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的遵守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也是维护组织和社会秩序的基本要求。请大家关注下面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检测仪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钢丝绳人员在使用中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使安全产品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服务,达到满意的检测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灭钢丝绳短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成立钢丝绳专业检测小组。

2、每月21日,对公司所有钢丝绳进行检测一次,并出检测报告一期。

3、检测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4、各生产组主管安全环保,对钢丝绳检测仪器,应做到日常维护与保养。

5、对检测出轻微受损的钢丝绳,重点监控。

6、对检测出受损严重的钢丝绳,责令施工队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新的钢丝绳。

7、每期检测报告,报主管领导一份,安环保卫办公室一份,各生产组一份,共三份。

检测仪管理制度

1、必须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发放室,“装置”维修室,保管库房等场所。仪器必须统一编号,建帐建卡,集中管理,发放,凭牌领取。

2、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应设专职人员负责充电,收发及维护。每班要清理隔爆罩上的煤尘,发放前必须检查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的零点和电压或电源欠压值,不符合要求的严禁发放使用。

3、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应固定专人使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严禁擅自调校和拆开仪器,违者进行罚款。

4、仪器使用前必须先充电,充电时间不小于7小时,每天使用时间不超过10小时。

5、仪器零点调节。开机预热15分钟,在新鲜空气中观察显示值是否为零,若有偏差,用小螺丝刀缓慢调节调零电位器,使其为零。

6、仪器精度校准。各矿井应配备足够的.标准气瓶、流量计、减压器等标校维修,都应作好记录并存档。

7、非维修调试人员严禁随意拆开仪器或调整电位器。严禁使用中猛烈摔打、矿业撞。当欠压指示灯亮时或当甲烷深度和硫化氢含量超过规定值后仪器应停止使用。

8、项目经理、副经理、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瓦斯检查工必须携带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9、便携式仪器的维修人员按在籍台数每100台配1人;便携式仪器的专职收发人员应不少于4人。

10、仪器到货后,供应部门应及时会同通风部门共同开箱验收,发现与订货品种不符,有损坏、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及同装箱清单不一致时,应立即与供货单位联系解决。

暂不使用的“装置”,必须妥善维护保管,防止日晒、雨淋、锈和拆套,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11、便携式仪器,必须每年送集团公司安全仪器仪表计量站进行计量检定。仪器更换主要元器件、经过非正常振动或对示值有怀疑时应随时送检。

12对于丢失或无故损坏要按仪器价格进行加倍罚款。

检测仪管理制度

为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采血笔的临床使用,降低医疗器械导致医源性感染的潜在风险,减少交叉感染机会,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便携式血糖检测仪采血笔临床使用管理规范。

一、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遵守临床采血操作规程,加强采血过程中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确保医疗安全。

1、手指一定要在干燥状态下取血。酒精消毒后要等酒精完全挥发后再用采血笔刺破手指,保证测量的准确,不宜采用含碘消毒剂(如碘伏、碘酒)消毒皮肤。

2、取血点选在手指偏侧面,取血后用棉棒按压手指10秒钟至不出血为止。

3、必须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采血部位感染,避免交叉感染。

4、必须每人每次一枚采血针,用过的采血针应丢弃在“锐器废物容器内”,并严格按照医院感染要求进行废物处置。

5、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使用后表面应进行常规清洁,以避免残留血液。

二、必须使用合法企业生产的具有合法资质的'采血笔和采血针,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实施操作。

三、可重复使用的采血笔只限于一名患者专人专用,严禁用于多名患者。

四、对不同患者进行监测血糖采血操作时,必须使用一次性采血装置,使用后的一次性采血装置不得重复使用。

检测仪管理制度

1、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熟悉各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方法。

2、熟悉各仪器设备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定期维护、保养,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正常状态。

3、仪器设备使用完后应归原位,已便于下次使用。

4、使用人员应负责仪器设备的清洁卫生,清洗换油,长期不用的电子仪器停用一个月应通电一次,每次通电不少于30分钟。

5、仪器设备必须按检定日期进行检定,还应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保养校核,确保其正常功能,性能完好,精确度达到标准要求。

6、发现事故苗头及时处理,并向检测室负责人汇报,仪器设备因事故损坏,应写出事故报告,明确事故发生的责任及损失。

7、工作变动时做好交接,办理交接手续。

检测仪管理制度

(一)项目部经理(矿长)、项目部(矿)总工程师、爆破工、采掘区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放炮员、流动电钳工、安监员和兼职安全员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简称便携仪)。

