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进行回顾和思考,并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体会的过程。心得体会范文6:我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实践能够帮助我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和理解。

教育方法研究心得体会

教育方法是指在教育实践中采用的一种系统的教学行为方式和方法体系。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教育方法的研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逐渐感受到了教育方法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在教育方法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教育方法是教学的灵魂。

教育方法是教学的灵魂。教育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教育实践中,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学效果必然不同。因此,教育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研究教育方法,我发现教育方法的选择与学生的特点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育方法研究需要不断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教育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过时的教育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也无法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在教育方法研究中始终秉持着创新的理念。我会关注教育前沿的理论、新的教育技术和国内外的教育改革经验,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方法研究需要结合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发现教育方法的作用和效果。个人的研究成果需要在实际教学中验证和应用。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积极尝试和应用新的教育方法,并记录下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教学成果。通过实践和反思,我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方法研究需要合作。在教育方法研究的过程中,我不仅会与同事们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育方法的应用经验,还会与学校的专家、教授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通过合作,我可以获取来自不同角度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断丰富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研究。同时,合作也能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使教育方法研究更具有深度和广度。

教育方法研究使我不断成长。通过不断地研究教育方法,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技能,也丰富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和知识储备。同时,教育方法研究也增强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和热爱。我深深地体会到,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我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体验和学习成果,也可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结:教育方法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它需要我们保持持续的热情和耐心,同时也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通过教育方法研究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优质教育。这是我在教育方法研究中得到的重要体会和认识。

汉字教学方法研究1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创造,它把字形同字义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起来,书写时以形表意,认读时见形知意。

从汉字的造字原理来看,汉字是由笔画和部件构成的。一定的部件结构又是以一定的构件法则为背景,带有一定的意念色彩。汉字教学若能通过对汉字造字法的直观分析,运用联想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教会学生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对字形分析综合,把识字的过程变为思维活动的过程,把识字学习纳入智力训练的轨道。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整体为局部,充分利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直观具体想象的特点,发挥无意注意的暗示作用,扬长避短,可以使儿童心理发展与汉字特点间的矛盾迎刃而解。因而,汉字教学要讲究教学方法。

2.了解汉字、汉字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汉字就是记录汉语书写符号的文字。而要了解汉语言,就必须学习汉字。在学习汉字的同时,要先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得过程。汉字起源的时间,大约是在甲骨出土以后。据史书上的记载,认为汉字起源于距今约有四千五百年左右的黄帝时代,而甲骨文的应用时间大约是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后期。古时的人们在还没有发明甲骨文的时候,是以结绳记事来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记录。后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智慧也趋于完善,为了应付较为繁荣的事务,结绳记事已不敷使用。于是,人们就把一些事画成一种符号刻在龟背或兽骨上,而这些象形的符号不是用作图饰而是一种标志符号。渐渐地经过漫长的时间,就初步形成了汉字的规模。所以说汉字是起源于图画,而又由图画发展演变为文字的。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不仅在造字的方法上、字体的结构上,还有字音、字意、字量等许多方面,皆取得很大的成就。汉字在演变历史上,大体是由甲骨文而金文、大篆、六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体、草书、行书为发展顺序的。

3.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文字之一,但汉字不能表音,因而给学习汉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汉语拼音它为汉字注音,避免了传统的直音法,反切法乃至注音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很多缺点,帮助读准字音,学好普通话,教师在字音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这一注音工具,提高识字效率。在和学生的接触交谈中,始终用标准的普通话跟学生交流,来巩固学习的成果并为以后的教学内容做个铺垫。

4.运用多种方法掌握字形4.1利用媒体,直观教学识记字形。

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强化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一些象形字的教学时,这些字对物的某一部分进行勾勒,这些字都是按实物演变而来的,在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汉字演变过程来帮助学生认识象形字。在进行“山”的教学中,我先在电脑屏幕上出现一座山,然后利用电脑软件制作技术,把这座山逐步演变成汉字“山”,学生在看的过程中知道了汉字“山”的笔画位置,而同时如此直观的演示,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4.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比较,识记字形。

由于汉字中更多的是形声字,它突破了汉字只表意的局限,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成符号,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表示意义,一个表示声音,合起来构成新字。很多时候改变形旁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字,而汉字自行有可以拆开,又可以拼组,一般有部首和部件两部分组成。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笔画和部首后,利用对比,可以较快掌握其它形状相近的字。如:由“工”而到“江”“缸”到“红”,通过比较形旁,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字形。又如“喝”和“渴”,通过比较形旁记住字形。4.3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把汉字字形的记忆编写成顺口溜等,可使学生产生深厚的兴趣,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的积极性。如:在识记“太”时,教学生读“大字里头多一点”,在识记“坐”时,教学生“两个小人背靠背坐在土字上”。5.创设情境进行字义教学5.1运用教具理解字义。

在低年级字义教学中,教师要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通过具体形象帮助学生认识事物。例如,学生没有见过“竹笋”,我们可以让学生看实物,了解字义。学生没有见过“雪”,可以通过看图或看录像来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准确地了解了字义,也扩展了知识面。5.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如,理解“朦胧”,可以启发学生说说在雾中看景物的感觉;教“开心”一词,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每当自己玩得非常高兴时的心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字词的意思,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3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也、很、还、更”等字义很抽象,学生难理解,教师用语言也不易表述清楚。如将它们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便可以化难为易。汉字具有一字多义的特点,如,“深”的基本意思是指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大。而“夜深了”里的“深”指时间长久;“深蓝色”中的“深”是说颜色浓;“这句话的意思太深了,所以孩子不理解”中的“深”指深奥、难懂。遇到多义字,就要把它放到语言环境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义。5.4借助演示动作理解字义。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来理解字词的意思。如学“搓、捧、掰”时,可以让学生做一做表示字义的动作;学“神气”一词,可以演示神气的表情等。6教授方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6.1培养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姿势。

6.2激发兴趣,教给学生快乐地写字。

写字是一种枯燥的学习,要使学生乐于写字,就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可以这样做:(1).讲故事。我经常根据学生崇拜名人、喜欢名人的心理,收集古今书法大师少年时代练字的传说和故事,讲给他们听,激发了学生热爱写字的情感。(2).看趣图。古代的象形文字就好像是一个个有趣的图画,如画出三条波浪、一只眼睛等,学生经过观察能很快分析出是“水”、“目”这类字。学生通过比较了解了古今字的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分析、观察能力。(3).善激励。每次作业面批时,我都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的红星,学期末评出星级作业,并给予奖励。平时,每节写字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每个单元都有一次写字比赛。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小学生写字也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当学生产生疲劳、烦躁的情绪时,我适时地放些舒缓悠扬的轻音乐,使学生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练习中,使他们始终有一种饱满的情绪,避免了习字的单调乏味。

7.总结。

综上所述,汉字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必须遵循规律,否则要走弯路。汉字教学又是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而更新的方法,则需要我们去发现和创造。让我们一起努力,开拓汉字教学的未来。

科研方法研究报告心得体会

科研方法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对于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科学界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最近,我在进行一项科研项目时深入研究了科研方法,通过撰写研究报告,我对科研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在进行科研方法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好的研究方法是确保科研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首先,明确研究目标是开始研究之前的关键步骤。我意识到明确的研究目标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组织研究过程,并确保我所做的实验和数据分析与研究目标一致。其次,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是取得良好研究成果的保证。有一个好的研究计划能够帮助我分配时间和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另一个我在科研方法研究中得到的重要体会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科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据的质量和分析方法将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了收集高质量的数据,我首先确保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包括样本的选择、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数据采集的方法等。其次,我注意到数据分析应该根据研究问题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我深入学习了不同的统计方法,并选择了适用于我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正确选择和使用统计方法,我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数据,并得出可靠的研究结论。

此外,科研方法的研究还使我明白了科研过程中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一方面,与他人的交流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科研方法的理论知识。我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和讨论会,与其他研究者交流分享经验和思路。另一方面,与他人的合作也能够相互促进研究的进展。我的研究课题需要进行大量实验和数据分析,与同事的合作使我能够更高效地完成这些工作。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不仅促进了我自身的成长,也为整个研究团队的进步贡献了力量。

