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摘要:辛亥革命中一些接受西方思想的妇女开展了参政活动,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运动最终归于沉寂,但是参政运动的开展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运动兴起的原因,对妇女参政的活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妇女参政运动归于沉寂的原因,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参政运动。

关键词:辛亥革命;妇女;参政运动。

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从民族发展以及自身解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妇女也要参政”的口号,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拉开了妇女参政的大幕,从此女性为了自身的合法权利走上了顽强拼搏和充满坎坷的抗争之路。

(一)革命活动拓展了妇女的眼界。

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比较多,妇女基本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辛亥革命的爆发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上千年的封建帝制,明国强调男女平等,女性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这样就为妇女参政议政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辛亥革命的爆发促进了思想的传播,很多国外的民主思想传入到国内,促进了国民民主意识的觉醒。

(二)“天赋人权”思想为参政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还离不开思想基础,“天赋人权”则是其中的代表。在20世纪初,西方女权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现了很多女权运动领袖人物,这就为我国女性树立了学习榜样,造成妇女参与到参政活动中。妇女吸收了“天赋人权”思想,同时辛亥革命的爆发为妇女提供了平台,参政运动开展中妇女采用办报刊的方式进行宣传,扩大女子参政的影响力。

(一)外部原因。

辛亥革命妇女虽然参与到政治活动中,但是相对于男性而言,妇女参政的人数比较少。在当时的社会中“男尊女卑”的观念依然存在,即使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甚至很多辛亥革命的参与人员也对妇女存在歧视心理,这样就导致妇女参政活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不仅如此参政的妇女主要为革命参与人员、官员,这些人员理应具有相同的目标。妇女参政运动中受到了抵制,这些人员在面对抵制时采取不同的应对手段,参政妇女之间不够团结,导致参政运动的失利。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妇女参政活动的开展也没有得到社会的支持,请愿活动受到舆论反对。

(二)自身原因。

导致妇女参政运动归于沉寂的原因还包括妇女自身的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提升了妇女的地位,但是在当時的社会上妇女的地位仍然比较低,妇女在经济方面不独立,这是重要的原因。妇女在经济上不独立,需要听从男性的指挥,在表达意见时自己的主张不敢轻易的表达出来。其次妇女的素质也比较低,很多妇女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对于政治空有参与热情,但是对于政治的了解比较低,参政的影响力比较小。在参政中不能有效的表达自身的观点,虽然参与到政治活动中,但是效果比较差,这些原因都对参政运动的开展带来了阻碍,最终导致参政运动沉寂下来。

(一)经济独立是参政的基础。

封建时期的妇女在经济上严重的依赖男士,这样就导致妇女受制于人,不能真正参与到参政活动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说明经济发展对于政治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因此要想使妇女真正的能够参与到政治活动中,需要妇女在经济方面处于独立。经济独立可以使女性拥有自己的选择权,表达自身的观点,反之若女性在经济方面处于依赖的状态,则会处处受制于人,辛亥革命中妇女参政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妇女在经济方面不独立,因此要想妇女真正参与到政治活动中要做到经济独立。

(二)参政运动的开展需要妇女的共同参与。

辛亥革命妇女参政的人员数量比较少,绝大多数的妇女没有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同时参政人员之间也没有建立共同的目标,从而导致参政运动的失败。这就说明参政活动的开展需要妇女的共同参与,扩大妇女参政的影响力,在社会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参政活动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妇女要想参政还需要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准确的表达自身的观念,加快参政活动的开展。参政运动中要广泛的动员群众的力量,让更多的妇女参与进来。

(三)参与革命是妇女获得权利的重要手段。

封建社会下妇女的权利比较少,不能表达自身的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必须开展革命,获得自身的权利。辛亥革命爆发前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此时妇女将自身的权利与国家的利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参与到辛亥革命中,这样就使得妇女参政运动不断高涨。政治局面比较复杂,资产阶级不能引领革命走向胜利,因此也就不能满足妇女参政的需求。虽然妇女参政运动最后归于平静,但是妇女参政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新中国成立后女性政治权利的获取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了妇女参政运动,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辛亥革命妇女参政运动最终归于沉寂,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自身原因。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经济独立是参政的基础、参政运动的开展需要妇女的共同参与、参与革命是妇女获得权利的重要手段,可以说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活动的开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摘要:孙中山的思想和业绩是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在处理国内民族问题时,孙中山和谐思想正是基于对中国社会不和谐的原因而形成的。他赞成“五族共和”,反对民族歧视,主张各民族和谐共处,促进各民族发展,不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统一的自觉认同意识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也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和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参照标准,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孙中山;民族和谐;和谐社会。

翻开历史,不难发现人类古往今来所有世俗的、宗教的思想学说,以和谐理念为其终极与归宿,以和谐社会蓝图为目标和旗帜,号召人们为之实现而努力奋斗。回顾并总结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对于21世纪如何对待民族和谐问题无疑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形成的背景。

孙中山民族和谐思想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动荡的年代。在此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孙中山之所以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1]正是孙中山对社会的不和谐认识基础上提出的。这不和谐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政治方面,孙中山痛感“中国现行政治,可以概括之曰:无论为朝廷之事,为国民之事,甚至为地方之事,百姓均无发言或与闻之权。”[2]第二,在经济方面,针对因中国的生产力落后、区域经济不协调、经济结构畸形、经济秩序混乱等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而造成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障碍,孙中山提出建立生产发达、区域协调、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经济。第三,在文化方面,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形成冲突,多元文化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存在现实差异。不同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同的行为方式,都需要创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进行对话、融会、整合与引导。最后,在个人经历方面,与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孙中山学习中国经史,不但对孔孟的忠恕之道和仁义思想情有独钟,而且完全继承了孔子所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早年在海外学习、流亡,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崇尚西方民主。他为了民族和谐,一生为之奋斗。

(二)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的发展过程。

1894年11月,孙中山成立资产阶级早期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要“驱逐鞑虏,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3]他明确地提出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就必须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但这一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还是处在狭隘的排满状态。1905年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的章程中规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4]为盟会的政治纲领,同盟会成立以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已经渐为人知、深入人心,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这个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三民主义,后来统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则是孙中山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和原则。“满洲以一民族宰割于上”的民族压迫制度,实现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完成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实现“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5]。由狭隘的革命的民族主义变成民族同化的民族主义。

新三民主义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产生了新飞跃,在反帝为首要任务和民族自决原则上,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上达成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孙中山先生高举起民族主义的大旗,从“民族自治”到“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1]。为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为克服民族自卑感、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孙中山的和谐社会思想依据中国国情而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并经常将其作为论证和谐社会的依据。

(一)政治领域。

政治领域分别体现在政党和政权方面:第一,政党问题。孙中山不仅领导资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仿效了西方政治,他指出“要知文明各国不能仅有一政党,若仅有一政党,仍是专制政体,政治不能有进步。吾国帝皇亦有圣明之主,而吾国政治无进步者,独裁之弊也……要皆为利国福民者也”[6]“夫法久必弊,施行者终有不适之时,学勤益精,研求者自有特优之点”[6]。力图把政党政治引入到中国的轨道,推进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以促政治日日向上。第二,政权问题。孙中山抨击了其黑暗现状,专制政体的种种弊端。他对民国的政治蓝图作了精心规划,高举“废除专制,实行共和”的大旗。通过权力的分解、制约而达到社会和谐,是其核心部分。

(二)文化领域。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具有了“和谐”的意识。道家宣扬的“天人合一”说是其最高理想境界,古代人们向往和追求友善、和睦相处、平等对待,社会财产为公共所有,孙中山先生“天下大同”的社会,对以后国家政治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均有广泛的影响。与我们今天所倡导建设的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民族共和下,在这个意义上,“民族共和”类似于现代人们所说的文化(宗教信仰)多元主义体制,就是说,在同一个体制下,各种文化和宗教和平共处。文化多元主义的本质不是让各种文化的载体居住在特定的空间,而是在同一空间里,各种民族或者族群共同生活和互动。各民族之间的日常互动会发展出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有助于和谐状态的达成。因此,继承发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应当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有机结合起来。

(一)正确理解孙中山的民族和谐的内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民族自治”到“中华民族为统一体”等这些民族和谐思想。孙中山先生提倡的“民族必须独立”、“祖国必须统一”、“天下为公”等思想文化,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文化层面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对孙中山文化思想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二)民族和谐的内涵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

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更是重视一个和平的环境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多次呼吁各方力量“以和平方法促成统一”,表示自己一定要尽心竭力,实现敦促和平统一,并倡导南北议和,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但是,恰在祖国大陆迅速崛起的时候,在海峡对岸“台独”势力最为猖獗的时候,“台独”不但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甚至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我们必须从正反两面提醒中国人。在对待“台独”的态度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从构建和谐世界的大视野出发,本着两岸的互赢共生,用和平的手段,极大地改进了两岸关系的生态。对等、对话、对流,代替或部分代替了对立、对抗、对垒。因此,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

(三)民族和谐思想是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参照标准。

孙中山在就职演说中庄严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7]民国成立,他强化民族和谐,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这对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国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以雄辩的事实印证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主旨: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进行多民族间的多维交流与对话、健全民族和谐的制度保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观念将有助于我们实现民族和谐,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中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民族政策对民族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

考虑民族问题的同时,不能无视宗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7]。这对中国共产党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1957年1月,周恩来同__在印度新德里谈话时明确表示:“我们欢迎发展宗教联系,不但和印度,而且和东南亚各佛教国家均要发展这种联系。但是,我们反对那种以宗教为外衣而以政治为内容的活动。……如借宗教名义向我们进行颠覆活动,那我们就要坚决反对。”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再一次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民族和谐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继承“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确立牢固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思想基础。孙中山崇尚以人为本,重视人生价值,倡导自由、平等和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下大同”、“中华民族和谐统一”等文化思想传承了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文明,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一种不断地丰富发展、兼容的文化集合。它的内在含义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有着众多不谋而合之处,是以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撑的现代文化精神主流,是社会主义和谐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75.

[5]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一:孙文学说——行易知难[c]//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87..

