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过程中,借鉴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在下面的范文范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写作风格的作品,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生态文明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能加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队伍中去,做法其实很简单:1.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每一张纸,少用一次性筷子,甚至挎上你的菜篮子去买菜,向塑料袋宣战都是你可以做的。

2.从身边小事做起,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树立生态文明思想等等。3.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各个方面各条战线,无论生产方式、发展模式还是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必能经历一番刻骨铭心、脱胎换骨的根本性变革。

浅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毕业论文范文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的发展容易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经济飞速增长的背后,由于偏重追求效率的生产模式以及粗放型增长方式,忽略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了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形势非常严峻。培养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对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首先要明确何为“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是人类认识人、自然、社会三者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能置身于自然界之外,更不能将自身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应当认清与自然的关系,把自身与自然当成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就是要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教育。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思想觉悟的群体,不少学生对环境问题较为关注,这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具有较为强烈的环境危机感。然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现状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不成体系。由于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大学生在主观上虽然有着学习生态文明观的渴望,并且有着初步的生态文明意识,但对于生态文明的认知仍是感性的,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学习,无法形成深层次的、成体系的`认识。其次,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不成常态。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今天,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环境保护的相关专业和课程,然而生态文明观作为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素质,仅仅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其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覆盖到全体学生的常态化教育。再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不成规模。由于大学生容易受到当下流行的“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加之自制力较差,且大学校园里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也不是很多,很容易导致过度消费等违背生态文明观的行为的产生,即使有学生在生态文明意识驱使下,进行环境保护活动,其影响力及持久性也较为有限,没有在大学生人群中形成规模。

现代工业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近年来,“雾霾”等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无不应正了这一说法。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所取得的富有创造性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由此看来,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1、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需要其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求其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能够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求其能够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否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就构成了当代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衡量尺度之一。

高校是大学生的培养基地,其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反之,大学生是高校中除教职工外的主要人群,是高校中占比最大的一个群体,大学生的言论及行为对高校的人文生态环境同样影响巨大。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可以使学生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反对奢侈浪费的风气,能促进高校人文生态环境的改善。

3、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可促进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国民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大学生是祖国的青年一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其能否拥有适应未来发展的观念,能否培养起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专业:小学教育。

班级:b1104。

姓名:葛兰。

学号:1311110405。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独篇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类社会正处于由工业文明迈向新文明的转型期。人类社会经历了四个时期:原始文明即蓝色文明、农业文明即黄色文明、工业文明即黑色文明、生态文明即绿色文明。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人类文明经历了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和代价。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资源约束趋紧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约束、土地资源约束、能源供应约束上,环境污染严重主要体现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上,生态系统退化主要体现在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问题上、水土流失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上。中国跨越式发展付出的沉重的代价:资源匮乏之重,环境破坏之大,家园毁坏之广。如果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导致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可持续发展难以维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理念上的一场革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原始文明的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农业文明的依赖自然、顺应自然,到工业文明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面对如此情形,国家不得不大力倡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

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为全球第2位,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面对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而言,我认为有四大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这两次理论上的飞跃,都是为了解决时代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不仅期待殷实富庶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为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待。

建设生态文明,昭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对策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提出了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

(一)优。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节。

(三)保。

(四)建。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民族的共同理想,除了物质的丰富之外,还应包括拥有绿色家园、健康生活。党的十八大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利于解决既要生产发展、又要生态良好的现实难题,实现绿色崛起。美丽中国,天蓝、地绿、水净,未来一定可期!

参考文献。

[1].建设生态文明让美丽山西绽放异彩.国家林业局.。

[2].环保部长周生贤撰文: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3].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建设生态文明奉献美丽中国.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恩格斯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要素投入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色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一面是不断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一面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比建设的速度还快。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目追求增长,许多生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用、廉价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大力发展风电能源、高效农业等生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态市场运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20xx年以来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生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人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用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欠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新世纪以来,江西依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产业的低端环节,赚一些微薄的辛苦钱。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年多来,全面启动了“十二项重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包括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以保护“一湖清水”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的6大基础设施工程。

再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这是江西有史以来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被誉为江西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重大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该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对江西经济核心区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达7.5亿元。在防洪的同时,每年还可增加电量11.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有效缓解江西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另外,萍乡、德兴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

江西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在巩固提高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1%,设区城建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均列全国第一位,林业产值突破千亿,上升为全国第六。

