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表达方式,使我们的作品更加精彩和有趣。这里有一些优秀的总结样本,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写作技巧。

浅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的协同式慕课论文

实施“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农经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农经专业实验课具有实践性、多元性、适时性的特点,在该专业实施“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更加适宜。在该专业实施“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应当采取在线练习与课堂练习相结合、在线答疑与课堂答疑相结合、在线讨论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在线测试与课堂测试相结合的策略。

慕课简称为mooc,即massiveopenonlinecourse。慕课的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的davecormie和bryanalexand联合提出的。慕课主要具有三大优点,即开放性、规模大、自主性,因此受到许多学习者的好评,但通过近几年的慕课教学实践,发现慕课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为了弥补慕课教学模式的不足,笔者拟推行“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是指以慕课教学方式为主导,在传统教学方式协助下,完成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其中,慕课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在线视频及练习、在线答疑、在线讨论、在线测试;传统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课堂授课及练习、课堂答疑、课堂讨论、课堂测试。实验课教学采用“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便捷且师生交流顺畅。

借助“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实验课学习实现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授课教师将实验课程的视频、习题等资料信息发布在在线教育平台上,学生只要获得相应权限,就可以不受课堂内与课堂外的限制,在网络覆盖的区域内随时随地的在网络上学习实验课程。学生在观看课程视频、做习题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疑问,如果在线答疑不能解决,就需要带到实验课的课堂内,与教师面对面开展讨论、分析来解决。从而,既方便了学生学习,又解决了单纯的慕课教学模式中师生交流不畅问题。

(二)能够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且学习方向清晰。

借助“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实验课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学生可以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结合自己的兴趣自由学习本课程,而且学习进度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通过课堂授课、答疑等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起到积极、有效的导向作用,让学生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实验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技能。从而,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解决了单纯的慕课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导向弱化问题,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方向。

(三)能够使学生实现低成本学习提高社会认可度。

借助“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既能实现实验课程学习的低成本,又增强了课程考评的严肃性,提高慕课课程的社会认可度。慕课是网络课程,提供在线学习,所以一门课程可以允许很多学生同时学习,学生能以低成本获取知识和信息,但考评不够规范。同时,需要借助课堂考试,课堂考试是现场进行的,只要课堂考试监考严格,可以有效地杜绝考试舞弊行为。从而,既让学生实现低成本学习实验课,又解决了单纯的慕课教学模式下考评不规范问题,提高了社会认可度。

农经专业实验课旨在加深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农业或者林业计划经济管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具有三个特点,尤其适合实施“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

(一)实践性。

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旨在培养学生在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农村行政管理、农村金融、农村财会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将来能胜任涉农企业、政府工作部门和教育科研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依托校内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借助模拟仿真、实战演练等实验训练形式,帮助学生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农经专业实验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实践性。

(二)多元性。

农经专业实验课主要是依据农村统计学、农村财务管理学、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产品市场营销学等多门专业基础课设置的。学生在全面掌握农经专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学好农经专业实验课。学生需要掌握多门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农村统计学基础知识、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基础知识、农产品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知识等。可见,本课程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多,具有多元性。

(三)适时性。

随着我国“三农”政策的日益完善与落实,农经专业的实验课必须紧跟国家的经济政策、方针的调整。农经专业的实验课通常在理论课结束后开设。教师需要结合我国农村当前的经济形势、现行的经济政策,编制新的实验资料,使学生利用学过的农村统计学、农村财务管理学、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等多门专业理论知识解释当前的涉农经济政策,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农经专业实验课具有适时性。

(一)在线练习与课堂练习相结合。

农经专业实验课以业务操作练习为主。在“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下,农经专业实验课中的练习活动可以采用在线练习与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农经专业实验课具有实践本位性的特点,单纯技能性的练习适合在线做,模拟岗位性的练习适合课堂做。针对单纯技能性的练习,教师可以将实验教学案例、实验练习题、学习任务单等,上传到慕课平台,学生进行在线练习,教师在线指导实训。模拟岗位性的练习可以在实验课堂上进行,教师应当现场指导实训,将学生分为6~8人一组,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设置农业企业法人、农产品营销经理、会计核算员等岗位,然后引入与农(林)业经济管理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工,依据所在的岗位,进行手工业务练习。

(二)在线答疑与课堂答疑相结合。

在“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下,针对学生在业务操作练习中的提问,解答疑难问题,需要兼用在线答疑与课堂答疑这两种方式。教师可以创建在线答疑区,不限制注册人数,学生可将疑难问题提交到在线答疑区,向老师或同学求教。答疑的过程不再是由教师主导,而是集体式、开放式的,问题也可以由在线的同学代为解答,此外,还可以借助微信群、百度贴吧等与学生互动答疑。针对在线答疑不能解释清楚的实验问题,可以在课堂上面对面地由主讲教师讲解,也就是借助课堂答疑方式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在线讨论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在“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下,农经专业实验课中的讨论活动可以采用在线讨论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农经专业实验课具有适时性的特点,实验课教师可以创建在线讨论区,上传有关农业发展趋向、农村民生等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的资料,以供师生进行学习讨论,教师或相关成员要定期登录讨论区,及时关注讨论情况,发表导向性见解与评论。在线讨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可以进行,非常便捷,即使实验课结束了,学生可以借助慕课平台上的讨论区,继续提问、交流。但这一方式缺乏师生情感的沟通,教学导向不够明显。如果适当采用课堂讨论方式,由于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组织学生积极发表意见,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能够有效地为学生进行探索与创新,提供正确导向。

