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指导。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样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高中化学课程现状与有效教学方法分析教育论文

摘要:《设计制图与透视学》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画图、空间想象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必须根据课程及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听课、理解、画图和实践等方面的指导。

关键词:制图;听课;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实践教学。

《设计制图与透视学》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传授给学生关干建筑室内和景观设计方面的图样绘制方法及识图规律,也包括学习如何将二维图样转化为三维形体的作图过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图理论的学习和有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构思能力.了解有关建筑室内外的制图标准,掌握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的基本方法。针对该专业课的特点和内容,笔者认为在专业教学中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加以灵活把握,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一提炼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着眼于整个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目标、提炼教学内容。《设计制图与透视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有着其独特的课程内容体系,又与后续的室内、景观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学习,运用专业知识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建筑室内及景观行业所必需的最基本的专业素养。因此,在课程开始的绪论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必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培养目标以及后续的专业课程,使学生对课程的定位和整个专业课程体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减少学生学习上的盲目性。同时,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本着这一基本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根据内容的特点和难易程度将其进行提炼、分类,比如可以将全部教学内容分为概念性内容(如建筑平、立,剖面图的形成)、规范性内容(如基本线型,比例、符号)、技能性内容(如各种建筑室内及景观施工图的表达方法等)等几类,以便对不同内容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探索性等特点,教师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手段。

(一)指导学生听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设计制图与透视学》的课程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其课程图形信息量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将大量的图形信息以合适的教学手段传递给学生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教学中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毕竟,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知识的互动活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黑板、挂图、模型等教具,大部分图形信息需要教师使用粉笔、三角板、圆规等绘图工具在黑板上一笔一笔地画出,老师滔滔不绝地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应引入“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与学生交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可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如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制图课程结合自身特点也开始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包含大量图形信息的课件,使课堂教学生动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另外,使用课件可增大信息量,提高信息传达的直观性。在有限时间内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由于信息传达的节奏快而导致重点不突出,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指导学生面图是教学的关键。

《设计制图与透视学》的课程特点决定了教师讲解应该与学生作图相结合。如果教师每节课准备了大量的教学内容,课件做得再好,讲授的时间再长,学生也并不一定学得好。所以必须引导学生紧跟教师讲课的思路,要动脑、动眼、动手,集中精力听课,还要作好课堂笔记,记录课堂的主要内容,以及难点、重点。否则,会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从而影响听课效果,学习会出现“断线”现象。

画图练习是学习《设计制图与透视学》课关键,只有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画图练习才能使学生学会识图、读图,学会徒手画图、工具绘图和计算机辅助绘图,才能掌握这门“工程界的语言”。

1徒手画图。

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构思、参观记录、技术交流时,往往需要徒手画图。徒手绘出的图一般叫草图,它只是相对于绘图仪器画出的工具图而言。徒手画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表现技能。学生学习本课程需要大量的徒手练习,徒手练习不仅能提高作图速度,同时可加快思维能力的形成,经常练习徒手画图还有助于提高对对象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但是,徒手画出的草图决不能潦草,按规定要求,线条基本平直、粗细均匀、长短大致符合比例。

2工具绘图。

工具绘图是《设计制图与透视学》极为重要的环节。首先要指导学生熟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这是提高绘图水平和质量的前提;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几何作图,只有学会几何作图,才能提高绘制工程图的正确性和速度,才能保证工程图的质量;最后要指导学生掌握有关房屋建筑制图国家标准,这是房屋建筑制图的法律依据。

3尺寸标注。

要指导学生作好尺寸的标注。工程图样,除了按比例绘制物体的形状外,还必须标注完整、准确的实际尺寸,以作为施工、验收等等的依据。很多学生习惯于用数字的思维来标注尺寸,似是而非。要指导学生在标注尺寸注意三个要求:一是了解标注尺寸目的,二是熟悉标注尺寸基本要求,三是去除数学思维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留出充足的练习时间,在给出例题之后,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绘图,然后再进行讲解,让学生及时巩固、消化所学知识。为了加强学生的制图技能.可以在一些重要环节做到“一课一练”,让学生边学,边画.手、脑并用,反复训练,熟练掌握绘图技巧。

比如在学生掌握了制图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后,进入本课程非常重要的一课,即投影概念及三视图的基本作图原理,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自测题。总结近两年的教学过程可以发现,由于制图课程是作为专业基础入门而开设的,学生本身缺乏室内外空间设计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学习投影概念及三视图基本作图原理时,对于掌握由三维形体向二维投影的转化和由二维投影重构三维形体的空间形象思维有较大的难度,对一些问题不容易理解。

由于该节课内容是否掌握,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根据立体图能正确画出三面投影图,或者通过三面投影图还原出物体的i维立体效果.就说明他对“三等”关系及线、面、投影规律基本掌握了。所以可以在讲授完理论部分后给学生布置“知二补三”的自测题,即在已知两个投影图的条件下补画出第三个投影圈。这个练习不仅有助于读图训练,而且可以提高形象构成能力。在这一实作过程中,教师要细致观察,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握教学的主动权.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若大多数学生在操作中出现了同一错误,则应让学生立即停止练习,进行集体讲述,重新示范.以引起全体同学的高度注意,从而起到全面彻底纠错的目的。

(三)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与设计制图课程有机结合。

目前国内院校对制图课程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采取两种做法:一为融到一起,即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渗入到设计制图课程之中,在课程各章节中按照实际需要采用或计算机或手工制图的方式;另一种是将两门课程进行单独的设置。我校目前采用的是后一种做法。在笔者看来,这正是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原因在于:这种传统的以设计制图课为主,计算机绘图为辅,而且二者截然分开的做法,使《设计制图与透视学》较难脱离传统的说教形式,一旦缺乏先进的教学方法支持,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而单一讲解《计算机辅助设计》。

