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需要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连续性。通过学习这些教案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师如何通过教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1、从生活情境中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出示第15页的挂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2、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二、字母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1、自学第15页的“说一说”

2、全班交流用字母读直线、线段与射线的方法。

提醒注意: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一般从端点读起;而直线和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三、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1、画一画:

通过第一题的操作让学生了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通过第二题的画与量,了解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段。

2、练一练:

第1题:数线段时,指导学生有规律地数,即按一定的顺序数;同时,要与线段的表示方法结合起来,如线段ad、线段dc等。

第2、3题:在比较这两题的线段的长短时,学生容易受视觉的影响。所以,在讲这两道题时,先让学生估一估这些线段中哪一条线段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估计的正确性。例如: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射线:线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看懂圆柱、圆锥的平面图;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并会测量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实际生活入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这个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板书课题)。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感知圆柱、圆锥。

师: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大家看,这个茶叶盒的形状就是圆柱,这个积木的形状就是圆锥。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圆柱、圆锥物体的画面,当去掉这些画面的颜色和图案,就得到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

师:圆柱、圆锥有什么特征呢?

2、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先来研究圆柱有哪些特征?请同学们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等方法来研究圆柱的特征,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1)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2)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结合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再来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3)质疑: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侧面是粗细均匀的?

(4)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

圆柱的高有多少条?这些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5)在日常生活中,硬币的高叫什么?钢管横着放高叫什么?圆柱形水井的高叫什么?

(6)结合实物,师生一起整理圆柱的特征。

(7)谁能结合板书,完整的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3、探究圆锥的特征。

(2)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3)说一说圆锥的特征。

4、对比。

三、拓宽应用。

1、圆柱上下面是两个()的圆形,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形。

2、圆柱有()个面是弯曲的,圆锥的侧面是一个()面。

3、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一个圆柱有()条高。

4、从圆锥的()到()的距离是圆锥的高,一个圆锥有()条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本班情况及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19名,其中男生有12名,女生有7名,班上学习风气比较正,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学习,只有两名学生因年龄小有些吃力,学生合作意识比较强。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学重点: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在使用量角器画角时,内外圈不分。

设计思路:

通过回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励学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还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画角,你们愿意试试吗?自然地过渡到今天的知识点。之后给学生宽松的环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时边画边说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学生任意画角,并量出自己所画角的度数。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展示量角中读错的度数,巩固量角方法,引起学生注意。

二、新课学习。

1、师:刚才画的角度数不一,小组能不能想办法让组内每个同学所画角的度数都相等?

师巡视,发现:

有的小组同学没有按要讲求去做,仍“各自为政”,自画自角。

2、教师再次强调要求:

大多组:由小组同学发现直接用三角板画比较快,统一采用此方法。

3、画角方法。

(1)以50度为例:

生1:错误画法。

生2:展示正确画法!

纠正画角中的问题:

a.点顶点。

b.画其中一条边。

c.确定另一条边另一条边如何确定?自学书本:p58页。

(2)展示借助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4、小组再次画同样的角。

要求:不画直角、平角、周角这类特殊角。

5、巩固练习:

(1)画出下列度数的角:

40度140度。

(2)在点和射线上分别画出70度、120度角:

三、在教师要求下画角:

1、画60度角(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2、画75度角。

(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画150度角。

3、画15度角。

在发现用两个三角板拼不出来后,学生们都用量角器画角,只有一个学生采用展示量角器画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减角”的方法画。

4、画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很多学生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暂时间后放弃三角板用量角器画。

师:三角板只能拼(减)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画。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

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

数位顺序表。

1、复习数位顺序表(书p53)。

请一学生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记数单位的区别,帮助学生记忆。

小组比一比:

小数点()是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

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1)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左边第二位是(),它的计数单位是()。

(2)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一定比1小吗()举例。

(4)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

(5)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个。

(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个,二位小数有()个。

(7)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8)0.4里有()个十分之一,有()个百分之一。

注:在小组比赛中复习小数相关易错知识。

2、小数性质。

(一)复习概念。

(二)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

注:强调小数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数大小不变。但是如果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点零,小数大小有可能改变。

