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案是教师为了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而准备的一种教学工具。接下来是一些值得一看的三年级教案案例,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小学三年级音乐《摇啊摇》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体验6/8拍的强弱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复习歌曲。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弹奏旋律)。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小学三年级音乐《摇啊摇》教案

歌曲《摇啊摇》这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2/4拍。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一只馒头一块糕”歌词用上海方言,非常口语化,好像妈妈在哄宝宝睡觉时的语言和歌唱,具有摇篮曲的特点。

这是一首具有摇篮曲风格的歌曲,非常具有韵律感和动感,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童年,再配上课本上的插图,在聆听歌曲时,将自己童年的美好融入到感受歌曲的情绪中,这样的情境下,孩子们自然感受到歌曲的摇篮曲风格,因此,自然地随歌曲做划船动作和摇摆动作。歌曲的重难点在两句“摇到外婆桥”的结束音上,教学中,我通过对比演唱及告诉孩子第一句的“摇到外婆桥”是特别兴奋,想要去,因此,没有结束感,而最后一句“摇到外婆桥”是到了外婆桥了,有了归属感和结束感,这种形象教学,让孩子对音乐有了形象概念,在加入三角铁和碰钟为歌曲伴奏时,通过演示,让孩子感受6/8拍的节奏,很多孩子能在强拍伴奏,部分孩子次强拍演奏也不错.

小学三年级音乐《摇啊摇》教案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本节学习内容主要是向学生进行品德养成教育,使学生珍惜自己童年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热爱生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2、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比较高,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打下很好的基础。

演唱《摇啊摇》,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形象,引导学生呢个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轻松越快的音乐情绪,知道珍惜幸福的童年时光。

用轻巧又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歌曲旋律的音准。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一、课前准备,师生问好。

1、初听音乐,学生根据音乐展开联想。

2、复听音乐,听到姓童的音乐举手。

3、引导学生说说最难忘的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好听的童谣。

1、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学生听录音,感受音的高低。

2、歌曲速度较快,演唱时提示学生注意节拍重音吐字清晰。

3、将学生分成小组练习歌曲的演唱,并随音乐创编歌曲动作。

4、分组汇报。

四、课后总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和大家说说。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三年级音乐教案

1、在听、说、唱的形式中感受家乡和祖国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2、学生通过对相关事物声音的采集、自己的创编、乐曲的欣赏,使学生掌握一些相应的节奏和节奏演奏能力。

3、学生掌握吹奏和吸奏的口琴演奏方法,能够熟练演奏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学生在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时,能用清楚的声音唱出连音和断音的区别,断言部分演唱力量适中。

2、《小放牛》是一首产生在冀中平原的著名儿歌,音乐旋律采用了河北传统的戏剧曲调,为五声调式,2/4拍。初步掌握五声调式的演唱特点。

3、日常生活中动事物的声音能用简单的节奏表现或模仿出来。

4、学生掌握吹奏和吸奏的口琴演奏方法,做到交换演奏轻巧快捷,速度稳定。

课时听唱动奏拓展

第一课时《全都认识我》《如今家乡山》采集乡村中动(事)物的声音

第三课时《快乐的农夫》《小放牛》用打击乐演奏讲讲歌里的故事给大家听

第四课时综合活动:展示与评价我的创造:用节奏编故事口琴练习

听:《全都认识我》

唱:《如今家乡山》

1、通过学习歌曲,要求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有弹性的气息支持来歌唱,歌颂今天美好的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认识断音和连音的唱法和区别。做到断言唱得短促而有弹性。

学生在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时,能用清楚的声音唱出连音和断音

1、由上一单元的少数民族的歌曲引出我们家乡的歌曲。学生听赏《全都认识我》,让学生说说知道的乡村中的一些声音,并且能学一学。

2、学生讨论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1、观看图画,听赏歌曲。

观看家乡谷堆如山的图画和听赏完歌曲后讨论。

问:歌曲表现了什么事情?歌曲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

2、再听歌曲,理解音乐。

(1)再复听歌曲后讨论。

问:这首歌曲哪个地方唱得很欢快?歌曲中怎样唱才能表现很欢快?