高中化学课程现状与有效教学方法分析教育论文

在我国快速建设发展的大环境下,对技能操作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此时,职业学校作为社会提供专业职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担负为国家输送大量技术劳动力的重任。但近年来职业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使现阶段的教学手段难以满足社会、学生的需求,形成人才质量和生产需求脱节这一矛盾。在这个严峻的事实面前,专业课老师不仅要更换思路,形成更加符合现阶段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还要密切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职业观。在机械类专业课教学中,“机械设计基础”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形成初步的设计一般机械零件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该课程为学生后续专业技能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并且也能使学生在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时,用它去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奠定基础。所以门课是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知识向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知识过渡的桥梁课程。但是该课程中涉及众多的概念、数学关系式和烦琐计算校核,对基础薄弱的职校学生而言,难以激发足够的学习兴趣,因此,探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现状的解决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每年的5、6月份是职业类学校招生大战最火爆的时间区间,随着各校争夺生源而来的是学生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具体表现在:一、学习积极性不高,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二、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对职业人生没有规划。三、对就业和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包括在一些家长眼中对就业存在误区:职业学校只是将学生圈在学校里,毕业时能拿个毕业证就可以,将来只是进工厂做生产一线操作工,学与不学理论知识对今后职业生涯没有影响,学好学坏无所谓。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严谨求实的学风,对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五、学生在学习机械设计基础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对学科的综合利用能力不强。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综合运用了工程力学、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课程内容,而且要求学生还要有一定的计算分析能力。学生普遍把“机械设计基础”视为最难学的课程之一。

解决方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基础理论知识较为薄弱,,而《机械设计基础》公式多,概念多,计算复杂,内容抽象,学习难度大,学生不太爱学,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显得尤其重要。为了使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产生兴趣,首先要上好第一堂课——绪论,在这里要讲述该学科的产生、发展、应用;讲清该课程、学习规律,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学,学了在哪里用;讲目前学科发展动态,新鲜的发明创造,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比如可以讲讲中央台的节目——“我爱发明”等。通过这些讲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可以使他们明白该课程在生产和职业生涯中所起的作用,学习就有了目标和主动性。

(2)利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以点扩面。

教材知识点多,很多知识点又牵扯到其他的课程,学生不易贯通掌握。如齿轮机构这部分内容里涉及到渐开线的一些性质,通过渐开线的性质为点我们可以展开讲解齿轮啮合的一些特点,再从齿轮啮合特点出发可以比较链传动和带传动的'一些特点和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通过参阅参考书、组织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把单个知识点扩大,帮助学生将知识点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网络。

现状二、课程理论性较强,理论和技能知识不能有效渗透。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虽各章节对各个机构的应用、特点讲解较为突出,但从整本书来看,概念多、公式多、符号多、名词多、图表多,尤其是计算推导和校核计算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比较复杂和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理论教学抽象,学习乏味现象。为数步多的实验课停留在理论验证层面,形式上是实验课,实际上还是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和实际应用的真实项目作为支撑,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于激发。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未能充分衔接,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持续,从而理论学不好,技能提高空间也很有限。

解决方法:

(1)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现在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板书加幻灯机。为了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可以开发质量更高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声一体,内容充实形象,教学手段也可以灵活选择。比如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我们可以用硬纸板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四杆机构,通过实践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也可把课堂放在校内实习工厂、实习实训车间等处。

(2)利用网络平台。

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网络上有巨量的信息和资源。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促进互动式教学实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可以布置一些课外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来协助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力,提高教学质量。

(3)使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把要讲的理论内容变为适合学生探讨的实际问题。比如学习棘轮机构的应用时,可以向骑自行车的同学提问,为什么踏板向前踩车会前进,向后踩只能听见“咔吧”声,自行车却不会倒退。讲完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传统教学难以比拟的效果。

(4)学习作品化。

在学习了主要内容后,可以设计一些“大作业”,把作业做为一个作品纳入考核成绩。

比如在完成凸轮机构和四杆机构的学习后,我们可以布置设计一个完成特定运动要求的凸轮机构,学生分组协作完成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有利于了解学生并针对实际情况采用特定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化学课程现状与有效教学方法分析教育论文

为了与目前的应试教育相适应,当前的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课本与考试大纲的内容为主,由于此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并未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引起重视,因此,出现了部分高分低能的学生。创新能力既涉及到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创新,同时也涉及到了思想观念的创新。另外,要想与新课改提出的基本要求相适应,就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此,不仅需要提高本身的教学质量,增加知识储备量,而且还应该对学生课堂与课后的学习方法以及效果引起重视,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那么,怎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教学。

1.创建教学情境,营造激发学生对思维进行创新的氛围。

为了创新高中化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创建独特的、存在一定差异的教学情境,利用情境来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并且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比方说,教师在讲解硝酸强氧化性的过程中,就可以向学生提问:酸与不同类型的金属发生反应能够释放出氢气,但是,在制备氢气的过程中,为什么不使用硝酸,却使用盐酸或者是稀硫酸呢?以问题为依托,引导学生自行寻找答案,教师进行相应地指导。采取此种方式,既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创造性[1]。

2.积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

由于高中化学教育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我国教育部门对其引起了高度重视,不断创新教学机制,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力求培养出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而要想达到此目标,就应该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转变学生的化学学习观念。另外,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多提供一些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就代表他们已经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进而为培养其创新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思想观念能够对实践进行指导,将转变学生的化学学习思想观念作为切入点,可以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

3.采取多媒体手段,促进化学教育方式实现多样化。

在开展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采取新型教学手段,基于对各种元素的展示,让抽象的化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促使学生对影像展开联想。比方说,在进行制取氨气和喷泉实验时,教师就可以将有关视频播放给学生,以此来进行解读;在讲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列和分布时,可以采取呈现图片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让学生以直观的形式了解其情况。采用此种方法,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提出质疑,从而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化学知识。此外,为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还应该加强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发挥出本身的组织和引导作用,针对课程设置围绕一个主题和学生共同讨论,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以此来激活教学氛围,在无形中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进而不仅创建了一种和谐的氛围,而且还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起到了促进的作用[2]。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在实际开展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既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化学考试成绩;另外,由于化学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将实际生活与化学进行有机结合还能够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2]张钊.浅谈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电子制作,2015,12:296.

高中化学课程现状与有效教学方法分析教育论文

根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电磁场与电磁波[1-2]课程是该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电磁场的有关定理、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等的物理意义及数学内涵,并用所学的知识理解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相关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该课程课时少,任务重,概念抽象,数学推导繁琐,是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然而学生在浏览课本目录时往往觉得知识点很熟悉而掉以轻心,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看似简单却无从下手的窘境。该课程需要较好的高等数学及大学物理知识,又是后续课程如应用光学、光电信息物理基础、物理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子学、信息光学等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关键课程。因此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体系建立深刻而又良好的印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对比已经学过的知识,掌握新内容的核心要点。