[6]孟庆鹏.孙中山文集(上)[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摘要:“鸦片战争”使中国极不情愿地卷入了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清朝统治者的自主改良性的“洋务运动”成果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损失殆尽,统治权在内外压力下面临合法性危机的“临界点”时期,制度替换行将发生,1898年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来突破中国封建王朝路径依赖的惰性,把中国带入民主宪政的轨道。然而知识分子为主力的维新派却是晚清政治舞台上势力最弱的政治集团,诸因素包括基本的社会基础力量的缺乏、光绪皇帝的无权状态、未全盘考虑和计划缺乏程序性以及臣民文化对变法的阻滞等,都决定了戊戌变法不可能完成近代中国制度创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然而它仍然开启了中国制度变迁和以制度救中国的道路,时至今日依然功不可没。

关键词:戊戌变法;制度变迁;制度创新。

一、制度变迁的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治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制度主义,引起了处于政治学研究困境的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并成为政治学研究的“关键词”之一。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三大流派之一的历史制度主义在继承传统制度对重大制度替代和宏大政治变革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将行为主义对行为主体在制度变迁和政治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引入了研究视域,它将研究的核心放在了制度对于行为主体如何产生影响,以及由制度、行为和观念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于具体的历史境遇中塑造某种政治后果具有必然缘由。这一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它避免了行为主义的太过微观琐碎以及对社会历史背景现存限制性条件的忽视,克服了传统制度分析模式的单一边界条件的缺点。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二)制度变迁的“临界点”或“关键节点”

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中夹杂着制度变迁的“临界点”或“关键节点”。在新制度主义看来,所谓“临界点”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能够打破旧制度产生新制度的路径突破和路径替代时期;“关键节点”通常归结为重大的外部冲击,诸如战争、经济危机等打破原有政治制度,为制度变迁找到突破口和产生理由,这节点上的制度处于断裂状态,各方利益集团处于博弈争斗状态,新制度可能产生。

(三)制度变迁的利益博弈。

历史制度主义认为,导致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是剧烈的社会环境变化引发了不同社会集团巨大的利益冲突。旧的政治制度由于其先天的惰性使其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主动改变,它会由于自身的惯性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刚性而进入“路径循环”状态,这种封闭循环使得新旧制度难以实现有序对接,当旧制度难以容纳环境剧烈改变而带来的冲突时,往往会导致旧制度的崩溃,新制度的创立。制度创新的动力之源来自于行动者对于新制度能够带来比旧制度更多利益的期望以及旧制度所引发的政治博弈和人们对旧制度存在合法性的怀疑。在旧制度走向崩溃的“临界点”上,制度选择的走向存在多种可能性,各种政治力量围绕各自的利益诉求和政治理想进行激烈政治冲突和力量博弈,这种合力决定了政治制度的最终走向。

二、路径危机中的晚清政治困局。

中国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以人治、集权、保守、宗法继承、抑商重农为特征,在服务于皇权统治的路径中运行着。伴随这种路径的是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传统臣民文化这种非正式制度。封建帝国的运行由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作用、相互强化,在君权轨道上难以脱离。这一切注定了因为缺乏政治创新而在东西文明激烈碰撞之际,中国必然失败的历史宿命。

鸦片战争的爆发把中国强行拖入到了世界资本主义的体系之中。变局促使封建知识分子中的一些开明分子开始寻求“应变”之道,在晚清政治中出现了一些人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的政治新气象,尽管很多都是昙花一现。早期开明的士大夫们看到了西方技术层面的先进,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理念指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甲午海战的惨败促使人们进一步对中国封建政体的反思与醒觉。

甲午战后清王朝为了偿还赔款,向列强大举外债,以海关税收为担保,进而使得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肆无忌惮的掀起了势力瓜分狂潮。中国处于瓜分豆剖的局面,财政亏空更使这台陈旧机器的运转雪上加霜,清政府只能“横征暴敛”,导致民变四起,正如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指出:“民日穷匮,乞丐遍地,群盗满山,即无外衅,精华已竭,将有他变。”“付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下,各地会党,发作待时”[3],内忧外患的政治危局促使惊醒,在康有为的领导下和光绪皇帝的支持下,中国二千多年以来第一次试图打破传统政治制度的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三、戊戌变法和制度变迁的流产。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在以后的103天中他发布了一系列的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在政治上,措施主要是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取消旗人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但一些比较激进的具有资本主义内涵精神的措施却没有被采纳,如康有为在1898年6月对于新政的建议提出“拟定开制度局,立宪法,设议院,建设新京,议开懋勤殿以议制度”[4]。即便维新是以挽救危局为目的且措施多有折衷但变法在后党疯狂的镇压下崩溃瓦解只维持了103天,除了留下一个京师大学堂外,一切回复照旧。以康有为为首的改革派在改革中所设想的君主立宪还未成形就夭折了,一个没有结出果实的花朵随即凋谢。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失败的制度替换运动,它没有打破中国几千年以来君主专制的路径依赖,没有成功地实现君主立宪体制的制度创新。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戊戌变法仍有一定的制度创新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尝试打破传统的路径依赖,成为近代以来制度变革的先锋。

制度变迁一般可以分为渐进型制度变迁和突变型制度变迁。渐进型的制度变迁是统治集团在在政治体制能够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局部不适合形势发展的政治体制进行必要的变革。突变型的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更替通过剧烈的、暴力的和全局的方式实现。在以渐进式变迁为主的制度替换过程中,也存在突变型制度变迁,在政治活动中矛盾双方不能在现成的制度架构内协商成功达成妥协,在政治资源中占有优势的一方凭借掌控的话语权,利用暴力机器胁迫对方,以实现有利于自己的制度变迁。晚清政府在19世纪末期已经处于危机之中,只有突变型的制度变迁才能打破传统政治制度的“路径锁定”状态,实现制度创新。但发生于1898年的戊戌变法却是中国近代以来一场渐进型的制度变迁,康有为等人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政体过渡。虽然这种渐进型的制度变迁最终命运是以失败告终,但它毕竟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制度创新的尝试,解放了思想,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探索从君主专制转向君主立宪之路的路径替代模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动力。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社会变革就会到来。清朝末期危机四伏,统治阶级内部旧制度的构建者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势下,一部分人开始认识到不变革将会亡国灭种,于是一场旨在挽救王朝的改革提上议事日程。然而,任何政治改革都会触动既得利益者敏感的神经,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15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说:“再没有什么比带头采取新的制度更困难的了,再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件事的成败更不确定更没有把握了,再没有什么比这事施行起来更加危险的了。因为新制度的倡导者使所有那些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都变成了他的敌人,而所有那些可以从新制度得到好处的人们则只是他的三心二意的支持者。”[5]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希望通过模仿日本,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来取代君主专制政体,以实现制度变迁的路径替代,然而,渐进式制度变迁已经无法突破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王朝“路径锁定”状态。这样一群势单力薄又缺乏任何政治资质的改良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来发号施令,试图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这注定了失败的结局。但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以来试图仿效西方进行资本主义改革的第一次尝试,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虽然步子迈得不大,但毕竟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是“康梁”的一小步,却是中华民族探索新政治制度的一大步。

四、“康梁”维新集团的弱势状态。

(一)利益集团的“搭便车”行为。

戊戌变法的组织依托之一的强学会,其成员构成复杂,鱼龙混杂,有不少人加入强学会是带有功利性的,是为了捞取升官发财的资本,并不是真心支持变法,甚至有破坏分子混入其中。维新派人士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不加甄别地将一些封建官僚动员进入强学会,不仅使强学会的组成人员复杂而且矛盾也日益突出。

(二)行动资源不足制约着创新主体的行为。

从历史上看,凡是在制度创新上取得成功的创新集团都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在具备较高创新能力的前提下却没有足够的创新资源,制度创新主体就很难突破现有的制度路径锁定状态,实现既定的制度替换的目标。制度创新资源主要有军事、经济、政治资质和组织等资源。

首先是军事资源严重不足。在变法之前,光绪皇帝也意识到军队的支持性作用,而自己却无军事调动权,他只有将全部希一望寄托于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身上,通过职务提拔,希望他能支持变法,袁世凯效忠后党集团,在了解光绪皇帝的意图后立即向荣禄报告,于是政变爆发,手无寸铁的维新派只能任人宰割,在镇压维新派人士后,一切恢复原状,制度替代宣告破产。

其次是制度创新的经济资源缺乏。改革旧制,修铁路、奖励农耕、建立现代化的海军等都需要大量经费,而此时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已经捉襟见肘,为了偿付甲午海战失败的赔款,只能大举外债。这些借款除了偿还对日赔款外,还用到政费、利息、军费、佣金、贪污和折扣等上面去了。列强通过对清政府借款把持了中国的海关税收。所以,戊戌变法过程中颁布的很多发展经济的措施因为无钱支持只能作罢。

再次是政治资质太浅。戊戌变法,其领导者康有为只是一个工部主事,并且维新集团中没有一个人有实际的政治经验,其所依靠的光绪皇帝也是毫无实权的“光杆司令”,要他领导负载如此沉重的政府,做出比王安石还要激烈十倍的变法,失败是可想而知的。

最后是组织不力。戊戌变法的政治组织强学会无法克服组织内部一些投机分子“搭便车”现象,不能形成一个纪律严明的组织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进而在变法过程中不能形成上下合力协同效应。

(三)制度创新主体意识形态内聚力与整合力不足。

政治集团的主流意识形态体现的是该集团主流的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表现为道德、政治理想、宗教、哲学等形式。意识形态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包括教化、批判、整合、导向和控制等功能,其中整合功能对于制度创新主体来说十分重要,对于解决制度创新过程中利益集团“搭便车”现象很有帮助。

维新集团因为没有搭建起一个合理、严谨、合乎逻辑的意识形态框架,没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认知目标,更无维持集体行动的动力机制,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戊戌变法也缺乏深厚的思想基础,推动变法的动力不是源自维新集团成员对传统体制的深恶痛绝,而是来自外部,即列强对于国家领土的蚕食和瓜分的阴影。

(四)难以抵制臣民文化对于制度创新的阻滞。

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惰性在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中国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以后,皇帝就成为权力的代表,因此,他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于是君主世袭“君权独尊”成为“积习”。所以在改革前后提出“君民共主”,试图利用皇帝的权威来发号施令是很自然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发布“密诏”,实行“勤王”运动,可以看出臣民文化对其影响的深远。臣民文化不仅使现代公民文化在皇权崇拜、愚民的专制主义的土壤上难以自发成长并开花结果,也使得西方的先进文化难以为国民所接受。因此,若要在中国成功实现制度替代,就必须对中国的臣民文化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淘汰,培育适合现代民主宪政体制的公民文化。

五、结语。

中国作为后发型国家在制度发展历程中若能模仿先发型现代化国家走上制度创新之路是最好不过了,但在模仿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革者应该立足中国的国情,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嵌入到世界政治发展的潮流之中。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必须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先进理论和科学的意识形态作为指导建立具有强大内聚力与整合力的创新团队来完成制度创新的路径替代,这是一项伟大的历史使命,只有具备求实、创新、坚定精神的人才能担此任。面对社会混乱、主权失落、领土残缺的局面“康梁”举起了制度创新的大旗,然而其组织松散,意识形态混乱,创新资源缺乏等,注定了在这个积淀厚重的专制主义沉渣的国家构建民主宪政政体失败的命运。但戊戌变法作为开启了中国近代制度变革先声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启示,至今为后学者探索不尽。(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2]paulpierson.increasingreturn,pathdependence,andthestudyofpolitic.the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2000.