听:《我的小鸡》

唱:《八只小鹅》

1、通过听唱歌曲《我的小鸡》和《八只小鹅》,认识到学生自己是祖国的未来,激发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的热情。

2、通过学唱《八只小鹅》,学生掌握简单的二声部伴唱方法。

3、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小鹅”的可爱。

1、乡村中的小鸡引出歌曲《我的小鸡》。

2、听赏《我的小鸡》,教师启发学生知道自己是祖国的未来,激发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的热情。

3、师:“小鸡”高兴了,小鹅可不高兴了:“还有我呢!!!”引出新歌《八只小鹅》。

1、听录音,感受整首歌曲的情绪,体会小鹅有节奏的摇摆身体的可爱形象。(出示幻灯或者图片)

2、跟音乐学一学小鹅的动作

先跟教师学一学,再放音乐让学生自由做一做。

提问小鹅的叫声是怎么样的,用节奏来学一学。

3、出示课题与挂图。

4、让学生找找歌曲中哪一句话是重复的?

1 5 | 6 5 | 5 4 3 2 | 1 5 1 |

八 只 小 鹅 快快 活活在玩耍

跟录音唱一唱这句话的曲谱

5、用视唱法与听唱法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歌曲曲谱

难点:5 5 6 7 | 1 3 | 5 4 3 2 | 1 1 |

教师帮助找出区别,并范唱。

6、学唱歌词

a、让学生自由朗读歌词,找找不认识的生字

b、跟琴学唱歌词

c、难点个别教学:八度大跳1——1

d、基本上能跟琴唱准歌词

7、让学生用“呷呷”来伴唱歌曲,教师指挥学生伴唱的出现时间,说明简单二声部的演唱方法。

出示图片,并以八人为一小组自由编排一个舞蹈,并进行评比,给最优秀的小组颁发奖杯。

听:《快乐的农夫》

唱:《小放牛》

1、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小放牛》,激发孩子对民歌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2、学生能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快乐的农夫》伴奏。

《小放牛》是一首产生在冀中平原的著名儿歌,音乐旋律采用了河北传统的'戏剧曲调,为五声 调式,2/4拍。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三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相仿;二、四乐句前半句完全相同,后半句旋律相似。这首《小放牛》将中国的神话传说编进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中,用借喻的手法赞扬了赵州桥工艺设计之新颖精湛,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师:请问同学们有没有学过一篇课文《赵周桥》

答:学过。

师:请位同学讲讲它的特点。

老师简介:“赵周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浇河上,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大石拱桥,全长50、82米,桥面宽10米,拱圈由28条并列的石条组成,由李春在隋朝开皇大业年间设计创建。赵周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其新颖的设计、精湛的工艺成为世界桥梁使上的卓越典范,其跨度之大在当时亦数创举,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华。

1、学唱歌谱

教师讲解歌曲的特点:

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三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相仿;二、四乐句前半句完全相同,后半句旋律相似。

歌曲中第一句歌谱中的八分休止符要唱的轻快活泼,可以反复多试几遍。

2、学唱歌词

歌中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来讲一讲,大家听一听。教师补充:

“赵周桥来鲁班修”,这是一种象征的表达方法。因为鲁班是我国公元前七百多年春秋时鲁国杰出的建筑工匠,早于隋朝的李春大约一千年。因鲁班曾创设攻城的云梯和磨粉的煨,又相传曾发明木做工具,旧时建筑工匠尊称他为“祖师”,因此,歌词借鲁班之名,表达从敬之意。“玉石栏杆圣人留”中的借喻手法亦是如此,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华。

3、介绍歌曲特点

师:这首歌有什么特点?

答: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

师: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小放牛”是戏曲传统曲目,属于民间小调,即通俗又十分优美、动人。

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来演唱。

1、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华,普通的农夫也有他自己的快乐和骄傲,听

2、启发学生把歌曲分为几断,不同的段落说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段,一三段相同,中间第二段落旋律比较平稳。

3、根据4/4拍的强、弱、次强、弱的特点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1、3段用相同的乐曲,2段用不同的乐器伴奏。

4、让学生来伴奏。

1、我的创造:用节奏编故事

2、口琴演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日常生活中动事物的声音能用简单的节奏表现或模仿出来。

1、学生通过对相关事物声音自己的创编,使学生掌握一些相应的节奏和节奏演奏能力。

2、掌握吹奏和吸奏的交换演奏方法,做到轻巧快捷,速度稳定、

教师在讲故事时故意突出带有节奏的声音,让学生讨论往下编自己的故事。

2、各小组讲自己的故事。

3、你们能为自己的故事加入节奏吗?