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内容丰富而抽象,是大学物理部分电磁学内容的升华,并且使用高等数学工具多,方法灵活。学生在初学时往往停留在旧的认识处理水平而不能深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借鉴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异同,重点突破,才能提高效率。例如矢量分析部分,有的同学就误以为只是高中的向量运算和高数中的多重积分相关知识。教学时可以通过对比找出该课程中的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拓展新内容,重点深入理解剖析、加强物理内涵知识的练习。电磁场部分也是深入学习的重点,通过对比高中物理、大学物理和本课程中对同一定律研究手段的深入可以发现,从结合微积分手段到充分利用矢量分析,可以解决的问题更加丰富全面,要求也更高。学习中也可以对电场和磁场部分进行对比分析学习[3],既能方便地记忆众多基本公式,又能体会科学理论中的对称美,激发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大学物理基础,教师可以在讲授新知识时对比回顾已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深度,也让学生明白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如在学习导体的静电感应现象、电介质的电极化过程、磁介质的磁极化过程中可以发现,对比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个过程进而对相应的类似公式有了深入理解,也就不易记错内容。学习中新旧知识相结合,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既能降低学习入门难度,还可以明确课程核心内容,避免学生产生自己全会的错觉。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已经学习过的其他知识来深入理解探讨学习中的疑问。例如学生在大学物理中重点学习了动生电动势,然而在麦克斯韦方程的推导过程中却只考虑了感生电动势因素。如果学生的疑问得不到解惑可能会让他失去对科学严谨性的信任。然而关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相对论变换内容不在该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可以诱导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狭义相对论知识进行探索,甚至可以尝试推导低速情况下的近似表达式,这样即使不能完全理解也能消除心中疑惑,又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认识,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

二、综合运用各种多媒体、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电磁场与电磁波内容抽象、公式繁多,通常我们运用多种现代多媒体资源组成的幻灯片进行教学,既可以使课堂形象生动又能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多媒体资源在唤起学生的关注度方面,文字的不如图片的,黑白的不如彩色的,静态的不如动态的,无声的不如有声的,严肃的不如诙谐的。我们可以选用多种相关的软件绘制生动的演示文件,例如使用数学软件matlab、mathematica等绘制场的传播曲线,使用vb等软件编写可视化、可调的程序,可使诸如不同偏振与传播方向之间的特点等抽象的内容清晰明了。如今信息传播方便快捷的时代,想要课堂教学的精彩度超过学生手中手机游戏的吸引力,光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其他教师分享的教学课件等资源。网络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知识的flash动画、gif动图等言简意赅、诙谐生动,可降低学生对该课程枯燥乏味的感受。强大便捷的移动互联网也可以加强师生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多数学生比较羞涩不敢积极回答课堂提问,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交流qq群内匿名探讨学习,以便形成良好的学习交流气氛。还可积极鼓励学生对心中疑问进行及时网络搜索解疑,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就会把手机作为可以解决疑问的工具,降低手机游戏的诱惑。学习中的疑问及时解答则提高学习兴趣,越积越多则产生厌学心理,网络化的及时沟通可以非常快速地解决这一难题。此外,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传统板书现场书写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教师熟练的公式推导过程不仅不会使学生对公式感到厌烦,还可深入地认识理清公式推导过程中的细节,加深对相应知识的理解。

三、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与高科技接轨,调动学习兴趣。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息息相关,众多高科技应用均涉及相关理论。讲课的时候,可以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挑选生活中、新闻里大家普遍关注的科技背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导体对电磁波的反射问题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大家熟悉的手机信号屏蔽问题,通过演示或者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大小孔洞的金属罩下手机信号的屏蔽情况,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体会2g、4g模式下不同波长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在学习菲涅耳公式时,浅析隐形轰炸机的原理,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重要应用价值,也可引起军迷爱好者的共鸣。又如在讲解电磁场的能量这一抽象概念时,利用微波炉的生活常识可以降低对这一概念的陌生感;在学习电磁波全反射知识时,结合光纤的工作原理进行讨论,可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并能体会使用相关仪器时的注意事项。总之,教学时要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与热点科技应用接轨,培养学生好学、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际演示观摩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口述讲解不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也是理论分析与实验现象紧密结合的课程,实验现象的演示观摩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深刻理解。然而出于总体培养方案的要求,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于光电信息方面课程的学习,没有足够的时间再开设与本课程直接相关的实验内容。虽然其他光电类实验都或多或少地使用到本课程的相关内容,但是课时有一定滞后,对本课程的提升有限。例如在学习电磁波波包概念时,虽然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但是学生总感觉是数学仿真,体会不够深刻。我们可以引用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都学习过的示波器,在课堂上直接演示两个不同频率的交流信号经过示波器的叠加显示结果,这样通过使用熟悉的仪器展示波的叠加、波包的传播特性等概念,可使学生得到真实深刻的体会。在引入新知识时,还可以利用一些饶有乐趣的现象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如在讲解电磁波的知识时,我们知道电磁波波段是很宽泛的,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220v交流电也是一种50hz的低频电磁波,可以使用示波器调节同步触发信号来进行探索。操作中我们会发现该微弱信号在用人体充当天线功能后瞬间放大,这些有趣现象的直观感受将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调试各种情况,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切身感受,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以前实验中未深入理解的部分。还是熟悉的示波器,在观测李萨茹图像时,好多同学好奇为什么图像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利用学习到的波的叠加知识可以知道,我们可以把两叠加波频率差与时间因子的乘积作为整体相位差的一部分,即总的相位差在慢变,那么李萨茹图像也会随之同步变化,变化越慢也就意味着二者频率越接近。课堂上选用一些学生熟悉的仪器演示一些小知识,虽然不能做到每个学生都亲自操作学习,但也能达到活学活用、印象深刻的效果,也可以鼓励感兴趣的学生提出自己的新认识或者对其他疑问进行操作验证,提高学习乐趣。

五、提高作业学习质量,从练习中巩固引申知识点。

由于题海战术等不良方法的长期熏陶,很多学生对课本内容、课堂知识讲解的重视度不足,而将例题、作业题当作应付考试的法宝。这样主次颠倒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我们可以做出主动改变,让讲义与习题融为一体来提高学生的重视度。课堂知识点的讲解、证明等过程可以设置调整为例题的形式,并暗示学生可能为考题,或者要求学生将知识点自设题目进行考察复习;而对于习题的选取可以采用具有明确物理内涵、带有一定知识结论的习题,在理解中思考探索与巩固知识,练习中获得新知识。例如在练习电磁场波动方程知识时,引入熟悉的纵波概念,可以在练习中加深对纵波不满足波动方程知识的理解。又如在计算电磁波群速度的习题中可明确告知所练习的表达式是诸如驻波、波导等实际情况,得出的结论也即收获的知识点。讲解习题时告诫学生考题可能会对练习题目进行变动而非原题,要求学生一定要熟读课本,理解知识,不能存在靠背答案过关的侥幸心理。此外,可以安排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及所长查阅资料,对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拓展知识涵盖面,写出自己的思考与收获,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更是师生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平台。只有秉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兴趣,才能让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处方,饶克谨.电磁场与电磁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郭辉萍,刘学观.电磁场与电磁波[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高中化学课程现状与有效教学方法分析教育论文