项目部(矿)应按照上述人员的在册数量进行装备便携仪,并有不少于20%的备用量。

(二)项目部(矿)应有便携仪充电、发放、维修调校等工作场所,集中管理,统一发放。并配备足够的维修调校和发放人员。

(三)维修、收发和充电必须符合《规程》第165条的.规定。

(四)不得与释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其它物品、设备等混放。

(五)因损坏无修理价值或经计量检定后认为应报废的仪器要及时办理报废手续。如因报废使装备数量减少,应及时进行补充。

第二条维修与调校。

(一)维修调校人员每隔10天应使用标准气样对仪器的零点、精度和报警点进行调校,使之在说明书规定的误差范围内。仪器发生故障应及时进行修理,有故障的仪器不得使用。

(二)项目部(矿)应按煤矿安全计量检定的相关规定送检仪器,否则不准继续使用。

检测仪管理制度

为了准确监测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甲烷气体浓度,避免发生瓦斯事故,并规范安全仪器的领用,特制定本制度。

1、智能悬挂式甲烷检测器由一、二采区机电队负责在井口矿灯房进行充电。要求:充电工作必须严格按《cjc4*型智能悬挂式甲烷检测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测定器欠压后充电时间必须达到9.5小时以上;充电完成后,由专人负责进行仪器电池电压、零点和报警声等使用前准备工作的操作。确保电压充足,仪器完好。

2、仪器发放前,由专人负责按《cjc4*型智能悬挂式甲烷检测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完成仪器的开机操作,确认完好后进行发放。严禁测定器欠压或不完好发放。

3、仪器领用人员及配备地点:每班由综放队跟班队长或班长负责cjc4*型智能悬挂式甲烷检测器的领取和携带,入井后负责及时将仪器悬挂在综放工作面上隅角,且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

4、入井前,必须凭证领取仪器。携带和使用过程中严禁擅自关机、调校和拆卸仪器,不得随意碰撞、重压和敲打仪器,避免损坏仪器或影响检测质量;对于无故丢失、损坏仪器者,按每台7000元进行赔偿。

5、一旦测定器出现报警,上隅角内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至工作面进风流中。由瓦检员进行有害气体检查,经检查确认上隅角甲烷气体浓度超限时,先设置栅栏,揭示警标,汇报队和区调度站,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经复查后确认上隅角内甲烷气体浓度不超标时,方可恢复作业。

6、人员升井后,测定器必须当班交矿灯房。测定器使用后应及时充电,以确保下次正常使用。

7、不按规定进行仪器充电或发放,一次给予机电队1000元经济处罚;不按规定进行测定器领用和上交,一次给予综放队20xx元经济处罚。

8、通灭部电工负责每隔7天用标准气样对测定器进行一次标校;日常若出现元件故障时,应及时处理。调校完毕后及时填写调校记录。

9、通灭部负责联系公司测试中心每半年逐台调校、标校一次,并及时填写调校、标校记录和合格证书。

10、测定器如有以下现象,停止使用并及时送通灭部检修:。

(1)数值显示不正常,无报警声音等。

(2)被水浸泡、损坏等。

通风灭火部。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检测室管理制度

1、本室是对路面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仪器设备存放场所。

2、本室仪器多为现场操作使用,采用“谁领用、谁负责”的管理方式。仪器搬运中要轻拿轻放,使用完后按要求归位。

3、试验操作人员应认真填写试验记录和试验结果,交复核人员复核,技术负责人审签、盖章,试验人员应对数据负责。

4、在试验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中途离开,如发生仪器损坏事故,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不得私自拆卸处理。

5、试验操作人员应熟悉机具的.保养、维修及安全知识,经常维护保养机具,试验完毕后,工具、仪器清理擦拭干净,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检测试验管理制度

一、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程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施工场地部署........................................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混凝土搅拌站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散装水泥塔验算及基础设计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水泥罐容量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散装水泥塔组建......................................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承载力计算:(如图所示)........................................................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施工要求及工艺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本标准规定了计量器具的选择和配备。

本标准适用于计量器具的选配工作。

2.1根据《江苏能建机电实业有限公司计量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2.2为正确提供可靠数据,在添置计量器具时,需添置部门应根据生产工艺质量和经营活动中计量参数要求,详细填写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精度、最限、制造单位和数量等,以便生产部审核后供采购部门采购。