请一个学生讲自己的故事,教师在旁边用打击乐器加入节奏。

4、下发打击乐器,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故事,分工合作为故事加入节奏。

5、小组表演,选出最好的一组。

6、教师小结,讲讲故事中常见的节奏类型。

1、教师示范演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2、出示节奏旋律段 55 543,和44 432 教师示范演奏吹奏和吸奏的交换方法,让学生先放慢节奏试一试,要求速度稳定。

3、放慢速度练习全曲2遍,然后让学生按照正常的速度演奏,吹奏和吸奏部分的交换要演奏得轻巧快捷。

三年级音乐教案

1.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2.为歌曲创编律动。

1.初听音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感十足的歌曲,请同学们边听边跟着乐曲的节奏打拍子。

2.复听音乐,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强,这一遍我们再听的时候,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律动。

1.范唱同学们的动作非常优美,现在请大家休息休息,听老师把这首歌曲给大家唱一遍。

2.接龙游戏这一遍,我请同学们和老师配合,唱的部分老师来完成,说的部分请同学们来完成。

3.学唱歌曲。请同学们跟着录音自己学唱歌曲。

4.指导纠正。

5.巩固新授。

小学三年级音乐《摇啊摇》教案

1、感受摇篮曲的舒缓和优美。

2、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重点)。

【教学准备】。

1、音乐课件《小宝宝睡着了》。

2、与内容相关的图片。

3、布娃娃和自制摇篮,小床。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说:小宝宝们,你们每天睡觉都是谁哄你们睡觉的啊。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爸爸妈妈都是怎样哄自己的。

宝宝:爸爸妈妈给我讲故事。爸爸妈妈给我摇一摇。给我唱歌。

老师:原来爸爸妈妈都是这样哄你们睡觉的啊。那现在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你们仔细听听啊,里面的娃娃是怎样被哄睡着的啊。

二、中间部分:

1、听听说说。

2、完整地听完歌曲。

师:这首歌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啊。(有个别小朋友说慢慢的,请这几个小朋友上来说说)。

师:听了这段音乐让你想干什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充分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想象。)。

3、第二次听赏音乐师:原来这段音乐可以让你想到很多事情,其实他告诉了我们一个故事。你想知道吗?我们再来听一听。

天黑了,小宝宝要睡觉了,妈妈轻轻的唱着歌哄宝宝睡着了。

师:这段音乐告诉了我们什么故事?

你想知道妈妈唱了一首什么歌吗?我们再来听一听。

4、听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

1)听赏歌曲。

师:你听到妈妈唱了什么?

师:睡觉的时候为什么要盖好小花被?(盖好小花被会很暖和。)。

师: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两只小手要放好?(两只小手放好会睡得很香。)。

师:睡觉得时候还要做什么才能睡得香?(盖好被子、小手放好、闭上眼睛就会进入甜甜的梦乡了。)。

2)再一次听赏歌曲。

尝试用肢体动作表达表现。

a集体表演唱。

师:宝宝唱的真好听,我们来学一学爸妈哄宝宝睡觉。(边清唱边律动)。

师:刚才有的宝宝没有睡着,让我们再哄一次。王老师等会看看,谁的宝宝睡得最香?(学个别幼儿好看的动作。)。

b个别表演。

师:请一个最像妈妈的宝宝来表演一下。(让个别宝宝边唱边摇,动作轻轻的,引起其他幼儿的兴趣)。

师:哪个宝宝声音唱得最好听,就请哪个宝宝做妈妈。

三、结束部分:(延伸活动)。

师:(播放公鸡叫声)天亮了!宝宝起床了!伸个懒腰,坐下来。

老师这里还有一段音乐,请你听一听,和刚才的音乐一样吗?