最后,我在科研方法研究中体会到了科研的持之以恒和不断学习的重要性。科研方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领域,新的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而且科研项目本身也会面临各种挑战。因此,作为一个研究者,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科研方法的知识,并持之以恒地投入研究工作。我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参加学术会议和持续的实践,努力保持自己在科研方法领域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科研方法研究报告的撰写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科研方法的机会。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科研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研究成果的影响。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研究目标的明确、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以及持之以恒和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科研方法,为科学界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水果保鲜方法研究心得体会

水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在有些季节,市场上的水果供应薄弱,价格较贵。因此,为了保持水果的新鲜和营养,我们需要了解水果保鲜方法,以充分利用已购买的水果。近来,我研究了一些水果保鲜的各种方法,并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巧。

第二段:制定水果购买计划。

要保证水果新鲜,首先要制定一个水果购买计划。计划包括水果的种类、数量、购买时间以及保鲜的方法。在购买水果时,要优先选择成熟度合适、没有明显伤痕和淀粉质含量低的水果。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这样的水果的品质更好,寿命更长。此外,购买前请检查水果的新鲜程度,以确保不会在家庭使用时出现问题。

第三段:选择最适合的保鲜方式。

为了保持水果的新鲜,有许多方法可以选择,例如储存于冰箱中,封装保存,制作酸类饮料,烘干,速冻等。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例如,苹果可以在冰箱的高湿度区域储存,橙子则是最好在30°C左右的室温下存放,在纸袋或盒子中保持干燥。此外,对于容易变质的香蕉和草莓,最好是在室温下放置,并尽快食用,以避免水果腐烂或变质。

第四段:采用一些小技巧。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保存水果。例如,储存新鲜水果的最基本方法是它应该在储存之前清洗干净。此外,可以使用一些专用工具,如保鲜盒、保鲜膜、食品真空机、黄瓜腌制器等来延长水果的新鲜期。对于一些需要削皮的水果,如芒果和木瓜,削皮后应在冰箱中储存威力会更佳。应尽可能避免将不同类型的水果混合在一起,因为一些水果会放出乙烯,这会导致其它水果过早腐烂变质。

第五段: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水果在质量和寿命方面的变化。购买时要选择新鲜水果,并采用合适的保鲜方法。此外,为了让我们的食品保持新鲜,不渗透和耐腐清洗工具以及知识技巧和小常识都是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不同种类的水果,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存储水果,并通过预防措施来节约开支。总之,充分利用保鲜方法,可以长时间保存水果,让我们能够享受这些美味的食品。

水果保鲜方法研究心得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已成为人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在购买水果之后,如何保鲜就成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实践尝试和借鉴他人的方法,总结出了几种较为有效的水果保鲜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心得的总结。

一、适当的温度。

针对不同种类的水果,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一点是要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及喜好温度。例如,大多数水果的推荐保存温度在4°C至12°C之间。但是莓类水果因其细皮嫩肉、较容易变质,所以推荐保存在1°C至3°C的低温环境中。而对于热带水果,如菠萝、芒果等,因其喜欢高温多湿的环境,保存时可将它们放置在环境温度在10°C至13°C,湿度在80%至85%的冰箱中以提高保鲜效果。

二、分类保存。

除了了解不同种类水果的喜好温度,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水果的分类保存。不同种类的水果之间宜分开保存,避免放在同一个容器或盘子中,以免交叉污染和使它们相互影响。例如,苹果、梨、桃子等含有乙烯气体的水果,不宜与香蕉、荔枝、葡萄等散发出相同气味的水果放在一起,以防止它们的熟化速度加快,加速变质。

三、选择合适的包装。

水果的包装也是保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软皮水果,如草莓、樱桃等,要选择透气性好、防摩擦、不易变形的包装搭配,例如保鲜膜、纸巾、竹篮等。硬皮类水果,如橙、柚子等,可以选择薄膜袋或网袋进行保鲜,这样可以避免水果在搬运中摩擦变形,又可以在透气性好的条件下减缓氧气的进入和水分的蒸发,从而延长其保鲜期。

四、对水果进行预处理。

针对不同的水果,预处理方法也不同。例如,柑橘类水果最好在正常温度下保存,但对于可能已经受损的柑橘,可以将它们浸泡在盐水中进行清洗消毒,除去对其保鲜不利的细菌和病毒。而对于水分含量较高的水果,如西瓜、菠萝等,须将其肉切成适当的大小后,放入密封袋中,再放入冰箱中保存,可以减缓水分的蒸发,延长果肉口感的持久时间。

五、及时食用。

最后,及时食用也是水果保鲜的重要环节。即使采取了各种科学的保鲜措施,也需要在保质期限的情况下及时食用,以充分发挥水果的营养价值和美味味道。在食用之前,也可以通过淋一些柠檬汁或凉开水等方式,将水果的外层进行消毒处理,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总之,保鲜水果要注意温度、分类、包装、预处理和及时食用等因素,并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水果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保鲜措施。保鲜水果不仅可以节省资源,还有益于人们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它能让人享受到新鲜美味的水果所带来的美好感受。

汉字教学方法研究1

从汉字的造字原理来看,汉字是由笔画和部件构成的。一定的部件结构又是以一定的构件法则为背景,带有一定的意念色彩。汉字教学若能通过对汉字造字法的直观分析,运用联想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教会学生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对字形分析综合,把识字的过程变为思维活动的过程,把识字学习纳入智力训练的轨道。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整体为局部,充分利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直观具体想象的特点,发挥无意注意的暗示作用,扬长避短,可以使儿童心理发展与汉字特点间的矛盾迎刃而解。因此,在汉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大量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根据孩子们的特性,让教学更生动、活泼。

一、了解汉字、汉字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古时在人们还没有发明文字的时候,就以结绳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事。随着人类的进步,结绳记事已经不能满足日渐繁荣的事务。于是,聪明的人们就试着把一些事物画成一种符号,刻在龟背兽甲上。殷商的甲骨文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变,终于初步形成了汉字的规模。自从有了汉字,人们就能用汉字记录大量的信息,而别人也能从这些记录中了解到无限宽广的知识。而了解这些记录的前提,就是我们必须要识字。

汉字就是记录汉语书写符号的文字。而要了解汉语言,就必须学习汉字。在学习汉字的同时,要先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得过程。汉字起源的时间,大约是在甲骨出土以后。据史书上的记载,认为汉字起源于距今约有四千五百年左右的黄帝时代,而甲骨文的应用时间大约是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后期。古时的人们在还没有发明甲骨文的时候,是以结绳记事来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记录。后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智慧也趋于完善,为了应付较为繁荣的事务,结绳记事已不敷使用。于是,人们就把一些事画成一种符号刻在龟背或兽骨上,而这些象形的符号不是用作图饰而是一种标志符号。渐渐地经过漫长的时间,就初步形成了汉字的规模。所以说汉字是起源于图画,而又由图画发展演变为文字的。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不仅在造字的方法上、字体的结构上,还有字音、字意、字量等许多方面,皆取得很大的成就。汉字在演变历史上,大体是由甲骨文而金文、大篆、六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体、草书、行书为发展顺序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汉字识字教学研究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新阶段。学者们对其看法及研究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其总结,大致上有以下三种研究:

1、从汉字本身特点出发进行了探讨: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结构单位,以形表意是汉字的根本特点,关于这一点,吕叔湘先早就指出。根据这一点,戴汝潜先生(《汉字教与学》主编)认为各种汉字识字教学法都有其各自不同特点的出发点和逻辑体系,尽管存在些差异,但是这些汉字识字教学法没有哪一种不是以汉字自身的文字学、语音学规律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即万变不离其宗。所以,有一些学者是对汉字起源、性质、历史演变规律等汉字本体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总结出相应的汉字识字教学方法。例如谢锡金学者在《汉字教与学》一书中提出针对文字特征的识字法--部件识字法、注音识字法、字理识字法、韵语识字法等。黄宇鸿学者在《古代汉字教学方法探索》一书中归纳出三种方法:先识字后读书法、六书析字法、归类识字法。再如霍玉生先生在《传统“六书”说用于小学识字教学的理论探讨》一文中指出,以许慎的“六书”理论为知道,根据汉字以形表意的根本特点来教学汉字,是一种科学的汉字识字教学方法,是目前走出小学汉字识字教学困境的重要途径。