再强调3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3位,几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几位。

练习:

(1)0.6里面有()个0.01(2)0.61里面有()个0.01。

(3)3.61里面有()个0.01(4)0.061里面有()个0.001。

7÷100改写成小数();23÷1000改写成小数()。

34÷10000改写成小数();3÷1000改写成小数()。

0.25写成分数();0.312写成分数()。

把小数90.90100化简后是()。

将小数40.070化简后是()。

3、复习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练习:63.6×10×100÷1000。

63.6缩小为原数的1÷10缩小位原数的1÷1000。

把300缩小为原数的()是0.3。

(2)由0.56到0.056是()。

a缩小10倍b扩大10倍c缩小100倍。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比原数()。

练习:2.37米=()厘米1.46米=()毫米。

5070千克=()吨6.5吨=()千克。

1吨25千克=()吨52米4厘米=()米。

教师提问:

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4、巩固练习:完成书上练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重点: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2.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五、单元教学安排。

学情分析:

第1课时观察物体。

一、教学内容:观察物体p13——p14。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在拼摆、观察等数学活动中,提高推理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重点:能正确判断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难点: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时,体会看到的面数与物体的个数的不同。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师生交流后明确: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色。这里,诗人是从不同位置对实物进行观察。

2.出示由若干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立体图形。请学生猜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如果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立体图形,在观察中又会存在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以4~6人为一小组,每小组有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面对自己横向连续摆3个小正方体,再在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小组成员分别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进行观察。

(2)各自用小正方形卡片摆出从三个角度观察到的平面图。

(3)小组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归纳结果。

师: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得到的结果是怎样的?

小组交流后,概括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观察到的结果各不相同。

(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连一连,并交流反馈。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2的三组立体图形'要求学生分小组分别摆出这三组立体图形。

(2)摆好后每位同学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把看到的形状记录下来。

提问:从上面看3个物体,形状相同吗?从左面和前面看呢?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

小结:从上面看这3个物体,形状相同,从左面看,形状也相同。但从前面看,形状不相同。

(3)教师小结: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

提问: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小组交流后,反馈总结。

(三)巩固发散。

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拼摆图形,交流反馈。

(四)评价反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观察的结果各不相同;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五)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观察的结果各不相同;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1、复习本单元有关知识。

2、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三角板、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和运用平行和垂直的知识。

1、练习二第1题:

说说给定图形中马路之间的相互平行与相互垂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说明如何确定两条马路之间的平行或垂直关系,有些可直观发现,有些需要用直角去验证。

2、练习二第2题:

结合自己的居住环境,说说各马路之间的平行或垂直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说之前可让学生先画草图,再说关系。

二、复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练习二第3、4题:先让学生估一估角的大小,在用量角器测。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练习二第5题:

这是一道操作题,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这道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讨论、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1、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观察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钝角,然后与同学交流。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以有的经验之上。本节课学习三角形的分类,在低年级的的时候,学生已经对分类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在课前谈话的过程中,复习了分类的方法,渗透分类的思想。导入时也没有做过多的“活”,一上课就问学生“同学们这是什么?它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回答问题很踊跃,大多数同学都能说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复习中,渗透三角形分类的标准。紧接着,直接揭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在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分类时,给学生们提供了一次既动手又合作交流的机会。“接下来我们按照刚才讨论的来分分类,用你喜欢的方法把它记下来。”这一次动手实践与交流,为下边探索出新知识作了铺垫,又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全部学生都在动手之后获得了成功的愉悦,同时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种互帮、互教、互学的形式,促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珍惜友情,学会人与人交往的能力,体现合作交流的真正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为此,我在学生能够按三角形角的特点将三角形进行分类后,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安排了“猜一猜”的练习,当学生前两次能一次就猜对,而后两次却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我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原因,他们马上深刻认识到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特点。在巩固练习阶段,我设计了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看到的三角形属于哪一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并且还设计了填空练习,通过练习,照顾班级中后20%的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到课堂中可能生成的信息,并设计好相应的方案。如在探究按边分类时,我就考虑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按边分分2类的:三条边都不相等,有两条边相等。按边分分3类的:三条边都相等、有两条边相等、三条边都不相等。只出现按角分的:3个角都相等的、有两个角相等的和3个角都不相等的。根据预设的这几种情况,我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案,对课堂教学多点预见性。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彩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及笔算方法。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正确笔算,提高一次计算的正确率。

