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不仅是一种学习工具,也是一种检验自己写作水平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方法。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帮助。

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论文精选

摘要:本文从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出发,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明确中西建筑的基本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加强各种文化范畴之间的交流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西文化;建筑;中西方传统建筑;影响。

建筑是人“衣食住行”的四大物质条件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直接且密切的联系。建筑不能脱离它所在的环境,因此建筑最能直觉地反映民族特征,美国建筑教育家罗泊桑教授说:“凡是伟大的建筑,都不仅能在功能上作出回答,也是在对人类的心灵与精神上做出回答……。建筑的物质形式是社会的直观表达,是最能反映当代历史的,甚至在一片毁灭的废墟中,它也能象征一种文化传统和它的思想性。”我们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要从整体的文化脉络,从文化的形成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最主要的本质出发。

歌德把建筑称作是“凝固的音乐”和“石头的史书”。几千年来,建筑的文化价值一再被哲人和诗人们所肯定,建筑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最重要的社会文化之一。建筑是人为的,有人才有文化,与其他人类物质产品相比,建筑与人有着更为密切与深刻的关系。它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强烈的艺术表现能力、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抽象性所赋予的巨大涵括力,都使它具有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建筑是多种矛盾的综合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建筑是历代文化的积累和延续,它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是能够让当代的人亲眼看到,长期保存的一种文化状态;另一方面,建筑是一种超前的文化,它要求建筑师要有预见性,有超前的眼光,各种具体的规划设计都要留有余地,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如果缺乏远见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文化的广阔角度探索建筑,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范畴间的交流。

不论古今中外,人的基本的人性都是一样的。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贪生而惧死,都有所喜恶,都有爱憎之心,都有执着于现实和追求理想的本能,这就是人的共性和普遍性。但是,由于地域环境、生存方式、社会经济背景、发展的历史过程等各种因素的不同,使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而中西文化也各有特点。

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模式,历史悠远,包罗万象,而文化更是变动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不会停留在某个阶段,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这种差异是相对的、大致的差异,笔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思想模式。儒家、道家、墨家等把自然看作是大化流行的有机整体,认为天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自然宇宙及万物都是有情义的,它们有着至善至美的价值。人类对自然要寄予深切的关怀,不要试图去探究自然的本性、改造自然,所以人应该尊重自然,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要排除功利思想,通过道德修养去体会自然之美,自然之伟大与深邃。

与中国文化重视天人合一,主客体合一的立场截然相反,西方文化把自然作为人类认知的对象,把自然宇宙看作是与人类不可调和的对立物,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是和人根本不同的,它们无所谓善恶美丑,更不带有感情色彩。而《圣经》中关于上帝创世的故事中也包含了这样的思想:人站在自然界之上,统治自然界,要利用自然来满足人类自身需求。

(二)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家族的地位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在中国的传统中,一切社会组织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由家庭扩大、引申而成的。现在我们所说的裙带关系就是这种家庭本位文化的现代形式。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国家和政治生活是家庭生活的扩大,家齐,国才能治,天下才能平。

西方文化十分强调个人的地位。它认为个人就是一个原子,他不靠任何别的人而存在。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权利、自由、独立性,这些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西方文化中的每个人首先是被作为个体来看待的,其次才被看作是一个家庭或者社会群体中的成员。

(三)协和万邦与征服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谐和万邦的大一统思想。《周易》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将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而导出的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协和万邦、包容万物的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态度。西方在民族关系方面讲究竞争、斗争,主张向外扩张,征服别的民族甚至统治世界。

(一)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从建筑材料上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体系;而西方建筑中一般是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如: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神庙等都是以石材筑成巨大的体积示人。中西建筑材料的不同,除受自然因素和生存环境影响外,更重要是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结果。首先,中国传统社会宣扬“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正如《管子·水地》篇所言:“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土地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品,人们依赖大地生存,死后又回归土地,自然会对土地产生崇拜感。而木材取于自然,与泥土有生命之亲。而西方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界的超越感,往往利用石材的特性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寸来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其次,受《易经》中反应大自然新旧更替,生生不息的思想影响,包括中国神话中所描述的神都是自然的神,他们有着自然界的普遍特点,会像自然事物一样衰老、死亡,只是神的精神和品德会在世间流传和继承。而木构建筑正与这种思想相符合,木构建筑会随着时间的变长,渐渐腐坏,最终毁灭消失,但是建筑的技术和形式会继续流传并被运用和发展。因为石质坚硬而不易腐蚀,正好象征了西方世界祖先精神永不泯灭,同时石材经常以人体雕塑的作品呈现,石材的硬朗和结实对西方人所追求身材的矫健和强壮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木材有自己的特性,朴实无华,易于雕刻和改造,形成通透的外形,与自然界相融合,符合中国人追求温情、和睦的心理。石材冰冷坚硬,符合西方人理性、客观与人际关系冷漠的心理。

(二)对建筑色彩的影响。

从中西建筑的装饰色彩上来看,中国以一种色彩为主,其它几种颜色并用;西方则是极其丰富,不同时代以不同的色彩为装饰的主色调,但没有一个单一的色调贯穿始终,对比也不是非常强烈。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色彩的生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在五行学说的影响下,色彩成为天意的象征,人们用色彩表示对自然的尊重;另一方面,中国建筑的色彩被赋予了浓厚的伦理观念,以颜色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确定社会地位的手段,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建筑的色彩缺乏变化,虽然丰富,但是又显得单一,并形成了一定模式。西方建筑的色彩,因为处于多元变化的社会文化中,所以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时而华丽浮艳,时而灿烂夺目,时而又光怪陆离。同时受西方“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色彩非常张扬、热烈、激情,甚至富于非理性的迷狂。

(三)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将各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群。它们一般不向高空发展,而是向四周做有序的铺排,几乎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都是一种类似于“院子”的格局。这种空间与平面布局的有序性,象征严肃而宁和的伦理秩序,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以及严格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往往以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高空发展,采用“体量”不断向上叠加,以巨大且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峨壮观的整体,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体现了西方人对神灵狂热的崇拜。

(四)对建筑造型的影响。

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中国的梁、柱、屋檐等都能表现“线”的艺术感染力,如,在歇顶山的建筑中,屋檐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的形高,而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飞”的意境;而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追求意境和重伦理的思想在中国古建筑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建筑造型时,往往把其社会内容和象征意义放在显要突出的位置,同时,还注重实用性,如荀子主张:“为之宫室台榭,使足以避燥湿、养德、别轻重而已,不求其外。”

西方传统造型强调“形式美”,发源于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认为“美在物体的形式”,我们从古希腊的建筑中感受到一种对形式美的强烈的追求。如,仿男体的多立克柱式强壮雄伟,仿女体的艾奥立柱式柔和端庄。

在21世纪全球化的环境中,通过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即对中西文化的差异的脉络有了基本了解,也更加明确了中西建筑在各个方面的差别和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我们应继续加强各种文化范畴间的交流,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效避免文化的趋同性,才能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乃济。吃喝玩乐:中西比较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4]高洪芹。浅析东西方建筑的差别[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2):144.

[5]王娟。神话与中西建筑文化差异[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

摘要:中西方文化中的人际距离有多种差异,仅有对这些差异有所了解,才能减少交流障碍。该文对中西方文化中的体距和体触行为进行了比较,并强调外语学习者应当对异文化的人际距离坚持敏感,注重提高跨文化理解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本事。

关键词:人际距离;跨文化交际;体距;体触。

人际距离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一样国家的人在谈话时,对双方坚持多大距离才适宜有不一样的看法,谈话双方身体接触的次数多少也因文化不一样而各异。如果对不一样文化中的人际距离理解错误,则会引起人际交往的障碍。钱敏汝(1997)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障碍是影响人际交往的最高层障碍,而语言差异只构成影响人际交往的最低层障碍。

美国人类学家hall(1973)认为,空间的变化会对交际产生影响,加强交际效果,有时还会发挥超过言语的作用。所以,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了解对方文化的空间语言是必要的。

1人际距离的概念。

人际距离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人际间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社会距离,语用距离,文化距离等。

空间距离指围绕在一个人的身体周围,具有看不见的边界的、不允许他人侵入的区域。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所以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也会因文化的不一样而不一样。本文将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对中西方文化中人际间的空间距离进行比较。以下将从体距行为和体触行为两个层面探讨中西方人际距离的异同。

2。1四种体距。

体距,在人际交往中指人们在身体空间上相距的间隔。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个人空间。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很多,包括性别、年龄、个性因素、关系远近和文化背景等。

hall(1982)以对中产阶层北美人的观察为基础,把交际者之间坚持的身体距离分为四种: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

在亲密距离中,近者能够没有距离,远者从6-18英寸。一般来讲,美国中产阶级认为在公众场合不宜坚持亲密距离。个人距离近者1。5-2。5英尺,远者2。5-4英尺。在这个距离内,通常是谈和个人有关的事情。社交距离近者4-7英尺,远者7-12英尺。例如同事之间在谈公事时,通常坚持在社交距离的近距离内。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也大致坚持这个距离。如果是7-12英尺的距离,一般谈论的都是比较正式的公事。公众距离近者12-25英尺,远者25英尺以上。例如进行公众演讲时,演讲者和听众一般坚持这种距离。

hall认为这四种距离不仅仅存在于美国文化中,在其他文化中也都存在,可是在不一样的文化中具体的距离区域大小各有异同。

2。2中西方人际交往中体距的异同。

有关中西方个人之间距离的比较,中外学者都进行过相关的研究。美国学者布罗斯纳安(1991)认为中国人之间的体距比西方人要小,并认为中国人的近体距离要比英语国家的人开放得多。他写道:“英语国家的人在一齐时,如果有局外人走进18英寸的范围,即使是在大庭广众之中,也必须会被看成是一种侵扰。中国人却不必须有此感觉。他们看来,公开场合就是绝对的公开。”