[3][4]汤志钧。戊戌变法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5][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把“80后”大学生的思想带回到近代,让他们从历史中有所感悟,接受先进思想,激发爱国之情,成了任课教师肩上的重任。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我更加深刻了认识了中国近代的这段血写的屈辱和抗争史。这是一段有关民主生死存亡的整容抗争岁月,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的自强和复兴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牢记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也明白了今天幸福生活得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珍惜历史的人民的选择。关于建党90周年:

首先,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要独立和自强就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的符合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

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人民进行了近80年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等,这些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但最终都失败了。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没有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行到底,最终以同旧势力妥协而告终。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必须有新的阶级领导和新的思想指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两者走向结合的初步实践,表明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已经具备,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他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他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外国列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由此可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道路是中国的必然出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

如今拥有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7000多万名党员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问题上来。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和战略高度,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自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先进的政党。

由此可见,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都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因为近代对中国出路的探索都是想把中国发展成为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而没有考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走不通资本主义路线的,所以注定要失败。

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外过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了起来;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绝大多数人,经过实践的教育,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确定性;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才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这种崭新的政党制度的确立,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愿。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这就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通过学习中国近代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我深刻地了解了国情,坚定了信念: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国家富强做出了不朽的牺牲,使我深感肩负的重任。当代社会要求我们有开阔的眼界和博大的胸襟,又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迷惘,不惶惑。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便是这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信年轻的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不断完善自己,一定能能够肩负起历史赋予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当磨洗认前朝。”这一首咏史诗,或许很多人在谈到中国近代史的时候都会用一杜牧的这首《赤壁》来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也不免俗的套用一下,让它带领我们看看近代中国翻天覆地的时光。

运动的热情点燃了星星之火——中国共产党人的诞生。这燎原之火点燃了华夏大地的热情和生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风雨飘摇了许久的中国人终于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在经过了艰苦卓越的抗战以及各种各样的考验之后,中国共产党人终于带领了中国走上了一条光明的道路。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终于在经历了这段屈辱的近代历史后可以抬头挺胸的向前迈进了。

对于近代史,我没有太深刻的见解,但是对于近代史的前半部分特别的有感触,每每读到这段时间的历史都会令我扼腕痛惜,沉浸于纷繁复杂的心情中去。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摘要:在大学学科教育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等许多学科都能帮助大学生真正寻求到到社会的价值观,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本文笔者主要就中国近代史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校教育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教育现状重要性强化教育。

在大学学科教育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等许多学科都能帮助大学生真正寻求到到社会的价值观,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在中国近代史的教材中,列举了许多的事例,这些事例蕴含着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这些具备道德教育的事例,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能够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从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了解公民在社会中应该尽到的责任和可以享受的权利,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

一、当前我国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现状。

高校学生不同于初中生,高中生,他们对于学习历史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学习书本上的内容,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书本背后的知识,书本外可以延伸的东西,针对高校学生学习历史的这些特点,高校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进展也很顺利,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但是,在高校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思想更新不够,还在运用传统方式开展教学,只强调传授知识,就书本而进行教学,课堂上思想道德教育喊得响,但都是学用脱节,表里不一,仍然流于形式,并没将中国近代史中的思想道德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二是一些老师教学方式单一、陈旧,还在沿用以的老套路,还是传统的“口耳相授”,他们不想花时间去制作多媒体课件,没有想到调动学生学习性;三是没有积极开辟中国近代史教学的第二课堂,出现就书本内容进行书本教育的情况,思想品德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佳;四围是教学中并不关注学生的主体情感和生活需要,课堂上更多的是大话、空话和套话,没有紧密联系实际,学用脱节,知行脱节,没有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样的教学模式注定会导致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效果不好,出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不良的社会文化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出现道德问题,而教育教学模式还囿于原有思维模式,受到传统观念的阻碍,改革一直推进不理想。当今社会中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严重影响学生正常道德意识的形成,这些消极的反面现象,严重摧残着学生的身心。部分学校德育工作者也受到影响,从而让学生逐步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讲,可有可无,没有任何价值。

加之,当今社会上的许多家庭中家长错误的认识也成为影响高校学生道德意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建立的思想道德意识与社会生活中相抵触,在生活中并不适用,甚至遭到大多数的讽刺、嘲笑,这些现象的存在,让高校课堂中的教育与学生生活距离越来越远,一些学生由相信这些观点到怀疑这些观点,到后来公然反对教师的观点。历史教师的教学中也存在偏离正确教育导向的情况,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表现,轻内在,观念极为落后,自身素质也不高,大大降低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包罗万象,信息量世大,师生之间在课堂中缺乏互动,一些教师拿着国家发的工资,安逸于轻松的教学,的巨大信息世界,但师生之间互动作用发挥得并不明显,整个课堂死气沉沉。

二、当前我国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渗透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长期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英勇无畏的中国人并没有被吓倒,更没有屈服,他们奋起抗争,积极探索救国之路,为的是让国家定富强,社会安宁,人民幸福。让高校学生通过这中国近代这段历史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认识,培养大学生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在了解当时国情的同时,增强与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树立追求真善美的热情,培养学生大我的的人生境界。让学生深入学习和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让学生热爱并乐于继承中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人生态度,激发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建立起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树立为国家作贡献,为社会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的人生理想。

通过对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充分认识到人类在发展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能自觉做到真善美,杜绝假丑恶。在中国近代史上渗透思想道德,为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三、要强化在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力度。

牛根生说: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从这位知名企业家的言语中看出思想道德的重要性。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的终极目标,是历史教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在中国近代史的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让学生形成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公民意识。

教学中,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可以使用移情体验法,在学生眼前、脑海中再现历史情境,从而形成道德表象;可以使用对比法,让学生在鲜明的历史对照中深入深化道德认识;可以使用故事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总之,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专注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教师就要不断致力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让中国近代史中思想道德教育效果更好,影响更大。

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如何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特点,通过改进世界近代史教学方式、方法等,达到通过世界近代史的教学,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成为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通过目前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改革对策,旨在为教学提供参考。

一、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教学思维下使世界近代史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近几年,学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课程设置进行了不小的改革,除增加了适应当前社会要求的应用型课程外,还增加了与之相匹配的社会性课程、实践等,这虽然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受这种应用型学习思维的影响,许多教师将关注点放在对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热情上也对这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相比之下,虽然世界近代史课程同样也培养学生能力,但受学生、教师的关注度不够,这也是造成世界近代史课程的教学时间受到压缩。世界近代史课程被严重压缩,但是,教学大纳及教学要求没有改变,这就要求世界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内容全部讲完,这必然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形成教学质量下降、学习关注点降低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二)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陈旧。

世界近代史课程的教学应以教师阐述历史为主,通过对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真实历史事实、历史人物活动的阐述,通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反思,研究,达到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的目的。但是,目前高校世界近代史课程仍以政治性分析为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仍以背诵标准答案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学习过程僵化,无自主能力,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失去对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目前,部分高校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仍像高中教学一样,以教师课上讲解,学生被动听讲、记笔记的方式为主,教师只重视课程内容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主观能力的培养。单一、重复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心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世界近代史教学与中国近代史等相关学科断层。

部分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课本上的内容,而忽略了与本时代历史事件相关连的中国近代史的讲解,与相关历史知识断层的问题,使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仅将之作为一件独立的事件来看待,缺乏连续性、全面性的思考,使历史事件、人物分析相对片面。

二、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初探。

(一)教学内容与形式多样,课堂重视学生参与度。

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不仅以教授知识为中心,更重要的还是要重视对学生查阅史实、分析史实的能力培养为主,因此,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注意将课堂多放给学生,通过布置资料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要学习的历史时期的全部史实,由学生向学生讲解的方式,达到学生间相互学习的目的,这也是对学生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工具选择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图册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历史图册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画展示,向学生讲解相关历史。在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历史图册向学生展示所要讲解的历史史实的脉络,引导学生清晰地了解当时世界各国、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面貌,与此同时也可与中国近代史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建立全面性、系统的历史观。

近几年,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得到不断的应用,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影像资料的展示,向学生展示更为真实的世界历史,有利于学生记忆。如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课程学习中,我们通过播放关于二战史实的资料影片,配合教师前期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二战的认识,同时向学生布置作业,指导学生通过到图书馆自行查找资料,分析二战对当今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许多学生在分析这个问题时,甚至提出了如果没有发生二战,当今世界的社会、经济、文化又将如何的反思。

(三)介绍学术界相关研究信息与成果,让学生自行分析。

通过向学生介绍世界近代史当前的相关研究信息与学术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深化历史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对这些学术信息与成果进行质疑,发表不同观点,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告知学生,通过抛砖引玉的形式,由学生向这些学术信息与成果提出问题,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此教师应注意对学术信息与成果进行合理筛选,选择适宜学生理解的问题。

总之,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可通过改革教学形式、应用多种教学工具,通过对现有的学术信息与成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研的能力,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使世界近代史课程真正达到其教学目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字论文

作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之一,蔡和森在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这些原理对中国社会的性质、社会主要特点以及社会各阶级及其政治态度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形成了一些理论观点。

蔡和森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蔡和森最早提到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论述是在一九二二年五月一日的《中国劳动运动应取的方针》一文中,该文指出:“在中国现在半封建的武人政治之下,无论哪派军阀财闽得势所形成的资本主义,总不外是‘恐怖的资本主义’”[1](p88),首次提出了“半封建”概念。尽管这时蔡和森还没有跳出中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模式,但是他已经迈出了正确认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可喜的第一步。一九二二年九月,《统一、借贷与国民党》一文中指出:“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早已处于半殖民地地位”[1](p107),又提出了“半殖民地”的概念。之后,一九二六年蔡和森在莫斯科做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的长篇报告,这篇报告完整地指出,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这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创造性的贡献。

蔡和森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些主要特点很早就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他对近代中国社会特点有其独到的论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变化。蔡和森认识到,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他们的经济附庸,“决不会容许中国自成为大工业生产国,以谋经济上、政治上之自由发展与完全独立”[1](p107)。“中国的资本家”,“一面为国际资本所资助,一面结合野蛮的反动势力,来争取全国政权”[1](p88)。这就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指出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力量,控制着中国政治和经济命脉,以及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相勾结统治中国的社会特征。

如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一样,蔡和森对中国革命性质的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都曾认为中国的革命性质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并认为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此后,蔡和森也提出了自己对中国革命性质的看法。

一九二三年二月七日,蔡和森在《反对敦请友邦干涉中国内政》一文中指出:“中国国民革命运动惟一的正轨:对内是打倒军阀,对外是打倒侵略中国,扶植中国的帝国主义”[1](p260)。这就表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一九二三年五月二日,蔡和森在《中国革命运动与共产国际之关系》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三十年来的革命运动,虽然是幼稚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1](p283),同时又一次指出,“中国革命的任务是一面打倒国内的封建势力,一面反抗外国帝国主义”,“殖民地的革命运动已不是纯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p284)。这就区分了中国革命与前欧美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之处。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一日,蔡和森在《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前途》一文中再次强调:“民族资产阶级国民党反革命后,中国革命的动力和革命的阶段虽有明显的变化,但是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权革命”[1](p989)。这就既批判了“一次革命论”又批判了“二次革命论”的错误观点。由于历史局限性,他没有把民族资产阶级和国民党做出区分,但蔡和森在对中国革命性质、对象和任务的认识上基本是正确的。

关于无产阶级,蔡和森高度评价了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早在一九二二年九月,蔡和森就认为无产阶级是“最能革命的”,“中国的唯一出路”,由无产阶级来实现“革命的统一”[1](p114),包含了无产阶级是革命领导者的思想。一九二六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明确提出“只有无产阶级是民族革命的领导者”[1](p843)的观点,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蔡和森认为“无产阶级的政党领导无产阶级参加民族革命不是为资产阶级利益而参加,附属于资产阶级,而是为本阶级的利益而去参加民族革命,所以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不仅是独立的,而且为民族革命的领导者”[1](p843)。

关于农民阶级,蔡和森深刻地论述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蔡和森对农民问题较早的论述是一九二四年九月三日的《义和团与国民革命》一文中,他认为“由资本帝国主义剥夺了生存方法的中国农民群众,本来是国际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1](p657)。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农民在中国各阶级中占多数,深受帝国主义和国内剥削阶级严酷的压迫,他们有着彻底的革命要求。同时蔡和森还意识到,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农民虽是革命的动力却不能领导革命运动取得胜利,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失败都证明了这一点。之后,蔡和森在总结工人运动特别是五卅运动的教训时,进一步认识到无产阶级不能孤军奋战,而需要可靠同盟,这个可靠的同盟就包含广大的农民群众。大革命失败以后,蔡和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农民问题的严重性。他在《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前途》一文中说:“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中国资产阶级民权革命,换过说也就是资产阶级性的农民革命”,“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自然比俄国更重要”[1](p984)。这就更加强调了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如果不联合广大农民阶级,就不可能战胜国内外强大的敌人,就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