2、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5×6=140×3=29×2=。

56×10=17×30=80×5=。

140×6=240×2=5×24=。

2、笔算下面各题。

629×53=408×75=1200×40=。

注意:为防止丢进位数,在没有达到熟练之前可以标出进位数的方法,但必须在练习中逐渐锻炼用自己的脑子记住进位数。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学习中更容易出错,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在订正时可以增加对比。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要问清学生,为什么可以把0甩出去进行简便运算。以1200×40为例,可以这样理解。

1200=12×10040=4×10。

所以1200×40=12×4×100×10。

这就是”因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的道理。

二、综合练习。36页第1题。

30×616×712×3050×60。

300×616×7012×300500×60。

1、比一比谁算得快。

48×2372×124102×1556×456。

603×3425×112460×1835×440。

2、不计算,判断对错。

58×18=4534()88×34=318()。

150×40=600()350×70=2450()。

三、课堂作业设计。

36页第4题、5题、6题。

板书设计:

体育场。

3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课本第66页至67页教学内容及第67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3题。

1、认识平角的周角,初步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2、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并建立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概念。

3、认识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4、通过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转一转等活动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认识平角和周角。

认识周角。

多媒体课件。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的角有哪些?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认识过的角:直角、锐角和钝角。师:你们以前是怎样辨别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教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一些特殊角,深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

1、建立直角的的概念。

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直角的度数,学生量完后,请几个同学汇报得数,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一个直角是由90°。

2、认识平角,建立平角的概念。

(1)认识平角。

课件演示把两个三角尺的直角拼起来的过程。课件演示后,让学生也按课件演示的过程把两个三角尺的直角拼起来,并看一看,议一议。教师指出:把这两个直角拼起来可以组成一个新的角。(课件闪现新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师:这个角有什么特征?指名回答。教师指出:像这样,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角是平角。(课件闪现下图)。

(2)认识平角和直角的关系。

3、建立锐角、钝角的概念。

(1)测量。

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课本第66页下半部分的三个角的度数,并记录下来。指名汇报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三个角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角,再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2)议一议。

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图中左右两边的角与中间的直角有什么不同。

(3)交流归纳。

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教师说明:大于180°的角不是钝角、(如181°、200°、220°就不是钝角)。

(4)练习。

(课件出示)把下面各度数所表示的角进行分类。

93°45°87°99°145°170°181°90°。

4、认识周角,建立周角的的概念。

(1)认识周角。

(2)认识周角、平角、直角三者之间的关系。

师:你知道一个周角是多少度吗?引导学生推算。

1周角=()平角=()直角。

1周角=()度。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2、3题。(课件依次出示3道题)。

让让学生谈自己学习的收获。

练习十三第1、2、3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欢欢和笑笑给同学们发来请贴,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做客.但路上有两道关卡,只有顺利通过才能得到通行证.

第一关:准确地认出他们,并说出他们的特征.(课件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

第二关:给他们取个形象又合适的名字.(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顺利过关,来到了数学王国.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课件出示各种三角形)。

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2、有这么多共同点,老师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学生自由讨论,给三角形分类.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学生展示分类结果:。

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从你们的学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找出等边三角形并证明.

三、实践应用。

1、画三角形。选择你最喜欢的三角形画下来,并向同学们介绍你的三角形.