2.3质检科根据提供的数据,做好使用环境调查、测量能力指数(mcp〉值的计算,同时考虑安装形式,本广维修力量,在保证测量精度条件下,尽量采用简易易懂,便于操作并逐步向数字化、自动化程度高的方向选配。

2.4各类计量器具选配的原则

2.4.1根据-工厂生产规模、产品型号、被测工件的最高公差等级产品结构和批量,正确合理地选择工厂计量标准器的等级,按计量检定系统,配备必要的标准检定仪器设备。

2.4.2精密测试的计量器具的选配应根据其测量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确定,尽量避免采用高精度计量器具、计量器具的测量技术指标,即测量:极限误差应小于被测工种允许的测量误差,这是选配的`主要依据。计量器具的经济指标,主要是价格、调整和使用所费时间及操作技术要求等,这是选择的主要原则。

2.4.3被测工件的结构特性、太小、形状、重量、材料、钢性和表面粗糙度等都是选配计量器具的考虑因素。

2.4.4被测工件的加工方法、批量和数量也是选配计量器具的重要考虑因素,对于单件测量,应以选择通用量具,和仪器为主,成批工件以专用量具、仪器为主,太批量工件以高效的机械化、自动化的专用检验仪器为主。

2.5能源计量器具的选配应根据国家有关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执行。

2.6其它类计量器具按各专业精度和使用要求进行选配。

2.7计量器具的安装必须按照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规定进行安装,计量人员进行监督,保证安装准确合理。

核酸检测管理制度

一、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来院人员必须配合流行病学调查、戴口罩、测量体温、辽事通行程码健康码扫描、实名制挂号。

二、对扫码异常的重点管控地区人员,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非急诊严禁进入院区。

对扫码异常的重点关注地区人员,需提供抵丹前7日内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发热病人”及“重点管控地区”来院人员至发热门诊就诊。请配合执行“六清”筛查(测清体温、问流行病学史、检清新冠病毒核酸,胸部ct,血常规及新冠病毒血清学抗体)。可疑病人需隔离留观,等待检验检查结果及上级行政部门指令。

四、普通患者尽量分时段就医。一人一诊一室,配合进行病史采集。

五、患者所持肺部ct检查结果14天内有效、核酸检测报告7天内有效。

核酸检测管理制度

根据文件要求,学院教职工需开展定期抽检,每周按不同部门抽取5%的教职工开展1次核酸检测,循环进行。

具体核酸检测人员安排详见附件1。如有教职工因出差、病假等其他原因当周无法参与核酸检测,可适当在本部门范围内进行人员调换,并提前1周向组织人事处报备。

恒星大酒店(如有变动,将提前通知)。

第1周核酸检测时间为本周五(10月29日),其他时间安排接通知后将提前通知教职工。

二、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现将学院教职工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进一步明确如下:

1.非必要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

教职工外出应严格落实疫情外出审批制度,外出前通过“微信-国务院客户端-疫情风险查询”实时查询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建议非必要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

2.严格落实“应检尽检”要求。

根据最新版高等学校疫情防控方案及山东省卫健委和青岛市教育局相关要求:

(1)凡出现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7.3℃)的教职工,需在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去医院进行1次核酸检测,填写核酸检测台账(附件2),并将核酸检测结果向组织人事处备案。

(2)国庆假期以来,凡省外入鲁返鲁人员,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在景点游玩的,均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入鲁,填写核酸检测台账(附件2),并将核酸检测结果以部门为单位向组织人事处备案。

(3)凡从国内中高风险所在地级市或其他发生本土疫情但尚未公布风险等级地区入青返青的,返青时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然后间隔24小时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填写核酸检测台账(附件2),并将核酸检测结果向组织人事处备案。

3.严格落实每日健康上报、零报告制度和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

全体教职工每日须通过企业微信严格落实每日健康上报,如出现发烧、咳嗽、头痛及咽痛等感冒症状,应及时向组织人事处报备。各部门如有教职工因病缺勤,应及时落实具体原因,并做好相关记录。

4.积极做好个人防护。

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常测温、少聚集”等个人防护措施,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立即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其他要求。

疫情防控,责任重大,全体教职工应主动落实各自疫情防控责任,严格执行学院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若因落实疫情防控责任不当而产生重大后果的,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