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做什么?(播放一段旋律欢快的'音乐)它告诉了我们另一个故事,下次我们再来听听它说了什么故事。

摇啊摇(范唱+伴奏)歌词:

摇啊摇摇啊。

摇我的娃娃要睡觉。

小花被盖盖好。

两只小手放好了。

摇啊摇摇啊。

摇我的娃娃睡着了。

活动反思:

针对小班幼儿,教师的语速可以放慢些;幼儿表述时犯的错误没有及时纠正;表演环节的表演次数过于繁多;引导的语言显得生硬,不够委婉;环节间的过渡不够自然;外婆的爱强调得不够。

三年级音乐教案

1、通过欣赏,能够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能边听边有情感的讲述故事。

1、交流自己知道的战争时期的小英雄。

2、引出王二小,学生交流有关王二小的故事。

3、引入。

1、初次欣赏,思考讨论:歌曲是以什么样的情感演唱的?(叙事、回忆地)

2、再次欣赏,交流:我从歌曲中听到了……

3、看书上的插图,尝试配乐讲述《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4、展示,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学生积极参与,歌曲演唱准确。

歌曲《老爷爷赶鹅》

1、能用自然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老爷爷赶鹅》。

2、能一边唱一边表演,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1、欣赏一首歌曲《咏鹅》。

2、(出示《老爷爷赶鹅》歌片)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罗马尼亚儿童歌曲《老爷爷赶鹅》。

1、听赏,了解歌曲的情绪风格。(欢快、风趣的)

2、跟音乐轻唱,熟悉旋律。

1、教师指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教师弹琴,学生逐句跟唱。

3、以各种形式练习。

边唱边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学生积极参与,二部轮唱准确协调。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过程:

1、听音乐,讲故事。“那蜗牛与黄鹂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听一听。”

2、学生讲故事,做动作。模仿蜗牛和黄鹂鸟的语气和动作。

3、(出示歌词)带有节奏的朗读,选一位同学带读,教师打节奏。

4、听音乐,模仿动作。

5、学生跟琴演唱。

6、教师范唱。请学生分析演唱的不同点,处理歌曲。

7、分角色演唱。

1、讨论:你喜欢蜗牛还是黄鹂鸟?为什么?

2、欣赏《蜗牛过桥》的组图,让学生发现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

学生积极参与,学会演唱本歌曲,积极筹备小小音乐剧。

: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

通过小小音乐剧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们综合艺术的表现能力并贯穿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1、播放课件:《蜗牛与黄鹂鸟》,教师提示学生用动作或拍手表现音乐情绪。

2、学生讲述故事。

1、看一下课本中的图片,自己说一说每幅图所表现的内容,以及每幅图提出的要求。

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内容。

3、总结:蜗牛不怕吃苦,非常认真。

4、欣赏老师们编排的音乐剧。

5、学生表演:学生分组排练;带上头饰表演;完整的一组一组的进行。

学习小蜗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成功的。

学生积极设计、讨论、收集资料,在表演中有合作精神。

三年级音乐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金孔雀轻轻跳》,本单元将引领孩子们广交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朋友”,领略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我将对本单元第一课时《铃铛舞》进行说课。《铃铛舞》是一首富有苗族音调特色的儿童抒情歌曲,歌词生动,旋律流畅,朗朗上口。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愉快的情绪,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准确掌握三拍的强弱规律及三拍子的舞蹈韵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教育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能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演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自信地表现歌曲。教学的难点是歌曲第一句和第二句的音准。

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兴趣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将运用多媒体出示有关苗族风情的图片、相关视频短片,运用钢琴、打击乐器等教学工具。

教法:本课力求体现学科的整合,通过“走近苗寨”这一巧妙构思,贯穿整节课。本节课我综合运用谈话法、示范法、比较法、讨论法、听唱法、情景导入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加形象直观地感受气氛,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他们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法: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表现和创造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欣赏和歌曲教学中,我都是从聆听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感受、体验、讨论,及最后的表现、合作、评价等学习方式学习音乐,感悟音乐带来的审美体验。

1、课前欣赏。

学生进入教室后,在课前欣赏视频《苗岭连北京》,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浓厚的民族音乐氛围。欣赏完请学生说一说我们欣赏的是哪个民族的歌舞。

2、情景导入。

“这个民族居住在我国的西南地区;那儿的人民大多都住吊脚楼;他们爱唱歌跳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芦笙舞;那里的姑娘们最喜欢戴银饰,手上脚上系铃铛,走起路来响叮当。今天,我就要带大家到苗族去走一走看一看!”背景音乐是《铃铛舞》的.伴奏音乐,在音乐中学生欣赏苗族的风景、服饰、乐器等等。使学生对苗族有一定的了解,欣赏完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些什么,由学生口中说出,老师再加以补充,使学生加深印象。