2、猜三角形:。

出示一个直角。

出示一个钝角。

出示一个锐角(能不能正确猜出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3、填一填。

4、找一找:在孔雀图中找出你喜欢的三角形说一说。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1、对于教材,我了解了什么?(我真正掌握教材了吗?)。

“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这两种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做了有力的知识支撑。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2、初读教材,我产生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了这些问题?(我的问题一定也是学习者的问题,我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许会给学生提供启示。)。

三角形有几种?课前收集资料。

3、设想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障碍?)。

1.一个三角形,如果有两个内角是锐角,它就是锐角三角形吗?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

4、我认为的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不完全是教参里设定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5、我要给学生传递什么信息?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在掌握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决定!)。

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让学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三角形的认识,引出课题“三角形分类”。接着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寻找三角形分类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6、我要怎样布置预习?(有充分的预习,才有课堂的真正自主!)。

三角形分几种?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7、我有哪些资源、工具可以利用?(鼓励思考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哪些功能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纸、三角形平面图、固体胶、剪刀等。

8、我预设的教学程序有哪些?(模块式主题,不用详述。)。

(1)复习铺垫。

(2)揭示课题。

(3)探究新知动手操作。

(4)巩固运用深化理解。

(5)全课小结。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1、在课堂上做作业时应该听清要求,明确格式,不擅自离开座位或窃窃私语,保持教室的安静。

2、作业格式规范、行款整齐,独立、按时完成。

3、作业若有差错,需要更改之处,不可乱涂乱改,只须在错误部分划两条斜线或直线,删去即可,再在规定区域订正。

4、作业姿势要端正,左手按住作业本或是平放桌上,右手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自觉保护视力。

5、作业本要妥善保管,不能乱扔、乱写、乱画与撕毁,保持作业本的卫生与整洁。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活动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出示天平)。

(两边的质量相等。5=5)。

2、现在我在天平的左侧再放2克砝码,右侧也加2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

怎样用算式表示。(5+2=5+2)。

3、分别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相同质量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动手实验,列算式。

5、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

(x=10)。

7、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8、你们再推想一下如果天平都减去相同质量,天平会怎样。先看书,再动手验证你的想法。

9、通过刚才两组游戏,如果我们把天平作为一个等式的话,你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小组交流。

(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活动二:解释运用:解方程。

1、求出x+8=10中的未知数x。

(1)什么是未知数?

(2)根据刚才我们的游戏,你会求x?

方程两边都减去8。

x+8-8=10-8。

x=2。

(3)怎样检验?

2、试一试:求未知数x。

理解题意,解方程。

活动三:建立模型。

1、看书:说一说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2、等式两边都乘上一个数(或都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能成立吗?你怎样验证?

3、解释运用:解方程。

(1)饼400克,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2)怎样列方程?

4x=400。

(3)怎样解方程?

4、试一试:解方程。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教学例1学生尝试。做在练习本上。

启发128×16的得数是多少呢,你能尝试用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研究。

(2)你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来算这道题的?128乘16的积应该从哪位写起?我们把这两部分怎样?得数的末尾应该和哪一位对齐?(指算式)这个128实际上代表的是多少?求的是多少幢楼的住户数?算出的20xx其实是几幢楼的住户数?(根据学生回答完成黑板竖式板书)。

(3)我们一起来答一下。

(4)刚才是这么算的请举手?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1.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情境中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使学生能使用各种统计的方法以及“正“字的统计方法统计数据。

4.初步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和数学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教案

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

1.请你仔细地观察量角器,然后做一个介绍。

2.罗列量角器的相关知识:(请学生介绍)。

(1)量角器是一个半圆,这个半圆被分成180等份;。

(2)量角器上有一个中心点,叫做“中心”;。

(3)从“中心”向左右两边,分别有两条直线,都叫做“零刻度线”;。

(4)两条零刻度线分别对应两组读数;。

(5)读一读量角器上的刻度。

说明:通过对量角器的认识,让学生熟知量角器每部分的构成,为下部分的量角做好必要准备,并且由学生自主观察,获得新知,这样对于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