还认识哪些?)。

蜻蜓、蚂蚁、蚱蜢、蛐蛐……。

总结:虫字旁的字大部分都有昆虫有关。

师:言字旁的字你还认真哪些?

生:说话、语文、谎话……。

总结:言字旁的字大部分都与语言有关。

(3)集体交流识字方法,如:

加一加:禾+火=秋月+土=肚小+大=尖。

比一比,记一记:让学生找一找与本课生字相像的熟字,在比较中加深记忆。如,是—足;惊—就。

4、认读生字词。

对话说话是的秋叶画圆夏天冬天下雪肚子就是。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读,学生倾听。

2、学生练习朗读。

要求:数一数课文中有几句话?(有4句话)。

读后,说说你的感受?(初步认识四季,感受四季的美好。)。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全班交流读。

四、朗读感悟,熟读成诵。

1、过渡:我们知道一年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课文中对四个季节的描写都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感受一下每个季节的特点。

2、学生自读课文。

3、交流感悟第一句话(也即第一小节)。

(1)指名朗读。

(2)观察图片,说说小草的样子?(小草冒出小芽,尖尖的。)。

(3)师:多美的小草。“草芽尖尖”应该怎样读更好呢?(通过体会草芽很轻、很嫩,所以读起来声音要轻一些、细一些。这样才能体现小草的柔美。)。

(4)再指名读,评议。

(5)赛读,齐读。

(6)师;春天到了,除了小草,还有什么?仿照课文说说。

出示:,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他对说:“我是春天。”

(7)过渡:春天过去了,哪个季节又来了?(夏天)。

4、交流感悟第二句话(也即第二小节)。

(1)指名朗读。

(2)观察图片,说说荷叶的样子?(荷叶圆圆的)。

(3)师:多美的荷叶。“荷叶圆圆”应该这样读更好呢?

(4)再指名读,评议。

(5)赛读,齐读。

(6)过渡:夏天过去了,哪个季节又来了?(秋天)。

5、仿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四小节。

(1)指导读:谷穗“鞠着躬说”,可读出谦虚的感觉;“雪人大肚子一挺”,可以做挺肚子的动作,以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

(2)让学生做“鞠躬”“肚子一挺”的动作;“谷穗”是什么?为什么要弯弯的呢?谁来做个顽皮的样子?“顽皮”就是十分调皮。

6、回归全文。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课文所写的事物是每个季节有代表性的事物。如,草芽是春天特有的,雪人是冬天特有的。)。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热情奔放;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

生一边读课文,老师一边根据学生朗读的内容把景物卡片分别贴在黑板对应的区域里。

7、课文表达方法。

小草、荷叶、谷穗、雪人都是景物,怎么会说话呢?

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感受。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每个季节还有哪些代表性事物?

练习说话:“_______是_______”这样的句式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用这样的句式练习说话。

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画作,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随机找学生上讲台,按照课文内容的格式来说说自己的画作,说完之后再把图片贴在黑板对应的季节里。

模仿说话:

(玉米金黄),他对(农民伯伯)说:“我是秋天。”

(雪糕一边擦汗一边)说:“我是夏天。”

总结:本个环节孩子喜爱,孩子们提前画了一些自己喜爱的季节特征,如:春天的风筝、鲜花、梨花、桃花;夏天的荷花、冰棍、电风扇、西瓜、蚊子;秋天的玉米、葡萄、黄叶、菊花;冬季的棉袄、手套、雪花、围巾等。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

8、练习背诵课文,根据图片板书,试着把课文背一背。

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你学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

2、总结:师:小朋友们,四季真美,我们以后要保护大自然,使四季更美。

一年级柳树课文

柳树,站在池塘边.她弯着身子,垂下一根根绿色的线.

她在做什么?钓云朵,钓太阳,钓星星,钓月亮……。

从白天钓到黑夜,从春天钓到冬天.

钓到了吗?没有.灰心了吗?也没有.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你看:绿色的钓线,越垂越多,越垂越长.

柳树,多天真,多漂亮,多逗人喜爱呀!

柳树教案。

教材分析:

婀娜的柳树,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想,像梳妆少女在风中摇曳的长发,像春风裁出的精美艺术品……课文中的柳树则像一个天真顽皮的孩子,在池塘边垂钓:不钓鱼,不吊虾,吊的是日月星辰,不灰心,不气馁。“绿柳垂钓图”在作者的笔下,在孩子们的眼里,生发出无尽的想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会认文中十一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柳树的'形态,感悟作者无尽的想象,初步培养感受、欣赏美的情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比较、识记、组词开花等形式认读本课生字。

2.通过观察比较、书写、组词,会写本课生字。

3.通过拼读、朗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进行阅读训练,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识字、写字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美,丰富学生想象,从小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3.感悟作者无尽的想象,初步培养感受美、欣赏美的情趣,培养做事持之以恒的习惯。

重难点分析:

l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逐步积累识字的方法,掌握写字的技巧,正确、美观地写好“日、月、人、太”四个字。

l能结合实际生活,了解柳树的特点,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l让学生通过读文,抓住重点语句的描写,懂得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项链》课文原文及教案

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快活的脚印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夏辇生,选作课文时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