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在写作过程中的运用要灵活多样,以符合个性化的表达风格。范本中的总结包含了详细的分析和思考过程,值得借鉴和学习。

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圈划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体会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表达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达中心的描写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圈划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体会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正面描写的作用,学习细致的正面描写表现少年精神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初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巩固初读课文的学习习惯。)。

1、从课文里挑选自己认为需要掌握默写的二十个词语,默写在家默本上。家长签名。

2、朗读课文至少一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解释课文为什么取名为“顶碗少年”,写在书上课题旁边。

二、导入(介绍课文的出处,介绍作者赵丽宏,增加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其他文章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文学的爱好。5分钟)。

1、谁能上来写一写《顶碗少年》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出处?

2、有谁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作者赵丽宏?

(赵丽宏,1951年生,比老师大19岁,比你们大58岁左右,上海崇明人。他也是我们常说起的“老三届”中的一员。当过木匠、乡邮递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1978年,恢复高考时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现为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他在新浪网上有个人博客。

三、新课初读。(初次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的事件、人物、作者的思想感情。10分钟)。

3、顶碗少年的事发生在二十年前,让作者念念不忘,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一说?谁能概括地再说一遍。

(一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了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

4、作者为什么对这件事念念不忘呢?

(因为这件事启迪作者悟出了一个人生哲理,那就是在艰难曲折的人生和艺术道路上,遇到失败和挫折,不能退却,而要鼓起勇气,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被顶碗少年坚持到底的精神震撼,所以念念不忘。)。

5、请同学们圈画出第2到6段中直接描写顶碗少年三次表演顶碗的语句。请同学分别朗读圈划的语句。(5分钟)。

6、能用第2段中的一个词来形容顶碗少年的表演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吗?(5分钟)。

(“惊羡”是哪两个词意义的组合?)作者抓住了哪些令人惊羡的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这些带有杂技表演特征的动作描写对我们学习描写有什么启发?)。

7、再次朗读第2段中描写顶碗少年开初表演的文字。“一位英俊少年出场了。”(老师读)“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却总是不掉下来。”(学生齐读)。

8、第3段、第6段中对顶碗少年完成最后一组动作时又是如何描写的?

8、请大家想一想,三次描写少年表演顶碗的过程,为什么第2段很详细地写了整个表演的过程,而第3、第6段却只描写了最后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的完成情况,其他就不写了?(因为对顶碗少年来说,表演最后的成功在于完成最后一组较难的动作。第一次表演时,前面的动作描写的越详细,精彩,就越突出后面的动作难度大,表演成功的难度大,形成反差。也为下文表演失败,出人意料作了铺垫。而到了第3段、第6段,对顶碗少年和观众来说,前面的表演已经不是大家关心的重点了,只有最后一组动作是否能完成才是重点,所以其他就不写了,只重点描写最后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了。)(5分钟)。

9、面对两次表演的失败,顶碗少年的表现又有了哪些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描写少年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8分钟)。

(圈划出原文中描写的句子。第一次失败,少年也觉得是意外,还很镇定。第二次又失败,少年也对自己的表演能力产生了怀疑,开始失去信心。在老者的安慰和鼓励下再次鼓起勇气。表现了顶碗少年面对失败,虽然也产生过信心动摇,气馁,但最终战胜了自己,没有退却、鼓起勇气坚持到底的精神。)。

10、朗读第3段、第4段。作者对顶碗少年的正面描写给我们的写作带来哪些启发?

(不同的情景里,描写的内容要有取舍,不能什么都写,重复写。对人物的描写要符合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的身份。要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变化描写。)(5分钟,可能来不及,拖到下节课)。

五、反馈。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课堂实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齐读课题《画杨桃》。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回想课文中作者提到了哪些人物?(教师板书:我、同学们、父亲、老师)这篇课文的题目《画杨桃》那么他们对画杨桃这件事各自都有怎样的看法。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内容进行学习。并采用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请大家自学。

过渡:小作者正是牢记父亲的话,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那么怎样读父亲的话。指导读父亲的话。你还喜欢哪个人物的内容请汇报。

2、当学生汇报到老师的内容时。指导重点分析老师的话。

出示老师的话提问:老师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哪句话?学生汇报。

学生讲到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是不是这样,老师拿出一个杨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说一说你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杨桃大家看到的却不一样呢?刚才同学们理解的非常好。你还理解了哪句话。

学生讲到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请你用不要要练习说话,说的时候最好要有一个前提。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老师的话很朴实但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应该怎样读老师的话?和颜悦色是什么意思。请大家用这样的语气试着读读老师的话。读后找生讲评读的情况。大家读的很好那么你能用最短的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吗。给时间背诵。

3、当学生没有汇报同学们的看法时,老师引导:刚才同学们汇报了我和老师对画杨桃这件事的看法,没有人选同学们的看法,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内容呢?学生说明理由(教师板书:嘲笑)那么小作者看到同学们的这一反应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心里又会想些什么?练习说一说。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当时小作者心里是很难受。读到这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小作者听了你的话一定会高兴的。老师看到同学们的这一反应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教育,他的话不仅教育了小作者,也教育了同学们,这种教育用课文中一个词概括是什么教诲(板书:教诲)所以正像小作者最后写到的.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一起读最后一段,请大家快速把这一段背下来。

过渡:画杨桃这件事让作者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这样的事情。请你把这样的事讲给同学听一听。通过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你都有哪些体会、感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也拿起笔用概括性的语言写一写你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写在大家准备好的小书签上。写后让学生读一读把书签送给老师或自己的好朋友,让他们与你共同分享。

小结:老师学完这篇课文也有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老师读自己写的话。

当别人的想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妄下结论,要认真分析,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实事求是。

1、当作者看到同学们的反应后,他有怎样的表现,心里会想些什么?