2、有的学者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进行试验,然后得出相关结论。例如“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识字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学生进行实验——坚持寓识字于读写之中,采取“边读书,边识字”的作法——这项试验,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与努力,最终取得了明显的教学结果。再如江新学者在《“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汉字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中,是以两组识字水平相同的留学生为实验对象的,分别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经过3个月的教学实践,结果显示,“认写分流、多认少写”这一组的效果更好。潘先军学者的《对外汉字教学与小学识字教学》、马明艳学者的《初级阶段非汉字圈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赵明德学者的《对外汉语教学改革探索》等等。

3、汉字的教学分为基础汉字教学和对外汉字教学,加上近年来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逐渐增加,对外汉字教学也逐步成为重点,所以有些学者将对汉字的教学方法研究成果重点应用到对外汉字教学上,通过观察、试验,总结出适合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例如万业馨学者的《略论形声字声旁与对外汉字教学》、梁彦民学者的《汉字部件区别特征与对外汉字教学》、崔永华学者的《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石传良和罗音合著的《理据识字法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方法》、迟安然的《“六书”理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等等。

但是,这些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有的是对汉字本体研究不足,有的理论研究存在缺陷,亟待完善。

汉字教学的任务是,以汉字的音、形、义的构成特点和规律为教学的内容,帮助学习者获得认读和书写的技能。

学习汉字被认为是学习汉语的最大难点。因为汉字与西方文字性质不一样。首先汉字是汉语书写形式的方块字,由笔画组成,难写难记,不同于西方的字母文字。其次,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具有以形表意的特征,字音和字形、字义之间的联系不是很明显;西方文字是表音文字,文字直接记录语音,易学易记。汉字具有这样的性质,使得小学生在认读和书写上有较大的难处。谢锡金学者在他的《综合高效识字法》一书中也提到过学习汉字存在的“三多三难”的问题,即“字多难记,形多难写,音多难读”。这三个问题就使小学生以及汉语零基础留学生学习汉字认读、书写、应用的周期延长,进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识字教学的难度。

四、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文字之一,但汉字不能表音,因而给学习汉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汉语拼音它为汉字注音,避免了传统的直音法,反切法乃至注音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很多缺点,帮助读准字音,学好普通话,教师在字音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这一注音工具,提高识字效率。在和学生的接触交谈中,始终用标准的普通话跟学生交流,来巩固学习的成果并为以后的教学内容做个铺垫。

汉字的用途不仅在于记录,也是实践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汉字教学时,准确的发音也是学好汉字的关键。汉字很英文不同,有的汉字虽然能从字形上会懂它的意,却不能从字面上直接看出发音。所以从一年级开始,我们首先就是教会学生汉语拼音。反复的跟读带读拼音音节,逐步纠正一些错误的发音。当学生学会了汉语拼音,学生就能通过查看字典、阅读带拼音的书刊自主的学习汉字,为学生学习汉字扩宽渠道。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和学生用普通话交流,有利于学生进行发音的练习,也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教师能在发现错误时及时纠正。

五、发挥想象,趣味教学。

我们的汉字有一个特点,有部分的形声字。它突破了汉字知表意的局限,由一边的形旁表意义,一边的声旁表示声音,合起来构成新字。有时候改变一个形旁就变成另外一个字了。因此,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笔画和部首后,将形声字进行归类比较,运用联想。如:“扁”,“编织”的时候我们要用丝带来织,所以“编”是“绞丝旁”;“走遍”大地的“遍”要用脚走,所以用“走之底”。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能清晰的区分这几个字了,更方便于记忆。

除了形声,汉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形象。古人根据事物的形态创造出汉字,今天我们也可以通过汉字演变的过程来帮助学生记忆汉字。教学“山”字,三竖就像山峰一样,教师可以通过搜索一些象形文字的图片,先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字,再由象形文字转化到现代文字来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的讨论猜字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对于一些字形较复杂的汉字,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共同创造适合学生自己的记忆方法,如教学“坐”,我们可以看成“两个人坐在土地上”;教学“德”,可以和学生一起编个顺口溜“十四个人一条心就是德”等等。

六.运用多种方法掌握字形。

(一)利用媒体,直观教学识记字形。

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强化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一些象形字的教学时,这些字对物的某一部分进行勾勒,这些字都是按实物演变而来的,在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汉字演变过程来帮助学生认识象形字。在进行“山”的教学中,我先在电脑屏幕上出现一座山,然后利用电脑软件制作技术,把这座山逐步演变成汉字“山”,学生在看的过程中知道了汉字“山”的笔画位置,而同时如此直观的演示,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二)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比较,识记字形。

由于汉字中更多的是形声字,它突破了汉字只表意的局限,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成符号,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表示意义,一个表示声音,合起来构成新字。很多时候改变形旁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字,而汉字自行有可以拆开,又可以拼组,一般有部首和部件两部分组成。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笔画和部首后,利用对比,可以较快掌握其它形状相近的字。如:由“工”而到“江”“缸”到“红”,通过比较形旁,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字形。又如“喝”和“渴”,通过比较形旁记住字形。

(三)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把汉字字形的记忆编写成顺口溜等,可使学生产生深厚的兴趣,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的积极性。如:在识记“太”时,教学生读“大字里头多一点”,在识记“坐”时,教学生“两个小人背靠背坐在土字上”。

七、创设情境进行字义教学。

(一)运用教具理解字义。

在低年级字义教学中,教师要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通过具体形象帮助学生认识事物。例如,学生没有见过“竹笋”,我们可以让学生看实物,了解字义。学生没有见过“雪”,可以通过看图或看录像来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准确地了解了字义,也扩展了知识面。

(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如,理解“朦胧”,可以启发学生说说在雾中看景物的感觉;教“开心”一词,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每当自己玩得非常高兴时的心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字词的意思,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也、很、还、更”等字义很抽象,学生难理解,教师用语言也不易表述清楚。如将它们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便可以化难为易。汉字具有一字多义的特点,如,“深”的基本意思是指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大。而“夜深了”里的“深”指时间长久;“深蓝色”中的“深”是说颜色浓;“这句话的意思太深了,所以孩子不理解”中的“深”指深奥、难懂。遇到多义字,就要把它放到语言环境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义。

(四)借助演示动作理解字义。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来理解字词的意思。如学“搓、捧、掰”时,可以让学生做一做表示字义的动作;学“神气”一词,可以演示神气的表情等。

八、教授方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一)培养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姿势。

(二)激发兴趣,教给学生快乐地写字。

写字是一种枯燥的学习,要使学生乐于写字,就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可以这样做:1.讲故事。我经常根据学生崇拜名人、喜欢名人的心理,收集古今书法大师少年时代练字的传说和故事,讲给他们听,激发了学生热爱写字的情感。2.看趣图。古代的象形文字就好像是一个个有趣的图画,如画出三条波浪、一只眼睛等,学生经过观察能很快分析出是“水”、“目”这类字。学生通过比较了解了古今字的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分析、观察能力。

(三)善激励。

每次作业面批时,我都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的红星,学期末评出星级作业,并给予奖励。平时,每节写字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每个单元都有一次写字比赛。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小学生写字也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当学生产生疲劳、烦躁的情绪时,我适时地放些舒缓悠扬的轻音乐,使学生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练习中,使他们始终有一种饱满的情绪,避免了习字的单调乏味。

九、经验与不足。

经验,了解教授对象特点: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年龄、心里接受能力等特点,运用不同的汉字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汉字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必须遵循规律,否则要走弯路。汉字教学又是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而更新的方法,则需要我们去发现和创造。让我们一起努力,开拓汉字教学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戴汝潜、谢锡金.《汉字教与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2]黄宇鸿.古代汉语教学方法探索[j].广西社会科学2004(8)。

[3]江新.“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汉字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7(2)[4]潘先军.对外汉字教学与小学识字教学[j].汉字文化1999(2)[5]马明艳.初级阶段非汉字圈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6]赵明德.对外汉字教学改革探索[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7]万业馨.略论形声字声旁与对外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0(1)[8]梁彦民.汉字部件区别特征与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9]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7(3)。

《设计素描》教学方法研究

我们知道:

毕加索的〈〈牛〉〉系列变体,由开始的写实形变化到最后的几条线,仍然是牛的符号般的表达。蒙德里安的〈〈树〉〉也好似平面化的简化,但是却更加注意枝条形成的节奏张力以及对负形空间的均衡切割。这就不在是树的简化描写,而转向画面的结构表现,从而引发了他的有关苹果树的系列作品。

设计素描是结构性,分析性的。-----瓶罐解析:结构素描是认识事物外在与内部结构的基本方式。解剖结构,几何结构,团块结构,骨架结构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现象的认知。但是对结构的认识与表现并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瓶罐上,它对我们来说远远不够,还应当扩展到瓶罐之间的结构关系,最后发展到整个画面构架系统。因此首先自由选择瓶罐的数量,利用其大小,方圆,粗细,高低等对比的要素加以组合,利用和谐统一的原理加以规整,开始结构素描。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从理性上加以分析。分析生发的一些延长线,中轴线,辅助线帮助建立了明确的节奏秩序。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寻找和建立画面的结构关系。学生回发现感觉到的节奏,韵律,美感的确是可以通过理性加以把握的。

下一步是形态分析,除了功能性的本质分析之外,在形态表现上利用画面的网格寻找秩序,进行数理的分析也是一种基本的方式。学生以往比较感性的表现自然韵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打上网格就可以使这种感觉的秩序明确化,在网格的基础上加以调整,使它更加清晰。表面上开放的轮廓实际上是相互联系,形成种种分离。切割与重叠交错的形态关系,从而产生了内部张力更加紧密的构架造型。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要学会简化原则的运用。一个物体简化到不能减少的地步,留下的就是它的基本结构,而基本的结构形态认识正是创造新造型的基础。接着,打破封闭的造型,用延伸轮廓线,中轴线,辅助线去建立更紧密的间距和更有趣的空间切割,逐渐摆脱了具象的约束,一直到画变体画。最后的变体画在表现上很自由,用什么手法都可以,利用的是从写生解析推导出来的抽象形态要素,不在是装饰性的概念化的简单处理方式。

肌理训练——瓶罐解析之后,让学生带上笔,纸,颜料和刷子去拓印大自然中富于肌理感的物体表面。然后是复印肌理,把实物的表面肌理在复印机上复印下来,如牛仔裤,毛衣等等。然后在结合到瓶罐造型中去,置换图形。复印,拓印,拼贴等手段是现代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平面设计中更是经常用到。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肌理产生初步的兴趣。他们还在纸上用各种手段去制造肌理。甚至用实物肌理,如茶叶,纺织物等显示材料创造表面效果等等,学生们已经初步接触到材料问题。

补充的课题是自然形态的内部形态分析,例如青椒,洋葱的内部形状很有趣味性,同一个物体内部,外部造型常有所区别。把一个物体进行分割后,具体形态都互不相同。作业的要求就是尽可能的就同一个东西做不同的局部表现形态分析,内部形态单元分析,以及最小的单元形态推导,然后重新建立起新的形象结构。根据分析,解析的形态,加以综合和变化,在发展成一张变体画。当然在这样的分析作业中,所提取的并不仅仅是形态,还会有更为刺激的视觉表现要素。

接着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训练:发现——联想——设计。

如:交叉:

含义:交,交错,交流,交互,交通;叉,穿插,叉开。堆砌的立体交叉:一堆火柴。

磁电波的交叉,眼光的交叉。

扣子的缝线和剪子等交叉。

如:凹凸:

洼陷和突起。

鸡蛋和鸡蛋盒子的凹凸体现安全问题。

心电图的凹凸体现上涨和下降的含义。

地基的凹凸体现地基凹的越深,未来的楼才建的越高。

手指摁下皮球,产生了洼陷,这样的凹凸有一种心理的视觉张力暗示,凹陷对突出的反抗。

插销与插座手插入鼻孔嘴的凹凸。

最后阶段,可让同学们对图片和文字进行创意,从而进一步拓展其思维。如:夫字与人民币的符号,若一倒一正则可以表现当下女性的一种择偶观念。再一步是对图形进行创意:如:游艇开到了地铁道里。河马在垃圾堆里游泳。橘子比楼房大。图象倒置。动物拟人化。

以上训练课题,使学生对绘画由被动转向主动,由宏观到微观,由外表到内部结构,一步一步使其理性思维逐步加深,联想课题的训练使他们的设计思维进一步拓宽,从而顺利的使学生对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

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

一、背景和意义:

新美术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概念,其目的是强调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美术活动来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和价值观念。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来感悟美术作品,这种活动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都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态上,遇到欣赏课,也仅对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等,很少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评论,这无疑就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修养的不足,能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地欣赏是比较困难的。

对于初中美术课型中的欣赏课,学生每次都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从哪入手,教师讲解很累。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掌握一种规律或方法,真正体会到艺术的魅力,同时减轻教师的负担。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主要做法。

1.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的积极性的。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想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初步了解学生对美术各门类的了解程度,及兴趣点。

发现学生对美术的了解仅停留在漫画和动画片方面,因此我准备就从漫画和动画片入手。

(3)描摹自己喜欢的,简单的动漫画形象。以简笔画的形式,有表情到动态。

(4)及时运用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自信心。

(3)由浅入深的分析作品的技法,带领学生逐步了解美术技法的表现。(4)尝试让有能力的学生运用美术的表现技法再现作品,以便加深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1.坚持推进本课题的研究。

2.如何把欣赏的内容运用到创作中去。

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

剪纸反映的大都是劳动人民的情感愿望以及审美态度。剪纸不仅有着审美价值,还有其实用价值。在小学剪纸课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极其丰富多样的,可以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欣赏课、训练课、创作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得到升华,从而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的这一教学目标。

一、以作品展示为主的欣赏课。

通过欣赏原始剪纸、民间剪纸、现代剪纸、学生作品等作品,了解其历史、技法、装饰等等,让学生模仿并创新作品。如《剪纸艺术欣赏》一课,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和适当的图片、音乐相结合,将剪纸的种类、语言符号、剪纸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娓娓道来,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了剪纸文化,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剪纸,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以基本技能练习为主的训练课。

重点对学生进行剪纸制作的步骤、要求、技法进行教学与训练。上课以教师的多媒体演示、作品展示为主,向学生介绍剪纸的步骤,提出剪纸造型的基本要求。制作剪纸的过程,一般应遵循“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繁后易,先主后次,先里后外,只有这样有秩有序,才能顺利地完成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

三、以主题拓展为主的创作课。

设立一个主题,鼓励学生用剪纸的形式来大胆创作,技法不限,随意创作,目的是要启发学生自由发挥,如果学生把握不好,可以参看名家作品,这样便于学生根据主题进行大胆的自主创作。如《青花瓷剪纸》,教师以“青花瓷”为主题,通过欣赏青花瓷器上的图案,观察青花瓷的纹样和剪纸纹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引入团花的教学,将青花瓷和剪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何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能力,并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互动,在有限的条件下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剪纸艺术的教学,以显得更加重要了。

操作系统教学方法研究

操作系统是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操作系统是控制其他程序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操作系统身负诸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的必备系统软件,其应用范围之广,决定了操作系统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操作系统的教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针对目前操作系统课程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不断进行改进,以达到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学生具备设计、构造和开发系统软件的综合能力。

操作系统课程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设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和计算方法等领域。具有涉及面广、概念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理论性强,内容多而抽象,学生感到学习该课程较为困难,甚至没有兴趣。其内容涉及理论、算法、实践和应用,学生对其理解有一定难度,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只是片面认识,没有完全理解该课程中涉及到的理论、算法等。所以,针对该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给出一些建议和方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在讲解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时,许多学生对单道批处理系统和多道批处理系统不易区分,讲解时可将这两个抽象的理论概念形象化、生活化,可以将单道批处理系统比喻为一次仅能洗一件衣服的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机的洗涤桶相当于计算机的内存,只能存放一件衣物,相当于一个任务,然后一次性完成;多道批处理系统比喻为一次能洗多件衣服的全自动洗衣机。全自动就可以理解为批处理,能够对一批作业自动进行处理。这样学生理解时就非常的形象化、生活化。