摘要在养牛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把模块教学、比较教学法及pbl等多种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形成一定的教学方法结构体系,使各种教学方法实现互补,扬长避短,既弥补各种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又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方法的综合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养牛学;目标;内容;方法;效果。

养牛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该课程的基本特征是理论性、实践性、前瞻性较强。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养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养牛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一套有特色的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设计决定课堂教学的行为,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行为。在授课方式上,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方法、比较教学法等。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就养牛学课堂教学方法设计进行探讨,以为养牛学课程教学的科学开展提供依据。

1养牛学教学目标的制定。

养牛学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养牛学相关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必须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才可能终身受用。而养牛学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培养与提高其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采用最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增强学生走向社会后的适应能力。

2养牛学教学内容的调整。

2.1改变传统观念,由全面授课改为重点授课。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把教材的各章节都要向学生讲到,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既费时又费力,而且详略不分,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开拓能力的培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当前在“课时减少,教学质量不能降低”的前提下,可采用“重点授课”的方式教学。

如在“牛的疫病控制”这一部分,在讲解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精选出一些危害性大、有代表性的疾病作重点讲授,如“牛的瘤胃酸中毒”。这样教师就有充裕的'时间把课讲得更精,难点讲得更透。教师在介绍完疾病的基本情况和难点后,根据每种疾病的特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补充、归纳、总结,上升为理论性的知识重点,这种教学方法可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参与和独立思考,进而通过逻辑推理来解答授课中的问题并学习其他内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强化了重点和难点内容,又便于师生交流。

2.2合理安排学生自学内容。

一些因学时压缩而无法讲授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了解或掌握的课程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学。为保证自学质量,教师在适当的时间要进行督促、检查和测试。如在“牛的饲料”这一部分,学生经过《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及《饲料配方》课程的学习,对如何为家畜配制饲料有了一定了解,但对为牛这种草食家畜配制日粮的特殊性方面不完全清楚,教师将“牛的配方设计”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单独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备课”,然后轮流请学生给集体师生“上课”。这种错位教学法的教学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同时还可以提高其实践能力。

3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3.1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在注意课程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地区特点而侧重实用性,讲重点、讲难点、讲前沿,充分利用幻灯、图片资料、标本、实物、录像及多媒体进行授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为辅,注重学而非注重教,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2实行新的教学方法。

3.2.1养牛学知识模块分解。模块教学理论是基于美国贝塔朗菲提出的系统论观点,即将一门学科中或各门学科中具有同类功能的知识点或能力项组合成知识模块或能力模块,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即先确定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然后根据该目标将教学课程分解为若干模块,以实现不同的分目标,进而完成整体目标[1-2]。根据养牛学内容特点可将其分为6个知识模块(表1),以便根据具体内容实行具体的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3.2.2比较法教学。比较法是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比鉴别,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异同点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3]。“牛的饲养管理”这一模块中,奶牛和肉牛的体况要求各不相同,奶牛和肉牛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饲养管理要求也有所区别,在教学中对其进行分别比较、归纳,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3.2.3“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方法。pbl最早源于医学教育,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柯玛斯特大学医学院开始试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4]。pbl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小组讨论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围绕问题编制综合课题。采用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五段式教学模式[5],教师事先精心设计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要求学生充分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或处理问题的方案,达到学习新知识、提高新能力的目的。它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减少死记硬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pbl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全方位的学习能力,pbl授课提倡的是一种能够促成终身学习的学习方式[6]。

以牛的育种模块为例,由于养牛学为大学三年级学生的专业课,学生已经过了二年级《家畜育种学》课程的学习,故该模块在重点讲授牛的品种的基础上实行了pbl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首先是问题设置,把学生按3~5个人作为1个学习小组,每组在本模块结束时制定1个牛的育种方案;其次是课堂教学,给学生讲授牛的育种中相关的知识点;最后是项目评估,课程结束时对各组项目书进行交换评估。

4教学效果。

将模块教学、比较教学法及pbl等多种教学理论运用于养牛学教学实践,改变了教师从绪论到结语、整个学科理论知识都以讲授让学生记录的方式,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启发式”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宏观思维与逻辑综合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如在讲述“牛场建设知识”模块时,可通过自行设计牛场,加深对牛场场址选择与布局、牛场设计与建造的了解,而且加深对牛场设计时的思考,使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加深与扩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5参考文献。

[3]张萍.运用比较法教学促进学生思维[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5):58.

高中化学课程现状与有效教学方法分析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基础课程的掌握和理解是培养学生账务处理能力的重要前提。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作为中职会计的重要教学内容,已引起教师的重视。针对中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展开论述。

中职学校侧重于培养技能型的人才,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需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当前中职技术学校中会计专业的学生,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他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其动手能力,加强对自己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在提高技能方面,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基础课程方面的教学,使他们能够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中职会计学生学习现状。

1.学生基础较薄弱。

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普通的全日制学校学生相比,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一点欠缺。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基础较差,难以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厌学的情绪。由于学生主观上存在的问题,也给会计专业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缺乏实际的应用。

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将会涉及到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很多概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通过枯燥的理论知识切入到实际教学之中,导致学生在学习时要么因没兴趣而心不在焉,要不因听不懂而放弃。因此,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

3.会计术语较多,学生难以深入理解。

在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将会涉及到很多的会计专业术语。比如,在《基础会计》这一科目中所涉及到的会计主体、权责发生制、复式记账以及会计要素等专业术语,对于初次接触专业课的学生而言,感到十分抽象,因而难以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会出现畏惧、退缩的情绪,而且由于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也会给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

4.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较单一。

长期以来,中职会计教育受传统教育方法以及教学条件方面的限制,课堂教学模式依然需要依靠教师被动灌输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缺乏实践性的模拟教学,对学生也难以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学生长期在这种模式下学习,难以激发其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永远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中职学生对一般基础知识的学习决定了单纯采用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也不利于他们的理解和吸收,我国大部分的中职院校在会计教育中没有将案例教学方式提高到一个有效的阶段,有些学校只是流于形式,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

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很多院校广泛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中职院校在这一方面却没有广泛地应用,除对会计电算化培训采用较多的计算机教学外,其他课程教学依然停留在教材、粉笔与黑板这一层面上,落后的教学手段也是影响其基础课程的重要因素。