中国学者潘永墚(1997)对于中国人讲话时交谈者之间的距离作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国人与英美人交谈者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潘永墚发现中国人在朋友、熟人之间的个人交谈,双方距离在0。5~1米之间,一般社交活动中双方距离在1。5米左右,对着人群讲话都在3米以上。

经过这些研究我们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人对个人空间越来越重视,中国人的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以及公众距离都和北美人比较相近。但区别是,在中国人看来,公共场合就是绝对公开的,而美国人却不这么认为。例如,笔者发现,在美国的学生餐厅,如果美国学生走进他人约0。5米甚至是1米的近体距离,常常会说“i'msorry”,表示歉意,美国人认为这是对他人的一种侵扰。而在中国,中国人一般认为公共场合就是绝对公开的,没有必要因为走进旁人的近体距离而表示歉意。

此外,研究发现,一般来说拉丁美洲人和阿拉伯人交谈者之间的距离比北美、北欧之间的距离要近。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时会凑得很近。而拉美人和美国人交谈时,拉美人往往会向前靠近,美国人却会向后退以坚持距离。英国人与意大利人交谈时,意大利人往往不断地向前靠近,英国人则不断地后退。总之,不一样的民族与文化构成人们之间不一样的空间区域,而人们交谈时都是要坚持自我习惯的距离。

3。1接触性文化和低接触性文化。

有些民族的人身体接触较多,有些民族的人身体接触较少,所以文化能够划分为“接触性文化”和“低接触性文化”(胡文仲,1999)。

接触性文化中的人在交往中身体接触较多,包括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地中海地区(包括法国、希腊、意大利)、欧洲及中东的犹太民族,东欧及俄罗斯人,印尼人及西班牙血统的民族等;低接触性文化中的人在交往中身体接触较少,包括北欧大部、德国、英国和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族人以及日本人。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的身体接触也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在异性之间,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此刻的情景也有所改变。

3。2公共场合体触的文化差异。

中国人对于公共场合的身体接触不敏感。在公共汽车、地铁、超市或者大街上偶尔不慎碰到其他人,中国人常常认为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会表示歉意,被碰到的人一般也都采取宽容态度。而英美人对于公共场合陌生人之间的身体接触十分敏感,往往都极力避免,他们忌讳在拥挤的公交车或地铁上与陌生人的身体有长时光的接触,从人堆中挤过去更是大忌,并且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通常情景下,偶尔不慎碰到其他人的身体,总要表示抱歉。如不及时表示道歉,对方的反应会很强烈。这与一些人口拥挤的中国城市的情景相当不一样。以下的例子来自笔者对一位有过留美经历的中国教师的访谈。

这位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在美国期间,有一次和朋友在一座美国小城镇的街道上散步,她朋友的胳膊不细心碰到了一个走过的美国人,可是他们没有道歉,结果那个美国人愤愤不平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在走远后他们仍然觉察到身后有敌视的目光。事后他们对这次经历记忆深刻并深感不解。能够看出,这次不愉快的经历是由于体触行为的中美文化差异引起的。

另外,国外的调查证明英美人、法国人与拉丁美洲人在身体接触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调查发现,一般关系的两个人坐着谈话时在一小时之内触摸对方身体的次数是:英国伦敦0次,美国的盖恩斯维尔2次,法国巴黎10次,波多黎各的圣胡安18次。我国的潘永墚教授(1997)对中国人进行了类似的调查,发此刻公园中交谈者体触的次数平均是8次。

这说明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的身体接触比英美人次数多,但比法国人、拉丁美洲人次数少。

3。3社交性拥抱或亲吻的文化差异。

在西方国家,家庭成员、关系密切的朋友在分别一段时光以后再次见面,或者在告别时,常常拥抱和接吻。这在西方国家是一种礼仪。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通常人们不会在公共场合拥抱、接吻。胡文仲(1986)调查发现,在美国人看来只可是是属于社交范围的拥抱接吻,中国人往往会感到十分尴尬。虽然此刻中国大城市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恋人或者亲友见面或分别时有时也会拥抱,但在比较偏僻的农村地区仍很少见。有学者认为,习惯于拥抱接吻的华人对美国文化的其他方面也都比较适应,并能够由此看出华人理解当地文化的程度。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中美人际交往的误例剖析。一位中国的访问学者参加了美国大学的一个聚会,聚会结束后,多数人都拥抱道别。一位女士也过来拥抱这位中国访问学者,但他立刻变得浑身紧张。其他女士注意到他的不安,都没有过来拥抱他。但看着别人撇开自我相拥时,他不禁有局外人的感觉。这位中国访问学者的尴尬可能会得到很多中国人的认同。尽管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中国的异性朋友仍然不习惯在公众场合拥抱。对北美人来说,这位中国访问学者对拥抱的不安反应则被理解为保守和不友好。

3。4同性之间体触的文化差异。

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同性之间手拉手或者搂肩膀走路,是一种正常现象,是能够理解和允许的。在西方国家,两个青年男子或女子手拉手在街上走路,往往会被认为是同性恋者,而异性间同样的行为却被视为自然。以下的例子是一个真实的中美人际交往的误例剖析。

一个年轻的美国女外教在一所中国大学教英语,她常理解学生的邀请外出参加活动。可是在中国交通拥挤的街道上过马路时,她常常觉得心惊胆战。结果,过马路时女生们就拉着她的手或挎着她的手臂,男生们却羞于照顾。这位女外教觉得很别扭,以至于一到过马路时就赶紧远离女学生,因为这使她联想到同性恋而深感不安。可是,中国女性间类似的身体接触却很平常,而普通关系的异性之间却不习惯于身体接触。

3。5有关触摸孩童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的文化中,触摸小孩是一种亲昵的举动,成人能够摸孩子的头也能够抱过来亲吻。如果是朋友或者邻居的孩子,人们会认为这是友好的表示。可是在西方,除非是家庭成员或者极为亲密的朋友关系,通常人们都不能随便触摸或者亲吻孩子。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妈妈们常常会抱怨说中国人喜欢抚弄他们的小孩子,这种行为让她们觉得很别扭和尴尬。虽然她们明白这种对孩子的触摸是友好的表示,可是这种行为在西方文化里却被认为是冒昧的、粗鲁的。

4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的本事,包括与异文化的合作伙伴的交际本事,不一样文化间的合作本事,适应职业活动的本事,独立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本事,人际交往、组织和应变本事等。经过中西方人际距离的文化差异的比较,我们能够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培养体距行为的文化差异意识。外语学习者应当注意体距行为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应当事先了解对方文化中人们在交往中的距离,交流时与对方坚持适宜的体距。

2)培养体触行为的文化差异意识。外语学习者应当注意体触行为的文化差异,在和不一样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应当首先了解对方文化是接触性文化,还是低接触性文化,也应当学习对方文化中的体触行为所表达的含义,同时也要避免一些对方文化反感的体触行为。

3)对异文化的人际距离坚持理解和包容的态度。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不一样文化中人们的空间观念也有所不一样。差异构成的原因往往和对方文化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价值观念等因素有关。在跨文化交际时,外语学习者对异文化的空间语言应当持有理解和包容的态度。

4)重视跨文化交际本事的培养。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也要重视学习对方的文化,并比较其和本国文化的异同,注意跨文化交际本事的培养。

5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意识到中西方文化中人际距离的诸多差异,才能减少由文化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从而进行更为有效的交际。外语学习者除了学习语言本身之外,还应当对异文化的体距行为和体触行为坚持敏感,注重提高跨文化交际本事。

参考文献:

[1]钱敏汝。跨文化经济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

[2]hallet。thesilentlanguage[m]。n。y。:anchorpress,1973。

[3]綦甲福。人际距离的跨文化研究-论中国留德学生的人际距离体验和跨文化学习[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2007。

[4]hallet。thehiddendimension[m]。n。y。:anchorbooks,1982。

[5]布罗斯纳安。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比较[m]。毕继万,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6]潘永墚。身势语与跨文化理解[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1)。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1。

[8]戴凡,smith,stephenlj。文化碰撞-中国北美人际交往误解剖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论文精选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一直在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走进人们的视线范围内,中国的汽车品牌也逐渐走向世界。而全球化经济带来的趋势之一是文化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并存,这使得汽车在成功走向国外之前,务必要设计出让外国人所乐于接受的汽车广告。

(一)广告创意狭义上同等于广告设计。

广告创意是一种艺术性的构思行为,是根据广告要表现的主题,经过论证和筹划,运用艺术表现手腕,塑造一种新的意象的过程。鉴别一则广告的创意能否胜利,主要看它的创意能否具有首创性和实效性。广告创意作为广告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广告设计的开端和归宿,是评价一则广告胜利与否的规范,直接决议了广告设计其他环节的选择与停顿。鉴于广告创意在广告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位置,能够将影响广告设计的要素了解为影响广告创意的要素。

(二)影响广告创意的要素。

影响广告创意的要素有很多。就广告设计的大背景来说,一个地域的文化形态、经济开展状况、社会认识形态等方面对广告创意起到了根底性的指导意义;就广告面对的消费对象而言,对象的价值观、消费观、心理状况等对广告创意起到了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就广告设计人自身而言,他本身的价值取向、文化认同、创新和想象才能等方面对广告创意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

鉴于影响广告创意的要素触及到的层面众多且品种繁多,在广告设计的理论中,应该统筹思索影响广告创意的诸多要素,权衡各个要素的影响权重,综合思索至广告创意的构建当中去。只要这样做,才干使广告到达最佳的传播和影响效果。