2、你喜欢文中的老师吗,为什么?

3、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画杨桃》的读后体会。

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计划范文

三年级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贯彻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抓好基础,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计划,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一、班级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已经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情况如下:

(1)本班学生大部分已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

(2)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通过二年级的学习已学会按部首查字典,能确定部首,检索汉字,看懂意思,并学会独立识字。

(4)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

(5)学会打电话、问路等应对用语。

(6)已掌握“留言条”、“请假条”的格式和用处。

(7)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

(8)认识冒号、引号,但是一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运用。

(9)初步使用钢笔写钢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在书写方面有的学生习惯不够好,易错、易涂擦,还需长久的训练。

(10)在阅读兴趣方面,阅读兴趣较低。他们的阅读兴趣还需我们教师的大力培养。

(11)本班中有8名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写作方面比较吃力,语句不够通顺,表达的意思不明确,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其架构主要有四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单元练习。整套教材的结构力求脉络分明、便教利学。

1、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分别安排了以下内容:“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这样做意在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文。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教材在选文上坚持三种价值取向:

一是文化性。即所选的每一篇材料力求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整本教材的文化构成也尽可能均衡合理,有利于学生丰富文化积累,建构他们自己的文化。如本册的课文:有写人的如《少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师》,有记事的如《雪儿》《花瓣飘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菩萨兵》,有科学童话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有介绍科学知识的如《狼和鹿》《放飞蜻蜓》《恐龙》《海底世界》,有描景的如《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荷花》等等。全册书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文化视野比较开阔。思想、道德,修身、做人,审美、科学,传统、现代,本国、外国,情感、理性等等,诸多方面均有涉猎。

二是时代性。即所选课文力求具有现代意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念,让学生接受新思想,逐步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如本册中选入的几篇课文,《放飞蜻蜓》《槐乡五月》《海底世界》《美丽的南沙群岛》《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狼和鹿》《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等,这些文章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饱含着现代人应有的价值观。

三是审美性。即追求选文的美育价值。从文章内容到语言表述,从课文插图到装帧设计,都力求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使学生在读课文、看图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再有,每篇课文编有5道作业题。课后作业主要是读写生字新词,朗读,默读以及理解课文内容的思考题,一般每课课后有1道语言训练题是体现本单元阅读训练点的,必须重点指导,便于把阅读和说话结合起来,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发展相互促进,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习作。

儿童学习语文,靠阅读来吸收“内化”,通过习作“外化”表达;学生习作水平如何,是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因此,习作在语文教学中与阅读同等重要。本册习作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共安排8次,意在为教学提供便教利学的凭借: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个载体向老师传递、渗透习作教学的理念,规范老师的教学,保证习作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学生与教材“对话”之后,能够引发写作兴趣,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并且习作思路得到开启,进而使他们能够顺利突破“习作”这个难点。

4、单元练习。

教材8个单元各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意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复习巩固所学课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全方位地提高语文能力。综合练习的编排自成体系,又与本单元所学课文有一定联系。每次单元练习大体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说说写写”或“想想做做”等板块。“学用字词句”主要是一些字词句方面的练习,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穿插其中,不再是过去的组词、填空一类的机械练习,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写字”是关于汉字书写的归类练习。“读读背背”主要安排两项内容,一是熟记成语,将成语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编写成语歌,让学生记诵;二是积累典范的语言材料,如格言警句、古今诗文、谚语对联、知识小品等。“读读背背”的安排意在丰富学生的积累,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口语交际”则强调交际活动的情境性和互动性,重视交际的文明态度和修养。教材选取了大量贴近生活的话题用于口语交际的练习。“说说写写”或“想想做做”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而设。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书本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课本最后附有生字表,供学生复习用。

三、教学目标。

(一)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民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阅读的习惯。

4、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6、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三)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99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51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四)口语交际:

1、难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五)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稞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初步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六)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继续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四、具体实施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标,体会新课标的精神,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脚步。

2、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创造教育,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3、发掘他们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逐步学会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5、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6、改变以往单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否科学。尽量避免学生间的“横”向比较,而多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7、利用有利时机,给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说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一则新闻,强调说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与生动。

8、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一、班级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5人。接班三学年来,学生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情况如下:本班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通过二年级的学习已学会按部首查字典,能确定部首,检索汉字,看懂意思,并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学会打电话、问路等应对用语。已掌握“留言条”、“请假条”的格式和用处。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认识冒号、引号,但是一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运用。初步使用钢笔写钢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在书写方面有的学生习惯不够好,易错、易涂擦,还需长久的训练。在阅读兴趣方面,女生的兴趣较浓厚,下课随处可见坐在教室里认真看书的同学,但有一部分男生的阅读兴趣较低,只喜欢看图画故事,不喜欢看长篇文字的书籍,他们的阅读兴趣还需我们教师的大力培养。本班中有七八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写作方面比较吃力,语句不够通顺,表达的意思不明确,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其架构主要有四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单元练习。整套教材的结构力求脉络分明、便教利学。

1、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分别安排了以下内容:“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这样做意在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文。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教材在选文上坚持三种价值取向:

一是文化性。即所选的每一篇材料力求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整本教材的文化构成也尽可能均衡合理,有利于学生丰富文化积累,建构他们自己的文化。如本册的课文:有写人的如《少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师》,有记事的如《雪儿》《花瓣飘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菩萨兵》,有科学童话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有介绍科学知识的如《狼和鹿》《放飞蜻蜓》《恐龙》《海底世界》,有描景的如《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荷花》等等。全册书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文化视野比较开阔。思想、道德,修身、做人,审美、科学,传统、现代,本国、外国,情感、理性等等,诸多方面均有涉猎。