1.加强基础性知识的技能练习与培养。

中职会计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一技能的培养并不是瞬间就能学成的,需要一定时间的过程练习和实践。但是在此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无论是珠算的看法、计数、指法和算法,还是传票算的翻页、找页等,都应该让学生重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在培养相关的技能时,也能够脚踏实地的去学习和练习,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才能有效地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才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有效地运用。

2.明确界定重点与一般的教学方式。

中职会计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应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能够顺利的适应相关的.需求。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阶段,概念性的知识相对而言比较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感觉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训课的讲授,既能够巩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能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对基础课程的教育中,应改变传统的偏重知识的传授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教学所涉及的概念性、记忆性的知识较多,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也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注意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我认为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1)实施模拟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此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科内容与教学的进度,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模拟活动,既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通过案例教学,提高课堂的活跃性。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学习基础课程时,也应该通过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定义,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容量,提高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教学阶段,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首先,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演示各种的业务流程,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相关会计知识的理解。其次,充分利用相关的财务软件进行教学,在讲授完相关的理论知识后,通过软件进行模拟实践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又有助于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进而为其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中职院校真正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飞.浅谈如何上好中职会计基础实训课程[j].科教导刊,,(14).

[2]董书俊.提高中职会计课堂教学质量探讨[j].考试周刊,,(17).

[3]李建红.优化《会计基础》教学,提高课程教学成效[j].考试周刊,,(17).

[4]何洪.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教学研究初探[j].中国经贸,2009,(20).

[5]曾志雄.中职财会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考[j].跨世纪(学术版),2008,(10).

[6]董海涛.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

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很高兴今天可以坐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的教学心得,也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给我这个机会。

走上这个工作岗位已有2年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那份激动与欣喜正慢慢减退,随之而来的是忙碌与劳累。各种陌生的事物扑面而来,让我有点手忙脚乱,彷徨不知所措,深感老师的艰辛。但通过2年来的不断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不管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理念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当然也碰到了一些困难与问题。

新课程倡导合作精神,开展自主探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提倡创设课堂情境,进行情境教学;不再单纯地以分数评价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格养成。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我谈一下自己感触最深的几点:

一、集体备课很重要。

它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新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经验都有欠缺,对教材把握不准,开展集体备课可以帮助我弄清楚教什么的问题,取长补短,促使我尽快成熟起来。

二、坚持备好课再上课,不打无准备之战。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不仅上新课需要备课,练习课、复习课同样需要。只有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弄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才可能把课上好。

三、多听课。

课堂上许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和课后与任课教师的讨论,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还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感受老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直观教具美等外在的美;领略老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听课对于我是提高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四、不问学生要面子。

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等原因,我经常遇到答不出学生问题的情况。我总是会先悉心听取他们的观点,和他们探讨,若还不能解决问题,课后查阅资料或是向他人请教后再解答他们的疑问。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不会丢面子,反而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提高。

五、不在学生面前摆架子。

课上多微笑,多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课后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记得高一刚踏上讲台时,由于紧张,课上表情比较严肃,课堂气氛比较紧张,有学生就建议我多笑,说“笑起来的老师最漂亮了”。后来通过努力,我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学得开心,我也教得开心,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在教学中我也存在一些疑惑和困难。

1、教材与新课标对应的疑惑。

新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从真实情景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入门。有些看似贴近生活,实际上没考虑学生、学校实际,可操作性太低。但新教材淡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压缩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课堂内,要求学生跳跃性思维,却带来断层感和挫折感,无疑又影响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落实。

2、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难相统一。

新课程教学提倡能够快乐学习。于是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引入各种活动,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学。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为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我们往往很容易离主题却越来越偏,比如一堂课,一开始情景模拟,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活动的主题却越来越偏,以至于在知识的生成层面上效果不大。那么这时候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就很难相统一。

3、遇到来自于学生的障碍。

受条件的限制,学生获取资料的途径还较少,探究活动难以达到实效,致使新课改理念中要求体现的生活化目标难以实现。

由于学生对中考政治开卷考的错误认识,加大了与高中新课程政治衔接上的难度。对学科的重视度不够;缺乏对知识的表述、理解、整合的能力,缺乏对材料、观点和设问的阅读能力,运用理论术语分析问题的能力、规范地书写、有逻辑性地组织答题能力较弱。

基于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交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发现,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部分活跃分子,而另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不准备,也不想思考。这样下去可能导致走向两极分化。

4、新课程没有了明确的规定性和清晰的知识点陈列,多了些弹性和不确定性,给教学和教师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但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最主要的指标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高考方案不明确,教学与高考该如何接轨,我心里没有底,既想有所改革又怕偏离高考。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给予指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培养信心、把握重难点、形成完整的教学思路等方面努力,稳抓落实,争取更大的进步!

国学教学方法心得体会高中

国学教学方法在高中的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往的教育注重民主和科学性,但缺乏文化底蕴,国学教学弥补了这一缺陷。国学教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思想教育,而是更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的传承。国学教育方法注重方式和表现,强调师生互动,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学富五车的同时重视品德和情感教育。这些挑战反映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爱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因此,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它具有独特的意义。

国学教育在育人方面具备独特的优点。一方面,能够启迪学生思想,使学生更加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能够预防学生逆向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统一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同时,上海品莘中学根据国学教育方法开展了“思源课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在文化和思想上进行对话,丰富课堂,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实现国学教育需要执行相应的教学法,针对不同教学对象,采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对于中学生,国学教育最关键的是开放,放弃外延式和竞争教育,用平等、自由的方式体验传统文化,重要的是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生活方式,把它带入生活,这对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有很大帮助。

第四段:国学教学法的实施及效果。

语言、文化、技能的理解是国学教育的一大特点,因此,教材设计和构成也需要在相关技能上进行设计。融入国学教学法的课程体验形式多样,有传统文化体验课,有文化、环境、美学等方面的综合课程,同时注重学习形式,让学生更深刻地参与和领悟传统文化。经过实践,国学教学法的实施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得到了明显提高。

第五段:总结。

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必要的,也是富有意义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知识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结合体,是我们民族学术的精华。传承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很大贡献。国学教育应该适应时代变化,掌握新的教育方法,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强调思维教育、思辨教育和重视传统文化的解释能力,才能把国学教育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现代教育中,对学生的思维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教教学方法心得体会高中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已经成为我们很重要的一门语言。但是,我们的全民英语水平也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对英语的掌握程度,在国内很多学校引进了外教来教授英语课,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语言水平。我在高中阶段也有幸能够接受外教的教学,从中领悟了许多关于外教教学方法的心得与体会。