关于资产阶级,蔡和森同时也认识到了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由于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不能领导这次革命,而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由于政策不当、组织涣散也无力领导这次革命。一九二六年二月,蔡和森在共产国际作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长篇讲演中回顾中国革命及党的发展历程时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压迫,在其内心是有革命需求的。但由于资产阶级自身软弱妥协性,他们与军阀有冲突,又不愿意为消灭军阀而进行积极的斗争。与帝国主义者发生冲突,却不愿拒绝他们的援助。所以“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只参加了革命,但不能指导革命”[1](p803)。而“代表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就是国民党”[1](p798),他们“虽参加了革命,但领导的方法、策略是不对的,不知抓住群众”,因此“不能领导这个革命”[1](p803)。蔡和森还指出,“大资产阶级及买办阶级都是帝国主义的工具”,“他们不要革命”,而是“勾结帝国主义的势力来压迫革命”[1](p843)。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蔡和森未能像后来毛泽东那样准确地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定位。但他将资产阶级进行了基本的划分并意识到在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这在当时看来是十分可贵的。

蔡和森对中国社会的性质、社会主要特点、革命性质以及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近代中国国情的认识,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的一面。但是这些探索和认识毕竟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摘要]近代中国宪政之路异常曲折。在追求宪政的路上,有林则徐、魏源、袁世凯、段祺瑞、孙中山等人为追求宪政的一次次努力。近代中国的宪政史可以说是一部为强国理想奋斗的历史,一部夹杂着屈辱与不懈奋斗的悲壮史。

[关键词]近代中国;宪政;民主;独立。

一、中国社会宪政化的源泉: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昭示的不仅是典型的现代与传统两种社会体系的冲突,而且揭开了西方与东方两大文明体系在中国冲突的序幕。正是在两大文明的撞击中,中国艰难地开始了宪政化的历程。

林则徐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四洲志》中辑录了一些关于美国政治制度的资料:“君国大事,关系外邦和战者,均由议会定之,设所见不同,则三占从二。升调文武大吏,更定律例,必询谋和同。”这些介绍虽然过于简单,但已接触到了西方近代宪政制度的最核心的一些东西:实行议会制,少数服从多数,元首任期制。魏源的《海国图志》在林则徐的《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对西方民主、宪政制度的记载比《四洲志》更详尽。该书已经涉及到了议会的地位,议会与国王的关系,议会、国王与各级官员之间的关系,议会与国王的权利界限等制度。关于美国,作者表达了对美国宪政制度的向往。

鸦片战争使得一部分如林则徐魏源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却“天朝上国”的幻想,开始睁眼看世界,在与西方人的交流中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的宪政制度并且著书立说介绍引进,为后来对西方宪政制度的进一步理解打下了基础。

二、中国立宪的初次尝试:甲午战争与百日维新。

在近代国际环境中,对中国宪政化历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1895年的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及1895年的《马关条约》是近代中国宪政化进程的转折点。甲午战争最终使中国社会进入宪政化阶段。甲午战争对中国体制内外刺激之大,远远超过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中国被一个过去视为属国的小邦所击败,而这个小邦从事现代化改革甚至比中国还晚约20年。而且,这场战争中国人是被西方人之外的黄种人击败的。

1898年6月11日,在遭受了甲午战争惨败的打击之后,在维新派的极力劝说之下,在经过长时间的思想和人事准备之后,清光绪帝毅然下诏“明定是国”实行变法。可以说,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宪政化历程起了决定性作用,而百日维新则是中国立宪的初次尝试。

戊戌变法的中心内容之一是体制内的开明派与维新派精英集团合力进行的推动宪政化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资产阶级改良派向清政府提出了“立宪法,开国会”的要求,第一次把资产阶级改良的政治理论运用到政治实践。随之在一系列的内忧外患的压力之下,镇压维新运动的当权者被迫开始了全方位开放,君主立宪作为一种政治和变革思潮在中国开始兴起。“变法”、“新政”和德日宪法模式的抉择。立宪、官制改革、责任内阁制、中央及地方准议会的建立及试验这一系列新观念和新事物在眼花缭乱之中纷纷在中国社会登场。

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和光绪皇帝和康有为自身的局限性,维新运动昙花一现,“立宪法,开国会”也只停留在口号上,没有真正实施。但是“百日维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光绪皇帝规定的“许官民上书言事”是“百日维新”在宪政建设上所取得的最大成就。“百日维新”是中国以日本为参考下的立宪的初次尝试,但在顽固派的阻扰下,中国失去了实现宪政的绝好机会。

三、抵制革命的幌子:清末预备立宪。

“百日维新”失败以后,中国的宪政历程并未终止。逃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继续鼓吹君主立宪制,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坚定的走从暴力推翻满清建立民主共和国。

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抛出“预备立宪”的丑剧,派出五大臣出国考察,不久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虽然清政府只是把它作为抵制革命维护自身统治的幌子,“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轻,三曰内乱可弭”、“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但是《钦定宪法大纲》第一次将宪法作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来源,使得中国在通往宪政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可是这种纯粹的“皇族特权”当然不会被人民接纳,也无法挽救穷途末路的腐朽清王朝,辛亥革命爆发后,四面楚歌、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发布了近代中国的第一部成文宪法――《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该“信条”同样声明“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但是与《钦定宪法大纲》相比,皇权得到一定削弱,国会权威有较大提高,“皇帝之权,以宪法规定者为限”;“皇帝继承顺序,于宪法规定之”;“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公举,皇帝任命”;“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皇帝直接统帅海陆军,但对内使用时,应依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此外不得调遣”;“年度预算,须经国会议决”;“国务裁判机关由两院组织之”。以历史的眼光看,《宪法重大十九信条》是一部比较中立、平衡的宪法,含有“虚君共和”的因素,宪法文本规定的国会之地位,足以与皇权分庭抗礼。

四、中国宪政路上的短暂春天:辛亥革命的成功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得“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的观念深入人心,古老的中华民族站在了新的历史阶段,开始新的征程。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实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众多宪法中最具民主性的宪法之一,它的制度模式仿效美国模式,其民主性体现在“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和程序性规范两个方面。《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种“主权在民”的宣示,从根本上否定了“主权在君”、“主权在国”等反民主的政治原则以及世袭君主制的合法性。其次,从内容上看,该法的主要部分是涉及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组成及选举的程序性规范。虽然迫于当时的情势,有“因人设法”迁就个人的迹象,但是总体上并未规定任何个人和团体的“先定”统治地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使命止于中华民国政府正式成立之时,1913年国会成立,正式的制宪才被提上议事日程,此时袁世凯早已就任正式大总统。先选总统并成立政府,后制订宪法,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顺序问题。早在美国革命时期,潘恩就指出宪法必须先于政府由人民制订,否则先成立的政府必定干预制宪,谋取“私利”。潘恩的话不幸在中国得到验证,事实上袁世凯不仅篡改宪法,而且最后完全抛弃宪法复辟帝制。袁世凯当政期间,产生过《天坛宪草》和《中华民国约法》,前者因无法满足他的权力欲望而被其废弃,后者是在袁世凯直接干预和授意之下制订的,史称“袁记约法”,它的真正宗旨就在于增加总统权力,削弱议会对总统的牵制,完全是满足其私欲的“作弊”之作。袁世凯的称帝以及后来的军阀混战是中国的宪政之路戛然而止,中国再次与机遇失之交臂。

五、结语。

近代中国的发展处处是血与泪,悲伤与苦难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中国人一次次的在最关键的时候错过了发展的机会。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现过两次难得的机遇,曾经“闪现”出培育“健康”宪政的契机:一次是辛亥革命之后,另一次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这两次机遇性的时刻,有许多共同或相似的历史迹象,对宪政的“生长”是适合的,例如,都存在几种势均力敌的政治势力,政治上呈现出一定的均势状态;都出现了掌控着较强政治权力,也享有较高政治权威的“强权人物”。如果这些强权人物能够将其势力真正地用于推动中国宪政的发展,那么他们一定会名垂青史(而不是贻害于历史)。可惜的是,他们都逆历史潮流而动,将其有限的政治权威和合法性用于追求反民主的专制独裁政体,从而耗尽自己的政治资源,最后都落得身败名裂、遗恨万年的可悲下场。他们的失败,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客观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意图地追求“极端”的个人、集团和阶级的政治权势,是使得他们“权欲熏心”,无法把握历史机遇的主观原因。

百年中国宪政史昭示人们,容忍不同的价值取向,分享共同的政治利益,协商解决政治冲突,是宪政制度走向健康成熟的最终途径,而极端的党派利益和意识形态,则是宪政发展之大碍。

宪政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表明,宪政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它如何才能与社会、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才能引起民众真正关注,如何成为权力的制约而不是工具并值得人们奋不顾身的捍卫与服从。

[参考文献]。

[1]张生。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徐祥民。中国宪政史[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3]王文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m]。法律出版社。1997.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摘要: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形式,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要求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论灌输。《近代史纲要》理论灌输教学必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理论灌输,改革理论教育工具和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教育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育法《近代史纲要》。

重视理论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理论教育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思想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理论教育往往采取填鸭式、命令式、教条式和硬性灌输的方法,缺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缺乏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学生成为教师单向灌输的工具。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这种简单落后的灌输教育模式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抨击。

一、当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灌输的必要性。

理论教育通常也叫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形式,是由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帮助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这里的“彻底击中”就是指把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闪电“灌输”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园地”。列宁曾经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他认为,科学的、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通过自发的方式产生,而只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自觉地教育,才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掌握。只有进行理论教育,才能引导人们超越个人、家庭为单位的局部范围,用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武装自己,认识社会和阶级的整体利益,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社会责任。“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但是,“我们的理论始终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越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人,而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去检验它,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因此我们讲的“灌输”并不是强制性“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去引导、启发人们通过自身体验及不断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心悦诚服地接受科学理论。在今天,虽然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灌输的理论、原则并没过时,反而对灌输的要求更高了。

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教育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加强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当代青年学生进行西方民主、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文化渗透,企图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年轻一代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最终达到他们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目的。我们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灌输,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日益多元化。当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缺乏。例如当代大学生赞成和拥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但对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长期性、主要矛盾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坚持和拥护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但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渐进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够;坚持拥护改革,但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缺乏理解和宽容。因此只有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灌输,才能帮助青年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理论教学法在《近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近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在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灌输。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近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教育,而是帮助他们从历史知识的认识上升到思想上的科学的认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通过国史、国情的内容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使学生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理论教育法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保障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而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时要力求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互动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时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问答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讲述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时采用参与式教学,使学生懂得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抗争史;在讲述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时采用研究式教学,把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作用放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策略方针、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战前期和后期的作用与战果等问题的比较,用历史事实说明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此外,我们应认真组织好课堂讨论和辩论。针对一些比较重要、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组织讨论,由于这些问题与现实联系紧密,能够激发同学们的讨论热情,也会有不同意见的争论。例如讲授怎样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坚强党的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等问题时开展课堂讨论。在讨论中,我们应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起来发言,并提倡学生不同观点的争论。由于学生都会有一定准备,因此发言时会比较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讨论中,教师要给予适度的点评和引导,对于不正确的观点要明确地进行纠正和说明。只有准备充分,发言热烈,讨论课的效果比较好,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才能起到理论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采用理论教育法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自我理论灌输。

《近代史纲要》在每个章节最后都给学生列出相关阅读文献,要认真指导学生自觉课下阅读这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会党的文件精神,写出读书心得体会,作为学生平时的考核成绩记入学生的学业考核总成绩,这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章节内容,弄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思想认识,使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更加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导学生阅读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救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深刻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通过阅读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义论》《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破产》等,学生能深刻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以及两种命运的选择。

(三)应用理论教育法必须改革理论教育的工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媒体、网络及小说和影视作品等多种渠道获得近代史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对教师上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要精心做好多媒体课件,精心选择影视作品辅助教学。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教师课件仅仅是文字和图片,还希望有图表,并且穿插一些视频,必须体现教师自己的特色。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把课件做得精美些。当然,课件的设计也要恰当,不能文字太多,也不能太花哨。如果课件过于追求形式和色彩,就可能喧宾夺主,使学生忙于记笔记或过于关注课件图片而没有听清楚教师讲课内容,从而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影响教学效果。《近代史纲要》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政论题材的影视作品和专题片都非常多,讲授这门课程时要充分利用相关的丰富的影视教育资源,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影视作品,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生动性,提高理论灌输的直观效果。

(四)应用理论教育法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实际。

我们应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任务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在讲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必须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际国内环境;讲授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时,必须联系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论教育法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解决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感到困惑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

《近代史纲要》教学还要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我们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17.