检测室管理制度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检测室应当悬挂并严格执行抽样检测制度、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流程、。

(1)按照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科学制定实施农产品检测抽样计划。

(2)每次抽取样品须由至少2名工作人员共同实施,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抽样,及时封存样品,按照规定事项填写抽样、加盖乡镇监管站公章并由抽检工作人员、被抽检单位或个人共同签字确认。抽样单一式三份、分别留存。

(3)抽样完成后,抽检人员应当及时将样品送回检测室,登记后交由检测人员实施检测,并在24小时内出具检测结果。

(4)检测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检测规程进行检测,填写《快速检测原始记录表》,在表格右侧粘贴栏内粘贴好对应的.电脑数据打印纸,打印纸上应显示检测时间、标样数据、样品数据、操作者姓名等信息,并及时登记监测记录。

(5)每月初将上月抽样检测结果汇总上报当地政府和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产品上市、消费高峰期,应当每周汇总报送检测结果。鼓励建立信息平台同步上传监测数据。

(6)抽检发现不合格农产品,应当在监测结果确认后24小时之内告知被抽检单位或个人,并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将样品取样部分切碎至1cm左右,混匀(叶菜取叶片,带皮菜取表皮,其他样品直接切碎)。

称取样品(叶菜称2克,非叶菜类取4克)。

加入20ml缓冲液,震荡1-2分钟。

静置至样品上层液体澄清。

在37℃-38℃下恒温培养30分钟。

按照检测顺序,依次在装有空白和样品的比色皿中分别加入。

50ul底物,摇匀后置于仪器中测定。

检测室应当保持整洁、安静,安装防火、防盗设施,各种仪器、器皿、试剂标志清晰,不得存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测室,禁止在检测室吸烟、进餐,不得在检测室从事与检测无关的活动。

(3)检测人员工作时应当统一穿着工作服,检测过程中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各类试剂应当分类存放,易燃、易爆、有毒试剂应当专柜存放、专人保管。

(5)仪器设备、物品使用完毕后,应当清洗洁净并归还原处,保持良好状态。

(6)下班时须切断检测室电源、水源,关闭好门窗。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对我项目的机械设备进行制度化管理,明确制度的责任和范围、管理和操作中的安全要点,提高管理绩效,保证设备和人员避免出现机械事故或伤害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1.1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担任操作的机械实行专机专人负责制;两人以上操作的机械实行机长负责制;公用机械及仪器仪表实行定人负责制。操作人员要相对稳定。

1.2使用机械设备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2.1使用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会操作,会保养,排除一般故障。

1.2.2新置、自制、改装或重新安装的机械设备,必须按照机械设备计划,选购、安装、调试管理办法的规定组织检查、鉴定和试运转,在明确其使用功能和安全防护都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运转。

1.6不准任意拆卸、挪用设备上的零件和附属的安全保护及警报装置;

1.7按照规定认真做好点检和运转、维修、换油、事故等各种原始记录;

1.8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必须进行状态标识,凡技术状况不良好、安全防护不灵敏的,应挂设禁用标示,如带修、在修等,并对电源作适当处理。

检测中心管理制度

一、检测中心各检测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明亮。

二、各组成员每天清除本组各个岗位的工作台、实验台、仪器设备及器皿上的灰尘,保持清洁。室内窗户、墙壁自觉擦拭,保持清洁。

三、分析检测人员在分析结束后将仪器、器皿等排列整齐,清洗干净,一切废物要到入纸篓或废物箱内,并及时处理。

四、检测中心卫生划分卫生责任区,实行责任承包到人。对于分担区的卫生要每天清扫,不得留死角。遇大检查时卫生由当日值日人员负责。

五、检测中心工作人员上检测岗时,要穿戴好工作服、帽等。

六、将不定期进行卫生检查,检查不合格的,应马上清扫。

检测中心管理制度

一、精密仪器及贵重器皿需有专人保管,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保养维修,均应严格遵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上机人员上岗前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三、使用仪器前,要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仪器发生故障时,要查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决不允许仪器带病运行。

四、仪器用完后,要摆放到所要求的位置,做好清洁工作,盖好防尘罩。

五、计量仪器要定期校验、标定,以保证测量值的准确度。

六、对检测室内的仪器设备要妥善保管,经常检查,及时维修保养,使之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检测管理制度