(三)文化、认识形态对广告创意的根底性作用。

在影响广告创意的诸要素中,社会认识形态、传统文化等要素起到了根底和决议性的意义,对其他的影响要素起到了一个支配的作用。一则广告包含的认识、文化内涵假如与其传播地域的文化存在基本性的抵触,则该广告非但完不成传播进而到达商业影响的目的,而且会惹起受众的恶感,最后逃不过被禁播的宿命。

(一)中西文化的不同文化肉体和思想方式。

中华文化有着5000年的历史,在其构成和开展中沉淀出了很多的文化肉体和思想方式。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秉行的是群体认同准绳,对个体而言,应以满足群体的利益为重,个体的价值应以群体价值的完成为转移。从思想方式来看,适用性的思想习气在中国古代不断占领主导位置,缺乏理性思想是中国古代时期思想开展的最大弊端,也是中国古代科学开展滞后的主要要素。

西方文化从来源开端就奠定了多元化、容纳的本位特征。在西方的人际交往中,个人本位的思想占领着主打位置,其肉体本质崇尚的是个人的本身开展,强调的是个人自在、个人权利和个人的独立性。在思想方式上,西方从一开端就奠定了理想思想的根底,从而为他们兴旺的文化打下了思想铺垫,理性思想其实就是西方的哲学思想。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究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根源,在社会组织中,以“爱”为其架构的内核。

中华宗教在一体多神,我们是个多神的文化,中华中国,在历史上,又被称为神州,

是众神寓居之地。华夏宗教的来源,来自于天地自然的巨大启示,来自祖先对人本身和所感知的世界的聪慧总结。是共同的人性化的以身作则。在中华文化里,有很多关于动物的传说,并用来影射理想之物。如龙凤在中华文化中用来表示图腾的形象,龙是指才干优良、俊杰志士等人,中国人向来自称本人是龙的传人;凤凰代表不祥之意,多用来表示优秀女子,还有安定兴盛之意。若在广告创意中,有说这些文化意味的嫌疑,肯定是不被允许的。

西方宗教普遍以为世界上存在自有而有祖先而生,无上万能的真神,而人是低微的,有原罪的。人和神是不能共通的,人只要驱除打败本身和外来的邪恶,才能够免除罪恶,得到神灵的庇护和解救。宗教神是崇高不可冒犯的,文艺复兴前的布鲁诺,就是应战宗教神的牺牲。西方的宗教和科学,就是同一同源,不同的开展阶段而已。在西方历史上,很多科学家最后都回归到神学的研讨上。西方宗教的特征在一神多体,真神只要一个。西方政教合一的年代,是制止对宗教神的讨论。

纵观数个被评为争议广告的,大多数都是由于广告中表达的文化内涵与受众之间存在抵触。比方,麦当劳的广告,为了表现其产品的物美价廉,设计了一个青年为了求打折而下跪的情节。该则广告播出之际,就在国内20-40岁年龄段的人群之中,惹起了轩然大波,大局部的人以为该广告抵触了消费群体的传统文化观念。男儿膝下有黄金,不到万不得已的状况,中国人是不会下跪的。让中国消费者为一点“折扣”下跪,其行为的动机已远远超出了诙谐的范畴,以至有损国人威严之嫌。

由美资广告公司制造的日本品牌丰田汽车的霸道广告,也惹起了民众的气愤。广告中石狮子向丰田汽车俯首作揖的,并赞颂该汽车值得尊崇。石狮在我国向来都有着极重要的意味作用,代表权益和威严,用来保卫政府机构的法律赋予的权利。在中国,石狮的位置是崇高不可进犯的。广告中用石狮向丰田车低头、作揖,不契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被中国人所承受。

(一)学习和了解外来文化。

广告作为文化宣传的载体,触及到的文化层面众多。关于广告创意人而言,除了要对本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理解之外,尽可能多的理解国外区域的文化构造也十分关键。只要对多国文化的了解,才干使设计出来的广告能够跨区域的传播,到达无地域限制,完成广告传播的大区域化以至是全球化。

(二)防止触及敏感文化。

广告中触及的文化是一种具有明显地域文化差别的特殊文化。在构思广告创意的时分,关于较为敏感的文化层面应慎重选用。为了保证广告创意不会触及到天堂传统文化,应该在广告创意的人才装备方面,增加具有跨国学习、工作经历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参谋团来把关,将可能触碰到敏感的文化、宗教层面的构思点在广告开端传播之前就做整改,防止广告所可能惹起的文化抵触。

固然广告创意中的中西文化差别是惹起争议广告呈现的导火索,但中西文化差别并不一定是广告构思过程中的消极要素。避开宗教、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等不容亵渎的东西,若能合理把握住中西方文化各自的特性,“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将华夏文化的颜色融入到西方的广告创意中,或者把西方的一些观念合理的运用到中方的广告创意中。这些关于构思的的开辟创新、给受众以新颖感而言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从而到达中西方化互相浸透、互相交融的良好效果。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冲突现象的原因纷繁复杂,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必然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交流差异,甚至是冲突,产生这些差异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有:

(一)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直觉、整体、圆式为特征;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进行对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追根溯源,我们发现思维定式往往会忽视具体个体事物的差异,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伴有感情色彩,并带有倾向性的固定看法,会直接造成交际障碍,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二)价值取向不同。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barnettpearce等人的理论,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处世哲学等无不受到所在群体价值观的影响与作用。人们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无意识地习得了自身群体固有的文化的观念,成为该群体人们的处世哲学、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可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判断标准。以中西方文化为例,在我国文化中,中国人推崇谦虚礼让,追求随遇而安、随波逐流,不喜欢个人出风头,不爱争强好胜。而西方文化则推崇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为中心的思想根植于他们的头脑中,西方人崇尚独立思考与判断,喜欢凭借自己的个人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

(三)社会行为规范与处世哲学不同。

社会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在交流时,经常会出现用自身所在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处世哲学来判定对方行为的正确与合理,由于双方的社会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同一社会行为常会产生误解、不愉快甚至更糟的后果。比如在中国,人们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这一行为表示友好、关爱的意思,但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行为。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恰当的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人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会产生误解、不快、关系紧张,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后果,这些问题都是源于交际双方不了解文化差异造成的。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建立良好的习俗差异意识,尽量避免交际中产生误解或冲突。

掌握阅读策略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摘要:不同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政治隔绝以及文化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使得东西方交流日益密切。宗教作为影响人类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从精神层面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笔者从东西方宗教开端,教义的形成对比分析东西方对灵魂的描述,进而阐述不通文化背景下宗教对于灵魂归属的差异。

关键词:东西方;宗教;灵魂归属。

引言: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由人而生,并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随人的演进而演进,虽然历经启蒙理性、科学技术等多次洗礼,却依然屹立不倒,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有一份宝贵的牢固的位置,即便是在人类已经迈进信息时代的今天也是如此,这足以说明宗教对于我们的世俗生活及精神生活的重要。

西方人所信奉的宗教以基督教最为典型,东方人所信奉的宗教中以佛教最受到欢迎。通过比较,笔者发现两种宗教中都有对灵魂归属的描述,但它们的描述本身又都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笔者在本文中,既是要通过比较这两种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描述上的差异,来窥视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一、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

东西方宗教中――比如西方的基督教,东方的佛教――都有对灵魂以及灵魂归属的描述,下面就让我们让这些描述分别列举出来。

1.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

(1)《圣经》中关于天堂的描述。

《圣经》是西方基督教最为重要,也是唯一的经典。在《圣经》里,人死后都是有灵魂的,而人死后的灵魂只有两个去处,一个天堂,一个是地狱。

首先,根据《圣经》的说法,人因为偷了禁果,所以生来就是有罪的,在人世生活的时间,要尽量的赎罪。在人世间能够皈依上帝并虔诚赎罪的人,都能得到上帝的谅解,那么他死后的灵魂就会升入天堂,反之就会堕入地狱。而作为人来说,是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的。

那么,《圣经》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呢?

圣经中只两次提到天堂,第一次是希伯来书9章24节,第二次是彼得前书2章22节。这两次“天堂”,许多权威解经家,都说原文只一“天”字,中文译成“天堂”是要配合国人原有“天堂”的说法。

“天堂”或“天国”原文是“天”或“诸天”,旧约所罗门称“天和天上的天”(王上8:27),新约使徒保罗称“三层天”(林后12:2)。无论怎样说法,都表明上帝所住之处而已。

圣经的启示录有对天堂的描写:城的光辉如同极贵的宝石,好象碧玉,明如水晶。墙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的宝石修饰的……那城内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城门白昼总不关闭,在那里没有黑夜。(启21:18-23)。

这就是《圣经》中为我们描绘出来的灵魂的永生之所。

(2)《圣经》中关于地狱的`描述:

太5/22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太18/8、9:……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

太23/33: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啊!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

可9/43: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不灭的火里去。

启9/1~11:……它开了无底坑……惟有要伤害额上没有神印记的人……。

启4/10……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苦。

约3/18: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

彼后2/3:……他们的刑罚,自古以来并不迟延;他们的灭亡,也必速速来到。

太8/10~12:……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太25/29、30:……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犹4~13:……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永远存留。

太18/8:……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

……。

归结起来,《圣经》里的地狱是一个无底坑,有火,有硫磺,永远是黑暗的,没有光明,并且都充满了哭声。一副极其可怕的场景。

2.东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

东方宗教的情况似乎复杂些,似乎并不像西方宗教一样,最终统一在某种宗教下,但以中华文化圈为中心,似乎佛教取得了最为广泛的传播和推崇。不过,因为佛教流传时间长,波及地域广,又缺乏类似于基督教《圣经》那样的唯一经典,易于受到地方文化的影响,所以往往参杂进很多地方宗教或习俗的影子。所以今天提到佛教,我们也只能做一个笼统的分析。