[3]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681.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结课论文【精选】

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既是一场革命运动,又是一场政治革新运动,同时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是的花,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充分的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虽然它失败了但它开历史之先河,指明了中国今后应该走的道路。

关键词:辛亥革命运动意义道路。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社会背景:(1)《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2)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主义民主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3)新式学堂的兴起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4)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是思想武器;(5)上海和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6)民主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7)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王会等。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出刊机关报《民报》,确定了革命纲领。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具有深远而伟大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此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再也不能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之害”。这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有助于人民的精神解放,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显著增加,使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列宁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4)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到推动作用,使亚洲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起的一个伟大里程碑。”(5)辛亥革命具有它深广的意义。

三、辛亥革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经验总结。

存在的问题——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妥协告终。孙中山曾沉痛地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6)辛亥革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它暴露出革命中存在的问题,证实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楚。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大告成功了,对反对封建主义认识不彻底。资产阶级革命派害怕帝国主义出面干涉,恐惧农民群众把反帝反封建斗争深入开展下去,掌权以后压制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解除群众武装,基层政权基本上没有触动。

命遭到失败是难免的。革命领导人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脱离人民群众,革命派力量显得十分弱小。而其根本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缺乏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纲领。组织上不巩固,同盟会内部复杂,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缺乏统一信仰。

革命中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充分地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外加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的破坏,政党政治、议会等充分地证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即使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但从中我们总结很多经验,得到很多教训和启示。

首先,在政治上,辛亥革命敢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拉下马,封建专制制度不能统治中国,并且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也不能领导中国,故需探索民主共和制度,以引导中国走向富强。辛亥革命把反动的封建帝制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为此后的革命积累了经验。它引领的政治风暴使一切专制的制度无法占领地位,也许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尚未形成,但中国人民心深处的民族独立,人民民主的政治理念已经形成。在辛亥革命后的斗争岁月中,中国人民努力践行者孙中山梦寐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国”。

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民主俱达”,“政治上革命今已如愿而尝矣”,此后乃是“以民生主以为归宿,即是注重实业。”虽然这是对形势的错误估计,但却真的给近代化经济带来了生机。孙中山亲自制定的《实业计划》蓝图中,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的发展之路。以发展交通为重点,提出建招铁路、公路干线、疏通运河、新建港口,计划通过交通线联通工业区,走近代化工业之路,以改变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实现中国工业化。虽有些措施不切实际,但深深影响了中国,有着不可估量的生命力。它也引导中国向工业化之路发展。

再次,在思想文化、社会习尚上,辛亥革命也开创了一代新风。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想,开始吹拂古老的中国大地,砸碎了“忠君尽道”的封建专制文化的枷锁,人们开始用新的道德观念核心的价值观念思考问题认识社会,封建道德日益为人民所遗弃,思想界得以解放,为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党崛起承传中山先生志业奠定了思想根基。

总之,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经济近代化、文化自由化,对中国的现代影响深远。

四、结论。

辛亥革命及其后的斗争最后都归于失败,但它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和启示,要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必须寻找新的革命思想、新的革命政党、新的革命力量、新的革命道路、新的革命前途,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的迅速壮大和工人阶级运动的发展成为新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中国新的领导核心。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时期。

参考文献: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摘要]近现代思想史中对国民性的讨论批判从未停止,国民性问题关系着民族的存亡与发展。而近代民众劣根性的流弊是民族发展的严重阻碍。许多思想家均着眼于国民性的改造。现树立介绍了即为典型的思想家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思考,并对其进行简单对比。

[关键词]国民性;近代思想。

晚晴启蒙思想萌发后,中国近现代思想界逐渐发起国民性讨论的热潮。严复、梁启超、胡适、陈独秀等人都有其对中国国民性的思索与探究。国民性在政治心理学中是群体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是将国民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特点,在一定意义上国民性与民族心理等同,包括该民族的成员个体身上所体现的心理特点。国民性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环境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多数成员共有的、特有的、反复起作用的心理和行为特质、性格特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一个民族的政治活动、政治行为、政治制度以及政治观念往往会集中地展现其民族心理特点。因此在讨论国民性本身的同时,也是对这一时期的政治心理文化的探索,会对国民的政治行为有导向作用。

近代中国思想史中之所以发生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批判讨论,是在列强压迫侵略,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企图通过国民性的改造来提高国民的素质,摆脱民族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强大。“国民性”这一话语是从西方传人的,18、19世纪,西方以及日本对国民性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在日本留学的中国精英群体深受其影响,从中获得启示:一是一个落后的民族可以通过培养出一些发达的民族所具有的习惯或特性,来提高本民族成员的素质,从而推动民族的文明进步;二是消除阻碍民族进步的消极因素,使人从政治、宗宗教及其它压迫体制下解放出来,能够促使民族的进步。近现代许多政治思想家都有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思考。

首先要提到的是严复。“国民性”概念在晚清思想界的广泛使用和流行,是以现代“国家”、“国民”意识的出现为前导的,而中国现代“国家”意识及“国民”概念,是在晚清启蒙运动中才产生的。据梁景和考证,中国近代史上最先表达国民意识的是严复。1895年3月,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严复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表《论事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文章,首先将国民的精神素质视为救亡兴邦的根本,进而提出挽救国家危机的措施,严复思考的国民性问题,是怎样能够实现民族的复兴保住民族生存的活力。在《论事变之亟》一文中,严复在中西文化的对照中来探索中国的国民性:“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认为中国人“好古而忽今”。严复推崇进化论,其进化论来自于西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赫胥黎的社会进化论,认为“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不但是生物界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只有那些适应生存竞争的智者、强者才能赢得生存和发展。而个人作为国家的一个细胞在国家兴亡盛衰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就成为关乎国家强弱存亡的一件大事。严复认为“民智者,富强之原”,而精神的涣散衰颓、道德心的丧失,是中国失败的根源。严复提出的启蒙“三民”说,是在西方进化论学说的影响下提出的改造中国国民性的具体方案,成为近现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先声。

另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便是梁启超。梁启超在其《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新民说》、《中国积弱溯源论》等文章中均有提到其关于中国国民性的论断。梁启超认为中国国民缺乏独立、自由之德。“吾中国所以不成为独立国者,以国民乏独立之德而已。言学问则依赖古人,言政术则依赖外国。官吏依赖君主,君主依赖官吏。百姓依赖政府,政府依赖百姓。乃至一国之人,各各放弃其责任,而唯倚赖之是务。”而且奴性深重“数千年民贼之以奴隶视吾民”,既然如此便罢了,但国民不能自己视自己为奴隶。并感叹“吾不解吾国之秉奴隶性者何其多也。”梁启超认为奴性导致中国数千年的腐败,而且奴性不除可能会导致亡国灭种。梁启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建立在当时的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他对国民性的论述主要也是对劣根性的批判。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专制压迫制度以及家族部落思想等,都是劣根性形成的动因。民主法治观念几乎没有,而且在教育上,学而优则仕的导向,后来严格的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压抑了国民的思想。除此之外,我认为儒家传统思想中的一些观念发展到另一方面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中庸”,强调克制自己来达到整体的和谐,学会宽容与忍让,这样的思想理念在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也使国民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独立与反抗的精神。在趋同的过程中磨损了个性。

梁启超在对国民性进行批判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拯救方案。梁启超主张以“新民”来“新吾国”。梁启超提出了“新民”的两个途径:“一日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日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不同于严复的拯救方案中,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梁启超也看到了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继承和发扬古代中华民族精粹的同时采补外来文化中新的价值观念,学习其它民族的优秀文明以实现本民族国民性的改组。梁启超强调国民意识的塑造,除了有“国”的概念,还看到了强调国民个人权利的重要意义。认为“国权”与“民权”是紧密联系的。国民个人权利的倡导将个人由以往的对君主意志被动服从的臣民而推为主动参与国家意志形成的国民,由“国”而“人”的观照,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人的觉醒”和“人的解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前提。梁启超将国民素质的改造与提升视为社会会政治改革发展、民族复兴的首要前提。

晚清启蒙意识到这个国民是民族自立的根本,“国民性”的改造便是有效的方法方案。但是,他们基本上还是从传统的“用民”的角度出发来倡导“重民”甚至“新民”。他们的“新民”之道,还是比较狭隘的,设想的是在旧有的文化体系内部借助一些外来文化的力量以辅助民族实现自新、自强。在严复、梁启超等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那里,“民”的概念是作为建立“民族一国家”的必备因素被提出来,其涵义与西方人道主义立场上的“人”的概念有本质差别。而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用现代“人”的标准来反省国民性的弱点。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包括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思想家。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更是其作品思想的灵魂。鲁迅在其众多文章以及言论中对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鲁迅笔下的民众盲目自大死要面子、奴性十足、麻木冷漠、愚昧无知,鲁迅一向不吝使用最尖锐的词汇也不吝以最恶来论述中国的国民性。鲁迅受“世纪末”思潮的影响。世纪末思潮视现代文明为颓废、摧丧本能、造成人种退化,认为文明的再生有赖少数天才或杰出的个人。鲁迅笔下的革命者作为杰出个人,为了革命流血牺牲,课面对的是无知看客的麻木不仁,革命者为他们献身,他们非但不会理解,而且还把他的遭遇受刑当作娱乐节目。鲁迅一方面对庸愚大众进行批判,但是他又不能离开群众,他不能没有听众。鲁迅常常在文章中把自己的同胞比作虫豸,而虫豸一般是族群意向,需要相互协助完成艰难的任务。这体现出对群众的依靠。因此“超人”在情感上得依靠庸众,至于庸众,却连自己被贬为昆虫都不知情。这是一种复杂的双重情感。鲁迅批判国民劣根性,而劣根性的来源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压迫,封建礼教的束缚另外还有外来侵略的刺激的因素作用在里面。众所周知,鲁迅弃医从文,便是认为国民病的不是身体,病在国民的性格国民的素质,麻木愚昧的民众是不可能有带领其走向反抗、带领民族走向复兴的希望的。