确保被检测/校准/检定物品对实验室的任何测量都不产生不利影响,并保证物品的完整性以及维护顾客与实验室的利益。

适应于本计量中心检测/校准/检定活动中的所有被检物品。

3.1技术负责人批准与检测/校准/检定物品有关的意外事故处理意见。

3.2班组负责人负责对检测/校准/检定物品的安全和保密管理进行监督;必要时对检测校准物品进行确认;组织编写本部门的检测/校准/检定物品标识作业指导书。

3.3物品管理员负责对顾客提供产品的验证、登记;对检测/校准/检定物品编号和标识;按照顾客要求在符合条件的环境中保存检测和校准物品并记录;及时做好已检物品留样期后的处置工作和校准物品的归还工作。

3.4检测/校准/检定人员负责在检测/校准/检定过程中对物品进行保管和保护。

4.1物品的接收。

4.1.1固定实验室的物品接收。

4.1.1.1在接收顾客送检物品时,物品管理员应根据委托检测/校准/检定项目,对其是否符合检测/校准/检定要求进行检查,若无问题,请顾客填写实验室《任务委托单》。

4.1.1.2若对顾客委托的物品是否适于检测/校准/检定有疑问时,应协助顾客填写实验室《检测/校准/检定任务委托单》。

4.1.1.3物品管理员核对《任务委托单》上顾客填写的内容。

4.1.1.4当顾客对物品及技术资料的贮存和保密性等有特殊要求时,物品管理员请顾客在《任务委托单》上注明详细要求,并按照顾客的要求对物品和资料进行处理。

4.1.1.5一般情况下,《检验/校准任务委托单》一式三联,第一联交顾客留存,作为检测/校准/检定后领取报告和领回物品的凭据;第二联由物品管理员留存待查,作为委托任务的统计凭据;第三联作为任务指令随物品一起转交检测/校准/检定人员。

4.1.2现场物品状态的确认。

对于在现场检测/校准/检定的物品,项目负责人到现场评估现场环境、检查初始状态是否满足检测条件,并填写《现场技术服务顾客物品状态确认表》相关栏目。

4.2物品的标识。

4.2.1物品的'身份标识。

物品管理员根据各班组专业特点对顾客委托的物品进行身份标识。物品的身份标识应唯一,并确保物品编号与原始记录、报告中的编号一致。

4.2.2物品的状态标识。

各班组根据本专业特点,可选择下列几种方式(但不限于)表示:。

a)以待检、合格、不合格区域放置不同检测/校准/检定状态的物品。

b)以不同颜色的标签表示不同的检测/校准/检定状态。

c)以检测/校准/检定条件记录或过程参数记录表示不同的检测/校准/检定状态。

4.2.3应根据物品所处检测/校准/检定状态,及时进行状态标识或标识移植;并在物品的流转过程中,作好标识的保护工作,以保持物品识别的唯一性,可通过标识实现追溯。

4.3物品的流转。

4.3.1检测/校准/检定人员收到被检测/校准/检定物品后,应进一步检查物品状态及标识情况,明确检测/校准/检定任务,并在《任务委托单》的第二、三联签字进行交接。

4.3.2如果需要进行物品制备,制备后的物品应更换包装的,转移物品的身份标识和状态标识。

4.3.3物品在制备、测试等过程中,应加以防护,防止丢失。

4.3.4检测/校准/检定人员完成物品检测/校准/检定后应及时加贴表明试验状态的“已检”标识或将已检物品放置于合格或不合格区域。

4.3.5检测/校准/检定人员及时将检测/校准/检定完毕的物品移交物品管理员,并在《任务委托单》的第二、三联签字进行交接。

4.3.6物品测试完毕后,由物品管理员按照有关要求,将物品放置于专用区域,必要时应填写《物品入库和处置登记表》。

4.3.7需要送交分包试验室进行检测/校准/检定时,应将检验/校准物品进行包装或分装,并对物品进行身份标识,确保物品的特性不发生变化。

4.4物品的保管。

4.4.1物品贮存环境应安全、无腐蚀、清洁、防潮,避免物品的损坏和丢失。

4.4.2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物品需被存放在规定的条件下,对其存放环境进行维持、监控和记录。

4.4.3保存物品的容器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存放。

4.4.4物品检测完成后的剩余检测物品,应存放在规定区域,并及时通知物品管理员。

4.5物品的处置。

4.5.1固定实验室的物品处置。

4.5.1.1物品管理员通知顾客领回物品及附件、技术资料。顾客需要凭《任务委托单》的第一联领回物品。在双方确认物品数量、附件及其他技术资料齐全无误后,由顾客在《任务委托单》的第一联上签字。