(1)佛教的灵魂说。

首先,佛教关于灵魂的说法就有争议存在。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于三千年前的中印度,他成佛后,开始传教活动。并且他于八十岁时示现涅盘。

从根本上说,佛教本不说灵、肉二元观、灵魂不灭论等。因为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对于灵魂与肉体之同异并不予以作答(即无记),亦即否定灵魂与肉体可截然划分为二之想法。而因果报应和轮回关系所联系的是业力。《“释迦摩尼”的佛教灵魂观》)但是佛教各派对灵魂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在佛教传入中国时,由于中国人重视祖先,因而使佛教慢慢变质而发展灵魂观念。由于净土宗佛力救渡信仰的盛行,汉传佛教的丧礼中,一般会诵经超度以引导亡灵早登西方净土,这只是汉传佛教的做法。南传佛教则不承认有独一的个体或灵魂存在,不过鬼是确实存在的。要区别的是:鬼并不是灵魂,在南传佛教的教义中,鬼是六道之一,与灵魂是完全不同的意思。《“释迦摩尼”的佛教灵魂观》)所以,单从灵魂观的角度看,佛教的众多说法都有些矛盾,或者至少有些含混。

(2)佛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

像佛教中关于灵魂的表述一样,佛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也并不像基督教中有关灵魂归属的描述那样简单和清晰。

佛教有六道轮回的说法。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死后,有7个去处。1、如果生前有很好的修行,得到四果阿罗汉及以上的境界,则直接脱离三界。2、生前积有大善业,或者修行到初果-三国阿罗汉,则生天做天人。3、积有大善业,但是有嗔恨心,做阿修罗。3、持五戒十善,继续做人。4、生前愚痴,堕落*生道。5、生前贪欲重、悭吝,堕落饿鬼道。7、生前有恶业,堕落地狱道。

佛教中也有关于地狱的说法。佛教中的地狱是梵文naraka(那洛迦)的意译,就是指阴间(地下)的大狱。又可译作“不乐”、“可厌”、“苦具”、“苦器”等,但都比不上译作“地狱”形象生动。在佛教中,地狱为佛门所谓“十界”中之最恶者。十界依次为: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生、饿鬼、地狱。前四者称为“四圣”,后六者称“六凡”、“六道”。四圣是已脱离生死轮回之苦、超凡入圣的“圣者”,诸佛、众菩萨,以及缘觉(辟支佛)、声闻(阿罗汉)们在各种“净土乐园”中逍哉遥哉,永远享乐;而六道则在“秽土”中轮回往复,没完没了。六道中的后三道即*生、饿鬼、地狱,又称“三恶道”或“三恶趣”,而地狱则为恶道之最。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佛教中的地狱并不像基督教中的地狱那样,是和天堂完全对应、对立的一个概念,它只是人众多个归处中的一个。

二、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的差异。

从上文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存在着诸多差异,归结起来,就是一下几点。

1.二条大路与交叉小径。

基督教中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既单一又清晰,《圣经》中对于人死后的灵感所给出的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曰天堂,二曰地狱,除此之外别无他路可走。

而佛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想比之下,就显得比较复杂和模糊。在佛教的说法中,人无论生死,并没有人与灵魂之分,共有多个去处。这些去处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对立,只有相对模糊的等级之分。就像一条条相互交叉的小路,通过一定的修行,人可以随时去往不同的路径。

2.痛苦的来源。

除上所述,我们还会发现一处细节,就是在关于地域的描述中,圣经没有浪费过多的笔墨在它的周遭环境以及对所遭受痛苦的描绘上,而是仅仅只强调了惩戒。

而佛教却是相反的,用了很多笔墨去陈列地狱的环境,以及在人堕入地狱后所遭受的种种痛苦。比如佛教中包括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十八层地狱之说。比如,以根本地狱为例,根本地狱包括八大地狱(又叫八热地狱)和八寒地狱。

八大地狱(八热地狱)据称在南瞻部洲下面,《俱舍论》卷八说在地下60万里处,深广各60万里,就是说占据空间216000万立方里。分别为:

(1)等活地狱。

罪人在此互相残杀,凉风吹来死而复活,继续活受罪。

(2)黑强地狱。

以黑铁强绞勒罪人。

(3)众合地狱。

以众兽、众刑具一同施于罪人。

(4)号叫地狱。

罪人在此痛楚无比,凄切悲号。

(5)大叫地狱。

比前狱受苦楚更甚,大声叫叫。

(6)炎热地狱。

以铜镬、炭坑煮烤罪人。

(7)大热地狱。

罪人所受煮烤比前狱更甚。

(8)阿鼻地狱。

是梵文的音译,即“无间地狱”。凡造“十不善业”的重罪者堕入此狱,罪人在此备受诸刑,一刻不停,没有间隙,故称“无间地狱”。

《俱舍论》还称这八大地狱是一层层竖着排列的。而在此八热地狱之外的八寒地狱,则是横着排列的。

八寒地狱又叫八寒冰地狱,分别为:

(1)页哳吒(意为“疱狱”)入者身寒生疮。

(2)尼刺训陀(意为“胞疱狱”)入者身寒疮破。

(3)阿吒吒此为象声,入此狱者唇知冻僵,发出“阿吒吒”的颤声。

(4)霍霍婆象声,入此狱者冻得口发“霍霍声”的寒战声。

(5)虎虎婆象声,入此狱者冻得不能作声,中能喉咙作“虎虎婆”的声响。

(6)温钵罗入此狱者,身体冻裂如青莲花。

(7)钵特摩入此狱者,身体大折裂,如红莲花。

(8)摩诃钵特摩入此狱者,骨折如白莲花。

仔细观之,每层地狱都有不同的惩罚方式,但比较之下,这些惩罚都体现为肉体的各种苦痛,类似人间的各种极刑。这些惩罚都和人的精神世界无关。

通过以上陈列出的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所隐藏着的,东西方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我们将之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东西方宗教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首先再给出的道路上,西方宗教更为明确,而东方宗教则偏于含混。

其次,在这些道路的选择上,西方宗教强调的是二者间的对立。而东方宗教似乎各种道路都是通联的,人可以在各道中相互转换。不难看出这种宗教观,正好能体现出东方人其中包含着一种融合的观念。

究其根本,这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西方人更为理性和直接,能够直面事物的矛盾,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此即彼。而东方人则更为感性,在分析和面对事物时,总是摆脱不了感性的纠缠,不愿意直面矛盾。同时,东方人也更懂得辩证地去看问题,缺少二元对立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刘承华.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内涵[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3.3.

[2]刘小枫.中国文化的特质[m].北京:三联书店,1990.

[3]马宇航.人与神:中西宗教精神之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2.2.

[4]佟德富.中西宗教观之比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谈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练习。语言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有了语言的灵动性则变得更加丰富。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文化、习俗、思维方面都有一些不同。学生如果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则不能够彻底的理解英语知识,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中西方在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使得英语和汉语在文化内涵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客观规律,不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英语知识,还要使学生了解这些知识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会学习很多关于动物的词汇,但是中西方对于同一种动物会赋予不同的含义[1]。比如,对于“狗”这种动物,中国文化中一般用狗来表示贬义,如“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等,而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中,狗在大多数时候都表示褒义,用来形容值得同情和信赖的人,如“aluckydog(幸运儿)”“helpadogoverastill(助人渡过难关)”,anolddog(老手)等。在中国文化中,“猫”代表了正义和勇敢,在很多动画片中塑造的猫的形象都很机智并且乐于助人,而在西方国家,猫则代表着愚蠢和懒惰,如“copycat(盲目的模仿者)”“assickasacat(形容某人病的很厉害)”“likeacatonhotbricks(像热锅上的蚂蚁)”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渗透类似的文化差异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内容。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在新版的教材中越来越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编写新教材时也适当的穿插了西方的文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这些文化内涵挖掘出来,使学生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更多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交流中正确的运用这些文化知识。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学生在称呼教师时,不论教师的性别和年龄是什么,直接用形式加上老师就可以了。而在西方文化中,学生称呼男老师要用“mr”,称呼已婚的女老师要用“mrs”,并且要加上丈夫的姓氏,称呼未婚的女老师要用“miss”,对于婚姻状况不明的女老师可以成为“ms”。教师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应该堂学生认识到这些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使学生学会用英语正确的称呼自己的老师。另外,中西方在节日方面也会有不同的习俗,在中国最主要的节日是春节,而在西方国家则比较注重圣诞节。在西方国家的节日到来时,教师可以将教室装点成节日的气氛,并且带领学生体验西方国家在过节时的风俗习惯,使学生通过切身感受来体验中西方在既然日方面的不同。同时,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也是不同的[2]。在中国,吃饭的时候一般都有很热闹的氛围,大家在餐桌上交流谈心或者相互夹菜,中国人使用的主要餐具是筷子,菜都放在桌子中央一起分享。而在西方国家,吃饭的时候都比较安静,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实物,专心致志的用刀叉享受自己盘子中的美食。在学习与餐桌礼仪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西方国家用餐时的图片或者视频,并且教学生如何正确的使用刀叉,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逐渐向学生渗透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比如,在涉及到打招呼用语、赞扬他人的用语、表示感谢的用语等方面的知识时,教师都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做适当的拓展,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之前,教师要进行认真的备课,将教材中包含的文化知识挖掘出来,并且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来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不同[3]。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有效的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比如,在学习与颜色有关的单词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讨论一下中西方在颜色文化方面有什么不同的认知。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总结,并且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直观的展示出来。如,中国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喜庆的象征,在节日中经常用红色的装饰品来装点节日的气氛,而在西方国家,红色则被认为是危险、战争、流血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白色被认为是失败、死亡以及愚蠢的象征,而在西方国家中,白色则代表诚实、纯洁和幸运。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结论: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生学习的英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的渗透,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懂得英语,学会运用英语,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很大范围的交流和应用。在多元化社会的背景下,要解决中西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为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更有效地帮助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就应深入把握中西文化差异的问题。本文就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当今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中西方文化差异给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些麻烦,会造成企业员工之间由于文化差异的问题引起一些沟通和文化冲突的现象。为构建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体系,文化差异在组织中的整合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的整合将会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