除此之外,林语堂、梁漱溟、张君劢等人也有关于国民性问题的讨论,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关于国民性问题的讨论是近现代思想中的热门话题。这是如当时的历史背景直接相关的。我认为单从国民性本身来看,可能包含的内容会更多也更温和。近代思想中主要是对国民劣根性进行批判,并企图通过对国民性的改造来实现民众的觉醒民族的复兴。中国国民的国民性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相关联,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作为正统文化,其“仁”的核心并由此而来的行为导向深深的影响着中国国民的思维习惯道德风俗。道家等阴阳调和无为自然的思想也对国民性格有影响。传统文化的影响本就是辩证的,有精华的同时也含有糟粕,儒家的封建等级教化的束缚等为国民劣根性的形成埋下祸根。封建专制统治的登峰造极,使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民众的性格受到严重压抑。而中国的闭关锁国在思想技艺上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后的对比更加使近代中国国民性的劣性彰显。

近现代思想家之所以均从国民性的批判与改造入手是因为国是由民组成,民众的思想行为会对国家的生存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近代中国国民的劣根性的根种已经严重阻碍了民族的救亡图存发展复兴。所以欲救国,首先要开民智要改造国民性。

从主要思想家关于国民性的讨论中我们能够发现有发展创新之处,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下面来谈谈自己的总结归纳。

一、正如前文所诉,从严复梁启超等启蒙思想家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后者更多了对个人精神的探索与重视,不再是在国家一民族的构架中来,讨论因为民众是其组成部分,需要发挥民众的作用,民众的思想意识存在问题所以要对其进行开化。五四时期鲁迅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更多的是从人本身来论述,看到了国民应该拥有权利。

二、陈独秀等批判的矛头更多的是指向纲常礼教,改造国民性的要求是与反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相符合。

三、我认为对五四时期对国民性的批判由于提出反对传统文化的口号,虽然严复的思想中也有提倡西方思想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显然要更激进更偏至。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国民性批判本就是深受启蒙思想家影响的,所以有很多共性字不用说。对国民劣根性产生的根源的分析都是一致的,是封建专制制度下的产物。思想家们都受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批判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而且有破有立,在不同程度上提出自己国民性改造的方案。都接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与刺激,而且将中西方的文化进行了对比,发现了文化中落后之处,并相应的提出了自己的改造处方。都看到了民众在国家发展中的中的重要作用,将民众作为民族发展的载体,只有民众的问题解决了,才能进而谈进步谈发展。

国民性的问题一直都在提,现如今的一些社会现象如集体过马路便不用管红灯等也会归结到国民性问题上去思考讨论。我认为,国民性虽是一个民族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但是它还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如地域环境等,而且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会有一成不变的传统保留,但同时绝对会有发展变化。因此它包含的内同是十分丰富的。对国民性的批判是有其特定历史环境背景的,在当时,只有将国民的思想打开智慧开启,才能够求得民族的发展。我们现在再来谈国民性,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对自己的观照,能够以之为镜,进行反思,实现现代人国民性的发展。国民性问题应该重视和思考,但是不能过度。

中国近代史纲要之鸦片战争论文字

1840年的鸦片战争,引起强烈的社会震荡。与此相对应,思想领域从经世致用发展到师夷长技以制夷外,忧患意识也使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开始发生了重要变化。

传统的经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宋学(即程朱理学)与清代的汉学(即考据学,属古文经学)虽被清朝统治者定为官学、正学,二者又互争正统,终因远远脱离社会实际而衰落,毫无生命力。乾嘉时期已重新兴起的今文经学,鸦片战争前后形成气候。相对而言,今文经学的形式比较能容纳一些新的思想。预感到清王朝已经没落的龚自珍,倾心今文经学,抒发其社会批判思想。但他仍然是汉宋兼采,今古文兼容。到了魏源,则闹到壁垒森严的地步,他的《诗古微》、《书古微》等著作,必欲全面推翻古文经学而后快。

史学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便是一改乾嘉以来埋头考证古史之风,当代史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并涌现出一批颇有影响的作品。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猖狂,大大刺激了魏源。他于1842年便以纪事本末体撰写了《圣武记》一书。该书详述清朝前期军事上的成就,意在激励国人树立打败西方侵略者的勇气与信心。而魏源的另一部史书《道光洋艘征抚记》,则是第一次英国侵华战争结束后撰写出来的一部鸦片战争史。该书在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过程中,揭露英国从走私鸦片到发动侵华战争的种种罪行。对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及三元里等地人民的抗英斗争予以赞扬,对清廷昏愦、官军腐败特别是琦善、奕山等人的卑怯求和,秉笔直书。书中还就鸦片战争中中国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挽救的办法。

梁廷枬撰写的《夷氛闻记》,从道光初年禁烟写起,迄于1849年人民反入城斗争,追述鸦片战争全过程。书中赞扬林则徐等人的抗英)(业绩,揭露琦善、奕山、奕经等的丑恶行径,较详细地记载了广州人民几次大的反侵略斗争。因该书叙事质直,多有触犯时讳之处,刻本未署作者姓名。

面临西方殖民者侵华这一严酷现实,有识之士开始重视对西方地理、历史的探究。上文已经提到的《四洲志》、《海国图志》之外,这方面的著作还有《瀛环志略》、《海国四说》等。徐继畲编著的《瀛环志略》一书,对世界近八十个国家的风土人情、舆地沿革及社会变迁,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其中各卷篇的开头,附有粗略的地图。该书传入日本后,影响很大。

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边疆会出现危机,开始重视对边疆地理的研究。姚莹的《康輶纪行》系考察西藏后而著。他提出要警惕英国对西藏的侵略,加强沿海及边疆的防务。他认为,英、法、美等国远离中国数万里,他们多年来研究中国,对中国的地理人事很熟悉,而我国对他们却没人了解,这是中国失败的原因。有感于此,姚莹在书中记载了不少有关英国、法国、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历史地理知识。张穆撰写的《蒙古游牧记》(由何秋涛辑补校印),研究了蒙古各部的地理位置及前代在这一地区的设施。何秋涛注重边疆地理的研究,认为中国北部与沙俄接境,应该有专门著作加以考究。于是他博采中外有关资料,并经鉴别考证,写成《北徼汇编》。该书记述上自汉晋,下迄清道光年间的蒙古、新疆和东北地区的历史、地理,并注意了中俄关系问题。咸丰皇帝阅读后为该书赐名《朔方备乘》。

中国近代史纲要字论文

摘要:《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这部史诗巨著使我们在建党就是周年之时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国情;教训。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是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短短的十年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内有军阀混战、外受帝国主义欺辱这样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民族的独立而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旨在向那些为革命奋斗牺牲的先烈们致敬,也提醒现代观众特别是党员们不要忘记那些新中国的开拓者们。观看完该片,我同大多数观看者一样,被深深感动,同时也深受启发。该片对于我们今天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首先,影片展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国革命选择中国共产党来完成其历史使命,不是偶然的,这是历史的必然。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直遭受列强入侵,逐渐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者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卖国苟活,国将不国;中国各阶级的有识之士起来反抗,代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起义、代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代表上层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可谓风起云涌,但是,由于受阶级自身的局限所影响,或者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这些革命或者改革自救运动先后都失败。这表明,这些阶级所领导的革命和改革运动不能救中国,不能将中国救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那么,中国的出路在何处?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必须要有新阶级来领导新式的革命,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革命的重任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地落到了先进阶级的身上,此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批人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终于找到了革命的正确方向——以苏维埃俄国为师,走社会主义道路,和指导革命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就这样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阶级——无产阶级和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利益,他们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天生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又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加上与农民有着天然的同盟,这些优势就决定了革命的光明前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在她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建国伟业》教育我们,要做一个爱国家爱民族的人。唯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享受到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近代中国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民族遭受外敌蹂躏,丧权辱国的事屡见不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原本想借此机会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却被列强拱手转让给日本。这让人何等的愤怒,何等的不平!但是,作为当时腐败的北洋军阀政府,又能怎么样呢?具有爱国良知的学生们终于不能忍受政府的无能,起来抗争,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痛打卖国贼,火烧赵家楼,却遭到政府的镇压,爱国工人和商界也联合起来援助学生的行动,最终迫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时刻警示着中国人,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否则就会成为奴役的对象。这些参加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其中就有许多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奋斗终身。

《建党伟业》教育广大党员,应树立起远大理想,坚守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不断努力奋斗。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就是怀着伟大的理想、崇高的追求,经历巨大的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顶着牢狱之灾,赴汤蹈火,忧国忧民,无所畏惧,真正表现出共产主义战士革命英雄主义的崇高品质,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敬仰、缅怀。对比之下,贪生怕死,动摇信念,最终难免为世人不齿,甚至沦落为千古罪人。陈公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来参加党的成立大会的他被酒店里的枪杀案所吓倒,竟然忘记自己的使命,被妻子劝说潜回老家广东。从这里就可以窥见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历史也证实,后来陈公博叛党,投靠军阀陈炯明,然后又跑到国民党阵营里去了,再后来跟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沦为大汉奸,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罪人,抗战胜利后最终被处决。这就是陈公博的下场,也值得后人警醒与深思。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应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保持先进性,做好先锋带头作用,冲锋在前,享乐在后,舍小家为大家,创先争优,做好表率作用,唯有这样,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凝聚民心,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建党伟业》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时代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是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然而,少数逆历史大势者,违背民心搞复辟,下场自然悲惨。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结果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梦,在人民的唾骂声中抑郁而死;张勋复辟,也只上演了一回十二天的小丑闹剧就草草收场。这就说明,帝制时代在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能顺应潮流向前看,不能开历史倒车。新的历史时期也是如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否则必然会被时代淘汰出局。那么,就要做到:一是要弄清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就要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二是要了解新生事物、接受新生事物,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新生事物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产生,是进步的。三是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只有开拓创新,我们的事业才会进步,才能在国际社会有着较强的竞争力,我们的国家民族才会屹立不倒。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就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面向未来,促进发展。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过去,要牢记历史,因为这是一个民族的“魂”。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风风雨雨,她的丰功伟绩已载入史册,万古不朽。让我们携起手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历史使命,坚持信念,开拓进取,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吴恩远.十月革命:必然性、历史意义和启迪,2007。

[3]斯大林.《斯大林集》.人民出版社,1959。

[4]柯云;丽阳.《钟山风雨》,2006.06。

中国近代史纲要字论文

回溯明清之际,西风东渐,引起中西文化正面冲突的开端。西方文明,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工业革命,气焰万丈,其文哲、科技、经济、军备、地理知识、及造船技术,皆有空前的发展。西欧诸国以雷霆万钧之势东来,强行打破了闭关自守的满清帝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面临史无前例的冲击和生存危机。有识之士,确认自强更生之道,继而投身民族振兴的大业,并进入国际社会中奋斗,争取独立与保持国家尊严。

正如史学家所言,近代中国史就是一般中国的奋斗抗争史,而如今我们更当明白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法国史学家阿尔方有言:“挽救过去的事实,使之不被遗忘。”其言直击学习历史之目的。学习近代史就是让我们深记中国近代的屈辱与奋斗,更突出学习近代史的重要性。