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与我国的转型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为欠发达地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扩总量、上水平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作文

xxx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足以说明中央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的迅速崛起是一个奇迹,作为炎黄子孙我为自己的祖国感到无限自豪。我国地大物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也是国力可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发展生产力振兴祖国时却忽略了一件大事,一件关乎未来的大事,便我我们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否认我们离不开自然。万物靠大地孕育阳光雨露滋养。我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自然。而现如今,我们是否能在城市中看见清澄的河水;我们可曾看见能为人们遮荫的大树;我们是否能感受诗句所说的鸟语花香?“人生能得见几回春?”而我们的春天如此的苍白无力。

资源的日益短缺,环境的目益恶化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一定要注意善待环境,即使在中国广褒的大地上资源丰富,但是,一旦除以13亿便是一个极小的数字。同样,节约的行动乘以13亿,这同样是一个伟大的的数字。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也只是每个人、每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已。

这就需要每个人都拥有良好的文明素质,在学校里不断培养学生节约环保的'意识,教会学生一些有效节约的小窍门、小方法,在社区里普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增设有关此类项目的系列板报。我更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关于“科技”、“环保”的竞赛。

千行前孟子说:“畋不掩群,不取麇夭;不竭泽而渔,不焚材而猎。”千年后的我们在行动上必有所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我国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描绘了“十三五”绿色发展蓝图。文章指出,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水务部门,就是要我们从水资源的源头抓起,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减少水污染和改善水生态等等,达到人水和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绿化发展;理念;水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摘要:生态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的最基本标志,具体表现为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基本内容,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论文关键词: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最高台阶,生态文明社会(可简称生态社会)是我们人类尚未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积极开展生态社会研究,弄清其特征标志,有助于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总体上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具体而言,生态社会的基本标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在工业社会,市场原则被证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市场失效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由工业社会进化升华而来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方面还须借助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优胜劣汰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生态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化解市场配置原则下市场失效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资源配置生态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项:

1、生态平衡原则。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稳定状态,至少不剥夺生态系统应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稳定状态的能力。依据生态平衡原则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巩固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能够达到生态产出的最优化,但常常不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环境安全原则。资源配置的环境安全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与协调,至少不剥夺自然环境系统应对外来干扰冲击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这里的自然环境系统主要是指人工生态系统,也包括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如农地、森林、牧场、工厂、村落、城镇等次生环境,涉及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等,实施环境安全原则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经济效率提升、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与环境退化问题、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3、资源节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符合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节俭节制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实行资源节约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冲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资源节约立足于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意义的资源节约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两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强调前者的前提地位。

4、协调进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互惠共赢。落实协调进化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本质要求。

5、永续发展原则。永续发展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需要,又能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长远协调和谐、发展进化的要求。贯彻永续发展原则,有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日益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生产是指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冲击所进行的生产,其成果即生态产品一般以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持、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维护与增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消除等形式呈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生态文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显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生产以外,生态产品生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对生态平衡的巨大冲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加以补偿。

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生产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生态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它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一类是服务产品,它借助物质资料手段提供各类服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需要;再一类就是生态产品,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保养形成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前两类产品生产都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基础上,随着索取强度的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途径进行回馈补偿,生态产品生产正是人类回报补偿大自然的最佳途径,正因此,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品成为社会产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无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产品,其规模、种类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而相应扩张。

2、生态产业成为社会最基础的前提产业。社会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社会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在生态文明社会除了传统的或经过生态化改造的一、二、三次产业以外,生态产业将成为社会的基础性、前提性和标志性产业。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为产业目标的专门产业,内部又包含污染治理业和生态资源培育维护业两大产业,前者专司污染减排和受污染环境治理之职,后者专指修复、维护和培育生态资源,促进地球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环境友好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

和极端做法,转而采用适度消费以谋求足够程度的满足和多方面的满足。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通过减少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式消费及废弃物的再消费以及消费排泄物向社会排泄物处理业集中,减少消费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不让消费排泄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