3、律动。

“通过刚才的短片,我们知道了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那么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学跳苗族的舞蹈啊?”由这句话带领学生进入律动环节,每位学生手上戴着串铃合着《铃铛舞》的伴奏音乐学几个简单的苗族舞蹈动作。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带他们学习舞蹈学生很喜欢,会参与表现。歌曲的旋律很自然一遍遍聆听,初步形成了歌曲的旋律感,为下面歌曲的学唱做好铺垫。

4、学唱歌曲。

“刚才我们在跳苗族舞时的伴奏音乐其实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它的名字就叫做《铃铛舞》”。在这个时候出示歌谱,老师进行歌曲的范唱。

学生通过聆听录音与教师范唱,用手轻轻划拍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接着老师用琴声带领学生模唱旋律,学生从哼唱到带词唱,然后分析难点曲谱,通过分句教唱练习来解决困难,最后师生对唱,完整演唱等环节来学唱歌曲。

5、表现歌曲。

在唱好歌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尝试,分组讨论用什么形式更好表现歌曲。激发学生用一些简易乐器为歌曲伴奏,利用铃鼓、碰铃为歌曲伴奏。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使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美的旋律、美的歌词更需要美的舞姿。为学生设置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

当音乐再次响起,全体同学合作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各尽其能、各得其乐、各有所获。本环节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其独特的才华,鼓励他们互相帮肋、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发挥其群体力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6、拓展延伸。

拓展环节我给学生欣赏了宋祖英的歌曲《今日苗山歌最多》,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宋祖英把苗族的音乐从苗寨唱到了国际舞台,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最后在《苗岭的早晨》音乐声中结束了本课。“同学们,今天胡老师和大家一起了解了苗族的歌、苗族的舞,相信大家一定已经喜欢上这个民族了,最后让我们在《苗岭的早晨》的音乐声中和苗族暂时说声再见,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云南感受真正的苗族风情。”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理解,还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三年级音乐教案

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地喧唱歌曲。指导学生声断气连地歌唱,并准确唱好弱起拍。

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1 导人。

听歌曲《小小的船》“弯弯的用儿,小小的船”。学生听辨歌曲名字,并跟着轻声演唱。

2、学唱歌曲《小船》。

(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1) 提问:请你感受一下这两首歌曲有什么民同(从情绪、节拍、速度等方面)?

2) 复习3/4拍号的含义,学生思考或讨论总结出4/4拍号的含义。

3) 再次听歌曲感受4/4拍的韵律,身体随之做微小的律动,感受4/4拍的强弱规律。

动作提示:见教材图示或音乐材料分析提供的动作。

(2)学习歌曲《小船》的曲谱。

1) 可分两组采用接唱的方式,师生接唱或每组演唱一个乐句的接唱方式学习曲谱。

2) 在曲谱中找出你没学过的音符:认识全音符、掌握全音符时值。

3) 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解决方式:可采用示范对比法,或是教师以动作引导学生演唱准确。

(3)学习歌曲《小船》的歌词。

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音乐伴奏。

2)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3) 学生轻声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的演唱。

4) 学生演唱歌词。

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演唱歌曲?

全体演唱、小组演唱、个别演唱、领唱与齐唱齐,互相倾听和进行评价,并再次演唱。

3 教师提问:你还会唱哪些歌唱爸爸妈妈的歌曲,给大家唱一唱。

4.课后小结。

1、 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

2、 能否准确而有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 能否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三年级音乐教案

4、学习八孔竖笛的演奏姿势。学会正确的发音,用吐音吹奏。教学重点:

活泼开朗性格的培养,勇于参与音乐集体活动,能与同学们合作,创造性地表演。学生对歌曲能进行综合性、创造性的表演。教学难点:

认识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知道其名称,掌握其时值,并能迁移到实践情景。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情感。教材分析:

《doremi》(领唱与合唱)美国影片《音乐之声》的插曲。歌曲将原本单调的音阶唱名与一定的生活内容相联系,不仅使歌曲充满了情趣,也极好地帮助了音阶唱名的学习。

《g大调小步舞曲》(钢琴独奏)由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创作,四三拍,速度为小快板。

《七个小兄弟》是一首生动活泼的音阶唱名练习歌曲,它将七个唱名巧妙地

三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放马山歌》 ;音乐知识:延长音。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

2.歌表演《放马山歌》。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插图,说一说图上有哪些少数民族小朋友。

2.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

1.教师范唱:

教师简介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及音乐风格(学生知道也可请同学们自己介绍)