然而最后发生的事件我们都相当熟悉,就是四川宣布独立,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轰然倒塌,而赵尔丰亦最后也逃不了死亡的命运。由此其实我们相当明了,赵尔丰其实就是一场斗争的牺牲品,在惨案后他不仅受到清廷内部的指责,还变成人民的公敌,后来他也成为革命爆发的一个合理依据。然就赵尔丰之死,郭沫若曾经写过:“他病了,全无抵抗地遭了别人的屠杀,尽管在他生前人人曾经以‘屠户’目之。待他一死,大家对他却隐隐有些惋惜起来。”就这样,那个曾经说过“知县是知一县之事,即知人民事也。故勤政爱民者,因爱民而勤政。非勤政为一事也,爱民又为一事也。凡民有疾苦,而官不能知之,不能救之,是贼民者也"的清廉官员赵尔丰就这样成了革命的牺牲品,然而我们说,其实赵之死其实就是清廷之死,腐朽落后终究逃不过历史进步潮流的淹没。其实就赵尔丰来说,他并非是未曾有过功绩,数次击退英人对西藏的侵略,其对治理边疆亦是有其一套方法,时人学者尚秉和评论:“自清以来,治边者无有著功若此者”。然而他确是屠杀过人民,无可否认。然历史功过,自有来人继续评说,勿敢继续妄言。

而谈到学习近代史及其我们如今所学课程,我想大抵有些许想法。就是我们是该继续以史实出史论还是史论中看史实。然而我们有一无法逃避的硬伤就是我们对史学理论的学习。西方近代以来史学长足发展,兰克学派,以及后来的年鉴学派以及美国鲁滨逊学派的新史学运动,而中国在近代的史学理论的学习则由一些学者介绍进入中国,其中不乏李大钊的马克思史学理论,和傅斯年引进的兰克主义和成立的史语所,以及胡适为代表的实验主义。当然中国亦是不乏,乾嘉学派以及近代的疑古运动亦是极大推动史学的发展。然而到今现在,史学理论的学习并不那么普遍,甚至许多人并不知道,而学史的方法多为史实出史论这一固定模式,并无几许突破。假如我们在学习近代史,当然不仅是近代史方面,如果参杂教授史论知识,那对于我们学习历史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件相当好的事情。史学理论其实是对历史知识性质的根本看法,学习史学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对著史者其对历史的态度更好的认识,对我们自身来说亦是可以产生一个思考的过程,准确的说是可以产生一个实践过程。我想说,史学理论的学习并不只是历史工作者的专事,人人皆可以习之,且其作用并不只产生于历史,于人的三观皆作用得到,并且可以上升到哲学阶段,并无一害。

中国近代史纲要洋务运动的论文

摘要: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近代工业化的启动与第一波的推进,对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科学教育及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深刻变动。

abstract:westernizationmovementwasthefirstphaseofmodernizationinchina,resultinginthebeginningofmoderntimesinchinaandthefirstwaveofindustrialization.itplayedanimportantroleinthepromotionofchina'smodernmilitary-industrial,civilianindustry,scienceeducationandthedevelopmentofideologyandculture。thathadcausedaseriesofprofoundchangesinmodernchinesesociety.

关键词: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是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展开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洋务运动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些论者以洋务运动最后失败为由否定它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这样的评价并不全面。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1)。

一、洋务运动为中国经济逐渐走向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第一,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封建大地上栽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幼苗。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政府正处于危机之中,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西方列强的侵扰。为了挽救其统治,清政府内部分化出一批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的有识之士,即洋务派。他们普遍认识到中国必须谋求富强之道,且需从“练兵”、“制器”开始。如实?说:“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2)曾国藩早在咸丰十年就提出“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可期永远之利”的主张。因此他极力赞同购买并制造先进枪炮,认为“购买外洋枪炮,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3)。经办洋务最多、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李鸿章在列强侵略面前也悟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4)为此曾国藩设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先后设上海洋炮局、江南制造总局与金陵制造局。洋务运动由此进入以发展军用工业为主要内容的“求强”阶段。

随着军用工业的发展和洋务派认识的深化,他们懂得了“必先富而后强”即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基础,如李鸿章说:“欲自强,必先裕饷,欲饷源,莫如振兴商务”。(5)于是洋务派在继续举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大力兴办民用工业,由此洋务运动进入“求强”与“求富”并重时期。洋务运动期间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矿企业,先后共有29个单位,其中以开平煤矿、漠河金矿、汉阳铁厂、上海织布局、湖北官布局等规模较大。同时还兴办了大批现代交通运输企业,包括近5万吨位的轮船招商局,津沽铁路、关东铁路、台湾铁路共计477公里。还有通行全国的主要行省的电报及邮政事业。新式工矿企业的设置,改变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手工操作的生产方式,开始有了以机器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近代轻工业、重工业,为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起了示范作用。近代工业的出现,也带动了国内市场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社会格局开始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形成,据估计,到1894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总数已有近十万人。

第二,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入侵首先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企业的兴办以及商品性产品的生产,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促使商品经济发展,使传统的剥削方式开始改变。洋务派在创办民用企业时,主张“官合民之力以收利权”,采取了招引私人投资的办法,倡导商民附股洋务企业。我国早期创办的、规模较大的近代民族工矿企业,大都通过洋务派向清朝政府申请“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洋务派确曾给予过一定的支持或扶助,如为这些企业向清政府请准贷款、垫款,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困难。轮船招商局于1872至1877年间向清政府借款达1928万两,电报局于1889年向清政府借款达62万两。洋务运动的兴起,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三,洋务运动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化的进程。洋务派已认识到外国的经济侵略对中国的危害,并提出发展本国的工矿交通电讯业以“分洋商之利”。(6)如李鸿章曾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7)又说:在“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之时,中国“宜购造轮船,运粮揽货,以济公家之用,略分洋商之利。”于是,他创办轮船招商局,希望“渐收利权”(8)。洋务派通过兴办近代民用企业,确也收到了一些实际的效果。以轮船招商局与上海机器织布局为例,轮船招商局创办20年间,共得纯利润600万两,是实际资本的12倍。仅在创立的头三年,“洋商少装客货,三年共约银493、3万余两。因与该局争衡,减落运价,三年共约银813.6万余两。是合计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者,约1300余万两”。(9)上海机器织布局成立后获得十年专利权,这固然不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但它明确规定“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于限内另自纺织”,其用意在于使洋人在中国设棉织厂的“后患庶几可免”(10)。这表明洋务运动使中国市场不再是外国商品的一统天下,为中国经济逐渐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二、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洋务运动还兴办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传播了科技知识,培养了人才。洋务派认为:“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11)因此,洋务派一开始就把引进西方科技作为主要手段。但随着科技和机器的输入,对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了培养科技人才和应用人才,“授以机器工程之理论与实验,以期中国不必需用外国机器及外国工程师”(12)洋务派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广东陆军学堂、天津军医学堂等学校,这些学校以学西学为主,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教育,直接为军事企业和工矿企业输送人才。新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学习了外语、自然科学知识及专业理论和技能,成为具有近代化知识结构的应用型人才。洋务派注意留学教育,认为要培养足够的、合格的新式人才,必须派人到外国学习“远适肄业,集思广益”,“使西人擅长之计,中国皆能因习。然后渐图自强”(13)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到1875年共派出四批120人,从1877年起,又派出108人赴英法等国留学。从此以后,清政府中央以及一些地方督府不断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这些留学生接受了近代科技知识,亲身感受到资本主义文明,文化知识结构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回国后,倡导西学,成为新式知识分子。在他们当中涌现出许多科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成为中国近代化事业的栋梁。洋务运动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了许多近代化新因素,它使中国有了西方的技术设备和生产方式,有了轮船、铁路等新式交通工具,有了邮政、电报等新式通讯手段,有了新式学堂和翻译、刊印西方书报的机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文明,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的进步,推动了近代文化特别是科技文化的发展。

三、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洋务论者已把师夷之长,夺夷所恃与变法主张结合起来,这在封建主义的“祖宗之法”上开了一刀,在学习西方,通向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洋务派中出现了要求政治改革,主张君主立宪的人。如郭嵩焘在1875年时提出“令沿海商人广开机器局”的倡议,提出西方各国富强的根本,在于“朝廷政教”。(14)可见,从仿造坚船利炮、师法工商技艺到要求政治改革,表明一部分洋务派对西方长技的认识已在不断深化。在此思想的启示下,19世纪80―90年代,中国出现了早期维新派,开始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如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提倡设议院,从更深层的政治制度方面从事改革。

因此说洋务运动不仅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同时还启迪了人们去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由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当时国内外的环境决定了其只能畸形发展,洋务运动不可能独立完成中国近代化的任务。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颇多争议的史学课题。本文的论述意在强调,洋务运动是以近代工业化为主体的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应是不争的事实。这样说并没有否认这第一步跨得并不好,也没有否认洋务派的决策思路与内部分歧对这一历史进程的负面影响,更没有否认它的不彻底性和滞缓落后性。

注释:

(1)《列宁全集》,第2卷第150页。

(2)《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第10页。

(3)曾国藩《覆陈购买外洋船炮折》见之于翦伯赞、郑天挺主编的《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第343页。

(4)《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第10页。

(5)《李文中公全书・奏稿》卷39第32--33页。

(6)(7)(8)《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翦伯赞、郑天挺主编)近代部分上册第358--359、348、358―359页。

(9)《洋务运动》第六册第10页。

(10)郑观应《禀北洋通商李傅相为织布局请给独造权限并免子口税事》《后编》卷七。

(1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变法》第三册第224页。

(12)容闳《西学东渐记》。

(13)《拟选陪颖子弟出洋艺疏》《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30。

(14)洋务运动,第1册:14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字范文

[摘要]西藏本民族的服饰特色得以保留主要原因是取材自然,源于生活,符合藏族劳动人民的生产劳作方式,简要对藏族聚集地区的服饰进行描述。

[关键词]西藏;服饰;特征。

服饰是承载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及审美内涵。藏族服饰,从头到脚一应俱全,主要有动物皮、氆氇制作的僧俗帽类,藏袍、袍裙、长布衫、皮毛坎肩、围裙,衬衣,僧装,帮典还有传统藏靴。藏族不论男女极喜爱穿金戴银,佩饰就地取材,常用红珊瑚、绿松石、玛瑙、翡翠蜜蜡镶嵌点缀,给人厚重古朴的质感。衣领、袖口、饰物图案花纹丰富特征明显,辨识度极高。

近代前期藏族服饰样式变化不大,基本沿袭甘丹颇章时期的传统。根据藏族主要的分布地区,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区域。

一、卫藏服饰。

城镇居民服饰,平民男子以长袖装为主,襟大、袖长,用料为氆氇。内穿棉布衬衫,脚穿牛皮底的藏靴,靴面用借植或平绒。夏天戴毡制礼帽,冬天戴橙植或狐皮帽。平民女子夏装为斜玛、稽毽质的无袖长袍,内穿粗布衫,冬装穿里子为羔皮或夹棉的藏袍,外套棉布罩,腰束帮典。戴次仁金果帽,靴子用氆氇制成。

牧区服饰,主要指阿里高寒地区。男子以长袖皮袍为主,襟、袖和底边镶上黑色平绒、灯芯绒和毛呢,女子藏袍以着皮袍为主,在板皮外边镶上五彩的帮典料,然后用紅、蓝、绿等颜色作花纹,在襟、袖口和底边镶上黑色羊绒、灯芯绒或毛呢,增加服饰的色彩感和立体感。黑氆氇的藏袍,肩披绸缎为面料水獭皮镶边的披肩,藏语称“甲不力”。

二、康区服饰。

康区包括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西藏的昌都,青海的玉树地区。史上称康巴为“人域”,人杰地灵,风景秀美。一年之内的民族节日盛会很多,藏历年、金马节、迎秋节,每逢节日,康巴汉子、姑娘着盛装欢庆。