1.文化差异在人才选拔上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和文化的结合日益加深,很多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济优势和主动权渐渐面向国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寻求优秀有效的资源配置的同时也面临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新难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受国家文化、当地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的影响和约束。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对于人才的招聘、升职和绩效评估等诸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比如给跨国企业制定薪酬制度时应考虑不同国家的经济差异化和物价水平等因素。在中国,人们通常是将工资与公共效益结合,而对于外方来说,他们更注重于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联系。另外,员工晋升程序中,中国人会偏重于个人的综合素质及相关的人际关系等方面;而外方则更注重个人才能。因此,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让管理者对当地的文化的熟悉程度对当地文化的适应力和融合力作业选拔条件。

2.文化多样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交流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将导致企业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难度的增加。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因为价值取向和生活行为方式的差异而产生文化矛盾,这也是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欠缺并使其经济战略的实施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员都是共同的工作价值观,管理模式也较为单一;而在跨国企业中,人员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就加大管理的难度。但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也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变得更为多样化,并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1.整合企业文化差异,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他们也会在生活中按照自己的思维和观念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势必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想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应从不同文化的结合点入手,提取双方文化的的精华,兼容并包,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计划地建立起具有企业特色和能适应多种环境的新型企业文化体系,并逐步建立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可以通过公司组织各种活动的方式,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强化团队意识,让员工们能充分接触到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等,能够使大家共同了解对方,也将自己的思想理念与公司的宗旨和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2.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培训在跨国企业面对文化差异的问题时,可采用在企业内部指定一种便于沟通的通用语言,在任务分配、填写备忘录和检测表中运用,这样能保证信息简洁快速地传递,最重要的是准确性,避免文化差异带来不必要的沟通障碍。定期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纰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人力资源管理要加强跨文化的沟通和培训,在具有多种文化背景的工作群体中进行并降低甚至消除各种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冲突。这种跨文化的培训能使公司员工充分了解各国文化背景,尊重各自文化的同时也要提高员工对不同文化的应对能力,尽量减少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失误和文化冲突。这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面对中西文化差异应采取的必要手段。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者在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管理时,要充分了解企业与国外文化价值观。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全面的研究企业中文化差异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采用应对措施,将不同文化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尽可能发其中的优势。企业要在建立起自身的文化差异的管理策略,才能有效地使企业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得到有效管理,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增强市场的综合竞争力,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我们和西方人在对待赞美的态度上大不相同。别人赞美的时候,尽管内心十分喜悦,但表面上总是表现得不敢苟同,对别人的赞美予以礼貌的否定,以示谦虚:“还不行!”、“马马虎虎吧!”、“那能与你相比啊!”、“过奖了!”等。

而西方人对待赞美的态度可谓是“喜形于色”,总是用“thankyou”来应对别人的赞美。

2、待客和做客。

我们和人相处的时候,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为别人着想。这表现在待客和做客上,尽责的客人总是尽量不去麻烦主人,不让主人破费,因而对于主人的招待总是要礼貌地加以谢绝。比如,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客人一般会说“我不渴”或“不用麻烦了”;主人在餐桌上为客人斟酒,客人总要加以推辞,说“够了,够了”,而事实上,客人并不一定是不想喝,往往只是客气而已。所以,称职的主人不会直接问客人想要什么,而是主动揣摩客人的需求,并积极地给予满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总是不停地给客人劝酒劝菜。所以,中国人的待客和做客场面往往气氛热烈:一方不停地劝,另一方则不停地推辞。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无需客套。当客人上门了,主人会直截了当地问对方“想喝点什么”;如果客人想喝点什么,可以直接反问对方“你有什么饮料”,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饮料;如果客人确实不想喝,客人会说“谢谢!我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会问客人还要不要再来点,如果客人说够了,主人一般不会再向客人劝吃请喝。

3、谦虚和自我肯定。

我们一直视谦虚为美德。不论是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成绩,总是喜欢自谦。如果不这样可能会被指责为“不谦虚”、“狂妄自大”。比如,中国学者在作演讲前,通常会说:“我学问不深,准备也不充分,请各位多指教”;在宴会上,好客的主人面对满桌子的菜却说:“没有什么菜,请随便吃”;当上司委以重任,通常会谦虚地说:“我恐怕难以胜任。”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没有自谦的习惯。他们认为,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承认,首先必须自我肯定。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总是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宴请的时候,主人会详尽地向客人介绍所点菜的特色,并希望客人喜欢;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时候,他们会感谢上司,并表示自己肯定能干好。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摘要: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主要讨论中西文化在谦虚方面存在的差异。首先阐述了学者们对谦虚的不同理解;之后分析了中西文化在谦虚方面存在差异的表现;最后简述存在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谦虚;文化差异;礼貌原则。

引言。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条至理名言人尽皆知。在中国,谦虚是个人美德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世,我们希望别人谦虚,自己也尽量做到谦虚。谦虚是我们所遵循的准则。谦虚也是西方文化中很重要的内容,其具体表现却有别于中国。

1.学者对谦虚的不同理解。

著名语言学家leech认为,谦虚是适用于世界各文化的礼貌原则。在所有文化中,谦虚都被看作是礼貌的表现。尽管如此,礼貌原则在不同文化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leech指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遵循谦虚准则时存在程度上的差异。他认为东方有些文化社团比西方国家有更重视谦虚准则的倾向;操英语的文化社团(尤其是英国)更重视策略准则和反语准则。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东方人和西方人对谦虚的不同态度。当人们受到赞扬时,讲英语的人一般都说“thankyou”以示接受,他们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因而是礼貌的。

顾曰国(1992)把“贬己尊人”概括为中国的礼貌原则之一。何兆熊(1995)认为,把谦虚理解为自我贬低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讲汉语的人一般贬低自己,否定赞语的真实性,以示谦虚。不同文化中遵循谦虚的程度是不同的。总之,谦虚即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有差异性。

中华民族自古以谦虚为美德。中国古代有关谦虚的名言很多,如:“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满招损,谦受益。”等等。现代汉语中也有不少关于谦虚的`成语或词语,如:“谦虚谨慎”,“谦诚”,“谦恭”等。

2.1在称呼语方面的差异表现。

谦虚在汉语称谓语中表现最为突出。在指自己或自己一方时,多用谦辞;在指听者或涉及听者的事物时,多用敬辞。常见的谦辞有:家﹑舍﹑小等。“家”一般用于称呼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龄大的人,如:家父,家母。“舍”用于称呼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人,如:舍弟,舍妹。“小”用于年少位卑的人的自称或他称,如:小女,小儿。其他谦称还有愚兄,卑职,拙作等等。中国古代还有其他几种表示谦称的方法,如,以己自谦,以不德自谦,以晚辈自谦。

与谦称相对,汉语中常用敬辞来称谓对方,这体现了中国人的谦虚。常用的敬辞有:贵﹑尊﹑令、高等。例如:贵姓,尊容,令爱,高龄。此外,称呼者还需表明其敬卑和谦骄态度。其复杂性不仅使外国人感到光怪陆离,现代中国青年也感到眼花缭乱。下面这则笑话可以说明汉语称呼语的复杂性。

甲:你家父今年几岁啦?

乙:令尊今年六十有三。虽是妙龄,近来龙体欠安。

甲:哪日一定到寒舍看望。

乙:欢迎。府里宾客至上。

这令人捧腹的笑话问题很多,但并非“妙龄”,“龙体”等词的误用另人发笑。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称呼”,“敬词”等方面错的一塌糊涂。譬如“家父”,“令尊”用颠倒了,谦称自己居住的“寒舍”与尊称对方的住宅“府里”来了个张冠李戴。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的价值观冲击并取代了传统的价值观,一系列中性称谓词出现并广泛使用。相比之下,英语的称谓系统,单就称谓词语而言,比汉语简单的多。受平等价值观的影响,古英语中的一些尊称如lord,lady已很少使用。整个礼貌称谓系统趋向简明化。如:mr.、mrs.等已成为一般性的称谓方式。西方称谓系统中的宗法观念比较淡漠,民主的成分比较突出。整个礼貌系统强调人与人的平等。“你”就是you,“我”就是i/me,“你的”就是your/yours,“我的”就是my/mine,不论上下尊卑。

2.2在具体言辞中的差异表现。

谦虚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常常自我否定来示谦虚。当受到赞扬时,自己却贬损自己。在受到别人恭维时,中国人习惯用一些谦辞来应酬。当有人夸你漂亮时,你多半会说“哪里有你漂亮。”之类的话。当这种赞扬遭到中国人拒绝时,西方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中西之间跨文化的接触很可能以失败而告终。

中国人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时,往往要谦虚几句:“这点儿成绩不算什么”或者“我的成功归功于上级领导的关心”等诸如此类的话。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从不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别人。他们会说“这是我应得的。”他们认为,贬低自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贾玉新(1997)对中西文化中的恭维语反应方略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国人在拒绝和贬低恭维语的语义内容方面远远高于美国文化,而在接受和欣赏方面又低于美国文化。人们常听到美国妇女夸奖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在中国,人们很少夸家人而是贬低他们。中国人常常以否定别人赞扬或自贬以示礼貌。

2.3在其他场合下的差异表现。

中国人在请客之前,主人总说:“我也不会做菜,不知和不和您口味。”真正把对自己的贬损夸大到了极限,以示礼貌。这是因为“自卑而尊人”是汉文化中礼貌的核心。而西方人对此会产生误解:既然你邀请我到你家吃饭,为什么不做好饭菜?客人会觉得没面子。在西方,主人会说:“希望您吃好”之类的话,他们从不贬低自己的烹饪技术。

在赠送礼物方面也有差异。在中国,送礼物的人常说:“小意思,不成敬意”,“真拿不出手”。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不好的礼物给别人。在西方,送礼的人一般会说:“希望你能喜欢。”之类的话。总之,中国人习惯贬低自己所送的礼物,而西方人往往表现出欣赏所送的礼物。

3.存在差异的原因。

谦虚在中西文化中存在差异。影响中西谦虚差异的根源是什么那?