(四)在线测试与课堂测试相结合。

在“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下,农经专业实验课考评需要以课堂测试为主,辅以在线测试。慕课教学平台提供了在线测试功能,借助本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在线进行实验项目的练习,帮助学生增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实验课结束后,要求学生对全部实验项目的训练情况进行总结,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到网络上。“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需要同时选用传统的课堂测试方式,在课堂内安装监控设施,同时,组织教师现场监考,针对考试中的舞弊行为,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将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在线测试成绩以及课堂测试成绩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汇总,得出学生的实验课成绩。

基金项目:教育部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项目“基于‘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的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实验课程建设研究”。

浅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的协同式慕课论文

随着新时期以来的工业革命发展,互联网也逐步走进普通人们的生活。人们利用网络进行聊天,视频,看新闻、电影或者电视剧等等。但是,互联网的研发初衷还是为了方便全世界人们的交流,为了让我们能够在电脑上学习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的知识和科技。从开始,美国开始了在全世界的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引发了慕课热。我们教育工作人员如何看待并应对这样的挑战也成为了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给出了慕课的含义,其次列举了在慕课背景下的我国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现状,最后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了将环境艺术教学融入慕课的路径及方法。

我们的时代是很开放的时代,我们通过互联网不仅了解到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以及发生的大事,也吸收到了外国的优秀的知识和技术。之前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闭关锁国也不能进步和发展的,我们必须要将自己融身于时代进步的大潮流中去,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和进步。

1.慕课的内涵。

慕课源于2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将自己的课程在互联网上向全世界免费开放。这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积极响应,,我国的几个著名的大学也加入其中,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开放性,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免费并且优秀的学习资源。慕课不分人种,不分民族,不限制年龄,只要你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只要你想学习就能够在网上学。慕课是很大规模的,他允许全世界的人学习,慕课是开放的,与此同时慕课的质量也是可以保证的,他的水准还是很高的。

2.慕课背景下的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现状。

(1)环境艺术专业教师对慕课的认识还不足。虽然国际上慕课教学已经很流行了,但是实际上我国除了那些像北京大学那样的名牌大学,普通大学的老师和学生的国际化的意识还很欠缺。我国的大学分布在各个城市,有的在西部,有的在发达地区。另外,我国作为学者进行对外交流的老师也都来自985和211这样的大学高校,那些普通大学的`教师很难有机会走出来看看当今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国教师对慕课的认识还不够,教师也就很难去引导学融入慕课。

(2)学校的教学资源不足,资源支持缺乏,不能真正的融入慕课。慕课采取的是在互联网上的授课模式,他最起码的要求就是有电脑,有网络。但是我国目前一些学校的配置资源欠缺,教师很难引导学生主动加入到慕课的学习之中。

(3)教师自己投入慕课建设的积极性有限。虽然,目前我们已经看到慕课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我们的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还是很难投入到慕课的大潮流中去。慕课让教师将自己的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并同时让全世界的人来学习和交流,但是我们看到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师他们都认为学习环境设计需要的是课本上的理论以及自己的一点创造,不用再去浪费时间看别人的成果。这就使得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时,只注重自己身边的资源,不长远去看。

3.环境艺术专业教学融入慕课的路径。

(1)教师要充分认识慕课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并积极的将自己和学生带入到慕课这个大家庭中去。我们教师是学习的引路人,我们必须时刻充实自己,不断的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环境艺术专业注重要的是设计理念,是创新。因此,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正确的认识,并且要把学生拉进其中,让学生与全世界的优秀的人在一起,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提升自己。

(2)教学资源要保证。硬件设施只有齐全了,才能保证老师和学生有条件去学习。因此,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配置电脑,让老师在上课时就能带动学生进入慕课之中学习。另外,我们学校可以安装开放的网络,让学生不管是在宿舍,还是在食堂都能够随时随地进入慕课进行学习。

(3)教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通过慕课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内容。我们环境专业主要的是靠创造力,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理论知识,然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上网学习,自己找答案。学生的自制力不是很高,因此有时候需要教师来积极的引导。

(4)教师也不能盲目的追寻慕课的脚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按照实际的教学计划来走,不能完全的让学生在网上学习。虽然现在网络的慕课的发展很快,但是他还是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师。环境艺术专业主要还理论联系实际,他还是需要教师的讲解,慕课中的教师不能完全的服务一个人,但是我们实际中的教师就可以。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实际教学和慕课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机会。

浅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的协同式慕课论文

我校优化整合本科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其中将环境科学专业基础实验课一《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等实验课调整到化学学院《生物学概论》等实验课调整到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实验中心保留环境科学专业基础、系列和主干实验课10门。经过三年实践将环境科学专业基础实验(化学类、生物类物理类和工程制图类等胺照其所属学科分配给相关院系开设不但充分保证了实验教学专业化水平还实现了优化整合实验室资源使环境科学实验中心能够集中精力建设专业实验室。

1.1环境科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由表1可知,本专业学生实验教学时数达到198课时,实验数目为52个,在数量上完全能够实现实验教学目标,实验课程内容也能基本保证学生们的专业需要。

而考察实际实验教学,则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目前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无法达到预期教学要求和效果。

受到实验条件(仪器等)众多因素的限制,《实验教学大纲》中各科实验能够开出规定数量的60%~70%就已很难。一般的大型精密分析仪器,只能演示使用,而不能提供具体参与操作的机会。受到实验课时数及仪器数量等因素的限制,稍有些难度的实验题目均采取学生4~6人组的分组实验,无法保证学生获得充分实验机会。不同实验课程内容上经常出现重复冲突现象,比如《环境监测》实验中有水化学指标的测定,而《环境化学》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中多处存在重复内容,内容的重复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所以,看似质优量足的实验教学大纲,在目前实验条件和管理水平下,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达不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1.2实验课程设置与成绩考核。

环境科学实验课使用的教材一般取自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标准方法,正规出版社的实验教材以及科技文献中出现的成熟的实验方法等。根据实验教学实际经验,目前采取节选相关书籍或者教材中部分实验项目,辑成自编教材,作为环境科学实验指导教材的办法。受限于实验室条件,很难选择一本完全适合我系环境科学专业的实验教材,若能针对本专业特点出版系列实验教材,其针对性和效果将会更佳。