农区藏袍大襟、宽腰、长袖、无扣。注重色彩的艳丽明快。男子藏袍以挂金丝缎或毛呢等为面料,下摆、襟、袖等处镶宽大的水獭、豹、虎等珍贵兽皮,白色衬衫外,穿锦缎袄褂夏装与冬装基本相同,只是冬天里子加羔皮,夏天为单层,脚穿钩鼻厚底藏靴,显得粗犷刹悍。康区女子服饰有较大的差异,玉树、昌都、甘孜等地的女子藏袍制作极为考究,多用织锦缎、毛料为面子,边镶一尺余宽的黑白相配的水獭皮,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对比感。稻城等地女子盛装,以五颜六色的花错植制成的百褶连衣裙,左右胸襟处镶以红、黄、绿、藏青、金丝绒三角形,双袖肘处镶红布,袖边镶绿布,背部镶绣吉祥图案“公热”,裙边镶红色,色彩鲜丽,装饰性极强。

牧区由于多在高寒地带,男女均以厚重的皮板老羊皮、羔羊皮为袍,上饰线条宽大的五色布、呢料条纹或其他宗教图纹。气候稍温暖的地方夏季以轻、薄的面料里加羔皮,或穿错植袍。早期穿光板老羊皮裤子,冬天毛朝里,夏天毛朝外,脚穿厚底藏靴,腰际横插长刀或铁棍(以防狗),火镰、后腰吊小刀。女子不佩长刀,在前腰佩吊小刀、针线盒、奶钩、银链等,服饰基本形状与玉树农区相似。

康区的丹巴县太平桥的上宅垄、下宅垄和半扇门一带,至今留着清代遗留下来的古老服饰,每逢重大节庆日,妇女们都会穿上先人留下来的盛装歌舞。可能是古老的清代服装珍品在社会上流行的唯一一处地域。

三、安多服饰。

农区妇女多选锦缎为袍面,白羊羔皮作里皮,纯黑、紫青、墨绿、碧蓝、咖啡等色为上乘。袍边、袖口常用橙、黄、绿、蓝、靛五色氆氇镶成一寸宽的花边,犹如彩虹叠绕,色彩明快艳丽。戴白毡高尖帽,帽尖高约一尺,沿圆缀以黑色布边。还有一种棉边帽,俗称“四片瓦”,是用细棉制作的圆顶小帽,镶满了金银丝织锦花条。靴子由氆氇制成,靴头、靴帮都用不同色线装饰,在色线中又夹杂着十字纹作为装饰,不同的色块区划分单元,图案十分耐看。

西藏的服饰之所以与内地的服饰有很大差异,最根本的原因是西藏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方式和基本政治结构不同,我们还需要联系藏民族的文化和其基本精神的影响。藏族人民的服饰一开始便与大自然有密切联系,制服材料取之于自然,用青稞染色,皮毛,羊皮袍,藏地昼夜温差大,牧区风大寒冷,服饰整体厚重。避免了服饰与宗教一体化的僵局,同时一味地突出自然属性,使其服饰长期停留在原始状态上。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苏丽英,山西省原平市人,目前就读于西藏大学。

[作者单位]。

西藏大学。

中国近代史纲要字论文

摘要:近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从左宗收复新疆,胡雪岩与洋斗商,到张謇实业救国,康梁戊戌变法,六君子横刀向天笑,再到黄兴雨花台起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求共和真理之路漫漫,却演绎出一系列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决定历史的是人,是那个时代的人,是一批用热血与精神相交织的人。

前言: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但从救亡图存的角度说是一部人物史。本文从各阶层角度分析近代人物为何纷纷涌现的原因,又从整体以及历史渊源方面分析近代人物源源不断涌现的规律。从晚清到辛亥,人物构成了近代那独一无二的旋律,他们的出现对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关键字:鸦片战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革命;爱国主义。

纵观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人的不屈精神与爱国主义演变成救亡图存的原动力,同时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各阶级亦怀投机主义,对纷争乱世产生雄霸天下的想法。

时代造就英雄,也逼我中国人自立自强。

从晚清开始,鸦片战争一下子敲醒了那些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于是他们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如林则徐虎门销烟为的是强健国民素质,维护国家长远,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为的是开启民智,而洋务运动则为富国强兵,但也有增强自身在朝威望。这其中既有士大夫精神,也有中国人爱国主义,自强自立之道。可以说是时代危机感促使先进人士投身救亡图存中,也催生了一批仁人志士。但由于封建势力依旧强大,近代化初露端倪,以致运动革新屡遭失败,也为乱世枭雄的出世埋下了伏笔。

晚晴社会动荡,税收苛刻,加上体制死板,科举制度依旧存在,小农经济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加上西方思想的传播,激发了一些底层知识分子的救国思想,于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从白莲教,太平军起义,到捻军起义皆系晚清体制腐败,民不聊生。如洪秀全因科举屡次不中,却以一本基督教小册子而转变思想,为天下耕者有其田而激起奋斗之志。而石达开自小看到民不聊生的困局,于是决定起义而救天下于水火中。农民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使最广大的中国人民更加觉醒,为后来革命人物的出现创造先决性条件。

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毕竟有其局限性。思想的狭隘性,各阶级及各派的矛盾以致太平天国内部的分裂,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重重,如胡雪岩系左宗棠一派,而盛宣怀系李鸿章一派,两者互斗,加之面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而束手无策,从而导致胡破产的悲剧。这就迫使资产阶级出世以再救中国。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外来资本主义的入侵激发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而政府对民间设厂的放松,近代教育的发展,西方民主自由科学思想的进一步传播,甲午中日战争又一次敲响了地主阶级无能的警钟,资产阶级维新派率先登上了英雄的舞台。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运动到百日维新,其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爱国的进步思想,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如康有为经过学习,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的腐败,使年轻的他胸中燃起了救国之火;西方的强盛,使他立志要向西方学习,借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梁启超更如是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接着,谭嗣同等人又在南方创立湘报,文化传媒有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思想先进的中国人,使之为国家自强民主而奋斗。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而改良派的失败,使资产阶级内部不断反思,亦促使革命派大展手脚。一时间革命人物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天下,黄兴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并贯彻实行。孙中山先生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而辛亥革命一声炮响更是催生出一系列将思想解放的革命壮士,为近代后期的人物传播了民主思想的火种。

但改良派以及旧势力亦投机革命,局势的复杂性使各方人物辈出,而三座大山的存在,亦使那个时代容易将能臣变为奸雄。如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期军阀混战。而对革命后未来的憧憬也使革命人士不断坚定信念,为之前行。如蔡锷舍荣华富贵而投身于护法战争。一时之变却造就了不同人生,乱世,亦是个人理想可以迸出火花的时代,更是天下理想成为朝阳的时代。

正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以往那种向往自由的思想如洪水泄了闸般涌流而出。思想改变人,意识的能动性促使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企业家,政治家以及社会各阶层知识分子各言自我观点。陈独秀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使新青年变为一方平台,蔡元培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使北大成为一方阵地,鲁迅更是剖析中国人性,揭露黑暗,促使中国人更加认知自我。而优秀思想对人的巨大影响性,催生出更多的仁人志士去救亡图存。

爱国主义始终是救亡图存的核心动力。自古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当代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无不体现人物舍不开救国,救国离不开人物。而近代则是爱国主义从古向今过度的一个时代,爱国从忠于民族到真正忠于天下,不断认识世界,革新思想,抵抗外侮,不断有近代人为大我舍小我,成为不朽的灵魂,而这种灵魂又影响下一代人再去抛头颅撒热血,以致近代爱国人士源源不绝。

越是束缚人性的社会,越能激发人的潜在的自由思想。如乌托邦主义就是中世纪阴霾散去后方才绽放光芒。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也希望建立一个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理想社会。为此理想社会,受千年封建压迫的中国在近代不断出现为此奋斗的仁人志士。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近代国家变革具有阶级派别递进性,类似于达尔文进化论,地主阶级腐败,农民阶级落后,继而资产阶级改良派成为变革国家的主导,而其局限性又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国家的原因之一,而资产阶级亦有其局限性与软弱性,这就需要无产阶级去将革命进行到底。这种阶级递进性不断催生出一系列仁人志士,同时在递进的过程中又有不少枭雄诞生,但在中国统一的大局中,他们毕竟只是昙花一现。

乱世促使救世人才的爆发性增长。自古以来,乱世是人才最多的时代,百家争鸣产生于先秦,东汉末年却英雄辈出,魏晋南北朝三教九流各放异彩,而近代则不断出现救亡图存的仁人志士,割据一方的军阀枭雄,影响当代的革命领袖。近代的确是一个面临内忧外患的乱世,而各阶层人物各有生存之道,也各有治世与乱世的独到思想,于是焉,各方人物各显神通。

近代是古中国文化与先进西方文明相冲击的时代,儒学中尊重儒士的风气依旧存在,于是便有章太炎敢摇扇坠怒骂袁世凯,梁启超敢入军营行谈判。中华文化中重文轻武的礼节依旧存在,这种传统风气是促使仁人志士不断出现的原因之一。

总结。

时代造就人物,而历史根性亦为造就人物奠定基础。人物辈出的时代定有规律,这种规律在今天人有借鉴之处。而纵观近代史,感慨那些人物,但无论是英雄还是枭雄,他们的出世则需时代的惊天一变。近代史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历史,诸多仁人志士,人杰枭雄因这个时代而绽放光芒。正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代的发展,以及历史的影响决定了他们的非凡。

参考文献。

【1】《中国的品格》楼宇烈著。

【2】《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美】杜赞奇著。

【3】《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英】方德万著。

【5】《中华民国史史料》季啸风、沈友兰主著。

【6】《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萧致治著。

【8】《民国人物列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9】《寻辛亥革命之路》刘建强罗歆宏著。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你们好!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一建党节,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各位优秀的党员汇聚一团,庆祝中国共产党97周岁的生日。

首先,我谨代表向各位劳动在各条战线上的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同时也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各个单位和优秀个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回忆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97年的光辉历程,在这97年的风风雨雨中,我们经受住了来自外来世界的考验,维护了祖国的和平和主权。在这97年的人事变动中,我们坚持着最初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联合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家园!这是坎坷的92年,这也是辉煌的97年!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和“中国梦”的提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途中又增加了两盏明亮的指引航灯。我们的计划要有大局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的工作要更加细化,让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各处的成就拧成一股绳,这样才能更快实现“中国梦”,并使之更加牢固。

在这里,我回顾这一年来我们的工作,感觉既欣慰又惭愧。

首先,一年来,党委带领着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xx”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在“中国梦”蓝图的指引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全镇各族人民思想认识得到了统一和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发展了一批有觉悟、有潜质的年轻党员,为我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强了我党的生命力和生机。

其次,市党委在抓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同时,也绝没有放松基层组织的建设。

我们不仅坚持以党建目标管理为龙头,带领着农牧民全面奔小康,而且以村级党支部“五好建设”为基础,狠抓落实,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双带”作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我党的战斗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再次,市党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抗震捐款、实施“两基”工程,扶贫帮困,使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各族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显著增强,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不过,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要实现“中国梦”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我们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任务和重要的责任。为此,我特别点出这样几个建议,希望能与诸位共勉:

第一,进一步加深对党的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全面了解十九大思想和精髓,发挥榜样的作用。

作为党员一定要自律自戒,做人民群众的表率,一定要以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学在前面,用在前面。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同务实肯干的作风相结合。

远大的目标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实现,因此,我在此希望同志们能够保持住现有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做出更高的要求,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遗余力。

第三,做好群众工作,执政为民。

无论想问题办事情,都心系群众,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指导个人行为的标准。同时,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意见,彼此促进,为建设更好的城市而努力!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