二是时代性。即所选课文力求具有现代意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念,让学生接受新思想,逐步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如本册中选入的几篇课文,《放飞蜻蜓》《槐乡五月》《海底世界》《美丽的南沙群岛》《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狼和鹿》《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等,这些文章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饱含着现代人应有的价值观。

三是审美性。即追求选文的美育价值。从文章内容到语言表述,从课文插图到装帧设计,都力求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使学生在读课文、看图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再有,每篇课文编有5道作业题。课后作业主要是读写生字新词,朗读,默读以及理解课文内容的思考题,一般每课课后有1道语言训练题是体现本单元阅读训练点的,必须重点指导,便于把阅读和说话结合起来,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发展相互促进,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习作。

儿童学习语文,靠阅读来吸收“内化”,通过习作“外化”表达;学生习作水平如何,是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因此,习作在语文教学中与阅读同等重要。本册习作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共安排8次,意在为教学提供便教利学的凭借: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个载体向老师传递、渗透习作教学的理念,规范老师的教学,保证习作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学生与教材“对话”之后,能够引发写作兴趣,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并且习作思路得到开启,进而使他们能够顺利突破“习作”这个难点。

6、改变以往单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否科学。尽量避免学生间的“横”向比较,而多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7、利用有利时机,给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说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一则新闻,强调说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与生动。

8、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1、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只有38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21人。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性格开朗,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在语文学习方面,本班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优秀生比较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知识掌握牢固,部分孩子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还有少数学生,上课好动,课后拖欠作业,学习质量不高。考虑到三年级是小学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学年,本学期将继续加强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培养,加强规范字的练习,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2、本学期教学目标(全期思想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知识传授目标)。

1、认识200个,会写3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熟练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6、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练习写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8、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中有目的的收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教材分析(要求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的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其中“多彩的生活”和“灿烂的中华文化”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内容,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使专题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本册教材是在二年级基础上编写,教材结构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

4、丰富课文内容,学习自由。

4、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

(3)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3、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4、开展培优补差工作。

(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

(2)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结对辅导。

(3)与课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4)鼓励为主,及时表扬。

5、教育科研计划。

1、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2、在教学中实施游戏情趣教学。

3、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贯彻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抓好基础,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年级语文天都峰课堂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爬天都峰》。

板书,生书空,齐读课题。

师:要爬这座山,你都做了哪些准备呀?(拍一拍书)

生1(会意,纷纷举手):我查了一些不懂的词语。

生2:(抢着说)我读了好几遍课文。

生3:我勾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

……

生读课文。

生1: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个小女孩去爬天都峰的事。

生2:我有补充。这篇课文讲的是放暑假,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刚开始不敢爬,后来看老爷爷也来爬山,就敢了。

师:你补充得真好!那刚才大家读给自己听时,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在这句话里,我从“白发苍苍”这个词语体会到老爷爷年纪很大了。

师:(拍生肩,微笑)抓住了“白发苍苍”这个词语体会,真好!

生:“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从这句话知道了天都峰非常高。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云彩在上面已经很高了,峰顶还在云彩上面,就更高了。

师:说起来头头是道啊!(生笑)天都峰这么高,你看到了么?

生一愣,随后会意,笑,举手。

生:“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我从抬头这个词体会到天都峰太高了,要仰着脖才能看到。做抬头的姿势,其他生笑。

师:真是身临其境啊,那咱们都来仰头说说:“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生仰头惊叹。

生1:老师,我觉得作者说的话有问题。

师赞许,带询问的神情。

生1:峰顶在云彩上面,抬头望又怎么能看见呢?

师:你问的很有道理,同学们看看你对他们的话有什么看法?

生2:我觉得刚才、、同学说得有道理,是不是该改改。

师:我们听听这位专家的宝贵意见

生笑后略一思索:“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被云彩遮住了,,我都看不见哩!”

其他生笑。

师:我想我们应该为他的反应迅速而鼓掌,你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3:我刚才看了一下课文的插图,我觉得应该能看见,因为云彩是薄薄的,不是紧紧的为在山顶。

生4:我也觉得能看见,有一回我去爬山,到了山顶云彩像雾一样。

师:胜不骄,败不馁,是真正的勇士。刚才同学们的辩论,使我想到了李白的那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山顶云雾缭绕,隐隐约约,依稀可见。

生点头。

师:那咱们带着刚才的理解在发出惊叹。

生读。

生:老师我不明白笔陡的意思。

生:我知道笔陡是陡峭的意思。

师:你能告诉他你是怎么知道的就更好啦。

生:。

生2:也可以换个词试试。

生3:我是拆开想的,笔是笔直,都是陡峭,连起来就是笔直陡峭的意思。

师〔举起笔〕:这么直上直下的,陡。

生:我从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也体会到天都峰很高很陡。

师:你体会得真好,我相信你读这个句子也一定能读出又高又陡的感觉。

生读。

师:不错,要是我们看到这么高这么陡的山,会怎么样?

生1:哇噻,太高了我能爬到山顶吗?

生2:我腿肚子都软了。

师:就带这种感觉读出天都峰的高、陡。

生热情高涨的读。

师:刚才我们谈的是看到山的感受,读课文时还有其他感受吗?