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一般由实验技术人员备好药品和仪器,理论课教师指导具体实验内容,学生按照既定的题目完成实验过程即可。学生一般无法参与到实验前期化学药品的配置、仪器的调试,以及原材料的预处理过程中,这不利于学生从事自主设计型实验以及参与科研。应该注重学生基本实验能力训练,让其参与到实验课的全过程中,接受系统的锻炼。

实验课程的考核是由学生完成实验内容,获得数据并处理后,进行分析与评价,最终撰写实验报告,论述实验全程及给出实验结论。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验课堂表现和多次实验报告质量给出其实验成绩。实验成绩一般折算为百分制的20%与学生理论课浙算80%)成绩合计成为该科总成绩。指导教师仅凭实验课堂上有限的印象和书面报告确定实验成绩,不能衡量学生们的真实实验技能水平。

1.3实验室管理。

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主要使用环境科学实验中心的环境科学基础实验室、环境科学专业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两个仪器分析室,及若干实验准备室。本科所有实验以课程为单元分属各实验室,相应实验室技术人员负责管理维护实验室及准备实验。

具体实验课涉及到的原材料、药品、玻璃器皿、小型仪器、耗材等所需物品由指导教师开学时报给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核对后确定需领取物品,到库房领取。某些仪器如低速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按实验室等量配置,不足时需要去别的实验室借用。

由于各实验室每个学期承担一至两门实验课程,其余时间实闲置,浪费了实验室资源,同时学生们在有限的课时内也无法获得足够的训练机会。

1.4实验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实验课程教学形式和内容无法培养出高质量人才,实验室管理没有高效率的运转起来,更谈不上建立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平台。

2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2.1整合实验内容,实验课独立设课。

解决实验课程体系松散、实验内容重复、实验数量开出率较低等诸多问题,要求重新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删去无法完成的实验题目,合并重复的实验题目,按照现代教育规律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另外把实验课教学提高到与理论课同样的高度,单独设课,单独考核。

根据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将实验教学大纲中原有的10门实验课,按其内容性质和规律整合归类,形成四门实验课,其优劣可以通过实践过程来检验,以资调整。设置的四门骨干实验课,参见表2其具体教学内容以《实验教学大纲》中10门实验课为参考,推陈出新,将实验题目有机的整合,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设置学分,确定课时数量。

增设〈〈环境科学实验基础》性质的实验导论课,主要讲授本专业实验基础内容,如监测类实验中的布点米样和样品保存技术,有毒有害样品分析时的防护技术等,将学生们导入后续实验课程中。还增设了《环境科学高级实验》性质的实验课,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解决具体环境问题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整后的实验课程,形成以〈〈环境科学实验基础》、四门骨干课程、《环境科学高级实验》系列课组成的核心实验教学体系。

2.2实验授课与考核方式的变化。

实验课独立设课后,若能够聘用专职的实验教师讲授实验课程将更为有效。因为目前指导实验课的一般为理论课教师或者年轻教师,他们承担数门理论课程和繁重的科研任务,势必影响实验课教学效果。专职的实验教师本职工作就是教好实验课,效果不言而喻。

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不但考核学生们平时勤席率。课堂表现、操作规范、实验报告质量等关键环节,还在期末设置专门的书面考试或面试来考察其实验基本技能和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

2.3改进实验室管理方式。

实验室的管理应与实验课教学相适应。对实验室内仪器等资源进行再配置,将数量相对较少小型仪器(如分析天平,低速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等分类集中放置,保证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不必再施行分组实验的做法,其它仪器设备管理亦可酌情参照。

另外,将学生从实验的'准备阶段就引入实验室,让学生从头到尾了解玻璃器皿的洗涤、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标定、仪器的维护和校订,以及实验结束后废物的处理和实验室的整理等环节的工作,以提高学生们珍惜实验药品,爱护实验仪器的良好作风,主要目的是为学生们日后独立设计和实现实验练好基本功。

2.4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开放是实验室资源利用最优化的最佳形式。把实验室开放作为实验教学的课外延伸,不但能够增加学生们接受实验训练的机会,同时为学生们独立思考问题,参与科研活动提供了训练平台。

对于低年级学生,可将实验教学内容占用课时多,难度较低和需要反复训练的实验整理集中,作为实验室开放内容并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将学生科研项目,教师科研课题的子课题(难度低些的)以及其毕业论文实验等纳入实验室开放内容中,由指导教师启发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实验,训练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实验技能,衔接好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关系。

3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实验课程教学在授课形式、内容、考核方法、教学效果及与之相应的实验室管理等环节出现诸多问题。优化整合实验室现有各种资源,打造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水平的实验教学科研平台,是解决上述实验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浅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的协同式慕课论文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是专业课的重中之重,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1]。但是随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地发展,对医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方式和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我院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1实验教学的师资短缺:由于专业课程和授课班级较多,导致我系专业课师资数量严重缺乏,而新进的.年轻教师一进校园就直接授课,缺乏教学经验。

1.2实验内容陈旧:实验教材都是多年前编写,跟不上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学生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造成影响。

1.3实验器材的滞后:虽然近几年学院添置大型仪器,但是仪器设备的更新速度无法与临床实际工作接轨。

2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2.1实验教师的培养:对新进的教师安排第一年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的准备和实验授课;课余时间进入临床进行临床实践,适时掌握前沿知识和技术。