汉文化谦虚概念的形成与儒家思想密不可分。中国的封建制度长达两千多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当时占统治地位,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孔子主张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正名”就是要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冯友兰,1980)。这种宗法等级制度与之相适应的伦理道德正是“礼”的核心内容。“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式的中国礼貌特征正是儒家思想的产物。“礼”的概念延续至今,“卑”的成分已逐渐消失,但是“自贬”和“自谦”仍然是中国谦虚的主要特征。

在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以平行关系为取向西方社会,人们崇尚自由和平等,人际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不存在上下尊卑。因此,谦虚表现得不十分突出。

4.结论。

中西文化均视谦虚为礼貌,但两种文化中谦虚的内涵及其在本族文化中的重要性相差甚远。因此,在同西方人交流时,应注意其差异,做到谦虚适度:既彬彬有礼,又不卑不亢。不以本族文化的价值观去衡量对方的言行举止,做到相互理解,以利于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注意谦虚在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也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开放,易于融合外域服装文化。

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封闭,在服装上具有固执的“原体”意识,传统服装形制几千年来地位稳定,吸收异域服装相对困难。

西方文化善于表现矛盾、冲突,在服装构成上强调刺激、极端的形式,以突出个性为荣。

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服装造型方法,以规矩、平稳为最美。

西方文化是一种明喻文化,重视造型、线条、图案、色彩本身的客观化美感,以视觉舒适为第一。

中国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艺术偏重抒情性,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红包是一种装钱的特殊红色小纸袋。这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由父母或朋友送给小孩的礼物。红色也可以送给没有结婚的亲戚或朋友。未婚的职员同样也希望从老板那里得到红包。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婚礼或关系亲密的亲人朋友生日时,也会送红包。红包里的钱可以是几元,也可以是一大笔。

俄国人社交中讲究送礼,尤其是亲戚朋友之间。礼物选得合不合人心意很重要,礼物的价格倒在其次。设计新颖、制作精美又有一定纪念意义的礼物,像旅游纪念品就广受欢迎。去人家里做客或参加聚会,俄国人通常送鲜花、糖果或小纪念品等。对俄国人来说,直接送钱给他们是一种侮辱。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社会交往中,给主人/女主人赠送一份小礼物是比较得体的做法。通常,这种礼物是酒、巧克力、花等等,不必包装。其他在生日、周年庆、婚礼、领洗礼等场合赠送的礼物轻重要依你们的关系而定。

对西方人而言,圣诞节的精神是向周围的人表达关爱。因此,圣诞节可算得上是最重大的送礼节庆了。礼物大多数是写满祝福与问候的圣诞卡,但小卡片铺天盖地、漫天飞舞,表达了浓浓的关爱之情。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让菜,在美好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但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有人形象地说:如果说中餐文化像是一首混声大合唱,那西餐就像是一支浪漫的小夜曲;如果说中餐充满了一股阳刚之气,那西餐则富有一种阴柔之美;中餐营造的是一种公众交友的场所,而西餐则是在制造私密幽会的空间。从此可见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营养平衡、搭配合理、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饮食的共识,也是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基础。在世界科技腾飞与国际交往不断加强的今天,丰富的生活和新鲜的思想为千年的中西方饮食文化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中国饮食带着中华民族文化神韵逐步走向世界。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中西方文化中的人际距离有多种差异,仅有对这些差异有所了解,才能减少交流障碍。该文对中西方文化中的体距和体触行为进行了比较,并强调外语学习者应当对异文化的人际距离坚持敏感,注重提高跨文化理解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本事。

人际距离;跨文化交际;体距;体触。

人际距离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一样国家的人在谈话时,对双方坚持多大距离才适宜有不一样的看法,谈话双方身体接触的次数多少也因文化不一样而各异。如果对不一样文化中的人际距离理解错误,则会引起人际交往的障碍。钱敏汝(1997)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障碍是影响人际交往的最高层障碍,而语言差异只构成影响人际交往的最低层障碍。

美国人类学家hall(1973)认为,空间的变化会对交际产生影响,加强交际效果,有时还会发挥超过言语的作用。所以,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了解对方文化的空间语言是必要的。

人际距离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人际间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社会距离,语用距离,文化距离等。

空间距离指围绕在一个人的身体周围,具有看不见的边界的、不允许他人侵入的区域。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所以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也会因文化的不一样而不一样。本文将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对中西方文化中人际间的空间距离进行比较。以下将从体距行为和体触行为两个层面探讨中西方人际距离的异同。

2-1四种体距。

体距,在人际交往中指人们在身体空间上相距的间隔。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个人空间。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很多,包括性别、年龄、个性因素、关系远近和文化背景等。

hall(1982)以对中产阶层北美人的观察为基础,把交际者之间坚持的身体距离分为四种: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

在亲密距离中,近者能够没有距离,远者从6-18英寸。一般来讲,美国中产阶级认为在公众场合不宜坚持亲密距离。个人距离近者1.5-2.5英尺,远者2.5-4英尺。在这个距离内,通常是谈和个人有关的事情。社交距离近者4-7英尺,远者7-12英尺。例如同事之间在谈公事时,通常坚持在社交距离的近距离内。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也大致坚持这个距离。如果是7-12英尺的距离,一般谈论的都是比较正式的公事。公众距离近者12-25英尺,远者25英尺以上。例如进行公众演讲时,演讲者和听众一般坚持这种距离。

hall认为这四种距离不仅仅存在于美国文化中,在其他文化中也都存在,可是在不一样的文化中具体的距离区域大小各有异同。

2-2中西方人际交往中体距的异同。

有关中西方个人之间距离的比较,中外学者都进行过相关的研究。美国学者布罗斯纳安(1991)认为中国人之间的体距比西方人要小,并认为中国人的近体距离要比英语国家的人开放得多。他写道:“英语国家的人在一齐时,如果有局外人走进18英寸的范围,即使是在大庭广众之中,也必须会被看成是一种侵扰。中国人却不必须有此感觉。他们看来,公开场合就是绝对的公开。”

中国学者潘永墚(1997)对于中国人讲话时交谈者之间的距离作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国人与英美人交谈者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潘永墚发现中国人在朋友、熟人之间的个人交谈,双方距离在0.5~1米之间,一般社交活动中双方距离在1.5米左右,对着人群讲话都在3米以上。

经过这些研究我们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人对个人空间越来越重视,中国人的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以及公众距离都和北美人比较相近。但区别是,在中国人看来,公共场合就是绝对公开的,而美国人却不这么认为。例如,笔者发现,在美国的学生餐厅,如果美国学生走进他人约0.5米甚至是1米的近体距离,常常会说“imsorry”,表示歉意,美国人认为这是对他人的一种侵扰。而在中国,中国人一般认为公共场合就是绝对公开的,没有必要因为走进旁人的近体距离而表示歉意。

此外,研究发现,一般来说拉丁美洲人和阿拉伯人交谈者之间的距离比北美、北欧之间的距离要近。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时会凑得很近。而拉美人和美国人交谈时,拉美人往往会向前靠近,美国人却会向后退以坚持距离。英国人与意大利人交谈时,意大利人往往不断地向前靠近,英国人则不断地后退。总之,不一样的民族与文化构成人们之间不一样的空间区域,而人们交谈时都是要坚持自我习惯的距离。

3-1接触性文化和低接触性文化。

有些民族的人身体接触较多,有些民族的人身体接触较少,所以文化能够划分为“接触性文化”和“低接触性文化”(胡文仲,1999)。

接触性文化中的人在交往中身体接触较多,包括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地中海地区(包括法国、希腊、意大利)、欧洲及中东的犹太民族,东欧及俄罗斯人,印尼人及西班牙血统的民族等;低接触性文化中的人在交往中身体接触较少,包括北欧大部、德国、英国和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族人以及日本人。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的身体接触也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在异性之间,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此刻的情景也有所改变。

3-2公共场合体触的文化差异。

中国人对于公共场合的身体接触不敏感。在公共汽车、地铁、超市或者大街上偶尔不慎碰到其他人,中国人常常认为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会表示歉意,被碰到的人一般也都采取宽容态度。而英美人对于公共场合陌生人之间的身体接触十分敏感,往往都极力避免,他们忌讳在拥挤的公交车或地铁上与陌生人的身体有长时光的接触,从人堆中挤过去更是大忌,并且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通常情景下,偶尔不慎碰到其他人的身体,总要表示抱歉。如不及时表示道歉,对方的反应会很强烈。这与一些人口拥挤的中国城市的情景相当不一样。以下的例子来自笔者对一位有过留美经历的中国教师的访谈。

这位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在美国期间,有一次和朋友在一座美国小城镇的街道上散步,她朋友的胳膊不细心碰到了一个走过的美国人,可是他们没有道歉,结果那个美国人愤愤不平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在走远后他们仍然觉察到身后有敌视的目光。事后他们对这次经历记忆深刻并深感不解。能够看出,这次不愉快的经历是由于体触行为的中美文化差异引起的。