2.录音范唱:请同学们重点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1.教师提示歌曲演唱顺序。

2.教师反复播放范唱录音(2-3遍),让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3.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教学反思:

三年级音乐教案

1、表演歌曲《摇啊摇》。

2、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

1、学会用优美的歌声准确地演唱上海童谣《摇呀摇》,从音乐声中感受童年的欢乐。

2、通过肢体的律动和课堂学生对小乐器的演奏来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强弱特点。

1、准确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摇啊摇》,从音乐声中表达对童年生活得喜爱与向往。

2、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韵律。

唱准以下旋律音程音准:

(1)35i6|5.5.|。

(2)1326|1.1.|。

(3)1326|565.|。

电子琴、录音机、三角铁、响板、串玲。

1、师生问好(上行音阶1234567i)。

2、学生起立(12|34|5—|)。

3、同学们好!(53|53|5432|1—|)。

4、王老师您好!(下行音阶i7654321)。

5、学生坐下。

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

1、播放音乐《小白船》。

设问:听一听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歌曲?提示让学生律动。

学生:听音乐律动并回答问题(二拍子、三拍子……)。

2、复听音乐。

师生共同律动(拍手拍肩膀、做划船的动作、做摇摇篮的动作……),答案:三拍子。

3、复听音乐。

选响板、串铃为音乐伴奏,通过肢体来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激起学生求知欲。(响板:重拍串铃:弱拍)。

4、再次聆听音乐。

老师与部分学生舞蹈(把校园集体舞简单的加入课堂当中),同时部分学生乐器伴奏,在师生合作中快乐的加强对三拍子音乐韵律的记忆。

1、初听音乐。

师生律动感受六拍子音乐韵律(做摇摇篮的动作……)。

设问:这首歌曲与刚才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呢?(生:比刚才的音乐速度快。)。

2、认真地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说一说你听后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歌曲内容与歌曲旋律来感受童年的快乐。)。

3、复听音乐。让学生静静地聆听,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童年快乐,同时小声学唱。

4、教师范唱,学生用三角铁自由地为教师伴奏。(首先给学生充足的想象的空间,不要限制他们的思维空间。)。

5、聆听录音翻唱,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用三角铁的两种伴奏方式为歌曲伴奏。(其次给学生的知识宝库充电。)。

6、教唱歌曲。利用歌曲写作与中国汉字四声调的关系来教学生唱准音高与音程。与此同时,让学生用手指把音调比划出来(像画图形谱一样把其美化),用肢体来辅助学习,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1、师生对唱,教师弹琴。

2、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3、师生边唱边做摇摇篮的动作。

4、聆听歌曲,鼓励学生编创律动动作,并及时做出评价。

三年级音乐教案

1、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我国安徽省地理风貌、民间艺人生活状况启发学生爱祖国的情怀及喜爱安徽民歌的风格并能流利歌唱与表演。

2、教学方法听唱法、视唱法、练习法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教学环节教学。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学唱歌曲《凤阳花鼓》。

1、轻声播放高胡演奏的《凤阳花鼓》旋律,提问:这首曲子旋律美不美,在哪听到过?师讲解美的民歌音乐有其流传美的内涵,这首优美动听的旋律蕴涵着一个美妙或凄婉动人的故事,教案《三年级六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1》。

2、师放课件《凤阳花鼓》讲述了旧时代劳动人民离乡背井外出谋生卖唱的苦难经历以及现在改革开放后风阳花鼓唱遍大江南北,让学生逐步了解音乐来自劳动人民创造的意义,它是一个地区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情感宣泄的一种表达方式。

3、师带着愉悦的心情,深情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从教师声情并盛的演唱中受感染想歌唱。

4、放《凤阳花鼓》旋律创设意境启发学生从曲调中,使学生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5、学生模仿教师的范唱一句一句地学唱此曲。比比谁模仿得最好。

6、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内容及情绪。分组让学生按乐谱边唱边敲击小乐器等;让学生自带铜碟、不锈钢碟、陶瓷制的碟以及一对筷子,创编简易节奏律动边唱边表演,通过动手、动口、体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三、拓展(环保):讨论怎样保护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怎样保护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板书设计简笔画:花鼓教学回顾学生对“花鼓”感兴趣,个别学生小时侯曾接触过这首歌,当他(她)听到歌曲,就会不由自主地唱起来。

三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一、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嘎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二、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三、能准确地、有感情的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