2.2根据临床发展,适时更新实验内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验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造成了教学与临床的严重脱节,难以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医学检验人才。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淘汰一些老化的实验内容,增加一些在临床上广泛采用的实验技术和方法[2]。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当前检验医学技术前沿动态,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以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为依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建设网络化虚拟实训平台,将大量仪器虚拟化,学生通过虚拟软件训练,即能很好的解决与临床一线接轨问题,又能有效的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且不增加实验成本,又不需要后期维护成本,是解决实验成本高的良好途径。

虚拟实训教学平台,是根据医院和企业目前最先进的检验设备为仿真对象,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訊等技术,采用桌面虚拟现实技术,设计虚拟实验室系统与虚拟实验操作流程,操作者可以通过虚拟实验环境,摆脱传统实验的限制,“身临其境”地操纵虚拟仪器和实验器具来自主选择实验内容、模拟操作过程,通过对虚拟世界的体验和交互来加速熟悉检验的内容,对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

2.4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开设的实验项目经常受时间、仪器和场地试剂的限制,一旦实验失败,往往没有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而重新开展实验的机会[3]。学生要做到熟能生巧,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加强实验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5改变实验授课策略:在实验课前要求学生根据实验项目以及所学的知识,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及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并让学生到实验室与教师一起准备实验。实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解决问题。

2.6重视实验总结和考核:在实验总结方面应强调及时性和客观性[4],如在实验报告中除了写实验原理、方法、和结果之外,还要写上实验体会,其中包括在实验中的困惑,解决的办法以及针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等,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还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检验医学的教育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尽快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队伍刻不容缓。虽然我院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需进一步开拓,继续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2]章金勇,张晓丽,毛旭虎,邹全明.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34(7):904.

浅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的协同式慕课论文

随着高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深入发展,教学管理成为信息化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伴随mooc的出现,传统的教学管理改革迫在眉睫,由于mooc教学的本质是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更加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不应仅停留在学校建立电子信息网站、网上学历认证、无纸化办公等等方面,而且还要从开课选课、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到组织学生答疑、师生交流、批改作业、课程考试等方面实现网络化、信息化。

1mooc对传统教学管理的影响。

mooc对传统教学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教学模式上,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的备课、授课、答疑。而mooc教学实行了网络在线和课堂面授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将2/3教学课时安排为学生自己在线学习知识点;1/3为面授形式,即每隔一周组织次学生讨论[1].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认为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充分利用mooc资源,改变目前的教学模式。高校教学管理应当顺应mooc的发展潮流,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积极探索将在线学习、混合学习以及翻转课堂之类的教学模式有机融合到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去[2].

第二,在教学方式上,mooc教学是从课内转向课外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观看课件视频完成,不局限于学习场所,可以自由选择校内和校外,使得教学方式有以前的集中式转向分散式学习,而在课堂上主要侧重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讨论、解惑等。

而在mooc教学方式中,学生网络在线学习时间要占据整个课程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约有70%-90%的学习是通过非正式的课堂授课形式完成[3].而且随着mooc的发展,在美国一些高校中开始通过网络在线学习考试,获得学习证书,可以增加学分。但在我国通过mooc的“非正式”高等教育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因此,在mooc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第三,在教学质量评价上,由于mooc的大规模发展,必然冲击大学的学校教育、班级课堂授课制度,使得传统的集中式授课逐步转向分散式的虚拟化的网络在线教学,从而使教学质量评价主体难以掌握mooc教学的全程,导致mooc教学质量评价很难开展,使得教学评价标准要与mooc教学相适应。

总体上讲,随着mooc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的教学管理带来很多影响,不如教育观念、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等等方面。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mooc教学需求,迫切传统的教学管理进行改革,作为一所新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理所当然积极探索在mooc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改革显得更为重要。

2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管理理念有待更新。

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与专业美术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相比,侧重于应用性,为满足社会需要,与社会市场发展相结合,具有标准化、集体化的专业特征。在培养目标、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上都有纯艺术化的倾向,缺少设计教育因素。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一般在大二以后画笔使用较少,但具有灵敏思维,选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做出很好的效果,过于强调绘画基础已经不适合了。

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管理中,不要过分强调造型与技法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还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2教学资源缺乏。

应用型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集中于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等设计专业,而这些专业的教育实践性很强,特别是对教学设备要求比较高。在学生扩招的过程中,大部分应用型高校的教学设备没有受学生的人数增加,而增加教学设备和维护的投入,导致教学设备缺乏,从而严重影响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2.3教学实践减少。

由于教学设备的缺乏,导致教学实践课程减少,再加上部分任课教师与社会实践结合不够,对社会市场需求缺乏灵敏,对目前的工艺流程、设计材料生疏,导致学生学习内容与社会生产实践存在差距。在强调素质教育,削弱专业性教育的影响下,艺术设计专业在被塑造成一种动脑不动手的专业形象。由于新生的应用型高校实验条件不具备,从而减少了学生的实践教学。长期发展下去,导致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不懂材料与设计工艺,不了解用户与市场需求。

浅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的协同式慕课论文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一门多学科相互融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验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设置实验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我们针对在生物医学工程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本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以满足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1目前实验课教学中的问题。

首先,目前我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大部分实验课程的教学处于辅助理论教学的地位,实验课程成绩仅占课程总成绩的20%左右,因此很多学生存在着较为重视理论课程,而对实验课程较轻视的现象。长此以往的结果就会使得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目前的实验课教学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够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很多数学生在实验课上只是被动地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实验步骤机械地操作,对实验的原理不能够充分理解。再次,目前实验课的教学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尽相同,在规定的实验课的时间内,有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会较好的完成实验内容,而基础较差,动手能力较差的额学生到了下课时间并不能顺利的完成实验任务。目前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得不管本次实验完成与否,学生都要离开实验室,而下次实验课又会开始新的实验内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方法探讨赵晓磊齐秋菊霍旭阳*吉林医药学院吉林13郭春超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132013容,从而导致动手能力差的同学对实验课逐渐失去了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我们并没有达到开设实验课的目的。