生:我从第六、七自然段体会到爬山很辛苦、很艰难。

师:你看大家都很想听听你是怎样体会的。

生:我是从“奋力”、“手脚并用”这几个词体会到的。

生:“攀着

”也说明他们爬山很费劲。

师:那我们都好读读这个自然段,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的感受,可以朗读,可以表演,也可以谈谈你的想象。

生:读第六、七自然段。

生1:我想读一读。

生2:我想表演。

师:谁能详细的给大家描述描述,当个现场的解说员。

生3:描述。

生4:我也想表演。

师:你还说出了当时的想法,真好。

生5:我是想象的。我奋力向峰顶爬去,山峰呼呼的刮着,我的手都被勒红了。还是满头大汗。

生6:我也可以换一个词,是“气喘吁吁”。

师:〔与其握手〕:我也想到了这个词,叫不约而同。

出示投影。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生想象填写。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爬呀爬,那老爷爷又是怎么爬的呢?

安排小组活动。

各组选代表说。

生1:老爷爷的白发在风中晃动,他爬几步就要歇会儿,喘口气,她累得腰酸背痛,有时还咳嗽一下,可他还是一个劲儿向上爬。

生2:老爷爷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往上爬,一会儿抬头望望我,一会儿又咬着牙、低着头,奋力向上爬。

生3:我们组还是表演。

师表扬:你演的'老爷爷象极了,我们终于爬上山顶时,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欢呼雀跃。

师:除了胜利的喜悦,没别的拉!

生思考。

生1:老爷爷为什么要拉一拉我的小辫子?

师〔走过去轻轻地拉一拉这位同学的小辫子〕,你善于思考,老师喜欢你。

生笑。

生2:我原来很害怕,后来为什么又这么起劲儿?

生3:爸爸为什么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师:看来胜利还没有冲昏我们的头脑,有问题就会有收获。

板书:汲取力量。

老师相信大家能从书中找到答案。

生读书。

生1:读7、8自然段对话他们都是受到对方鼓励有勇气爬天都峰的。

生2:读3、4、5自然段的对话,我觉得从这里更能体会到他们是怎样有其爬山的。

师出示投影。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师:好好读读,看从这个也字你能读出什么?

生比较读。

生1:老爷爷的意思是,小朋友,你这么小也敢来爬天都峰。

生2:老爷爷想,这小孩儿,胆子这么大,敢爬这么高的天都峰。

生3:小孩和老爷爷一样,也是觉得老爷爷的胆子大。

生4:小孩也不敢相信,老爷爷这么大岁数了,还来爬这么高的山。

师:那把这种半信半疑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

投影出示。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爬吧!

师:现在老师是记者了,老爷爷你怎么敢爬这么高的山哪?

生:小孩都敢,我这么大岁数了,连孩子都不如吗?

生:小孩子不怕困难,我老头子也不能怕!

师:小朋友,你不发颤了,为什么?

生:是老爷爷的精神鼓舞了我,给了我力量!

生:是老爷爷给了我勇气!

师〔牵左右生的手〕: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吧!

师生齐读。

师:这回谁知道怎样汲取力量?

生1:就是受别人的鼓舞。

生2:就是从别人那里得到勇气。

生3:吸取别人的优点。

生4:吸取别人的长处。

师:你从别人身上汲取过力量吗?

生思考。

师提示:爸爸、妈妈、同学、老师。

生1:我从妈妈身上汲取到力量,有一回,妈妈生病了,她还坚持上班,我很受感动,我上学也尽量不请假。

生2:爸爸爱看书,我就向他学习,身时候都要看书。

师:我们可以模仿着爬天都峰这一课把你汲取力量的故事写下来,老师也会从你身上汲取到好多力量,因为你懂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时,你是最棒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反思

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这些流行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

1.“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课堂上,教师言罢,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只有大声朗读么?这跟教师的导向有很大关系。在小学阶段,教师比较强调高声朗读,因为,这样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师检查。但是,其他的阅读方式学生难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退一步说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也不要总强调“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随心舍弃了。比如默读和浏览,要求学生将字码直接译为意码,这是一种高心智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对默读提出了具体的分段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默读。但在学生自主选择时,往往避难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欢的方式读,极易让学生产生遇难逃避的不良心理。

2.“你学懂了什么”。

教师话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场面热烈感人。教师或全盘肯定,或蜻蜓点水式评价,不深究,听之任之。仔细品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可谓竞相纷呈。然而遗憾的是,教师的种种表现常缺乏针对学生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及在情感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的功力,给人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的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又是从“零起点”开始,很少去考虑学生已经获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资源浪费。

3.“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

如同在语文课堂中设置了学习超市,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表面上看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对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或写人、或叙事、或状物、或说理。结构或并列或总分,文体有别,结构各异,所以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值得商榷。

4.“你真棒”。

现在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牛顿”,夭折了一个“爱迪生”。殊不知,一味这样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柔杀手”。当课堂上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的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你们都有一定道理”“你们都很聪明”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赏识的分寸。

1.“自主”与“自流”。

“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还有,在汇报(全班交流)时,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自己没主见,教学无主次,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如此教学如何能有益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教师让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组织学生学习,退出教学的舞台,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了放任自流。

2.合作学习“拉郎配”。

“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风靡小语课堂。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有些主观随意。只要教师觉得该合作学习了,即使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欲望,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我认为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精神和内在的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学习的组织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合作学习的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就会浮于表面。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有的课堂注重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这较多出现在教学常识性课文时。有的课堂热热闹闹、唱歌跳舞,学生的活动形式多,唯独读书不多,语文教学变成了艺术教学。

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课堂实录

生:像五角星一样的杨桃。

生:杨桃从不同角度看样子不一样。

师:杨桃有时又叫阳桃,洋桃。

师:要求学生打开课文,板书课题。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预习后对生字词的掌握。

出示学生的预习本。这么多生字你认为该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嘱”字。(学生没读准字音)

师帮忙纠正。

生:还有“晌”字的日字旁不能写成口字旁。

师指导读音。

生:嘱的笔画也要注意。(师画出中间的笔画)

生:还有严肃的肃字。

师示范板演“肃”的笔顺,学生书空。

师:这个字还是这些生字中唯一的平舌音。

学生读一读。

师:还有呢?