二、学唱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

1、初听音乐,可让学生随乐曲轻轻的拍着手。

2、复听音乐时自编动作,随着音乐跳舞。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二、学唱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1、可结合介绍藏族的服饰、风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高兴的心情、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尤其是衬词“嚓啦羊卓拉”,用微笑的感觉去唱,既连贯,又要唱足、唱满时值。

3、尝试学跳藏舞的两个动作:踢踏步和三步一靠。大多数学生对藏舞的动作很难学做准确,重在感受和体验。

4、选编两个动作,边唱歌边舞,感受藏族人民边歌边舞的气氛。

三、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歌曲《雪莲献北京》。

二、歌曲表演《我的家在日嘎则》。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雪莲献北京》。

1、初听歌曲。

提示: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

提示:如果用动作表演,你选择哪一种?引导学生看图思考,选一种动作边听边跳。

二、歌曲表演《我的家在日嘎则》。

1、教师可结合地理知识,简单介绍日喀则。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演唱时情绪饱满,声音要轻快,不要拖拉。

3、学会歌曲后,学生自选乐器为歌曲伴奏。

双响筒、串铃和三角铁。提示:想一想三种乐器怎样敲击声音与唱歌合起来效果?

5、分组伴奏,看那一组合作的。

三、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三年级音乐教案

掌握反复记号

从头反复和反复两个反复记号中间的乐谱

学生借助多媒体学习学习工具,将抽象的反复记号形象化直观化。

时间:6分33秒

时间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教学行为

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学技能、媒体

1分20秒

导入

1、欢迎进入微课,今天我们来认识反复记号。

2、反复记号是为了节省乐谱的记写而采取的一种省略方法,通过在双小节线前加两个点来表示,表示音乐重头再演奏或演唱一遍。

3、在学习之前,我先介绍两个好朋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士兵,我的任务是提醒反复记号到了,请你回去再唱一次;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天天,我的任务是给大家示范如何演唱反复记号。让我们用掌声来欢迎两个好朋友吧。

观察反复记号写法

看多媒体幻灯片

ppt:介绍两个号朋友

4分钟

知识点教学

反复教学分两种常见情况,第一种是从头开始反复;第二种是反复两个反复记号中间的乐段。我们先来学习从头反复,如果乐谱之前没有反复记号,并且小圆点出现在双小节线的左边,则表示从头开始反复。小面让天天和小士兵来给我们演示一次。出示(ppt)聪明的你看明白了吗,下面让我们看到这一条练习曲(出示ppt)请你看看反复记号出现在哪个地方?想想应该如何演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个乐谱。你唱对了吗,掌声鼓励自己。

当反复记号同时出现在双小节线的前面和后面是,就表示两个反复记号之间的乐谱要重复一次(出示ppt),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出示ppt),反复记号同时出现在第二小节的后面和第五小节的前面,现在我们请天天和小士兵来给我们演示一次。我们来看下面这个音阶(出示ppt),请你观察反复记号出现在哪里,想一想应该如何反复,想好了吗,请你跟我一起来唱一次。

观察反复记号出现的位置

学生跟唱

观察乐谱

演唱乐谱

归纳反复记号的两种常见情况

ppt:

1)动画形体动作演示反复记号的走向

2)练唱乐谱

1分30秒

拓展巩固

结束

最后,我们一起来演唱一首我们很熟悉的儿歌“两只老虎”,老师唱前面一句,请你唱需要反复的那一句,音乐马上开始了,请做好准备。

今天的微课就结束了,再见!

演唱乐谱中需要反复的地方

在歌曲中巩固反复记号的唱法

ppt:两只老虎的乐谱

微练习:

1)2 41 23 4:5 6 55432:1–

2)2 41 23 45 6 5:5432 1

3)4 4 1 2 3 1︰3 4 5—︰5·65 4 3 1︰2 5 1–︰

本节课的根据小学低年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设计的微课.通过对《认识反复记号》的学习,学生能初步理解反复记号的用意,并能正确的演唱带有反复记号的歌曲。在这节课中,我以小士兵和两个动画小朋友的动画形体动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反复记号应该如何反复,引导学生如何更好的体验反复记号的走向,把抽象的反复记号形象化,降低知识点的难度,然后又通过练习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它的作用,最后用整首歌曲来巩固这个知识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他们能更好的掌握反复记号的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