2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课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生物医学专业实验课设置的实际情况,按照实验教学的目的的要求,对本专业的实验课教学考核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实验室的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2.1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旨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不断的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强调实验内容的综合性,注重各学科之间交叉的特点,从而将实验内容分为础实验训练阶段、综合应用实验阶段和创新设计型实验阶段。减少以验证理论知识为主的基础性实验的比例,在基础试验阶段主要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为主要目的并进一步巩固理论课上的知识点;相应的增设综合应用性实验和创新设计性的实验。在这类实验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实验的任务和要求,并给出一些相关的电路和参考资料,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目前我校生物医学专业的实验课都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综合应用性实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2.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课一直以来都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为了使学生在实验课上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轻视实验课的现状,因此就要求指导老师要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在实验课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应在一部分的专业课程中将实验课独立出来,改变实验教学通常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更多发挥主动性的条件,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另一方面任课教师要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适合各门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从多个角度考察学生的实验能力。可以适当提高实验课成绩在总成绩所占的比重,并结合学生在整个实验的`过程的表现,包括对实验的预习,实验的操作,实验的结果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都记入学生的实验成绩当中,从而以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2.3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实验室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学资源,设立各门课程的固定实验室,如电子实验室、医学仪器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等。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有固定的实验小组和实验台。将各班学生进行,每组都有固定的实验,这样有利于实验教师对每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实验室的器材与设备的管理。同时建立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通过预约的方式使用实验室,实验教师为学生提供欲做的实验所需要的设备和资料并配备专门的实验教师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以相应的指导,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并进一步减少传统实验课所带来的缺陷。

3小结。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以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不断的对实验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时间才能够,提高实验课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为培养具备医工结合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3]陈凌霄.开放式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方式之关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多维实践平台构建研究论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

1.1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大学生存在相对过剩的情况,若不立足于区域农林业特色及区位优势,明确或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将会造成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就业困难,学生对学业失去兴趣,家长对专业不够认同,社会知名度逐渐降低,最终导致生源困难。

1.2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教学内容大部分以理论教学为主,能让学生亲身感受的实践教学较少,实践学时占整个课程学时的比例较小,总是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其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跟不上。由于学校经费投入不足,教学实习基地开发难度大。

1.3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教材体系。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近几年来相对不被社会重视,教材体系建设相对落后。而且从最近几年的教材发展来看,真正围绕农林经济管理的教材较少,正逐渐地变化为与工商企业管理相对应的教材,导致专业的特色性无法从教材中体现。

1.4专业建设资金缺乏。

在人才培养、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教学设备的购置、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举办专题讲座等方面急需资金支持。而在这几个方面,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远远不足,许多必须要完成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由于资金不到位而流于形式。

2.1积极培养学生农林情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针对于很多大学生不愿意进人农村地区工作的情况,我们应该积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不断强化宣传和教育,对于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进行讲解,保证学生深刻理解所处的环境优势其二,不断将情感培养纳人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激发学生的农林情节发展其三,高度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以正确的言行举止去影响他们,确保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2优化师资队伍。

优化师资队伍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等,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和开展合作研究,分期、分批选派骨干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门挂职锻炼;在相关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等聘请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在搭建京津冀农林高校战略联盟基础上,拓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合作的平台与途径,通过聘请客座教授、举办学术讲座、邀请参加学术研讨等方式,实现京津冀各高校院所之间联合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构建高校院所教育资源共享的稳定长效机制。

2.3构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

本着夯实专业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能够适应新形势下京津冀农业和农村的全新发展,构建以关键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其中,以北京市精品课程“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为核心、以“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论”“农业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政策与法规”“农产品运销学”等课程为骨干课程,同时包括“农村发展概论”“农村社会学”“食品经济学”“农村金融”“农村财政”“农业系统工程”等课程,还增设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农村公共管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家庭农场学”“村镇规划”等专业特色课程,形成了系统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为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实现了理论教学模块化、专业教学特色化、实践教学体系化的目标,充分发挥课程融合对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

2.4搭建实验实训平台,强化实践教学。

建立实验室开放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空间,同时扩大校外实训基地,构建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实验、实训平台和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训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强化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对实践教学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用制度来保证实践教学整个过程及其中間环节的实施。

2.5实施“社科+自科”的双导师制。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采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专业教师与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教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由具有农经理论知识与农场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校外导师主要面向社会、业界和国际聘任高水平专家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专业教师以专业研究领域的优秀教师为主,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教师主要是教学实践基地的企业管理人员实施聘任制,专业导师负责帮助学生制定学业规划,帮助学生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探索和完成等;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教师负责结合农业企业实践,传授给学生相应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6不断改进教学考核制度。

由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仅需要过硬的农林经济管理理论基础,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改善学科考核制度。现阶段开展的考核制度中,过于强调知识理论考试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和评价,学生将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倾向,对于其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不利。由此我们应该积极加强考核制度的改善和调整,不断形成以理论,实践并重,理论服务实践的考核制度,保证科学有效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培养道路。为适应并满足社会对农经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优化改革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忠娜.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浅析——以塔里木大学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3:189.