生:悉的上面是撇加米字,不是爪字头。

生:诲是言字旁,不是悔字旁。

师板书两个字,让学生比较。

生:教诲是用语言应该用言字旁,后悔是心里想的,应该用竖心旁。

生:靠字是告加上非。

师:还有什么字跟他相似?

生:排字也有非。

生:悦字是竖心旁。

师:这个字不难记,我们给它换个偏旁。

生:“说”。

生:“锐”。

生:“阅”。

师板书

师:还有什么字?

生:审字上面是宝盖头。

生:申字下面不能写成甲字。

生:熟字是一点一横一个口加个子,右边加个小丸子。

师指导读,一边指导学生复习生字一边擦去板书。

生:我想给同学们出个谜语猜个字“猴子戴帽子”。

生:审字

生:因为帽子是宝盖头,而申是申猴。

师指名学生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生字词。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对这些生字词有更深入的了解。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是讲画杨桃的故事。

生2:直接用文中教师说的话回答

生3;要用自己的眼睛……

生4:我知道了作者的爸爸对作者的叮嘱。

师:你找到了课文中非常关键的语句。

师:还从课文中读出了什么?

生:我知道作者很听父亲的话。

师:你怎么知道?

生1:因为作者按父亲的话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生2:老师说了一段话。当我们看到别人把……

师:是呀!老师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他。其实你们刚才交流的内容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

生:四年级时……

师:这是故事的前因,结果呢?

生:老师先是严肃,然后和颜悦色地表扬。

师:美术老师表扬了这位同学,还告诉了大家一个道理。我们把这句话记下来。

师:看来,抓住一篇文章的内容难不难?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的都是预习中了解的`内容。那你们在预习本中记下了哪些问题?一起来和老师交流。

生:和颜悦色是什么意思?

生:老师的脸为什么变严肃?

生:为什么爸爸和老师的话让作者一生受用?

生:同学们为什么嘲笑他?

生:为什么杨桃像五角星?

师:为什么杨桃像五角星?下课的时候,好好过来观察一下。

生:为什么同学们要笑他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师:呆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就了解了。

师:最后两个问题了。

师:又冒出两个问题了。

师:刚才大家围绕这个内容对课文中间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了问题。……

师:老师讲台上也有一个杨桃,那么他是坐在哪个位置观察的?

师:这个杨桃,引起了同学的嘲笑,老师的表扬……

师:今天的作业是书写生字书写本。

三年级语文课堂心得体会

三年级语文课堂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次美妙之旅,我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获得了许多珍贵的经验和收获。回首这三年,我深深体会到语文课不仅仅是学习字句,更是了解人生道理的一把金钥匙。在课堂上,我受到了老师的悉心照顾和引领,让我明白了语文的重要性,并对三年级的语文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二段:认识语文的魅力。

在三年级语文课堂上,我发现语文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文字的威严和句子的优美,更体现在其丰富的内涵和引导我们探索人生的力量。通过阅读课文,我了解到了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也领悟到了背后蕴含的人生哲理。比如《小石头》这篇课文,通过石头孕育成人、一代代传递的方式,告诉我们人生是一种传承,我们要珍惜和传递这种珍贵的宝藏。这样的课文让我深刻地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学会了感恩与尊重。

在三年级语文课堂上,老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我们的语文能力。老师常常通过排队、朗读、讲故事等活动,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在写作方面,老师经常组织写作比赛,并对作文进行点评,让我们学会自我检查与反思。同时,老师还引导我们多读书、多写字,培养阅读兴趣和书写能力。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语文水平,也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和沟通能力。

第四段:体验语文带来的乐趣。

三年级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严肃的学习场所,更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地方。老师常常利用课堂时间为我们讲述别开生面的故事,让我们在儿时的童话世界中畅游;同时,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我们学习的热情。我还特别喜欢课堂上的朗读环节,那种用力发声,展示自己的感觉非常棒。这样的乐趣让我对语文充满热爱,并且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第五段:对未来的展望。

回顾这三年的语文课堂,我深深地意识到语文是一门有趣、有用、有深度的学科。我将怀着对语文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继续迈进四年级的语文课堂。我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的魅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同时我还希望能够利用语文的力量,传递美好,影响他人,用自己的语文技巧开启更广阔的世界,让我变得更优秀、更自信、更善于沟通。

总结:三年级的语文课堂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束光,在这里,我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技能,培养了兴趣,也享受了快乐。我深深地领悟到了语文的重要性与魅力,并且充满了对未来学习的期待和动力。今后,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用语文开启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年级课堂纪律口号

上课精力要集中,手脚放好我坐端。眼睛专注向前看,耳朵注意用心听。

紧闭小嘴应安静,影响别人多不好。要想说话先举手,多管闲事可不行。

思考问题要全面,回答提问口齿清。讨论交流多参与,团结合作我能行。

布置作业先标记,独立自主来完成。大家自觉守纪律,争取当个好学生。

三年级课堂日记

今天中午写字课时,陈希静匆匆忙忙地跑过来叫我去公共区一下,我过去一看,公共区一片狼藉,我大吃一惊,他们怎么搞的,扫把只有上面的棍了,下部份扔了到处都有。我说:“你们怎么弄的,乱七八糟的。”云天说:“是老师要让我们把墙顶上面的东西弄下来,要动脑筋回家写到日记本里。”原来如此,我也参与了。

可是弄了老半天,那一个东西仍然纹丝不动,我们没泄气,走到多功能厅旁拼命朝墙顶扔,结果,上面的.东西还是没一动不动,扫把的下半部分扔到了上面去了,真是自作自受。

忽然,我想到教室有一根又细又长的棍子,那棍子应该可以拿到上面的东西。于是,我就把棍子拿了过来,还有几个同学把椅子也搬来了。最后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齐心协力,上面的东西终于被我们弄下来了,大家欢呼雀跃!