2、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效用型消费。绿色消费效用由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宏观效用、长期效用等多种效用构成。其中,直接效用包括人们消费产品和服务获得的特定需求满足,因采用循环消费、再消费、减量消费方式节约消费成本获得的收益需求满足,因采用绿色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贡献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生态环境因绿色消费方式而直接得到的维护、改善(如人们化废为宝,对废弃物的消费直接减轻了环境压力;人们参与植树种草治沙等体验性休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直接效用是人们采用绿色消费方式的主要动力。间接效用主要指绿色消费方式因节约资源、减少排放而最终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它与某一项具体的绿色消费行为并不直接挂钩、对应,具有一定的曲折性、隐蔽性。宏观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积极效用是由众多的绿色消费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个人、某一次、某一项、某一局部的绿色消费仅产生有限的积极效用,但要取得积极的宏观效用必须从自己、从局部、从现在做起。长期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效用除直接效用以外,其他效用的取得往往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绿色消费的效用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绿色消费的综合效用,是人们从理性高度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的'原因。

3、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为当代人的后续消费预留资源,也为后代的消费预留资源,有利于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生态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可持续消费提供生态环境基础。这些特点说明,绿色消费符合生态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能够兼顾人类福利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要求。也正因此,在生态社会绿色消费能够取代传统消费方式,成为社会的主体消费方式。

工业社会,人们按照市场法则和经济法制行事,经济利益是决定人们言行的内在动力,在经济规律这根看不见的指挥棒的指挥下,人们在经济法制划定的界线内从事生产经营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而在生态文明社会,人们不仅从事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的生产消费,还要从事生态产品的生产消费;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还要追求生态利益和生态价值。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法制,也必须同时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而且应该更加强调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目前人们制订的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都是立足工业社会,从传统经济社会的视野出发,依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这些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还无法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理念的精神,无法完全适应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更高要求。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为加快追赶步伐,环境保护往往要向经济发展让步,导致生态法制常常形同虚设。

作为生态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法制至少具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1、以巩固、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法制建设跳出传统工业社会窠臼,立足生态文明社会来进行,从而遵循全新的指导思想,设定全新的建设目标,确立全新的法制原则,建立相应的内容框架。

2、很好体现生态规律的基本要求。体现生态规律要求是生态法制建设的核心,只有充分体现生态规律要求,生态法制才能很好反映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发挥促进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3、努力借助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规律仍然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生态法制建设不仅不排斥经济规律的作用,还必须努力注意与经济规律的协同契合,借助经济利益的推动促进生态法制的落实。在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出现矛盾的情况下,从有利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出发,寻求合理的立法司法平衡点。

4、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原则。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贯彻生态和谐原则,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人与自然两者不能偏废。因此在生态法制建设中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个是片面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另一个是极端生态主义倾向,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双方。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了解生态规律、尊重生态价值、努力追求生态平衡、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认识状态和思想倾向,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它是人们自觉开展环境友好活动、采取维护生态平衡行动的内在动力。工业社会经济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观念,人们围绕经济利益这个核心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经济效益成为衡量经济活动乃至其他社会活动成败得失的主要标准,最终导致工业社会的畸形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在对工业社会扬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社会发展阶段,也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社会观念,用以指导人们的言行。作为社会主流观念,生态意识不仅受到社会舆论大力推崇,也受到政府、公民、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肯定,还是各类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成员的行动指针,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体现生态社会文化特征的核心理念之一。

生态意识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层面,具有对自然生态、生态平衡、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自然生态及其价值的尊重,对生态规律、生态机制的认识和掌握。

二是行动层面,对生态价值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内化为推动人们采取环境友好行为的动力,人们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看作是一种崇高的行为,不惜付出某种代价去付诸实施。高水平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仅有认识没有行动,说明认识难免肤浅;仅有行动没有认识,很难保证行动的自觉和持久。

根据上述五方面标志的全面、显著程度,可以将生态文明社会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生态社会初级阶段、生态社会中级阶段、生态社会成熟阶段或高级阶段等。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可持续发展概念与生态文明理念,是20世纪以来人类为解决威胁自身持久健康发展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根源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与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概念主要着眼于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强调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历史视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内涵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一脉相承,次第渐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扩展和升华。在实践上,二者是相通和统一的,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生态文明。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是人类发展的必要需求。基于我国所处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特殊国情,协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显得更加紧迫。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生产、生活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发展生态文明,促使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低消耗、附加值高的环境良好型发展模式转变。

我国为促进生态平衡采取的措施。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可持续发展战略。

(1)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作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要调整需求结构,要把国民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更好、更快的发展现代的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更重要的是要调整要素投入结构,把它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和管理的创新上来。

(2)要把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的各个系统都要推进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3)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可持续发展实际上讲的是人的平等、人的基本权利,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问题,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4)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实际上很多不可持续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科技的突破、科技的创新。(5)要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样的体制和机制,特别是要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的责任制。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能做的更多的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做起,从保护做起,从响应国家的号召做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中去,为人类的美好明天做出一份贡献!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理念心得体会