浅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的协同式慕课论文

mooc平台具有无处不在的网络化平台,在大数据下广泛在学习与云资源背景下的知识共享三大特征[4].本文主要从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视角探讨mooc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3.1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建立翻转课堂。

mooc课程中的微视频使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实现变得容易,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是由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利用相关软件制作教学视频,通过网络传递,解决了缺课学生无法正常学习的困惑[5].mooc课程可以实现课前学习、课中交流、课后反馈与评价等翻转课堂,这种视频教学实现课前学习,课中互动交流,课后反馈与评价等翻转模式。翻转课堂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知识传授和内化进行翻转,其主要特点是在课堂中缩短授课时间,增加师生互动活动时间,加强学习活动的真实情景教学,再互动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学习个性制定学习计划,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制定适合应用型高校学生差异化学习计划。

3.2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高校办学历史不长,双师型师资缺少,需要共享。而mooc平台能实现优秀师资共享,mooc课程建设中组建以名师为支撑的教学团队,实现优质化大规模网络课程的有效建设,让教学团队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使广大师生能共享名师团队创造的教学成果。

另外,应用型高校教师本身也可以转变为课程建设组员,通过研究应用型高校课程特点、学生心理和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策略、课程内容、学习方法等,提升教师整体素养。

这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原有艺术设计专业师资体系,让传统以办公室空间为主的师资圈变为以网络空间为核心的师资云平台。

3.3建立艺术设计专业mooc课程体系。

根据教学理论,教学生成性是实践类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mooc课程中的学习内容没有界定,学习知识内容丰富。从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实践为主的思维考虑,mooch课程不仅强调源知识内容的传授和理解,还注重实践素养的培养,mooc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广泛的学习。因此,mooc让学习者在知识与技术生成中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从而解决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技能的偏重问题,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同时,mooc课程资源通过以源知识作为探究学习的动力点,激发学生在网络化泛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思维、新内容与新观点,这些都将成为网络学习和互动交流的新资源。

3.4构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组织。

应用型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以课程管理为主,以学校教务处为管理核心机构,各个院系教务办公为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管理主次分明,但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管理思想“去核心化强社会化”的特性。通过mooc平台,可以将“非核心”教学组织社会化。目前应用型高校普遍设有思政部或类似部门,通过mooc平台选择共享性与社会化应用,可以解决“非核心”课程教学师资的专业发展问题,也可以使教务处实现“组织更加专注于教学业务管理”.所以,mooc可以先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组织与实施管理的进行变革,改变传统教学组织模式和课程呈现方式,实现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组织模式的重构。

总之,利用mooc平台进行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的变革与创新,把艺术设计专业管理者、组织者与学习者等沉浸于复杂网络环境中,通过翻转课堂、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等技术结合相关移动终端,建构具有应用型高校特色的mooc教学管理模式,给广大师生提供泛在化、个性化、联通性、生成性的微教学空间,并在新型教学空间中进行开放式、协作式互动,实现师生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从而使应用型高校的日常教学管理更加精细、准确、开放与有效,创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新模式。

参考文献:。

[2]陆昉.课程质量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本[eb/ol].

[5]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07:5-16.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自我

本专业培养掌握经济和管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林业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农林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掌握社会经济调查、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和经济核算等方法和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生态文明意识、深厚的“三农”情怀、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华中农业大学简介】。

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863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是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农业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南湖狮子山脚,其办学源头溯源于1898年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学校前身华中农学院由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全部系科以及原中山大学、原南昌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在1952年组建而成,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截止20xx年4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206人,其中本科生18625人,研究生6581人。

【南京农业大学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之一,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和1914年金陵大学农学本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由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南京大学农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学校搬迁至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迁回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xx年由农业部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

截至20xx年3月,学校设有21个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32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5种专业学位授予权、16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15个博士后流动站;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9400余人,继续教育本专科生16000余人。教职员工2700余人。学校校区总面积9平方公里,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5亿元。图书资料收藏量超过229万册(部),拥有外文期刊1万余种和中文电子图书100余万种。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原先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和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两个本科专业,我国调整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两个本科专业调整为一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全国共有5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全面照搬前苏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专业人才的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断进行调整,目前在本科阶段的教育都是以经济管理理论与知识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林学科的特点设置,两方面的知识都会有所涉及。但由于农林各类院校的特点及教学资源不同,一般农业院校建立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而林业院校建立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林业经济管理。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进行了调整,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征来看,专业课程体系中应包括农业经济管理与林业经济管理两方面知识和内容,但各农业院校或林业院校普遍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缺乏整体性。农业院校主办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专业课程以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为主,很少涉及林业经济管理的内容;而林业院校主办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专业课程体系以林业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为主,又很少涉及农业经济管理的内容。各农林院校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各自为政,有很大的随意性,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另外各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课程之间教学内容重复较多。

由于长期以来实施专才教育,过分强调专业素质的培养,虽然近年来不断调整改革,但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有一定的差距。专业课程设置上传授知识性的课程较多,体现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的课程和实践环节相对较少,与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专业主干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缺乏先进统一的教材。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各学校教学随意性很大,虽然同开设一门课,但各学校教学内容差别很大,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专业课教材滞后问题十分突出,专业学科发展前沿的内容及新的农林科技成果等难以在教材中反映出来,专业教材信息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例如主干专业课程“林业经济学”,目前在全国没有一本统一的`能反映21世纪林业经济学科发展前沿内容的专业课教材,专业的特色无法体现。

(三)有些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手段相对落后。

虽然各农林院校都在努力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但各院校发展极不平衡,有些农林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发展不够,滞后于社会实践。如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仍偏重于林木生产经营和木材加工利用,轻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等内容,脱离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生产建设实际,一些反映新时代农林业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新举措、新方法没有纳入专业课教学内容之中。大多数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相对呆板,专业课程教学中仍主要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综合性课程设计以及利用cai课件等多种教学方式采用不够,实践教学内容偏少,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从提高和拓展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知识与能力出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由过去的“培养能在农业(或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农(林)经济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调整为“培养能在各类农林业及相近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应用人才”。为适应这一目标定位的调整,应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的安排、实习实验内容的增加、配套教材的建设、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努力使专业课程体系具有综合性、通用性,又要体现专业的特点。