三年级课堂作文

听,一阵清脆悦耳的音乐响起,同学们就知道下课了,丢下课本,拿上鞋套,像刚飞出笼的鸟似的,飞奔到电脑室门外,激动地乱嚷起来,甚至有的同学竟在电脑室门外跳来跳去。电脑室里的老师听到我们的吵声,生气地走出来,狠狠地训了我们一顿,那时,我们吓得腿都软了,老师说“你们先下去,到了上课再上来。”说完,老师就进了电脑室,“砰”地一声把门关了。我们这些同学听了老师的话,扫兴地下了楼。

又是一阵悦耳动听的音乐响起,我们随着音乐,带着激动、兴奋、快乐地心情来到了电脑室外,快速站好队,一排排整整齐齐地进了教室。

我坐到了座位上,小心翼翼地把主机打开,突然发现,电脑上出现了一群字母,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再看看别的同学的电脑也是这样的,我紧张的心情才稍微平静下来,电脑终于打开了,我兴奋极了,真想让老师快点下“命令”。可过了好久,老师才说“你们自己玩会儿吧!”听了老师的话,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在我换墙纸的那一刹那,电脑又出现了刚开机时的现象,这时我的心像揣了一只小兔子,“砰”、“砰”直跳,等换好了,我才松了一口气。

倦了,把它关闭了。

接着,我找了两首歌曲,刚听得正起劲的时候,那无情的下课铃就响了,打破了我高兴的心情,我非常恨它,真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可惜时光不会倒流,我还是接受事实吧!

随着同学们的拥挤,我被挤出了电脑教室,转身朝电脑室望了望,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但脑子里还在想那些小游戏,期待着下次的电脑课能早点到来。恨不得这一生只做一件事——玩电脑。

课堂趣事三年级作文

你知道同学们在教室怎么学习吗?说起来还挺有趣呢!

在语文课上,温老师会先让我们读书,读完书就开始上课。有时候写作文,有时候讲课文,如果课文有多音字就叫我们写在下面。

在数学课上,冯老师有时候要讲评数学课本或数学黄冈,还有时候罚一些打架的人或不乖的人,还有时候奖励乖的'人。我觉得数学王国里面的两个小精灵很有趣。

在音乐课上,王老师先教我们唱歌,然后就叫我们拿起小钟琴的锤子练习小钟琴,练习的过程中小钟琴铛铛铛,真有趣!

在英语课上,杨老师让我们读书,读完书学习新课,学完新课看电视,我觉得学英语的电视很有趣!

你看,在课堂中学习,是不是很有趣!

三年级课堂作文

上课铃刚打,教室里就嘈杂起来。同学们紧张地默背昨日学的《我爱这土地》。我一边背一边紧张地看着门口,祈祷着教师晚点来到。

这时,语文教师踏进教室,我心里紧张到极点:“完了,今日早上背的全忘光了……要是一会提问就惨了……”

教师清了清嗓子,大家背诵的声音停了下来。果不其然,教师说:“下头检查课文背诵。”他锐利的眼神夹杂着些许鼓励扫视全班,教室里鸦雀无声,比上自习时还要静。我偷偷瞅了瞅周围,大家的头都快低到桌子上了,紧张地看着书本。教师又突然来了句:“今日背诵,由同学们提问我。”

我们的头在一瞬间都抬了起来,眼睛齐刷刷地投向教师,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把疑问的眼神投向同位,她小声说:“教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呀?”

教师之后说:“背诵一向是同学们的一个难关,今日晨读时有个同学问我,教师总是要求同学们背诵,自我会不会背?我突然意识到,要让同学们背会,首先教师要做出表率,所以,我决定这节课由我背诵。”

我们顿时兴奋起来,认真看着课本,检查教师背诵时有没有错误。

教师背完,我们都还沉浸在声情并茂的背诵中,稍后,教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教师脸上绽放开惬意的微笑。此时,室外,风儿沙沙,鸟儿啾啾。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

三年级语文高效学习方法三年级语文高效课堂答案人教版

计划是行动的指南,也是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为了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避免盲目性,从而增强有序性。只要我们能制定一份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主动预习。

强调课前的预习,是学会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初始阶段。—般的预习要达到以下四个目的:

一是要对课文或下一课所学的内容及层次有大致的了解:

二是要巩围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能把新旧知识进行粗层次的有机联系:

三是要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尤其对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知识要特别引起注意:

四是要了解课文后面的练习,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记号,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预习实际上是听课前在思想上、心理上及知识上的准备。

3、做好上课准备。

课堂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

(1)确立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课堂学习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调适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要有旺盛的求知欲:二要有乐观的学习情绪;三要有积极的思维定向。

(3)做好身体上的准备,为了保证有饱满的精神投入到课堂学习。

(4)准备好学习用具,同时注意把课桌整理得井井有条,以免课桌上东西零乱而影响你的学习情绪。

4、专心上课。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上好课、听好课是学习各门功课的重要途径。课堂学习是一顼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讲究策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行之有效的课堂学习策略主要有:

(1)抓住老师的思路,

(2)抓住关键内容,

(3)积极思维,学思结合。

(4)珍惜课上学习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5)注意课堂小结。总之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只有在课堂上达到对老师所讲内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有可能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打好基石出。

5、及时复习。

复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语文复习必须要主动,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