十五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科学论断。随着“两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不断丰富与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各地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实现了环境持续改善,城乡更加均衡发展。虽然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始终把“两山”理念贯穿于所有干事创业中,很多地方也通过退耕还林、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来践行“两山”理念,但是某些地方某些党员干部依然没有理解“两山”理念的真正含义,甚至出现“口号喊着两山理念,行动却背道而驰”。

从在福建治山治水、推动“绿色浙江”建设一直到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治国理政思想之中。从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进联合国,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吉林梨树县,要求“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在宁夏贺兰县,称赞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附加值也上来了”;在山西太原,叮嘱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地考察调研,绿色发展都是一项重要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并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甚至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

党员干部要记住约定的初心使命。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制定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国奇迹般地用短短几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历程。虽然中国经济有了好的转变,人民生活也有了显著提升,但是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甚至有些地方的生态环境还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不过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无数共产党人从未停止实践和理论探索的脚步。无论身处哪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态文明的思想一直贯穿始终,直到十五年前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才找准了方向。于是党员干部坚持以“两山论”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把人民群众的愿景转变为现实,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往日风声鹤唳、飞鸟成群的景象又开始重现,经济也发展好了,人民生活健康也得到了保障,党员干部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党员干部要记住约定的责任担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在“两山论”的绿色发展战场中牢记责任与担当。“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经了,而这一历久弥新的理念,随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愈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山西右玉林木绿化率从0.26%增至56%,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生态牧场、特色旅游鼓起村民“钱袋子”;浙江湖州坚定不移践行“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铁腕治理污染、调整产业结构、擦亮“生态”招牌,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湖州模式”……这些成果佳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无数党员干部在推进“两山”论的实践过程中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爱交给绿水青山,建设好美丽中国。虽然在推进“两山”论的实践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势必需要披荆斩棘,以更大力气啃下“硬骨头”、拔除“硬钉子”,但是只要勇于扛起绿色发展的责任,以“建功立业舍我其谁”的担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为后人栽树成荫,就能让一道道绿色“盆景”变“风景”。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人民群众期盼更优美的环境,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还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十五年前的那个约定,继续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良好生态环境造福亿万人民,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摘要: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时期。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快速的遭到破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障碍与问题,如生态经济刚刚起步、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环境经济政策缺乏、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尚未真正建立以及公众环保和参与意识较弱等方面,必须从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健全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广泛运用环境经济政策,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积极性等方面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正文: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是人类发展的必要需求。基于我国所处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特殊国情,协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显得更加紧迫。

文化,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一、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

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把自然与文明结合起来。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当前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此外,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价值还不被承认。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关于发展的新思考,它是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而造成的一系列资源和环境破坏所进行反思的结果。

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但却带来了资源的高生产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而进一步威胁了子孙后代的生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和谐性和可持续性两个个方面:和谐性指的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和自然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取决于人与人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让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要符合生态法则,必须改变以往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

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追求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改变高投入、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绿色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生态文明倡导人类克制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选择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工业文明无限度地索取和利用资源不同,生态文明注重的是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又能扩大就业的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必然选择。落后的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力,反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将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实质上并不冲突。其本质都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结合资源有限而人类欲望无限的现实,在实际操作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结合现今实际情况,已有一些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效果,尚有一些举措缺乏实践环境。

1、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践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不负责的行为,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的代价。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应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与此同时,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2、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建设的有序落实。

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我国现行的宪法没有明确“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现有的单项的自然资源法中,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规定,致使有些法律条款操作性不佳。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资源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并使之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以及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4、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1.8%-2.9%,到1992年美国达到了2.5%,而中国到2005年才达到1.3%。“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投入比例是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应当根据引进庇古税等有效的方法约束生态破坏行为,并增加环境治理的财政收入。用法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清晰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义务,并全方位增加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

6、在各行业实行绿色gdp的统计方法。

2011年,中国以快速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这一经济数据背后却掩藏着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pm2.5”这一概念被人们逐渐熟知,可入肺颗粒物正是人们生活环境恶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基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gdp统计体系需替代简单的生产额加总所产生的gdp。

绿色gdp是将生态成本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即从gdp中扣除经济生产中投入的环境成本。通过将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货币化,使人们深刻并直观的认识到经济开发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伴随gdp的增长付出的环境资源成本和代价。从根本上改变各行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现状,从而推动生产作业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7、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及和谐性,追求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转变观念,由征服自然变为尊重自然,由索取自然变为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客观需求。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1]高敏雪。绿色gdp的认识误区及其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3):57.