另外,国外的调查证明英美人、法国人与拉丁美洲人在身体接触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调查发现,一般关系的两个人坐着谈话时在一小时之内触摸对方身体的次数是:英国伦敦0次,美国的盖恩斯维尔2次,法国巴黎10次,波多黎各的圣胡安18次。我国的潘永墚教授(1997)对中国人进行了类似的调查,发此刻公园中交谈者体触的次数平均是8次。

这说明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的身体接触比英美人次数多,但比法国人、拉丁美洲人次数少。

3-3社交性拥抱或亲吻的文化差异。

在西方国家,家庭成员、关系密切的朋友在分别一段时光以后再次见面,或者在告别时,常常拥抱和接吻。这在西方国家是一种礼仪。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通常人们不会在公共场合拥抱、接吻。胡文仲(1986)调查发现,在美国人看来只可是是属于社交范围的拥抱接吻,中国人往往会感到十分尴尬。虽然此刻中国大城市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恋人或者亲友见面或分别时有时也会拥抱,但在比较偏僻的农村地区仍很少见。有学者认为,习惯于拥抱接吻的华人对美国文化的其他方面也都比较适应,并能够由此看出华人理解当地文化的程度。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中美人际交往的误例剖析。一位中国的访问学者参加了美国大学的一个聚会,聚会结束后,多数人都拥抱道别。一位女士也过来拥抱这位中国访问学者,但他立刻变得浑身紧张。其他女士注意到他的不安,都没有过来拥抱他。但看着别人撇开自我相拥时,他不禁有局外人的感觉。这位中国访问学者的尴尬可能会得到很多中国人的认同。尽管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中国的异性朋友仍然不习惯在公众场合拥抱。对北美人来说,这位中国访问学者对拥抱的不安反应则被理解为保守和不友好。

3-4同性之间体触的文化差异。

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同性之间手拉手或者搂肩膀走路,是一种正常现象,是能够理解和允许的。在西方国家,两个青年男子或女子手拉手在街上走路,往往会被认为是同性恋者,而异性间同样的行为却被视为自然。以下的例子是一个真实的中美人际交往的误例剖析。

一个年轻的美国女外教在一所中国大学教英语,她常理解学生的邀请外出参加活动。可是在中国交通拥挤的街道上过马路时,她常常觉得心惊胆战。结果,过马路时女生们就拉着她的手或挎着她的手臂,男生们却羞于照顾。这位女外教觉得很别扭,以至于一到过马路时就赶紧远离女学生,因为这使她联想到同性恋而深感不安。可是,中国女性间类似的身体接触却很平常,而普通关系的异性之间却不习惯于身体接触。

3-5有关触摸孩童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的文化中,触摸小孩是一种亲昵的举动,成人能够摸孩子的头也能够抱过来亲吻。如果是朋友或者邻居的孩子,人们会认为这是友好的表示。可是在西方,除非是家庭成员或者极为亲密的朋友关系,通常人们都不能随便触摸或者亲吻孩子。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妈妈们常常会抱怨说中国人喜欢抚弄他们的小孩子,这种行为让她们觉得很别扭和尴尬。虽然她们明白这种对孩子的触摸是友好的表示,可是这种行为在西方文化里却被认为是冒昧的、粗鲁的。

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的本事,包括与异文化的合作伙伴的交际本事,不一样文化间的合作本事,适应职业活动的本事,独立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本事,人际交往、组织和应变本事等。经过中西方人际距离的文化差异的比较,我们能够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培养体距行为的文化差异意识。外语学习者应当注意体距行为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应当事先了解对方文化中人们在交往中的距离,交流时与对方坚持适宜的体距。

2)培养体触行为的文化差异意识。外语学习者应当注意体触行为的文化差异,在和不一样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应当首先了解对方文化是接触性文化,还是低接触性文化,也应当学习对方文化中的体触行为所表达的含义,同时也要避免一些对方文化反感的体触行为。

3)对异文化的人际距离坚持理解和包容的态度。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不一样文化中人们的空间观念也有所不一样。差异构成的原因往往和对方文化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价值观念等因素有关。在跨文化交际时,外语学习者对异文化的空间语言应当持有理解和包容的态度。

4)重视跨文化交际本事的培养。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也要重视学习对方的文化,并比较其和本国文化的异同,注意跨文化交际本事的培养。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意识到中西方文化中人际距离的诸多差异,才能减少由文化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从而进行更为有效的交际。外语学习者除了学习语言本身之外,还应当对异文化的体距行为和体触行为坚持敏感,注重提高跨文化交际本事。

[1]钱敏汝。跨文化经济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

[2]hallsilentlanguage[m].n.y.:anchorpress,1973.

[3]綦甲福。人际距离的跨文化研究-论中国留德学生的人际距离体验和跨文化学习[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2007.

[4]hallhiddendimension[m].n.y.:anchorbooks,1982.

[5]布罗斯纳安。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比较[m].毕继万,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6]潘永墚。身势语与跨文化理解[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1).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1.

[8]戴凡,smith,stephenlj.文化碰撞-中国北美人际交往误解剖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下面小编整理了中国酒文化的完整内容供大家参考!

酒种的不同在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酒莫过于白酒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中国的酒文化就是白酒文化。而西方主要是葡萄酒为主。

酒杯方面中国古代酒器以瓷器、青铜器和漆器闻名。中国酒器以形象优美,装饰众多而著称。西方人注重不同的酒,喝酒的器具也不一样。所以他们有葡萄酒杯、白酒杯、红酒杯、白兰地酒杯等。

饮酒礼仪的不同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顺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

饮酒的目的不同在中国,酒经常被当做一种工具。酒在中国人眼里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所以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缺乏对于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饮用之后带来的美妙作用。在西方,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

酒的故乡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他税赋形式有关。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换交替,反映了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化。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酒的作用远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酒神精神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与官司人、商人、匠人、农人相比,文人似乎和酒更有缘分。一是文人多嗜酒。酒能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作文,每有佳句华章。饮酒本身,也往往成为创作素材。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页页都散发出酒香。李白和杜甫,中国文人的.杰出代表,都终生嗜酒。李白自称“酒仙”,杜甫因有一句“性豪业嗜酒”,被郭沫若先生谥之为“酒豪”。“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郭老还煞费苦心地统计出,在他们现存的诗作中,言及酒的,李占17%,杜占21%。这就使我们想到,假设没有酒,李杜的诗歌一定会少了许多韵味,我们今天读到的《李太白集》、《杜工部集》,也一定会薄了许多。

二是文人饮酒特别讲究那个饮的过程,特别讲究饮酒过程中的那套繁文缛节。于是,便要制定颇为严刻的觞政,便要舞弄花样百出的酒令。那酒令,可不是好玩的,是对人的聪明才情、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和应变能力的严峻考验;没有满腹诗书和机敏睿智,是要临场出丑的。文人们硬是把这一套玩出美妙的极至,硬是把经史百家、诗文词曲、歌谣谚语、典故对联等等文化内容,都有出神入化地囊括到酒令中去了。于是,酒宴始终,便充溢着浓浓的而又绵绵的书卷气和文化味。觥筹交错中,不仅享受了酒的醇美,也享受了文化的馨香。古代文人宴饮时的逸雅情趣,我们是不能亲眼见识了,只能从《红楼梦》、《镜花缘》等小说和记载酒令的书籍中窥知若干。由于文人的参与,饮酒才饮出了档次,饮出了境界,饮出了无限风光。酒文化中的精彩部分,实在是文人创造的。“五四”以后的现代文人,也常相聚宴饮,连鲁迅先生也多次参加,《鲁迅日记》中常有记载。他那首诗《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成为名联),就是在郁达夫做东的宴席上做成的。郁达夫更嗜酒,曾有“大醉三千日,微醺又十年”之句;酒中醉中,他乘兴做出许多好诗文。新文人雅集,樽俎之间仍然充满文化味,谈诗话文,即席吟咏,仍是一大主题。丰子恺就曾写道:“世间最好是酒肴,莫如诗句。”五四运动,狂飙突起,涤荡了旧世界,但千古传下的酒文化仍然一脉相承。创造新文化的新文人,一端起酒杯,仍似他们的先辈。

酒的艺术

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泰山之形。

“李白一斗诗百篇,(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态。

酒精饮料

白酒是中国世代相传的酒精饮料,通过跟踪研究和总结工作,对传统工艺进行了改进,从作坊式操作到工业化生产,从肩挑背扛到半机械作业,从口授心传、灵活掌握到有文字资料传授。这些都使白酒工业不断得到发展与创新,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一批厂家成为中国酿酒的大型骨干企业,为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应继承和发展这份宝贵民族特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酒文化,使白酒行业发扬光大。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中西方文化无论从萌芽、发展到现在的格局无疑是各具特色的。一个偏重群体关系和整体作用,提倡大家庭理论;一个偏重个体能力和英雄主义,提倡自由万岁。在两个文化理念截然相反的作用下,我们必须融合两者意识上的差异,在文化层次本身找到共性,以利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

差异;价值观;文化。

历史发展至今,中西方文化就像两条时而胶着、时而分离的不规则线,同样源远流长,同样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相互交融。但,无论任何时候,两者从未有过平行的时候,因此,研究世界文化不可能单一的研究中西方某个文化,而应全面、系统的对中西方文化加以研究。

1.1文化的定义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burnett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1.2中国文化定义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1.3西方文化定义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中西方文化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两种文明都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演化才成型。迄今,无数学者为更好的研究两种文明,划分了各种各样的时期或时代,以将历史分割成各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研究。在此,笔者参考各权威观点,结合自己的观点,在权威学说的基础上以阶段性为前提,简单描述一下中西方文化各自的特点,以便更好的对论题加以研究。