(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努力使专业课程体系中各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合理,使农林经济管理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参考近年来农林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可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两大部分,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部分。理论教学部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通识教育课(含文化素质课与科技基础课);第二层次为学科基础课(含经济管理类基础课与农林特色学科基础课);第三层次为专业特色课(含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课与林业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课)。为了保持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性,理论教学中必修课应该占到一定比例,必修课应左右,选修课占30%左右。为发挥农林院校各自的优势,突出农林专业特色,农业高等院校和林业高等院校开办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构成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上可以有所区别,建议采取以下方案。

专业课程体系调整改革还要努力使各门课程学时之间的比例合理,并且处理好先修课与后续课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各门课之间内容交叉、重复与脱节的问题,注重课程结构的科学化、课程内容整合衔接的合理性和知识结构的整体性。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可以逐渐加大选修课程备选比例,扩大选择范围,同时可以兼顾学习者个人需要、兴趣的选择,尤其是人文教育类课程。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可以考虑外语教学和计算机教学四年不间断。在一、二年级开设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在三、四年级开设专业外语,部分专业课进行双语教学,学生做毕业论文时要有外文文献阅读课、计算机在专业领域应用类课程等。通过以上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外文文献资料的能力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就业的适应能力。

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实践教学。应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训练教学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让每个大学生在4年中能经过多个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具备专业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还可以适当考虑本专业及相近专业考研的需要,在具体课程设置上适当考虑与考研知识的衔接,增强专业教育的延续性。

(三)编写专业主干课程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

全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科指导委员应定期召开全国专业学术会议,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各农林院校联合编写农林经济管理各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和专业特色系列统编教材,减少各农林院校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随意性,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教材形式也要进行适当的改革,要打破过去单一的文字教材形式,要有图文并茂的基本教材、实验实习指导书、教学参考书、多媒体及cai软件、幻灯片、录相片、电化、电子教材等。

(四)教学内容调整要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少而精,实现整体优化。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改革要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少而精的原则,要及时吸收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删除那些脱离实际、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同时要增强农林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使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比较适中,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内容整体优化。要适应当前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量巨大、知识不断更新的特点,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正确把握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生学习的量与度,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留有足够的余地,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加大选修课备选范围,根据学生职业趋向选择模块。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逐渐加大选修课程备选比例,扩大选择范围,尤其是人文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各学校应配备专业导师,根据学生未来职业趋向指导学生选修专业课程。职业趋向可以分为科学研究型、行政管理型和专业管理型三种类型,相对应的选修课也分为三个模块,由专业导师指导学生选择选修课,以适应未来不同职业的需要。

(六)改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改革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p—是大力进行农林经济管理类课程cai软件的开发研究和制作使用,使专业课教学中也能适当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二是尽量多采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努力增强农林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综合性和趣味性。各农林院校应建立鼓励开发研究、制作农林经济管理类课程cai软件和采用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制度,推进教学手段改革,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抓好教学法的研究工作,认真总结和采用过去已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教学方法,杜绝“填鸭式”,多采用启发式。要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1]。其次,在教学形式上要把学生预习、查阅资料、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实习实验模拟操作、课程设计、专家讲座及论坛等合理安排;在传授知识方面,是采取口头讲述还是利用cai和多媒体组织教学,要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出发,加以选择。由于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各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需要灵活掌握。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林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化的农林经济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是现代的农林经济管理模式还有待完善,发展农林经济离不开完善的管理,需要我们从根本上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了解国家对农林经济实施的政策,才能解决农林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农业强国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的农业种植土地分布的比较散,而且农业种植缺少现代化的种植生产技术,农民的农业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山区,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还是需要靠人力去进行种植,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国很多农村人员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口数量急剧的减少,大量的农田荒废、出现严重的土地闲置现象,这样家中了城市发展的负担,也拉大的城市与农村收入的差距,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果不能建立规范的农林经济管理体制很容易导致农林经济走下坡路。提高农林经济的管理,对提高农林经济竞争实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解决农村人口吃饭难,生活压力大等诸多问题。

2.1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解决农林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就要坚持不懈的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农村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无论是农业发展还是工业发展都应该遵循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原则。农民的工作热情要通过不断的鼓励来带动,这样才能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利益,才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保障现代化技术的实施。对农林企业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农林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农林业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农业的发展和改造情况进行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农林经济的管理方法,提高农林建设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具备农业操作的理论知识,还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让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应用到农林业的工作当中。

实现农林现代化的管理还需要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能够给农林业的生产和销售方面做出正确的指导,同时政府部门的鼓励政策也对农林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实现农林现代化的管理提供有力帮助。

2.3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农林经济的管理问题关乎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正确的管理不仅能够帮助农业企业稳定的发展,还能够提高农林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而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林经济的管理,还能够使我国农林经济的科技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现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所以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还需要尽快从农村教育抓起,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农林科技体系的改革方面也要加强,无论是从技术服务管理还是科技管理方面都要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只有加大农林经济管理方面的力度,才能加强农林科技机构的管理,从而提高农林经济管理水平。

农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此,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和创新至关重要。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主要让学生了解到农林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和特色内容,以及如何协调好经济与管理的关系,在传统的农林经济管理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创新。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的重要任务。农林经济管理是以服务为特色的学科,服务于农林经济的发展是教育的使命,只有适应于农林和农村教育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目前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正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是根据农村经济的转型所制定的。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不断的提高其生产水平,加强生产经营方面的管理。迫使农林经济管理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同时农林生产经营方式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供销方式,需要改变为开放的生产和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针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转型案例来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建立进行指导。让学生从资源的分配到产品的销售进行全过程的了解。总之,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需要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管理的人才,从而为我国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束语。

本文对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就是农林技术的发展,需要从农林教育开始抓起,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同时对农林经济管理要建设完整的学科体系,对农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市场需求不断的分析。在传统农林经济管理的方法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管理。不仅需要学校教育,还需要在农村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农林技术水平。相信随着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建立,以及科技兴农战略的重点实施,一定能够使我国的农林经济发展的更好,让农林企业在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为我国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沈宇丹,刘宇虹.基于能力建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以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04)。