[2]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3):23.

[3]王玉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报,2005,(6):3.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1.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现实需求。物流生产系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包括仓储、配送、包装、运输、装卸搬运等诸多生产环节,这些环节涉及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要素迁移,与环境的接触是全方位的,这些物流系统构成要素的运动会对空气、水、土壤等产生污染,物流设备发出的噪音也会烦扰居民,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

2.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内驱动力。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任何企业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公德允许的范围内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包容性发展。因而企业的发展深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过去的粗放外延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升级,企业的自觉实践,政府的积极推动,都是我国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驱动力。

3.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国际诱因。绿色壁垒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绿色壁垒从短期看的确不利于我国商品的大量出口,但从长远来看,严苛的环境标准可以转换成企业的一种竞争压力,进而推动各企业实行低碳绿色生产和进行相关的技术创新,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型物流。

4.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外拉动力。生态文明型消费是一种低碳、绿色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视角考量削弱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有益于人的安康和全面发展。公众的生态文明型消费和企业的生态文明型生产对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发展都具有巨大拉动作用。遵循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通过制定有利于生态文明消费的法律法规、标准、认证制度等,利用宣传和教育培育公众的生态文明消费观念,是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型消费进而拉动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举措。

1.物流循环化模式。循环物流是指基于循环经济的“无害化”,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为原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经济、资源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为一体,以节约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系统。循环物流体系的构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社会物流循环体系、产业物流循环体系、供应链物流循环体系、企业物流循环体系和生活物流循环体系五个层面,涉及到政府、行业、企业和公众各级主体。

2.物流减量化模式。物流减量化的内涵蕴含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其经济内涵就是降低物流的经济成本;而生态内涵则指为减少对自然物流的损害,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尽可能采用能够减少物的人为流动的方案或方式,减少自然物流转入经济物流的资源量和由经济物流系统进入自然物流的废物量。物流减量化包括物流实物量的减量化和物流价值量的减量化,两者缺一不可。物流减量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物的流动总量和必要物流成本的最小化。具体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现物流的总实物量下降;采取供应链管理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着手促进物流减量化;通过改变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进行适度消费等重要举措来实现物流减量化目标。

3.物流绿色化模式。绿色物流是指在规划和实施物流的各个环节中,利用先进技术、绿化的理念,充分净化物流环境,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物流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倡导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绿色物流主要从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运作的绿色化两个层面进行。一是供应链管理层面的绿色化,包括对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的管理,使之绿色化。二是运作层面的物流功能环节绿色化,主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物流绿色化要求对这些功能环节进行绿色化运作。

4.物流低碳化模式。低碳物流是在低碳经济的指引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或者物流系统运行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依靠科学技术和低碳理念的介入,使物流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的伤害降到既定的范围,并促进有效物流资源能够获得更为高效的利用,提升物流的绩效。物流低碳化模式主要从能源“低碳化”方面去实现物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最优化。可从物流动力源上实现低碳化,研发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动力源上占的比重,优化物流能源结构;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合理布局货运网点、配送中心,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建立智能运输系统;从物流末端上采取补救措施等。

(一)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

生态文明型物流具有跨行业、跨区域、涉及利益主体众多的特征,只有通过相关制度体系建设,才能从源头上消除破坏生态环境而牺牲社会利益的不合理现象。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型物流相关法规制定。政府要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出发,制定符合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规律、适应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产业政策及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彻底扫除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障碍。对当前不够严谨、有明显缺陷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及时废除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同时根据物流“新常态”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其次,构建和完善生态行政机制。政府要强化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执政理念。政府在依法决策的同时建立相应的行政问责制度,有效遏制行政不作为现象;制定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估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贯彻生态文明的政绩观。再次,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资源的低价或无偿使用是造成物流粗放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促进物流运作的减量化、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应明确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产权关系,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价格体系,以价格机制推动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降低物流运作各个环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还要制定并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各种政策。一是实施绿色税收政策。对企业排放污染物、高耗能高耗材行为、对居住环境和城市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进行征税,而对改善环境的行为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实行绿色财政政策。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层面,形成以强化社会环境责任为主体的绿色财政政策体系。在政府间关系层面,形成以强化政府环境责任为主体的绿色财政政策体系。在区域协调发展层面,形成建立在主体功能区基础上的绿色财政政策。三是建立健全绿色信贷制度。契合绿色价格机制与生态产业政策,为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提供融资保证。