操作系统课程的内容抽象,学生学习该课程时觉得没有实际意义,缺乏学习动力。在讲解处理机调度时涉及许多算法,学生容易混淆,不易理解,讲解时可将这些抽象的算法运用到现实中,想像一个食堂打饭的场景,由一名学生充当食堂打饭人员,相当于cpu,再找几名学生模拟食堂中的打饭场景,这几名学生相当于进程。先来先服务算法,即最先进入就绪队列的'进程投入执行。在课堂上就可以组织学生来模拟这个算法,谁先到食堂窗口,就先给谁打饭,简单易懂。对于短作业优先算法,可以想像一个宿舍学生打电话的场景,宿舍里只有一个公用的电话,宿舍里的学生都要使用电话,有的只是短时间的使用电话,有的同学需要打电话聊天,时间较长,这样可以先让短时间使用电话的同学先打,即短作业优先。让学生自己动脑设想一个场景,比如在医院看病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场景,可以运用多种调度算法,然后组织同学一起参与进行演练各种进程调度算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的课题气氛,使每位学生参与思考和实践,帮助学生理解晦涩的各种算法。

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就放弃学习,教师可以让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易于理解。对于死锁,首先要解释死锁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资源不足,如果资源充足,就不会有竞争,不会引起死锁。

在对死锁概念的理解时,可以给学生设想一个场景,两个小朋友,一个在玩小火车,另一个在玩小汽车,如果各玩各的就不会发生矛盾,但其中一个玩小火车的小朋友想玩小汽车,但又不放弃自己的小火车,另一个想玩小火车,但又不放弃自己的小汽车,两人打架,即死锁中的请求与保持,最后导致死锁。这样讲解生动,形象,将复杂的概念用简单的小故事将其转化。

该文从操作系统课程讲解的问题出发,针对目前操作系统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好的解决办法,联系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场景,使操作系统课程的讲解生活化、形象化、简单化,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实践。

[1]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2]周汉光.讨论教学法在中文教学上的应用[j].教育研究学报,1998,13(2).

[3]张尧学,史美林,张高,等.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美)贾德博尔.操作系统[m].2版.狄东宁,战晓苏,侯彩虹,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武伟,操作系统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设计素描》教学方法研究

陈远雁。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好素描,除了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外,还应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使技法和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整体观察是造型艺术的根本法则,它的实质是便于比较。学生能否把所要刻画的物象整个地控制在自己的视域之内,在处理局部时能否考虑到整体,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示和强调的重要方面,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但这并不是说只强调整体而忽视局部细节的深入刻画。整体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不存在纯粹的“整体”,整体的丰富性有赖于对局部的深入刻画。

整体--局部--整体,作为习作的整个进程大致是这样,但在深入描绘各个局部的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很多小的阶段。应当要求学生在习作的每个阶段都要考虑整体,并为掌握整体而调整整个画面,使每个阶段停下笔来都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所以,掌握整体是对局部而言,在一定阶段必须把主要精力用于刻画物象的整体性特征,有了具体物象的整体性才有提高的基础。

三、应本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素描训练。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也是独立的艺术形式。艺术使人产生美感,只有建立在美感基础上的训练,才是我们需要的。在素描的基础联系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日积月累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以情动人、以美悦人。

用形象思维并动手去解决问题,最后产生视觉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学好美术要有学习的毅力,要严格要求他们,对明知有错而凑合了事的态度要要严加指正,做什么事都要善始善终。

五、在素描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学习素描的过程应该是科学地认识自然,个性地感受自然,创意地表现自然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素描徒刑规律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和创造性。例如:在素描静物写生与创意表现阶段,教师同时摆出多组内容,色调不同的静物供学生选择,并让学生按个人喜好和理解自己动手摆静物,组织画面,比较客观地向学生介绍各种素描。

《设计素描》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设计艺术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素描教学有了很大改观。设计素描是设计教学中特别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素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对设计人才的培养的高需求。随着不断的探索和变革,素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与设计素描教学之间的差异,分别重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物象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设计素描教学进行了思考,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从根本上提高素描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学院式素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设计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对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进行分析,不但掌握二者的差异,还应该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同时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更新已有的知识体系,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合理创新,促使设计素描更具目的性和科学性。训练学生的基础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促进设计素描教学更好的发展。

一、传统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与设计素描教学之间的差异。

1、主要问题。传统素描教学中缺乏时代意识,缺少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于受体制的制约,导致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教学体制缺乏将艺术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意识,往往重视基本功训练,没有以学生为本,忽视了对学生独立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创造出来的作品难以打破以前的思维模式,缺乏时代意识。学生们根本没有机会去看到优秀的设计作品,影响了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对艺术缺少敏感度,对所学的专业没有兴趣。另外,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知识缺少更新,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2、教学目的方面存在的差异。传统的素描教学主要目的是准确的再现对象造型,以客观物体的形体、结构、比例、明暗、体积、空间等为基础,客观的表达物象。传统的素描教学更加重视技巧及技术方面的训练,忽略了学生的思维性和创造性,学生在素描方面的创造潜力得不到很好挖掘。然而经过不断的改进设计素描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教学元素,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利用构思能力使想象中的物?w形象化,主要是以设计造型为目的,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对物体进行思维造型,大大提高了学生洞察物体的敏感性。

3、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差异。传统的素描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师的审美为标准,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模特、景物等,一般情况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画面的美感色调等。而设计素描教学却有着很大的差异,由传统教学中的“让我看”转变成现代教学的“我要看”,在观察方法上采用的是以我为中心的主观意念,对物体造型通过观察、思考然后再进行设计。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推测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念去选择,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观念及创新设计的意识。

4、教学物象方面存在的差异。传统的素描教学绘图的对象有石膏像、人体像、几何石膏等,物象比较单一。教学重点主要是再现物体与光影之间的细微变化,挖掘物体之间所存在的微妙关系,主要是物象的内在精神性与艺术性的传达。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注重在造型上物体的准确再现。而设计素描教学,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物体,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物体都能够成为作业的物体,通过学生对物体的真切感受,进一步对物体的构图与造型进行处理,现代的设计素描重点培训形式对不同结构的认知能力。

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课程设置体现出针对性。设计素描是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尝试最终表达创新意图,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与训练,重视学生创新和抽象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形成开放活跃的教育机制。将与专业相关课程渗透到设计素描的课程中去,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课程内容上教师可以采取分课题教学,由此而挖掘个人的创造潜力,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学生的抽象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及审美追求能力。

2、教师要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体系,促使教学方法多样化。设计素描教学它呈现出的是多样化,并不是简单的归纳为某种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即是引导者有是权威者。教师要不断的开阔视野,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的更新知识体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发展。同时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将各种艺术介绍给学生,对学生的作业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重视课堂的讲评与交流,给予学生鼓励与支持。教师要多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多读课外读物来不断的充实自己、塑造自己,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3、与时俱进,合理创新。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素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的改进、合理的创新。设计素描训练中不断的融入创新意识,教师要注重多种艺术形式语言的引导,丰富艺术语言的多样性。建立正确科学的观察、表现方法,让学生准确理解设计素描的内涵。师要尊重学生具有个性意识的作品,采取多元化的审美体系,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学方法上显现出灵活性,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创新和尝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教学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促进素描形式不断的更新,实践证明,设计素描教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是对传统素描的继承与发展。如果只停留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上,将无法适应现代艺术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不断的更新观念,这也是一条永恒的教学规律。随着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设计素描教学逐渐融入到了素描艺术教育当中,它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的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在创造过程应把教学从对技巧的模仿向造型训练的方向发展,根据不同的基础服务对象,进行不同的训练,注重引导造型基础学习。使学生在设计素描课程进行积极主动的创造,并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促使素描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马钢.设计素描教学中的设计思维训练及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4).[2]蒋华.关于高校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相关探讨[j].明日风尚,2016(17).[3]张白露.工科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思考与实践―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6(8).