4.5.1.2必要时各班组应规定物品的保存期限或留样期。物品保存期限或留样期满后,采取安全适当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填写《物品入库和处置登记表》中的相关栏目。

4.5.2现场检测/校准/检定服务的物品处置对于在现场检测/校准/检定的物品,项目负责人到现场评估现场环境,检查现场检测/校准/检定服务结束时的顾客物品状态,并填写《现场技术服务顾客物品状态确认表》相关栏目。

4.6物品的保密。

4.6.1各班组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物品的检测、贮存与处置,严格执行《保护顾客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4.6.2检测和校准过程不允许无关人员参观,检测/校准/检定物品的技术资料不允许无关人员阅览和带离试验场所。

4.6.3对于具有专利技术的检测和校准物品,本计量中心一律不留样。

检测试验管理制度

甲方:

乙方:

甲方委托乙方对其建设防城港市北港永久安置住宅区进行外窗三性及玻璃节能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特签订本协议如下,甲乙双方必须严格执行。

一、检测依据。

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6、设计要求。

二、检测内容、数量及相关费用、支付方式。

1、检测费用按桂建质检协字[2008]第003号文规定的收费标准下浮5%后执行。

2、检测费金额为:

3、检测费用的支付:本合同签订后一周内甲方先支付检测费的60%,余款提交检测报告后一周内支付。

三、甲方责任。

1、负责提供检测所需的试样、设计图纸及计算书等技术资料。

2、按本合同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乙方支付检测费用及按约定领取检测报告。

四、乙方责任。

1、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进行检测,按时提供真实、客观的检测报告。

2、在甲方送样且满足相应项目的检测条件后。

3、乙方对检测报告本身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如因乙方检测报告的结论错误给甲方造成损失的,由乙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五、本合同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具有同等效力。

六、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看过试验检测委托合同的人还看了:

1.试验检测委托合同范本。

2.试验检测委托合同。

3.工程检测委托合同范本。

检测试验管理制度

为保证隧道试验检测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同时为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及满足施工生产试验检测的需要,特编制本方案;《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设计文件,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甘坑~凉帽山区间隧道穿越凉帽山,单线长度为1.18km;隧道下穿凉帽山山体,属本标段控制工期的重难点工程;本区间设计起点里程dk21+731.000,终点里程dk22+910.800,右线全长1179.808m(长链0.008m),左线全长1125.753m(短链54.047m);其中矿山法暗挖区间左线1062.616m,右线1116.671m,明挖估63.137m;设计包括深(浅)埋暗挖法隧道主体、区间明挖隧道主体。1#联络通道设计里程为右dk22+310.000(左dk22+266.000)。

三、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方案。

3.1、公路隧道的常见质量问题。

公路隧道在施工期间和建成受地下水的影响,防水工程质量欠佳时,地下水便会通过一定的通道渗人或流入隧道内部,对行车安全以至衬砌结构的稳定构成威胁。

3.1.1衬砌开裂。

作用在隧道衬砌结构上的压力,与隧道围岩的性质、地应力的大小以及施工方法等因素有关,由于受技术和资金条件的限制,一些因素在设计前是难以准确确定的,所以在隧道衬砌结构设计中常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结构强度不够或与围岩压力不协调,造成衬砌结构开裂、破坏。然而,工程上出现的衬砌开裂更多的则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当造成的,或是因为衬砌厚度不足,或是因为混凝上强度不够。

3.1.2界限受侵。

试验检测专项方案施工方法不当或支护形式欠妥、支护不及时,则容易导致塌方。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避免塌方,容易形成仓促衬砌,忽视断面界限,使建筑限界受侵。另一种施工中的常见现象是衬砌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模板强度、刚度不足,出现走模,也会导致限界受侵。

3.1.3通风、照明不良。

造成隧道通风与照明不良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设计欠妥、器材质量存在问题和运营管理不当。

3.2公路隧道检测技术的分类。

1、材料检测:防排水材料检测、支护材料检测和衬砌材料检测。

2、施工检测:施工质量检测和施工监控质量。

3、环境检测:施工环境检测和运营环境检测。

3.2.1试验检测项目、取样方法及频率规定。

2.2.1-1试验检测项目、取样方法及频率规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