(二)注重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化建构。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是由物流节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公共信息平台、车站、空港、码头、各类企业的仓库与货场等)和物流线路(公路、铁路、航线、信息和通信线路等)有机配置而成的能够提供物流服务功能的场所或设施的实体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及其落实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与各类企业。中央政府首先要做好全局性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保证其整体空间布局合理,功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配套。各级地方政府应在遵循中央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一步细化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既要提高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和设施的综合利用率,也要强化规划新建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提升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运营与网络化服务能力。政府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建设时要尽量按市场经济规律配置,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企业在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时主要体现在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而做适当的补充建设,关键是与其他物流组织配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对物流基础设施资源进行网络化重组、整合和优化使用,提高物流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不一定是通过自己建立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来实现物流运作的目的。

(三)深化科技共同研发与协同创新。

科学技术日趋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驱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亟需持续地科技创新,尤其生态化技术体系是其关键支撑,它可以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要注重生态化基础技术创新。生态化基础技术是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技术基础,它主要包括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低碳技术等。生态化基础技术具有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牵引和整合各方力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为生态化基础技术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提供体制保障,加强财政投入对生态化基础技术资源优化配置的引导功能,强化生态化基础技术创新公共服务。注重生态化物流技术创新。生态化物流技术涉及物流设施、设备、工具及物流经营管理等领域,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供应链等技术的生态化。一是进行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它包括物流术语、技术标准、计量标准、数据传输标准和管理标准等。物流的各种相关技术标准的统一并与国际标准接轨是提升物流效率、削弱物流对环境负面影响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所需要的。二是物流技术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构建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是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要通过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条形码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等,发展物联网,使物流与信息流实现在线或离线的高度集成,使物流装备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实现物流运作的自动化与透明化。三是把生态化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这不仅要求物流管理人员精通物流管理技术,掌握供应链管理运作的综合知识,还要熟悉生态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能够借鉴循环、绿色、低碳物流管理先进经验,提高生态化技术在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

(四)强化宣传教育与人才培养。

生态文明型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新阶段的重要形态,其本身又有多种表现形态,公众对其认识模糊不清。这都表明我们对生态文明型物流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政府部门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生态文明型物流观念并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普及生态文明型物流知识,让企业知道承担负外部性的成本是应尽的义务;让消费者懂得离开生态文明型物流就无法保证绿色健康消费品的获得。其次要加大政府为推进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所出台政策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那些激励性政策要让企业、公众知晓,充分发挥政策的溢出效应。在物流系统中,人力资本是最核心的资源,它是物流系统要素的整合者,是系统优越性的创造者,是系统功能的决定者。人才是任何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与创新源泉,因此我国在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过程中,要勇于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深化物流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加大对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破解我国现代物流人才匮乏的难题。根据上海、武汉、深圳三地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学历偏低,59%以上的人员为技校、职高或中专学历,高职高专以上学历的只占22%左右,具有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学历的人数很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数众多的农民工在从事仓储等物流业务。当前,在国家作出总体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战略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要出台激励政策,采取举措调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类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官产学研精诚合作与相互促进,深化研究绿色循环低碳物流理论,加速把相关理论应用到生态文明型物流实践。同时,要加大对现代物流教育的投入力度,多层次培养一大批能够满足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为我国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恩格斯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要素投入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色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一面是不断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一面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比建设的速度还快。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目追求增长,许多生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用、廉价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大力发展风电能源、高效农业等生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态市场运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20__年以来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生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人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用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欠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新世纪以来,江西依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产业的低端环节,赚一些微薄的辛苦钱。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年多来,全面启动了“十二项重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包括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以保护“一湖清水”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的6大基础设施工程。再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这是江西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水利建设项目,被誉为江西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重大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该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对江西经济核心区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达7.5亿元。在防洪的同时,每年还可增加电量11.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有效缓解江西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另外,萍乡、德兴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

江西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在巩固提高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1%,设区城建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均列全国第一位,林业产值突破千亿,上升为全国第六。

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与我国的转型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为欠发达地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扩总量、上水平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理念心得体会

戒除生态环境保护“假动作”