由于外教讲英语的母语就是英语,所以在发音、语法、词汇使用等方面都非常标准、规范,而且他们的教学方法通常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通过对话、阅读、写作、演讲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各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提高。而且外教通常会通过很多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和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当然,外教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由于母语不同,外语对学习者来说有时有一些难懂的语言结构,听说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其次,外教教师可能并不了解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教育背景,针对中国学生的教学策略相对欠缺;最后,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外教有时候很难理解中国学生的行为、情感等非语言信息,沟通上存在困难。

考虑到外教教学的缺点,学生和家长应该重视英语课程的自主学习,辅导教师也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同学们积极与外教沟通、融入外教教学的环境中,学习比较不同的文化背景。

第五段:结论。

总的来说,外教教学方法还是非常有优势的,它为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水平的提高。我个人深刻认识到了体验盈盈和无穷带来的收获,准备传递这种乐趣,启发更多体验英语学习乐趣的成绩。外教教学法有助于改变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培养学习者的语言思维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能够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极大的帮助。

外教教学方法心得体会高中

外教教学是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也能够带给学生全新的文化视野。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有幸接触过不少外教老师,并且从中受益匪浅。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外教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外教教学的优势在于语音、语调、语速更加地真实、自然,让我们学生更容易学习和模仿。比如说,当我第一次试图学“th”这个音时,我的中文老师让我注意到自己舌头的位置,但并没有改变我的口型。直到我有了外教老师,他们会花时间跟我讲清楚如何形成这个音,且他们讲这个音的姿势是最为标准的,直到我能够正确发音。另外,外教老师们运用真实生活案例与语句让学习变的更加有趣,更容易让我们留下口语表达的习惯。

第三段:趣味单元的重要性。

除了语言技能的培养以外,外教还经常在教学中加入趣味单元,比如问候语、文化热点、搞笑视频等等。趣味单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增加学生与外教老师的交流互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者更容易打开心扉,教学质量更好地得到提升。我记得有一次上课,外教老师在结束前与我们分享了她的旅游故事,并要求我们来模拟一下旅游集会上的情景,当时我们都很认真地模仿着口音,感觉非常好玩;这样的课程既有助于了解文化,也可以加强我们的口语能力。

第四段:文化碰撞的体验。

外教老师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所带来的教学风格、语言习惯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这是我们接触、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机会。在和外教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外国人对于不同文化的认知、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各种文化风俗,我们相信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拓宽我们的视野。

第五段:总结。

综上所述,外教教学是一种相当成功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加对外国文化的认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外国人对于不同文化的认知、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各种文化风俗。我们希望,未来,在更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下,我们能够不断探究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语言学习更顺畅,更容易培养出良好的语言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对政治课教学有以下三点体会:

“克隆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往何处”,让学生在对克隆技术利弊的分析中,潜移默化的树立了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和把握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预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3.组织学生制定理财方案。活动目的:让学生运用高一经济学所学的股票、债券、储蓄等知识,结合家庭经济收入或个人零用钱制定一个理财方案,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长商量如何把家里的经济收入进行最有效的投资,每一种投资方式的有缺点是什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许多家长改变了对政治课的传统看法,一直认为这些活动非常好。4、社会调查。理论只有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永葆青春期的魅力,只有让学生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不只是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沸腾的社会生活。调查式的第一步是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调查课题,寻求符合实际的调查对象和调查步骤,明确社会调查的方式和方法。第二步:正式开展调查,掌握大量的和课题有关的数据和材料,并对之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然后再一次走向社会,加以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第三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一方面使书本知识得到检验和完善;另一方面也为改造社会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5.开辟“时事论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由学生自己准备和主持,要求运用所学经济学、哲学原理分析同学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东和平进程、三农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业观等。

二、质疑导思激活思维。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显明白的道理,学生未真正领会。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例如讲到《政治常识》中“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时,提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是否允许信教”的问题;当讲到“我国经济建设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的疑问,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但教师进行引导,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哲学理论不再枯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很高兴今天可以坐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的教学心得,也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给我这个机会。

走上这个工作岗位已有2年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那份激动与欣喜正慢慢减退,随之而来的是忙碌与劳累。各种陌生的事物扑面而来,让我有点手忙脚乱,彷徨不知所措,深感老师的艰辛。但通过2年来的不断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不管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理念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当然也碰到了一些困难与问题。

新课程倡导合作精神,开展自主探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提倡创设课堂情境,进行情境教学;不再单纯地以分数评价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格养成。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我谈一下自己感触最深的几点:

一、集体备课很重要。

它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新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经验都有欠缺,对教材把握不准,开展集体备课可以帮助我弄清楚教什么的问题,取长补短,促使我尽快成熟起来。

二、坚持备好课再上课,不打无准备之战。

备课包括钻研教。

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不仅上新课需要备课,练习课、复习课同样需要。只有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弄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才可能把课上好。

三、多听课。

课堂上许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和课后与任课教师的讨论,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还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感受老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直观教具美等外在的美;领略老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听课对于我是提高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四、不问学生要面子。

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等原因,我经常遇到答不出学生问题的情况。我总是会先悉心听取他们的观点,和他们探讨,若还不能解决问题,课后查阅资料或是向他人请教后再解答他们的疑问。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不会丢面子,反而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提高。

五、不在学生面前摆架子课上多微笑,多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课后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记得高一刚踏上讲台时,由于紧张,课上表情比较严肃,课堂气氛比较紧张,有学生就建议我多笑,说“笑起来的老师最漂亮了”。后来通过努力,我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学得开心,我也教得开心,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同时,在教学中我也存在一些疑惑和困难。1、教材与新课标对应的疑惑。

新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从真实情景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入门。有些看似贴近生活,实际上没考虑学生、学校实际,可操作性太低。但新教材淡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压缩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课堂内,要求学生跳跃性思维,却带来断层感和挫折感,无疑又影响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落实。

2、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难相统一。

受条件的限制,学生获取资料的途径还较少,探究活动难以达到实效,致使新课改理念中要求体现的生活化目标难以实现。

由于学生对中考政治开卷考的错误认识,加大了与高中新课程政治衔接上的难度。对学科的重视度不够;缺乏对知识的表述、理解、整合的能力,缺乏对材料、观点和设问的阅读能力,运用理论术语分析问题的能力、规范地书写、有逻辑性地组织答题能力较弱。

基于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交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发现,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部分活跃分子,而另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不准备,也不想思考。这样下去可能导致走向两极分化。

4、新课程没有了明确的规定性和清晰的知识点陈列,多了些弹性和不确定性,给教学和教师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但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最主要的指标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高考方案不明确,教学与高考该如何接轨,我心里没有底,既想有所改革又怕偏离高考。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给予指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培养信心、把握重难点、形成完整的教学思路等方面努力,稳抓落实,争取更大的进步!