(1)系统整理,

(2)独立作业,

(3)分析错误,

(4)系统小结。

6、课外学习。

(1)要尽可能与课堂学习内容相结合,有利于促进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

(2)课外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要适当,不要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和身体锻炼。

(3)在课外学习活动中,要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练结合,脑手并用。

(4)要争取老师的指导,提高课外学习活动的效果。

一、勤记忆。

这里的记并不同于英语语法的死记硬背,而是指理解地记。例如:当新学一个生字丽的时候,你只需理解了这个字的含义是好看的,漂亮的这个意思,你便能举一反三地理解出秀丽、壮丽、美丽等一大幸和丽有关的词语。长期如此,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懂了许多的字、词。

二、深感悟。

有的同学最怕在测验中出现那些写出文章中心思想的题目。其实要过这一关也很容易。那就是在读文章之时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当我在读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我是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感受、领悟:当家境衰败的时候,父亲还处处关照着孩子的一丝一毫,就像我的父亲在关爱我一样,这时一阵感激之情顿生。如此下来,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轻松地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善联想。

在学习古诗时,我推荐用这种方法来理解诗句、记忆诗句。在老师帮助同学们解释出一句诗句时,同学们就可闭上双眼,仿佛自己穿过了一条时空隧道,回到了诗人所描写的境界中。比如:在学习《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时,在我们的脑海中可以想象出一块种着蔬菜的菜地,绿油油的,一条婉蜒的小溪绕着菜田,推开小屋的门,对面的两座山把青翠的颜色送到了你的眼前。就在这样的联想中,你已经不知不觉地记下了这两句诗的意思。看,理解诗句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四、多练笔。

作文,一个让许多学生头痛的难题。其实也不算什么,只要你记住这几个字:阅读、积累、练笔。从多阅读好的课外书到积累好同、好句,最后勤动笔写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到了关键时刻,自然而然就下笔如有神了。

三年级课堂作文

我已经进入中学了。中学的课堂丰富多彩,特别是那有趣历史课。

最搞笑的还是我们“秋天”的小组呢!不信,你看:一群北京人看着那火红的枫叶,捡起来转来转去,还把它戴在头上,当发饰呢!一群勤劳的北京人打猎回来。你想不到吧,就两三个北京人打了一群狮子回来!天哪!要把人吓死啊,才几十分钟,一群狮子就能打败!真是佩服呀,佩服!

最后一组,我想就更不用说了。冬天还钻木取火呢!

这有趣的任务,逗的大家笑呵呵。我竟没想到初中的课堂这么的有趣!

乐中求学,学中求乐!初中的课堂真是丰富多彩!

三年级古诗课堂实录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它常常借助于形象,曲折地表达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分享了山居秋暝课堂实录,欢迎大家欣赏!

教学构想:

语文新课标突显了人文性和美育,诗歌鉴赏教学中如何体现语言美、意境美、人格美是一个很有空间的课题。因而确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诵读为线,品味为轴,由“画”入“境”,知“情”而出的教法与学法。创设思维情境,开启内在情智,使生生都参与诵读涵咏解读,鉴赏感悟创新的学习。

师:诗歌发展中田园山水诗是最为轻灵又具有浓郁抒情意味的篇章,是唐诗中很有特色的诗篇。从魏晋到盛唐,田园山水诗都成功地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大多借以反映其宁谧的心境。作为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的后继者,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人中较为杰出的代表。他在高蹈者孟浩然等和进取者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等之间,恰好是一座桥梁。在王维遗留的四百多首诗歌中,《山居秋暝》是以静穆为基调的名篇,自然景物清澈、明净。

师:谈到王维,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王维?

生:字摩诘,曾得到张九龄引荐,被任命为右拾遗。他的诗清新淡雅。

师:哪位同学能补充一下?

生:王维工草隶,精通音乐,也是我国绘画史上有名的画家。这些对他的诗歌成就都有积极的影响,据说他是我国水墨画的创始人,他的画现存不多,以萧疏清淡为特色。

师: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所以他的诗画就互相渗透,互相提高。

生:父亲去世很早,母亲博陵崔氏虔诚奉佛有三十多年,这对他有一定的影响。

生:唐代对佛教加以提倡,先后派遣名僧玄奘和义净等赴印度取经,把佛经大量的翻译过来。由于王维思想深处浸染了佛教的清净无为的色彩,所以他把水光山色描写的谐和而又闲适。

师:开元末到天宝末这十五六年时间内,王维过着平静的文官生活,官职也稍有升迁,但这不是他生活的主要方面,他的主要生活是在风景优美的别墅里“弹琴赋诗,傲啸终日”。这是王维由积极进取转向参禅信佛的时期,过着半仕半隐的生活。

师: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王维《山居秋暝》的韵味吧。我先朗读一下。

生朗读一遍)。

师:那些诗句体现了这首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生:“明月松间照”“空山新雨后”

生:“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师:首联“空山新雨后”颔联、颈联都体现了该诗的特点。

师:首联、颔联各描写了一幅画面,还是共同描写了一幅画面?

生:共同描写了一幅画面。

师:首联后半句说了什麽?