今年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正在开展,5月21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在安徽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截至4月底,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14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24个,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的6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35个,其余正在全力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在近几年飞速发展,营商环境得到改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地方不顾自然规律,选择用破坏环境换发展,各项经济指标上来了,但莺歌燕舞在慢慢消失,绿水青山遭到破坏,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中央环保督察的目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现如今某些地方在环境保护方面非但不加重视,还集体弄虚作假、敷衍督察工作,给国家环保工作画污点,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要彻底戒除生态环境习惯性“假动作”,全力保护“金山银山”,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戒除“歪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正确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某些地方领导却错误认为环境阻碍了经济发展,没有排污的放任就没有利润的产生,没有烟囱的高耸就没有资金的入账。甚至有些干部拿出“先搞经济,再治污染,村民不富,不管不顾”的错误态度和观念,殊不知发展经济最大的催化剂就是周围的“绿水青山”。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充满着挑战,要求必须摒弃、转变不正确的发展理念,加快对产业布局进行结构性变革,坚持生态、节能、环保科技的创新,抓住其中孕育着的新机遇。

戒除“哑声音”,狠抓宣传,凝聚企业新合力。地方性的环保问题主要存在于局部地区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环保政策的落实跟不上,大喇叭成为了“哑声音”甚至不乏存在包庇纵容。一些被利益蒙蔽了双眼的企业无视群众的诉求和法律规定,不仅污染了环境,更会有可能浑浊权力。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要环抱着群众,紧跟着督察,围绕着企业。要不断了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对环保政策进行解读。要带动企业树立主人翁意识,引导履行环保主体责任,使其无“假动作”可做,无“真问题”可查。

戒除“空把式”,加强监管,问责必须动真格。面对督察,侥幸心理不能作崇,更不能用一些“花样频出”和“另辟蹊径”的整改“假动作”来换取一时的安心,彻底根除这种伪政绩观需要监管部门制定“真制度”,使出“真功夫”。法律责任需明确,坚决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要求进行实地督查问责,让地方政府对他们的虚假行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坚决处罚取缔相关污染源企业,下力气、动真格,使其不敢“假”,不再“假”。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经济的迅速发展不能建立在环境保护的落后掉队之上,其他一些工业国家血淋淋的教训不容忽视。面对充满机遇的全球化时代和美好未来,我们要摒弃虚伪执政观,保护好我们的“金山银山”,为环保事业新征程汇聚磅礴力量。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这次-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我们是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的实践活动,为此我们小组的成员在采访了校内同学,留学生和老师,在问卷中涵盖个人关于环保节约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常识,了解到大家对这一热点的理解和环保意识。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获益匪浅,我们知道大自然提供给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就我国来说,我们的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对近--年内面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的理念,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我们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就必须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党的-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且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而所谓自然恢复为主,就是强调要求我们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不要再发展的同时忘了自然界的规律,必须顺其自然,尽可能恢复原有生态的面貌与功能。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建设目标。大学的校园文化也是文化中心和培养人才好坏的衡量标准,校园文化也被视为大学的风骨。它包括园林景观、校园建筑、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学风、校风、心理氛围、集体舆论、传统以及校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人员在共同活动中形成和体现出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情操、丰富人文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文化是大学的核心影响力,是大学的血脉,也是大学之根。校园文化建设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高校重视的一个关乎学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兴建绿色、生态大学,推动生态教育的全面开展和符合生态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为认真搞好我区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区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确保我区实施生态经济战略,我局于__年__月在全市生态环境建设暨生态经济发展大检查会上进行生态经济工作培训,培训班在会议室进行。

通过培训,我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深深体会到:

第一,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我国自古以来便有“水清洁、山绿水秀、水循环”的优美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长期的任务,必须加以解决。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必须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建设的一项长期的工程,必须加以长远的引导。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必须坚持和落实这一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理念心得体会

青山“颜值”金山“价值”人民“福值”

8月15日下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天目山脉余岭脚下的余村,在村里简陋的会议室里,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前所未有成就的前提下,习近平总书记看到部分地区不考虑环境的承载力过渡开发的现象,造成难以恢复的生态问题。指出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经济建设的前面。来,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实践,一幅古典与现代交织、人与自然和美相处、经济与社会和谐交融的诗画山水图景正徐徐展开。