浅谈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一、引言。

目前国内外对于汉字教学的研究已经引起了普遍重视。一些教学研究机构和专家也做了相关的研究,如孙德金(2006),周健(2007),胡文华(2008)等阐述了有关汉字教学的一些观点。这些成果无疑对面向外国学生的汉字教学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外国学生还是觉得汉字很难学。笔者正是从专家学者们的研究中得到了启示,提出了一些的粗浅看法,希望对今后的对外汉字教学能有所帮助。

汉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以下一些汉字教学方法很实用,能够激发外国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汉字学习效果。

1、根据部首分类进行汉字教学。

汉字是由各种笔画和部件组成的,我们可以采用部首分类的方法进行汉字教学。这样学生会认识到看起来很复杂的汉字,其实是由一些数量很有限的部首组成的。但此种教学方法适合中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在依据部首进行汉字教学时,可以把部首按照一定的功能和联系进行分组,如与身体部位、器官有关的部首:口、舌、目、手、心、足、月:相对应的汉字有:口(吃、喊、喝、呼等),舌(刮、甜、辞等),目(盼、眯、眼等),手(打、招、抓等),心(意、感、思等),足(路、踢、跑等),月(肝、胆、背、肺等)。在分组时要注意多安排一些让学生感到有意思、常见的部首,如:与动物有关的部首:犭、虫、马、鸟,相对应的汉字有:犭(狗、猫、猪等),虫(蜻、蜓、蝴、蝶等),马(驴、驮、骆、驼等),鸟(鸡、鸭、鹅、鸽等)。这样学生既觉得有趣,又觉得好记。

2、结合“六书”理论进行汉字教学。

我国古代“六书”的一些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对外汉字教学。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六书”的理论对一些汉字进行解释和说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习者更快更好地识记汉字。

(1)把形声字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去记忆汉字。

汉字的形声字数量很多,但都由两部分组成: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在进行对外汉字教学时,要让学生把汉字的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去记忆,会大大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效率。例如,学生学过“青年”的“青””字,在教新字“请、清、晴、睛、精”等字时,应告诉学生“青”字是声旁,所以这几个汉字的韵母都是后鼻音ing,“请”字有一个言字旁,表示有礼貌地用话让别人做某事;“清”字,有水,意思是水很干净;“晴”字,有日,是有太阳天晴的意思;“睛”是眼睛,所以部首是“目”字旁;“精”字,有米,是经过提纯或挑选的米。采用这种方法教汉字不仅让学生觉得有趣,而且能使学生牢固地建立起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外国学生识记汉字的效果。

(2)通过造字法帮助学生记忆汉字字形去理解字义。

汉字中有一些字,如:“刃、甘、凶”,都是指事字,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刃”就是刀上加一点,可以组词“刀刃”;“甘”是人口中含有吃的东西,和“甜”的意思相近;而“凶”则是指人掉进了坑里,引申有险的意思。再如汉字中有一些特殊的字“拿、尖、劣、炎、信、笔、歪、孬、休、森”,都是会意字,可以把这两个部分的意思合起去理解,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字的含义,同时也容易记住字的写法。结合造字法进行汉字教学可以使学习者从汉字的构成上发现记忆的规律,也便于他们理解汉字的意思。但这种方法一般适合中高级阶段的学习者。

3、采用俗字解说的方法。

所谓俗字解说,不是对字的本源加以解释,但它通俗易懂。俗字解说可以针对某些依据传统字源理论不便解释或者过于复杂,学生难以理解的汉字。例如:

尘:即灰尘正是“小土”。

咱:说话用“口”人用“自”己也包括在内。

伞:这个汉字很像张开的雨伞。

鲜:做菜时把鱼和羊放在一起烧,味道肯定鲜。

灭:着火了,上边用棉被一压,火就灭了。

对这部分汉字进行生动、有趣的解说,可以增加学生对汉字的了解,培养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有助于他们更好、更快、更牢固地记住该字的字形与字义,进而学好汉字。

在对外汉字教学中,采用汉字游戏的教学方法可以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外国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并识记了汉字,对于提高他们的汉字学习的效果是很有帮助的。这种汉字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做到寓教于乐,外国学生是十分喜欢的。

(1)采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习汉字。

在教学中,采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习汉字可以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提高对汉字形、音、义及结构的认识,让学生把所学汉字记得更牢。例如:讲“好”时,可以设置谜面“女子组”让学生去猜;讲“明”字时,可以出谜语“一月一日”;讲“话”字时,可以让学生猜谜语“千口一言”。学生猜对了,老师要给以奖励,以调动大家猜谜的积极性。实践证明:通过猜字谜识字,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思考,提高了识记汉字的效率。

(2)采用顺口溜的方法学习和记忆汉字。

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可以教学生用顺口溜的方法巧记形近字。不但让学生觉得有趣,而且会调动学生的思维,符合认知特点,学生也很喜欢学。例如:在教形近字“晴—睛”时,可以说这样的顺口溜“有日天就晴,有目是眼睛”;在教形近字“泡——袍——跑——炮——饱——刨——抱”时,可以教学生这样的顺口溜“有水吹泡泡,有衣做旗袍,有足飞快跑,有火能点炮,有食能吃饱,用刀刨一刨,伸手来拥抱”。用顺口溜来进行汉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有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识字效果。真是一举两得。

另外,在对外汉字课堂教学中,还可以使用其它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拆字、添字、析字联、文字诗等游戏,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开设硬笔和毛笔写字课。

在汉字教学的中高级阶段,也可以尝试开设硬笔和毛笔写字课,让学生在反复书写练习中识记所学汉字。硬笔写字课和毛笔写字课都采用描红和临摹形式,及时练习当堂或近期已学汉字。事实证明外国学生对用柔软的毛笔蘸馨香乌黑的墨汁写汉字都很感兴趣。一般都会专心练习,用心体会,这样一学期以后他们会把所学的汉字记得牢,写得更好一些。以书法教学带动汉字的学习,是对外汉字教学可以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古老的中国书法艺术不但让外国学生觉得神秘新奇,带给他们一种良好的审美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他们对汉字的整体理解和记忆能力。

6、设计多种有趣实效的练习。

为了提高外国学生识记汉字的效果,巩固学生已学的汉字,设计各种有趣的练习,都是非常必要的。在对外汉字教学的课堂上,可以设置选择字词填空、搭配连线、生字组词、造句、连词成句等练习形式。课后作业可以布置辨字组词、同学之间相互听考学过的汉字、进行识字或拼字比赛、找出一段话中错别字等形式的练习。通过这些有趣实效的练习,会使学生感觉到汉字学习新鲜有趣,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识记汉字的效果。

7、积极创造学习和使用汉字的环境条件。

(1)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外国学生学习汉字的效果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对外汉字教学中要积极为外国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使用汉字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要向外国学生渗透汉字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使用汉字的欲望。

(2)在各种课外活动中学习汉字。

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如:开班会、运动会、过中国传统节日,设计黑板报、海报、请柬或给中国朋友写信、写贺卡、发短信等形式让外国学生来学习和使用汉字。让外国学生学习汉字。也可以通过等学习汉字,通过还可以通过定期进行书法比赛和举办展览来学习和使用汉字。这些形式既可以激发外国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又可以提高他们书写和应用汉字的能力。

(3)利用外出机会学习汉字。

利用购物、旅游、餐饮聚会、乘车外出等机会,让外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交际的情境中去认识一些场所的广告牌匾及指示标志上的汉字。这样就把课堂和教材学到的汉字扩展并应用到生活中,对提高汉字的识记效率肯定会有帮助的。

(4)在中国传统节日时学习汉字。

在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的时候让外国学生尝试用毛笔练习写对联、写“福”字;元宵节猜字谜、灯谜,中秋节朗诵与节日有关的唐诗宋词等。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中国文化,又学习和使用了汉字,寓教于乐,从而提高了他们识记汉字的效率。

三、结语。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笔者认为:对外汉字教学应该以调动和激发外国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为中心,并积极给学生创造学习和使用汉字的环境,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使用汉字。要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就会记得牢、学得好。这样老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愉快,就会大大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

以上是笔者参考相关对外汉字教学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的体会,探讨了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方法,提出了自己一些粗鄙的看法。限于作者的水平,本文难免有不成熟和考虑不周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潘玉家,男,吉林大学2009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

《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作为一名偏远地区农村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师,我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体会和我校数学教学的现状,认真分析,深刻反思,深切体会到当前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堪忧,用一个字来形容我们的教学那就是“苦”,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