生:时令。

师:对这首诗可以从声音、光线、颜色、动态、静态多方面描写。把握意向注意诗歌表现的特点,学习小组的同学可讨论一下。

生:深蓝色的幕布上闪动着几颗星星,似烟如雾的环境中,他们闪着水晶般的光芒,在月光的映衬下,它们黯然失色。月光皎洁如水,静静泻在满山的松树上。周围寂寥空旷。小虫也不甘寂寞的鸣叫着,清冽的泉水哗哗地响着。

师:没有星星。月落繁星满天,没有星月齐辉的情景。

师:过于理性了,要细致地描摹。营造一下氛围。注意说话要严谨,要用悠美恰当的`语言。

生:第一幅画面。刚刚下过一场秋雨,呼吸的人被浸在满是花香的情境中。山上林木茂盛蓊郁,轻松如盖,远望去如少女的发髻,温润着明月的光泽,枝叶上滴着晶莹的水珠。如少女含羞般地低了一下头,有蛙鸣蝉噪,有小虫活动的声响……一切生物都悠闲自得,繁衍生息。

生:第二幅画面。有一抹翠绿,被人拨动着,如琴弦般奏出和谐悦耳的声音。归来的浣女,愉快地唱着甜美的歌。一个小姑娘指着远处,莲叶也似乎翩翩起舞,缓缓的有弯渔舟顺势流下。

师:同学们用善感的心感悟了诗人用自然清灵的语言为我们描写的画面。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尽情地勾勒一下秋景图吧。

生:朗读。

师: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杰出的诗人会凭依恰切而生动的语言表现真挚微妙的情感。这首诗的语言有什麽独到之处呢?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请展开想象结合具体语句和关键词语来品味。

生:“空”字用的好,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由于这里人迹罕至,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诗人愿意在此归隐。

生:“照”和“流”用的好。“照”是去声,声调由低敛而趋向高放,与月亮逐渐铺洒松林的景况相容。“流”发音由细碎而圆转,让人仿佛听到了月光照射下的清澈的泉水流经石上的潺潺之声,象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响起,在空旷辽远的山间传得很远很远。在诗人的笔下,不仅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还呈现出山水画难以表现出的动态美、声音美。生: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情画意。当然还有平仄抑扬方面的考虑。

生:营造了生动活泼的意境,泉水叮咚。

师:的确是生机勃勃的,富有动态美。

生:两种意境。图画是清新淡雅的,浣女愉快的说笑是愉悦、欢畅的。

师:一首诗同一时令体现两种意境吗?

生:秉承了田园山水诗的诗风,宁谧、寂静的,体现了竹林的静——“宁静”。

师:动中有静。哪一种占主导呢?

生:静。动是为静服务的。

生:恬淡的田园生活,安宁、静谧,领悟了人生真谛的真淳。

生:心静如水。

生:朗读。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韵味独具、匠心独运。诗人想表达什麽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世外桃源、渴望归隐的感情。

师:看到浣女就渴望归隐了吗?

生:厌恶官场,看到美景,喜爱这份恬淡宜人。

生:王维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在对美好自然的描摹中流露着细腻的感情。对自然热爱的人才能观察出美的图画。

师:的确对大自然热爱的人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极致的美。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理想。在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无忧无虑的浣女、渔夫。他们恬淡、安静地生活着。既然“山中”比“朝中”好,洁净淳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中国的知识分子,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总是渴望帮助统治者。于是“达则兼济天下”,但总是遭到遗弃,就成了社会道德秩序的维持者。“穷则独善其身”,在身心疲惫的时候,看到如此美的山间图景,他的情感就水到渠成了。带着这样的情感,我们怎样读这首诗呢?让我们带着感情朗读,感受诗人的高洁品性。

生:朗读。

生:背诵。

[课件]《鸟鸣涧》《栾家濑》《鹿砦》《竹里馆》师:王维的诗给我们描摹了一幅幅清新秀美的图画,他用宁静的心给我们营造了宁谧、幽静的氛围,表达了热爱自然、厌弃官场、隐居山林的思想。王维用鲜活的文字勾勒了动人的艺术境界。当才情横溢的诗句冲击着我们心灵的时候,我们感受到自身的渺小,犹如沧海一粟。大自然的秀美、幽渺让我们有妙处难于君说之感。但只要我们的心灵能够共鸣,我们能被感染、被打动,我们就领略了诗词的些许微妙了。

能力迁移:

三年级课堂作文

说到课堂,我们班的课堂可是多姿多彩啊!什么样的都有。

就先拿正课说,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像战场一样,同学们就像小兵,我们随时都可能死在老师的魔爪之下。我们的语文老师就像一个无形的杀人狂魔,老师只要一个眼神就能让我们重伤;只要用一个无影粉笔打在身上,就能要你的小命;只要用手在桌子上一拍,你可能就已经丧命了。在这场战争上,我们就是一群小蚂蚁在跟一只巨大的青蛙在打仗,根本就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在漫长的一节课中,我们心惊胆战着,一刻都不放松,突然铃声响了,老师傲慢的走出了教室,我们顿时全部倒下了,就像从鬼门关走了一回。

有些课是有趣的,就拿补习班来说,上课铃一响,我们静静地等着老师上课,老师一走进教室,我们的心就兴奋起来了。“今天我们玩个小游戏吧!”话音刚落,这节课就像是马戏团,我们是小丑。游戏开始了,先由第一个人看老师表演动作,传给第二个人,结果到最后的动作越来越少,最后猜的同学一头雾水,什么也说不出来。哈哈,快乐的一堂课就这样过去了。

有时候一节课就像睡觉。就拿英语课来说,老师一上课就用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英语来说。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催眠曲,听得我们昏昏欲睡。瞧,没过一会,我的同桌已经被老师的催眠曲打败了,呼呼大睡起来。我又看了看身后的人,他们的上眼皮和下眼皮抱在了一起,我还左看看右看看的。最后我也顶不住了,睡一起了大觉。

你看,我们的课堂是不是多姿多彩啊!相信你的也是多姿多彩的。

三年级古诗课堂实录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字词、背诵古诗。

难点:理解意境。

课前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身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意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只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一)、读通。

1、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竞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干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也可做做动作协助理解)。

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协助理解)。

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示出来。

(三)、吟诵。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朗读全诗,背诵。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古、声、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