2.1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在西周时期创造出了中华文明的母形。这一时期建立了“余一人“的专制王权思想,敬德与重民思想开始萌芽,西周时期我国宗法社会与宗法文化开始成型,并且对后世中国文化脉络和思潮的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国时期,平民观点开始兴起,以孔子、孟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等为杰出代表。我国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状况。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同时法家、道家思想并立。至此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谦、恭、信、敏、慧”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价值观。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就是细节服务于整体、突出整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2.2西方文化的特点西方文化经过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长期统治,阿拉伯文化的融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出现了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经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18世纪的启蒙运动,现代西方文化到19世纪臻于成熟,并向全世界扩张。西方文化在20世纪面临着来自内外多方面的挑战。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只反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方面,表现出其躁动不安的情绪,远远不能概括其全貌。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自然科学和科研为核心的文化发展观。总的来说,西方文化就是突出细节、突出个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3.1西方文化文化的发展态势不同中国文化中整体上来看,属于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家国文化。由于中国所处地理环境较为优越,给予了人一个可以长期居住生产的环境,所以,这种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条件便使家族发展的很快,安居乐业、居安而不思流动,就容易促使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家族繁衍、代代相传,家族纽带越来越复杂,尊老和祭祖现象就必然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产生,家族观念,宗法制度也就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了。所以说,中国为什么叫家国,因为,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和国仅仅是规模上的差别,于此,这种静态文化和家国文化直接促成了中国仁、孝、礼、信为核心的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

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一种动态文化、一种斗争文化。西方文化三大起源(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均源自地中海沿岸,西方的地理环境、气候促成了流动性较强的文化。并直接促使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薄弱,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得以发展传承,由此产生的竞争意识、斗争文化更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3.2中西方文化中的伦理观念不同中国文化主张家庭伦理本位,而西方文化主张个人本位。上点已经提到,中国以家国主义文化为核心思想文化,以家族为本位,家庭便有长幼之序,夫妻之分,家庭成员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而西方的地理环境及种种社会关系导致个人主义的兴起,导致家庭、家族纽带功能相对松弛。“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义充分说明了西方文化中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骑士精神、英雄主义的盛行源自于此。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思想使即使亲人间的界限也划分得非常明确,aa制、强调子女独立生活,喜欢谈论一己之所得。伯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认为只有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充分发展。存在主义把这个基本观念推向了极端,鼓吹“人是绝对自由的”,“他人就是我的地狱”。3.3中西方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基本观点不同杜维民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与基础问题,战国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以政治伦理学相当发达。而西方文化较多关注的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希腊注重的中心问题,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

中国的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儒家强调人在社会要有所作为,道家追求长生,佛家强调人的觉悟。同时建立了君臣、父子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学而优则仕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而科学研究可发现自然规律的探究行为并未得到重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应物”。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古希腊泰勒斯的自然哲学开始,探索自然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就成为了欧洲思想的主流。西方科学起源与对自然的探索和研究,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名垂千古的科学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因而产生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人可以征服,控制自然。西方人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因而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

中国文化强调“诗言志”、“文以载道”和“天人合一”的文化价值观和整体综合。中国文化讲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教化民众,中国广大文人苦读孔孟、圣人之学,学而优则仕,为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托物言志”、“诗以言志”成了中国大部分文学作品的特色。同时也是“中国式特色”。现代西方文化倡导“为艺术而艺术”和多元的文化观。从康德提出“美只是形式”开始,纯粹的美感不应渗进任何愿望、任何需要、任何意志活动的说法在西方现代美学中成为占支配地位的思潮。克罗齐主张直觉即艺术,主张衡量艺术只有一个标准,即艺术标准。西方文化中的多元文化观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文化形成的多元性;二是文化构成的多元性。

在文化结构方面,中国以整体综合见长,强调整体的作用;而西方以细节分析见长,突出个体的作用。例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顺序上,中国习惯按年、月、日,国家、省、市等由整体到部分开始书写,而西方恰恰相反。在姓氏排列上,中国姓氏先是宗族、辈分然后才是名,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而西方姓氏先是自己名字、然后才是父名、族姓,突出的是个人。

在中西方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上,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主张谦虚谨慎、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说并不是说中国文化相对与西方文化来说是不变的文化,是封闭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强调“和平、稳定”;但这不意味着就是不变与封闭。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和一”;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具有“海纳百川”胸怀和“户枢不蠹”的发展性眼光看待天地;因此,在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中一直强调“兼容”与“动”的观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与变化观点——“仁者乐水,智者乐山”便是这种观点的具体体现。

[1]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谢遐龄。中国政治思想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辜正坤。中西方文化比较。博览群书,2001.2。

[4]冯承柏,王中田,俞久洪。西方文化精义[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介绍

茶文化是一种文化元素,是产生于人们种植茶叶、饮茶过程中的一种文化形式,随着全球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如今茶文化已经在中西方各自形成了内容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通过对茶文化进行深层次剖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更是一种从内到外的精神引领,通过开展茶文化教育,能够对人们产生影响。我国是茶叶产地,也是茶文化最早形成体系的国家。

而西方茶文化则是在全世界融合之后形成的,尽管其产生历史不同,但都各自形成了与茶相关的文化体系。当前我们在开展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时,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只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和途径,想要真正意义上做好文化教学,就必须深层次分析中西方茶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别。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两者产生时代背景不同,融入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内容,形成了各种文化元素。根据相关着作记载,我们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饮茶的习惯和历史。

而随着茶文化逐渐从贵族生活走向大众,在唐朝时期,饮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逐渐形成。

我国茶文化形成于封建时期,主要推崇的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佛教文化和道家文化辅助结合的文化机制,而整个茶文化中也能明显地看到这一系列内容。

而西方茶文化则与其完全不同,我国茶叶传入西方,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随着全球贸易开展实现传播的,西方的茶文化基本与资本主义发展相同步,因此无论是早上茶,还是下午茶,都能看到西方茶文化的特色。

中西茶文化形成于不同时期,而且各种茶文化内都与其所处时代之间有着极大关联。正是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特点和内涵的茶文化。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两者饮茶、品茶习惯上的差异,中国人喝茶时,对冲泡水、茶具、茶道等,都有着一定要求,同时也可以很随意。

中国人饮茶,更多在于品。这其中反映了一种态度、理念。因此中国茶文化中,往往有着一种休闲、养生的认知含义。而西方人在饮茶时,则添加了牛奶等各种元素,整个饮茶过程更加丰富。

中国人在喝茶时,往往比较随意,而西方人在喝茶时,通常时间较为固定,且其中生活元素更浓厚。由此可见,正是中西方截然不同的饮茶方式和理念,使得中国茶文化融入了情感,而西方茶文化更多倾向于实用。但总的来说,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受其产生环境所决定的,因此其实际上就是两者文化体系的根本上差异。

中国茶文化的根基和西方的茶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中国茶文化的根基可以简要概括为三个字:“观、闻、品”。

“观”就是用眼睛去观看茶树生长的环境、树的大小,茶叶的外形、叶底、汤色的变化; “闻”就是当拿到一款茶叶的'时候,首先会用鼻子闻香气,在开汤之后,闻杯底和茶汤的香气;“品”就是当把茶叶冲泡出来以后,用口舌去品茶汤的滑润度和厚重度。

香气馥郁

而西方的茶文化不像中国茶文化那么厚重,它追求的标准首先是茶叶有没有对健康有害的物质,主要以检测农残之类的一些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比如立顿红茶,它的原料很多是以红碎茶ctc为主。世界上主要产茶国除中国外,还有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越南等,这些国家的劳动成本远低于中国。另外,这些国家的茶叶是以做红碎茶为主,红碎茶在采摘的过程中不需要看叶底和形状,在采摘茶叶时就可以使用半机器化操作。中国的茶叶按照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等标准,以人工进行采摘为主,单纯用人工采摘茶叶一个人一天采5一20公斤,而用半机械化采摘,三个人一天可以采摘1吨左右,也就是一个人一天采收300多公斤,远远低于中国的生产成本。条索黑亮粗壮 因为工艺和标准的不同,机械化采摘难免掺杂一些茶梗和老叶片,用来做绿茶、普洱茶、白茶是不行的,这些在分类的标准中都属于次等茶,而用于做红碎茶,发酵并打碎做成小包茶叶,老叶片和茶梗通过发酵进入产品中,不用单独剔除出来。在中国茶体系中属于劣势,在西方却变成优势。汤色金黄明亮 从相关数据看:目前中国茶叶的生产成本从30—100元/公斤,因不同品种、工艺、茶类、采摘标准不同成本差异巨大。国际茶叶出口均价为3美元/公斤左右,中国茶叶出口平均价为4.5美元/公斤左右。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7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达35.5万吨,同比增8.1%;出口额达16.1亿美元,同比增8.7%;出口均价4.54美元/公斤,与上年相比略微下降。从出口量来看,最大的5个主产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近90%,其中浙江出口量最多,占全国出口量的近50%,其次是安徽,占17.9%,湖南占比9.1%,往后依次是福建、湖北、江西和云南。从出口额来看,浙江出口额占比31.72%,安徽、福建分别占比15.8%与14.8%,其次是湖北、广东、湖南,分别占比8.23%、6%、5.58%。 2017年茶叶出口至12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万吨的有12个,占全年出口总量的64.8%。分别是: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加纳、毛里塔尼亚、美国、俄罗斯、塞内加尔、阿尔及利亚、中国香港、日本和德国。

一回生·初见陌生 从茶类结构来看,绿茶仍旧是主要出口茶种,出口量占总量的83%;红茶、乌龙茶、花茶和普洱茶分别占比10%、4%、2%、1%。其中,红茶、绿茶和花茶出口量均有6%以上的较大幅度提升。 中国出口茶叶,仍以散装,原材料供给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