从教十几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体地位。一节课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富有激情,滔滔不绝的讲授。虽然教师不断的引导、提问,学生不断的思考、回答,教学气氛很是活跃,可实际上学生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跟上老师的节奏,基础差的学生却无所适从。老师们普遍认为,只要多给学生“灌”一点,多“喂”一点就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学习负担,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尽管老师们煞费苦心,但往往向学生“灌”得越多,他们就越不愿意动脑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只是我们老师一方面的“教”,学生只不过是老师进行表演的道具和观众。这样的课堂教学反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意志,使其产生厌学情绪,其有效性不言而喻。因此,基于以上种种,我认为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已是刻不容缓。对于新的课堂教学,我个人以为要瞄准一个目标-----即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贯穿二条主线-----即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三个转变-----即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三维并重;摒弃四个无效----即无效的提问、无效的讲解、无效的讨论、无效的训练。总而言之,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何谓“教学实效性”,简而言之就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效”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课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育的关键点,因此,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是当前我们广大教师探索实践的主要方向。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呢?农村中学应怎样才能构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呢?下面我就从一堂课的基本内容入手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设计:备课当中的教学设计要精当。要准确解读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能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学设计要把每一节课的教学知识点与整个知识体系相联系并提出实现整体目标的教学策略。

(二)、导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情境恰当的创设,不仅能为学生学习数学打开成功的序幕,也将成为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不竭动力。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设置是教学有效性的核心问题,体现着教师对教学理念的阐释,对教材从学术形态转化为教学形态的把握,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开发与挖掘、解构与重构的预设生成。在优秀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经常能看到一些深入浅出、主题明确、思维层次渐近、关注学生认识特征的情境设置,把学生的思想从放纵与集束进行不断地平衡调和,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多元性功能。因而情境设置成为数学教师开篇导题的难点问题。教师通过对学生个体具备的学习能力、教学内容的目标、教学承载的信息等等进行综合与分析,从而形成教学情境的预设,对于教学情境设置的有效性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思考最多,也是最为关心的问题。教学情境的有效性一般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引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考,触动学生兴奋点,关注学生生活,诠释学生认识。

(三)、激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他们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一堂数学课,学生自始自终有着浓厚的兴趣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健。但是,要培养兴趣并不容易。数学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它没有音乐学科那种优美婉转的旋律,也没有美术学科那种艳丽多彩的画面,更没有文学作品中那扣人心弦的情节。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极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乃至丧失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兴趣呢?看来能否吸引学生的眼球,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教师能否用好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探究:学生的自主探究是有效课堂的重要环节,现代课堂。

理念都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转。因此,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判断学生学习的是否有效首先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获取,判断教师教学是否有效首先看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清所要学习的概念和方法,而后再让学生去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解答有关的习题,而有效课堂教学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正好用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因为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我们正在培养一种能力(操作与思维),强化一种意识(合作与探究),获取一种体验(成功与喜悦)。

(五)、提问:“好的问题是促进学习的燃料”。波利亚认为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思考。这就意味着数学课堂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数学课堂问题教学,要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有目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另一方面来说,问题是数学思维的起点,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数学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具有实效性的数学课堂,是通过有效的问题,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所有的学生都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通过有效的问题,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更深层次的思维;通过有效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真正获得有用的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初中学生是极富想象力的,他们思维活跃,有探索精神。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思考和创新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给学生交流探究的机会,感悟数学学习的思考方式。利用问题驱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使学生从“学”数学逐步走向“做”数学。让我们用心探索,积极实践,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因“问题”而生成,更精彩,更有效。

施教,及时给予指导。从创新层面看,探索性教学不仅需要师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理解力、想像力和机敏性,而且有赖于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充分展示,实践告诉我们,初中阶段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为好。换言之,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规律,获取知识,在这当中,老师的适时点拨,恰当的讲解至关重要。

(七)、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无一不说明了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在一堂课上的实际运用,则主要的用所获取的知识完成我们的课后习题,以达到我们所谓有效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即“教学实效性”,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

(八)、评价:对学生所学进行客观的评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同样不可少。在一节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其评价应做到及时、公正、科学、广泛、要激励后进。任何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易于显露高兴,赞赏之情,对后进生表情上易怒讨厌。这是我们之大忌。教师是培养人才之师。人才有各种,不会千篇一律,要承认差异,正视差异,要鼓励他们发展。

(九)、反思:反思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活动,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与总结,认识和找到自身教学的不足,适时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反思内容应包括,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内容,哪个环节还有问题,课堂上随机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是否有遗留问题等。研究记录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灵感,学生好的思维方式及时回忆、整理、归纳,不断积累教学体会和经验。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同样,没有反思的教学也是没有实效性的教学,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反思教学会使我们从“日常教学”中觉醒过来。“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只有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我们的教育智慧才能不断的增长。有效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有效的反思来实现的,以反思教学促进有效教学。

总之,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是我们每一个农村中学数学教师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需要我们老师熟练地运用有效性策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探索实践各种教法,给学生自由探究、创造的空间。构建实效性的数学课堂教学还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不断深化的命题,它需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索、思考、总结,最终,让它根植于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心中。

《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1、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

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情境教学坚定不移的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动、生性好强是学生的天性,活动是学生生命的本性。列昂节夫强调,心理的发展,是个性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外部活动逐步内化而成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过程,心理意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列昂节夫的观点给我们一个启示——研究学生的心理产生及发展,必须研究学生的活动,把学生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情境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

2、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来看。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提出的“两最”——最佳方案、最佳效果,给人以思考。即用什么样的最佳方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情境的提出,为选择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提出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教学模式的最佳方案,应体现出主体的主动性、感受性、创造性、教育性,使学生达到最大发展。

3、从“发现学习理论”来看。

布鲁纳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教一门学科,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着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音乐教师是一种演奏高超的艺术师,把讲台当舞台,把课堂当情感场,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共鸣。”可见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所讲的内容,而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互动合作,使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获得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4、从情感驱动理论来看。

成功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真正让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的主人。而情境教学从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统一的观点出发,通过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环境和个人之间的连续不断地信息交流,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又精神放松、放松愉快情况下进行学习,以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题的界定。

“情境”含有情景、境地的意思,即情况、环境,一般是指由景物、事件、人物关系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有机结合的境地。

情境教学,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图表、图像、实物材料、人物动作、人际关系等,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教学。具体说是指教师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选择综合而典型的材料,创设特定的语言、形声色、问题等情境,真实而全面地反映或模拟现实,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地探究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作用,分析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而形成新知识、新观点,并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

三、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1)形成结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方法的经验。

(2)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与审美空间。

(3)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2、研究内容。

(1)情境教学方法与音乐鉴赏内容的研究。(2)情境教学方法与唱歌内容的研究。

3、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主要有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

(1)应用行动研究法,及时收集处理情境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方案,使研究更具实效性。

(2)应用个案分析法,通过对课题研究对象的个案分析,正确认识研究对象发展的特点及其所处的水平。

(3)应用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分析研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与研究报告等。

4、研究对象。

一年级、三年级2个教学班级。

四、课题实施原则。

1、创设教学情境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真正为教学服务,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基本价值标准。

2、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感悟知识的环境,帮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判断、思考、建构知识。

3、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紧贴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与学生经验相符。

4、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激发动机。

五、研究措施与步骤。

1、步骤:

(1)准备阶段(2010.5--2010.6):确定好研究人员,总结已有经验,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学习相关的立项调查研究、论证研究资料,提出具体的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0.6—2011.12):实施课题有关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开展音乐教学;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以及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方面的个体差异,进行理性的分析,从而设计符合情境教学的指导策略。

(3)总结阶段(2012.4—2012.05):收集、整理有关材料,结合理论综合分析,形成初步的理论成果。

2、措施:

(1)创设情境内容。

a、重组教材。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中有一些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不易理解。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调整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教学秩序,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陌生的内容熟悉化,把陈旧的内容时代化,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中,主动探究、发现、体验、学会、掌握、运用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b、学科融合。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课程资源,通过课程内容及方法拓宽情境内容,有利于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以及提高演唱演奏能力丰富相关文化的内容。语言加以详尽描述,启发诱导学生对于生活的感受。二是以生活实物再现音乐形象。学生学习过程中,在实物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不仅能迅速地感知,而且易于接受和理解。三是借生活游戏走近音乐形象。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产生丰富的想象进行音乐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c、让情境贴近现实。一是用生活语言描述音乐形象。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诱导学生对于音乐所表现的生活形象的感受。