---郸城县第二高级中学谢翠云。

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谈一下自己感触最深。

一、集体备课很重要。

它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老教师,带领青年教师成长,集体备课很重要,对业务水平和教学经验的同志有欠缺,对教材把握不准,开展集体备课可以帮助我弄清楚教什么的问题,取长补短,促使青年教师我尽快成熟起来。

二、坚持备好课再上课,不打无准备之战。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不仅上新课需要备课,练习课、复习课同样需要。只有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弄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才可能把课上好。

三、多听课。

课堂上许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和课后与任课教师的讨论,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还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感受老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直观教具美等外在的美;领略优秀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听课对于我是提高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四、不问学生要面子。

虽然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也经常遇到答不出学生问题的情况。我总是会先悉心听取他们的观点,和他们探讨,若还不能解决问题,课后查阅资料或是向他人请教后再解答他们的疑问。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不会丢面子,反而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提高。

五、不在学生面前摆架子课上多微笑,多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课后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多给学生个微笑,学生就会喜欢这门功门。后来通过努力,我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学得开心,我也教得开心,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同时,在教学中我也存在一些疑惑和困难。1、教材与新课标对应的疑惑。

新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从真实情景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入门。有些看似贴近生活,实际上没考虑学生、学校实际,可操作性太低。但新教材淡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压缩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课堂内,要求学生跳跃性思维,却带来断层感和挫折感,无疑又影响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落实。

2、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难相统一。

受条件的限制,学生获取资料的途径还较少,探究活动难以达到实效,致使新课改理念中要求体现的生活化目标难以实现。

基于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交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发现,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部分活跃分子,而另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不准备,也不想思考。这样下去可能导致走向两极分化。

4、新课程没有了明确的规定性和清晰的知识点陈列,多了些弹性和不确定性,给教学和教师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但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最主要的指标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高考方案不明确,教学与高考该如何接轨,我心里没有底,既想有所改革又怕偏离高考。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给予指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培养信心、把握重难点、形成完整的教学思路等方面努力,稳抓落实,争取更大的进步!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12月9日,区教研室在四中举行了“区高一、高二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教研员和全区高一、高二化学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上,四中高一年级边玉萍老师和高二年级姜志云老师给我们上了两节精彩的展示课。她们以高效的课堂设计,深厚的教学功底,精辟的教学语言,通过实验设计等手段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两节课均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课后三中的李宗奇老师,七中的禚琨老师作了精彩的点评;教研员张老师给我们指出了目前构建高效课堂中还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特别是发在每位老师手中学生上课后的导学案,让我对课堂的高效和实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次的教研活动,让我感到收获颇大。下面是我对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感悟: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着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我们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学生对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用性。

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检测、反馈、补偿,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改变,只有将先进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才会发生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才会发生变化,才会有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空,才会有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会真正得以提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探究出适合学生的教与学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知识讲授具有很好的补充性。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形成对化学概念原理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有机化学基础中的实验,使学生直观地认识了不同有机物的重要性质,将枯燥的知识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乏味的课堂充满了活力。

没有准备的课堂是放任的,必定杂乱无章、效率低下。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一堂课的分分秒秒,课前的充分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准备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我们在备课时,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化学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

另外,我们还应明确课堂教学内容不一定非要按事先准备的内容按部就班讲完。备课再充分,意外的情况也可能在课堂上发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随机应变,适时指导。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乙醛的化学性质中,有的学生认为乙醛使溴水褪色为加成反应,而有些同学则认为该实验中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教室,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于是我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组装仪器、分析实验现象,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难,加深了学生对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问题意识是学习和探索的原动力。只要创设的教学情境科学适宜,学生一定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也在创造着课程。教师、学生不能只做课程的执行者,应该做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学习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而非靠教师传授和学生记忆。因此在教学中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而不囿于教材,而是研究教材,开发课程,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这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围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实施活动探究栏目,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能力,让学习化学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课堂教学要想高效,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意识,在新课程教学中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不仅能回答“别人的问题”还要让学生离开了“别人的问题”这根拐杖,能自己走路独立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要用“细心”去挖掘教学资源尤其是课堂中随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用“爱心”去呵护每一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为教育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以上是我在这次教研活动中的几点认识,还有许多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课堂效率的提高始终贯穿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学习他人的经验以及自己认真地探索将引领我不断进步。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一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不同志趣和发展潜能学生的需要。

二是新课标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积极关注21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更好地体现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同时,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更好地体现课程的选择性,设置了具有不同特点的选修模块。三是教材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精神,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各章节需要探究的化学实验只给出实验方法,不给出实验的结论。四是新教材突出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st教育,众多事例、图片来源于生活。五是新教材比较重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较多的章节都有交流与讨论。六是新教材中有众多的猜想与假设,留给学生质疑,为课后的自主性学习打下了好的基础。

1、加强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于完成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还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因此,应该十分重视对实验教材的编写。改革实验教材的主要问题是要转变实验教学的价值观念,明确实验教学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或者验证某些知识,而是具有多种功能。应使化学实验贯穿于教材的各个环节,如新课的引入,重点、难点的突破,设疑和研讨,小结和复习,习题和课外活动等,以尽可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综合效益。实验教材的编写应该考虑目前各学校的实验条件,但也不能为目前的实验条件所限。

要有一个与高中化学课程任务相适宜的实验目标,适当增加实验的数量和提高实验的质量。在目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适当编入一部分边讲边做是实验,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某些单纯注入结论式的编写方法,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也可克服目前教材中有些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内容雷同的不足。如果单从实验技能训练由易到难的角度考虑,学生分组实验教材自成体系、独立成册可能更好些。但从化学教学总体效果考虑,将学生实验与有关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编写似乎更好一些。可以考虑今后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可分插在有关章、节之后,使教材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与化学实验成为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

2.1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2.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的基础。新世纪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

2.3善于运用言行表情,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言行表情,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赞许的话语,一番精彩的开场白,都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得终身受用的化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

2.4课堂中设计多种参与方式,培养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在课堂中要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自己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要常组织学生广泛地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结论。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进入新课程已快一年,深切感受到新课程开设对我本人的冲击,现谈谈几点体会。

优点是: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生动活泼,有多样性,注重能力和方法,重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问题是:课时紧,知识系统“散乱”,深广度难把握,实验探究难实施,许多原理概念过于简略,不利于学生预习自学。

感受冲击力很强,还不能完全适应。

大统一的课程结构已被打破,教材受到冲击,逼迫我们教师不得不树立新的教材观,稳定不变的教学内容体系被替换,使我们要重新构建对化学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单一的教学方式受到挑战,使我们要学习多样化的化学教学方式和策略。但对教材的不适应之处就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之处,值得珍惜和利用。

1.高中扩招,生源水平跨度特别大,部分学生根不上.