[2]苏红伟.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3)。

[3]徐秀英,付双双.新时期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基于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的调查[j].人力资源管理.(05)。

[4]毕红霞,薛兴利,厉昌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03)。

[5]刘纯龙,张世凤,吕晨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网络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4(04)。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自我

尊敬的领导:您好!我叫大学生个人简历网,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材料。我是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06届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我系统地掌握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专业知识,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并掌握了计算机办公软件等基本操作,圆满地完成了学业,学习成绩优秀,曾获得学校优秀生二等和三等奖学金。大学四年,我一直担任学生干部,从团支书,学院纪检队组长,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新生助理班主任,学风督导员,到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这极大的锻炼了我协调人际关系和组织策划能力。作为一名党员,我具有严谨的组织纪律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工作细心负责,处事灵活,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工作出色,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同时,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曾经做过珠江地产南景园楼盘及tcl手机的促销员,以及广铁集团春运临时列车员。这使我学会了如何与客户沟通和服务客户,更是进一步地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能力。热情活泼而又谨慎稳重细心,领悟能力强的我,自信能胜任这份工作。我期望加入贵公司,也希望我的加入能为贵公司注入新的活力。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期待您的垂青。最后,愿贵公司兴旺发达,并期望早日得到您的回音。此致敬礼!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

现在农林经济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完善,但是农林经济管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从根本上了解农林经济管理的问题所在,根据国家对农林经济制定的法规和政策,不断的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这样才能让我国的农林经济的发展不断的提高。

作为一个农业强国,农林经济管理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农林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的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国在农业发展在不断加强和提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和农业强国相比较,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分析发现我国的农林业种植土地面积比较广阔,但是分布比较分散,而且农业种植缺少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农民在工作时还是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不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很多新型的农业机械设备由于农业地区比较落后不能够有效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国很大部分的农村人员都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农村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大量的农田荒废。

这样的结果导致城市的发展受到制约,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增大,对城市和农村建设都有很大的影响。提高农村经济的管理,根据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解决农村人口生活压力大的问题,是目前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的重要问题。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农林技术中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加快了农林经济的发展速度,提高了农林经济的技术水平。时代的不断进步,各种专业知识也在融合,农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渗透,单一知识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体系建设。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农林技术的发展,才能满足农林经济体系的发展建设。

3.1农林企业的保障力度不够。

农林企业的发展和环境和制度有很大的关系,环境因素会直接导致农林企业的经济损失。劳动力的缺乏也是制约农林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在不断的减少,农民的工作热情表现不够高涨。这样不仅让农民获得的利益减少了,还制约了农林经济的发展。

3.2缺乏现代化的管理。

我国的农林业很多都在贫困的地方,人们的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农林的发展和改造进行的十分缓慢,最重要的是缺乏现代化的管理,导致农林建设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低下,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对农业操作的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这样就会出现恶性的循环,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低下,还导致农林现代化的管理不能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因为现代化的管理离不开素质过硬的管理人员,管理层会搭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只有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才能对农林业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正确的指导。企业一旦在管理上出现问题,将会不能对企业发展做出正确的指导,打消农民工作的热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中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

3.3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

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核心之一就是企业的目标的制定,农业部分企业还存在着战略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导致企业不能稳定健康的发展。农业企业的员工整体素质低下,也是导致企业不能够适应农业发展,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的主要原因。所以农民需要尽快的提高文化素质。农林科技体系的改革需要技术人才,缺乏技术人才的企业会让其发展的脚步变得缓慢。

4.1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解决农林企业的保障力度不够的问题就要坚持不懈的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农村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农民的经济情况去提高农民的劳动收入,激发农民的工作热情,让农民在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让农林经济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

农林业工作人员普遍存在文化知识缺乏,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的现象,对于农业现代化的管理实施有很大的困难。为了能够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就需要农林业的企业和个人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和规划,制定合理的农林经济管理方法,提高农林建设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工作人员的农业操作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管理,让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4.3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农林经济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林经济的发展,只有企业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才能够帮助企业稳定的发展。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林经济的管理,还适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所以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是解决企业发展目标不明确的重要手段。需要从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素质抓起,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在企业中发掘人才,培养人才,不断的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让科技兴农战略得到正确的实施。

结束语。

农林经济管理的主要问题就是农林技术发展缓慢,农民的知识文化缺乏,技术水平比较差。解决农林经济管理的问题,需要从农林教育开始抓起,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施农业现代化的管理。同时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在农林经济管理的方法上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国农林经济建设需要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的农林经济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自我

尊敬的领导:您好!真诚地感谢您拨冗审阅我的自荐材料。我是扬州大学经济学院农林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即将于20xx年6月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顺利毕业。得知贵单位在招聘人才,我心怀真诚和数十年寒窗所学,毛遂自荐。扬州大学是江苏省重点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是“全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在个人素质修养方面,我都受益非浅。三年多来,在浓厚的学术氛围熏陶及个人努力下,我扎实地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即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相关理论,同时还学习了统计学、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及其他奖学金。较早地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和省计算机二级。可以熟练操作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课余时间我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以增加我知识储备的宽度和深度。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我深知大学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由大学生个人简历网小篇为大家收集)我注重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在大学期间我一直担任主要学生干部,曾任先后班级班长(两届)、系学生会主席(两届)、经济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等,组织参与过多场大型活动。在此过程中,我的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策划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铸就了我稳重踏实、执著真诚的品格。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称号。另外我曾利用暑假在多家企事业单位实习的经历,培养了一定的实务操作能力。我兴趣广泛,喜爱阅读政治、财经动态等新闻,喜爱听音乐和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以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强健体魄,陶冶身心。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扬州大学培养了我“求是、求实、求新、求精”的作风。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祝愿领导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