(2)创设情境空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拓展学生生活空间的基本要求,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对学生课堂精神生活具有发展性意义。

以生活式交往进行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这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协调沟通、相互作用的过程。又是实施真诚对话,在交往中理解,并且共同摄取双方的经验和智慧。

(3)在情境中表现音乐。

新课标提出逐步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a、在亲历生活过程中感知音乐。生活化情境伴随着学生的生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亲身经历,得到积极的启发和暗示,在此过程中发展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b、在模拟生活角色中体验音乐情感。模拟生活角色就是指角色体验。是通过选择一个角色(人或物)作为学生体验的对象,并感受其在生活中的情感。在学习中进行角色模拟,目的是让学生重归真实的生活世界,以自由的思想体验生活,回归人性的本质。

c、在生活情境感染中表达音乐思想。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真实可感的场条件等,让学生在实境体验中感悟知识,体验生活。还可在每堂课之末安排学生说一说(我听了什么?我唱了什么?我想表达什么?)的环节。

d、在生活实际锻炼中展现音乐。动员学生参加社区的纳凉晚会和社会中的一些音乐性质的比赛,都能使学生的音乐实践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学生所学的音乐体现出生活的魅力。

六、课题预计成果形式。

科研论文、研究报告、教学案例和课例等。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孙艳春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

浅谈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记录汉语诞生在距今五、六千年以前;成为反映古今汉民族人民文明成果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汉民族独特的造字思维理念、汉字的最早创制以及五、六千年以来的发展演变、汉字独特的以形表义的字型结构系统、汉字的一字多义、形外之义等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文化研究是以汉字自身形体结构意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和方法。

语言学知识告诉我们,语言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载体,语言传播人类思想和文化的最小单位是词,词是语言中语义和语音的结合体。也就是说,语言具有语义和语音两个要素。语义是抽象的,人的感觉器官不能感知:语音是表达语义的声音,人的听觉器官能听得到,但是稍纵即逝。这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不可能传之异地,留于异时。然而社会在进步在发展,人们需要将有义有音的语言传之异地,留于异时,在更加广大的时空范围内进行交际,以便交流、协调人们的思想言行,促进人们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需要,使得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的产生成为了可能。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大学问家孔颖达就在其《尚书序疏》中把汉字记录汉语的这个理论总结表述为:“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这样,汉民族稍纵即逝的有声语言,就可以借助汉字的记录,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得以传诸异时,留诸异地。汉字的这一功能,语言学上一般称之为语言交际功能。汉字的语言交际功能,已为人们所知,此之前历代的汉语研究和各类汉语研究专著、汉语教科书都有了深透的研究,产生了极其丰硕的研究成果。

我们认为,一个个具有神奇生命力的方块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成就的一块块化石、是光照日月、功盖天地的文化精灵。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反映现当代哲学、政治、宗教、科技、教育、文学、历史、艺术等一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成果的书籍、刊物、资料,在中国也主要是用汉字以来书写记载的。通过解读一个个汉字,研究一块块汉字化石,我们可以窥见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汉民族创造文字的独特的思维观念、汉字的最早创制以及几千年来的发展演变、汉字滋生的形体构意等等,都蕴含着语言交际功能之外的丰富的文化信息。人们可以坐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汉字形体构意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一功能来进行各种各样的艺术创造,来巧妙地反映人们思维千变万化的言外之意。人们还可以通过研究汉字形体构意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来认识汉字造字时代的历史文化,来认识、再现汉字形体构意所反映的古今汉民族精神文明成果和物质文明成果,来研究汉字的语言交际功能之外的相关文化现象。

汉字文化研究是一项难度相当大的综合性研究,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仅以语言学知识和方法来说,就需要研究者掌握普通语言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掌握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古代汉语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中国古代,古代汉语又叫做小学,小学由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三个互相关联又有区别的分支学科组成。古代读书人一般都学习掌握了较多的小学知识,具有较扎实的小学功底。现代人则相反。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未来的中文教师应当在专业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学习中掌握较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和基本功,才能够顺利地进行汉字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汉字文化研究是以汉字形体构意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应当说,所有的汉字都可以成为汉字文化研究的材料;但是我们不可能全面地一一研究所有的汉字材料,而只能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汉字来研究起蕴含的文化信息,研究汉字文化信息的规、特点,研究汉民族创制和使用汉字的独特思维理念和文化历史背景。

汉字文化的研究,是一项严谨而艰苦的研究,其严谨性和艰苦性吗,除了表现为汉字文化信息不易被发现、总结之外,主要还表现为必须有足够的文献信息资料来印证所发现、所总结的汉字文化信息知识。一般地说,汉字的文化信息主要表现为汉字与中国古今文化现象的联系,而古今文献是古今文化最直接、最明快、最详尽的记录,因此,汉字的文化信息如果能够得到古今文献记载材料的印证,那么其可信度、准确性和科学性就有了充分的保证。如果没有足够的有说服力的古今文献材料来印证研究者过于汉字文化信息的研究结论,那么,这种研究结论只能是主观臆测,是站不住脚的。由此可见,在汉字文化信息的研究中,古今文献材料成为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印证材料。我们在汉字文化研究的研究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古今文献材料的印证工作。

通过假期参与汉字文化研究学习活动,我获得了汉字文化研究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了汉字文化研究前沿的学术动态,掌握了汉字文化研究的一些研究方法,从而提高了文化素养,我在此次研究活动中受益巨大,同时为我今后的学习生活娴熟地运用汉语汉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一七班朱珠。

操作系统教学方法研究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是培养通信类专业学生系统分析能力和项目开发经验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基于实际教学工作,对通信系统仿真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困难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由于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现行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等环节上都存在很大不足,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开展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目前本课程的教学现状主要有如下两个特点:

1、传统的内容多,新技术新方法少。在目前的教学中,在通信系统层面上主要侧重于讲授通信系统传统的调制方式(如am、fm、pm等模拟调制方式和ask、fsk、psk等数字调制方式)仿真,而对于cpfsk、tfm+opfsk、gmsk、bpsk/dsss、qpsk/dsss等新的方法和技术的应用涉及很少,容易造成教学和实际运用的脱节;二是理论教学内容多,实践教学内容少。本课程课时总数为40学时,只安排了6个学时进行实验。目前本课程的教学难题主要有三点:

2、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理论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理论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数字通信的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教学没能及时跟上通信系统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因此,如何实现学生所学知识与未来实际工作的无缝衔接,教学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是本课程的一个教学难题。

3、教学缺乏实际项目背景,过多的理论教学容易陷入说教。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的学生,一般只学习过一些编程语言,编写程序的数量和时间很有限,大部分学生缺乏实际的项目开发经历和较正规的开发训练,因而不能理解课程理论知识。如何将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与热情,是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4、培养的学生缺乏团队开发意识,难以满足导师对研究生项目研发能力的需求。随着通信系统内部逻辑复杂程度和功能模块数量不断增长,其分析设计或开发都必须以团队形式进行。然而,目前本课程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还是以学生个体为主,缺少对学生团队开发能力和职业素养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团队开发能力和系统研发职业素养,缩小教学与导师对研究生系统开发能力需求之间的差距,是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中的又一难题。

1、构建先进的教学内容体系。结合学院各专业理论需求和通信系统分析开发特点,构建在理论、应用、实践三个层次上的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内容体系。理论部分主要讲解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理论、主流模拟和数字调制方式建模和仿真实现以及数字调制新技术仿真等内容。应用部分以通信系统仿真统一开发过程和面向对象技术为核心,融入实践教学案例,覆盖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仿真工具和环境,使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与技术。实践部分要求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协作开发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通信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现,让学生从实践角度学习和运用先进的通信系统建模思想和仿真技术解决通信系统分析和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理论一直在不断变化与发展,新的方法和技术也会不断出现,因此对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的课程教学也应该不断进行改革、调整。对研究生的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上述一些改革和探索,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夯实学生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理论素养和项目研发能力。