2.现行各种教辅材料的习题(包括教材课后练习),大多数含有过高要求的内容,学生做起来很困难..

3.为了使学生能做出一些习题,教师增加了一些额外的知识,也加重了学生负担.

(1)面对现实,注意教学定位。

(2)转变观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上,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课堂时间多留给学生,训练学生合理有序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规范熟练的化学用语,训练学生简练准确的表述能力。给学生充分思考、活动和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在新课的教授过程中可以使用“学案导学法”和“板块式问题组探究教学法”,学生通过看书、笔记可以自己掌握的,通过学案加以巩固落实,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3)慎用各种教辅材料.

现行各种教辅材料的习题,大多数含有过高要求的内容,特别是不符合课程理念,不符合“课标”要求的,各课任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大胆取舍,不加重学生负担,不做无用功,甚至负功。

(4)夯实基础、狠抓落实,重视反馈,及时补漏。

外教教学方法心得体会高中

首先,我认为外教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而外教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我的一位外教老师用互动教学法来教授我们英语,他非常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他的方法使我们课堂上充满活力和热情,同时,我们还在互动中加深了对英语语法和词汇的理解。

其次,外教在高中阶段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英语是一门实用的语言,掌握英语口语对于我们的未来很重要。我的外教老师会给我们一些英语口语练习,使我们能够更加顺畅地用英语进行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们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跟外籍人士交流出现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提升了我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三,外教老师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外教老师会利用他的教学经验和文化背景,让我们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并学会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这些技能对我们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因为跨国企业、国际化的教育和旅游业都需要人才具备这种能力。

第四,外教教学方法能够增加我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的外教老师会根据我们的兴趣,设计一些适合我们的课程和活动。他教我们学习英语歌曲、电影和文化历史等,这些都是我们自己愿意学习的课程。他教学的方式非常生动活泼,更能够引起我们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们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我们对英语的学习更有动力。

最后,外教教学方法能够增强我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我的英语课堂上,我们会分成小组来参与游戏和讨论。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与其他学生互动,并且口头交流。这样还能够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合作,并培养出更好的沟通能力。这对我们今后的人际交往和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

总之,外教教学方法对于高中生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通过外教的教学方法,我发现我对英语的兴趣一天天增长,我的口语和听力也明显提高了。同时,我们还学到了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和团队合作的经验。这些技能和知识将成为我们未来的财富,助力我们成为更有自信和魅力的领袖。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做好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使学生跃过初中到高中这个知识台阶,而且要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进度快、难度大的化学教学,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尽快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下面是高中化学教学。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二、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高中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实物、图片、模型,通过观察培养和教给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五、抓住关键,精讲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处处设防,讲得过细过全,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讲则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摩尔浓度一节,一是讲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做好演示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引导启发学生掌握有关摩尔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摩尔浓度概念及有关的理解和掌握。

六、抓住典型,探索规律。

要使学生学好高中化学,不再于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多,重要一环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总结归纳,这能使学生在点多、面广的化学学习中自己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如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总结规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发散开来,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做好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使学生跃过初中到高中这个知识台阶,而且要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进度快、难度大的化学教学,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尽快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学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总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为此我与高三化学备课组的几位老师对高三化学教学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全国卷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全国卷、上海、广东及江苏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我们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章节复习以《课堂新坐标》和教师选编题为主,单元练习以《绿色通道》和教师选编题,高考模拟训练是市教研室模拟和各地模拟卷,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

三、端正心态,培养素质。

健康向上、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是搞好复习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考成功的关键。而积极的心态有赖于平时的不断调整和锤炼。

1、正确对待考试。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考试是频繁的。由于受高考一试定终身的负面影响,许多同学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考试本身所起的作用,把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是练兵的绝好机会,都能够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后续复习中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学生在高考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所以既不能因一时失误或遇到困难而气馁,也不能因成绩进步而沾沾自喜。

2、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复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决不能超负荷使用,相反地,必须加以维修和保养,这样,它才能经久耐用。因此,我们要动静结合,既要勤奋学习,也要学会放松、休息、锻炼,只有劳逸结合、生活得有规律,才能轻松自如地渡过难关。这就是所谓的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

3、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升学压力和竞争压力了,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带来消极影响,这对复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自己的基础和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复习;愉快地接纳自己,充分肯定自己的进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自觉地控制自己,以明确的目标、良好的意志力调节自己,变压力为动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总之,化学总复习要为高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计划、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千方百计地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益。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始终坚守原则,较好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

12月29日,市教研室在丰县华山中学举行了“20xx年徐州市高二化学研讨会”,教研员和全市高二化学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上,华山中学高二年级彭凯老师和李志老师给我们上了两节精彩的展示课。他们以高效的课堂设计,深厚的教学功底,精辟的教学语言,通过实验设计等手段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两节课均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课后丰县中学的李美丽老师作了精彩的点评;教研员蒋良老师给我们指出了目前构建高效课堂中还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特别是发在每位老师手中学生上课后的导学案,让我对课堂的高效和实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次的教研活动,让我感到收获颇大。下面是我对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感悟: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着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我们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用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检测、反馈、补偿,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问题意识是学习和探索的原动力。只要创设的教学情境科学适宜,学生一定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也在创造着课程。教师、学生不能只做课程的执行者,应该做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学习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而非靠教师传授和学生记忆。因此在教学中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而不囿于教材,而是研究教材,开发课程,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这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围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实施活动探究栏目,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能力,让学习化学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课堂教学要想高效,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意识,在新课程教学中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不仅能回答“别人的问题”还要让学生离开了“别人的问题”这根拐杖,能自己走路——独立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要用“细心”去挖掘教学资源尤其是课堂中随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用“爱心”去呵护每一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为教育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以上是我在这次教研活动中的几点认识,还有许多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课堂效率的提高始终贯穿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学习他人的经验以及自己认真地探索将引领我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