“两山”理论指引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浙江永嘉楠溪江倒影青山绿舟、乐清雁荡山掩映葱郁古木、塘河夜画复航月光如梦、云和梯田描绘绿野连山……美丽的自然环境就是民生所向,碧水蓝天就是人民福祉。在“两山”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交出了满意的绿色“考卷”: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25万公顷;首次评定“国家森林乡村”7500多,授予28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国337地级以上城市年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考卷”上的一个个红勾,是我们15年来坚持不懈构建良好生态环境最好的勋章。

“两山”理念指引的是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发展重点放在创新上,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经过15年不断的摸索,绿色发展的“列车”越开越快,越行越稳,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传奇“蝶变”故事。从福建宁德依靠林果产业摆脱贫困,到浙江湖州“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从新疆阿克苏在昔日亘古荒原上建成一道绿色长城,到甘肃八步沙实现“沙逼人退”向“人进沙退”的绿色转变……故事中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对我们发展绿色经济最好的肯定。

“两山”理论指引的是为人民谋福祉的发展。村子们的蜕变之路,带来的不仅仅只是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更是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切切实实的提升。乡村发展的“留声筒”中留下了一句句深入人心的话语。安吉余村村民潘春林以前是矿场的矿工,现在是农家乐的老板,他说:“身体好,有钱赚,家庭和谐,环境漂亮,这种地方我还没有信心,我到哪里有信心呀。”菏泽西曹村村民曹养坡说:“啥是幸福?幸福就是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的变化:街道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基础配套齐全、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人们话语中流露出来的幸福感,是我们不忘初心最好的见证。

15年来,两山理论从一个小山村走向了全国各地。辉映着美丽中国的未来。之后,我们要继续贯彻落实“两山论”,不断改善绿水青山“颜值”,创新挖掘金山银山“价值”,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福值”,让更多的绿色发展奇迹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理念心得体会

划好生态“红线”“留”住“我的天堂”

5月22日下午,和前两年一样,习近平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重点讲到了生态文明问题,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今年,锡林郭勒盟盟长霍照良代表告诉总书记,他们把全盟60%以上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不再在草原新上矿山开发项目。总书记为这一做法点赞:“留在那,子孙后代可以用。”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听着这动人的歌声,内蒙古大草原的旖旎风光便呈现在眼前。保住这蓝天碧水,让美丽的草原永远传承,是每一代人的责任。“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古人对于土地、环境的认识与珍惜可见一斑。近代以来,出于多方面的因素,对环境的人为破坏日趋严重,耕地在减少,河流在污浊,蓝天已不多,空气更堪忧……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为此,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划出生态保护红线,正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有效举措。

当前,环境保护已经是全人类的共识。然而,在利益面前,在人情面前,在缺乏担当者面前,往往就失去了原则。不管是招商引资还是资源的开发利用,各级党政部门的施政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视,一句“留在那,子孙后代可以用”的点赞,饱含着对草原、对土地的几多热爱,几多珍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心中有了这份“爱”,就有了高瞻远瞩的动力,就有了着眼长远、放弃一些眼前利益的勇气。

之前看过一则报道,说西南某乡镇的长寿者多,当记者询问其长寿秘诀时,老百姓都说有啥吃啥,不挑食,多运动,仅此而已。当地基层领导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不管是招商引资还是自己兴办企业,我们首先考虑环境因素,凡是对环境有较大破坏作用的项目,无论多么挣钱,我们都断然拒绝,宁肯落后一点,也不拿环境做代价。”这样的思维正与锡林郭勒盟“不再在草原新上矿山开发项目”高度契合。正是这种理念支配下的行动,才保住了一方净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幸福。

“不拿环境做代价”,这是地方发展的“底线”,任何构建在破坏环境基础上的辉煌,都是得不偿失的。相比之下,有的地方领导为了建功勋、出政绩,只要有点眼前利益,就好大喜功,不切实际地开采资源、引进项目、兴办工厂,几年下来,环境就污染了,别说什么清新的空气、高远的蓝天,甚至基本的饮水都成了奢侈。像这样的“发展”,其实是在犯罪,犯不可饶恕之罪。须知,提高环保意识,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子孙的企盼。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如何让“有限的资源”能够“无限地循环”,是摆在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一大难题,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因地制宜谋发展,切不可好高骛远,丢了西瓜捡芝麻,做出愧对子孙后代的蠢事。“留在那,子孙后代可以用。”朴实的语言中,满是殷殷的嘱托。唯有划好生态“红线”,解读并践行好一个“留”字,才“留”得住蓝天白云,“留”得住青山绿水,“留”得住“我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